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86762202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7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中计算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核心是是计算机计算机和和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对人类智力的重要突破,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对人类智力的重要突破,它克服了空间限制,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和它克服了空间限制,正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降低资源消耗、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化、降低资源消耗、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符合经济规律的决策体系等。效益、建立符合经济规律的决策体系等。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学习信息知识,提高对信现代企业管理者需要学习信息

2、知识,提高对信息需求的认识。息需求的认识。(多媒体信息包括数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包括数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1.1 信息和数据信息和数据信息信息是对事物是对事物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和和特征特征的描述,的描述,数据数据是是载荷信息的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物理符号。信息和数据的联系与区别信息和数据的联系与区别:赋予含义的数据才:赋予含义的数据才是信息,没有赋予含义的数据则不是信息;数是信息,没有赋予含义的数据则不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信息不随载体形式发生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信息不随载体形式发生改变,但表现形式取决于载体。改变,但表现形式取决于载体。企业管理信息企业管理信息:经过:

3、经过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经营活后对企业经营活动有动有影响影响的数据。的数据。管理数据包括: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管理数据包括: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各种特殊符号等。音、各种特殊符号等。管理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可以递归定义,参管理数据和信息是相对的,可以递归定义,参见见P3图图1-1。管理和管理系统管理和管理系统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含义管理目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目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过程: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过程: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管理实施: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管理实施: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进行进行企业管理系统组成(见

4、企业管理系统组成(见P4图图1-2)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管理的客体即管理对象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或管理机构管理的主体即管理者或管理机构联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信息系统联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综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个方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个方面: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机器资源面: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机器资源(包括设备和能源)、资金资源和信息(包括设备和能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前四者为有形的统称为物质资源,资源。前四者为有形的统称为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为无形的称为概念资源。信息资源为无形的

5、称为概念资源。管理信息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成败在管理信息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成败在于对未来行动及其后果的正确判断。信于对未来行动及其后果的正确判断。信息系统能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管理,息系统能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管理,降低决策中的风险。因此,信息是企业降低决策中的风险。因此,信息是企业的生命。的生命。管理信息的作用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管理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管理信息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信息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决策的过程。企业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决策的过程。企业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类,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管理活动两大类,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单向的物

6、流,管理活动中流动的是双向单向的物流,管理活动中流动的是双向(有反馈有反馈)的信息流。的信息流。 在经济管理中信息在经济管理中信息流起着主导作用。信息反馈是科学管理流起着主导作用。信息反馈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参见的基础。参见P6图图1-3。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管理信息的特点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信息量大信息量大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信息的发生、加工、应用在空间、时间信息的发生、加工、应用在空间、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上的不一致性管理信息分类信息分类有很多种,常见有下面的两种:信息分类有很多种

7、,常见有下面的两种: 按按信息稳定性信息稳定性分:分: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称为固定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称为固定信息; 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称为流动信息。息称为流动信息。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信息项目总数。稳定系数项目总数。稳定系数=0.85为固定信息,实际的为固定信息,实际的信息系统中固定信息的稳定系数不得低于信息系统中固定信息的稳定系数不得低于0.6。按按决策层次决策层次分为:分为:战略信息战略信息、战术信息战术信息、业务信业务

8、信息息。参见。参见P10图图1-4。管理信息的分类特性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息和业务信息战略信息是指上层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的目标要战略信息是指上层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的目标要求及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求及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宏观宏观)战术信息即管理控制信息,是使管理人员能掌战术信息即管理控制信息,是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对比,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对比,调整资源的使用使之更有效率调整资源的使用使之更有效率业务信息是指解决经常性的问题,业务信息是指解决经常性的问题, 具有经常性具

9、有经常性和重复性和重复性(微观微观)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包括:信息的收集、存贮、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包括:信息的收集、存贮、加工、传输和提供加工、传输和提供信息的收集按来源可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信息的收集按来源可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收集。信息的存贮指固定信息需要长期存贮和流动信息需信息的存贮指固定信息需要长期存贮和流动信息需要暂时保存要暂时保存信息的加工指对信息进行数值处理和非数值处理信息的加工指对信息进行数值处理和非数值处理信息的传输形成企业的信息流,它需要考虑信息种信息的传输形成企业的信息流,它需要考虑信息种类、数量、频率和可靠性等要求类、数量、频率和可靠性

10、等要求信息的提供指将信息提供给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企信息的提供指将信息提供给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企业中提供的信息主要为:各种计划、统计报表及报业中提供的信息主要为:各种计划、统计报表及报告文件等告文件等。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及时、准确、适用以及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及时、准确、适用以及经济。经济。及时指对信息要及时记录及对信息的加工、传递、及时指对信息要及时记录及对信息的加工、传递、检索要迅速检索要迅速准确指信息要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准确指信息要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适用指信息要符合各部门及决策者的需求适用指信息要符合各部门及决策者的需求经济指信息的以上三种处理都是建立在经济

11、基础上,经济指信息的以上三种处理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因此,对信息的处理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效益评估因此,对信息的处理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效益评估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分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分为3个:个: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 电子数据处理电子数据处理 (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包括单项数据处理和综合数据处理包括单项数据处理和综合数据处理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其特点其特点为为在企业中全面使用计算机;在企业中全面

12、使用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0世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支持决策系统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支持决策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解决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它并不代替决策者作出决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它并不代替决策者作出决策,而是提供决策环境,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而是提供决策环境,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的支持系统。的支持系统。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DSS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以下特点(参见

13、图参见图1-6):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因此必须有一个模型库系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因此必须有一个模型库系统统其工作方式主要为人机对话,因此需要一个对话子系其工作方式主要为人机对话,因此需要一个对话子系统统系统支持但不代替管理者制定决策系统支持但不代替管理者制定决策uDBMS: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suMBMS: Model Base Management SystemsuDGMS: Dialogue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uMB: Model BaseuDB: Dat

14、a Base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GDSS: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支持集体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支持集体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智能支持系统智能支持系统 ISS(Intelligent Support System):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系: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系统。统。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是是ISS之一。之一。ES具具有以下特征:有以下特征:需要丰富知识,系统中必须有知识库需要丰富知识,系统中必须有知识库能在运动中及通过学习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能在

15、运动中及通过学习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有判断和推理的功能有判断和推理的功能ES相对相对DSS增加了知识库和推理机两个部分增加了知识库和推理机两个部分(见图见图1-7)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经理信息系统经理信息系统(EIS: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是面向高层主管的信息系统,它具有以是面向高层主管的信息系统,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下三个特点:信息提取方便信息提取方便提供关键成功因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提供关键成功因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自动识别例外情况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EIS主要面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企业主要面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企业整体信息,目的是让他

16、们容易接受和操作系统,整体信息,目的是让他们容易接受和操作系统,从而支持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支持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1.科学的管理基础科学的管理基础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代码化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代码化2.领导的支持与参与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抓好规划抓好规划抓好决策抓好决策抓好落实抓好落实3.建立专业队伍,抓好培训工作建立专业队伍,抓好培训工作专业人员队伍: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师、计算专业人员队伍: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师、计算机操作人员、软硬件维护人员。机操作人员、软硬件维护

17、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职能结构:按现有的管理职能部门和结构建立职能结构:按现有的管理职能部门和结构建立MIS。特点:适合于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少且管理特点:适合于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少且管理对象很少交叉的企业。对象很少交叉的企业。管理阶段结构:按照管理不同阶段或生产制造的不管理阶段结构:按照管理不同阶段或生产制造的不同进程设置子系统的结构。即按计划、作业计划、同进程设置子系统的结构。即按计划、作业计划、监控、分析和调节等阶段设置子系统监控、分析和调节等阶段设置子系统层次层次(纵向综合纵向综合)结构:按各管理层次分别设置子系结

18、构:按各管理层次分别设置子系统。它分为高级信息管理、中级信息管理和基层业统。它分为高级信息管理、中级信息管理和基层业务信息管理务信息管理全面综合结构:将横向职能结构和纵向职能结构相全面综合结构:将横向职能结构和纵向职能结构相互结合建立的互结合建立的MIS结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u 制造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 (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COPICS:Communication Oriente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它是美国它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公司开发的

19、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MRPII,共由共由12个子系统组成。参见个子系统组成。参见P27图图1-9u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特点如下:特点如下: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u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市场销售、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市场销售、商品采购、商品库存、财务会计、商品物价、商品采购、商品库存、财务会计、商品物价、劳动人事六个子系统。参见劳动人事六个子系统。参见P31图图1-10企业信息化

20、与管理创新u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效率和效益。u企业信息化不是单独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运用信企业信息化不是单独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息技术实现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同时开创新的产业市场,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的创新;同时开创新的产业市场,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子化。u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企业生产

21、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从产品的设计、生产、监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从产品的设计、生产、监控到产品的检测、处理都采用信息技术,包括:控到产品的检测、处理都采用信息技术,包括: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Autocontrol System)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POS(Point Of Se

22、lls , 电子收款机系统电子收款机系统)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自动取款机自动取款机)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包括: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包括:MIS(Managemnet Information System), OA (Office Automation),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 ES(Expert System), EIS(Ex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结合,组成了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组

23、成了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通过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企业通过MIS,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Intranet, Extranet, Internet 等,使企业实现无纸化贸易,速度更快,等,使企业实现无纸化贸易,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改善和提高了服务水平。效率更高,改善和提高了服务水平。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由于信息和经济全球化,导致了顾客的选择余地增由于信息和经济全球化,导致了顾客的选择余

24、地增大,企业的竞争加剧,促使企业产品创新、变化速大,企业的竞争加剧,促使企业产品创新、变化速度加快从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管理专家用度加快从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管理专家用3C来描述企业的环境,即:竞争来描述企业的环境,即:竞争(Competition)、顾顾客客(Customer)、变化变化(Change)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球信息化,企业必须改革创新: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球信息化,企业必须改革创新: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 (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

25、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业务流程指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且相互关联的一组业务流程指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且相互关联的一组活动活动。也可称为。也可称为“价值链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由于全球经济化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供应链管理。由于全球经济化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间发展到供应链之间。供展,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间发展到供应链之间。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将应链管理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联成供

26、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参见图一个整体。参见图1-11。通过信息交流,能加强企。通过信息交流,能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对顾客作出快速反应。业之间的协作,对顾客作出快速反应。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虚拟企业: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内部没有执行虚拟企业: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内部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如美国的耐克公司。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如美国的耐克公司。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指交易各方指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电子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电子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方式进行商业交易。式进行商业交易。

27、 电子商务的功能:电子商务的功能:网上广告宣传网上广告宣传网上咨询和贸易洽谈网上咨询和贸易洽谈网上产品订购网上产品订购网上货币支付和电子银行网上货币支付和电子银行服务传递服务传递意见征询意见征询交易活动管理交易活动管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的分类:B-C模式模式(Business-Customer)B-B模式模式(Business-Business)Intranet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的特点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高效、快捷高效、快捷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除了能进行数值计算,

28、还能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除了能进行数值计算,还能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巨型机(Supercomputer)。每秒上千亿次计算每秒上千亿次计算小巨型机小巨型机(Minisupercomputer)。小规模的巨型机小规模的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大型机、中型机(Mainframe)。每秒几亿到几百亿每秒几亿到几百亿次的计算次的计算小型机小型机(Minicomputer)。每秒几千万到几亿次计算每秒几千万到几亿次计算个人机个人机(Personal Computer)。即。即PC机机工作站工作站(Workstation)。介于高挡介于高挡PC和小型机之间。和小型机之间。 通常,将计算机分

29、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通常,将计算机分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机和计算机网络机和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包含五个部分:输入设备、存储器、控计算机硬件包含五个部分:输入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和输出设备。冯制器、运算器和输出设备。冯诺依曼结构参见图诺依曼结构参见图2-1,微机结构则将控制器和运算器组合在一起,称,微机结构则将控制器和运算器组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 Unit ),其余三其余三个部分相同,参见图个部分相同,参见图2-2。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由外部设备和主机组成。外计算机硬

30、件基本组成。由外部设备和主机组成。外部设备包括外存储器部设备包括外存储器(硬盘、光盘、磁带等硬盘、光盘、磁带等)、输入、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机包括设备、输出设备。主机包括CUP和内存储器和内存储器(ROM, RAM)。参见图参见图2-3。存储器包括内存。存储器包括内存(主存储器主存储器)、Cache(高速缓存高速缓存)和外存和外存(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参见图,参见图2-4掩膜掩膜ROM:普通普通ROM。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器。 E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可擦写只读存储器。SAM: Sequential Access Memory (顺序存取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

31、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程序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程序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与外设的软件;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与外设的软件;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据具体应用的软件。参见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据具体应用的软件。参见图图2-5。CASE包: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包包: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包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32、参见图参见图2-6。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设计语言。最新的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第设计语言。最新的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第4代语言代语言4GL(4th Generation Language)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协调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软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协调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软件件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最早为最早为8位,现在为位,现在为16、32、64位位(机机)运算速度: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单位为运算速度

33、: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单位为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内存容量。内存容量。1G=1024M, 1M=1024K, 1K=1024B主频:即计算机主频:即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的时钟频率存取周期。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存取周期。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写信息操作所需的写信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连续两次读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连续两次读/写所需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微机一般在几十毫秒。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微机一般在几十毫秒。总线总线(BUS)宽度,由数据总线宽度,由数据总线(Data Bus)、地址总线地址总线(Addres

34、s Bus)和控制总线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组成。每次组成。每次处理数据的位数愈多、愈快,说明计算机的处理能处理数据的位数愈多、愈快,说明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愈强。力愈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定义。媒体: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一般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五大类。多媒体指信息的表示和转播多样化。多媒体特征集成性。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合成一体。交互性。可以人机交流。实时性。媒体连续变化、及时。数字化。多媒体全部为数字信息。通信及网络系统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指收发站之间传送二进制代码的过程。数据通信技术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

35、络发展的基础,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数据通信模型:信息源发送器 传输系统接收器接受端(参见图2-7)信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形式表示。模拟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以脉冲形式变化的信号信道: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的物理和逻辑设备传送模拟信号为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为数字信道通信系统的任务:信号接口,路由及寻址,呼叫和应答,可靠性传输。通信及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的带宽数据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上是量化的。模拟信号的带宽:带宽即频带的宽度,单位为赫兹(Hz)。如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3400Hz,则其带宽为3

36、100Hz。数字信号的带宽:指信号的传输速率,又叫位率、比特率,单位为b/s或bps(bite per second)。通信及网络系统常用传输介质的性能比较介质名称传送信号价格抗干扰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可维护性双绞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低较差较低比较短方便同轴电缆模拟信号适中高适中长方便光缆数字信号高高高长方便无线通信模拟信号较高较高较高长方便微波通信模拟信号低较高较高长方便通信及网络系统数据传输: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数据通过数模/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传输的信号。基带传输:传输数字信号。基带:矩形电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基带传输:在信道上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频带传输:传输模拟信号。如电话等。利用调制解调器

37、(MODEM)可以进行频带传输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称为MODEM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称为MODEM解调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传输)调制:把需传送的信号加载到另一种信号上解调:把基频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卸载下来通信及网络系统多路复用技术:在一条介质上同时传送一路以上信号的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专线连接:在两个站点之间直接用线路连接电路交换:由交换机在负责在两个通信站点之间建立一条物理专用线路存储转发交换(包交换):先将待传送的数据暂存在节点机中,等到信道空闲时再根据优先级别顺序发送出去。存储转发方式分两种:报文交换:将所有需发送的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及控制信息打成一个包发送。报文分组

38、交换:与报文交换格式一样,只是包的长度有限制,一般不超过1000个字节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功能u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组成的系统。它能向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计算机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与软硬件的共享。u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实现系统内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的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实现网内的数据、软硬件共享;分布处理:实现并行处理及分布作业。u计算机网络结构: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外设、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组成,负责网络的数据处理及资源共享服务;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

39、通信线路及其它通信设备组成,主要负责网络的数据传输、转发、加工和交换等工作。参见图2-10。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主要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和网络的覆盖范围。u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点对点和广播式(参见P5657)点对点:一对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如拨号上网。点对点拓扑结构分为:星型、环型和树型广播式:多个结点共享一条通信信道。广播式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卫星型u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覆盖范围在10公里以内,传输速率高,可达10100Mbps广域网/远程网(WAN Wide Area Network):覆盖范

40、围从几公里到几千公里,传输速率低,一般为几十K到几Mbps计算机网络基础-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本质上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星型结构。参见图2-11。优点是结构及协议简单、单机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缺点是中心节点故障将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且系统扩充困难。环形机构。参见图2-12。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任一节点故障将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且系统扩充困难。总线型结构。参见图2-13。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扩充和安装;缺点是故障查找比较困难,且总线断开将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树型结构。参见图2-14。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计算机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协议:通信双方都必须遵

41、的规则和约定。国际化标准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于1981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即网络7层协议。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层的解释见下页。网络OSI七层协议物物 理层理层(Physical Layer)提供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

42、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实现数据的无差错传送。它接收物理层的原始数据位流以组成帧(位组),并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帧含有源站点和目的站点的物理地址。网络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处理网络间路由,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传输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会话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

43、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表示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如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局域网(LAN)的特点:在有限的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且易于维护和扩充。LAN的硬件由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转换部件构成。参见图2-15;LAN的软件由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NOVELL公司的NetWare、微软的Windows NT网络管理软件:HP公司的OPenView、

44、IBM的Newview网络应用软件:各种网络业务应用系统,最常用的是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 Sybase, Visual FoxPro, Lotus Notes/Domino, SQL Server 等。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局域网(LAN)的特点LAN的传输介质由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通信组成。双绞线的传输速率现已达到100Mbps-1Gbps,一般中高速的LAN采用双绞线传输、远距离传输采用光纤介质。局域网的工作方式。分为共享式和交换式两种。共享式为广播式发送;交换式为点对点发送,非目的点接收不到。参见下页附图LAN的介质访问访问方式。采用总线CSMA/CD (载波侦听

45、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令牌环Token Ring 和令牌总线Token Bus传递进行数据收发控制。详细解释参见后面。交换式LAN和虚拟LANCSMA/CD-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是一种采用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CSMA/CD)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其具体的工作方法为:每个要发送信息数据的节点先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总线上有信号,则说明有别的节点在发送数据(总线忙),要等别的节点发送完毕后,本节点才能开始发送数据;如果总线上没有信号,则要发送数据的节点先发出一串信号

46、,在发送的同时也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与发送的信号完全一致,说明没有和其它站点发生冲突,可以继续发送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和发送信号不一致,说明总线上信号产生了“叠加”,表明此时其它节点也开始发送信号,产生了冲突。则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随机的),再进行下一次试探。令牌环网工作原理 令牌环网在拓扑结构上是环型的,在令牌传递逻辑上也是环型的,在网络正常工作时,令牌按某一方向沿着环路经过环路中的各个节点单方向传递。握有令牌的站点具有发送数据的权力,当它发送完所有数据或者持有令牌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要交就令牌。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 令牌总线网是一种采用了令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Token)

47、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它的工作原理为:具有发送信息要求的节点必须持有令牌,(令牌是一个特殊结构的帧),当令牌传到某一个节点后,如果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信息,就把令牌按顺序传到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需要发送信息,可以在令牌持有的最大时间内发送自己的一个帧或多个数据帧,信息发送完毕或者到达持有令牌最大时间时,节点都必须交出令牌,把令牌传送到下一个节点。令牌总线网在物理拓扑上是总线型的,在令牌传递上是环型的。在令牌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都要有本节点的地址(TS),以便接收其它站点传来的令牌,同时,每个节点必须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PS)和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S),以便令牌的传递能够形成一个逻辑环型。

48、局域网协议 IEEE802参考模型:IEEE802参考模型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在1980年2月制订的,称为IEEE802标准,这个标准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但它的数据链路层又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该协议与84年3月被ISO批准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802。 IEEE802协议,包括了如下标准: 802.1标准:包含了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网络管理、性能测试、网络互连以及接口原语等。 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LC)协议的功能及其服务。 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物理层规范,随着网络的不

49、断发展,目前该标准不引伸出了802.3u标准,主要适用于100Base-T(快速以太网)。 802.4标准:定义了令牌总线(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规范。 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规范。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uLAN中计算机的地位。在LAN中,计算机的地位有对等和客户机/服务器两种形式。对等网络模式。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参见图2-16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式(Clinet/Server )。服务器是比较高档的专用计算机,客户机一般是普通微机。服务器上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共享资源等,客户机又称网络工

50、作站,安装了本身的操作协调和网络操作系统的本地服务器通信软件。参见图2-17。u网络互联技术:将分布在异地、类型及协议各异的网络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u实现网络互联的要求:网络之间的连接提供物理线路和数据线路在不同的网络结点之间提供路由以便交换数据提供网络记帐服务提供各种互联服务INTERNET的基础Internet的基本知识Internet 称为因特网,又叫网际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参见图2-18因特网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网中的每台主机既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使用者 (如BT下载上传) Internet 采用 C/S模式Internet 的组成:Internet 主要

51、由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和信息资源组成。通信线路由有线通信线路和无线通信信道组成,通信能力由带宽和传输速率两个指标衡量,传输速率与带宽成正比,带宽愈大,传输速率愈高。路由器用来自动设定和选择最佳的信息传输路径。主机由服务器和客户机组成。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INTERNET的基础Internet 通信协议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定义了数据通信的标准Internet 网络地址由三个方面组成: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物理地址:即网卡的唯一编号,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长度。如以太网网卡为6个字节48

52、位二进制数12位十六进制数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组成(每个字节的十进制值在0-255之间), 字节间用圆点分隔,如170.170.170.171。域名:为方便记忆,采用字符表示相应的IP地址。如:WWW.ONLINE.SH.CN 表示 218.1.64.33。计算机网络基础- Internet 应用信息服务信息浏览。最杰出的是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采用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语言及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信息发布。在网上

53、发布个人或单位的信息。信息检索。在网上利用检索软件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文件下载。利用TCP/IP中的FTP协议下载用户需要的文件网上通信电子邮件。即E-mail,可以传输多媒体信息,快捷廉价。网上聊天。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和视像进行网上实时交流IP电话。通过因特网进行的电话通话,价格非常便宜。网上寻呼。可以在网上进行BP机寻呼或发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基础- Internet 应用协同工作协同办公和联合研究。利用高速快捷的网络通信,能够使得异地的计算机共享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网上讨论。在网上开辟的各种专栏中进行讨论。如BBS(电子公告板),Usenet(网上新闻)IP网络视频会议。借助多媒体设备,

54、可以实行异地视频会议(即在屏幕上看到对方的影像、听到对方的声音)。电子商务。在因特网上利用电子的方式进行商务活动。网上教育。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网上娱乐。主要是网络游戏和网上点播。计算机网络基础- Internet 接入方法用户通过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接入因特网。中国有4大具有国际出口的骨干网: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ST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GBNET 金桥信息网其它还有许多小型的ISP,如搜狐、新浪、网易等。用户接入因特网必须先向ISP提出申请,获得IP地址后才能接入。接

55、入的方法有两种:通过局域网接入。一般是家庭安装宽带或者单位接入,IP地址大部分是固定不变的(静态IP地址)通过电话线接入。一般是家庭采用MODEM拨号上网,每次上网的IP地址都不相同(动态IP地址)计算机网络基础- Intra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内部建立的独立网络Intranet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集中处理阶段。采用以主机为核心,众多终端为客户端组成的集中处理式系统。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可以异地存取服务器中的信息,客户端为普通的微机。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模式,即Intranet模式。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

56、信息过滤,利用网页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Intranet的技术特点为用户提供了统一、友好的界面节约培训费用和时间,用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培训通信环境比传统企业网得到很大的改善用户能方便、快捷地完成作业。计算机网络基础-IntranetIntranet的基本结构:由服务器、客户机、物理网络和防火墙组成。参见图2-21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网络操作系统一般为Windows NT, Unix, OS2, Novell Netware等。服务器按功能可分为WWW服务器、域名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目录服务器、检索服务器等。客户机,运行客户端软件和浏览器物理网

57、络,符合TCP/IP协议的局域网或广义网防火墙,作为安全屏障,防止外部非法用户入侵企业外部网(Extranet),利用Internet的协议和标准,允许通过认证的用户使用Intranet上部分信息和服务的半开放专用网。参看表2-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术语数据库数据库(Data Base, DB):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且与应用程序相对独立的数据集合。织在一起并且与应用程序相对独立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58、,由三部分组成: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数据描述语言数据描述语言(DDL: 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 用来描用来描述数据结构,供用户建库及述数据结构,供用户建库及数据数据表表数据操作语言数据操作语言(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提供提供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存储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存储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和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和日志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日志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小型数据库系统将小型数据库系统将DDL和和DML合二为一,如合二

59、为一,如Visual FoxPro 。高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高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SQL和操作向导和操作向导(Wizard)。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术语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术语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以计算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它包括数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它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据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组成。一般将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一般将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60、。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 Base Application System),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相比,除了具有文件数据结构化:与文件系统相比,除了具有文件系统的特点外,其内部各文件系统的特点外,其内部各文件(数据表数据表)之间具之间具有联系有联系数据共享:文件系统的数据由特定用户专用,数据共享:文件系统的数据由特定用户专用,数据库系统内的数据可由任何授权的个体和群数据库系统内的数据可由任何授权的

61、个体和群体所共享体所共享数据独立性:文件系统中,数据结构和程序是数据独立性:文件系统中,数据结构和程序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数据库系统中,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数据库系统中,这种依赖性降低到最小,数据和程序相对独立,通依赖性降低到最小,数据和程序相对独立,通过模式加以描述过模式加以描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模式 数据库的模式分为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物理结构称为物理模式或内模式;逻辑结构称为模式或概念模式或者逻辑模式。模式的一组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模式(数据库的框架结构等)是相对固定的,实例(数据记录等)随着数据的动态变化而改变。 从模式(概念模式)又可导出用户模式或者称为外模式、子模

62、式。子模式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用户使用和能够看见的是子模式,子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一个数据库系统可以有许多子集。参见图2-2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模式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关系如下所示:三个模式提供了两个映像功能:内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功能;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像功能。前者使得改变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时不需要改变其逻辑结构,即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后者使得改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时不需要改变其用户结构(单用户、多用户),从而达到了程序和数据的相对独立性,极大地减少了应用程序的修改和维护工作。模式名称模式名称内模式内模式模模 式式外模式外模式模式含义模式含义 数据库实际存数据库实际存放的物理地址放的物理地址 数据

63、库的逻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的集合结构的集合 用户从模式中用户从模式中获取的子集获取的子集数数 量量11N操作人员操作人员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 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可控冗余度:数据文件之间重复的数据称为冗余。文件系统中,存在较多的冗余;数据库系统中,由于数据采用共享和集中存储的模式,减少和控制了冗余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数据库系统具有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和数据恢复功能。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模型的定义: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称为该事物的模型。模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容易被人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64、模型分为两种: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概念模型:以人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数据模型:以计算机系统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它又可细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 定义:就是具有概念层次的数据模型。它便于缺乏计算机知识的人员与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基本术语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属性具有属性名(如姓名)和属性值(如王小二)。码:属性中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属性名能描述同质实体的共同特征。实体集:某类实体型的全部实体。联系。实体集中各实体之间的联系称为实体

65、内部联系,即实体各属性之间的联系;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称为实体的外部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有三种情况:1:1,1:n,m:n。用文字表达为1对1,1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实体集内部同样存在1:1,1:n,m:n 的情况。数据模型:层次型层次型、网络型网络型、关系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面向对象型。层次型:将数据分层进行设计,特征如下只有一个无双亲的根结点除根结点外的子结点,向上只有一个父结点,向下可有多个子结点网络型:将数据交叉进行设计,特征如下至少有两个结点无双亲至少有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关系型:将数据按照二维表的方式进行设计面向对象型。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目前应用

66、最广泛的数据模型为关系型。 。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基础上,每一个关系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基础上,每一个关系就是一个笛卡尔积的子集就是一个笛卡尔积的子集关系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采用关系模型定义关系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采用关系模型定义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术语:关系、属性、元组、框架、分量、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术语:关系、属性、元组、框架、分量、域、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关系模式。域、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关系模式。关系关系(Relation):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一张二维表

67、对应一个关系属性属性(Attribute):表中每一列称一个属性,它有名和值之分表中每一列称一个属性,它有名和值之分元组元组(Tople):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框架框架(Framework):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关系型关系型)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域域(Domain):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候选码候选码(Candidate Key):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候选码又称为码候选码又称为码主码主码(Primary Key):指定候选码中的任意一个

68、指定候选码中的任意一个主属性主属性(Primary Attribute):可以作为候选码的属性也叫主属性可以作为候选码的属性也叫主属性非主属性非主属性(Non-key Attribute):不能成为候选码的属性不能成为候选码的属性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数据库中术语说明系 别专 业姓名身份证号学号物理系理论物理张三310222810101 060101信息系信息管理李四310222820202 060202计算机系 软件工程王五310222830303 060303上述表格上述表格(关系关系)中:中:系别、专业、姓名、身份证号、学号都是属性系别、专业、姓名、身份证号、学

69、号都是属性从第二行开始每一个值都称为一个分量从第二行开始每一个值都称为一个分量任何一行任何一行(第一行出外第一行出外)称为一个元组称为一个元组(记录记录)学号、身份证号是候选码,也是主属性,任何一个都可以指学号、身份证号是候选码,也是主属性,任何一个都可以指定为主码定为主码系别、专业、姓名为非主属性系别、专业、姓名为非主属性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学生上述关系可以表示为:学生(系别系别,专业专业,姓名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学号学号)关系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关于一张二维的表格,要求:每一属性(数据项)不可再分,是基本项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各列的属性名都是唯一的,列数依需要而设每列的顺序可以任

70、意交换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表格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各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关系操作关系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集合论,每一个关系就是一个笛卡尔积的子集集合运算有并并、交交、差差三种如:A=1,3,5,7,8 B=2,4,6,8 AUB=1,2,3,4,5,6,7,8 AB=8 A-B=1,3,5,7关系运算有三种:选择选择(筛选筛选)、投影投影和连接连接三种运算都可以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al Query Language)来实现。在 Visual FoxPro 中,可以用其它语言来实现。SQL 语句结构参见下一页,它在任何程序中都是一样的形式。SQL-Stru

71、ctured Query Language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现在已嵌入到各种数据库系统中,其语法如下:SELECT ALL | DISTINCT AS , AS , . FROM WHERE GROUP BY , .HAVING ORDER BY ASC | DESC , ASC | DESC, .上面只是提到单表的情况,对于多表联结查询的情况,语法更复杂。VFP 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数据表的后缀名为 DBF,每一个元组称为一个记录,属性称为字段,属性值称为字段值。数据表的名称应符合WINDOWS的文件名定义数据库由若干个数据表、视图组成。它本身不包含任何用户数据,只是组织和管理数据库中所有

72、的数据和视图,建立数据字典,保护数据安全。后缀名为DBC索引。另建一个文件,对数据表的数据进行排序,以便加快检索速度,数据表中的数据物理顺序没有改变。关键字。在数据库中,属性称为字段,关键字就是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主码称为主关键字。如果一个字段不是当前表的关键字,但是另一个数据表的关键字,则称为外来关键字。视图。从一个或数个数据表中选择的部分字段或记录的组合。它保存的不是实际数据表中的数据,而是相应的关系。存储过程。封装在数据库中的程序或命令文件,对数据库起到保护、查询、视图等作用。VFP 的基本操作启动VFP系统退出VFP系统VFP系统主窗口VFP 的工作方式命令格式:命令动词

73、+命令体+注释(注释引导符号:&) 如:PlayTime = 10 & 表演时间为10秒命令规则命令动词必须放在命令的开始部分,一般命令都有命令动词一般的命令动词只需要写出前面四个字母即可系统不区分字母大小写每一行只能写一条命令。如果要续行,可以在行尾写上分号(;)命令体中子句的数量不限,前后位置可随意放置人机交互方式。用户输入一个命令,VFP解释执行并将结果显示出来。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目的:将所有生产、经营、销售等信息建立数据模型, 动态地反映到系统中, 使之完整化、规范化、代码化, 并实现信息的共享。任务: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 从系统论出发, 运用系

74、统工程的方法, 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 为企业建立共享的信息系统。其核心就是研发出一套适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系统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或者说系统设计)管理软件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的整个过程。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特点(一)复杂性高:不仅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业务领域及企业的规模密切相关, 而且还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经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团队创作:需要集中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及程序设计人员等团队人员的智慧, 共同协作完成。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特点(二)高质量:软件上不能有任何错误, 并且要执行原系统(不管是手工的还是计算机的)的所有

75、功能; 同时还要满足用户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并取得经济效益。产品无形:软件产品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的程序和数据, 不能进行观察和度量。软件生产的过程完全是开发人员的智力活动, 其他人难于理解和掌握。经验不足:不像其它的工业生产有很长的历史, 软件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实际快速发展时间只有30多年。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系统工程:合理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用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系统工程。对于一个系统,一般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目的性及时、准确地收集企业的数据, 并加工成信息, 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依据,

76、 使企业各机构及各个生产环节联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用户难于完全用语言表达出设计要求, 因此开发人员必须始终与用户保持联系, 随着开发工作的进展而不断明确和具体化用户的要求, 从而不断及时地修改系统, 直至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方法。抛弃传统的手工分散处理信息的方式,采用整体化的计算机系统处理, 实现数据共享。要求:详细了解原系统详细处理的过程, 得出原系统的物理模型。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 得出原系统的整体逻辑模型。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正、完善和增补,形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根

77、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建立其物理模型。以上说明参见图3-1、3-2、3-3的模型。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相关性采用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以及 “由顶向下”为主, “由底向上”为辅的原则。“由顶向下”的核心:采用由整体到局部, 由抽象到具体, 逐步求精; 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 逐步深入。首先考虑全局问题, 待全局问题基本解决以后, 再按层次分解, 逐层往下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由底向上”指的是先将某些局部完成, 再考虑整个系统的目标和功能。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由于系统处于环境之中, 因此必须经常与外部环境保持最佳适应状态 (互动性)。即要求系统既具有开放

78、性、容易扩展, 又易于维护。工作成果文档化、图表规范化。将阶段成果归档, 主要起到以下作用:可随时供开发人员进行查阅和核对;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可通过文档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后期工作可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文档的形式以图表为主。系统开发的方法目前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为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 80年代以后,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及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pproach):将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参见图3-4)系统分析: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系统初步可行性研究, 提出总

79、体规划领导批准对原系统进行彻底调查和需求分析 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生命周期法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逻辑模型 , 建立新系统物理模型并提出详细的设计,主要包括: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及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实施:按照新系统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的编写和测试, 系统试运行, 编写技术文件, 新老系统切换, 系统交付使用, 系统运行后的维护和评价。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优点: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采用自顶向下的原则分析和设计系统。严格区分工作阶段。系统开发分三个大的步骤进行, 每一步都非常清楚, 以可行性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和其它文档等明确形式体现出成果。缺点:难以准

80、确定义用户要求开发周期长, 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 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要求, 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基本框架。先运行这个原型, 再不断评价和改进原型, 使之逐步完善。原型法的优点: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的反馈过程, 经过反复修改, 能较好地完成用户的要求; 系统很具体, 用户能迅速接触和使用系统, 并参与系统的开发; 开发周期短, 使用灵活。采用原型法必须具有形成原型和修改原型的支撑工具。面向对象法(Orient Objected)目的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易维护性, 将软件系统用

81、“软件集成块” (SIC: Software Integrated Code) 来构建。特点:操作与数据共同封装; 类与继承机制操作与数据共同封装:将数据与操作同时封装在系统模型的最小基本单元-对象中, 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当对象接收到外部传递过来的消息(对象间的通信)后,通过服务(操作)改变其内部的数据,并发出信息。(参见图3-6)面向对象法(Orient Object)类与继承机制。类: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组成。类说明统一描述类的结构、约束条件及操作类实现由开发人员自行掌握。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且数量不限。子类可以继

82、承类的属性、操作及约束。如老鹰属于鸟类,具有鸟类的所有特性。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CASE :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其特点有三: 能实现一个具有快速响应、专用资源和早期查错功能的交互式开发环境。 对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各环节实行自动化 通过图形接口, 实现直观的程序设计。CASE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原型法适合于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或局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面向对象法适合于小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机构化生命周期法较全面支持大、中型系统的整体开发,但同时也采用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法作为子系统或局

83、部环节上的开发。生命周期法是当前系统开发应用的主要方法。系统开发的方式系统开发的组织:开发领导小组提出建立新系统的规划和总策略保证满足企业不同部门对新系统的需求对开发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协调系统开发中有关的各项工作向上级组织报告系统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委任计算中心主要工作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范围系统开发的组织:开发项目组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许多不同工作同时或交叉进行,是由许多人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大型系统常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第四章 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信息系统规划是关于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计划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程度高

84、、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对企业管理将发生深刻的影响,一般在开发时可能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重组良好的系统规划,可以:深化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保证用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信息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降低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系统规划的目的: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企业战略: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的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和各部门的不同需求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

85、策提供依据通过投资预算,使领导对系统总的投资及用途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明确系统开发得优先顺序根据财力情况和各子系统的缓急情况,决定开发次序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战略性规划指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计划,而执行性规划指对战略性规划具体执行的细化。u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并对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组织地位及关系。影响信息系统开发主要有三个方面:(参见图4-1)企业的战略性规划管理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u信息系统的执行性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

86、的具体实施,它需要考虑企业目前的环境、资源以及对各项任务的具体安排,主要内容如下: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界面、外部接口以及主要功能;系统运行环境描述,主要针对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及组织、职能的调整;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系统开发计划,确定开发策略,划分开发的先后次序及投资预算,形成优化方案。诺兰模型u诺兰模型:由美国专家诺兰(R. L. Nolan)于1979 年提出的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包含6个阶段,具体如下:初始阶段:局部开始使用计算机,主要学习技术普及阶段:主要是学习和普及计算机知识控制阶段:由于各单项之间的应用不协调,对计算机的使用需要加以规划和控

87、制集成阶段:是一个转折点,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采取全面的规划和改造数据管理阶段:计算机的作用开始真正发挥,投资开始产生效益成熟阶段:计算机的作用充分发挥,利用计算机,能够提高决策水平,优化管理,避免失误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u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任务)、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成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战略集合转移法分为两步:第一步,阐述企业的战略集,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描绘企业有关的各

88、类人员组成的集团识别各集团的目标识别各集团的使命(任务)及战略第二步,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成MIS的战略集。MIS的战略集包括系统目标、约束及战略计划。其过程参见图4-3。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u关键成功要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识别,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关键要素:指影响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采用关键成功要素法分为四个步骤: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确定关键要素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即给出每个关键要素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标准用CSF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能确定事情的重要程度和轻重缓急。信息系统规

89、划的主要方法u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在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发生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BSP开发的方法采用“自上向下”进行规划和“自下向上”进行开发。参见图4-4。BSP实现的主要步骤有:定义企业目标,使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同意并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使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即企业管理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它是BSP方法的核心。定义数据类,即明确各种数据的内容和范围,以及这些数据如何使用。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即对数据资源和信息流程进行合理组织的

90、方案。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u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由企业有关领导、系统分析师和信息管理专家组成的小组负责。包括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内容:对企业进行初步调查,综合考察企业现有系统和环境状况以及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被支持力度以及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可进行开发等。初步调查,是下一步(可行性分析)的基础,调查内容:企业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状况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系统开发被支持的力度规划的可行性分析经济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系统运行的可行性信息系统规划概论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现行系统概况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系统运行

91、可行性分析结论。必须选择下列结果之一可以立即开发等待某些条件成熟才能开发需对目标进行部分修改后才能开发完全不能开发第五章 系统分析u目的:了解用户需求,全面调查分析现有系统,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逻辑设计主要是确定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而不考虑具体的实现,当然这些功能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系统分析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u系统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u系统详细调查在系统规划可行性报告获得批准后进行,目的是收集现行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u调查人员:由项目组或系统分析组担任,人员由系

92、统分析师、企业主管领导及管理专家组成。u调查方法多样性,如开座谈会、发问卷、参加实践等;获得的信息要准确、可靠;系统分析的描述工具要简洁、易懂(参见图5-1);表达问题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调查的顺序采用“自顶向下”、由抽象到具体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描述主要工具有: 组织结构图、信息关联图、事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判断表、判断树、结构化语言及U/C矩阵。u调查内容: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关联状况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调查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关联状况u组织结构:企业现有各个部门及其关系。从纵向来看,它体现了部门的隶属关系;从横向来看,它体现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绘制组织结构图时,应根据系统的目

93、标和范围,绘制重点,略去或概括范围以外的内容。参见图5-2。u信息关联状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信息是企业管理的依据,是企业决策、控制、协调的基础。按照组织结构,弄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绘出信息关联图。参见表5-1。信息关联图中,每一行为该行第一列所在部门输出的信息,每一列为该列第一行所在部门输入的信息企业的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图及信息关联图从整体上对系统的信息及其联系进行了描述,属于抽象的概述。为了细化系统的信息处理,还需要根据组织结构图,对现行系统的业务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按照现行系统的管理业务流程,逐步深入地进行。调查中要找出重复作业信息和主要问题以及例外处理情况等;采用业务流程图作

94、为现行系统业务的描述工具。图中采用专用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类型和处理环节,参见表5-2。国际上和我国都还没有统一的符号。图5-3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工资处理业务流程图。绘制业务流程图是通过反复修改、逐渐深化得来的。系统的数据调查全面收集与业务有关的所有原始凭证、票据、单据和台帐,包括各个数据项的含义、性质、长度及数据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以下三类汇总:输入数据:输入系统进行处理的各种凭证、票据;存储数据:各种台帐、记录文件;输出数据:系统对各种数据加工后产生的各类报表及查询结果。汇总表的形式参见表5-3、表5-4。数据分布的估算:主要是估算各种主要数据的来源、部门分布及时间段分布。参见表5-5需求

95、分析和逻辑模型的建立需求分析主要对原系统的功能和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抽象,以确定新系统应满足的要求。该工作分三步进行: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写数据字典、数据功能分析。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参见表56,图54,图55,图56。需求分析及新系统逻辑建模需求分析即对系统的功能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抽象,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它包括三个方面:绘制数据流程图数据分析功能分析和数据功能格栅图数据流程图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概括性抽象性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的符号有四个(参见P136-137)顶层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底层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扩展的底层数据流程图绘制系统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

96、将数据流程图中的各种数据和特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来表征数据字典主要对数据流程图上的各个元素给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通过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就能够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数据字典的基本要求:数据流程图中的各成分定义必须明确、唯一、易懂;命名、编号与数据流程图一致;符合一致性及完整性的要求;格式规范,文字简炼,符号正确数据字典包括六个方面: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功能和外部实体。系统分析-数据字典数据项:又称数据元素-数据的最小单位,实际上它定义了每一个字段的特性。包括名称、编号、别名、说明、长度及取值范围。数据结构: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同时也可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循

97、环定义),它表征了数据项之间的关系。注意:如果当前数据结构中包含其它数据结构,则其它的数据结构需在前面已经定义。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包括名称、组成、说明及来龙去脉等。系统分析-数据字典在表征数据流时,根据不同的条件,有些数据项可能要与其它的数据项进行组合,因此为方便起见,采用一些约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些关系。+ 表与, 表 或, 表重复,( ) 表可选数据存储:数据结构保存的场所,一般指逻辑存储结构而非物理组织。数据存储通常由编号、简述、组成、关键字和相关联的处理等。处理功能: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包括名称、组成、说明及来龙去脉等。外部实体:独立于系统内部的实体,它包括实

98、体名称、编号、简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系统分析-数据字典综合起来,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通过它可估算出现有系统的业务量和整个系统的总数据量,从而能分析和了解系统的处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描述处理功能的工具。处理功能分为三类: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处理、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第一个属于物理设计范畴,第二个可用相关的数学公式描述,但对于逻辑判断,需要采用特殊的描述工具才能加以详细的说明。通常采用判决策树、决策表和结构化语言来描述。系统分析- 功能分析决策树:采用树的形式来表示整个判断过程,比较直观且容易理解。但判断树不适合于条件太多的情形。参见图5-15决策表:可以处理复杂的判断,它将具体条件、

99、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用二维表很直观地表示出来。参见表5-10、表5-11。结构化语言:参见P148U/C矩阵:参见表5-12,表513。其中U 表示使用者(Use),C表示生产者(Create)。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员在完成系统分析后应提交系统分析报告给用户,报告包含:原系统的状况和问题:简要说明原系统的设置及优缺点以及用户要求研制新系统的原因新系统的目标:对新系统的目标作比较全面的描述新系统的逻辑设计;以数据流程图为主要工具,数据字典、数据分析和功能分析为附件,说明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有关新系统方案的比较:列出23个新系统的逻辑设计模型不同的方案,一共决策者参考。分析报告提交用户、

100、管理人员、专家讨论,领导审核、批准。第六章 系统总体设计设计任务:通过系统分析,按照逻辑模型的要求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和物理设计,为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系统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及设计报告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设计报告)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可读性,易于修改和维护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人力及费用投入比例如下:系统开发:20%。 其中,分析与设计35%; 编程序 15%;测试程序 50%系统维护:80%。其中包括改

101、错、随环境变化的修改和新增功能概括起来, 系统维护和程序测试占整个系统结构设计的90%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解决由于修改一个模块造成需要修改与之相关联的其它模块的“波动效应”,参考图6-1,解决的办法采用结构化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 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同时模块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少采用由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进行设计。先将整个系统按功能分成若干个第一层模块,接下来对第一层的每一个模块采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解成第二层模块,余下的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模块分解完毕。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上层模块分解成下层模块的3种结构形式: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如右图)编程语言 DO A DO B DO C ;

102、 IF 条件为真 DO A ELSE DO B ENDIF ; DO WHILE 条件为 DO C ENDDO ;ABC条件AB条件CYNYN结构化设计-模块调用规则模块分解基本结构及控制结构图参见P158控制结构图的基本符号和规定参见P159每个模块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且只有接受到上级模块调用的命令时才能执行模块间的通信只能在上下级模块之间,任何模块不能与同级模块或其它上下级模块进行通信若当前模块需与非直接上下级的模块进行通信,必须通过其上级模块进行传递模块调用顺序为自上而下。系统可以设计一个总调度模块进行各模块间的通信。模块分解的规则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模块自身联系紧密;模块之间的信息联系尽

103、可能减少。衡量模块分解是否合理,可按模块凝聚和模块耦合来判断。模块凝聚指模块自身功能联系的紧密性,从高到低分为五级:功能凝聚、数据凝聚、时间凝聚、逻辑凝聚和偶然凝聚。功能凝聚: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明确的功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如对当前打开的数据库进行查询的模块模块凝聚数据凝聚:模块内包含若干处理,按序执行,且前一处理的输出数据是下一处理的输入数据时间凝聚:由若干彼此有关的处理集中在一起。如初始化模块逻辑凝聚:模块内各组成部分的处理逻辑相似,但功能彼此不同。如系统的所有输入操作放在同一个模块中。偶然凝聚:模块内各组成部分的处理彼此无关,偶然地组合在一起模块耦合模块耦合为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包括

104、三种类型: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和非法耦合数据耦合:两个模块之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控制耦合:模块间传递控制信息。应尽可能地减少这种耦合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被另一个模块用某种方式引用。对这种耦合,应全面禁止,杜绝发生如何绘制控制结构图综合起来,结构化系统应做到模块的功能凝聚和数据凝聚、模块间的数据耦合,尽量少用控制耦合,杜绝非法耦合绘制结构图就是将数据流程图“翻译”成控制结构图(参见图6-8)“翻译”规则:由顶向下,逐级下推数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DFD中的处理功能-模块流入DFD中的数据流-模块中的输入数据流出

105、DFD中的数据流-模块中的输出数据底层次模块结构分解原则首先参照底层次数据流程图的功能结构;其次按照模块分解的规则,将凝聚力低或具有控制耦合或非法耦合的结构进行分解根据凝聚类型不同,分解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以转换为中心和以业务为中心。以转换为中心: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大部分(参见图6-9)底层次模块结构分解原则以业务为中心: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内部包含若干逻辑相似的业务。这种模块可分解为一个检查业务模块和一个调度模块(参见图6-11)当检查和调度功能不复杂时,可将二者合并至上层模块中;

106、如果关系很复杂,则不宜合并至上层模块中去(参见图6-1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所有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石,数据库结构的好坏部分决定了系统的好坏数据在计算机中存贮的逻辑层次包括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数据项:数据处理中最基本的逻辑单位。数据项分为“型”和“值”,如 姓名/张三,数学/80记录: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文件:具有相同类型的记录集合数据库:有关某一方面的所有文件的集合二维表介绍在关系规范化中,关系被看作一个二维表,满足:任何一列的数据项都属于同一属性每一列都有不同的属性名行和列的顺序无关紧要表中所有的行不能有两行完全相同,但列没有这个限制数据库设计的要求和步骤数据库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要求;

107、满足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范式。即数据库具有数据完整性好、数据处理效益高,便于理解和维护且没有数据冲突。数据库设计步骤概念结构设计:结合数据库的规范理论,将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用概念数据模型表达出来。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数据模型按照选定的数据库系统,转换成对应的逻辑数据模型。物理结构设计:按照选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佳的物理结构,即数据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达到最好。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通常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R图),它由实体、属性和联系三要素组成。E-R图有4种表示符号: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在长方形框内写上实体名以菱行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在

108、菱框内写上联系名,用连线将菱形分别与有关的实体相连接。实体和联系类型的E-R图共有3种。1:1;1:N ;M:N。参见图6-166-18。用椭圆形表示实体(或联系)的有关属性,并标出实体与属性的联系。实体与属性的关系图参见图6-13。用线段表示以上三种图形之间的连接用E-R图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步骤如下: 根据数据字典,列出需要存贮的结构实体和数据项清单。参见表6-2。 画出各分E-R图。参见图6-15。此过程需消除不符合数据库要求(规范)的内容。 将各分E-R图集成为总E-R图,消除其中冗余数据和联系。 (参见图6-15图6-19)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由E-R图向通用的关系模

109、型转换,转换规则有以下三条: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该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该关系的码。一个联系也可转换为一个关系,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的属性可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转换时有以下几种情况:联系为1:1,则所连接的各实体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联系为1:N,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联系为M:N,则关系的码为所连接的各实体码的组合。具有相同码的关系可以合并。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数据库的物理实现VFP 数据库的设计创建数据表数据记录的添加、修改、删除浏览数据表的记录创建数据库添加和创建数据库表创建索引和排序文件打开关闭索引和排序文件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联编辑、调整和删除关联创建

110、单表视图和多表视图视图的连接类型数据关联的类型分四种:内部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全部连接。说明如下:设A=1,张三;2,李四;3,王五,B=1,90;2,80;4,95内部连接:1,张三,90;2,李四,80左连接:1,张三,90;2,李四,80;3,王五,0右连接:1,张三,90;2,李四,80;4,95全部连接:1,张三,90;2,李四,80;3,王五, 0;4,95系统代码设计代码能唯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每个实体,不仅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有利于系统的推广和使用。 代码设计:尽量采用已有的国家或部颁标准,其余的代码由企业自己设定。代码设计原则:代码应具有唯一性;逻辑上满足要求,结构上与处

111、理方法一致;表意直观,逻辑性强;具有可扩充性;短小精悍;符合编码标准。代码类型:顺序编码、重复编码、成组编码、十进制编码、专用编码、组合编码。参看P197199。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在代码中增加一位校验位(一般放在最后),作为代码的一部分,用以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一般可以检测到抄写错误、一位数字错误、部分易位错误及一些随机错误。如增加一位校验位使得所有位的数字之和与10的模为零。系统代码设计企业中的代码:部门代码:成组码人员代码:顺序码或组合码物资代码:成组码设备代码:组合码产品代码:成组码或表意码会计科目代码:成组码第七章 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完成以后,需要确定子系统和各个模块的具体

112、实现方法,即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原则是以对象为中心,将数据和程序捆绑在一起,封装在对象中。使用对象时只需了解对象接口提供的功能,而不必知道对象内部的数据描述和具体功能的实现方法。基本对象软件本身已经具备,编程人员只需调用修改参数即可。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分为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和对话框方式。第七章 系统详细设计菜单设计菜单分为下拉式(普通)菜单和快捷式菜单 菜单定义完成后,需要利用“菜单”栏目下的“生成”选项生成一个菜单文件,后缀名为 MPR,运行该文件要加上后缀名。如:DO AA.MPR,DO D:MYFILESBB.MPR 等。窗口的设计(输入界面的设计之一) 窗口标题的更改、窗口最大

113、化、窗口最小化、窗口中控件字体的设置以及对话框的设置(参见P229)输入数据的校验(输入界面的设计之一) 在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表字段中设定,可以设定输入值的数据类型、长度、默认值、有效范围以及数据输入错误的提示信息(参见P225)第七章 系统详细设计界面输入的原则可靠性高、容错性好操作简单、易学易用风格一致,屏幕美观漂亮如何创建输入界面?新建表单添加数据环境添加表单控件如何在表单上显示数据表的内容?如何前后翻动记录?查询结果如何输出?报表如何生成和输出?第七章 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要求:全面、清楚、准确、详细地阐明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技术、手段及环境要求。说明

114、书包括:控制结构图及每一模块的详细说明数据库设计说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代码设计说明用户界面设计说明计算机处理过程说明实施费用估计第八章 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包括准备工作、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转换(切换)1. 准备工作:购置及安装必要的硬件和设备;购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包;培训操作和使用人员;数据存贮的准备;信息的重新组织和管理职能的重新划定2. 程序设计:编程实施及编程质量要求。编程实施指采用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按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写源程序;编程质量要求源程序正确、可理解性强、可靠性好及容易维护(程序设计另讲)3. 系统测试:测试的对象和目的;测试的基本原则;测试的方法。第八章 系统实施测试

115、的对象和目的:对象包括源程序及各阶段的说明文档;目的是找出系统的功能错误、系统错误、过程错误、数据错误及编程错误测试的基本原则:成立尽量由非系统开发人员的测试小组,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测试:a. 采用合法、有效及非法和无效的数据进行测试b. 回归测试:对于测试时发现错误的地方修正错误后重新测试,以检测错误是否改正及是否产生了新的错误c. 集中测试出错多的模块第八章 系统实施测试的方法:采用黑盒法和白盒法。a. 黑盒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只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从程序的输入输出上测试程序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b. 白盒法:按照程序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检测它是否与设计相符合系统测试过

116、程:分为模块分调(单元测试)、模块联调(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4. 系统转换(切换):分为转换方式和转换的主要工作a. 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试点后直接转换及逐步转换第八章 系统实施b. 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系统使用说明文档及系统初始化系统说明文档包括用户使用说明书、计算机操作规程及程序说明书系统初始化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设置、控制参数的设定、数据加载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第八章 系统实施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程序按顺序一条一条执行。如:OPEN DATABASE AADO A1USE BBDO CC.MPRUSECLOSE DATABASE

117、第八章 系统实施判断选择结构简单判断选择多分支选择简单判断选择,语法如下:IF 条件1 执行语句段1ELSE 执行语句段2ENDIFIF FOUND() DISPLAYELSE ? 没有找到!ENDIF第八章 系统实施多分支选择结构DO CASECASE 条件1 执行语句段1CASE 条件2 执行语句段2CASE 条件N 执行语句段NOTHERWISE 执行语句段PENDCASE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DO CASECASE AB ?”AB”CASE A=B ?”A=B”OTHERWISE*CASE AB ?”ANN EXIT ENDIF MM=MM+1 NN=NN-1ENDDO循环条件循环体

118、第八章 系统实施计数循环。语法如下:FOR 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执行语句段1 EXIT 执行语句段2ENDFOR 计算 12+100S=0FOR NN=0 TO 100 S=S+NNENDFOR计算 246+100S=0FOR NN=0 TO 100 STEP 2 S=S+NNENDFOR循环条件循环体循环控制变量自动加步长第八章 系统实施扫描循环。语法如下:SCAN 范围 FOR 条件 执行语句段1 LOOP 执行语句段2 EXIT 执行语句段3ENDSCAN USE STUDENTACCEPT “请输入姓名:” TO XNAMEIF XM=ALLTRIM(XNAME)

119、DISPLAY WAIT “Is this(Y/N)” TO X IF UPPER(X)=“Y” EXIT ENDIFENDIF记录范围循环体第八章 系统实施在屏幕上显示九九乘法表CLEARSET TALK OFFFOR X=1 TO 9 FOR Y=1 TO X ? STR(X,1) +*+ STR(Y,1) +=+STR(X*Y,2) +SPACE(1) ENDFOR ?ENDFOR在屏幕上显示(倒)三角形状的*(9行)CLEARSET TALK OFFFOR X=1 TO 9 ?SPACE(9-X) + REPLICATE(* , X) *?SPACE(X-1) + REPLICATE(

120、* ,10-X)ENDFOR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新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需要进行管理河维护,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正常、可靠的运行;对系统进行评价并不断改善河提高系统的性能。系统管理和维护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评价系统维护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系统系统的管理机构包括信息中心在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地位、信息中心的管理方式、信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信息中心在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请参看图9-1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请参看图9-1B。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阶段,请参看图9

121、-1C。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阶段,请参看图9-1D。系统系统的管理机构信息中心的管理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式是指所有信息资源的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取不集中在信息中心,企业任何部门的信息需求都由信息中心提供。优点是:统一、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统一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分散式是指将信息资源分贝置于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优点是:能满足各部门内部的信息需求,各部门都信息的控制、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集中与分散组的合。集中与分散的组合参见表9-1。第九章 系统

122、的管理与维护信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信息中心一般由系统开发组、维护组、计算机运行组、数据库管理组和网络组组成。参看图9-2各部分的中作职责如下:开发组:负责协助制定信息系统新的规划,分析新系统的需求,负责应用软件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文档管理工作。维护组:维护应用软件系统计算机运行组:负责系统软硬件的安装和维护数据库管理组:负责管理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库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网络组:负责网络的设计、安装、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参见图93)影响安全的因素自然灾害和偶发事件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和破坏硬件故障安全性保护措施物理安全性控制人员

123、管理及控制存取控制数据加密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系统可靠性。为了将各种故障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采取的可靠性措施有:设备冗余技术负荷分布技术系统重新组合技术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系统评价:包括系统目标功能的评价、性能的评价、经济效果的评价目标功能评价:可设计问答卷让用户填写性能评价:着重于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时间、容错性、使用效率等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间接效益。直接间接效益包括年产品销售额的增长及生产成本降低部分;间接间接效益表现在企业管理是否提高、管理方法优化有效、各项基础数据完整等。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4. 系统维护:包括系统维护的内

124、容、应用软件的维护及数据库维护a. 维护内容包括应用软件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及硬件设备维护b. 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包括维护与开发、维护的类型及维护的管理。维护类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性维护:根据用户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提出的新的更高等要求,不断完善整个系统,耗时占维护的5060%适用性维护:使软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耗时占25%纠错性维护:纠正未能发现的遗留错误,耗时占20%预防性维护: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不久就要做较大变化的部分进行维护第九章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且每次修改前后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文档,修改后要经维护小组测试并与用户共同验收c. 数据库的维护

125、:包括数据库的正确保护、转贮及恢复、数据库的重新组织与重新构造为保证数据库的正确性,必须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每次需要改变数据库的内容时,需在操作前后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确保遇到错误能恢复正确的数据。由于数据库应用环境的变化,需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删除不要的子段(域),增加索引等等5. 系统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子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及软件维护制度。附录 Visual FoxPro 的基本操作u数据表创建数据表。命令:CREATE 路径+数据表名称。例如:CREATE D:AA.DBF (也可以写成 CRATE D:AA),输入完后按 Ctrl

126、 + W (CtrlW) 或者按确认存盘。打开数据表。命令:USE D:AA EXCLUSIVE/SHARED。以独占/共享方式打开数据表。添加记录。命令:APPEND 在数据表末尾添加新的记录修改记录。命令:EDIT 记录范围。用该命令比须先把数据表打开。如果不带记录范围,则编辑当前记录。删除记录(逻辑删除)。命令:DELETE 记录范围。用该命令比须先把数据表打开。如果不带记录号,则删除当前记录。注意:该命令仅仅是对选中的记录打上删除标记,没有真正从数据表中删除。物理删除记录。命令:PACK。将打上删除标记的记录彻底从数据表中删除。恢复记录。命令:RECALL 记录范围。将符合条件打上删除标记的记录恢复,即去掉删除标记。如果不带记录范围,则恢复当前记录。删除数据表中所有的记录。命令:ZAP。删除数据表中所有的记录。附录 Visual FoxPro 的基本操作u记录范围。有四种形式:单独一个记录号。如:EDIT 3所有的记录 ALL。如:EDIT ALL接下来的N条记录 NEXT N。如 EDIT NEXT 3符合条件的记录 FOR 条件。如 EDIT FOR SEX=1u创建数据库命令:CREATE 数据库名称。例如:CREATE C:BB。数据库文件会产生三个文件:BB.DBC,BB.DCT,BB.DCX;分别表示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备注文件、数据库索引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