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87921305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问&amp#183;阴阳应象大论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本篇阴阳:本篇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应:对应、适应。对应、适应。 象: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 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像,主要是指事物的功能和行为 之象。之象。 应象:应象:相应的征象。相应的征象。题题 解解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 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对是关于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有象对应的理论。应的理论。 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阴阳的概念、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阴阳的概念、内容及其在人体中的运用内容及其在人体中的运用, ,并就以五行演并就以五行演绎自然万物和人体进行了具

2、体的论证绎自然万物和人体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和 阐述,故名。阐述,故名。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 本篇主要讨论本篇主要讨论: : 1. 1.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 的运用的运用; ; 2. 2.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运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运 用用; ; 3. 3.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1.1.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掌握阴阳的概念及其法则; ; 3.3.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物的法则。了解运用五行学说归类事物的法则。2.2.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目目 的的 要要 求求一、一、阴阳学说的

3、总纲及其在分析阴阳学说的总纲及其在分析事物中的运用事物中的运用 1.1.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 “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也” ”: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 “万物之纲纪万物之纲纪”:说明阴阳无处不在,说明阴阳无处不在,无无 自自 时不有,万事万物皆可由阴阳二字加时不有,万事万物皆可由阴阳二字加 以总括。以总括。 然然 “变化之父母变化之父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是事物变化的根源。 “生杀之本始生杀之本始”:是事物发生、消亡的:是事物发生、消亡的 界界 根源。根源。 “神明之府也神明之府也”:

4、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 的内在动力之所在。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人人 “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 阴阴阴阴 阳阳阳阳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产生、变化、发展、消亡的根源。生、变化、发展、消亡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的法则和体的法则和规律规律。阴阳的性质阴阳的性质:轻清、重浊轻清、重浊-积阳为天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阴为地;动静动静-阴静阳躁阴静阳躁 天地、静躁、生长杀藏、化气成形、天地、静躁、生长杀藏、化气成形、寒热、清浊等,说明阴阳是对具有对立统寒热、清浊等,说明阴阳是对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事物的性质归纳一关

5、系的事物的性质归纳。 2.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1) 阴和阳的相互对立阴和阳的相互对立阴和阳的相互对立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 “阴静阳躁阴静阳躁阴静阳躁阴静阳躁” ”(2) (2) 阴和阳相互依存阴和阳相互依存阴和阳相互依存阴和阳相互依存 “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 “ “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 明张介宾曰:明张介宾曰:明张介宾曰:明张介宾曰:“ “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盖阳不独立,必得阴

6、而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后成后成后成;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3) (3) 阴和阳相互转化阴和阳相互转化阴和阳相互转化阴和阳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热寒热寒热寒热 = = 阴阳;阴阳;阴阳;阴阳;注意注意注意注意: :转化需要条件转化需要条件转化需要条件转化需要条件极极极极 3.3.阴阳学说在分析事物中的运用阴阳学说在分析事物中的

7、运用(1 1) 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清浊升降是相应的。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清浊升降是相应的。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清浊升降是相应的。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清浊升降是相应的。 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人体人体人体人体:清气应升而反降者,:清气应升而反降者,:清气应升而反降者,:清气应升而反降者, 则生飧泄。则生飧泄。则生飧泄。则生飧泄。浊气应降而反升者,浊气应降而反升者,浊气应降而反升者,浊气应降而反升者, 则生胀。则生胀。则生胀。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此阴阳

8、反作,病之逆从也”李东垣李东垣李东垣李东垣:“ “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 辄尔下降,升、辄尔下降,升、辄尔下降,升、辄尔下降,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 ”由于阴寒凝滞之气闭阻胸阳,阳气不能由于阴寒凝滞之气闭阻胸阳,阳气不能宣通则气滞而为胀。药如瓜蒌、薤白、檀香、宣通则气滞而为胀。药如瓜蒌、薤白、檀香、枳壳等可选。枳壳等可选。病案举例病案举例中气不足泄

9、泻中气不足泄泻 王某,女,王某,女,王某,女,王某,女,1972197219721972年年年年10101010月月月月19191919日,大便溏薄而少,日,大便溏薄而少,日,大便溏薄而少,日,大便溏薄而少,解便时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解便时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解便时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解便时必须努责而始见少许清粪,于月经来潮及感冒时反而大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及感冒时反而大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及感冒时反而大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及感冒时反而大便通畅,饮食不好,胃部膨胀,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脉弱色淡。此中气不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

10、,脉弱色淡。此中气不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脉弱色淡。此中气不最喜嗳气矢气,子宫下坠,脉弱色淡。此中气不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足之征。治当补中运脾,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党参党参党参9g9g9g9g当归当归当归当归9g9g9g9g黄芪黄芪黄芪黄芪12g12g12g12g白术白术白术白术9g9g9g9g陈皮陈皮陈皮陈皮9g9g9g9g升升升升麻麻麻麻3g 3g 3g 3g 柴胡柴胡柴胡柴胡6g6g6g6g生姜生姜生姜生姜2 2 2 2片枳壳片枳壳片枳壳片枳壳9g9g9g9g木香木香木香木香6g6g

11、6g6g大枣大枣大枣大枣3 3 3 3枚枚枚枚 甘草甘草甘草甘草6g 6g 6g 6g 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服上方三剂后,即见显效,大便基本正常,余症亦得缓解。余症亦得缓解。余症亦得缓解。余症亦得缓解。 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嘱其常服本方,以巩固疗效。 (2) 阴阳对立互根、相互转化。阴阳对立互根、相互转化。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云

12、出天气云出天气 云云 天之水气天之水气 ( (上上) () (下下) ) 地之水气地之水气 雨雨 雨出地气雨出地气 天天( (阳阳) )与地与地( (阴阴) )、云与雨相对立;、云与雨相对立; 云云( (清阳清阳) )与雨与雨( (浊阴浊阴) )互根互根云虽地气之升,实本云虽地气之升,实本天气天气所降之雨所降之雨雨虽天降,实本雨虽天降,实本地气所生之云地气所生之云 (3)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人体内部清阳与浊阴的分布趋向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

13、升发;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治疗耳目失聪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益气升提法 治疗表证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宣肺发散法 治疗手足厥逆治疗手足厥逆温阳法温阳法 治疗肠胃积滞治疗肠胃积滞攻下法攻下法 治疗水肿治疗水肿利水逐水法利水逐水法治病必求于治病必求于本本( (中医的基本治则中医的基本治则) )如何如何“求本求本”:“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之, ,以平为期以平为期”。 诊法、辨证诊法、辨证: :寻求阴阳失调征象和机理寻求阴阳失调征象和机理 治疗治疗: : 协调阴阳。协调阴阳。 4.4.阴阳法则及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阴阳法则及阴阳学说

14、在医学上的运用 (1)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 气气: :阳阳, ,味味: :阴。阴。 (2) 药食气味与形、气、精、化的相互关系药食气味与形、气、精、化的相互关系 伤伤伤伤 伤伤伤伤 生生生生 生生生生 味味 形形 气气 精精 化化 食食食食 食食食食 伤于伤于伤于伤于 化为化为化为化为 (3)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对后世精气互根理论的产生有重 要影响,对临床治疗虚证更有指导意义。(要影响,对临床治疗虚证更有指导意义。(P30P30)充养充养 依赖人身元气充养依赖人身元气充养饮食物之五气充养人体精气饮食物之五气充养人体精气饮食五气化生转变饮食五气化生

15、转变 精气精气 (4) 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效用“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阴为味阴为味阴为味阴为味 味厚为阴中之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厚为阴中之阴 泄泄泄泄 ( ( ( (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降泄通便,如大黄、黄连) ) ) ) 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为阴中之阳 通通通通 ( ( ( (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通利小便,如猪苓、茯苓) ) ) )阳为气阳为气阳为气阳为气 气厚为阳中之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厚为阳中之阳

16、发热发热发热发热 ( ( ( (助阳发热助阳发热助阳发热助阳发热, , , ,如干姜、附子如干姜、附子如干姜、附子如干姜、附子) ) ) ) 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为阳中之阴 发泄发泄发泄发泄 ( ( (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 , , ,如薄荷、荆芥如薄荷、荆芥如薄荷、荆芥如薄荷、荆芥) ) ) )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辛走气而性散辛走气而性散辛走气而性散辛走气而性散( ( ( (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甘走脾而灌溉四旁甘走脾而灌溉四旁甘走脾而灌

17、溉四旁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 (桂枝汤,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桂枝汤,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桂枝汤,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桂枝汤,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 )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如乌梅)(如乌梅)(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如大黄味苦,通泄)(如大黄味苦,通泄)(如大黄味苦,通泄) ( (

18、瓜蒂散,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瓜蒂散,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瓜蒂散,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瓜蒂散,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 )阳阳阳阳阴阴阴阴气火关系气火关系 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 病理上亢盛的邪火病理上亢盛的邪火 壮火之气衰壮火之气衰壮火食壮火食( (蚀蚀) )气,壮火散气气,壮火散气 药食气味温和的作用药食气味温和的作用 生理上阳和、温煦之火生理上阳和、温煦之火少火之气壮少火之气壮气食气食( (仰饲仰饲) )少火少火, ,少火生气少火生气壮火壮火少火少火 (5)若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可引起人体阴阳若药物饮食气味阴阳太过,可引起人体阴阳偏偏 盛偏衰的

19、危害。盛偏衰的危害。 药物饮食之气太过,耗伤人体的阴精,药物饮食之气太过,耗伤人体的阴精, 药物饮食之药物饮食之 味太过,损伤人体的形体。味太过,损伤人体的形体。 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消蚀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消蚀人体的元气。 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损伤;酸苦涌泄太过,则机体阳气损伤; 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辛甘发散太过,则机体阴精耗损。 辛甘发散太过引起的热病,酸苦辛甘发散太过引起的热病,酸苦涌泄太过产生寒病。涌泄太过产生寒病。久服辛甘发散的药物饮食所引起久服辛甘发散的药物饮食所引起的热病,热到了极的热病,热到了极 点就转化为寒证;点就转化为寒证;久服酸苦涌泄的药物饮食所引起

20、的久服酸苦涌泄的药物饮食所引起的 寒病,寒到在极点就转化为热证寒病,寒到在极点就转化为热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联系药食气味阴阳性能,指过用酸苦)联系药食气味阴阳性能,指过用酸苦涌泄等阴性药食,可能损害人体正气;反涌泄等阴性药食,可能损害人体正气;反之,过用辛甘发散等阳气药食,则可能损之,过用辛甘发散等阳气药食,则可能损伤人体阴精。伤人体阴精。(2)从病机角度来说,则指阴阳偏胜偏衰的)从病机角度来说,则指阴阳偏胜偏衰的病机。阴阳之间一方偏胜则致另一方受损,病机。阴阳之间一方偏胜则致另一方受损,从而失去平衡协调而致病。从而失去平衡协调而致病。阴阳偏胜阴阳偏胜病机

21、病机: :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立、斗争对立、斗争) 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转化转化病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病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重、极为转化条件重、极为转化条件) ) 5 5 .五气偏胜病机五气偏胜病机 “ “风胜则动风胜则动风胜则动风胜则动” ”: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昡晕。昡晕。昡晕。肝风内动;肝风内动;肝风内动;肝风内动; “ “热胜则肿热胜则肿热胜则肿热胜则肿” ”:火

22、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疡红肿。疡红肿。疡红肿。火热薰灼肌肤致痈肿火热薰灼肌肤致痈肿火热薰灼肌肤致痈肿火热薰灼肌肤致痈肿 “ “燥胜则干燥胜则干燥胜则干燥胜则干” ”: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燥胜津伤,则出现津液干涸的表现。津亏内燥津亏内燥津亏内燥津亏内燥 “ “寒胜则浮寒胜则浮寒胜则浮寒胜则浮”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

23、水成为浮肿。聚水成为浮肿。聚水成为浮肿。聚水成为浮肿。阳虚内寒阳虚内寒阳虚内寒阳虚内寒 “ “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 ”: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泻稀溏。泻稀溏。泻稀溏。内湿停积内湿停积内湿停积内湿停积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提出病因辨证的观提出病因辨证的观点,对临床分析病机及确立治点,对临床分析病机及确立治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注意注意: :“五气五气”乃病变类型乃病变类型, ,与与六淫有关六淫有关, ,但不等于但不等于“六淫六淫”。 6 . .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所

24、伤的病理、病证外感六淫与内伤七情所伤的病理、病证“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 说明人的说明人的说明人的说明人的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精神活动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 喜怒伤气喜怒伤气喜怒伤气喜怒伤气( ( ( (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七情太过

25、,损伤五脏气机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七情太过,损伤五脏气机) ) ) )寒暑伤形寒暑伤形寒暑伤形寒暑伤形( ( ( (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六邪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 ) ) ) 暴怒伤阴暴怒伤阴暴怒伤阴暴怒伤阴( ( ( (肝气横逆而血乱肝气横逆而血乱肝气横逆而血乱肝气横逆而血乱) ) ) )暴喜伤阳暴喜伤阳暴喜伤阳暴喜伤阳( ( ( (心气弛缓而神逸心气弛缓而神逸心气弛缓而神逸心气弛缓而神逸) ) ) ) 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厥气上行,满脉去行(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

26、(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情志活动不能节制,使气机逆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行向上,盛满于经脉,产生神气浮越,去离形骸的昏厥病证)病证)病证)病证) “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 说明邪气伤人各说明邪气伤人各从其从其( (阴阳之阴阳之) )类类. .7 7 . .重阴、重阳与伏邪重阴、重阳与伏邪“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极而阳生,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生,

27、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阳极而阴生,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重重” 病变病变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二、五行的归类法则二、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阳阳: : 天天 上上 气气 男男 左左 火火 外外 阴阴: : : : 地地 下下 血血 女女 右右 水水 内内 阴在内,阳之守阴在内,阳之守: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阴藏精,居内以充养固守阳气 阳在外,阴之使:阳在外

28、,阴之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阳化气,行于外为阴之役使 相互为用相互为用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阴阳者,万物之能阴阳者,万物之能(胎胎)始也:始也:阴阳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本原。阴阳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本原。三、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举隅三、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举隅一、调治疾病如何遵循阴阳法则一、调治疾病如何遵循阴阳法则 1.1.早期治疗的治早期治疗的治则则( (治未病治未病) ):“善治者治皮毛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生也”。 邪气邪气皮毛皮毛筋脉筋脉六腑六腑五脏五脏它告诉医者它告诉医者: 一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要掌

29、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二要防重于治;二要防重于治; 三要有病早治。三要有病早治。 2.2.外邪性质不同,侵袭人体的部位也不同。外邪性质不同,侵袭人体的部位也不同。 天上的无形之邪伤害五脏;天上的无形之邪伤害五脏; 饮食寒热的有形邪气伤害六腑;饮食寒热的有形邪气伤害六腑; 地面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地面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 3.3.“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法( (阳病治阴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阴病治阳) ): : 指针法而言,但同样适于药物治疗。指针法而言,但同样适于药物治疗。 3.3.归纳诊候归纳诊候( (阴阳学说诊法上的运用阴阳学说诊法上的运用) ) “察色

30、按脉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先别阴阳” “审清浊审清浊”( (望诊望诊):):清清阳阳, ,浊浊阴阴 “视喘息视喘息, ,听音声听音声”( (闻诊闻诊):): 清亢明亮清亢明亮阳阳, ,重浊低沉重浊低沉阴阴 “观权衡规矩观权衡规矩”( (切诊切诊):): 权衡权衡阴阴, ,规矩规矩阳阳 “按尺寸按尺寸”( (按按、切诊切诊):): 按尺肤按尺肤: :滑滑阳阳, ,涩涩阴阴; ; 切寸口脉切寸口脉: :浮浮阳阳, ,沉沉阴阴小小 结结 本篇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本篇论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所论所论 内容较零散内容较零散, ,简单归纳如下:简单归纳如下: 一、一、阴阳的概念阴

31、阳的概念 二、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 1.1.在生理上在生理上: : (1)(1)(1)(1)说明属性:说明属性:说明属性:说明属性:“阴静阳躁阴静阳躁阴静阳躁阴静阳躁” (2)(2)(2)(2)说明互根互用,协调统一:说明互根互用,协调统一:说明互根互用,协调统一:说明互根互用,协调统一:“阳生阴长阳生阴长阳生阴长阳生阴长”,“阴在内阳阴在内阳阴在内阳阴在内阳之之之之 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3)(3)(3)说明气机升降运动:说明气机升降运动:说

32、明气机升降运动:说明气机升降运动:“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 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4)(4)(4)(4)说明功能:说明功能:说明功能:说明功能:“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2.2.在病理上:在病理上:(1)(1)阴阳偏胜: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

33、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2)(2)阴阳升降失常病机:阴阳升降失常病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 上,则生上,则生上,则生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胀。此阴阳反作,病胀。此阴阳反作,病胀。此阴阳反作,病 之逆从也之逆从也之逆从也之逆从也”。(3)(3)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寒极生热,热寒极生热,热寒极生热,热极极极极 生寒。生寒。生寒。生寒。”

34、“”“”“”“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4)(4)气火关系病机:气火关系病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5)(5)说明致病因素:说明致病因素:“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 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喜伤

35、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 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6)(6)说明证型分类:说明证型分类:“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 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3.3.说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与效用说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与效用: : “阳为气,阴为味。阳为气,阴为味。阳为气,阴为味。阳为气,阴为味。” “ “

36、“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 “ “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4.4.说明诊法原则:说明诊法原则: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善诊者,

37、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5.说明治则治法。说明治则治法。 (1)(1)(1)(1)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 (2)(2)(2)(2)早期治疗:早期治疗:早期治疗:早期治疗:“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 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 者,半死半生。者,半死半生。者,半死半生。者,半死半生。” (3)(3)(3)(3)因时因地制宜:因

38、时因地制宜:因时因地制宜:因时因地制宜: “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6.6.指导养生指导养生 (1)(1)(1)(1)协调阴阳以养生协调阴阳以养生协调阴阳以养生协调阴阳以养生: : : :“七损八益七损八益七损八益七损八益”。 (2)(2)(2)(2)法则天地阴阳以养生法则天地阴阳以养生法则天地阴阳以养生法则天地阴阳以养生: : : : “ “ “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惟贤人上配天以

39、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 词解:词解:词解:词解:“ “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 ”、“ “阳生阴长阳生阴长阳生阴长阳生阴长” ”、“ “阳阳阳阳杀阴藏杀阴藏杀阴藏杀阴藏” ”、飧泄、胀、清阳、浊阴、飧泄、胀、清阳、浊阴、飧泄、胀、清阳、浊阴、飧泄、胀、清阳、浊阴、“ “壮火之气壮火之气壮火之气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衰,少火之气壮衰,少火之气壮衰,少火之气壮” ”、厥气、厥气、厥气、厥气、“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40、” ”、权衡规矩、权衡规矩、权衡规矩、权衡规矩、“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 2. 背诵:背诵:背诵:背诵:“ “阴阳者,天地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重热则寒。重热则寒。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风胜则动风胜则动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湿胜则濡泻。” “故喜怒伤气故喜怒伤气故喜怒伤气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冬生咳嗽。冬生咳嗽。冬生咳嗽。”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阴之使也。阴之使也。阴之使也。” “善诊者善诊者善诊

41、者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以诊则不失也。以诊则不失也。以诊则不失也。” “故邪风之至故邪风之至故邪风之至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半死半生也。半死半生也。半死半生也。”3. 理解:理解:(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问题?(3)怎样理解)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之使也”?病案举例病案举例湿困脾运泄泻湿困脾运泄泻李某李某李某李某,男,男,男,男,49494949岁,岁,岁,岁,1965196519651965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3030303

42、0日初诊,突发腹日初诊,突发腹日初诊,突发腹日初诊,突发腹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泻,日五、六次,腹无大痛,精神欠佳,脉象缓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弱,舌苔薄白。此太阴脾土为湿所困,用除湿化浊运脾行水法。浊运脾行水法。浊运脾行水法。浊运脾行水法。苍术苍术苍术苍术9g9g9g9g扁豆扁豆扁豆扁豆9g9g9g9g藿香藿香藿香藿香9g 9g 9g 9g 厚朴厚朴厚朴厚朴6g6g6g6g陈皮陈皮陈皮陈

43、皮6g6g6g6g青青青青皮皮皮皮6g6g6g6g木香木香木香木香4.5g 4.5g 4.5g 4.5g 茯苓茯苓茯苓茯苓9g9g9g9g大腹皮大腹皮大腹皮大腹皮9g9g9g9g甘草甘草甘草甘草3g3g3g3g 1966 1966 1966 1966年年年年1 1 1 1月月月月3 3 3 3日二诊,服前方后,大便逐渐成形,日二诊,服前方后,大便逐渐成形,日二诊,服前方后,大便逐渐成形,日二诊,服前方后,大便逐渐成形,自觉消化较差,脉来稍软,用补脾运脾,敛肝固自觉消化较差,脉来稍软,用补脾运脾,敛肝固自觉消化较差,脉来稍软,用补脾运脾,敛肝固自觉消化较差,脉来稍软,用补脾运脾,敛肝固肾法以善其后。肾法以善其后。肾法以善其后。肾法以善其后。 党参党参党参党参12g12g12g12g茯苓茯苓茯苓茯苓9g9g9g9g白术白术白术白术9g9g9g9g山药山药山药山药12g12g12g12g厚朴厚朴厚朴厚朴9g9g9g9g木香木香木香木香6g6g6g6g 陈皮陈皮陈皮陈皮9g9g9g9g白芍白芍白芍白芍9g9g9g9g补骨脂补骨脂补骨脂补骨脂9g9g9g9g甘草甘草甘草甘草3g3g3g3g 三剂三剂三剂三剂 摘自摘自摘自摘自李斯炽医案李斯炽医案李斯炽医案李斯炽医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