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86474820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行政的理论基础福利与国家责任人类需要理论社会权利理论有争议的“需要”概念需要是社会政策的基础。存在一些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满足社会成员的这些基本需要是社会政策的目标之一。需要一词应该在公共政策的讨论中禁止使用。(The word “need” ought to be banished from discussion of Public Policy. A. Culyer,et al)需要是主观的,变动的,随价值判断的不同而不同。对需要的研究需要的分类学需要与需求人类基本需要理论需要(NEEDS)的分类学Bradshaw, J. (1972), The Concept of Social N

2、eed, New Society感觉需要,即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表达需要,指以某种形式表达、记录下来的需要。如,需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变成要求(claim)。规范需要(Normative need),是指根据专家的专业规范或标准所界定的需要。如,接受治疗。比较需要,个人的状况同其所在的群体或社区的条件有关。 需要分类学的启示社会政策对以上几种需要做何种程度的考虑?感觉需要;表达需要;规范需要;比较需要需要(NEED)与需求(DEMAND)需求(D)、供给(S)与市场均衡供给定律: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的调整都会使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DS价格数量PX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需求量的变量影响需求

3、量的变量这些变量的变动将:这些变量的变动将:价格 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收入需求曲线移动相关物品的价格需求曲线移动嗜好需求曲线移动预期需求曲线移动买者数量需求曲线移动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73页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必需品倾向于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富有弹性。PPXX价格数量哪些是必需品?衣、食、住、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六条第六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经济

4、学的需求之于社会政策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必需品的满足可以纳入到社会政策的考虑中人类需要理论Gough & Doyle,A Theory of Human Need存在一些基本的、普遍的人类需要,是无论人处于什么样的文化、道德规范的环境中,都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理论基础:康德主义的人类主体性观点。即:人的主体性(Human Agent)是我们作为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意味着他必需有一个具备活动能力的躯体,以及能够深思熟虑并进行选择的精神能力。人类需要的内容健康与自主是任何个体做出选择和实践的先决条件。因此,它们构成了最基本的人类需要这些需要必须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主体才能参与生活选择及实

5、现其他价值。自主,拥有最基本限度的自主,就是有一种对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这些事情的知情选择能力。个人必须有能力去决定自己的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实践,同时能够去评估成败。需要与需要的满足健康和自主是共通的、普遍的人类需要,但用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和服务,却可以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次级需要 次级需要是为了达到健康和自主这两个基本需要必须得到满足的那些需要。次级需要的具体内容可以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次级需要的内容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安全的居住环境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的生育和分娩适当的医疗保健安全的童年发展基本人际关系人身安全经济保障适当的教育有关人类需要的争议本质上的争议:基本需要的本质是普遍性

6、的还是文化性的?方法上的争议:如何界定人类需要内容上的争议:人类基本需要应该有哪些内容?社会政策如何看待“需要”人类需要理论的社会政策意义人类需要理论证明了以健康与自主为主要内容的需要的绝对性与普遍性;人类需要的绝对性与普遍性意味着当依靠自身不能满足的时候,政府责任承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公民权与社会权利理论公民权与社会权利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马歇尔的公民权与社会权利概念社会权利与福利资格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作为社会契约的社会权利概念新契约与社会权利的新内容中国人的社会权利观念社会权利(社会权利(SOCIAL RIGHT)的提出)的提出THMarshall,Citizenship and Soci

7、al class,1949;伦敦经济学院演讲在这个著名的演讲中,社会学家Marshall关心的问题本质上社会公平,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这一恒久的社会科学问题。Citizenship:公民身份、公民资格、公民权公民权的发展:英国经验公民权的发展:英国经验公民权在英国的发展归纳为三种类型的权利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的先后兴起。这三种权利分别是公民基本权利(civil rights),政治权利(political rights)与社会权利(social rights)。如果从时间上来说,马歇尔提出,18世纪可以看作是公民人身权利扩展的世纪,19世纪是政治权利的世纪,而20世纪则是社会权利发展的

8、世纪。公民权的三种类型公民权的三种类型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保证个人自由所需的权利,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宗教自由,财产权,合约权以及司法权;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对应的机构是法院政治权利是指参与政治权力实施的权利与此相关联的机构是议会及地方政府。社会权利是指从少量的经济福利与保障权利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拥有按照当时社会普遍生活标准的文明生活的权利。与此社会权利紧密联系的机构是教育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平等与社会权利平等与社会权利马歇尔提出社会权利概念,一方面源于他对英国社会正酝酿着的重大改革的敏锐观察,另一方面也源于他对平等问题的关注。连接马歇尔演讲题目中两个关键词“公民权”和“社会阶层”的,正是社会

9、平等。社会阶层的分野以及阶层之间事实上的经济不平等是现代社会不公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后果。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又无法抛弃,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公平或社会不公平是值得期待或者容忍的呢?马歇尔提出:社会阶层间的不公平,只有在一个提供了平等公民权的体系里面,才是可以接受的。扩大社会服务并非主要是一种拉进收入的手段重要的是,是丰富文明生活的具体内涵,降低一般性的风险和不安全,使得在所有水平上运气不等的人变得更加平等。身份地位的平等比收入的平等更为重要。马歇尔社会权利与实质平等社会权利与实质平等社会权利在整个公民权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它“服务于公民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所预设和表达的个人自主,

10、赋予这种个人自主以实质性的意义。”作为一种形式上普遍的、平等的法定权利,社会成员被赋予公民权除了政治共同体的公民身份之外是无条件的。但是,公民权利尤其是基本的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要真正对个体生效,却是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在社会成员中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需要国家进一步通过一系列更为积极权利措施来矫正。马歇尔对于公民权的论述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公民权(franchise)形式上的政治平等与广泛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持续存在之间的矛盾,后者植根于资本主义市场以及私有财产权。马歇尔主张将扩展公民资格作为主要的政治手段以解决,或者至少是容纳这种矛盾。”权利与资格权利与资格权利是一种资格(entitlem

11、ent),这种资格是有力的要求(claim)的基础。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理念,公民权利则是这样的资格:在一个政治性地组织起来的社会或民族国家中,公民身份使个人有资格要求社会或国家对他承担责任,使他能够享有各种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公民权利是意味着个人被赋予正当的理由向社会(国家)要求得到某种能够保障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地位和待遇,以使他获得一种自由和合法支配某些社会资源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社会权利意味着福利资格的基础应该是公民资格。社会权利与福利资格社会权利与福利资格马歇尔的重要贡献在于通过提出社会权利的概念将社会权利纳入到公民权序列中,创造性地将公民身份与福利资格等同起来,并把这一以公

12、民身份为基础的福利资格,作为调整市场经济条件(及民主制)下社会不公正的重要手段。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从西方福利国家实践与社会政策理论发展来看,公民身份基础上的社会权利的兴起是福利资格问题上的重要突破,也是“去商品化” 的现代福利国家的本质(郑秉文,2005)。第一,当现代工业经济破坏了传统社会制度进而社会权利以法律的名义被固定下来并赋予一定的财产意义的时候,福利国家就出现了。第二,“社会权利”既可以被看成是对福利国家的起源的诠释,又可以被看成是福利国家的本来意义。第三,所谓“社会权利”是指在工业化社会中,既然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和经济政策必须对工人给予强有力的社会保证,以最大限度

13、地规避和降低工业化社会为个人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旨在维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社会权利”就应该定义为:它是保证企业竞争力和最大限度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生产性投资”。这个生产性投资是福利国家得以诞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第四,由此,社会公民权利往往被认为是福利国家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权利的具体内容社会权利的具体内容现代社会权利,从消极的角度说,是为了应对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体在面临贫困、严重的不平等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健康和社会排斥问题等这些存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时所遭遇的风险。而从积极的角度说,它们意指一系列积极的权利,即将以下方面看做是个体终生的权利:获得足以维持生计的收入,

14、拥有工作,获得健康服务,拥有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住房等。(莫里斯罗奇,2007:P.97)社会权利的情境性(社会权利的情境性(CONTEXTCONTEXT)“并没有一个普遍的原则来决定那些权利和义务应该是什么,但是社会在其中公民资格作为一种发展的制度,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公民资格的图景,成为衡量当前社会成就的标准及值得追寻的理想。”社会权利在社会历史方面和规范方面都应看作是紧密联系于特定的背景脉络的(context)。作为契约的社会权利作为契约的社会权利对于欧洲福利国家,Roche(1992)认为,战后各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是围绕着那些(有关身份、权利和义务的)准宪制的和不言而喻的、传统的“社会契约”

15、而形成的。就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契约而言,公民共同体作为总体可以说是和国家订立了契约,一方面要求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机构代表他们的利益而提供和/或组织一系列的服务和权利,另一方面则统一为这些服务和权利纳税。马歇尔自己也是一个契约论者,他声称,若国家及其公民之间没有这样的契约,现代国家就无法生存下下去。新契约与社会权利的新内容:公民权的义新契约与社会权利的新内容:公民权的义务层面务层面新右翼的“传统义务”话语:社会及其成员对于国家的工作伦理和家庭伦理的承诺;新“义务”话语:女性主义提出了关于男性在消除暴力、关怀妇女和儿童上的责任;环境主义提出了关于我们对其他生命种类、对于子孙后代的责任等凯姆利卡(200

16、4)提出,公民资格理论除了马歇尔所规定的三大要素外,务必要加入“公民品德”的内容,他说,“公民资格理论家的首要任务是更加具体地弄清,要有哪些公民品德来维系民主制的繁荣。”新契约与社会权利的新内容:超国家及次新契约与社会权利的新内容:超国家及次国家层面国家层面当代欧洲在重构福利国家的改革中展示了从国家层次到地方层次各个层面的社会契约政治的案例。在欧盟法律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再出现的各种立宪政治;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立契外包”给私人组织或志愿组织,同时保留国家的调解角色;在公用事业和社会服务中订立“个人化委托契约”和“委托章程”,其中明确地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记录在案,作为评估

17、公民和代理机构双方之契约行为的参照;在劳动和福利政策中,发挥公民社会的各基本形式(即志愿和社区组织)的作用。中国人的社会权利观念(中国人的社会权利观念(1)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2008)在比较中美对权利概念的理解时则提出,在中国,对社会公民权即社会权利的推崇在数百年来一直远远高于对政治公民权的崇尚。儒家的“道义经济学”认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提高人民说水平乃是治国理政的基石。而从孟子到毛泽东以及毛泽东之后,中国政治哲学和实践的一个标志就是认为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保障普通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个观念不仅反映在政府的公告和政策里,同样也反映在群众的抗议之中。中国人的社会权利观念(中国人

18、的社会权利观念(2 2)Wong & Wong(2003)在香港有关社会权利的实证研究表明: 1. 在理念层面,香港人民认为就业、基础教育、基本生活保 障、要求政府善用公款等四个方面是其应有的权利。而就 业、基础教育、基本生活保障、亲职责任、纳税等五项是 人民应尽的责任。 2. 社会权利的理念与落实间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接受基础教 育一项的差距较小; 3. 在实践层面,只有基础教育这项被视为落实的权利和 责任,而在其他三个方面,责任的落实大于权利的落实。 4. 整体而言,在理念上,相关人民对社会责任的认定大于社 会权利;而在实践上,责任的落实也大于权利的落实。社会权利的承诺?社会权利的承诺?20

19、0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被解读为社会改革与社会建设的开始,提出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口号。所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按照吴忠民(2006)的解读,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维护和满足。这是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起码的内容。第二,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条件能够得到保证。就此而言,我们应当特别关注社会成员的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这样几件人生大事。第三,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地得以提升。社会权利的共识?社会权利的共识?“在总体上,逐步建立一个由国家统筹和负责实施的、起点水平较低但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升的、逐步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今大体成了政府与学界的基本共识。”讨论你认为当前中国在社会权利这一问题上是否具有共识?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享有社会权利吗?社会权利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