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87324529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多余的问题,毛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两个过程、两对矛盾、两个革命文明模式的时代转型,结构的双重转换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一、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规律(一)、表象:千年的王朝循环整体,王朝循环个体,相同的运行轨迹讨论:王朝循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唯物史观:两个矛盾 商品经济的萌芽 传统的解释:道德决定论 天人合一 德治历史的真实,相反(二)、内因:人均粮食产出率的周期波动|人均粮食数量与王朝运动规律|同步运动传统社会人均粮食产出率变动的规律|1、传统农业社会的两大生产要素:人口和可耕地|2、可耕地产出率变动的规律:少-多-少| 单位产出量的三大决定因素:|生产工具和

2、生产技术既定 前提|几乎完全受制于投入的劳动力(人口)数量|适当的劳动力投入的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 边际效率| 结论:粮食最大产出率取决于最合适数量的劳动力(人口)3、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变动的规律:加速增长| 加速增长的原因:| 精耕细作生产的需要| 家庭的社会安全| 社会文化观念| 政府的政治政策|4、农民起义:两大要素变动的必然结果| 王朝循环的工具|5、传统农业社会是人类发展的低水平状态| 低水平农业生产方式下的量的扩张,绝非质的发展|李鸿章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产生|1、传统农业生产规律突破的逻辑分析| 封闭的系统 能量的循环| 外力的牵引 熵 |2、英国:上帝的宠儿 天时地利人和

3、| 黑死病 羊毛 羊毛加工业 珍妮机 | 技术的革新成为必然 蒸汽机| 新的领域 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文化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传统| 崭新文明模式| 三、现代工业文明模式的分析|(一)、工业文明模式的结构特点|社会组织(制度)结构|1、经济制度 |经济结构 生产工具 生产方式 经济体制|2、政治制度|国体 政体 民主 权力制衡 选举制度 政党制度 舆论监督|3、文化制度|文化多元主义 个人本位主义|人(国民)素质结构|1、观念(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2、社会心理|3、行为方式 (二)、工业文明模式发展的特点与奥妙|400年工业文明模式演进的特点:|1、发展|2、持续|3

4、、加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加人道的本质工业文明模式的奥妙|1、自然人性论:工业文明模式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1)、人性的首要特点:自然性?社会性? | 传统:人性善 社会性 “存天理、灭人欲”,“重义轻利”|现代:自然人性 自私的本性 获取利益是正当|(2)、鼓励追逐私利 个体价值的体现| 索取与奉献等值 利己济公 |(3)、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理性主义人本思潮 感性主义人本思潮|2、技术创新:工业文明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1)、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资本的本质 获取利润的三个途径 资本的流动性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技术创新|资本家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 文明发展的主要途径|(2)

5、、技术革命与工业文明模式的演进|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纺织机|第二次 19世纪30年代 电动机和发动机 |第三次 20世纪40年代 计算机 原子能 |3、制度的开放性:工业文明模式发展的制度保障|(1)、经济制度的开放性 |到市场中发财 价值交换规律 开放和竞争 |反垄断 商品和资源流动性 技术的更新换代 |(2)、社会结构的变动性|(3)、政治制度的开放性:选举 代议制度 |开放性 流动性 先进性|工业文明模式的逻辑:需求(欲望)动力论:快乐(幸福) 物欲 占有财富 市场 价值规律 技术创新 发展 更多物欲的实现四、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转换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1、近代以来世界

6、历史的发展规律:文明模式的时代转换 |目标:结构的转换 途径:各有特色|2、全球现代化的历程|现代化的类型:早发内生型 后发外生型(模仿型、冲击反应型)|3、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讨论:|1、工业文明模式是近代以来人类的唯一选择么?|2、中国有可能自发走上工业文明的道路么?参考书目|1.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2.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n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3.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t of Capitalism|4.David Hume: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5.R Niebuhr: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6.Mises: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