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58936571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核心强化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鸦片战争成为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英法联军控制北京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D林则徐虎门销烟2、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城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如图所示遗址见证了“民族沧桑的历史”,它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沙俄侵占我国大片的领土D左宗棠收复新疆3、 下列历史事件反映的主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

3、:“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5、 如果要拍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情景剧,可以选择的素材是A虎门销烟B威海卫战役C天京保卫战D廊坊阻击战6、 八年级(2)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有关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与历史结论不相符合的是()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维新派和革命派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和途径是一致的7、 以下文本框为近代中国史纲某章节的目录,该章节所反映主题为()第一节革命军的大起第二

4、节袁世凯的机会第三节妥协中诞生的民国A自强与求富B打倒列强除军阀C民主与科学D推翻旧制创共和8、 民国建立之初,时人撰写了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A临时约法的内容B清帝退位C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D八国联军9、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其中“两位先生”是指()A达尔文、赫胥黎B鲁迅、胡适C马克思、恩格斯D民主、科学10、 “五四运动”()A以爱国学生为主激发了追求真理的伟

5、大觉醒B孕育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民主科学的精神C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1、 政治周刊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的中央级机关报,毛泽东担任第一任主编,自第五期起先后交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主持编辑;由此可知()A中国共产党成立B国民大革命正在进行C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D国共合作抵抗日军12、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8月1日成为建军节的原因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6、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序幕南昌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ABCD13、 “1935年1 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4、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7、A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B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C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D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5、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16、 1941年12月蒋介石发电报称赞道;“此次会战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会战指的是()A徐州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17、 据统计,仅1938年5-8月,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达2288人,到1938年底,赴延安

8、的知识分子达10万多人;“到延安去”成为一大批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这是因为()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胜利的希望C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D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18、 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的国家是A美国B苏联C英国D法国19、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这是两人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单独合影;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照片拍摄于A黄埔军校B西安事变C第二次国共合作D重庆谈判20、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A打土豪,分田地B实行耕者有其田C推进农业合作化D实行分田包干到户21、 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

9、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A张謇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22、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A民族危机逐渐缓和B时局影响社会风气C清朝统治秩序崩溃D新式学堂得到发展二、综合题23、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

10、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及取得的成果;材料二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人员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结合材料二,指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三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

11、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3材料三中的“陕变事起”指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起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影;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24、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2、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列举一位该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材料二下面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国别强租租借地“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山东俄国旅大租借地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广州湾租借地广东、广西、云南英国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长江流域日本福建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果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1材料一两段所述分别出自哪个条约?分析这两个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述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什么说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