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89765450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140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并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二二轮复复习的整体定位与的整体定位与标高高二二轮复复习专题的的拟定与定与实施施备考考向把握、考考向把握、调适与适与应对123二二轮复复习的整体定位与的整体定位与标高高整体定位与标高:立足于整体定位与标高:立足于高考理论研究高考理论研究、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和和学情考情学情考情三个方面综合考量。三个方面综合考量。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引领国家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

2、向,指导各地各校进行课程改革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高考理论高考理论1.1.精研课标精研课标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一核四层四翼是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更是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高考理论高考理论2.2.精研精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理论高考理论3.3.精研精研中国高考报告(中国高考报告(20242024)金线:金线: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为什么考?为什么考?银线:银线:能力素养能力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考什么?考什么?串联线:情境串联线:情境 载体串联线载体串联线-怎样考?怎样考?

3、校本教研支撑校本教研支撑第一章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第二章 重要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三章 教学进度安排第四章 各阶段教学标高的梯次安排第五章 历史学考教学定位第六章 训练命题第七章 培尖第八章 研究与学习第九章 教研组建设与学科委员会第十章 备课组建设与集体备课第十一章读本(高中)实施方案1.1.明晰备考方向明晰备考方向2.2.加强专题复习加强专题复习3.3.加强对时政热点、学术问题研究加强对时政热点、学术问题研究4.4.加强不同题型训练,开展题型专题训练加强不同题型训练,开展题型专题训练5.5.夯实做题细节,聚焦提分元素夯实做题细节,聚焦提分元素学情考情分析学情考情分析1.1.一轮复习得失分析

4、一轮复习得失分析 基础知识落实尤其阶段特征把握相对较准时空维度能掌握60%60%至70%70%答案组织少章法审题能力有缺陷材料信息缺提炼知识迁移无方向不够精准系统情境与具体时空关联能力不强情境与具体时空关联能力不强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比如圈点勾划习惯、错题积累与反思习惯)2.2.以考情诊断学情以考情诊断学情示例示例1 1:湖北省十一校联考学科分析:湖北省十一校联考学科分析1、深入研究新课标及近年高考题目,特别注意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时政热点,形成对国家意志和时代声音敏感性。2、平时要强化情境教学和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3、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要特别注重唯物

5、史观的学习。4、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渗透和培育历史空间观念。5、合理规划训练安排。在一轮复习推进的过程中关于通史考试与专题训练的划分既要合理规划训练安排。在一轮复习推进的过程中关于通史考试与专题训练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薄弱考点和题型,下一阶段,重点将继续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薄弱考点和题型,下一阶段,重点将继续在选择性必修一、二的政治经济史专题和选择题上进行落实强化。同时,要精选题目,在选择性必修一、二的政治经济史专题和选择题上进行落实强化。同时,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训练、考试的效果。每周历史晚自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

6、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训练、考试的效果。每周历史晚自习标准考滚动训练上周两次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改编情境设置、改编设问角度习标准考滚动训练上周两次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改编情境设置、改编设问角度和改编选项相结合引导学生消化易错点,夯实基础。和改编选项相结合引导学生消化易错点,夯实基础。6、合理规划落实好读书安排,协调好同步读和跨步读。现阶段重点解决选择性必修部合理规划落实好读书安排,协调好同步读和跨步读。现阶段重点解决选择性必修部分的重要概念和分析性的知识记背。分的重要概念和分析性的知识记背。7、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考试习惯的指导。示例示例2 2:日常性训练评讲分析(:日常

7、性训练评讲分析(链接链接)历史二轮复习计划(历史二轮复习计划(链接链接)每周计划示例:二二轮复复习专题的的拟定与定与实施施 (一)专题拟定的课堂思路(一)专题拟定的课堂思路 二轮复习课二轮复习课怎样才能高效?怎样才能高效?一节课一节课哪些环节有效?哪些环节无效?哪些环节有效?哪些环节无效?要增强专题课堂设计意识要增强专题课堂设计意识 要增强能力培养的意识要增强能力培养的意识 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15+15+10 15+15+10模式为主模式为主 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 在实战考题中将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在实战考题中将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解

8、题能力 全方位要把握高考各种题型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全方位要把握高考各种题型的特点、规律和方法 (二)专题拟定的原则性思考(二)专题拟定的原则性思考 重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根据课标、学生学情、考情要求确立重点专题。根据课标、学生学情、考情要求确立重点专题。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专题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紧扣教材知识,培养关键能力。专题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紧扣教材知识,培养关键能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以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以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 系为前提,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材料、方法指导、解疑答难。系为前提,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材料、方法指

9、导、解疑答难。按照课标中的内容标准,结合当前学生认知,考虑可操作性,将二轮历史复习分解为11个专题。(三)专题实施示例(三)专题实施示例专题结构组成部分:专题结构组成部分:补充考题或考情分析(不在学生资料中呈现)时空定位专题线索知识整合微型知识点或微型专题补充(不在学生资料中呈现)专题训练(高考真题、各地联考试题、提醒考法指导)示例:专题三示例: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并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并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

10、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作用。(8分)【答案】(1)历程:先秦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代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4分)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儒学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一些思想家的努力。(4分)(2)不同:融入融入西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作用:动摇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思

11、想准备。(6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材料二在近代

12、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置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于是儒学就披上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后来,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这种儒学不妨称为近代新儒学。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并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

13、(8分)【答案】(1)历程: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4分)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儒学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一些思想家的努力。(4分)(2)不同:融入西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作用: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6分)专题导学专题导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董仲舒尊崇儒术尊崇儒术、宋明理学理学、

14、陆王心学心学为儒学注入了许多新内涵,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古代中国科技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古代文学艺文学艺术术异彩纷呈。时空定位时空定位线索一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后,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学派吸收、借鉴其他学派思想,不断发展演变。线索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的科技是实用科技的代表,服务于农耕经济的需要,在医学、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线索三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是三种主要的类别,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线索四

15、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突出、灿烂辉煌,向外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整合一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整合二 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整合三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整合四 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整合一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1发展的历程时间时间概况概况远古时期远古时期 多元起源多元起源,以华夏族为核心以华夏族为核心,多元一体多元一体商周时期商周时期 青铜文明,天命神权,青铜文明,天命神权,“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

16、文化的奠基时期的奠基时期儒学儒学创立和发展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就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性善,提倡“仁政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隆礼重法;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思想: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思想: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流。两汉史学:史记汉书。两汉史学:史记汉书。两汉文学:汉赋、乐府诗。两汉文学:汉赋、乐府诗。两汉科技:黄帝内经两汉科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造纸术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造纸术儒学儒学改造和独尊改造和独尊:董仲舒吸收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此后,尊的地位,此后,儒学成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