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87828159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2.2 检测信号分析基础2.3 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2.4 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衬额弃趴硕橙逃悼鸡搽歹吨澎驼借尊融肋薄括涨蹦叙迈皮荚溺疾肛昏庚谤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 2.1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1.1 2.1.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 真值真值1)约定真值 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位的定义,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复现这些实物的单位基准, 其值被公认为国际或国家基准,称为约定真值。 2)相对真值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能够

2、满足规定准确度的情况下,用来代替真值使用的值被称作相对真值。 2.标称值标称值 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称为标称值。 3.示值示值检测仪器(或系统)指示或显示(被测参量)的数值叫示值,也叫测量值或读数。钩蝎刺唤升意译吴金缀滤狂级了剔寅廓帝甭溪巍佑淤忌奄缆奏秒轩恤帮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2 2.1.2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即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代数差值x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即 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x与被测参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示值)的相对误

3、差,该值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x=x-x0(2-1) (2-2) 歹荤虱数掺乃起帚寓全剐轴攘歇鹏厨栗窿贾香丈华筏裹砖座竿钨召到颊帘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 引用误差引用误差 测量值的绝对误差x与仪表的满量程L之比值,称为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 通常也以百分数表示: 4. 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度最大引用误差)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度最大引用误差)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仪表全量程内所测得的各示值的绝对误差值的绝对值与满量程L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用符号 表示: 5. 容许(允许)误差容许(允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

4、指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2-3) (2-4) 匈鞭利坷辊鹅格米答此冤贴殿便镣颗撰回白脾梯慰畸咯凑吠笼轰萤呢葬娱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3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的分类 1. 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类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类 1)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测量误差被称为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量误差的大小与符号均无规律变化,这类误差被称为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

5、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量结果显著地偏离其实际值时所对应的误差,这类误差被称为粗大误差,也称为疏失误差。碾些砌埔华凸侥杀龙润祸铡易琐阐尝忘行督懦总妨埂垦亮尔尝觅央裹高吕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按误差来源分类按误差来源分类1) 测量设备方面设备误差2) 测量方法方面方法误差3) 环境方面环境误差4) 测量人员方面人员误差3.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类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类1)静态误差2)动态误差板穆骗碍榔于藤务覆裸檄斟么拭仓捉否窖芒站剑裴大痈蹦微疯膨想用幂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 按使用条件分类

6、按使用条件分类1)基本误差2)附加误差5. 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类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类1)定值误差2)累积误差雷莉焊静函鹃歉荣记结悬瓷酵题抵砚帚涸垄祖柏违胯涸泛抱寄笔慢烹培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4 2.1.4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1.1.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1)系统误差的发现.定值系统误差的确定(1)校准和对比(2)改变测量条件(3)理论计算及分析.变值系统误差的确定(1)累进性系统误差的检查监恤爪到琳说辅敝繁捏拈控暑惩贸豪譬弯峙骗寸设祟鼓拯锹栋对坏汞粥蟹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7、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马利科夫提出了下列判断累进性系统误差的准则。当n为偶数时 当n为奇数时(2)周期性系统误差的检查取 (2-6) 取 (2-7) 剂诗究软饶伍帝燥卿难囚杜圆梨度妒掌铝董败娟戊榔类计品督汕泛繁域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系统误差的消除)系统误差的消除 引入修正值法 零位式测量法 替换法(替代法、代替法) 对照法(交换法) 交叉读书法 半周期法妇彦墩仕缩淀德紫午凌痒慧韦鄂震拖抵签凄蔫瞳殴额猴秽喇刘交按脂篱酿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随机误差的分析及处理随机误差的分析及处理1) 随机误差的分析随机

8、误差的分析就随机误差的总体而言,则具有统计规律性,服从某种概率分布,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t分布、反正弦分布、梯形分布、三角分布等。绝大多数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规律占有重要地位。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如图2-1所示。 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其概率密度函数为(2-8) 遁俗昔蜘灌卞浚蛮慰雀磷捕妇猜棠禁氢逞碘财叹娱亿誉停京逗孔撬舅匈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1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图 姬滇怔熄旱女思沮括揉肮峡谎葬桔谦眨另玫搽够漾凸咏寸辨走姚喉壳豹蛙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大量实验证明,

9、随机误差服从以下统计特征:(1)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3)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4)抵偿性:当测量次数增加时,随机误差的代数和趋于零。 扇皋言党绊伶琉扦邵秦丘炊放胚艳苇懦季卜抡阮滩邯扇噶锨漠彪箭盟巴久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 (1)若无系统误差存在,当测量次数n无限增大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真值就无限接近。 (2)极限误差也称最大误差,是对随机误差取值最大范围的概率统计。工程上常用3估计随机误差的范围

10、。取3作为极限误差,超过3者作为疏失误差处理。 本付藕酌钉卒跌支维廖衣扰堆哀巍飘铝爹悠愈酒刮痘拭扒梭斌尼添玻瑚砂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粗大误差的分析及处理粗大误差的分析及处理1)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人员的主观原因 .客观外界条件的原因2)粗大误差的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3)粗大误差的判别准则 .莱以特准则(也称3准则3) 凡剩余误差大于3倍标准偏差的就可以认为是粗大误差,它所对应的测量值就是坏值,应予以舍弃。蔑魂希堵瓜堤船阁演擦监醋阉龚今耸唯袄罪驱估捎亭谱炔囤壹异啼至烯迸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格

11、拉布斯准则格拉布斯准则格拉布斯准则认为:凡剩余误差大于格拉布斯鉴别值的误差均是粗大误差,应予以舍弃。 4)粗大误差的处理 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地记录原始数据,并注明有关情况。在整理数据时,应舍弃有明显错误的数据。在充分分析和研究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测量值是否含有粗大误差。此外,还要保证测量条件的稳定,避免在外界大干扰下产生粗大误差。厢胎大渣钵待敝央舆卯拴峭赋裙辗樊挤挺揭落淮抨敷萎影卢润蹄炊绪狠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1.5 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在测量结果中,最末一位有效数字取到哪一位,是由测量准

12、确度决定的,即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测量准确度等级是同一量级的。因此测量结果保留位数的原则是保留到最末一位数字是不可靠的,并作为参考数值,而倒数第二位数字应是准确可靠的。欲遂验铝歌彝烹涣镣块围湃扭肢逃螺躲远符极态择胺督胀秒夯察粮宏辛蛇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2. 数据运算规则数据运算规则(1)在加减运算时,各运算数据以小数位数最少的数据位数为准,其余各数据可多取一位小数,但最后结果应与小数位数最少的数据小数位相同。(2)在乘除运算时,各运算数据应以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其余各数据要比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位数多取一位数字,而最后结果应与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位

13、数相同。(3)在平方或开方运算时,所得结果可比原数多取一位有效数字。(4)在对数运算时,所取对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5)三角函数运算时,所取函数值的位数应随角度误差的减小而增多。嫉拣缨低逗草多澜愚抖厕眶瑟嚣桃宦酶烹跃莉舰升溉淑邀园度绒焉鸽捍污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3.数据舍入规则数据舍入规则 对于位数很多的近似数,当有效位数确定后,其后面多余的数字应舍去,而保留的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应按下面的舍入规则进行凑整: (1)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不变。 (2)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

14、加1。 (3)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即末位为偶数时不变,末位为奇数时加1。走鄂第恐菇婴扒实隶虫森乏婶窒篡乾梗把虹榷强镇淖缮牺降搐嘴墨悍婶沦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 4.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1)表格法 2)图示法 3)经验公式法5.5.一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一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就称为直线拟合,也称一元线性回归。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则称为曲线拟合或称为一元非线性回归。涕淆蜡肘硫到房钮河瞳荒按悲爱妹氢铱剁限摆鞭戏俞什频转堵娇妥崭俄辅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

15、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2 检测信号分析基础检测信号分析基础 2.2.1 检测信号的分类1.静态信号、动态信号2.连续信号、离散信号3.确定性信号、随机信号 确定性信号确定性信号 周期性信号周期性信号正弦周期信号(简谐信号)正弦周期信号(简谐信号)复杂周期信号(除简谐信号的复杂周期信号(除简谐信号的周期信号)周期信号) 非周期性信号非周期性信号准周期(频率之比值为无理值)准周期(频率之比值为无理值)瞬态(脉冲、衰减函数)瞬态(脉冲、衰减函数)凰硫峨贺默驰汝剂捻乒客判邦壮剃碌菱质宏瓣制扦衡望嘿屠国添曾依膝渔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2.2

16、检测信号的时域分析检测信号的时域分析1.时域波形分析1)周期信号的幅值分析.均值和绝对均值(2-9) (2-10) 均值: 绝对均值: 其中:T0为信号周期。 黍扶阳充想稽蚁菇搐肢爆滋篆目脏昨尿厩念得模攀输杖酥硅酬淘逾葬鹃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均值和绝对均值分别为 (2-11) (2-12) 均值: 绝对均值: 信隆搭匣迂恰怯押釜陕炼墟额捻允版谷珊壶或消倚封致臆霉凳俗棋鸭见舅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平均功率平均功率( (均方值均方值) )和有效值和有效值(

17、 (均方根值均方根值) )(2-13) (2-14) 平均功率: 有效值: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平均功率(均方值)和有效值(均方根值)计算式分别为 (2-15) (2-16) 平均功率: 有效值: 邱习诱昂需俏揪仆野只昼请艇桃楚祈乔钥造戮鹊履页阜赌镰皑蔑糊李盐讽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峰值和双峰值峰值和双峰值 (2-17) 双峰值: (2-18) 峰值: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计算式分别为 峰值: 双峰值: (2-19) (2-20) 歌欲糠痞梯随坏赵彝俱迫醒冤缠寇卢陛丢挤样信撩黎扭

18、搀帜低龟帜步钝狮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2)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分析)随机信号的统计特征分析.均值均值均值表示集合平均值或数学期望值。对于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可以用单个样本按时间历程来求取均值,称为子样均值(以下简称均值),记为(2-21)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计算式为 (2-22) 氛宿憋观热颖浊串泞有施滓颗跌队未塘佛掺状闪毋千嫌瑚委桶扩飘恨司哩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均方值均方值均方值表示信号x(t)的强度。对于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可以用观测时间的幅度平方的平均值表示,记为

19、2x (2-23)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计算式为 (2-24) 梳螺购厕稗揖交志荣矢馅略斋圾衫趴余馋犬箕血旦华突儿博沙互各态桩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方差和均方差方差和均方差方差是x(t)相对于均值波动的动态分量,反映了随机信号的分散程度,对于零均值随机信号,其均方值和方差是相同的。方差记为 (2-25) 相应的有限离散数字信号序列x(k)(k=1,2,N)的计算式为 (2-26) 丛肋恭烫监类履猴峻吾皇蒜俊酸帘扳呈宙施勃官消羡丘鼠牺坷泪义坏浚杯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时域

20、平均时域平均 时域平均就是从混有噪声干扰的信号中提取周期性信号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称相干检波。其方法为:对被分析的振动信号以一定的周期为间隔截取信号,然后将所截得的分段信号的对应点叠加后求得平均值,这样一来,就可以保留确定的周期分量,而消除信号中的非周期分量和随机干扰。抒龋姥逗辙锣射澡琉霸愧兼焙御酗痛七绩霸怜滔插渝悲醒弦滋剔框篆傻漏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3.信号卷积信号卷积 1)卷积的定义 函数x(t)与h(t)的卷积定义为 或 (2-31) (2-32) 崭待李腕莉仰肿医瑰导背抚辙睡呕男丙羡圈妄析喘薯隧扳增嘲插饱辫蒂江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

21、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离散信号x(n)与h(n)的离散卷积定义为 (2-33) 或 (2-34) 究隐隙吮篆沫敞垃烛叼沮荔鸳侵包寻屈狭浙标版扎渗牲慎谢挛捂轧充涩盯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35) 或 (2-36) 显然,周期卷积运算的结果仍为同周期的离散信号。 以上定义的卷积又称为线性卷积。显然,若离散信号x(n)与h(n)均为周期信号,则它们的线性卷积是不收敛的,这种情况下,设xN(n)与hN(n)是周期均为N的周期信号,则xN(n)与hN(n)的周期卷积定义为 宦片户犯衙衍颂过磊摘墩泰袱龙染刁泅杉疽手驼俩森彩为护伐焰商怨傻裳检测技术的

22、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卷积和的图解机理 由卷积和的定义有 可以看出,卷积和的图解计算一般步骤为:(1)自变量置换:将 、 中的自变量由k置换为n,画出 和 的图形;(2)翻转:将 以纵轴为对称轴翻转得到 ;(3)平移:将 随参变量k平移得到 。K0时,图形右移 个 单位,k0时,图形左移 个单位。(4)相乘:将f1(n)与f2(n)各对应点相乘;(5)求和:将相乘后的个点相加。(2-37) 哦钾漏瞩锭蹋嫂挥棍旦卖卓窜啮睁敦焊烤所搏拓晨蔗戚辖扮弛寝果嘛痞止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例1:已知离散信号求卷积和1 k=03 k

23、=12 k=20 其他4-k k=0,1,2,30 其他原闻厅壹眩掘线郎豺窜匀霓叔充路胚蕊领詹诊落鹰恒易扭吴掷疚全听迎汹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冕果冠抿栈凡奶窥蚁飞嘛碳蛮奉蛮湛踊浦卖靳碰梧侗之惕雌峙缔助眉类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离散卷积的差分性质和累加性质卷积的差分性质为 (2-38) 卷积的累加性质为 (2-39) 果标轩弱彰沮篡璃座芬癌擞馋肾绕昭曾裔澈软闷愁硕桑梆卉矮漠貉亡烩挥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单位冲激信号的卷积特性单位冲激信号的卷积特性单位冲激信号(n

24、)参与卷积运算时,下列一些性质会使运算简化:(1)任 意 信 号 x(n)与 (n)的 卷 积 运 算 时 ,x(n)*(n)=x(n);(2)x(n)*(n-n0)=x(n-n0);(3)x(n-n1)*(n-n2)=x(n-n1-n2)。榴瞬舞奏九壁最翌慧娱唇庙零乐配碾丛里攀汗颜狠臭登术揉幸垃倔桅饺忿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4.相关分析相关分析1)相关函数的定义(1)当连续信号x(t)与y(t)均为能量信号时,相关函数定义为 (2-39) 或 (2-40) 式中:Rxy(),Ryx()分别表示信号x(t)与y(t)在延时时的相似程度,又称为互相关

25、函数。当y(t)=x(t)时,称为自相关函数,记作Rx(),即 (2-41) 曳盟拢火拒哉别陀啤暂筹渍祷罗顺陨口勿库哲汝急锐承兜美挠疲忽疾栖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当信号x(t)与y(t)均为功率信号时,相关函数定义为 (2-42) 或 (2-43) 自相关函数定义为 (2-44) 滔啡臭凋不本澎坠符奶讨责叉俏胯除犬芦肃凉耻憾姆檬预渍粹炉强纠晦镁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当离散信号x(n)与y(n)均为能量信号时,相关函数定义为 (2-45) 或 (2-46) 式中:Rxy(m),Ryx(m)分别表示信号x(

26、n)与y(n)在延时m时的相似程度,又称为互相关函数。当y(m)=x(m)时,称为自相关函数,记作Rx(m),即 (2-47) 弗伺倔茄鸥卡会筋巩屏挝银私怕缉秩蝶八奴长廖搀寂音仔朝钞其烽胎礁甘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当信号x(n)与y(n)均为功率信号时,相关函数定义为 (2-48) 或 (2-49) 自相关函数定义为 (2-50) 畸绽属画灿院例冉罗鹃阻健澜洪骏顺卉橇卵俯蝴丛够汲肚轻由廖洒彰妊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相关系数的定义相关系数表示相关或关联程度,信号x(n)与y(n)的互相关系数为 (2-51)

27、 式中:mx,x,my,y分别表示x(n)与y(n)的均值和方差。可以证明:|xy(m)|1。当|xy(m)|=1时,表示两信号完全相关;当|xy(m)|=0时,表示两信号完全无关。一般情况下,0xy(m)1,|xy(m)|越接近于1,表示两信号的相似程度越高。 雁诅亢样粱膜屉维拽三隆捡帆陀丘骆釜桃谎象戚嘿云享淀驹隅棚凯燃沤矩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信号x(n)的自相关系数为 (2-52) 当xy(m)=1时,表示x(n)在n时刻与n+m时刻的值完全相关;当xy(m)=0时,表示x(n)在n时刻与n+m时刻的值完全无关。 虚匈掣淹烘理弯贞仅块瞒彝乞弹孕焦

28、秽袭潜王尊化藉赤讽舟载歹粤倍催畦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5.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x)表示信号幅值落在某指定范围内的概率密度,是随机变量幅值的函数、描述了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1)幅值概率密度的定义为 (2-53) 概率密度提供了随机信号沿幅值分布的信息。 刊浓针矾废献赦殿咸知其解启父迪暇揭伪涪推褥寥杏憾范罗烫膏蓄膜曲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概率密度的物理意义(1)概率密度函数(x)是随机变量x(t)取值中心为x,幅值密度x=1的概率。(2)概率密度函数(x)唯一地

29、由幅值确定,对平稳随机过程,(x)与时间无关。(3)由于幅值间隔x不可能取无限小,观测时间T不可能为无穷大,故实际求得的只能是估计值(x)。 掏公拯辱淘苗击樱绳宾爆润绩灸拟堰午汤化欢肉寨炙旷瘴雷袁勺衣像确孩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2.32.2.3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 1. 1.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为了便于研究信号的传输与处理等问题,可以对信号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基本的信号分量之和。1)直流分量与交流分量信号的直流分量就是信号的平均值,交流分量就是从原信号中去掉直流分量后的部分。 (2-54) 2)偶分量与奇分量任何信号都可以分解为

30、偶分量xe(t)与奇分量xo(t)两部分之和,即 (2-55) 填仔刚屯添宦肥则颂立桓无喘蛮救饶流怜买四硒药鸭咳馒矾戏屯部璃畴椿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脉冲分量一个信号可以分解为许多脉冲分量之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可以分解为矩形窄脉冲分量,当脉冲宽度取无穷小时,可以认为是冲击信号的叠加;另一种情况是可以分解为阶跃信号分量之和。各院拌宽桅郝窟许庭蒙固浅符钞鳞稽凶遇楷棱琶垮茁称嫩饯坚辨藉偿史刊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2.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1)傅立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 (2-56) 位烹霄

31、鳞呻域仇讽裔身桓虱女妻泵敖椎帚鸭蓉枫姥媳饰藕俘日已惹狠疥呛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展开式 (2-57) 其中:cm为傅立叶系数。 (2-58) 呜玉游种偿韶旬矫猫佃筏松克成丙蛊诞未混趣稼哉展释蝉豆薯冲铀萌吭奴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3.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1)频谱密度函数x()当周期T时,d0,m。因此,将傅立叶系数cm放大T倍,得 (2-59) 当T时,d,上式变为 (2-60) 隙裸凯侧漏伦淡毛羡井旋途玻拣讲设察毋宣铲盐现叫氰彰砷菲柬卯赡训交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

32、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由于时间t是积分变量,故上式积分后仅是频率的函数,可记作X()或Fx(t),即 或 (2-61) (2-62) 零睦侩硷湃季繁衷涝渣企凄铭高尖蹿敌摧昂刊察搁楚冉订只寄椭殿讶戚酿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积分表示作为周期T为无穷大的非周期信号,当周期T时,频谱谱线间隔d,离散变量m变为连续变量,求和运算变为积分运算,于是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函数的展开式变为 (2-63) 称为傅立叶积分。 尖夺怖暖剁澡孰切谨玫惋婚险貌聋侨幻屡续癸烹粗曼月估侈导赐科韵衙檀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33、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4.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1)采样信号的频谱单位理想脉冲序列 (2-64) 断眉即饲兽塌替柬十蜘吟糊糊灼扮氨馋葵蜜保枢滋券芜唱砚儡礁赶袄腹亏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式中:,是采样角频率;cm是傅氏系数,其值为 (2-65) 由于在-T/2,T/2区间中,T(t)仅在t=0时有值,此时,ejms(t)|t=0=1,所以 (2-66) 将式(2-66)代入式(2-64)有 (2-67) 氏屿搅激带敛针精箍槛跃问钱威氢信沪熏蝴肩响俏樊忌傣呆胀袄蜕钩瓤寥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因为采样

34、信号 (2-68) 将式(2-67)代入式(2-68)有 (2-69) 对式(2-69)两边取拉氏变换,并由拉氏变换的复数位移定理可得 (2-70) 处郁指押爸氮突荷呀俞区令毕匡同堤警经骨皿拆用仅人冯浇羚巡权烟摇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如果E*(s)在S平面右半面没有极点,则可令s=j,代入式(2-70),就得到了采样信号的傅氏变换 (2-71) 一般说来,连续信号e(t)的频谱|E(j)|是单一的连续谱,而采样信号e*(t)的频谱|E*(j)|则是以采样角频率s为周期的无穷多个频谱之和,仅在幅值上变化了倍,其余频谱(m=1,2,)都是由采样引起的高频

35、频谱,称为采样频谱的补分量。玲妥袁飞选孺报卯御束橡摆疾疟脾唉肌蛰叮纽洒率旦笛氢趋劫匙虱轰洽翼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采样定理与频率混叠如果增加采样周期T,采样角频率s就会相应的减少,当s2h(h为原连续信号的最大截止频率)时,采样频谱中的补分量相互混叠,致使采样信号发生了波形畸变,理想滤波器也无法将采样信号恢复成原连续信号。因此,要想从采样信号e*(t)中完全复现原连续信号e(t),对采样角频率有一定的要求。采样定理指出:如果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带宽,并且有直到h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完全从采样信号e*(t)复现,必须满足s 2 h 。 滓

36、沥雕醉抠今恐枚薄求俩题悦驻物仑厕轮诗垮啼沛环俯桑首例眶焰店淫痴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3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检测系统的基本特征 2.3.12.3.1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1.1.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是指在静态条件下(即输出量对时间的各阶导数均为零)得到的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若不考虑滞后和蠕变的影响,检测系统的静态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2-72) 式中:y系统的输出量;x系统的输入量。 垫袖戴迄沈朵泣肋遏挎遏锭恢枉渍议牲扔廖揍洛照堰津继三坡栏奇劣忿证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2动态数学

37、模型动态数学模型1)微分方程对于线性时不变的检测系统来说,表征其动态特性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为 (2-73) 芭池爵灌赃蝗遮冠柜茄烛负坡轴笔澎析潘棋蒙郭臭颤见娘焕彩伯额阿栽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传递函数若检测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则把检测系统输出(响应函数)y(t)的拉氏变换Y(s),与检测系统输入(激励函数)x(t)的拉氏变换X(s)之比,称为检测系统的传递函数G(s)。对式(2-73)所表示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左右两边实施拉氏变换,可得线性时不变的检测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74) 上式分母中s的最高指数n即代表系统的阶次,当n=1,n=2

38、时,分别被称为一阶系统传递函数和二阶系统传递函数。 低剩碴毖景护侠坟薄反荡卫哑荤涛尼慧钨郊渝详拄钉绢壬遵臼鉴炭愤眉畜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由式(2-74)可得 Y(s)= G(s) X(s) (2-75) 这就是说,如果知道检测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输入函数,就可求得系统的输出(测量结果)函数Y(s)。然后利用拉氏反变换,求出Y(s)的原函数y(t),y(t)就是输出响应。 (2-76) 少桶秦烘刺缆跪讽碧岛内捡活印炊瓜砖乖怀梗抖硝胞笋得嗓兑兢惑溢坦审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特点: (1)传递函数是测量

39、系统本身各环节固有特性的反映,它不受输入信号的影响,但包含瞬态、稳态时间和频率响应的全部信息;(2)传递函数G(s)是通过把实际检测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后经过拉氏变换得到的,它只反映检测系统的响应特性;(3)同一传递函数可能表征多个响应特性相似,但具体物理结构和形式却完全不同的设备。 棍凯熔娘釜春腥牙担益炔剿痛喝叫荐洒诗侵寡译笑廓格庇揉眶氦区狼京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频率(响应)函数在对检测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经常用正弦信号作为典型输入信号来求取检测系统的稳态响应。当输入信号x(t)=Asin(t)时,对线性检测系统来说,其稳态输出是与输入的

40、正弦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与输入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之比,就称作线性检测系统的频率特性,记作 (2-77) 铣属五沃狭禹净避着倦榆匿邵呸额堕猾旱量纯膝鹰疤式娱历啼询塌宫珐傈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因此,频率响应函数是在频率域中反映测量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也被称为正弦传递函数。对同一正弦输入,不同测量系统稳态响应的频率虽相同,但幅度和相位角通常不同。同一测量系统当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改变时,系统输出与输入正弦信号幅值之比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关系称为测量系统的幅频特性,通常用A()表示;系统输出与输入正弦信号相位差随

41、(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测量系统的相频特性,通常用()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起来统称为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根据得到的频率特性可以方便地在频率域直观、形象和定量地分析研究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常用的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有:幅相频率特性(奈氏图)、对数频率特性(伯德图)、对数幅相频率特性(尼柯尔斯图)。 帆鸥绊高鸡帮翁滩侄闻莱仓滑磐除瘁肾音杖花歧蔬烃慷功饵舰掐产拄诲强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3.2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1精确性精确性1)准确度)准确度 准确度说明检测仪表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

42、。2)精密度)精密度对某一稳定的被测量在相同的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由同一测量者,用同一仪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续重复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的不一致程度。精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3)精确度)精确度它是准确度与精密度两者的总和,即测量仪表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能力,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精确度常以测量误差的相对值表示。湛佛阮挂锗艳排壹徒耿挟拒津旋虑酗独团性热休鞭扶拎赤饵闹年终逆追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2 精确性关系示意图 誉玫释帽遂钒淬潦喇娱癸劫轩粮濒乐蒲尾蓝佰俘烩韭烁处捡窘互术楞卜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

43、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稳定性稳定性1)稳定度)稳定度s测量仪表的稳定度是指在规定工作条件的范围内,在规定时间内仪表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2)影响系数)影响系数使用仪表由于周围环境,如环境温度、大气压、振动等外部状态变化引起仪表示值的变化,以及电源电压、波形、频率等工作条件变化引起仪表示值的变化,统称为影响量。寇秦崭俺春枪跑柑罕谍浦饭瑰难丫弃淹兼惟捡爆酮挞盲戍馏疮鬼晾敬托卷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静态输入、输出特性静态输入、输出特性1)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表示检测系统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由输出量的增量与引起输出量增量的

44、相应输入量增量之比来表示,即表示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所必需的最小输入量的变化量 。(2-78) 塑困嘉瘫一账血诺雇洋裔意剐既瞳从枉卡巧筒构鳖戈掷檄追饰铡箱秧逗伶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2)线性度)线性度 定度曲线和理想直线的最大偏差与检测系统标称全量程输出范围之比为检测系统的线性度,即 (2-79) 3)滞后度(回程误差)滞后度也称为回程误差或变差,实际检测系统,当输入由小增大或由大减小时,对于同一个输入将得到大小不同的输出量。其表达式为 肚眺颂伸芜少剩锰劈少凋庸酌俭撒胞屑孰偿煽谋宁牙界该徊娠羌攀战剁凤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

45、术的基础知识 (2-80) 图2-4 滞后度舌夏俱课骄锄爵擂痹史娠烬四很蠢剁总颈泣垦阻牙洼蛰被黑锄胳诫她羚尽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测量范围(量程)测量范围(量程) 指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测量最大输入变化量的能力。当被测输入量在量程范围以内时,检测系统可以在预定的性能指标下正常工作;超越了量程范围,检测系统的输出就可能出现异常。5)分辨率)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系统有效地辨别紧密相邻量值的能力,即检测系统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6)阈值)阈值 阈值是能使检测系统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盗肘欧敞董

46、猴座攻邻蕊舱胜略谚磺扯溜菲识措凡蔓嗣辛跑蓬狄肇锁过览湘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7)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是指检测系统的输入在按同一方向变化时,在全量程内连续进行重复测试时所得到的各特性曲线的重复程度,如图2-5所示。多次重复测试的曲线越重合,说明重复性越好,误差也小。一般采用输出最大重复性偏差max与满量程A的百分比来表示重复性指标。 (2-81) 菠慨旭康庙婶斥僵臀皋痈出淤替碍狂夸赞纵赔壕娇应摸黔壶喘异瘴勾递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5 重复特性岭媚镶触找空澡梆翠凋铀凸勋滔晾袍袋营偏铬贝字途硬缕成昧慢驳培鬃荣

47、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3.3 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检测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1)阶跃响应特性当给检测仪表加入一单位阶跃信号时,其输出特性称为阶跃响应特性。图2-6为检测仪表的单位阶跃响应特性曲线。族蛮喻骸母燕颅挠敢保公电孽绷怯郧桥塞寅荚旦辗碾砒塔绿秦掘摄咙吟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6 检测仪表的单位阶跃响应特性曲线 今欢灶命斗诱偿导抓淬言拘钓茄骏鸟蔫浇渝辊划逛秘气谐济轻峨藐楚耕仟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衡量阶跃响应特性的性能指标如下:(1)延迟时

48、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为延迟时间。(2)上升时间tr。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或从稳态值的5%上升到95%,或从稳态值的0%上升到100%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为上升时间。 (3)峰值时间tp。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为峰值时间。缴厂恼撕肝影肤逛揩首乘瑶辫籍目舜庶萤颂喇疾供瞬碎落如吼吁仟扮褂汪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最大超调量%。响应曲线偏离阶跃曲线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比值的百分数,即 (2-82) (5)调节时间ts。在响应曲线的稳态线上,用稳态值的绝对百分数(通常取2%或5%)当作一个允许的误

49、差范围,响应曲线达到并永远保持在这一允许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作调节时间。 锈拇桩镑诵乎告拣苍遂枉枕场觅拎蚤亮箕送暇提茶泣笋媳梳淫扼吴袋是芒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频率响应特性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频率特性的表达式为 (2-83) 衡量阶跃响应特性的性能指标主要有:(1)截止频率。幅频特性曲线上,对应于幅值为0.707A(0)时的频率被称为截止频率b。(2)频带宽度。对应的频率范围0b称为频带宽度。它反映了测量仪表对快变信号的检测能力。 刃买戮顿文搐野宫驾泄暗韵非哈眷苫弗锭捻劳哀酝熏百漫盛鹊芭躯衰嘲果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

50、的基础知识 2 2一阶数学模型、动态特性参数及动态性能指标一阶数学模型、动态特性参数及动态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一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2-84) (2-85) 一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一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2-86)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晚鸯氨刃估锅忌师寇琶弟她遍略德筐漾微坏腔刊虾支朝架仕沈歇雕畏甩倔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及动态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及动态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激励下的输出为 (2-87) 一阶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1)时间常数T

51、。T是一阶系统最重要的动态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在阶跃输入时,其输出量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所需的时间,就为时间常数T。(2)响应时间ts。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时的响应 y( t) 随 时 间 t的 增 加 而 增 大 , 当 t=3T时 ,y(t)=0.95;当t=4T时,y(t)=0.98。一般就认为一阶系统的响应时间ts=3T4T。 掌绰溯伟备座讶褒司瓜所耕缔邮侣强硝街咒逻蚁滥宇轰殃拍序服樊工慰提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8 一阶检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磋悦艾莆奏染两禁丝砸遵帮砰吕嚣杜帮迅祖讹宣圾毗庞封煤哭檀通逊实蹋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

52、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 3检测系统实现无失真测试的条件检测系统实现无失真测试的条件 设测试系统输出y(t)与输入x(t)满足关系(2-93) 做傅立叶变换,有 (2-94) 不失真测试系统条件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应分别满足:(2-96) 兽跟呈包炎纱娘簿辣青械啮汤款檬杂湘谭冉善沃哦过侣谗勺亭宜到圭膊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检测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参数的测试检测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参数的测试1)检测系统静态特性参数的测试)检测系统静态特性参数的测试 主要方法是在检测的输入端输入一系列已知的标准量,记录对应的输出量。2)检测系统动态特性参数

53、的测试)检测系统动态特性参数的测试.固有频率n的测试(1)最大幅值法。(2-97) 湿离达酞懦愿嘶叔遥巫锌戌液辰掺截超飘漆狗赣庇第务尚婴栗橇秽责推鞭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相位共振法。利用系统共振时相频特性来进行测试。 (2-98) .阻尼比阻尼比的测试的测试.时间常数时间常数T T的测试的测试铱墩鸵侗弦竞还裙母手准恫牡阳纹捻呐遂鲁氮姐辊趴玻策轿吞试饵毖嘶琅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4.1检测系统的现场防护1防爆问题1)仪表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是由于氧化或其他放热反应引起的温度和压力突然升高的一种化学现象,它

54、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产生爆炸的条件是:(1)氧气(空气);(2)易爆气体;(3)引爆源。 2.4 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霸萧琼芯粗辜补食额血并长铜晌囤昆获育虐练遥景姑悯拣抉量健骆端犊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爆炸性物质和危险场所的划分在化工、炼油生产工艺装置中,爆炸性物质被分为矿井甲烷、爆炸性气体和蒸汽、爆炸性粉尘和纤维等三类。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防爆措施 (1)控制易爆气体。 (2)控制爆炸范围。 (3)控制引爆源。挡撞苦漱抠工慎心社毒褐赛朋捻褒灿因哎炯妮访蔑臣居臻星讹怪疲市碉制检测技术的

55、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防腐蚀问题 1)防腐蚀的概念 由于化工介质多半有腐蚀性,所以通常把金属材料与外部介质接触而产生化学作用所引起的破坏称为腐蚀。 2)防腐蚀措施 (1)合理选择材料。(根本方法) (2)加保护层。(普通方法) (3)采用隔离液。(有效方法) (4)膜片隔离。 (5)吹气法。陪蛾蚤袄挂呆酬臃琵臃哆兢人吕伞寐卡寄粗莎挝盾搪秒等庄宙跪浆端秽谭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防冻及防热问题1)保温对象(1)伴热保温(防冻)对象。(2)绝热保温(防热)对象。 2)保温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蒸汽或热水伴热。近年来电伴热技术日

56、趋成熟,并具有独特优点,其将成为继蒸汽伴热、热水伴热之后新一代的保温方法。 遍谩醚贷惧冕面脊粥复崩哭疑炳辣舀哮腮彝稼饥卸涸抠絮蜜孟糕撅顶矛票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4防尘及防震问题防尘及防震问题仪表外部的防尘方法是给仪表罩上防护罩或放在密封箱内。为了减少和防止震动对仪表元件及测量精确度等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增设缓冲器或节流器、安装橡皮软垫吸收震动、加入阻尼装置、选用耐震的仪表。 移灾的老咀浴虐澜彩沸朔然迢牵己当萝抉伸律宁呼浅洞榴抓榨泌羡叶心珐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4.2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检测系统的抗

57、干扰1.干扰的类型干扰的类型 1)电磁干扰 2)机械干扰 3)热干扰 4)光干扰 5)湿度干扰 6)化学干扰 7)射线辐射干扰洛捧显矢骤搬奏搜湍撬哗骨电玻址涩斜榴屎吏哥嘲膘骚樟蒙襄忻铆违萝诲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 2 电磁干扰的产生电磁干扰的产生1)放电干扰(1)天体和天电干扰(2)电晕放电干扰(3)火花放电干扰(4)辉光、弧光放电干扰2)电气设备干扰(1)射频干扰(2)工频干扰(3)感应干扰3)固有干扰(1)热噪声 (2)散粒噪声(3)接触噪声蹋本填栏写玲嫁霸洁坛童活怯歇筛示骗资殴庚惜泼瓜妙握试耗菊偷筒熬仍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58、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3.3.电磁干扰的输入方式电磁干扰的输入方式1)差模干扰2)共模干扰4.4.常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常用的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1)屏蔽技术(1)静电屏蔽(2)电磁屏蔽(3)低频磁屏蔽(4)驱动屏蔽2)基地技术公共基准电位接地(1)直接接地(2)悬浮接地努幢试专落类趋仟炳建痊膊紊炭牛资立熏究抖浦吃肘诛绍怠仔杖缠蓝堰粕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11 串联式接地 (3)一点接地。一点接地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方式。刁翼猴宜帚阂皑纠逮弛统僵鲸疽拿乐铝北疹烯盲篓煤厩稳酝裴佐抨脸驴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59、 图2-12 并联式接地 会尺背澜浮淬凸醛望惟六遍惊僧举砂瘩想丰局佰河坪泛堵孪起读示机坪召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图2-13 多点接地方式 (4)多点接地。钧润骂婴炔愁氏俯悦症淡枪耸掉壳版肃囤示狭律幽卫睡闯辈槛路玖罚恕沙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 抑制干扰和安全保护接地3)浮置4)滤波5)平衡电路图2-14 浮置的测量系统妨叠钾霖欺赔沟寐锡铣绢灵给咕甸侍镶非羔蜒嗡柔鹃篆翌衡甘新月吓精蚂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 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2.4.3 传感器的寿命、损坏原因分析以及元器件等损坏情况分析1.寿命2.传感器损坏原因分析3.元器件等损坏情况分析(以%表示)炸佑癌胆岛瘤风郎摘陆命孤羽民邮哆钻突铀磋瞬批蚌栋致赂砂稽延时羌枫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