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85283995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孔子 孟子孟子 荀子荀子 墨子墨子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韩非子韩非子 商鞅商鞅学派学派代表代表主张主张儒家儒家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道家道家 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法家法家 韩非韩非墨家墨家 墨子墨子“仁仁”与与“礼礼”、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 “因材施因材施教教”等等“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礼” ” “道道”是世界是世界的根本、的根本、朴素的辨证法思想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齐物论” ” “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 ” 、非攻、尚贤、非攻、尚贤 主张

2、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BC213 BC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70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弟功臣,说:,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诗、书书和百家语,

3、以古非今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入则新非,出则巷议”,诽谤朝庭,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惑乱黔首”,提出了,提出了“焚书焚书”的建议,的建议,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诗、书书等百家语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如:有敢私论诗诗、书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以吏(法)为师。严。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

4、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第第 2 2 课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儒家思想经历: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1 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1 1西汉初年的西

5、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原因:原因:材料一:材料一: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人相食,死者过半。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 (同一同一颜色的四匹马颜色的四匹马) ),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 .食货志食货志1 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原因: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巩

6、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目的:目的:与民休息与民休息措施:措施:减轻田租;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1 1西汉初年的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为有为”影响:影响:积极:积极:消极:消极:王国问题王国问题土地问题土地问题边境问题边境问题解决矛盾解决矛盾加强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集权经济恢复和增强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社会繁荣国力日盛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和行动成为时代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和行动成为时代的需要一、从

7、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有为为”2 2、汉武帝的、汉武帝的“有为有为”: (1 1)背景:)背景: 材料一: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聚。不得会

8、聚。” 后汉书后汉书. .食货志食货志材料二: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有为为”2 2、汉武帝的、汉武帝的“有为有为”: (1 1)背景:)背景: 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危机:诸侯割据,土地兼并,匈奴为患危机:诸侯割据,土地兼并,匈奴为患(2

9、 2)目的:)目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巩固统治。发展形势,巩固统治。(3 3)措施:)措施:一、从一、从“无为无为”到到“有有为为”2 2、汉武帝的、汉武帝的“有为有为”: 政治上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经济上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军事上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 北击匈奴北击匈奴 思想上思想上采纳董仲舒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10、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建议建议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的提出出1 1、董仲舒的贡献、董仲舒的贡献他把诸子百家中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新的儒学体系。儒学体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

11、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源和变化材料一:材料一: “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材料二: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三: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

12、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董仲舒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二、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的提出出1 1、董仲舒的贡献、董仲舒的贡献2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 “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 “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天人感应感应” “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

13、加强君权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仁政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限田、薄敛、省赋役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边境不宁边境不宁诸侯王势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威胁中央集权权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严重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尖锐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面临问题董仲舒董仲舒的学说的学说解决之道“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思想上的统,思想上的统一一“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天人合一人合一”天人感天人感应应”限田、薄敛、省役限田、薄敛、省役制定道德标准制定道德标准“三三纲

14、五常纲五常”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特点、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特点外儒内法,思想专制,有带有神学色彩外儒内法,思想专制,有带有神学色彩3、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王权治秩序,神化专制王权评评价价积极积极消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对儒学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

15、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1、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为什么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的建议并实施?的建议并实施?2、他又是怎样具体实施的?、他又是怎样具体实施的?3、有何影响?、有何影响?思考思考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汉武帝刘彻汉武

16、帝刘彻 思考?思考?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1、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1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思想: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

17、家大政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教育:教育:兴办学校,推广儒学兴办学校,推广儒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在郡县设立学校,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民间在郡县设立学校,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民间独尊地位独尊地位北京国子监历经元、北京国子监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图为北京的国子监图为北京的国子监牌楼。国子监又称牌楼。国子监又称“太学太学”、“国学国学”2 2、西汉、西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

18、的结的结果:果:三、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指出依据。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有道理。有道理。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虽然确立的统治思

19、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影响影响:(1)消极: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积极: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 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1)、政治方面措施扩大了儒学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同时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2)、教育方面措施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3)、这些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消极: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