《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培训讲义(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的分类: 1、按材料性能:普通混凝土、按材料性能:普通混凝土 特殊混凝土特殊混凝土 特殊混凝土:膨胀、耐碱、耐酸、耐油、耐热、耐磨、耐特殊混凝土:膨胀、耐碱、耐酸、耐油、耐热、耐磨、耐火、防辐射混凝土等。火、防辐射混凝土等。 2、按重量:普通混凝土、按重量:普通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 重晶石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 3、按结构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按结构设计要求:普通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素混凝土 4、按施工要求:普通混凝土(坍落度、按施工要求:普通混凝土(坍落度122cm) 干硬性混凝干硬
2、性混凝土(坍落度土(坍落度1cm) 大流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态混凝土(坍落度22cm) 大体积混大体积混凝土凝土 (超高)泵送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型钢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 自密实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等。清水混凝土等。l2.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l2.3.3 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2.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 混凝土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混凝土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混
3、凝,或预计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引起温度变化而导致产生有害土中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引起温度变化而导致产生有害裂缝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8.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8.7.1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强度评定的依据。基础混凝土可采用龄期为评定的依据。基础混凝土可采用龄期为60d(56d)、)、90d的强度等级;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的强度等级;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80时,可采用龄期为时,可采用龄期为
4、60d(56d)的强度等级。采用混)的强度等级。采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凝土后期强度应经设计单位认可。8.7.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3.7条的规定,条的规定,并应加强混凝土养护。并应加强混凝土养护。 材料:材料: 粗骨料:碎石粗骨料:碎石 卵石碎石卵石碎石 细骨料:黄沙细骨料:黄沙 石粉石粉 矿物掺和料矿物掺和料: 粉煤灰粉煤灰 矿渣粉矿渣粉 沸石粉沸石粉 硅粉等硅粉等 外加剂外加剂: 减水剂减水剂 缓凝剂缓凝剂 保塑剂保塑剂 复合外加剂复合外加剂 减水剂减水剂 :磺酸系:磺酸系 奈系奈系 聚羧酸系聚羧酸系 水水 其
5、他(膨胀剂其他(膨胀剂 聚炳烯纤维聚炳烯纤维 钢纤维等)钢纤维等) 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保证设计要求及混凝土拌合物工作配合比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保证设计要求及混凝土拌合物工作 性的前提下:性的前提下: 减水泥减水泥 减水减水8.7.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入膜温度不宜大于混凝土入膜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不宜大于50。 2 在覆盖养护或带膜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在覆盖养护或带膜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
6、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 应大于应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3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4 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宜大于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宜大于2.0/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8.7.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基础大体积混凝土
7、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交叉竖向剖面进行测温,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交叉竖向剖面进行测温,竖向剖面交叉位置宜通过基础中部区域。竖向剖面交叉位置宜通过基础中部区域。 2 每个竖向剖面的周边以及内部位应设置测温点,每个竖向剖面的周边以及内部位应设置测温点,两个竖向剖面交叉处应设置测温点;混凝土浇筑体表两个竖向剖面交叉处应设置测温点;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测温点应设置在保温覆盖层底部或模版内侧表面,面测温点应设置在保温覆盖层底部或模版内侧表面,并应与两个剖面上的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并应与两个剖面上的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境测温点不应小于境测温点不应小于2处。处。
8、 3 每个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表每个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每个剖面的测温点宜位置处,每个剖面的测温点宜竖向、横向对齐;竖向、横向对齐;每个剖面竖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每个剖面竖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于3处,间距不应小于处,间距不应小于0.4m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1.0m;每个剖;每个剖面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面横向设置的测温点不应少于4处,间距不应小于处,间距不应小于0.4m且不大于且不大于10m。 4 对基础厚度不大于对基础厚度不大于1.6m,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进行测温。的工程,可不进行
9、测温。8.7.5 柱、墙、梁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柱、墙、梁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定: 1 柱、墙、梁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柱、墙、梁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2m,且混凝,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应进行测温。时,应进行测温。 2 宜选择沿构件纵向的两个横向剖面进行测温,每宜选择沿构件纵向的两个横向剖面进行测温,每个横向剖面的周边及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混凝土个横向剖面的周边及中部区域应设置测温点;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测温点应设置在模板内侧表面,并应与两浇筑体表面测温点应设置在模板内侧表面,并应与两个剖面上的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境测温点个剖面上的
10、周边测温点位置及数量对应;环境测温点不应少于不应少于1处。处。 3 每个横向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每个横向剖面的周边测温点应设置在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位置处;每个横向剖面的测温点宜对齐;每个剖面的测每个横向剖面的测温点宜对齐;每个剖面的测温点不应少于温点不应少于2处,间距不应小于处,间距不应小于0.4m且不宜且不宜大于大于1.0m。 4 可根据第一次测温结果,完善温差控制可根据第一次测温结果,完善温差控制技术措施,后续施工可不进行测温。技术措施,后续施工可不进行测温。8.7.6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1、 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温度确定各测温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温度确定各测温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 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测温点、浇筑体表面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测温点、浇筑体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养护过程同步进行; 3 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差数据、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差数据、代表点位的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代表点位的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等
12、内容;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时,可停止降温。止降温。 8.7.7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第一天至第四天,每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应少于一次;不应少于一次; 2 第五天至第七天,每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应少于一次;不应少于一次; 3 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应少于一次。不应少于一次。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上海国金中心综合体工程位于上海市陆家上海国金中心综合体工程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嘴金融贸
13、易区X2地块。地块。 工程占地面积约工程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万平方米, 基坑面积为基坑面积为5.2万平方米,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万平方米。上海国金中心基础混凝土施工上海国金中心基础混凝土施工 基坑分为基坑分为3个区(个区(1区、区、2区、区、3区)进行支区)进行支护设计。施工顺序依次为护设计。施工顺序依次为2区、区、1区、区、3区。区。 2区基坑平面尺寸为区基坑平面尺寸为135m79.2m,开挖深开挖深度为度为21.7m,塔楼底板厚度,塔楼底板厚度3.5m ( C45、P8),裙房底板厚度,裙房底板厚度1.4m(C35、P12 ),混凝,混凝土总方量土总方量22
14、500m3。b. 混凝土供料方案混凝土供料方案 a)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P12(kg/m3)配合比(配合比(kg/m3)材料名称和材料名称和种种类水水水泥水泥砂砂石子石子矿粉粉外外掺料料外加外加剂自来水自来水42.5普普中砂中砂525S95级粉煤粉煤灰灰ZX300C35、P12混凝土混凝土1701908101050100803.48C45、P8混凝土混凝土1702257601045120804.14b)供料安排)供料安排 i. 浇筑时间安排浇筑时间安排 2区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时间计划区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时间计划60h内完成。内完成。 ii. 生产安排生产安排 供应安排供
15、应安排550600m3/h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按按1.11.3倍的泵送量安排生产量)。倍的泵送量安排生产量)。iii. 设备配备设备配备 搅拌车配备充足,总数为搅拌车配备充足,总数为190辆。辆。 泵车共安排泵车共安排11台台6台为固定泵、台为固定泵、1辆辆36m浇筑半径的汽车泵、浇筑半径的汽车泵、4辆辆48m浇筑半径的汽车浇筑半径的汽车泵;泵; 备用泵:固定式备用泵:固定式1台、台、48m汽车式备用泵汽车式备用泵1台。台。c) 生产供应保证措施生产供应保证措施 i组织保证措施组织保证措施 领导班子、各级职能部门,各生产班组认领导班子、各级职能部门,各生产班组认真做好本岗位的准备工作;
16、真做好本岗位的准备工作; 参于单位要听从现场总值班的统一指挥和参于单位要听从现场总值班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调度。ii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生产前检查,务使整个生产系统处于完好状生产前检查,务使整个生产系统处于完好状态。态。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外加剂储存池必须标明品种,严防混用。外加剂储存池必须标明品种,严防混用。iii混凝土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控制 搅拌站主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确认混凝土配合比。搅拌站主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确认混凝土配合比。 现场按规定批量检测坍落度。现场按规定批量检测坍落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组数按每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组数按每200m3 制作制作
17、1组,并组,并按要求制作混凝土抗渗试块。按要求制作混凝土抗渗试块。 及时掌握气温变化情况,遇突变等情况及时采取应及时掌握气温变化情况,遇突变等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急措施。 做好砂、石材料堆场的清理工作,防止积水影响。做好砂、石材料堆场的清理工作,防止积水影响。c.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i. 混凝土泵车平面布置及说明混凝土泵车平面布置及说明 2区底板共浇捣方量为区底板共浇捣方量为22500m3,采用,采用11台台泵车共同浇捣,其中固定泵泵车共同浇捣,其中固定泵6台,汽车泵台,汽车泵5台,台,预计浇捣预计浇捣60h,平均每小时每台泵浇捣,平均每小时每台泵浇捣35m3。 ii
18、. 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由南向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由南向北; 采用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捣方法。的浇捣方法。 每台混凝土泵车承担浇筑宽度为每台混凝土泵车承担浇筑宽度为8m左右;左右; 每台泵车供应的混凝土浇筑范围内配置每台泵车供应的混凝土浇筑范围内配置46根根50、70振动棒进行振捣;振动棒进行振捣; 每台泵车浇捣平均速度不少于每台泵车浇捣平均速度不少于30m3/h,控,控制混凝土供应速度大于初凝速度,确保混凝土制混凝土供应速度大于初凝速度,确保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
19、缝。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 振动棒的插入间距不大于振动棒的插入间距不大于600mm,避免出,避免出现夹心层及施工冷缝;现夹心层及施工冷缝; 混凝土浇捣时依靠混凝土的流动性,形成大混凝土浇捣时依靠混凝土的流动性,形成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每层厚度为每层厚度为500mm左右,在每层的前、中、左右,在每层的前、中、后部由后部由3组人员分别进行振捣。组人员分别进行振捣。 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三压三平” 首先,按面标高压实,并用长刮尺刮平;首先,按面标高压实,并用长刮尺刮平; 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
20、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以闭合混凝土表面收缩的微裂缝。以闭合混凝土表面收缩的微裂缝。 由于主楼底板与裙房底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板(主由于主楼底板与裙房底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板(主楼为楼为C45、P8、裙房为、裙房为C35、P12),的处理),的处理 采取措施处理好两区域交界处混凝土浇捣。采取措施处理好两区域交界处混凝土浇捣。 搅拌车上及泵车上须贴上醒目标识,以便搅拌车上及泵车上须贴上醒目标识,以便“对号入对号入座座”。 当混凝土退浇至分界线后,泵车只打高强度等级的当混凝土退浇至分界线后,泵车只打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混凝土(C45、P8),在高低承台交
21、接处,用钢丝网),在高低承台交接处,用钢丝网隔开,作为两种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界线。隔开,作为两种不同强度混凝土的交界线。 d. 试块制作、测温及养护试块制作、测温及养护 a)试块制作)试块制作 试块制作时需尽量分散、均匀制作;试块制作时需尽量分散、均匀制作; 按比例制作不同泵站、不同强度等级的试块,按比例制作不同泵站、不同强度等级的试块,以使试块具有代表性。以使试块具有代表性。 b)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 i.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 采取蓄热保湿养护法采取蓄热保湿养护法 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一层,上再盖一层麻袋或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一层,上再盖一层麻袋或草包;草包; 再覆盖一层塑料
22、薄膜,最后再覆盖一层麻袋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最后再覆盖一层麻袋或草包。或草包。 ii. 混凝土测温混凝土测温 i)混凝土测温布置)混凝土测温布置 根据对称原理,在混凝土内部设置根据对称原理,在混凝土内部设置44个了个了测点,另设薄膜温度测点测点,另设薄膜温度测点1个及大气温度测点个及大气温度测点和室内温度测点各和室内温度测点各1个,共计个,共计47个测点。个测点。 测温设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设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LTM-8303多点多点温度微机测量系统。温度微机测量系统。ii)测温时间规定)测温时间规定 自混凝土浇捣开始,多点温度微机测量系统自混凝土浇捣开始,多点温度微机测量系统将进行实时测试
23、。测温数据每小时储存一次。将进行实时测试。测温数据每小时储存一次。 每天在每天在09:30与与15:30向相关单位分别提交实向相关单位分别提交实时温度数据。时温度数据。 iii) 异常情况处理异常情况处理 混凝土内表温差大于混凝土内表温差大于25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加强蓄热保温措施;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加强蓄热保温措施; 对尚未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调整浇筑速对尚未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调整浇筑速度,改善浇筑顺序及浇筑方法。度,改善浇筑顺序及浇筑方法。 寒流降温寒流降温 浇捣阶段遇寒流降温,现场温度低于浇捣阶段遇寒流降温,现场温度低于-5时时 调整配合比;必要时应添加防冻剂;调整配合比;必要时应添加防冻
24、剂; 加快草包覆盖的时间;加快草包覆盖的时间; 增设小太阳灯进行加热。增设小太阳灯进行加热。2.3.3 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施工2.3.3.2 高层建筑转换层预应力结构的施工高层建筑转换层预应力结构的施工 1、转换层结构施工特点、转换层结构施工特点 跨度和承受的竖向荷载均大:跨度和承受的竖向荷载均大: 转换梁转换梁截面尺寸大,截面高度为跨度截面尺寸大,截面高度为跨度1/31/5,常用截面高度为,常用截面高度为1.64.0m,最大达,最大达8m左右。左右。 转换厚板转换厚板厚度约为柱距的厚度约为柱距的1/41/6,通常转换,通常转换厚板的厚度可达厚板的厚度可达2.02.8m。 施
25、工难度大:施工难度大: 模版、钢筋、混凝土模版、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复杂,连续施施工过程复杂,连续施工强度大。工强度大。 需解决的问题需解决的问题 1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计。 2 模板支撑系统应进行转换梁(板)及其下部楼模板支撑系统应进行转换梁(板)及其下部楼板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板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3 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4 钢筋骨架高度大,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钢筋骨架高度大,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稳定。 5 预应力混凝土的转换层要合理选择预应力的张预应力混凝土的转换层要合理
26、选择预应力的张拉技术。拉技术。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施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结构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工阶段结构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2、转换层的模板支撑系统、转换层的模板支撑系统 (1)多层排架支模法)多层排架支模法 (2)工具柱加桁架式支模法)工具柱加桁架式支模法 (3)大型桁架支模法)大型桁架支模法 (4)分层浇筑法)分层浇筑法 (5)结构加强法)结构加强法 分层浇筑法分层浇筑法分分23层浇筑成型。层浇筑成型。 转换梁、板下的钢管排架支撑的荷载减小;转换梁、板下的钢管排架支撑的荷载减小; 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散发,有利温度裂缝有利于大体积
27、混凝土水化热散发,有利温度裂缝控制;控制; 先后浇筑的叠合面需做好抗剪构造;先后浇筑的叠合面需做好抗剪构造; 大面积施工缝的处理,保证长期荷载作用下承载大面积施工缝的处理,保证长期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受影响。力不受影响。 叠合浇筑要做好分层浇筑的转换结构的施工阶段叠合浇筑要做好分层浇筑的转换结构的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的承载力验算。 结构加强法结构加强法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楼板分担法楼板分担法 组合结构法组合结构法预应力转换层混凝土结构预应力转换层混凝土结构: 采用预应力转换层结构的优越性显然可见,采用预应力转换层结构的优越性显然可见, 这也是目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这
28、也是目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直接减荷法。方法之一,它是一种直接减荷法。楼板分担法楼板分担法: 将转换梁、板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通将转换梁、板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由转换层下的若干层楼板共同承担。过支撑系统由转换层下的若干层楼板共同承担。 支承楼板的数量及楼板的加强宜由结构设支承楼板的数量及楼板的加强宜由结构设计单位进行计算分析。计单位进行计算分析。荷载分担法荷载分担法 常规排架支模,荷载转向下层楼板,各常规排架支模,荷载转向下层楼板,各层楼板分担荷载;层楼板分担荷载; 采用梁下斜向支撑将荷载转向结构柱,采用梁下斜向支撑将荷载转向结构柱,以柱为主分担荷载
29、;以柱为主分担荷载; “大型桁架支模法大型桁架支模法”,将荷载转向楼板和,将荷载转向楼板和柱,由下层板和结构柱共同分担荷载。柱,由下层板和结构柱共同分担荷载。组合结构法组合结构法 组合结构法可在转换梁中埋设型钢或钢桁组合结构法可在转换梁中埋设型钢或钢桁架,还可将型钢或钢桁架与模板连为一体,以架,还可将型钢或钢桁架与模板连为一体,以承受全部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该方法对转承受全部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该方法对转换梁跨度大、层高大的情况尤为适用。换梁跨度大、层高大的情况尤为适用。 可将转换梁设计成钢可将转换梁设计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3、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实例、预应力混凝土转换
30、层施工实例 日本日本I.B.M.大楼转换大梁施工大楼转换大梁施工 a)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日本日本I.B.M.大楼由三个芯筒组成大楼由三个芯筒组成“V”形的平面,其形的平面,其中一个芯筒至中一个芯筒至18层为止,其余两个芯筒及其间的楼层层为止,其余两个芯筒及其间的楼层直至建筑顶层。直至建筑顶层。 相当相当1822层的高度部分没有楼层,形成一个层的高度部分没有楼层,形成一个大的矩形孔洞,其上需承受大的矩形孔洞,其上需承受2441层的上部结构荷载。层的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在设计在24层采用了预应力转换大梁层采用了预应力转换大梁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2.4m7.4m; 跨度为跨度为41.7m; 上部结构总
31、荷载为上部结构总荷载为105000kN。 为避免为避免92m高处设置模板支撑,施工时在高处设置模板支撑,施工时在转换大梁内设置了钢桁架,转换大梁内设置了钢桁架,用于支承浇捣混凝用于支承浇捣混凝土时所需的模板和脚手架等施工荷载。土时所需的模板和脚手架等施工荷载。 转换大梁布置钢绞线。转换大梁布置钢绞线。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每束为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每束为301/2英寸的钢英寸的钢绞线束,每束的张拉力取抗拉强度的绞线束,每束的张拉力取抗拉强度的75%,即,即4140kN。 设置钢桁架的转换大梁设置钢桁架的转换大梁b)主要施工技术)主要施工技术i. 预应力张拉顺序预应力张拉顺序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 转换梁的
32、施工流程转换梁的施工流程 钢绞线束张拉次序钢绞线束张拉次序 转换梁混凝土浇捣之后,张拉钢绞线束转换梁混凝土浇捣之后,张拉钢绞线束、。 以后,每浇捣以后,每浇捣4层楼面的混凝土,分阶段张拉钢绞层楼面的混凝土,分阶段张拉钢绞线束线束、。 钢绞线束张拉次序钢绞线束张拉次序 由下图可见,随着上部楼层混凝土浇筑的进展,由下图可见,随着上部楼层混凝土浇筑的进展,虽然荷载不断增加,但因相应地增加预应力钢绞线的虽然荷载不断增加,但因相应地增加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使转换梁的跨中仍能保持接近于水平的状态。数量,使转换梁的跨中仍能保持接近于水平的状态。 转换梁跨中的位移(转换梁跨中的位移()与上部混凝土浇捣层数的关
33、系)与上部混凝土浇捣层数的关系: 1 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张拉应力而引起的向上位移;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张拉应力而引起的向上位移; 1T 在张力放松传递阶段的向上位移;在张力放松传递阶段的向上位移; 2 已施工的上部楼层的静荷载所引起的向下的位移;已施工的上部楼层的静荷载所引起的向下的位移; 2 仅由静荷载引起向下的位移。仅由静荷载引起向下的位移。ii. 转换梁的分层浇筑转换梁的分层浇筑 由于该工程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达到由于该工程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达到2.4m7.4m,每根梁混凝土浇筑量为,每根梁混凝土浇筑量为650m3的,因此,混凝土浇捣时须设置水平施工缝。的,因此,混凝土浇捣时须设置水平施工缝。
34、该该7.4m高的混凝土梁分高的混凝土梁分4层浇筑层浇筑 第一层高度:第一层高度:1.5m; 第二层和第三层高度:第二层和第三层高度:2.2m; 第四层高度:第四层高度:1.5m。 转换梁的分层浇筑转换梁的分层浇筑iii. 分阶段张拉分阶段张拉 转换梁分阶段张拉可以解决一次张拉造成转换梁分阶段张拉可以解决一次张拉造成过大的反拱现象,防止转换梁上部开裂。过大的反拱现象,防止转换梁上部开裂。 本工程即采用了分阶段张拉的技术,较好本工程即采用了分阶段张拉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预应力张拉和加载、变形的关系,挠地解决了预应力张拉和加载、变形的关系,挠度的关系,有效控制反拱。度的关系,有效控制反拱。分段张拉的
35、作用分段张拉的作用 可使转换梁的高度可保持较小值可使转换梁的高度可保持较小值 保证施工和使用阶段转换梁基本处于平直状态,保证施工和使用阶段转换梁基本处于平直状态,既无过大反拱又无过大挠度。既无过大反拱又无过大挠度。 大部分预应力损失可得到补偿,可减少预应力筋大部分预应力损失可得到补偿,可减少预应力筋数量数量 分阶段张拉可采用张拉全部完成后再灌浆,最后分阶段张拉可采用张拉全部完成后再灌浆,最后阶段全部预应力筋可以再次张拉达到控制应力,相当阶段全部预应力筋可以再次张拉达到控制应力,相当数量的预应力损失被补偿,预应力损失减小。数量的预应力损失被补偿,预应力损失减小。 一般情况下,预应力筋可节约一般情况下,预应力筋可节约10%以上。以上。 必须注意在数月内处于张紧和未灌浆状态,必须注意在数月内处于张紧和未灌浆状态,应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应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止预应力筋锈蚀。 分阶段逐次张拉、加载,可很好地控制分阶段逐次张拉、加载,可很好地控制工作应力工作应力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