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86376718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件制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一中学课件制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一中学 常江常江 地地 字字号号评评 成就成就四川眉山四川眉山子瞻子瞻东坡东坡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政治家书画家书画家北宋成就最高的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词的豪迈之风。作者作者v苏轼(苏轼(1036一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

2、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于常州。 v 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己的怀抱。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

3、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他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他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的,逃避现实追求

4、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实不满的心情。 v 写作背景及作者作品写作背景及作者作品: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反对新法,请求外调出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求外调出京,后屡遭贬官。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人口

5、的名篇。 在黄州的四年里在黄州的四年里,他创作了他创作了66首词、首词、200多首诗、多首诗、3篇赋、篇赋、170多篇(含小品),多篇(含小品),写了写了280多封书信,其中有豪放派的代表多封书信,其中有豪放派的代表词作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有脍炙人,更有脍炙人口的前后口的前后赤壁赋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有时如此让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有时如此让人费解。人费解。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文学上的大幸。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千古风流人物。

6、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诵读上阙诵读上阙整体感知整体感知v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细品细品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v这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江浪,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是一种暗喻,喻指时光的流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早已有这样的感慨。苏轼登赤壁临长江,自然会由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流光,淹没了

7、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词一开始就不同凡响:一派江水,千古风流,无穷感慨,和那种模山范水的诗句迥然不同。让人感到词人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远,想得深。 这几句由大江引出这几句由大江引出赤壁,由千古风流赤壁,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使人物引出周郎。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情的壮怀,气魄极大大.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接下来描写赤壁景色:乱石穿空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8、前一句把视线引向天空,后两句把视线引向脚下,这三句简直是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画。赤壁景物赤壁景物气势恢气势恢宏宏:陡峭的山崖: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的雪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句承上概括风景,一句启下引出周瑜,这两句很有力地收束了上阕一句承上概括风景,一句启下引出周瑜,这两句很有力地收束了上阕。上阙上阙重在写景,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的豪杰人物身上上。上上阙小结阙小结 遥想公瑾当年,小遥

9、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神游, 多情应笑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尊还酹江月。诵读下阙诵读下阙整体感知整体感知v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v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

10、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聚焦聚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思考:如何思考:如何理解人生如梦?理解人生如梦?是作者消极的厌世避世之感,还是诗人积是作者消极的厌世避世之感,还是诗人积极的超脱释然之情?极的超脱释然之情?运筹帷幄于中军帐羽扇纶巾下阙下阙周周 郎郎小小乔乔初初嫁嫁了了 雄雄姿姿英英发发羽羽扇扇纶纶巾巾谈谈笑笑间间 樯樯橹橹

11、灰灰飞飞烟烟灭灭作者自己作者自己下阕总结下阕总结 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全诗特点:1绘壮阔景绘壮阔景 (描绘壮丽(描绘壮丽之景)之景

12、)2 写英雄事写英雄事 (刻画豪(刻画豪迈之人)迈之人)3 寄豪放情寄豪放情 (抒发豁达(抒发豁达之情)之情)演唱:杨洪基演唱: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浪花淘尽英雄浪花淘尽英雄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青山依旧在青山依旧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几度夕阳红几度夕阳红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白发渔樵江楮上白发渔樵江楮上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惯看秋月春风惯看秋月春风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听歌曲体听歌曲体味豁达之味豁达之情情作业面临大江大河,诗人多有所感。苏轼有感于周瑜;杜甫有感于昭君;毛泽东有感于项羽.我们的同学在这面朝大江的地方,春暖花开的季节又会联想起谁,联想到什么,试着用笔写下你的感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