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稠密/绸缪. .悲戚/凄惨. .间隔/间不容发. .B .教诲/晦暗. .汤匙/钥匙. .困厄/简明扼要. .C .桂冠/冠名. .恪守/苛责. .箴言/三缄其口. .D .晃悠/晃眼. .晕车/红晕. .打描/自吹自擂. .2 .(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妖娆 栽赃 弛名中外 心无旁骛B .嘶哑 赦免 富丽堂皇 不胜枚举 C .娉婷 决窍 不可名状 韬光养晦 D .呢喃 贸然 矫揉造作 言不及意3 .(9 分)古诗文默写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2)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3)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是全文的思想意脉,“醇”中 之乐,像一根彩线连缀起各幅画面。
5)2020 年,我们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抱着“ , ”的必胜信念 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表达了诗人怀 念故友的悲痛惆怅之情4 .(2 分)《水浒传》名著阅读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志在生辰纲被晁盖、吴用劫走后, 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上街卖祖传宝刀,遇见泼皮牛 二纠缠不休,失手把牛二杀死B .林冲绰号“豹子头”,他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C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 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第1页(共24页)D .梁山好汉吴用,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派时迁盗甲、智取文安县等5 .(4 分)《水浒传》中鲁智深一生行事的准则是“救人须救彻”,请从原著中概括一件表现他这一准 则的事件6 .(4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尽管我国境内疫情的本土传播已经基本完全被阻断,但散发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境 内疫情仍存在“死灰复燃”的风险。
特别是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加剧蔓延的势头, 境外疫情输入风 险大幅增加国内外都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在疫苗研发出来并彻底战胜疫情前, 也就是说,我国的疫情防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快复生产生活秩序, 就必须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将“尽管”改为“虽然” B.删除“完全”或“基本” C.删除“完全”D.删除“被”(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B.可能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C.可能不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 D.不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7 .(7 分)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中国网 2 月 5 日讯 2 月 4 日恰逢立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幕也进入了两周年倒计时筹办工 作千头万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给北京打满分,但满分背后,绝非坦途正如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样,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 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全国各地的冬奥小记者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写下自己作为一名 小小冬奥人的决心,也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他们的每一幅加油标牌和每一张灿烂笑脸,都是在用 另一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冬奥故事”!加油小记者们!加油 2022!加油中国!这些送上祝福的冬 奥小记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北京“冬奥小记者”,上海“冬奥小记者”,江苏“冬奥小记者”, 四川“冬奥小记者”,广东“冬奥小记者”,黑龙江“冬奥小记者”第2页(共24页)某班同学阅读了上则新闻,围绕新闻展开了对话闪闪同学:(兴奋)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开幕进入两周年倒计时文昌同学:(会心一笑) 王明同学:(感叹)你们说的这两句话既简明又很好地概括了这则新闻的内容呀!(2)文昌同学一时没看明白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图形,便向王明同 学请教请你以王明同学的身份,向文昌同学介绍该标志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要 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得体二、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8 .(14 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寒夜雁阵 王吴军①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中牟县谢庄镇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
②每当放学后或假期,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教育是的, 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 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 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撒肥料等父亲教我的耩麦子、 种玉米、栽红薯、种芝麻这些本事,还有在关键时刻应付母牛的生产,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③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认真的告诉我回到我们家 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 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 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 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 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 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④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⑤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寒意凛冽,四周的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 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风在“呼呼”地吹拂着⑥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第3页(共24页)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⑦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吗去?”⑧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
⑨“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 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⑩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⑩外面真冷啊!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 寒战,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 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⑩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 光芒④“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他的声音虽然不大, 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 和喜悦④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战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 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⑥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 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在头顶,它们排成了 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⑩“总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⑦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⑩雁阵很快就飞过去了⑩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 . . .神来。
⑩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㉑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 冷也是值得的@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做这样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说起来也同样很是遗憾, 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摘自《视野》2019 年第 24 期)(1)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第4页(共24页)A.文章讲述了少年时父亲不仅教我劳动,还让我学会了观察,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B.本文重点描写了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父亲让我们起床到院子里观看雁阵,起初的漫不经心 到后来的忘记寒冷,被冻得麻木了,父亲是想锻炼我和哥哥的意志C.加点词语“怔怔地”是因为我从没见过雁阵的数量如此众多、队列如此整齐, 被震惊了,被月夜 雁阵飞过的美妙惊呆了D.寒夜观看雁阵,可以看出父亲关爱子女、关心子女成长,教育方式独特并且热爱自然,富有生 活情趣2)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②③段写父亲“教我的知识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和教我认识各种花草飞鸟”,这两段 看似赘文,实际上是为下文写父亲寒夜带我们看月下雁阵做铺垫,更突出寒夜看雁阵对我的影响 之深,从而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B.用“寒夜雁阵”做标题,不仅新颖,而且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童年无限怀 念的情感C.文中画线句子是环境描写,描写了当时天气的寒冷,渲染出作者被父亲从被窝里拉出来看雁阵的 痛苦凄凉D.“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这个句子单独成段,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 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4)文章结尾作者两次写到“遗憾”包含了哪些情感?9 .(10 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 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 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 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 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 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着:“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第5页(共24页)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③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 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 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 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 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 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 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 所以出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