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志愿者培训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9009960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8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工志愿者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义工志愿者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义工志愿者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义工志愿者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义工志愿者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工志愿者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工志愿者培训(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工(志愿者)培训义工(志愿者)培训常识篇常识篇义工的概念义工的概念n义工是英文义工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解释,也的中文解释,也被译为被译为“志愿者志愿者”。国际上称为。国际上称为“义工义工”,我国称为,我国称为“志愿者志愿者”。n义工工作(义工工作( Volunteering)是指任何个是指任何个人基于良知、道义、信念、同情心和责人基于良知、道义、信念、同情心和责任心,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及技任心,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及技能,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帮能,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和团体,满足需求,改善现状,助他人和团体,满足需求,改善现状,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

2、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常识篇n“义工义工”是有情有义的,完全出自个人的是有情有义的,完全出自个人的发心,用心甘情愿、满怀喜悦、无怨无发心,用心甘情愿、满怀喜悦、无怨无忧的胸怀为他人及社会服务,并且是全忧的胸怀为他人及社会服务,并且是全力以赴从事义务性的工作,以服务人群、力以赴从事义务性的工作,以服务人群、造福社会为目的,因此虽然没有领薪,造福社会为目的,因此虽然没有领薪,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是无价的;虽然默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是无价的;虽然默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常识篇“义工义工”具有四大特征:具有四大特征:n自愿性自愿性 个人发心个人发

3、心n无偿性无偿性 没有报酬没有报酬n业余性业余性 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n公益性公益性 公共福利公共福利n组织性组织性 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常识篇常识篇义工义工 胸中有道义,爱心满人间胸中有道义,爱心满人间n人秉天地之气而生,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光。光。n人为天地之精灵,与天地合德人为天地之精灵,与天地合德(天地之大德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与日月合明(觉悟为明,生,生生不息),与日月合明(觉悟为明,迷者为暗)。迷者为暗)。n在道曰阴阳,在天曰柔刚,在人曰仁义。在道曰阴阳,在天曰柔刚,在人曰仁义。常识篇常识篇n义,义,“义者,宜也义者,宜也

4、”(中庸中庸),是),是“适适宜,合理宜,合理”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追求的最高道德。 n孔子最早提出了孔子最早提出了“义义”,曰:,曰:“君子之于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篇论语。里仁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要这样,也没有一定不要这没有一定的主张要这样,也没有一定不要这样,一切行为只求合于义。样,一切行为只求合于义。常识篇常识篇儒家之儒家之“义义”n“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

5、为儒家五常,这为儒家五常,这“五常五常”贯穿于中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素。n樊迟问樊迟问“仁仁”。子曰:。子曰:“爱人爱人”。n孟子。离娄下孟子。离娄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恒敬之”。n“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n正确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正确处理好自己同他人的关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两个字:两个字:“仁义仁义”,你有情(仁),我有义。以真,你有情(仁),我有义。以真心换真心,以诚意换诚意。心换真心,以诚意换诚

6、意。常识篇常识篇n朱熹集注: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心之制,事之宜也。” n孟子曰: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之”。 又曰:又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n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系的羞恶之心

7、的体现义。义。常识篇常识篇n如果把仁作为孔孟学说的体,则义可以认为是实现仁如果把仁作为孔孟学说的体,则义可以认为是实现仁的形式或称之为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研的形式或称之为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研室教授方尔加说:室教授方尔加说:“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这个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容和形式的关系。这个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8、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过某种具体的形式。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理念的形式。” n义工就是为义而工作,是仁者;做义工就是实现人的义工就是为义而工作,是仁者;做义工就是实现人的最美好的道德理念。所以是非常自豪的。最美

9、好的道德理念。所以是非常自豪的。常识篇常识篇佛教之佛教之“义义”n儒家之仁义,在佛教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达,叫儒家之仁义,在佛教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达,叫“慈悲慈悲”。慈,与乐;悲,拔苦。慈,与乐;悲,拔苦。n志愿来做义工的人,可以称之为菩萨,为什么?菩志愿来做义工的人,可以称之为菩萨,为什么?菩萨,意为萨,意为“觉有情觉有情”。就是。就是“利他,觉他利他,觉他”,利益,利益众生的意思。众生的意思。n这种志愿,我们称之为发心,发的什么心呢?就是这种志愿,我们称之为发心,发的什么心呢?就是为大众服务之心。也就是觉悟(菩提)之心,或称为大众服务之心。也就是觉悟(菩提)之心,或称为菩萨心。也叫为菩萨

10、心。也叫“菩提心菩提心”。n所以,在佛教来看,义工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所以,在佛教来看,义工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理念篇菩萨行道,不舍众生菩萨行道,不舍众生最伟大的义工最伟大的义工 四大菩萨四大菩萨n大智文殊菩萨大智文殊菩萨 n大行普贤菩萨大行普贤菩萨n大慈观音菩萨大慈观音菩萨n大悲地藏菩萨大悲地藏菩萨理念篇 为什么参加义工?为什么参加义工?n认识我们心中最初的那一善念认识我们心中最初的那一善念 n作为义工,当你决定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有时可能是很盲作为义工,当你决定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有时可能是很盲目的。或有朋友介绍,或浏览网站而知,或因一时冲动,等目的。或有朋友介绍,或浏览网站而知,或因一时

11、冲动,等等原因,其实自己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如果大家等原因,其实自己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如果大家是经过细心思考而做出这样决定的话,这样的付出就是非常是经过细心思考而做出这样决定的话,这样的付出就是非常有意义的行为。有意义的行为。 n再者,对于义工组织,也必须尽可能了解每个义工的服务动再者,对于义工组织,也必须尽可能了解每个义工的服务动机,协助义工在参与义工服务前,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机,协助义工在参与义工服务前,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了解所要服务的对象,这样不仅可对任用义工起到一定帮助,了解所要服务的对象,这样不仅可对任用义工起到一定帮助,也可以避免义工本人对工作和组织的失望

12、。也可以避免义工本人对工作和组织的失望。n研究者做了一项调查,归纳义工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研究者做了一项调查,归纳义工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理念篇n1 、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义工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传活动等,这类义工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n2 、参与改善社会问题:、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

13、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义工活动的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义工活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 n3 、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一员,那就应该尽一个公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一员,那就应该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对于义工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高,而是积极参于,民的责任,对于义工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高,而是积极参于,努力完成;努力完成; 理念篇n4 、希望发挥一己所长:、希望发挥一己所长: 这类朋友多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14、,一般要求参与能发这类朋友多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要求参与能发挥自己专项所长的义工服务,而对于不对应的服务一挥自己专项所长的义工服务,而对于不对应的服务一般不感兴趣;般不感兴趣; n5 、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类朋友要求在义工服务或义工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这类朋友要求在义工服务或义工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或社会得认同;身价值,希望能够得到大家或社会得认同; n6 、学习新技能;、学习新技能; 这类朋友对于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这类朋友对于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参加义工活动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参加义工活动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理念篇n7

15、 、善用业余空闲时间;、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这类朋友对于时间的利用观点比较重视,活动中对这类朋友对于时间的利用观点比较重视,活动中对于一些如迟到等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于一些如迟到等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 n8 、扩宽社交圈子:、扩宽社交圈子: 这类朋友只要是有能见到新面孔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这类朋友只要是有能见到新面孔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趣,有时注意力不在义工服务上,而可能转向了义工趣,有时注意力不在义工服务上,而可能转向了义工或其他人身上,义工活动后会积极保持与人联系;或其他人身上,义工活动后会积极保持与人联系; n9 、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

16、中的位置: 这类朋友希望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得认知这类朋友希望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得到他人得认知称赞等,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争得到领导者的角色;称赞等,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来争得到领导者的角色; 理念篇n10 、丰富经验,自我成长:、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经历,容易对一些人或事情这类朋友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经历,容易对一些人或事情产生留恋或回味情绪,对于失败挫折难以放开;产生留恋或回味情绪,对于失败挫折难以放开; n11 、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这类朋友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这类朋友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

17、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较大;较大; n12 、寻求新的生活体验:、寻求新的生活体验: 这类朋友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经常忽视某些重这类朋友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经常忽视某些重要问题;要问题; n13 、为未来工作准备;、为未来工作准备; 这类朋友可能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这类朋友可能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 理念篇n14 、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这类朋友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较小的义工工作就有可能不愿参加;较小的义工工作就有可能不愿参加; n15 、赶潮流,追时尚;、赶潮流

18、,追时尚; 这类朋友喜欢新潮事物,盲目跟随,见到有同学朋这类朋友喜欢新潮事物,盲目跟随,见到有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去做义工服务,自己也赶去凑热闹玩新友或其他人去做义工服务,自己也赶去凑热闹玩新鲜;鲜; n16 、出于对义工服务的好奇、出于对义工服务的好奇 这类朋友希望通过义工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这类朋友希望通过义工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样的,如智力落后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或样的,如智力落后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或者觉得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会者觉得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去体验一下。 理念篇义工的价值观义工的价值观n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

19、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义工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义工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及他人有意义的事情。多对社会及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n义工的价值:义工的价值: 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理念篇义工的社会价值义工的社会价值n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从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不是

20、孤立个人从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就必然要同周围的人发生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就必然要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这是谁也不能例外的事情。联系,这是谁也不能例外的事情。n爱因斯坦说过,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维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维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贡献。有多大贡献。” 理念篇n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么才一滴水怎么才能不会干涸?能不会干涸?”

21、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将它放入大海里去。” 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

22、一样干涸。 理念篇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所以义工对社会而言: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所以义工对社会而言:n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义工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义工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这种“爱心爱心”和和“文明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n建立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社会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

23、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n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定的积极作用。理念篇义工的个人价值义工的个人价值n奉献社会奉献社会义工通过参与义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义工通过参与义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一尽公民责任和义务。一尽公民责任和义务。n丰富生活体验丰富生活体验义工

24、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义工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已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活动,既可扩大自已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义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义工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工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理念篇n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学习的机会义工在参与义务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义工在参与义务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n增强对僧团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僧

25、团的理解和认识 来寺院作义工,不仅可以了解佛法,更增加来寺院作义工,不仅可以了解佛法,更增加对僧团即僧人生活的了解,以增加对修行的对僧团即僧人生活的了解,以增加对修行的信心,同时,来寺院作义工,其本身就是种信心,同时,来寺院作义工,其本身就是种福田作功德,利己利人利社会。福田作功德,利己利人利社会。理念篇义工的组织价值义工的组织价值n接受个人化服务接受个人化服务义工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义工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寺院和僧团受益。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寺院和僧团受益。n帮助融人社会,增强归属感帮助融

26、人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义工服务,能有效地帮助寺院扩大与人的交流,增强僧团通过义工服务,能有效地帮助寺院扩大与人的交流,增强僧团对人、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义工以身心财物的布施和供养,对人、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义工以身心财物的布施和供养,帮助寺院对世间的认识,从而建立其出世修行和入世度人的信帮助寺院对世间的认识,从而建立其出世修行和入世度人的信心。心。n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林寺和净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林寺和净土文化 义工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了解了东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净土义工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了解了东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净土祖庭,就会宣传介绍东林及东林大佛,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林祖庭,就会宣传介绍东林及

27、东林大佛,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林寺和净土文化。寺和净土文化。理念篇寺院的义工寺院的义工 寺院的义工,不但要义务地去做事服务大众,更要寺院的义工,不但要义务地去做事服务大众,更要按照佛法的教义去工作、实践。为寺院而做义工就按照佛法的教义去工作、实践。为寺院而做义工就是广结善缘,为护持佛教,弘扬佛法而做义工,为是广结善缘,为护持佛教,弘扬佛法而做义工,为和谐自他,众生安乐,利益人天而做义工。通过在和谐自他,众生安乐,利益人天而做义工。通过在寺院学习做义工,既可以增长自己对佛教和净土文寺院学习做义工,既可以增长自己对佛教和净土文化的认识,又使自己体会义工团体与社会上的其他化的认识,又使自己体会义工团体

28、与社会上的其他团体所作的工作过程的不同。所以到寺院作义工首团体所作的工作过程的不同。所以到寺院作义工首先就要学习和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如恭敬三宝及佛先就要学习和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如恭敬三宝及佛门仪轨,同时到东林寺还要学习净土文化和念佛法门仪轨,同时到东林寺还要学习净土文化和念佛法门,以便能如法修行和工作,自利利他,获得身心门,以便能如法修行和工作,自利利他,获得身心的安乐的安乐。理念篇寺院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寺院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n恭敬三宝恭敬三宝n谨记四项谨记四项n佛门仪轨佛门仪轨n寺院既是佛法僧住的地方,又是龙天护法的地方。俗寺院既是佛法僧住的地方,又是龙天护法的地方。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

29、明。在寺院在在处处皆佛眼。时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在寺院在在处处皆佛眼。时时事事要谨慎。穿衣吃饭都要检点,诵经礼拜不违规时事事要谨慎。穿衣吃饭都要检点,诵经礼拜不违规矩。既然发心就要纯正,工作安排不可拣择。言行要矩。既然发心就要纯正,工作安排不可拣择。言行要想到因果,举止要合乎礼仪。想到因果,举止要合乎礼仪。 故第一件事,我们要讲的就是认识因果。故第一件事,我们要讲的就是认识因果。理念篇认识因果认识因果n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

30、。果矣。n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之修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身口意),而归根结底,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身口意),而归根结底,全在自心。故说万法由心生。全在自心。故说万法由心生。n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作者是。 选育良种的理论。这一生培植,下一收获。袁隆平农选育良种的理论。这一生培植,下一收获。袁隆平农业专家,水稻杂交之父,一亩地产量从几百斤到几千业专家,水稻杂交之父,一亩地产量从几百斤到几千斤。最能说明因果关系。斤。最能说明因果关系。 理念篇n菩萨

31、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知道因果一一对菩萨知道因果一一对应。何因得何果,何果属何因,所以畏因。如应。何因得何果,何果属何因,所以畏因。如中医师知道什么药有什么作用,什么病给什么中医师知道什么药有什么作用,什么病给什么药。你们很多人也知道吃什么食物下去就有什药。你们很多人也知道吃什么食物下去就有什么反应,这都是因果。么反应,这都是因果。n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

32、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理念篇明了因果,乐天知命明了因果,乐天知命n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则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则乐天知命,不怨不尤。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乐天知命,不怨不尤。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得失,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得失,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之未

33、孚,不见人天之或失。己德之未孚,不见人天之或失。理念篇转变由心转变由心n因果是业力所致,果未成熟,则业力未足,若断此因缘,则因果是业力所致,果未成熟,则业力未足,若断此因缘,则果可不生。以下方法皆可转变,全在诚心。果可不生。以下方法皆可转变,全在诚心。n忏悔消业障忏悔消业障 什么是业障?业就是业力,障就是障碍。障碍了真心,障碍什么是业障?业就是业力,障就是障碍。障碍了真心,障碍了本性,人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地藏经说,众生所作无非是了本性,人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地藏经说,众生所作无非是业。造业从来没中断过,拼命在造,作恶是业,作善也是业,业。造业从来没中断过,拼命在造,作恶是业,作善也是业,所以称为

34、事业,果报都出不了三界。造善业,三善道投胎,所以称为事业,果报都出不了三界。造善业,三善道投胎,造恶业,三恶道受报。佛教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造恶业,三恶道受报。佛教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著相,就是净业。著相,业就不净,就会产生障碍。念佛行著相,就是净业。著相,业就不净,就会产生障碍。念佛行人为什么念佛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皆因业障障碍心性。人为什么念佛不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皆因业障障碍心性。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今皆忏悔。 理念篇n怎么忏悔?六祖坛经说:怎么忏悔?六祖坛经说:“云何名

35、忏。云何名悔。忏者。忏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后过

36、复又生。何名忏悔。”n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事忏称拜忏。如观音、梁皇忏等。或自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事忏称拜忏。如观音、梁皇忏等。或自心真诚,向三宝发露己罪,立誓后不再作,亦无不可,此名心真诚,向三宝发露己罪,立誓后不再作,亦无不可,此名事忏。如事忏。如心地观经心地观经卷一谓经:卷一谓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理忏者,向心观察,因罪从心起,观到妄念皆空时,即是实理忏者,向心观察,因罪从心起,观到妄念皆空时,即是实相现前,心罪两空,此名理忏。(念实相即是观照实相,非相现前,心罪两空,此名理忏。(念实相即是观照实相,非是用口念诵也。)是用口念诵也。)理念篇n念佛消业障念佛消业障 观

37、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说: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必须信真愿切,都摄,必须信真愿切,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方为至心。念佛能灭宿业,六根,净念相继,方为至心。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则若宿业,若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则若宿业,若现业,皆仗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现业,皆仗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消灭净尽也。消灭净尽也。 弥陀经弥陀经云,至心念佛即得云,至心念佛即得十方诸佛之所护念,这就是佛号之不可思议十方诸佛之所护念,这就是佛号之不可思议。理

38、念篇n行善消业障行善消业障 种善因得善果,这一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种善因得善果,这一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前,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的一个徒弟只从前,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的一个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心想:剩几天的寿命,心想:“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 于是师父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于是师父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拜别了师

39、父回家乡去了。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过了七天小沙弥突然回来了,师傅大为惊讶,牵著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过了七天小沙弥突然回来了,师傅大为惊讶,牵著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说: “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没有呀!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答。小沙弥迷惑地摇头答。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问。师父问。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经过一个坝,看到一群蚂蚁就要被水淹,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经过一个坝,看到一群蚂蚁就要被水淹,我用衣服将蚂蚁引

40、到高处。我用衣服将蚂蚁引到高处。”小沙弥如实地回答。小沙弥如实地回答。 师父听了之后,再入定之中观察徒弟的命运:小沙弥不但去除了夭寿之师父听了之后,再入定之中观察徒弟的命运:小沙弥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 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理念篇被人轻贱消业障被人轻贱消业障n金刚经金刚经云:云:“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消灭

41、,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佛法就是。学佛法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在逆境恶缘中,要知道什么是正知要明白这个道理,在逆境恶缘中,要知道什么是正知正见,境界来时不被境转。比如你没做恶事,人家冤正见,境界来时不被境转。比如你没做恶事,人家冤枉你,造谣生事,那是人家在帮你消业障,应该感恩。枉你,造谣生事,那是人家在帮你消业障,应该感恩。这一生没作恶事,有人毁谤、陷害,只要你修忍辱菠这一生没作恶事,有人毁谤、陷害,只要你修忍辱菠萝蜜,能看破,能忍耐,能承受,则过去前世,无量萝蜜,能看破,能忍耐,能承受,则过去前世,无量劫累积的业障,在这一生都能消除。劫累积的业障,在这一生都能消除。理念篇用什么心态做义

42、工用什么心态做义工 以菩萨心,行普贤愿以菩萨心,行普贤愿恭敬心恭敬心 以常不轻菩萨为榜样以常不轻菩萨为榜样n在在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中,中,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讲了如下故事:在无量佛讲了如下故事:在无量阿僧祇阿僧祇劫以前,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如来,其寿命和,其寿命和正法正法住世时间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住世时间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很多比丘变得十分傲慢。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很多比丘变得十分傲慢。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我

43、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要成佛。”n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轻视你们我不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还来给我们授

44、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这种虚妄的授记。”像这样被呵斥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多年继像这样被呵斥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多年继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因为他常这么说,所以因为他常这么说,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众都叫他傲慢的出家、在家众都叫他“常不轻常不轻”。理念篇n这位比丘临命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这位比丘临命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法华经,由,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

45、并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并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骂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由于他遇到无数佛,骂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由于他遇到无数佛,受持读诵受持读诵法华经法华经,并广为四众解说,所以最后成佛。,并广为四众解说,所以最后成佛。n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大家对这句话很熟,但很少人真的体会恭敬,十分利益。大家对这句话很熟,但很少人真的体会恭敬和求法的意思,恭是共心,和佛共一心恭敬和求法的意思,恭是共心,和佛共一心-体会佛教导的真义。求就是降伏我慢(自

46、我憍傲、怠体会佛教导的真义。求就是降伏我慢(自我憍傲、怠慢之障碍)开发出佛性美德,也是主动发心、低头、谦卑请教,慢之障碍)开发出佛性美德,也是主动发心、低头、谦卑请教,不是高高在上,等佛来拜託你学。其实佛已经苦口婆心启发我不是高高在上,等佛来拜託你学。其实佛已经苦口婆心启发我们觉悟,佛总是慈悲教育我们学佛不要用迷妄心,但是我们高们觉悟,佛总是慈悲教育我们学佛不要用迷妄心,但是我们高高在上,降伏不了自己的憍慢、愚痴,不肯低头求之於觉性,高在上,降伏不了自己的憍慢、愚痴,不肯低头求之於觉性,所以无法相应。所以无法相应。理念篇n佛是圆满觉悟的人,他很慈悲,又很自在的,实在完全不须佛是圆满觉悟的人,他

47、很慈悲,又很自在的,实在完全不须要我们去恭敬他,即使我们全然不恭敬,甚或侮辱他,对他要我们去恭敬他,即使我们全然不恭敬,甚或侮辱他,对他也毫无影响,但是对我们本身有极大的影响。因为佛修行时也毫无影响,但是对我们本身有极大的影响。因为佛修行时也是这样恭敬一切的。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并不是佛架子也是这样恭敬一切的。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并不是佛架子很大,要人家低头、磕头,才肯给一些佛法,而是为了我们很大,要人家低头、磕头,才肯给一些佛法,而是为了我们能修成正果。恭敬不仅是单指对佛像,经本的恭敬,是指对能修成正果。恭敬不仅是单指对佛像,经本的恭敬,是指对一切众生,真理、事、物的恭敬;在面对种种境界人事

48、时,一切众生,真理、事、物的恭敬;在面对种种境界人事时,能深体佛心,和佛共一心能深体佛心,和佛共一心-共一觉悟,慈悲的菩提心,而且能共一觉悟,慈悲的菩提心,而且能和佛共一柔软谦卑的心,如佛往昔舍身求法的敬心谦卑,自和佛共一柔软谦卑的心,如佛往昔舍身求法的敬心谦卑,自能在事中,求得其理。心存恭敬。即使於日常待人能在事中,求得其理。心存恭敬。即使於日常待人处世之琐事中,也能悟得佛法。否则历事千万,仍不能处世之琐事中,也能悟得佛法。否则历事千万,仍不能於中悟得佛法之理。生生世世仍是迷惑之人。於中悟得佛法之理。生生世世仍是迷惑之人。理念篇 有人以为恭敬中求,是一种方法,是间接的手段以之求得佛法,殊不知

49、有人以为恭敬中求,是一种方法,是间接的手段以之求得佛法,殊不知恭敬中求的本身,就是最直接降伏我执烦恼的妙法,本身即是高深恭敬中求的本身,就是最直接降伏我执烦恼的妙法,本身即是高深之佛法,并不是透过恭敬求,另外去获得什麼佛法。因为障碍我们成之佛法,并不是透过恭敬求,另外去获得什麼佛法。因为障碍我们成佛的,根本不是别人、别事,而是自己内心的妄想、执着,这点佛在初成佛的,根本不是别人、别事,而是自己内心的妄想、执着,这点佛在初成道时,已经揭露,而执着中最根本的,就是我执道时,已经揭露,而执着中最根本的,就是我执-自我种种见解,思想自我种种见解,思想上的迷惑,由自我的执着,产生自我保护、自私的贪、瞋、

50、痴、慢、疑。上的迷惑,由自我的执着,产生自我保护、自私的贪、瞋、痴、慢、疑。所谓恭敬中求,就是直接走出这些执着。所谓恭敬中求,就是直接走出这些执着。 凡是不能恭敬,不能谦卑求的,必然还有骄慢、自大、自我保护等我执凡是不能恭敬,不能谦卑求的,必然还有骄慢、自大、自我保护等我执的乌云障住,这些乌云不是障他人,是障自己的佛光开显。的乌云障住,这些乌云不是障他人,是障自己的佛光开显。 印祖说的有几分恭敬得几分利益,这并不是说,透过恭敬去求,很久以印祖说的有几分恭敬得几分利益,这并不是说,透过恭敬去求,很久以后才得利益,而是后才得利益,而是-能恭敬即是能当下舍我执之乌云,必然同时透出佛能恭敬即是能当下舍

51、我执之乌云,必然同时透出佛光。能将十分的傲慢、我执乌云都舍掉,自然当下透出十分佛光,这是自光。能将十分的傲慢、我执乌云都舍掉,自然当下透出十分佛光,这是自性本有的佛光,不是向外去求。所谓恭敬中求,当然是先求之於自心那份性本有的佛光,不是向外去求。所谓恭敬中求,当然是先求之於自心那份能降伏我慢、愚痴的能力。能求自己发出这份心力,才有恭敬和求法的表能降伏我慢、愚痴的能力。能求自己发出这份心力,才有恭敬和求法的表现,所谓诚於中,形於外。菩萨戒,教我们,对不懂的佛法,要正观,现,所谓诚於中,形於外。菩萨戒,教我们,对不懂的佛法,要正观,正向,承认自己盲无慧目,以正确态度,仰信如来,恭敬求法,学习。不正

52、向,承认自己盲无慧目,以正确态度,仰信如来,恭敬求法,学习。不精进学习,也是违反戒律精神的。精进学习,也是违反戒律精神的。理念篇清净心清净心 破我执破我执-贪瞋痴慢疑;破法执贪瞋痴慢疑;破法执-所知障所知障n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圆融无住的纯净妙心。也就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圆融无住的纯净妙心。也就是离烦恼之迷惘,即般若之明净,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是离烦恼之迷惘,即般若之明净,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逍遥。有了清净心,则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逍遥。有了清净心,则失意事来

53、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 n怎样才能做到心清净?一定要有看破、放下的功夫。看破是怎样才能做到心清净?一定要有看破、放下的功夫。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放下什么呢?放下一切妄想、烦恼、知学问,放下是功夫。放下什么呢?放下一切妄想、烦恼、知见。真正要学六祖惠能大师的:见。真正要学六祖惠能大师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的心就清净了。你的心就清净了。n证严法师在证严法师在自我净化心灵自我净化心灵一文中讲了

54、这样的故事一文中讲了这样的故事 理念篇n有一位信佛虔诚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有一位信佛虔诚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n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无德禅师,也将花供养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无德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无德禅师很欢喜地说:禅师。无德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佛经里说:是功德无量!佛经

55、里说: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居士说:居士说:“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轻安,这是我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轻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无德禅师说:无德禅师说:“是啊!学佛心中应是啊!学佛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居士说:居士说:“但是回到家就会有烦恼,但是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无德禅师无德禅师说:说:“花

56、瓶里的花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凋谢,你知道能用什么花瓶里的花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凋谢,你知道能用什么方法让鲜花保持新鲜吗?方法让鲜花保持新鲜吗?”理念篇n居士说:居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给花朵,花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给花朵,花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无德禅师说:无德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理是相同的

5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环境;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n无德禅师又说:无德禅师又说:“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除,这种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

58、除,这种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又何必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n僧团的清净是因为在佛法里有六和敬,僧团的清净是因为在佛法里有六和敬,见和同解见和同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不但听不到是非,连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在座的菩萨们都在为寺院的不但听不到是非,连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在座的菩萨们都在为寺院作义工,有的就在寺院里,每天都聆听佛号,心是不是很清洁呢?如果心作义工,有的就在寺院里,每天都聆听佛号,心是不是很

59、清洁呢?如果心里没有我,只有佛号,那么不管是谁肯定心清净。里没有我,只有佛号,那么不管是谁肯定心清净。“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却心头火亦凉。”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 n破法执破法执 别相信自己的知见别相信自己的知见理念篇平等心平等心 - 冤亲平等,生物平等,一切平等冤亲平等,生物平等,一切平等n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于怨敌,却连

60、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对于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n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

61、的平等心。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n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理念篇n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

62、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著。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著。n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显然不是!因为在漫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曾无数次作过怨敌,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

63、一成不也曾无数次作过怨敌,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变的亲人呢?n所以,所以,“亲人一定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何不变的关系。有任何不变的关系。理念篇n自己今天最执著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自己今天最执著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

64、他执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亲亲”的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

65、真实性可言。有什么真实性可言。n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作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作过亲人。比如,曾作过无数世除了作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作过亲人。比如,曾作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

66、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理念篇n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

67、因为无明使我们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n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作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作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所以,不要

68、以暂时的利益,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之度外。“怨亲一定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n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破除贪执;怨也是亲,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破除贪执;怨也是亲,破除嗔恚;破除舍置。破除嗔恚;破除舍置。理念篇慈悲心慈悲心 与人以乐,助人离苦与人以乐,助人离苦n如何修慈悲心呢?实

69、在说来,这个慈悲心不是修来的,是我们如何修慈悲心呢?实在说来,这个慈悲心不是修来的,是我们本有的,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所本有的,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当看见年老体弱的人,你会生怜悯之情,看见残疾小狗,你以当看见年老体弱的人,你会生怜悯之情,看见残疾小狗,你会生可怜之心等等,这些都是慈悲心的体现。会生可怜之心等等,这些都是慈悲心的体现。n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变得没有慈悲心了呢?只因我们被烦恼搞迷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变得没有慈悲心了呢?只因我们被烦恼搞迷了,不修、不洗、不擦,我们的慈悲心就不显现。所谓修行就了,不修、不洗、不擦,我们的慈悲心就不显现。所谓修

70、行就是发现烦恼,然後把他们扫除乾净,等功夫到了,我们自然会是发现烦恼,然後把他们扫除乾净,等功夫到了,我们自然会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不是教会的,是体会到的,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不是教会的,是体会到的,是证得的。地藏菩萨在因地是如何修慈悲心的呢?在母亲过世是证得的。地藏菩萨在因地是如何修慈悲心的呢?在母亲过世後,发大忏悔心大精进心,不停念佛,忽入定境,目睹地狱相後,发大忏悔心大精进心,不停念佛,忽入定境,目睹地狱相状,救拔生母,而成就的。他并没有刻意去修,而是出自本心状,救拔生母,而成就的。他并没有刻意去修,而是出自本心的去念佛的。的去念佛的。理念篇n同样地,如果我们在念佛时

71、也能像光母女那样念念不忘生母痛同样地,如果我们在念佛时也能像光母女那样念念不忘生母痛苦,念念不忘地狱众生,念念不忘六道苦众,成就就会很快。苦,念念不忘地狱众生,念念不忘六道苦众,成就就会很快。所以念佛首先和自己最亲的人联系起来,那功夫自然落到实处,所以念佛首先和自己最亲的人联系起来,那功夫自然落到实处,自然得力。我们所实践的念佛法门,就有了根,因为是出自本自然得力。我们所实践的念佛法门,就有了根,因为是出自本心的,所以祖师大德提倡孝敬是学佛根本,道理就在这里。不心的,所以祖师大德提倡孝敬是学佛根本,道理就在这里。不管念佛、参禅、修密、学戒,等等八万四千法门,若都能先考管念佛、参禅、修密、学戒,

72、等等八万四千法门,若都能先考虑父母亲属,首先为他们修,为他们代苦,这个修行就都有了虑父母亲属,首先为他们修,为他们代苦,这个修行就都有了根。有了根,慈悲心自自然然就发出来了。根。有了根,慈悲心自自然然就发出来了。 n然后把我们的心量放大,放大到一切众生,也就是前面讲的平然后把我们的心量放大,放大到一切众生,也就是前面讲的平等心,冤亲平等,众生平等,生物平等。儒家有等心,冤亲平等,众生平等,生物平等。儒家有“老吾老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之老”,也就是天下父母皆我父母,天下人皆亲人。众生苦,也就是天下父母皆我父母,天下人皆亲人。众生苦就是我的苦,故要帮助一切受苦之人。这就是大慈悲心。就是我的苦,故

73、要帮助一切受苦之人。这就是大慈悲心。理念篇n例如,眼前也许有一只受伤的小鸟,我们岂能视若无睹?要例如,眼前也许有一只受伤的小鸟,我们岂能视若无睹?要知道这只小鸟此刻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样的因缘,都是来帮知道这只小鸟此刻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样的因缘,都是来帮助我们开展菩提心。也有可能他们在过去、现在、未来正是我助我们开展菩提心。也有可能他们在过去、现在、未来正是我们的父母、兄弟与师长。这个时候,我们要生起大悲心,尽最们的父母、兄弟与师长。这个时候,我们要生起大悲心,尽最大的力量把他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大的力量把他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如果我们能够常常保持这样一份慈悲心,那么,我们修习如果我们能够常

74、常保持这样一份慈悲心,那么,我们修习慈悲的善根就会不断不断地自然成长。同时就从这个当中,我慈悲的善根就会不断不断地自然成长。同时就从这个当中,我们的智慧也会生起。我们如果能够常常照顾身边的人,我们就们的智慧也会生起。我们如果能够常常照顾身边的人,我们就会改变我们自己的习性。我们原来看到别人的过失就生气,看会改变我们自己的习性。我们原来看到别人的过失就生气,看到别人的错误就觉得不能忍受的习气,自然地就会转变过来。到别人的错误就觉得不能忍受的习气,自然地就会转变过来。只要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常常生起这样的悲心,自然地我们就只要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常常生起这样的悲心,自然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慈悲心越来越

75、广大。慈悲心不是一夕之间成就的会发现我们的慈悲心越来越广大。慈悲心不是一夕之间成就的事情。慈悲心是一点一滴,每天、每天不断的培养,每天、每事情。慈悲心是一点一滴,每天、每天不断的培养,每天、每天去关怀别人,然后从这当中,你的慈悲心就会很自然地扩大天去关怀别人,然后从这当中,你的慈悲心就会很自然地扩大起来。起来。理念篇欢喜心欢喜心 - 让一切众生欢喜让一切众生欢喜n菩萨摩诃萨欢喜行。菩萨摩诃萨欢喜行。 -华严经十行品华严经十行品- 佛子!此菩萨为佛子!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

76、,不贪利养;为什么施舍为什么施舍?目的不是人天福德目的不是人天福德,不是为自求不是为自求 -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行,令诸众生离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行,令诸众生离苦得乐。苦得乐。 -欢喜行就是让一切众生起欢喜,众生要什么就施舍什么,欢喜行就是让一切众生起欢喜,众生要

77、什么就施舍什么,无有一念不舍心,一切内财、外财为利益众生均皆能舍。见无有一念不舍心,一切内财、外财为利益众生均皆能舍。见人乞身肉,在舍身时,作如是思维:人乞身肉,在舍身时,作如是思维: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请而来教我入佛法中。我今应当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请而来教我入佛法中。我今应当如是修学,不违一切众生之心。如是修学,不违一切众生之心。 理念篇n以以舍身善根发愿舍身善根发愿:愿我已作、现作、当作所有善根,令我未来于一切愿我已作、现作、当作所有善根,令我未来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中受广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饥苦众生。乃至若有一小众生一切众生中受广大身

78、,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饥苦众生。乃至若有一小众生未得饱足,愿不舍命,所割身肉,亦无有尽。以此善根,愿得阿耨多罗三未得饱足,愿不舍命,所割身肉,亦无有尽。以此善根,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藐三菩提,证大涅槃;愿诸众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证大涅槃;愿诸众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平等智,具诸佛法,广作佛事,乃至入于无余涅槃。若一众生心不满足,平等智,具诸佛法,广作佛事,乃至入于无余涅槃。若一众生心不满足,我终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终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如是舍身肉利益众生或供养佛而无我想、众生想、有想、命想、种种想、在如是舍身肉利益众生或供养佛而无我想、众生想、有想

79、、命想、种种想、补伽罗想、人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但观法界、众生界,无边补伽罗想、人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但观法界、众生界,无边际法、空法、无所有法、无相法、无体法、无处法、无依法、无作法。作际法、空法、无所有法、无相法、无体法、无处法、无依法、无作法。作是观时,不见自身,不见施物,不见受者,不见福田,不见业,不见报,是观时,不见自身,不见施物,不见受者,不见福田,不见业,不见报,不见果,不见大果,不见小果不见果,不见大果,不见小果.要要成就这些正想这些正想,正思维正思维,才能真正做到一切才能真正做到一切能舍能舍 -菩萨还要正思维菩萨还要正思维: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

80、寻即坏灭,便作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寻即坏灭,便作是念:是念: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我当尽学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我当尽学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诸众生说三世平等、随顺寂静、不坏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诸众生说三世平等、随顺寂静、不坏法性,令其永得安隐快乐。法性,令其永得安隐快乐。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欢喜行。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欢喜行。 理念篇n仁王經仁王經曰:初證平等性,而生

81、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曰: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為歡喜地。觀經天台疏觀經天台疏曰: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曰: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至於云何名為生歡喜也。至於云何名為歡喜地菩薩摩訶薩歡喜地菩薩摩訶薩?依?依大方大方廣佛華嚴經廣佛華嚴經開示:菩薩摩訶薩住歡喜地,多喜、多信、多清開示:菩薩摩訶薩住歡喜地,多喜、多信、多清淨、多踊悅、多調柔、多堪受、不好鬥諍、不好惱亂眾生、不淨、多踊悅、多調柔、多堪受、不好鬥諍、不好惱亂眾生、不好瞋恨。因而諸菩薩住是歡喜地能得好瞋恨。因而諸菩薩住是歡喜地能得(一)(一)念諸佛故,生歡喜心。念諸佛故,生歡喜心。(二)(二)念諸佛法故,

82、生歡喜心。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心。(三)(三)念諸菩薩摩訶薩故,生歡喜心。念諸菩薩摩訶薩故,生歡喜心。(四)(四)念諸菩薩所行故,生歡喜心。念諸菩薩所行故,生歡喜心。理念篇n(五)(五)念諸波羅蜜清淨相故,生歡喜心。念諸波羅蜜清淨相故,生歡喜心。(六)(六)念諸菩薩與眾殊勝故,生歡喜心。念諸菩薩與眾殊勝故,生歡喜心。(七)(七)念諸菩薩力不可壞故,生歡喜心。念諸菩薩力不可壞故,生歡喜心。(八)(八)念諸如來教化法故,生歡喜心。念諸如來教化法故,生歡喜心。 (九)(九)念能為利益眾生故,生歡喜心。念能為利益眾生故,生歡喜心。(十)(十)念一切佛一切菩薩所入智慧方便門故,生歡喜心。念一切佛一切菩薩所

83、入智慧方便門故,生歡喜心。(十一)(十一)菩薩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生歡喜心。菩薩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生歡喜心。(十二)(十二)入一切佛平等中,生歡喜心。入一切佛平等中,生歡喜心。理念篇n(十三)(十三)遠離凡夫地,生歡喜心。遠離凡夫地,生歡喜心。(十四)(十四)近智慧地,生歡喜心。近智慧地,生歡喜心。(十五)(十五)斷一切惡道,生歡喜心。斷一切惡道,生歡喜心。(十六)(十六)與一切眾生作依止,生歡喜心。與一切眾生作依止,生歡喜心。(十七)(十七)近見一切諸佛,生歡喜心。近見一切諸佛,生歡喜心。(十八)(十八)生諸佛境界,生歡喜心。生諸佛境界,生歡喜心。(十九)(十九)入一切諸菩薩數,生歡喜心。入一切諸菩薩數,生歡喜心。(二十)(二十)離一切恐怖,生歡喜心。離一切恐怖,生歡喜心。n如能如此修心,当下就是人间极乐世界。如能如此修心,当下就是人间极乐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