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公开课(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并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的句子 理解和翻译就考试的内容来讲有不同的侧重,理解和翻译就考试的内容来讲有不同的侧重,但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则是对理解的客观反映,但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则是对理解的客观反映,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对此考点的考查,对此考点的考查,20012001年前采用对文中句子译年前采用对文中句子译句的正误判断的命题形式,考查理解能力,分值句的正误判断的命题形式,考查理解能力,分值3 3分;分;20022002年起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位置年起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位置由由I I卷调至卷调至IIII卷,分值增加到卷,分值增加到5 5分;分
2、;20042004年分值增加年分值增加到到8 8分;分;20062006年始,有的省份试卷分值增加到了年始,有的省份试卷分值增加到了1010分,含江西卷,要求逐步提高。分,含江西卷,要求逐步提高。 现在文言语句翻译通常要涉及:关键词语的含现在文言语句翻译通常要涉及:关键词语的含义、重点虚词所表示的句间关系、文言常用句式、义、重点虚词所表示的句间关系、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因此,它是文言文阅文言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因此,它是文言文阅读中最能体现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手段。读中最能体现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手段。 【示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示例】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
3、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成现代汉语。(2003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化为忠。 【解析】【解析】 (1)此题得分关键在于:能理解此题得分关键在于:能理解“廷廷”和和“面面”是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当廷当廷”“当面当面”;“遂遂” 表顺表顺承当为承当为“于是、就于是、就”,表转折为,表转折为“竟然竟然”,结合语境,结合语境应选应选“竟然竟然”;“面面”“廷廷” 课本中均出现过,邹课本中均出现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
4、能群臣吏民能面面刺寡人之过者,受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夫以秦王之威,而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相如廷廷辱之。辱之。” (2)落实关键词语意义:落实关键词语意义:“佞佞”,奸伪巧言谄媚;,奸伪巧言谄媚;“直言直言”,正直的言论;,正直的言论;“则则”,那么。,那么。 【答案】【答案】 (1) (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变为
5、忠诚。 【技巧点拨】【技巧点拨】 1 1、强调整体,感知语境。、强调整体,感知语境。 2 2、善于利用题目、注释提供的有效信息。选文、善于利用题目、注释提供的有效信息。选文阅读起来如有困难,命题者往往会通过题目、注释阅读起来如有困难,命题者往往会通过题目、注释提供一些提供一些“免费免费”的助读信息。的助读信息。 3 3、翻译题解答的关键是,将题面内容置于原文、翻译题解答的关键是,将题面内容置于原文语境之中细加考察。高考试题告诉我们,对语境意语境之中细加考察。高考试题告诉我们,对语境意义的理解,是考查的侧重点,也是答题的着眼点。义的理解,是考查的侧重点,也是答题的着眼点。翻译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
6、语句一、一、古文翻译的历史古文翻译的历史二、二、古文今译的意义古文今译的意义三、三、翻译文言文的要求翻译文言文的要求四、四、古文今译的原则古文今译的原则五、五、古文今译的方法古文今译的方法二、古文今译的意义二、古文今译的意义v为一般人阅读古籍创造条件;为一般人阅读古籍创造条件;v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v增强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增强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三、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三、翻译文言文的要求 信、达、雅信、达、雅 1 1.“.“信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信”就是以实求实,做到不歪曲文意,不遗就是以实求实,做到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
7、随意增减意思。漏文字,不随意增减意思。例例1 1 例例2 2 2.“ 2.“达达”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要求。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要求。“达达”就是通顺。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词语用就是通顺。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词语用法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法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例例3 3 例例4 4 3.“ 3.“雅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所谓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所谓“雅雅”有两层意思:一是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二是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风规范化的要求;二是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风格,作者的风格。格,作者的风格。例例5 5 例例1v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
8、为愚,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知时有利不利也。(2002(2002年高考北京卷)年高考北京卷)v有人是这样翻译的:有人是这样翻译的:“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而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而生活更加困难,鲍叔不把我当作愚蠢的人,知道生活更加困难,鲍叔不把我当作愚蠢的人,知道有时有利有时不利。有时有利有时不利。”v这样翻译有两个明显错误:一是将这样翻译有两个明显错误:一是将“穷困穷困”理解理解为为“生活困难生活困难”;二是将;二是将“时时”理解为理解为“有时有时”,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可见,准确理解实词的,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可见,准确理解实词的意思对于翻译来说是多么重要。意
9、思对于翻译来说是多么重要。v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例例2v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002(2002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v有人是这样翻译的:有人是这样翻译的:“到死的时候,天下到死的时候,天下知道与不知道的人,都很悲哀。知道与不知道的人,都很悲哀。”v大家没有注意到原文三句中都隐含着大家没有注意到原文三句中都隐含着“李李广广”,因而译文总是感觉缺
10、了点什么。正,因而译文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正确译文应为:确译文应为:“到了李广死的时候,天下到了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例例3v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20022002年高考北京卷)年高考北京卷)v有人是这样翻译的:有人是这样翻译的:“天下没有很多管仲那样的天下没有很多管仲那样的贤才,天下有很多鲍叔那样能知人的人。贤才,天下有很多鲍叔那样能知人的人。”v这里姑且不说把这里姑且不说把“多多”译为译为“有很多有很多”是一个严是一个严重错误(重错误(“多多”用于用于“赞美赞美”的义项比较少
11、见),的义项比较少见),只说原句的句子结构。原句中而表示转折。因而只说原句的句子结构。原句中而表示转折。因而句子应译为:句子应译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叔能识别人才。”例例4v(传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2002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v有人是这样翻译的:有人是这样翻译的:“这难道不是李将军的称这难道不是李将军的称呼吗?呼吗?”也有这样翻译的:也有这样翻译的:“这难道说的是李这难道说的是李将军吗?将军吗?”v前一种翻译将前一种
12、翻译将“谓谓”翻译为翻译为“称呼称呼”,明显是,明显是错了。后种翻译虽理解了错了。后种翻译虽理解了“谓谓”的意思,却将的意思,却将“其其”翻译成翻译成“难道难道”,正好把意思说反了。,正好把意思说反了。这里关键要理解这里关键要理解“其其也也”是表示揣测的固是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定句式。v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或“大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例例5v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 ?(20072007年高考重庆卷)年高考重庆
13、卷)v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但有些句子中的某些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但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不能直译,只能用意译,否则就不顺畅,词语不能直译,只能用意译,否则就不顺畅,如该句中的如该句中的“章疏章疏”(指公文)、(指公文)、“九重之上九重之上”(指皇宫禁地),就不能译为(指皇宫禁地),就不能译为“文章奏章文章奏章”和和“高高的天上高高的天上”。同时也要注意反问语气。同时也要注意反问语气。v参考答案: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参考答案: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
14、禁地呢?四、古文今译的原则四、古文今译的原则1、直译与意译、直译与意译 直译直译 意译意译2、直译与意译的、直译与意译的比较比较3、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古翻译古文文 例例6 例例7直译直译v直译:直译:v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直译的特点就在直译的特点就在“直直”字上,所谓的字上,所谓的“直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
15、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对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对原文的忠实,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忠实,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 意译意译v意译:意译:v就是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意译之就是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所以叫意译,就在“意意”字上,这个字上,这个“意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
16、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大意进行翻译。 直译与意译的比较直译与意译的比较v直译的优劣:直译的优劣:v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谨,有时会表达不清。v意译
17、的优劣意译的优劣:v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的语言风格。例例6v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韩非子五蠹)五蠹)v译文一: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译文一: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v译文二:希望再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译文二:希望再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
18、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国的一个笑话。例例7v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僖公三十二年)v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的树木两手合抱了!v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两手合抱了! 第一,关键实词的翻译策略第一,关键实词的翻译策略 翻译关键实词,其操作策略一般有三种:翻译关键实词,其操作策略一般有三种:
19、 语法结构分析法。如翻译语法结构分析法。如翻译“帝思其贤,乃令以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物色访之”(”(后汉书后汉书 严光传严光传) ),其中,其中“乃令以物色乃令以物色访之访之”是一个祈使句,承前省去主语是一个祈使句,承前省去主语“帝帝”,“令令”后省略兼语后省略兼语“人人”。该句的翻译难点就是。该句的翻译难点就是“物色物色”。如果将如果将“物色物色”理解为现代汉语理解为现代汉语“寻求寻求”含义的话,含义的话,它用在介词它用在介词“以以”后就说不通后就说不通介词后只能跟宾语。介词后只能跟宾语。由此可见,由此可见,“物色物色”应是个名词。根据上下文应是个名词。根据上下文“少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
20、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不见”和和“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分析,光武帝分析,光武帝可能在让人凭着长相寻找严光,所以可能在让人凭着长相寻找严光,所以“物色物色”作作“形形体相貌体相貌”讲最合适。讲最合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式结构分析法。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句式结构分析法。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
21、多,这就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据崤函之固,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拥雍州之地”(”(贾宜过秦论贾宜过秦论) ),是个,是个“正对正对”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固固”与与“地地”词性相同,都是名词,那它们的词性相同,都是名词,那它们的意思也必然接近,据此推知,意思也必然接近,据此推知,“固固”就是形容词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译为活用为名词,可译为“坚固的地方坚固的地方”。 成语联想法。现代汉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成语联想法。现代汉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
22、,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所以,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得到了保留,所以,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20042004年高考江苏卷要求年高考江苏卷要求翻译翻译“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一句,其关键一句,其关键词词“曲意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曲意逢迎”的意的意义推断出义推断出“曲意曲意”一词的意思,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曲意逢迎”就是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据此可知此可
23、知“曲意曲意”是是“违心的迎合、奉承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整句便可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整句便可译为译为“(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第二,关键虚词的翻译策略第二,关键虚词的翻译策略 由于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功能是无法分开的,所以,由于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功能是无法分开的,所以,我们在翻译虚词时既不能离开语境,也不能脱离句式。我们在翻译虚词时既不能离开语境,也不能脱
24、离句式。在我们掌握了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在我们掌握了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1818个虚词的各个义个虚词的各个义项和它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翻译文言虚词,项和它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翻译文言虚词,还应掌握一些虚词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凡是在现代汉还应掌握一些虚词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凡是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代替的文言虚词,如果硬译反语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代替的文言虚词,如果硬译反而别扭,因而可以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而别扭,因而可以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标志结构的的词、句中停顿的词,以及词中虚设词、标志结构的的词、句中停顿的词,以及词中虚设成分等。如成分等。如“师道之不传
25、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中,其中“之之”作为作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可以不译。的助词可以不译。“也也”表停顿,表停顿,“矣矣”为语气词也不需要译,只要把句子为语气词也不需要译,只要把句子的语气译出就可以了,即的语气译出就可以了,即“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传已经很久了”。 凡是标志古汉语句式的文言虚词,不一定要翻译凡是标志古汉语句式的文言虚词,不一定要翻译出对应的词语,但一定要调整相关句式和语序,按照出对应的词语,但一定要调整相关句式和语序,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和语序规范来翻译文言句式。如现代汉语的句式和语序规范来翻译文言句式
26、。如20042004年陕西卷有年陕西卷有“此金者,圣人所以惠养老臣也此金者,圣人所以惠养老臣也”一句的一句的翻译,这是一个判断句,表示判断的标志就是翻译,这是一个判断句,表示判断的标志就是“者,者,也也”,这里的,这里的“者者”和和“也也”就无须翻译出具体的就无须翻译出具体的对应词语,但一定要将该句的判断句式翻译为现代汉对应词语,但一定要将该句的判断句式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判断形式。至于句中的语的判断形式。至于句中的“所以所以”一词,也是一个一词,也是一个重点虚词,它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语法功能,第一种表重点虚词,它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语法功能,第一种表“原因原因”,第二种是表,第二种是表“手段手段”,第
27、三种是表,第三种是表“目的目的”或者表示或者表示“为了为了”,由上下文可知,此,由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句中的“所以所以”是第二种,全句可译为是第二种,全句可译为“这些金钱,这些金钱,是圣明的皇上赐我用来养老的是圣明的皇上赐我用来养老的”。 第三,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第三,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 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委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婉等手法。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金城千里金城千里”中的中的“金城金城”,不能译为,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金子修筑的城”或或“金属修筑的城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
28、说法。可采用变通的翻译形式,或意译为法。可采用变通的翻译形式,或意译为“坚固的坚固的城防城防”,或以现代汉语的比喻形式翻译为,或以现代汉语的比喻形式翻译为“钢铁钢铁般的城防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译为;不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坚固的城防”。运用借代的句子要翻译,要换借体为本体,。运用借代的句子要翻译,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如“布衣布衣”应翻译为应翻译为“贫民贫民”,“缙绅缙绅”应翻译应翻译为为“官员官员”,“三尺三尺”应翻译为应翻译为“法律法律”,“万万钟钟”应翻译为应翻译为“高官厚禄高官厚禄”,等等。,等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山陵
29、崩崩”,把自己的死说成,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填沟壑”。凡遇到婉说的。凡遇到婉说的句子,应按照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替换,该句子,应按照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替换,该换成什么就换成什么说法,可将换成什么就换成什么说法,可将“山陵崩山陵崩”译为译为“百年之后百年之后”,可将,可将“填沟壑填沟壑”译为译为“死了以后死了以后”。至于运用互文的句子,既不能直译,也不能替换,至于运用互文的句子,既不能直译,也不能替换,如翻译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王昌龄出塞) ),不,不能译为能译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塞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塞”,应根据上下,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
30、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五、古文今译的方法五、古文今译的方法v对对v换换v调调v留留v增增v删删1、对、对v即将文言字词逐个对译成现代的词语。文即将文言字词逐个对译成现代的词语。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应译成以该词为语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应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多音节词,这方法运用得最普遍。素的现代多音节词,这方法运用得最普遍。如:如:v余幼时即嗜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v译文:我小时候就喜欢学习。译文:我小时候就喜欢学习。v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崤之战)郑人使我
31、掌其北门之管。(崤之战)v译文: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译文: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换、换v即将文言语句中的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词即将文言语句中的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等字词,转换成字面意思类活用词、通假字等字词,转换成字面意思与之相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与之相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v肉食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v译文:做官的人浅薄,不能深远地谋划。译文:做官的人浅薄,不能深远地谋划。v又如:又如:“祖父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和父亲”、 “妻子妻子妻子儿女妻子儿女”、“受业受业教授学业教授学业”、“尺寸之地尺寸之地
32、”中的中的“尺寸尺寸”译为译为“一点点一点点”。3、调、调v把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把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如:过来。如:v吾吾谁欺谁欺?欺天乎?(论语?欺天乎?(论语子罕)子罕)v译文:我欺骗谁呢?欺骗老天吗?译文:我欺骗谁呢?欺骗老天吗?v三顾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出师表)v译文:译文:( (先帝先帝) )三次到茅草房来看望我。三次到茅草房来看望我。4、留、留v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物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如:皆保留不动。如:v楚
33、楚左尹项伯左尹项伯者,者,项羽项羽季父也。季父也。( (鸿门宴鸿门宴 ) ) v译文: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译文: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v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 v译文: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译文: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5、增、增v即补译文言文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即补译文言文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如:略的成分。如:v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 (国语国语邵公邵公谏弭谤谏弭谤) )v译文:京城的人没有谁敢说话,道路上译文:京城的人没有谁敢说话,道路上( (相见相
34、见也只也只) )用眼睛用眼睛( (示意示意) )。v客从外来,客从外来,( )( )与与( )( )坐谈。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邹忌讽齐王纳谏谏 ) )v译文:客人从外面来了,译文:客人从外面来了,( (邹忌邹忌) )和和( (他他) )坐着坐着说话。说话。6、删、删v有些虚词无意义,或表达语气、或表示停有些虚词无意义,或表达语气、或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等没有必要译出的,可将顿、或凑足音节等没有必要译出的,可将其删去。如:其删去。如:v夫夫战,勇气战,勇气也也。(曹刿论战)。(曹刿论战)v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v昼夜勤作昼夜勤作息息,伶俜,伶俜萦萦苦辛。(孔雀东南苦辛。(孔雀东南飞)飞)v译文:日日夜夜尽力劳作,孤孤单单受苦译文:日日夜夜尽力劳作,孤孤单单受苦受累。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