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86745257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18.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和战国时期相比, ,秦的文化氛围发秦的文化氛围发秦的文化氛围发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 ?(1 1 1 1)变化:)变化:)变化:)变化: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 :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2 2 2 2)原因)原因)原因)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

2、一的中央集权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的学术氛围。的学术氛围。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制。制。制。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

3、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表现何在?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表现何在?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表现何在?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表现何在?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知识

4、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丞相李斯曰: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

5、诸生不师今而,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别黑白而定一尊。私私学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议,夸主以为名

6、,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所职,天下敢有藏诗诗、书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有敢偶语诗诗书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制曰:“可。可。”儒学的兴起儒学的兴起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7、批判批判背景背景2.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具体步骤:具体步骤: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评价评价实质实质:文化专制与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与思想控制影响影响(1 1 1 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特定历史背景;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特定历史背景;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特定历史背景;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特定历史背景;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2 2 2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

8、粗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否定,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否定,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否定,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发展走入儒学发展走入低潮低潮1.第第1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汉以后,汉以后,“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受到主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被称为流文化的批判,被称为“灭学灭学之祸之祸”鲁鲁 壁壁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儒学正统之前的统治思想儒学正统之前

9、的统治思想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道)(道)原因原因表现表现-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影响影响-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有为有为”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萧规曹随萧规曹随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10、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岂少朕与”?乃?乃

11、谓窋曰: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上曰:“联乃安敢望先帝乎!联

12、乃安敢望先帝乎!”曰: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上曰:“君似不及也。君似不及也。”参曰: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乎?”惠帝曰:惠帝曰:“善。君休矣!善。君休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思想)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思想)1、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的建议并实施?的建议并实施?汉代董仲舒新儒学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确立为正统地位的原因确立为正统地位的原

13、因/ /背景背景: :(1 1)汉武帝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问题,土地兼)汉武帝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问题,土地兼 并问题等迫切需要并问题等迫切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度。(2 2)国家实力增强)国家实力增强 (4 4)汉初)汉初黄老无为思想黄老无为思想已不适应形势需要。已不适应形势需要。(3 3)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儒学成正统与主流的过程儒学成正统与主流的过程1.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对儒学的改造术及对儒学的改造2.汉武帝的措施汉武帝的措施董仲舒生平董仲舒生平 董

14、仲舒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前(前(前(前179179179179前前前前104104104104年)年)年)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举贤良文学之士,进举贤良文学之士,进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天人三天人三天人三策策策策”,建议,建议,建议,建议“诸不在六艺诸不在六艺诸不在六艺诸不在六艺(礼

15、、(礼、(礼、(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之科、之科、之科、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进。并进。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为武帝所采纳,形成为武帝所采纳,形成为武帝所采纳,形成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政治格局,为此政治格局,为此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春秋繁露春

16、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举贤良对策晚年著晚年著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创制创制新儒学体系新儒学体系。特点:。特点:糅合糅合道家道家、法家法家、阴阳五行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的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一:材料一: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

17、息,然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班固汉书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观点:观点:目的:目的:评价:评价:(1)消极: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积极: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18、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说明理由。理?并说明理由。有道理。有道理。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和汉武帝“罢黜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晚年著晚年著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创制创制新儒学体系新儒学体系:1.继承:继承:民本、仁政、大一统、三纲五常民本、仁政、大一统、三纲五常2.发展:发展: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

19、神授3.特点:特点:A.内容上:内容上:兼采各家如兼采各家如糅合糅合道家道家、法家法家、阴阴阳五行家阳五行家的思想的思想,为外儒内法,为外儒内法B.形式上:形式上:神学外衣神学外衣4.目的:目的:A.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与皇权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与皇权B.限制皇权,防止危害封建秩序,激化社会限制皇权,防止危害封建秩序,激化社会矛盾矛盾相关材料相关材料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为臣纲君臣义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为子纲父子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为妻纲夫妻顺夫妻顺【仁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礼】理也。待

20、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智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信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认为认为“三纲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五常”是用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三纲”说成是说成是“天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 ,用用“阳尊阴卑阳尊阴卑”的思想的思想, ,论证论证了了“三纲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

21、。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顺命 材料二: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材料二: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

22、,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为人者天材料三:材料三: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观点:观点:目的:目的:“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天人感应

23、感应”加强君权加强君权(材料一(材料一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三纲纲”。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三纲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观点:观点:目的:目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

24、护统治秩序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评评价价积极积极消极消极1、政治:加、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文化:对、文化: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道德:发、道德: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学术:扼学术: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专制,应当鼓励各种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学术思想争鸣3、政治:宣、政治: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25、和等级制度,应批判级制度,应批判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思维拓展思维拓展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 1)地位:先)地位: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以后的儒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独尊。(2 2)内容:先)内容: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 ,而董仲舒以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后的儒学谈论神学神学。(3 3)学术目的:先)学术目的:先秦儒学是对秦儒学是对“真理真理”的追求,的追求,而董仲舒以而董

26、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政治敲门敲门砖砖”。(4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儒学则被当作“圣经圣经”。汉武帝的措施汉武帝的措施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1、他是、他是怎样具体实施的怎样具体实施的?2、有何影响?有何影响?思考思考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 中文名:刘彻中文名:刘彻别名:刘彘别名:刘彘国籍:汉朝(西汉)国籍:汉朝(西汉)民族:汉族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今西安)出生地:长安(今西安)出

27、生日期:公元前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年(景帝前元元年)逝世日期:公元前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年(武帝后元二年)职业: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职业:皇帝、政治家、战略家信仰:儒家之学信仰:儒家之学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主要成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主要成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代表作品:代表作品:秋风辞秋风辞瓠子歌瓠子歌天马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悼李夫人赋谥号:孝武皇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庙号:世宗在位:五十四年在位:五十四年享年:享年:70岁岁陵墓

28、:茂陵陵墓:茂陵1.1.政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2.教育教育上的儒学化上的儒学化3.3.选官制的儒学化:察举制选官制的儒学化:察举制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1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科书五五经与五经博士的设立经与五经博士的设立(2 2)中央:兴)中央:兴办办太学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3 3)地方:初建教)地方:初建教育育系统系统郡县

29、学郡县学(使儒学在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地位)教育被儒家垄断教育被儒家垄断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汉武帝兴办太学过程与意义:汉武帝兴办太学过程与意义: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做官。作用:太学的兴办,作用:太学的兴办,a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非贵族官

30、僚家庭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非贵族官僚家庭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b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标志。积极积极A.A.政治:维护封建统治,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政治:维护封建统治,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B.B.学术上: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与发展学术上: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与发展C.C.文化教育上:文化教育上: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A.A.政治:维护封建专制与纲常伦理政治:维护封建专制与纲常伦理B.B.学术与文化:

31、学术与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思想专制政策,结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思想专制政策,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的自由发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局限局限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秦始皇秦始皇汉武帝汉武帝不不同同点点政策政策原因原因影响影响相相同同点点排斥、打击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秦刚刚统一,需

32、要巩固君主专制;固君主专制;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发展儒政治需要;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 1)确立:)确立:隋唐确立隋唐

33、确立的选官制度。的选官制度。(2 2)特点:)特点: A A、以以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为标准选定官员 B B、考试内容是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儒学经典(3 3)历史影响:)历史影响: A A、有益于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的稳固; B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儒学因科举制而显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 C、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 D D、导致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相对薄弱补充:补充: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世官制、察举制世官制

34、、察举制和科举制和科举制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 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察举制:一种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由下而上推选人

35、才的选官制度。的选官制度。 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德行和才能,即,即“选贤使能选贤使能”。考核能力的办法是。考核能力的办法是“对策对策”: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策问策问,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对策对策。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

36、个人能力的。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豪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察举制作为一。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科举制:科举制:一种用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的制度。起迄:起迄: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衰于明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衰于明清,清,1905190

37、5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广的选士制度。过程:过程:隋文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宋代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

38、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两代的科举制以明清两代的科举制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解释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解释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明清时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科举制使许多士人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科举制使许多士人幻想幻想“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经书和文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

39、儒家的经书和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也导致了士人知识结构的偏狭。也导致了士人知识结构的偏狭。汉武帝使用的年号汉武帝使用的年号公元前公元前140年,第一个年号是年,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建元“”元元”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建元建元”这个年号上。这个年号上。公元前公元前134年,天上有年,天上有“长星长星”出现,以为祥瑞,汉武帝于是

40、改年号为出现,以为祥瑞,汉武帝于是改年号为“元光元光”。公元前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朔元朔”,“朔朔”具有具有“初始初始”的意思。的意思。公元前公元前122年,汉武帝获得了一头白麒麟,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年,汉武帝获得了一头白麒麟,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狩元狩公元前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又以为祥瑞,改年号年,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又以为祥瑞,改年号为为“元鼎元鼎”。公元前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改年号为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改年号为“元封元封”。公元前公元前104年年第七个年号是第七个年号是“太初太初”。在此之前,汉朝一直以

41、十月为。在此之前,汉朝一直以十月为岁首,这一年,汉武帝改以正月为岁首,为纪念这一开创性的改制,岁首,这一年,汉武帝改以正月为岁首,为纪念这一开创性的改制,所以更年号为所以更年号为“太初太初”。公元前公元前100年,太初四年后,因连年干旱,汉武帝改年号为年,太初四年后,因连年干旱,汉武帝改年号为“天汉天汉”。“天汉天汉”即即“天河天河”,年号的意思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德勤政来感动天,年号的意思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德勤政来感动天帝,让天河里的水化为甘霖降于人间。帝,让天河里的水化为甘霖降于人间。公元前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太始太始”,含有,含有“荡涤天下,与民更始荡涤天下,与民更

42、始”之意,可见,汉武帝在不断地追求事业上的新起点。之意,可见,汉武帝在不断地追求事业上的新起点。公元前公元前92年,改年号为年,改年号为“征和征和”,含有,含有“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之意。之意。汉武帝已陶醉于自己征服周边民族而使天下太平的伟业之中。汉武帝已陶醉于自己征服周边民族而使天下太平的伟业之中。公元前公元前8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后元后元”,这是汉武帝使用的最后一个,这是汉武帝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年号。1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与“大一统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 A 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用政治

43、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 B 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 C 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 D 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 C2 2、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董仲舒提出了( )( )A A“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思想思想 B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C“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D D“限民名田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塞兼并之路”

44、A A3、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作用()“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重用儒学家重用儒学家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设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BCDC C4 4、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 A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 B、儒家提出了、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君权神授”的理的理论论 C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

45、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D D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道教和佛教的严重挑战(3)唐末五代时期:受到质疑,统治地位被削弱三教合一图三教合一图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谓的“君臣君臣”秩序失去信心,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4)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佛教的传入与影响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公元前六世纪,古

46、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尼创立佛教,汉朝汉朝传入中国。魏晋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为中国士大夫所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为中国士大夫所广泛接受。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佛广泛接受。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教。 白马寺创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十一年( (公元公元6868年年) ),是佛,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为中国佛教的“祖庭祖庭”和和“释源释源”,有,有“中国第一古刹中国第一古刹”之称。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白马寺(河南洛阳)道教的产生与传播道教的产生与传播道教的产生与传播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

47、帝(公元东汉顺帝(公元126126144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太清玄元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斗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两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大派别。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奉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魏晋时期玄学(一种哲学思魏晋时期玄学(一种哲学思潮)盛行,其代表人物以老潮)盛行,其代表人物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庄解释儒家

48、经文,促成儒、道融合。道融合。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的风景名胜左侧是左侧是佛教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儒家胜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泰山名胜泰山名胜红门宫红门宫2、儒学复兴运动2、儒学复兴运动(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2)北宋文化政策宽松,掀起儒学复兴运动。推崇春秋,推崇尊王攘

49、夷,必须以唐为鉴“华夷之辩”(为复兴儒学创造条件)三、新儒学的出现三、新儒学的出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理学的含义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运人生命运,又继承又继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并能并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新儒的新儒学。学。道道佛佛儒(根本)儒(根本)目的目的它是以它是以“理理”或或“天理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故名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故名“理理学学”。是儒道佛三家的融合的产物。是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是儒道佛三家的融合的产物。是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完成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后形成的新儒学。有益的内容,完成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后形成的新儒学。它是宋明时期

50、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熟理学的创立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伦理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基本思想特征:1、周敦颐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

51、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合,而生水、火、木、金、” ” 太极图说太极图说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4、程颢、程颐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中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ho(1

52、0321085)、程颐、程颐y(10331107)的并称。二人为嫡亲兄弟的并称。二人为嫡亲兄弟,均出生于黄州黄陂县均出生于黄州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称为二程故里)。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今武汉市黄陂区,称为二程故里)。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官至监察御史里行。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观元年。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

53、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二程思想:思想:“天理天理”是理学最高范畴;是理学最高范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发挥“仁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材料材料材料材料 宇宙之间一宇宙之间一宇宙之间一宇宙之间一理理理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54、性性性;其;其;其;其张之为张之为张之为张之为三纲三纲三纲三纲,其纪之为,其纪之为,其纪之为,其纪之为五常五常五常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盖皆此理之流行,无,盖皆此理之流行,无,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所适而不在。所适而不在。所适而不在。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 “理理” ”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如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志。程颢像程颢像 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南宋朱熹朱熹。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创立创立了理学,其

55、中的程颢、了理学,其中的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范畴“天理天理 ”; 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的核心就是“仁仁”。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南宋的朱熹朱熹。中文名:中文名:朱熹朱熹别名:名:字元晦,一字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号晦庵国籍:国籍:宋朝宋朝民族:民族:汉族族出生地:出生地:南南剑州尤溪(今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日期:出生日期:1130年年9月月15日日(壬戌壬戌年)年)逝世日期:逝世日期:1200年年4月月23日日(庚申年)(庚申年)职业:理学家、思想家、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政治家信仰:信仰:儒家理学儒家

56、理学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儒家理学的集儒家理学的集大成者大成者代表作品:代表作品:四四书章句集章句集注注、楚辞楚辞集注集注、晦晦庵庵词祖籍:祖籍:徽州府婺源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今江西省婺源)源)谥号:号:文,又称朱文文,又称朱文公公爵位:爵位:徽国公徽国公学派:学派: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朱熹对理学的发展朱熹对理学的发展朱熹朱熹 朱熹(朱熹(1130113012001200),南宋理),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等书。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基

57、础上,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想体系。朱熹的地位:一代儒学宗朱熹的地位:一代儒学宗朱熹的地位:一代儒学宗朱熹的地位: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师,地位仅次于孔孟师,地位仅次于孔孟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2、理学的成熟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朱熹的学说 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成就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成就(1 1)理气关系理气关系(哲学思想、宇宙观)哲学思想、宇宙观) A A、宇宙万物由、宇宙万物由“理理”和和“气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构成,气是构成一切 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 B、理是本原。理是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理比气更根

58、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 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 2)修养论修养论(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出出“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A 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格物致知)、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格物致知)B B、“仁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 3)政治理论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道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核心核

59、心“正君心正君心” (4 4)、理学经典方面:将)、理学经典方面:将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集为集为四书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的主要经典。宋代以后,把宋代以后,把四书四书规定为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物。规定为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物。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四书章句集注书影程程朱朱理理学学“存天理存天理, ,灭人欲灭人欲” 道德观道德观理的本质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在的普遍原则。在的普遍原则。在

60、的普遍原则。“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宇宙观通过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的方法把握“理理” 方法论方法论朱熹学说的影响:朱熹学说的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地位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世六七百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思考: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成“伪学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61、,为什么正宗,为什么?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3 3、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陆王王心心学学 “心心”是万物的本原,认为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宇宇 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陆 九九 渊渊 的的 思思 想想王王 守守 仁仁 的的 思思 想想思想核心:思想核心:“致良知致良知” 求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反对反对“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主张内心反省主张内心反省 即即“本心体悟本心

62、体悟”“发明本心发明本心” 求本源的方法求本源的方法强调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心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陆九渊风吹旗动,一位僧人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是仁者心动心动。 姓名:姓名:陆九渊陆九渊别名:别名:号象山,字子静,世人称存斋先生号象山,字子静,世人称存斋先生国籍:国籍:中国中国民族:民族:汉族汉族出生地: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

63、田村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出生日期:出生日期:1139(己未年己未年)逝世日期:逝世日期:1193职业:职业:哲学家和教育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心学心学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开创心学开创心学王守仁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它并不存在。这是典型的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观点。中文名:王守仁中文名:

64、王守仁别名:王云、王阳明别名:王云、王阳明国籍:明朝国籍:明朝民族:汉族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出生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出生日期:出生日期:1472年(壬辰年)年(壬辰年)逝世日期:逝世日期:1529年(己丑年)年(己丑年)职业: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职业: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信仰:心学信仰:心学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主要成就:平定宁王之乱心学之集大成者心学之集大成者代表作品:代表作品: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传习录、大学问大学问安葬地: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安葬地: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字号:字伯安,字号:字伯安,号阳明号阳明封爵:新建伯封爵:新建

65、伯追赠:新建侯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谥号:文成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同同同同学派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 (理学理学) )内容内容实质实质影响影响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维护专制统治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 ,有助于专制统治有助于专制统治, ,对塑造中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

66、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异异认识认识认识认识“ “理理理理” ”实现实现实现实现“ “理理理理” ”的途径的途径的途径的途径哲学范畴哲学范畴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理是内在的“心心”格物致知(即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获得知识。) 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

67、任和历史使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凸显人性的庄严。严。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塑造中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民族性格特征特征1.1.积极积极宋宋明理学的影响明理学的影响尊卑等级观念;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义轻利的观念;重义轻利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2.消极:消极: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理学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理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68、李贽李贽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明末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温陵居士温陵居士梨洲先生梨洲先生亭林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第第4 4课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离经叛道离经叛道 对君主专制的抨击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倡导经世致用倡导经世致用 唯物思想唯物思想 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儒学新发展儒学新发展1 1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时代背景:(1)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明末清初

69、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经济: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根源)统治者重(根源)统治者重(根源)统治者重(根源)统治者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顶峰(废丞相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顶峰(废丞相设六部,设六部,设内阁,特务统治,军机处,密折制)设内阁,特务统治,军机处,密折制)阶级:阶级:工商业者阶层工商业者阶层,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展商品经济。思想文化:理学僵化思想文化:理学僵化

70、,三纲五常扼杀人性,文化专,三纲五常扼杀人性,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制(八股取士,文字狱)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儒学新发展儒学新发展1 1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时代背景:2 2、李贽:离经叛道、李贽:离经叛道A A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否定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否定“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B B 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C C 在诗文中主张在诗文中主张 “真心真心”,反对摹古之风。反对摹古之风。生平:生平:思想主张:思想主张:评价: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进步思想的先声评

71、价: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进步思想的先声李贽李贽(1527-1602)(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李贽出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三世祖因反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谋反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于独立思考。12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种田人看

72、成“小人小人”。2626岁中举人岁中举人 。青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20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场的腐败。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16021602年年(75(75岁岁) )最终以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死以归为?”在狱中

73、自刎而死。著有在狱中自刎而死。著有焚焚书书藏书藏书等。等。 李贽的离经叛道 材料一: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为人乎?焚书焚书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续焚书材料二: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藏书材料三材料三:

74、“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焚书焚书材料四: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秉赋之自然。材料五:材料五:李贽说: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当大喜,何耻为?喜,何耻为?” ” 参见李贽参见李贽初谭集初谭集藏书藏书“异端异端”思想思想:否定孔子的权威、批判程朱理学,否定孔子的权威、批判程朱理学,反对绝

75、对的思想权威,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人人都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揭露道学家的虚伪,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的离经叛道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相同者也。 焚书焚书答邓石阳答邓石阳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焚书何心隐论何心隐论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76、认为穿衣吃饭便是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人伦物理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的离经叛道李李贽贽称称赞赞汉汉朝朝司司马马相相如如和和卓卓文文君君“善善择择佳佳偶偶”,自自由由恋恋爱爱,赞赞扬扬寡寡妇妇再再嫁嫁;称称赞赞武武则则天天是是杰杰出出的的女女政政治治家家;肯肯定定封封建建社社会会揭揭杆杆起起义义的的农农民民。上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B反对以反对以“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为核心内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容的封建礼教 C.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揭露道学家的

77、虚伪顾炎武顾炎武亭林先生亭林先生黄宗羲黄宗羲梨洲先生梨洲先生王夫之王夫之船山先生船山先生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儒学新发展儒学新发展1 1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时代背景:2 2、李贽:、李贽:3 3、黄宗羲:、黄宗羲:生平:生平:思想主张:思想主张:A A 最精彩之处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 认为君主专制是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之大害 , ,提出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呼吁废除废除“一家之法一家之法”建立建立“天下之法天下之法” ” B B 君臣平等君臣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实质:反君主专制)C C 具体制度具体制度限制君权

78、的主张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D D 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工商皆本。(反映:(反映: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评价:评价: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1610-1695)浙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其父为东林党梨洲先生。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

79、贤陷害致死。名士,被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世忠营忠营”,武装抗清。明亡,武装抗清。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代表作是著述。代表作是明夷待明夷待访录访录。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为人君者为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人。” “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

80、而得安宁者,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古者

81、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其所也。” 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财计财计三三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儒学新发展儒学新发展1 1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时代背景:2 2、李贽:、李贽:3

82、 3、黄宗羲:、黄宗羲:4 4、顾炎武:、顾炎武:生平:生平:思想主张:思想主张:A A A A 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B B B B 提出提出提出提出“众治众治众治众治”的主张的主张的主张的主张, , ,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主权在民思主权在民思主权在民思主权在民思想)想)想)想)C “C “C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的思

83、想的思想的思想D D D D 主张主张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注重实学(,注重实学(,注重实学(,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如著作如著作如著作日知录日知录日知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涉及实用涉及实用涉及实用学问。学问。学问。学问。评价:评价:评价:评价: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反宦官斗争。清轻时参加

84、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弃家斗争。抗清失败后,弃家远逃,遍游各地。顾炎武远逃,遍游各地。顾炎武博览群书,学问广博,对博览群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主要著专志经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作有日知录日知录天下郡天下郡国利病书国利病书。 “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

85、有责焉耳矣!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顾炎武日知日知录录 “亡国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命运。 “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之中, ,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各治其族,以辅人

86、君之治。” 顾炎武顾炎武日知录日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观点:观点: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力;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 评价: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的束缚。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繁矣

87、,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用用“众治众治”来取代来取代“独治独治”以天下为己任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致用思想经世致用思想 何谓何谓“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其特点是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

88、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覆,宗庙丘墟。 日知录日知录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贱与有责焉耳矣! 痛斥理学的空谈误国,主张学以致用痛斥理学的空谈误

89、国,主张学以致用 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责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责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四、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儒学新发展儒学新发展1 1、共同的时代背景:、共同的时代背景:2 2、李贽:、李贽:3 3、黄宗羲:、黄宗羲:4 4、顾炎武:、顾炎武:生平:生平:思想主张:思想主张:评价:评价:评价: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5 5、王夫之:、王夫之:A A A A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90、:政治思想: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产的作法产的作法产的作法, , , ,主旨是主旨是主旨是主旨是循天下之公循天下之公循天下之公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抨击孤秦陋宋,抨击孤秦陋宋,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君主专制。B B B B 哲学思想:发挥哲学思想:发挥哲学思想:发挥哲学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气一元论气一元论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思想的基础上,思想的基础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提出尊

91、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C C C C 辩证法:辩证法:辩证法: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1619-1692湖南衡阳人。清兵入关,湖南衡阳人。清兵入关,王夫之起兵抗清。兵败,王夫之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效力于南明桂王逃到广东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不久,辞职还乡,政权。不久,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世称山麓,努力著述,世称“船山先生船山先生

92、”。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有有: :周易外传周易外传、读读通鉴论通鉴论等,后汇编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船山遗书。 “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无其道。” “” “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是动也,废然之静,则由辟而阖,是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是息矣。” ” “行先知后行先知后” “” “君子之学君子之学, ,未未尝离行以为知尝离行以为知, ,必矣必矣!” !”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

93、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批判。三人批判理学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批判。三人批判理学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的空谈。理学的空谈。 王夫之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王夫之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

94、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拓展训练拓展训练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政治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思想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学,提倡经世致用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社会根源社会根源社会根源社会根源(1 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3 3)王阳明心学体系,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心学体系,理学走向极端条件:条件:(1)政治条件政治条件:中国中国封

95、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西欧西欧已进入早期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2)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中国中国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欧洲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文化条件文化条件:中国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欧洲的文艺复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

96、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内容: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主色彩,但未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西方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

97、因:缺乏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缺乏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文化基础本质:本质:明清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属于反封建的范畴;属于反封建的早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范畴民主启蒙思想的范畴西欧西欧启蒙运动的主张是纯粹的启蒙运动的主张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影响:明清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启

98、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定作用。1.1.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A B B C C D D D D2.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是(下列与他有关的是()A.得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的结论结论B.提出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的民主思想C.提出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和和“天下天下惟

99、器惟器”的唯物观点的唯物观点D.否定孔子是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天生圣人”,指责儒,指责儒家经典并非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万世之至论”A A 3. 3. 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要“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 A农政全书农政全书 B B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C C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 D D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C C4. 4. 黄黄宗宗羲羲、顾顾炎炎武武、王王夫夫之之三三位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生活在明末清初生活在明末清初 参加过抗清斗争参加过抗清斗争 学术活动集中

100、在哲学领域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受到文字狱迫害受到文字狱迫害 A A B B C C D D C C(1)发展历程概况:)发展历程概况:1春秋春秋:孔子创立儒学孔子创立儒学,受冷落受冷落2战国:战国:孟子和荀子改造,成为大宗显学,但受冷落孟子和荀子改造,成为大宗显学,但受冷落3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打击,打击4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形成了新儒学体系。成为,董仲舒改造儒家形成了新儒学体系。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流;5隋唐:隋唐:“三教合一(隋)三教合一(隋)”的趋势与三教并行(唐)的

101、趋势与三教并行(唐)6宋明宋明: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学体系“理学理学”并发展为心学并发展为心学7明末清初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重新焕重新焕发了生机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影响。,对后世产生影响。8晚清(晚清(19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9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猛烈批判封建伦理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道德。10建国后建国后70年代:批林批孔年代:批林批孔11现今:批判继现今:批判继承,

102、取与弃承,取与弃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地主阶级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阶级资产阶级阶级( (维新派维新派) )农民阶级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阶级资产阶级阶级( (革命派革命派):):资产阶级阶级资产阶级阶级( (激进派激进派):):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秀全秀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平均思想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平均思想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利用)(利用)康有为著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孔子

103、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赋予新内容)(赋予新内容) 辛亥革命后受冲击辛亥革命后受冲击,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受冲击)(受冲击)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全盘否定否定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动摇了儒学正了儒学正统地位地位 批判继承发展批判继承发展,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进行公民道德教,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家思想。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家思想。原因原因太平太平太平太平天国天国天国天国运动运动运动运动维维维维新新新新变变变变法法法法

104、新新新新文文文文化化化化运运运运动动动动辛辛辛辛亥亥亥亥革革革革命命命命态度、观点态度、观点儒家儒家大同大同思想思想吸收吸收孔子孔子变革变革先师先师儒家儒家思想思想西方政西方政治学说治学说维新维新思想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减少变法的阻力减少变法的阻力 抛弃抛弃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奉行西方民主政治的奉行西方民主政治的理念和政权架构理念和政权架构,这必将儒这必将儒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驱出。学从社会生活的中心驱出。洋洋洋洋务务务务运运运运动动动动三纲五常为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核心的儒家思想思想用用体体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西方科技西方科技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维护清

105、王朝封建统治治 猛烈批判猛烈批判全盘否定全盘否定旧道德旧道德旧文学旧文学专制、愚昧专制、愚昧新道德新文学民主、科学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利益。经济的利益。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儒家儒家思想思想基督教基督教教义教义农民的平均主义农民的平均主义吸引农民加入拜吸引农民加入拜上帝教。上帝教。 (2)如何评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如何评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消极影响有哪些?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消极影响有哪些?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个人修养:个人修养: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106、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尊老爱幼等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尊老爱幼等仁政、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三农)、大一统、仁政、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三农)、大一统、和为贵和为贵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

107、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1、一方面是因其、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伦理上以“仁仁”为核心的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政治上、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适应了封建专制统建专制统治需要。治需要。2、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更新。 1、儒学属于农业社

108、会的产物、儒学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现代化时期,儒学不可能仍然占据社会主流的地位儒学不可能仍然占据社会主流的地位,不可能成为社会价值系统的标杆不可能成为社会价值系统的标杆,而只能退居边缘。而只能退居边缘。2、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的传播和广泛的、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认同。1、可能性:、可能性:(1)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者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者,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承载者之一历史承载者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

109、的锻造者、推动者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锻造者、推动者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构成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构成之一,儒学在建设现代化社儒学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学是可以和现代社儒学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会相融的 。2、必要性:、必要性: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比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之类。总之比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之类。总之,用儒学的合理成分去感化社会,引导社会,升华社会。因此儒用儒学的合理成分去感化社会,引导

110、社会,升华社会。因此儒学有其现代化的必要性。学有其现代化的必要性。(2)从历史上看从历史上看,儒学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儒学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能够与时俱进。并能够与时俱进。几点基本认识几点基本认识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3、儒家思想是在历史上以孔子的原始儒家为核心吸收了各个、儒家思想是在历史上以孔子的原始儒家为核心吸收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形成的流派的思想形成的4、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自身的变化儒家思想自身的变化5

111、、对于儒家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对中国、对于儒家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剥离封建糟粕,取其合理内核。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剥离封建糟粕,取其合理内核。1、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6、儒学的现代化和边缘化是历史的必然。、儒学的现代化和边缘化是历史的必然。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学派学派代表代表主要思想主要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思想道家道家墨家墨家法家法家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无为无为”唯心论唯心论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辩证法墨子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平民利益代表平

112、民利益)商鞅商鞅韩非子韩非子遵循客观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律办事主张改革;主张改革;法治;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道家道家儒家儒家法家法家春秋春秋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秦秦秦秦汉汉汉汉魏晋魏晋魏晋魏晋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宋宋宋宋明明明明明明明明清清清清形成形成形成形成压制压制压制压制困境困境困境困境隋唐隋唐隋唐隋唐复兴复兴复兴复兴玄学玄学玄学玄学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批判批判批判批判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道教道教道教道教佛教佛教佛教佛教高潮高潮高潮高潮演变演变演变演变理学理学理学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外来外来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董仲舒:儒学独尊董仲舒:儒学独尊董仲舒:儒学独尊董仲舒:儒学独尊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孟子:仁政孟子:仁政孟子:仁政孟子:仁政孔子:仁、礼孔子:仁、礼孔子:仁、礼孔子:仁、礼荀子:荀子:荀子: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 ”正统正统正统正统西学西学西学西学东渐东渐东渐东渐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用用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