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85336126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审美与宗教介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宗教艺术的启示蒙德里安蒙德里安克莱夫克莱夫贝尔贝尔现代主义艺术或者新艺术抽象绘画后印象派绘画 这种新艺术是具有宗教性的艺术,体现了真正的宗教精神。克莱夫贝尔 将艺术宗教化如果没有触及“终极实在”,没有因为触及“终极实在”而产生巨大热情和坚强信念,不管何种形式的宗教都没有宗教性,因而都不是真正的宗教。 如果艺术达到了这些目的,尽管艺术并不是任何形式的宗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艺术是富有宗教性的,因而是真正的宗教。当时的宗教都只剩下没有宗教性的仪式和教义,而新兴的现代艺术却具有明显的宗教性。教堂、寺庙的艺术 宗教艺术 具有宗教性沃尔特斯托夫宗教艺术自身的特性?偶像在东正教的宗教实践中起作用的方式,

2、赞美诗在犹太教的宗教实践中起作用的方式, 集体圣歌在新教宗教实践中起作用的方式原因:关于艺术的宏大叙事在作祟 让艺术让艺术“进入它自身进入它自身”克莱夫贝尔真正的艺术是那种以自身为目的的艺术,反对艺术成为实现任何外在目的的工具沃尔特斯托夫艺术在不是它自身的时候进入它自身 宗教艺术绝不只是以形式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而是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在宗教艺术发挥的所有功能中,沃尔特斯托夫尤其重视纪念功能,即宗教艺术有助于我们记住那些不想忘记的人和事。纪念仪式具有使对我们不想忘记的人和事的记忆鲜活生动的作用。纪念增强记忆。总之,根据沃尔特斯托夫18世纪艺术独立对艺术的宗教性理解无利害性的审美静观宗教艺术宗

3、教目的纪念艺术宗教艺术的启示对沃尔特斯托夫的观点做一般性推广 从而对18世纪以来有关艺术的宏大叙事做总体上的反思 世界上不少宗教人士对艺术的理解方式不是无利害的审美静观,非宗教人士也无法做到无利害的静观,因为无利害的静观要求一个完全脱离日常生活语境的人,这种人几乎不存在。后现代主义美学强调让艺术介入社会生活之中,强调正视艺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克莱夫贝尔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学的纠正,是向艺术的日常理解的回归。第十章 审美与宗教 审美、艺术从宗教中独立出来之后,来探讨审美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从美学独立的历史出发,现代美学的标志是“审美无利害性”追溯到莎夫茨伯利。“无利害性

4、”在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哲学中通常被用来描述上帝的无私的爱,在他们看来,对上帝的爱是无利害的,对美的爱也是无利害的。如果欣赏一个事物的美,就要从世俗事物中彻底分离出来,超越日常经验和欲望,从事物自身的角度来静观。“事物本身”不是经验的事物、世俗的事物,而是超验的事物,是“内在形式”,类似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莎夫茨伯利强调审美是对事物本身的无利害静观。“事物本身”也不是经验中的自然事物,而是潜伏在自然事物背后的“内在形式”,是柏拉图意义上的“理念”。个别事物的表象是经验事物 由一般感官即“外在感官”感知 内在形式是超验事物 由“内在眼睛”或者“内在感官”感知 世界上不同的宗教 (共同处)有一

5、个以神灵为对象的信仰层面 这个宗教信仰对象不是由一般的感官可以经验到的,只能用心灵或意识去体验这就与18世纪美学家强调美不能由诸如视听嗅味触之类的“外在感官”感知,只能由“内在眼睛”或者“内在感官”感知一样。通过简单对比:美与信仰对象都具有潜伏于经验事物之后或者超越于经验事物之外的特征。审美与宗教信仰都是由日常经验世界向更加真实的世界超越。不同的方向:还原与超越宗教超越宗教超越对经验世界的出对经验世界的出离日常离日常“向上向上”超越:进入神秘的领域,没有宗教信仰超越:进入神秘的领域,没有宗教信仰等条件无法进入等条件无法进入审美超越“向下”超越:进入自然的领域,无需特殊条件就可以进入现象美学家将

6、 审美经验=现象学还原 审美对象=现象还原的剩余者对于审美的描述,“还原”比“超越”更准确,还原能够更好地显示审美经验的直接性、自然性、纯粹被给予性。从审美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角度来说,它是对日常经验的超越,但是从日常经验超越出来之后,进入的是一个更自然、更原初、无需更多解释的经验领域。区别宗教与迷信 康德和卡希尔认为宗教与迷信体现的心理状态不同: 迷信或者原始宗教通过禁止和恐吓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恐惧: 道德或者文明宗教通过理想和激励引起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热情。 宗教 迷信 审美、艺术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里的宗教,很大程度上是迷信。蔡元培并不完全反对宗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

7、9世纪欧洲尤其英国,出现了一种将宗教与审美结合起来的潮流。试图将基督教的主张与美、道德与艺术等调和起来。20世纪的抽象画运动中,审美与宗教的融合到审美替代宗教的趋向。主要有蒙德里安克莱夫贝尔对艺术的界定:艺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优秀视觉艺术作品能把有能力欣赏它的人带到生活之外的迷狂中去唯一注重的是线条、色彩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用量及质量。从这些方面能够得到远比事实、观念的描述所能给予的感情更深刻、更崇高的感情。”狂喜 对形而上的“物自体”“终极实在”的感受“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我们可以得到某种对“终极实在”之感受的形式。1、这种艺术产生的狂喜类似于宗教狂喜,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的本质在于我们在直觉到无线宇宙时所产生的崇敬和谦卑。奥托将宗教情感的最深层面称为“令人战栗的神秘感”。2、艺术追求的“终极实在”也是宗教经验的对象。克莱夫贝尔将艺术与宗教等同起来,对艺术做了宗教化的理解。 将艺术宗教化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