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8986556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大学《卫星气象学》第2章-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电子版(第一版)电子版(第一版)2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第二章 卫星运动规律和气象卫星轨道3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2.1气象卫星运动规律2.2卫星轨道参数和轨道的摄动2.3气象卫星轨道2.4卫星的发射章节内容章节内容4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假定:假定:(1)(1)地球,理想球体、均质,质心在地心;地球,理想球体、均质,质心在地心;(2)(2)卫星质量卫星质量地球质量,可忽略;地球质量,可忽略;(3)(3)星星- -地的距离地的距离卫星本身尺度,质点;卫星本身尺度,质点;(4)(4)忽略其它因素对卫星的作用力。忽略其它因素对卫星的作用力。

2、2.1气象卫星运动规律气象卫星运动规律2.1.1卫星的运动方程卫星的运动方程5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卫星的受力:卫星的受力:万有引力定律,以地心为原点的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表示为:万有引力定律,以地心为原点的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表示为:式中F(r)表示吸引力,r是卫星的矢径,m是卫星质量开普勒常数万有引力常数地球质量6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式中r是卫星的矢径,为幅角。在轨道面上的运动方程为:在轨道面上的运动方程为: rv轨道地心地心7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开普勒运动三定律u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所发现、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他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

3、的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发现了第三条定律。u开普勒的三条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约翰内斯约翰内斯开普勒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德国物理学家8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u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对卫星而言,其运动轨道是一圆锥曲线(圆或椭圆),地球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椭圆轨道椭圆轨道圆圆轨轨道道双曲线轨双曲线轨道道抛物线轨抛物线轨道道9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解方程组得A,为积分常数。如果,令p=h2/,

4、e=Ap(偏心率),得圆锥曲线,力心位于焦点上。10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卫星轨道可以是圆锥曲线的一种p当当e=0,r p,轨道为圆。,轨道为圆。p当当e 1,椭圆轨道,以地心为焦点椭圆轨道,以地心为焦点,焦点与椭圆中心不重合。焦点与椭圆中心不重合。e=c/a偏心率,偏心率,a半长轴,半长轴,c是焦距。是焦距。p=a(1-e2)近地点矢径近地点矢径rp=a(1-e)远地点矢径远地点矢径ra=a(1+e)p当当e=1,卫星脱离地球引力,抛物线轨道卫星脱离地球引力,抛物线轨道p当当e 1,卫星脱离太阳系引力,卫星脱离太阳系引力,双双曲线轨道曲线轨道11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开普勒第

5、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用公式表示为:对卫星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卫星的矢径在地球上空扫过的面积相等。12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卫星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面积速度为常数)角速度:角速度: =d /dt rv轨道地心地心=常数13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总能量为:卫星活力公式卫星活力公式总能量总能量动能动能势能势能椭圆轨道半长轴椭圆轨道半长轴因此,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14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p在椭圆轨道上p在圆轨道上V近近= (2

6、/r近近1/a)1/2=( /a)(1+e)/(1e)V远远= (2/r远远1/a)1/2=( /a)(1e)/(1+e)V圆圆= /r圆圆1/2= /(R+H)1/2卫星飞行速度换言之,卫星在地心引力下作圆周运动:GMm/r2(向心力)=mv2/r(离心力)也有:v=(GM/r)1/2=/(R+H)1/215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角速度:=d/dt由于面积速度为常数,所以:r小,大。在近地点p,r最小,最大;r大,小。在远地点a,r最大,最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ap16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u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周期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

7、长轴的立方成正比。由这一定律可以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基础。公式表示为:卫星轨道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17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卫星轨道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T2=42a3/卫星轨道周期:指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T2=42(R+H)3/譬如:譬如:FY-1,H=830km,T=6080s=101.3minFY-2,H=35860km,T=24小时小时1.椭圆轨道椭圆轨道2.圆轨道圆轨道18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2.1.2卫星的入轨速度与轨道的形状卫星的入轨速度与轨道的形状 卫星的轨道形状只取

8、决于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的瞬间速度入轨速度。卫星在地心引力下作圆周运动:卫星在地心引力下作圆周运动:GMm/r2=mv2/r环绕速度环绕速度环绕速度是指卫星在不同高度上做圆轨道运动所具有的速度。环绕速度是指卫星在不同高度上做圆轨道运动所具有的速度。取取r=R=6370km,有,有v=V1=7.912km/s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这是卫星在地面入轨时所需的最小速度。这是卫星在地面入轨时所需的最小速度。此时卫星可在贴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圆轨道运动。此时卫星可在贴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圆轨道运动。p若若v离心力而落向地面。离心力而落向地面。p若若vV1,则离心力,则离心力向心力而脱离半径为向心力而脱离半径为6

9、370km的圆轨道。的圆轨道。一、卫星实现圆轨道运动的条件一、卫星实现圆轨道运动的条件19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当卫星飞行速度进一步增加,离心力加大到使卫星当卫星飞行速度进一步增加,离心力加大到使卫星脱离地球引力场,即脱离地球引力场,即a a,卫星就演变为太阳行星,而卫星就演变为太阳行星,而轨道成为抛物线形。轨道成为抛物线形。由活力公式得:由活力公式得:这是卫星要从地表面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要的速度,这是卫星要从地表面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要的速度,称称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它是地面发射一颗行星所它是地面发射一颗行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需要的最小速度。 因此,实现

10、椭圆轨道的条件为:因此,实现椭圆轨道的条件为: v1v椭椭90,实现=-0.985/天来抵消轨道面的相对运动,即可实现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如,H=830km,i=98.7,即可实现。=10*COS(RADIANS(98.7)*(6370/(6370+830)3.5=-0.985圆形轨道进动率:10cosi*(R/(R+H)3.5i0,进动自东向西;i90,0,进动自西向东.NS(3)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的实现40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3、太阳同步轨道的特点优点:优点:轨道为圆形,轨道预告、接收和资料定位方便;可实现包含极地的全球观测;在观测时有合适的太阳照明,有利于资料处理和使用

11、;仪器可以得到充分的太阳能供给。缺点:缺点:对中低纬度同一地点观测的时间间隔太长(相对于GEO),不利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相临两条轨道的观测资料时间差达100多分钟,拼图不利。41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4、卫星食和太阳干扰、卫星食和太阳干扰(1)静止卫星的卫星食太太阳阳轨道地球卫星太太阳阳轨道卫星地球(a)图图2-12静止卫星的蚀示意图静止卫星的蚀示意图(2)太阳干扰如图2-12(a)太阳、卫星、地面卫星接收天线成一线时,地面卫星接收天线对着太阳,进入天线波束期间,受太阳射电噪声影响,接收电波受严重干扰,甚至收不到信号,这样的干扰称为太阳干扰。201001020706050403

12、02010每次卫星蚀时间/分钟从春(秋)分算起(b)42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2.3.4其他轨道(研究与发展)其他轨道(研究与发展)whichorbitbetweencertainlatitudesafewhundredkmabovethesurface(lowerEarthorbits)-Example:TheTRMMorbitiscircularandisatanaltitudeof350kmandaninclinationof35degreestotheEquator.TRMMfliesovereachpositionontheEarthssurfaceatadifferentl

13、ocaltimeeachday.Soitisgoodfordiurnalvariationstudies.43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现代卫星观测系统44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卫星数据uQuikscatoceansurfacewindvectorsuAVHRRSSTuAVHRRvegetationfractionuAVHRRsurfacetypeuMulti-satellitesnowcoveruMulti-satelliteseaiceuSBUV/2ozoneprofileandtotalozoneuAltimetersealevelobservations(

14、oceandataassimilation)uAIRSuMODISWindsuCOSMICuHIRSsounderradiancesuAMSU-AsounderradiancesuAMSU-BsounderradiancesuGOESsounderradiancesuGOES,Meteosat,GMSwindsuGOESprecipitationrateuSSM/IprecipitationratesuTRMMprecipitationratesuSSM/IoceansurfacewindspeedsuERS-2oceansurfacewindvectors45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2

15、.4.1极地轨道卫星的发射过程极地轨道卫星的发射过程2.4卫星的发射和卫星技术卫星的发射和卫星技术(1)垂直上升段(2)转弯飞行段(3)自由飞行段(4)卫星入轨段2.4.2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过程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过程(1)发射至低高度轨道(暂定轨道或初始轨道)(2)运行至与赤道面相交处,点燃近地点发动机,使卫星进入远地点高度为35860km的椭圆轨道(转移轨道)(3)运行至远地点赤道上空,点燃远地点发动机,使卫星获得速度增量,偏离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形轨道(飘逸轨道或近静止轨道),修正误差,进入静止卫星轨道2.4.3卫星技术(参考教材)卫星技术(参考教材)46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现有

16、的静止业务气象卫星现有的静止业务气象卫星发射国家发射国家过去过去新一代新一代美国美国GOES-8GOESN-R主主要要功功能能三三轴轴稳稳定定、5通通道道成成像像仪仪、100010002,40秒秒观观测测一一次,红外垂直探测器次,红外垂直探测器10通通道道成成像像仪仪、干干涉涉式式红红外外线线分分光光、太太阳阳X射线成像仪、闪电射线成像仪、闪电成像仪成像仪云云图图、云云迹迹风风、温温、湿湿廓廓线、云参数、线、云参数、OLR、SST云云 图图 、 云云 迹迹 风风 、 高高 垂垂 直直 分分 辨辨 率率 T、 P、Q廓廓线线、云云参参数数、OLR、SST、地地表表特征、闪电分布特征、闪电分布欧欧

17、洲洲气气象象卫星组织卫星组织METEOSATMSG主主要要功功能能自旋稳定、自旋稳定、3通道可见、红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外成像仪自旋稳定、自旋稳定、12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云云 图图 、 云云 迹迹 风风 、 OLR、 SST、云参数、云参数云图、云迹风、云图、云迹风、OLR、SST云参数、地表特征云参数、地表特征2.5气象卫星发展状况气象卫星发展状况47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GOES卫星(地球同步环境卫星)48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GOES-R卫星(第三代)49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METEOSAT 卫星50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MSG(欧

18、洲二代)卫星51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发射国家发射国家过去过去现在现在日本日本GMSMTSAT主主要要功功能能自自旋旋、4通通道道可可见见红红外外自自旋旋扫描成像仪扫描成像仪三三轴轴稳稳定定、5通通道道可可见见红红外外成成像像仪仪、航航空空管制管制云云图图、云云迹迹风风、OLR、SST、云云参参数数、对对流流层层中中上上部部水水汽量汽量云云图图、云云迹迹风风、云云参参数数、OLR、SST、地地表特征、闪电分布表特征、闪电分布中国中国FY-2FY-2主主要要功功能能自旋、自旋、3通道可见红外成像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仪自旋、自旋、5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通道可见红外成像仪云云图图、云云迹迹风风、

19、OLR、SST、云云参参数数、对对流流层层中中上上部部水水汽量汽量云云图图、云云迹迹风风、OLR、SST云云参参数数、对对流流层中上部水汽量、晴空水汽量层中上部水汽量、晴空水汽量现有的静止业务气象卫星现有的静止业务气象卫星52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GMS卫星53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MTSAT(日本二代)卫星54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FY-2卫星55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发射国家发射国家现现状状未未来来发发展展美国美国NOAA-15-(第五代)(第五代)NPOESS(军民合用)(军民合用)主主要要功功能能AVHRR-3、ATOVS可可见见红红外外线线成成像像仪仪

20、、微微波波成成像像仪仪、红红外外微微波波大大气气探探测测器器、O3成成像像廓廓线线仪、仪、GPSOS图图像像、SST、NDVI、云云参参数数、冰冰雪雪、水水体体、高高温温热热源源、全全天天候候T、P、Q廓线、廓线、O3图图像像、SST、NDVI和和LAI、冰冰雪雪、水水体体、高高温温热热源源、云云参参数数(粒粒径径、相相态态、含含水水量量)、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海海洋洋水水色色、高高垂垂直直分分辨辨率率T、P、Q廓廓线线、O3图图像像和和廓廓线线、电电离离层层电电子子浓浓度度、平流层中层的平流层中层的T、P、廓线廓线现有和未来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现有和未来极轨业务气象卫星56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

21、版) NOAA-K 卫星57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NPOESS 卫星(模型)58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现有和未来极轨业务气象卫星发射国家发射国家现现状状未未来来发发展展中中国国FY-1C、D,FY-3FY-5主主要要功功能能10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可可见见红红外外线线成成像像仪仪、高高分分辨辨率率红红外外分分光光计计、微微波波成成像像仪仪、微微波波辐辐射射仪仪、紫紫外外臭臭氧氧探探测测器器、中中分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仪辨率成像光谱辐射仪图图像像、SST、NDVI、海海洋洋水水色色、云参数、冰雪、水体、高温热源云参数、冰雪、水体、高温热源图图像像、S

22、ST、NDVI和和LAI、冰冰雪雪、水水体体、高高温温热热源源、云云参参数数(粒粒径径、相相态态、含含水水量量)、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海海洋洋水水色色、全全天天候候温温压压湿湿度度廓廓线线、O359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FY-1卫星60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61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发射国家现状未来发展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无METOP主要功能无基本同NPOESSMETOP NPOESS 将组成的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现有和未来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现有和未来极轨业务气象卫星62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续)热带观测卫星(热带观测卫星(TRMMTRMM)卫星、倾角卫星

23、、倾角3535度、高度度、高度350KM,350KM,观测测仪器及参数如下:观测测仪器及参数如下:仪器分辨率频率(波长)扫描宽度微波辐射仪10KM19.37GHz600KM雷达4KM14GHz220KMVIS/IR扫描辐射仪1KM0.5-0.7/10-12m600KM63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观测试验卫星卫卫星星探探测测器器主主要要任任务务EOS-Terra(AM)中分辨成像光谱仪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热辐射反射、热辐射反射辐射计辐射计(ASTER)、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污染测量仪(、污染测量仪(MOPITT)、多)、多角度成像光谱仪(角

24、度成像光谱仪(MISR)全球环境监测全球环境监测EOS-Aqua(PM)干涉红外线探测器、改进的微波探测仪、干涉红外线探测器、改进的微波探测仪、温度计、多频微波成像仪、云辐射和温度计、多频微波成像仪、云辐射和MODIS同上同上全球环境监测全球环境监测EOS-Color(水色)(水色)SeaWIFS(海洋宽视场探测器)(海洋宽视场探测器)全球海洋水色监测全球海洋水色监测EOS-Aero(气溶胶)(气溶胶)57倾角,平流层气溶胶实验倾角,平流层气溶胶实验(SAGEIV)全球气溶胶监测全球气溶胶监测EOS-ALT(测高)(测高)高度计、地球科学激光测距系统高度计、地球科学激光测距系统GPS地球科学仪

25、(地球科学仪(GGI)海面海面/海冰海冰/陆地拓朴陆地拓朴EOS-Chem(化学化学)Stick散射计、对流层辐射光谱仪、高分散射计、对流层辐射光谱仪、高分辨动态分层探测器、辨动态分层探测器、SAGE器器全球大气化学成份监测全球大气化学成份监测 地球观测系统地球观测系统(EOS)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计划(GCRP)的主要成果的主要成果64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EOS-Terra(AM)各类遥感探测器的主要观测功能学科学科探测内容探测内容遥感探测器遥感探测器学科学科探测内容探测内容遥感探测器遥感探测器大大气气云性质云性质MODIS,MISR,ASTER海海洋洋海表温度海表

26、温度MODIS辐射能辐射能CERES, MODIS,MISR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可溶性有机物可溶性有机物表面风场表面风场海面高度海面高度MODISMISR降降水水、平平流流层层化化学学、对对流流层层化学化学MOPITT气溶胶气溶胶MIS,MODIS大气温、湿度大气温、湿度MODIS冰冰雪雪圈圈陆地冰的变化陆地冰的变化ASTER陆陆地地陆陆地地覆覆盖盖和和土土地地利利用变化用变化MODIS,MISR,ASTER植植被被、地地表表温温度度MODIS,MISR,ASTER海冰海冰雪覆盖雪覆盖MODISASTER火灾发生率火灾发生率MODIS,ASTER火山效应火山效应MODIS,STER太太阳阳太阳总辐

27、射太阳总辐射CERES,MODIS,MISR地表湿度地表湿度MODIS,ASTER65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海洋卫星1、探索试验阶段、探索试验阶段(1974-1978)在在NOAA和和Landsat卫星上进行探测试验。卫星上进行探测试验。2、实验研究阶段、实验研究阶段(1978-1985)SeaSat(1978.6)Nimbus(1978.10)SeaSat上有上有5台遥感探测器台遥感探测器: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雷达高度计(雷达高度计(ALT););微波散射计(微波散射计(SASS););多通道扫描微波辐射计(多通道扫描微波辐射计(SMMR););可见光红外辐射计(可见

28、光红外辐射计(VIRR)(探测对象:海面风场、浪场、流场、)(探测对象:海面风场、浪场、流场、海温、极区海冰、海平面高度、水陆分界等)海温、极区海冰、海平面高度、水陆分界等)Nimbus-7上用于海洋探测的遥感器:上用于海洋探测的遥感器:海岸带水色扫描仪(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多波段微波辐射计();多波段微波辐射计(SMMR););(探测对象:海水叶绿素,悬浮泥沙,有色可溶有机物,海水(探测对象:海水叶绿素,悬浮泥沙,有色可溶有机物,海水污染物,水质,海面温度,海冰)污染物,水质,海面温度,海冰)3、应用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1985-)以以SeaStar,GeoSat,Mos等卫星

29、发射为标志等卫星发射为标志66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陆地卫星美国的美国的LandSat系列:系列:Landsat-1(1972)-Landsat-7(1999)法国的法国的SPOT系统:系统:SPOT-1(1986)-SPOT-4(1998)印度的印度的IRS系列:系列:IRS-1(1988)-IRS-4(1998)此外,日本、欧空局、中国、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国均发射了以陆地资此外,日本、欧空局、中国、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国均发射了以陆地资源遥感为主要任务的专用卫星。源遥感为主要任务的专用卫星。其他星载遥感探测器可分为:其他星载遥感探测器可分为:p地表探测可见近红外辐射仪(VNIR)分辨率5

30、-30mp改进的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STER),15m,30m和90mp高分辨率全色波段的分辨率为1-5m,(以色列OFER等)p高光谱分辨率5-10nm,如成像光谱仪36-256个波段,30-1000m分辨率p合成孔径雷达(SAR)(ERS、JERS)分辨率10-30m67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GPS掩星探测探测原理:探测原理:无线电波因穿过电离层和大气层发生相互作用而折射。当GPS卫星和低轨道卫星发生掩星事件时,通过测量低轨卫星上的GPS接收机接收的GPS信号折射角、折射指数,而反演得到90KM以上电离层电子浓度及其随高度的分布,5-60KM的P、T随高度的分布。1995年美

31、国UCAR和JPL联合发射载有双频高精度GPS接收机的低轨道卫星(Leo-lab)取得很好的结果。此后,丹麦Orsted,南非SunSat,德国的Champ小卫星均进行了类似观测试验。目前,美国与台湾合作的COSMIC(ConstellationObservingSystemForMeteorologyIonosphere&Climate)计划有6颗星,2005年春季发射。欧空局的ACE+(AtmosphereandClimateExplorer)计划4颗星68卫星气象学电子课件(第一版) 小 结1.1.当前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的特点当前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的特点 高光谱分辨率: 1-几nm,获取更多的地球、大气信息。 高空间分辨率: 1-几m,获取更详细的地球大气特性。 高时间分辨率: 几十秒时间间隔,监测快速的时间演变 多功能、多探测器的综合对地观测卫星与单一作业任务的小卫星星座相结合2.2.定量遥感定量遥感 开展遥感资料反演地球物理参数的数学物理模式和算法遥感探测器定标和地面真实性检验相结合3.3.卫星遥感定量参数与其它探测资料结合使用卫星遥感定量参数与其它探测资料结合使用 多种探测资料的融合和资料的同化4.4.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研究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监测、研究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手段 通过努力将成为监测、研究、预测和服务的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