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篇神经系统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34.54KB
约18页
文档ID:588032752
六篇神经系统_第1页
1/18

第六篇 神经系统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脑高度发达,成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一、神经系统的区分1、3、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按相连部位区分脑神经脊神经按分布区分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按功能区分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皮质: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深方,称为髓质灰质皮质 神经核 白质髓质 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神经节神经 第二章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脊 髓(一)位置(一)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二)外形(二)外形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表面有沟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后正中沟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后正中沟一、脊髓的外形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颈膨大C5 -T1: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腰骶膨大腰骶膨大L2-S3: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脊髓圆锥终丝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终丝 (三)脊髓的节段性(三)脊髓的节段性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腰1~5节(L1~5)对第11、12胸椎骶1~5节(S1~5)尾节(Co1)对第1腰椎 马尾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马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中央管,其向下达脊髓圆锥处扩大成终室终室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一)灰质灰质后角后角(后柱)前角(前角(前柱)中间带中间带侧角(侧柱)中央管灰质前、后连合灰质前、后连合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 1、后角、后角(1)后角边缘核后角边缘核(2)胶状质胶状质(3)后角固有核后角固有核: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缘层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4)胸核胸核(背核):见于C8-L2节,发出纤维组成同侧脊髓小脑后束 2、中间带中间带(1)中间内侧核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2)中间外侧核中间外侧核:在T1~L3段向外侧突出于前后角之间形成侧角,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位于骶2~4段的为骶副交感核,与内脏运动有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 3、前角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2)外侧群:支配四肢肌前角内侧群前角外侧群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1)α-运动神经元: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运动。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2)γ-运动神经元: 4、灰质分层:共10个板层Ⅰ层后角边缘核Ⅱ层胶状质Ⅲ、Ⅳ层后角固有核Ⅴ层中间神经元,位于后角颈部Ⅵ层后角基底部,仅见于颈、腰骶膨大Ⅶ层中间带,内有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和胸核Ⅷ、Ⅸ层前角Ⅹ层中央管周围的灰质 (二)白质白质包括前、后、外侧索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前索后索外侧索白质前连合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 下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固有束固有束和背外侧束:在灰质周围,联系脊背外侧束:在灰质周围,联系脊髓各节内及节间的反射活动髓各节内及节间的反射活动 1、后索:、后索:占内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薄束核薄束传导下半身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2)楔束楔束:楔束占外侧部,来自后根,上行至楔束核传导上半身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1)薄束薄束: 2、外侧索外侧索:1)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2)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向小脑传导本体感觉冲动3)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起于对侧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或其它皮质层控制肢体的随意运动,属锥体系重要结构4)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5)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属锥体外系结构6)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传导痛、温觉冲动网状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 3、前索前索1)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起于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 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2)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控制躯干肌运动,属锥体系结构3)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4)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调节运动、平衡,属锥体外系结构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三、脊髓的功能三、脊髓的功能(一)传导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二)反射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腱反射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