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梦尧于梦尧颈椎颈椎DRDR摄影的注意事项摄影的注意事项•1.1.检查前先去除膏药、敷料以及能产生伪影的饰检查前先去除膏药、敷料以及能产生伪影的饰物、衣物物、衣物•2.2.对于外伤被检者,应嘱其尽量自己移动,即使对于外伤被检者,应嘱其尽量自己移动,即使他人搬动,也应轻轻移动,以防止发生意外他人搬动,也应轻轻移动,以防止发生意外•3.3.颈椎摄片应包括第颈椎摄片应包括第1 1、、2 2胸椎或颅底,以便识别胸椎或颅底,以便识别椎序•4.4.应采用滤线器摄影应采用滤线器摄影颈椎体表定位标志颈椎体表定位标志部位部位前面观前面观侧面观侧面观第一颈椎第一颈椎上腭同一水平面上腭同一水平面第二颈椎第二颈椎牙齿咬合面水平牙齿咬合面水平第三颈椎第三颈椎下颌骨同一平面下颌骨同一平面第四颈椎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第五颈椎甲状软骨水平甲状软骨水平第六颈椎第六颈椎环状软骨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第七颈椎第七颈椎环状软骨下环状软骨下2cm2cm棘突最突出棘突最突出第第1 1、、2 2 椎张口位椎张口位第第1 1、、2 2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用途:用途:• 观察寰椎与观察寰椎与枢椎、寰枕关节、枢椎、寰枕关节、寰枢关节正位情寰枢关节正位情况。
况第第1 1、、2 2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头颅正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枕外隆凸放于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枕外隆凸放于IPIP板中心上方板中心上方2cm2cm处,头向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处,头向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至乳突尖部联线与合面至乳突尖部联线与IPIP板垂直,两侧颈部可板垂直,两侧颈部可用沙袋固定患者尽量张口,曝光时嘱患者轻用沙袋固定患者尽量张口,曝光时嘱患者轻呼呼““啊啊……””声,这样可帮助张大口,使使下颌声,这样可帮助张大口,使使下颌不致抖动,同时使舌头向下,以免与上部颈椎不致抖动,同时使舌头向下,以免与上部颈椎重叠而影响显影重叠而影响显影第第1 1、、2 2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中心线:对准口腔中心线:对准口腔中点与中点与IPIP板垂直如患者颈部强直而如患者颈部强直而不能作后仰着,可不能作后仰着,可将将X X射线管向头侧倾射线管向头侧倾斜,使中心线与上斜,使中心线与上颌门齿咬合面和乳颌门齿咬合面和乳突尖部的连线平行突尖部的连线平行第第1 1、、2 2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为口腔中环枢椎前后位影像,尤其是枢椎为口腔中环枢椎前后位影像,尤其是枢椎的齿突位于环椎两侧块之间,环椎横突位于侧的齿突位于环椎两侧块之间,环椎横突位于侧块外部,下方枢椎的骨质棘突、椎弓及环枢关块外部,下方枢椎的骨质棘突、椎弓及环枢关节清晰可见。
节清晰可见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颈椎前后位 (站立位)(站立位)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站立位)颈椎前后位(站立位)•用途:用途:• 概括观察第概括观察第3~73~7颈椎的正位影颈椎的正位影像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站立位)颈椎前后位(站立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患者立于摄影架前,身体正中面患者立于摄影架前,身体正中面对立位滤线器中线头部后仰,使听鼻线对立位滤线器中线头部后仰,使听鼻线与与IPIP板垂直IPIP板上缘超出枕外隆凸板上缘超出枕外隆凸3cm3cm,下缘包括第一胸椎下缘包括第一胸椎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站立位)颈椎前后位(站立位)•中心线: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向头侧倾斜7°~10°7°~10°角,对准甲状角,对准甲状软骨下软骨下2cm2cm处射入处射入IPIP板板中心,这样将下颌骨影中心,这样将下颌骨影像投向上方,避免与颈像投向上方,避免与颈椎重叠过多同时可使椎重叠过多同时可使X X线与下部颈椎椎间隙线与下部颈椎椎间隙平行,使椎间隙相应更平行,使椎间隙相应更为清晰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站立位)颈椎前后位(站立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环枢椎因下环枢椎因下颌骨遮挡,故不颌骨遮挡,故不能显示,第能显示,第3 3颈椎颈椎到第到第2 2胸椎,椎体胸椎,椎体骨质清晰可见,骨质清晰可见,棘突投影于正中棘突投影于正中线上,横突显示线上,横突显示与椎体两侧。
与椎体两侧颈颈 椎椎 侧侧 位位(站(站 立立 位)位)颈椎侧位(站立位)颈椎侧位(站立位)•用途:用途:• 概括观察第概括观察第1~71~7颈椎的侧位影像颈椎的侧位影像, ,椎椎体、椎间关节、棘突体、椎间关节、棘突等显示清晰喉部软等显示清晰喉部软骨及其他软组织的检骨及其他软组织的检查也用此位置,只改查也用此位置,只改变摄影条件变摄影条件颈椎侧位(站立位)颈椎侧位(站立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两足分开,使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颈长轴与身体站稳颈长轴与IPIP板长轴平行,头稍板长轴平行,头稍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双手各握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可使双手各握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可使下部颈椎和上部胸椎不致被肩部重叠下部颈椎和上部胸椎不致被肩部重叠IPIP板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低于第板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低于第2 2胸椎颈椎侧位(站立位)颈椎侧位(站立位)•中心线:中心线:• 对准第对准第4 4颈椎,颈椎,与与IPIP板垂直。
板垂直颈椎侧位(站立位)颈椎侧位(站立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为第为第1 1至第至第7 7颈椎和颈椎和第第1 1、、2 2胸椎侧位影像,胸椎侧位影像,上部包括部分枕骨及下上部包括部分枕骨及下颌骨,枕骨与环椎关节颌骨,枕骨与环椎关节间隙清晰,第间隙清晰,第7 7颈椎与颈椎与第第1 1胸椎应不被肩挡住,胸椎应不被肩挡住,颈椎前方软组织内可见颈椎前方软组织内可见舌骨影像,甲状、环状舌骨影像,甲状、环状软骨与气管在一定条件软骨与气管在一定条件下层次清楚下层次清楚颈颈 椎椎 后后 前前 斜斜 位位( (站站 立立 位位) )颈椎后前斜位颈椎后前斜位•用途:用途:• 观察颈椎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根,观察颈椎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根,需摄左、右斜位两片做全面了解需摄左、右斜位两片做全面了解颈椎后前斜位颈椎后前斜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患者站立于摄影台前,被检侧近片,患者站立于摄影台前,被检侧近片,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呈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呈4545°°角,角,避免下颌角与颈椎重合,双侧上肢下垂于避免下颌角与颈椎重合,双侧上肢下垂于身旁,身旁,IPIP板上缘超出外耳孔板上缘超出外耳孔2cm2cm,下缘包,下缘包括第括第1 1胸椎。
胸椎颈椎后前斜位颈椎后前斜位•中心线:中心线:• 对准第对准第3 3颈椎,颈椎,与与IPIP板垂直,水平板垂直,水平射入颈椎后前斜位颈椎后前斜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被检侧靠近被检侧靠近IPIP板,其椎间孔和椎板,其椎间孔和椎弓根与弓根与IPIP板平行,板平行,显示该侧的椎间孔显示该侧的椎间孔和椎弓根影像左和椎弓根影像左前斜显示左侧,右前斜显示左侧,右前斜显示右侧椎间前斜显示右侧椎间孔颈颈 椎椎 过过 伸伸 过过 屈屈 位位颈椎过伸过屈位颈椎过伸过屈位•用途:用途:• 颈椎过伸过屈位,操作简便易行,颈椎过伸过屈位,操作简便易行,通过椎体的过屈过伸,观察椎体前后椎间通过椎体的过屈过伸,观察椎体前后椎间隙的变化情况,了解椎体的失稳程度,及隙的变化情况,了解椎体的失稳程度,及因椎体周围韧带,椎间纤维环牵拉,损伤因椎体周围韧带,椎间纤维环牵拉,损伤造成的稳定度差,增生或其他一些病变引造成的稳定度差,增生或其他一些病变引起的椎体序列改变,较其它位置有独到之起的椎体序列改变,较其它位置有独到之处颈椎过伸过屈位颈椎过伸过屈位颈椎过伸过屈位颈椎过伸过屈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被检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胸部垂被检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胸部垂直,双上肢尽量下垂,冠状面与摄片架垂直,双上肢尽量下垂,冠状面与摄片架垂直。
过曲位,训练患者颈部尽量向前下弯直过曲位,训练患者颈部尽量向前下弯曲,下颌内收过伸位,头颅尽量后仰,曲,下颌内收过伸位,头颅尽量后仰,老年及难以合作者,可嘱家属协作完成老年及难以合作者,可嘱家属协作完成使颈部长轴平行于使颈部长轴平行于IPIP板长轴,板长轴,IPIP板上缘包板上缘包括耳廓,下缘包括第括耳廓,下缘包括第2 2胸椎颈椎过伸过屈位颈椎过伸过屈位•中心线中心线: : 对准第对准第4 4颈椎,与颈椎,与IPIP板垂直在工作时常会遇到,因外伤引在工作时常会遇到,因外伤引起的昏迷或截瘫下肢活动不便起的昏迷或截瘫下肢活动不便的患者,往往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往往不能很好配合,给摄片带来不便于是便有了给摄片带来不便于是便有了颈椎卧位照射体位颈椎卧位照射体位3 ~ 7 3 ~ 7 颈颈 椎椎 前前 后后 位位 (仰(仰 卧卧 位)位)3~73~7颈椎前后位(仰卧位)颈椎前后位(仰卧位)•用途:用途:• 概括观察第概括观察第3~73~7颈椎的正位影颈椎的正位影像3~73~7颈椎前后位(仰卧位)颈椎前后位(仰卧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身体正中面或胸骨对台面中线。
头身旁,身体正中面或胸骨对台面中线头部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和乳突尖部连部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和乳突尖部连线与台面垂直,头可用沙袋固定线与台面垂直,头可用沙袋固定IPIP板上板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1 1胸椎,或胸椎,或将喉结(甲状软骨)放于将喉结(甲状软骨)放于IPIP板中心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颈椎前后位( (仰卧位)仰卧位)•中心线: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向头侧倾斜7°~10°7°~10°角,对准角,对准甲状软骨下甲状软骨下2cm2cm处射处射入入IPIP板中心,这样板中心,这样将下颌骨影像投向将下颌骨影像投向上方,避免与颈椎上方,避免与颈椎重叠过多同时可重叠过多同时可使使X X线与下部颈椎椎线与下部颈椎椎间隙平行,使椎间间隙平行,使椎间隙相应更为清晰隙相应更为清晰第第3~73~7颈椎前后位(仰卧位)颈椎前后位(仰卧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环枢椎因下环枢椎因下颌骨遮挡,故不能颌骨遮挡,故不能显示,第显示,第3 3颈椎到颈椎到第第2 2胸椎,椎体骨胸椎,椎体骨质清晰可见,棘突质清晰可见,棘突投影于正中线上,投影于正中线上,横突显示与椎体两横突显示与椎体两侧。
侧颈颈 椎椎 侧侧 位位 (( 仰仰 卧卧 位位 ))颈椎侧位(仰卧位)颈椎侧位(仰卧位)•用途:用途:• 概括观察第概括观察第1~71~7颈椎的侧位影像颈椎的侧位影像, ,椎椎体、椎间关节、棘突体、椎间关节、棘突等显示清晰等显示清晰颈椎侧位(仰卧位)颈椎侧位(仰卧位)•体位设计:体位设计:•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无需垫高头,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无需垫高头,颈,肩部,将患者的下颌骨上抬,颈部伸颈,肩部,将患者的下颌骨上抬,颈部伸直,让其家人配合将患者的双上肢向足侧直,让其家人配合将患者的双上肢向足侧拽,使两肩向足侧降,把拽,使两肩向足侧降,把IPIP板横放在颈部板横放在颈部的一侧,将身体另一侧球管与身体平行,的一侧,将身体另一侧球管与身体平行,保持保持IPIP板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用沙袋固板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用沙袋固定定IPIP板颈部软组织前后缘连线中心对准板颈部软组织前后缘连线中心对准IPIP板中心,板中心,IPIP板下缘放在摄影台上,一侧板下缘放在摄影台上,一侧紧贴患者肩部,另一侧包括枕外隆凸紧贴患者肩部,另一侧包括枕外隆凸。
•中心线:中心线:• 对准第对准第4 4颈椎,与颈椎,与IPIP板垂板垂直颈椎侧位(仰卧位)颈椎侧位(仰卧位)颈椎侧位(仰卧位)颈椎侧位(仰卧位)•影像显示:影像显示:• 为第为第1 1至第至第7 7颈椎侧颈椎侧位影像,上部包括部分位影像,上部包括部分枕骨及下颌骨,枕骨与枕骨及下颌骨,枕骨与环椎关节间隙清晰,第环椎关节间隙清晰,第7 7颈椎应不被肩挡住,颈椎应不被肩挡住,颈椎前方软组织内可见颈椎前方软组织内可见舌骨影像,甲状、环状舌骨影像,甲状、环状软骨与气管在一定条件软骨与气管在一定条件下层次清楚下层次清楚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