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8986321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实验室检查》课件(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第一节第一节 血、尿、粪常规血、尿、粪常规第三节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检查血清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检查第二节第二节 痰液检查痰液检查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血生化学检查其他血生化学检查第六节第六节 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第八节第八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第九节第九节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第七节第七节 HCG和淀粉酶检查和淀粉酶检查 第一节第一节 血、尿、粪常规血、尿、粪常规血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粪常规血常规血常规红细胞检查红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血小板检查血小板检查血常规血常规红细胞检查红细胞检查【参考值参考值

2、】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1.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多:增多:减少:减少: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等;病理性增多见于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造血物质缺乏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骨髓功能衰竭所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常规血常规红细胞检查红细胞检

3、查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小红细胞小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大红细胞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有核红细胞2.红细胞形态改变红细胞形态改变血常规血常规红细胞检查红细胞检查3、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测定测定【参考值参考值】成年男性0.400.50 成年女性0.370.48 13岁 0.350.47 新生儿 0.470.67【临床意义临床意义】Hct是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Hct增高可致全血粘度增高,严重的粘度增高,可造成粘滞综合征,引起组织血流量不足,造成缺氧和易致血栓形成等后果。凡引起红细胞绝对或相对增高的病因均可引起Hct增高,反之则

4、减少,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相同。血常规血常规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参考值参考值】成人 (410)109/L 儿童 (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血常规血常规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类型细胞类型百分率百分率(%)绝对值绝对值(109/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 050.040.05中性粒细胞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27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0.550.050.5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p

5、hil(B)0100.1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L)20400.8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M)380.120.8【参考值参考值】血常规血常规白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临床意义临床意义】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生理性变化: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白细胞总数10109/L为白细胞增多,常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所致,见于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等。减少:减少:当WBC400109/L称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溶血性贫血减少:减少:血小板100109/L称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0.5(+)或缺如肝细胞性黄疸0.20.5(-)正常或溶血性黄疸0.2(+)肝功能检查肝

6、功能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查血清酶学检查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血清氨基转移酶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ALT在肝内含量最高,AST在心肌中含量较高。【参考值参考值】 比色法(Kamen法) 连续监测法(37) ALT 525U 1040U/L AST 828 U 1040U/L ALT / AST1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急性或轻型肝炎时 ALT和AST均升高,但以ALT升高明显;重症肝炎时,AST升高明显,若

7、黄疸进行性加重,酶活性反而下降,即所谓的“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慢性肝炎时,ALT和AST轻度升高或正常,ALT/AST1,如果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的可能。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 AST升高明显,ALT接近正常,ALT/AST1。肝硬化、肝癌肝硬化、肝癌 早期ALT和AST正常或轻度升高;晚期ALT和AST可明显升高,ALT/AST1;终末期ALT和AST可正常甚至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 AST显著升高,常在发病612h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36天降至正常。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查血清酶学检查2.血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

8、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测定测定【参考值参考值】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37):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胆道梗阻 胆汁淤积、肝癌等GGT明显升高,肝癌时可达500U/L以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GGT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稳定期,GGT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其他 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中度或明显升高,脂肪肝、胰腺炎、胰腺癌等可轻度升高。3.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参考值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4011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ALP增高提示胆道阻塞如胆道

9、结石、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查血清酶学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肾小管功能【参考值参考值】80120ml/mi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较早判断肾小球损害 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指导治疗指导治疗 动态观察肾移植术是否成功动态观察肾移植术是否成功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肾小球功能1.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测定)测定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肾小球功能【参考值参考值】成人3.2 7.1mmol/

10、L 婴儿、儿童1.86.5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BUN增高见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及肾动脉硬化症晚期等;肾前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严重脱水等;肾后性疾病,如尿路梗阻。2.血尿素氮(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测定)测定【参考值参考值】全血88.4176.8mol/L 男性53106mol/L 女性4497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Cr血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肾实质严重损害时,若明显增高,提示预后差;若Cr和BUN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损害严重;若Cr正常,仅有BUN升高,则多为肾外因素所致,如消化道出血和高

11、蛋白饮食等。肾小球功能肾小球功能3.肌酐(肌酐(creatinine,Cr)测定)测定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标本采集:标本采集:病人如常进食,但每餐含水量不宜超过500600ml,此外不再进餐、饮水。试验日晨8时排尿弃去,上午10时、12时、下午2、4、6、8时及次晨8时各留尿1次,分别测定尿量和比重。【参考值参考值】尿量:24h尿总量10002000ml,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4)1。 比重:尿液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0.009。【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尿量少而比重增高见于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2)多尿、夜尿增多、低

12、比重尿,或比重固定在1.010,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等。 (3)尿量超过4L/24h,尿比重均低于1.006,见于尿崩症。肾小管功能肾小管功能1.尿浓缩稀释试验尿浓缩稀释试验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尿渗量也称尿渗透压,是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标本采集:病人晚餐后禁饮8小时,次晨收集空腹尿液,同时采血2ml送检。【参考值参考值】尿渗量6001000mOsm/(kgH2O) 血浆渗量275305mOsm/(kgH2O) 尿渗量/血浆渗量=(34.5)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禁饮尿渗量在300mOsm/(kgH2O)左右时,即与

13、正常血浆渗量相等,称为等渗尿,若小于300mOsm/(k.H2O)为低渗尿。禁水8小时后尿渗量600mOsm/(kgH2O)、尿渗量/血浆渗量1,提示肾浓缩功能障碍,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管功能肾小管功能2.尿渗量测定尿渗量测定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第六节第六节 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 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可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上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等。HBV感染人体

14、后,形成三种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HBc。因HBcAg全部存在于肝细胞中,释放时抗原周围常被HBsAg包裹难以直接测定,临床常只对其他两对半进行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标志物概述概述【参考值参考值】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HBsAg(+) HBV感染的标志,见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般在感染后3个月不转阴则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2抗HBs(+)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HBV,抵御再次感染。多数在HBsAg消失后数周在血中出现。抗HB

15、s阳性率在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最高,也见于HBV既往感染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标志物3HBeAg(+) HBeAg是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若HBeAg持续阳性,肝损害较大,且病情可能转向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并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4抗HBe(+) 表示HBV复制水平较低,病情趋于稳定和恢复,传染性较低。常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稳定期及HBsAg携带者。5抗HBc(+) 反映HBV感染的重要指标。阳性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表明HBV正在复制。抗HBc包括抗HBcIgM和抗HBcIgG。高滴度的抗HBcIgM说明近期

16、感染,若持续阳性可有慢性化趋势。抗HBcIgG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是既往感染的指标 。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意义临床意义】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标志物检测与分析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临床意义+-+-+俗称“大三阳”, 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见于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俗称“小三阳”,HBV复制减弱或停止,传染性弱,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慢性乙型肝炎。+-+HBV复制减弱,传染性弱,见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急性HBV感染康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目前保持免疫力-+急性HBV感染“窗口期”或既往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有流行病学意义-

17、+-疫苗接种后或HBV感染后康复-+乙型肝炎恢复期,传染性弱-+-+急性乙型肝炎康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非乙型肝炎感染(应除外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必要时可行HBV定量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病毒标志物(一)肌酸激酶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测定测定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和心肌最多,其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参考值参考值】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 酶偶联法(30)男性15105U/L,女性1080U/L 肌酸显色法 男性15163U/L,女性3135U/L 连续监测法 男性37174IU/L,女性26140U/L【

1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CK增高增高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10h开始升高,1236h达到高峰,7296h恢复正常。动态监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判断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峰值时间提前。2.CK减低减低 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二)肌酸激酶同工酶(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参考值参考值】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CK-MB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特异、最敏感的指标。发病36h开始升高,1224h达到峰值,4872h恢复正常。CK-MB高峰时间对预后有一定意义,出现早者较出现晚者预后好。心

19、肌坏死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三)肌钙蛋白(三)肌钙蛋白(caidiac troponin,cTn)Tn是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内。包括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C(TnC)三种,其中TnT和TnI是心肌特有的抗原。利用抗cTnT和抗cTnI特异性抗血清进行检测(ELISA法),可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目前常用的心肌酶。【参考值参考值】cTnT 0.020.13g/L,0.2g/L为诊断临界值 cTnI 0.2g/L,1.5g/L为诊断临界值【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cTnT和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6h均升高,达峰值时间分别为102

20、4h和1420h,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015天和57天。 CTnT的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和乳酸脱氢酶。不稳定心绞痛cTnT和cTnI也可升高,提示有小范围心肌梗死的可能。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一)甲胎蛋白(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测定)测定AFP是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变时, AFP的生成能力重新恢复,导致血液中AFP明显增高。动态监测血清AFP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睾丸及卵巢胚源性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参考值参考值】ELISA法:25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原发性肝

21、癌:原发性肝癌:约50%的患者AFP300g/L,或者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有少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不升高。2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睾丸及卵巢胚源性癌等,AFP含量可轻度增加,多不超过400g/L。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二)癌胚抗原(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测定)测定CEA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脏器特异性低,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参考值参考值】ELISA法:5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CEA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等。2.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等也见轻度升高。

22、(三)雌激素受体(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孕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测定)测定【参考值参考值】ER为20pmolml,PR为50pmolm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ER阳性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肿瘤,而PR则相反。2.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ER、PR在高分化肿瘤中阳性率较高。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四)糖链抗原(四)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参考值参考值】固相放射免疫分析(IRMA)法和ELISA法:血清CA19-93.7万UL。【

2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肿瘤时血中CA19-9可明显升高,是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发诊断有重要价值。2. 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型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火、肝硬化等,CA19-9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3. 结合CEA检测,对胃癌诊断符合率可达85。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五)癌抗原(五)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CA125)【参考值参考值】80mmHg时其改变对SaO2的影响不大,所以PaO2比SaO2更为敏感。SaO2受Hb质和量的影响。SaO290%表示呼吸衰竭,7.45,PaCO245mmHg。(四)呼吸性碱中

24、毒(四)呼吸性碱中毒以 PaCO2下降为原发改变。因肺泡通气增加,体内CO2排除过多导致,常见于癔病,颅脑损伤,脑炎,脑肿瘤及缺氧,机械通气应用不当等。血气特点:急性:PaCO27.45; AB正常或略低,慢性: PaCO27.45或正常高限,AB降低,BE负值增大。(五)呼酸并代酸(五)呼酸并代酸因急、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不适当HCO3-下降,或者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不适当的PaCO2增高。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2 增加,并缺氧致体内乳酸堆积。血气特点:PaCO245mmHg, pH下降明显, AB、SB、BB减少、略升、正常,BE负值增大。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特点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

25、特点(六)呼酸并代碱(六)呼酸并代碱因急、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不适当HCO3-升高,或者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不适当的PaCO2增高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2 增加,并利尿不当、低血钾、低血氯。血气特点:PaCO245mmHg, pH上升、正常或略低, AB明显升高, BE正值增大。(七)呼碱并代酸(七)呼碱并代酸呼吸性碱中毒伴血浆不适当HCO3-下降,或者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不适当的PaCO2减少 。见于肺炎、肺间质性疾病、感染性发热等,同时肾功能障碍机体排酸减少。血气特点:PaCO235mmHg, AB、SB、BB减少, BE负值增大,pH上升或大致正常。(八)呼碱并代碱(八)呼碱并代碱血浆HCO3-增加并PaCO2减少。见于肝硬化患者合并肝肺综合征时,因肺内分流、低氧血症致通气量增加、体内CO2减少呼碱;同时利尿剂治疗致代碱。血气特点:PaCO27.45, AB 增加、正常或略低, BE正值增大。五、血气报告阅读程序五、血气报告阅读程序 1.有无呼吸衰竭 看PaO2和PaCO2两个指标。I型呼衰 PaO27.98Kpa, PaCO2正常/稍偏低, II型呼衰PaO2 7.98Kpa ,PaCO2 6.65Kpa。2.有无酸碱失衡 主要看pH、PaCO2和HCO3-。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特点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