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84926912 上传时间:2024-09-0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武汉市新旧总体规划对比分析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刘刘 奇奇 志志2010.42010.4 武汉市行政区域面积 8494 平方公里,下辖 13 个行政区。 建国以来,武汉市先后编制和修订了 6 轮城市总体规划,较好地满足了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和城市整体发展的需求。 1954 1959 1982 1988 1996 2010 Time 武汉市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541954年)年)武汉市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821982年)年)武汉市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881988年)年)

2、武汉市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961996年)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1959年 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近两轮总规修编工作背景的比较关于近两轮总规修编工作背景的比较壹壹(一)(一)19961996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武汉市城市总体 规 划 (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施,武汉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武汉市

3、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821982年)年)武汉市总体规划(武汉市总体规划(19881988年)年)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武汉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n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n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n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一)(一)19961996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 96版城市总体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家批复,在实施近十年的过程中,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主城和阳逻范围内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

4、能,突出了滨江滨湖的城市特色,有效保护了山体湖泊资源,使城市面貌得到了全面的改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1996-2020)(一)(一)19961996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 进入21世纪后,武汉市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发展形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n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湖北要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战略支点,国家建 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也已经启动;n 武汉的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四县相继“撤县改区”,城区范围扩大,相应地要扩大规划管理的范围;n 加快城市圈建设,相应调整城市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统筹;n 国家在武汉地区布局建设了4条城际铁路

5、、西气东输等一系列国家性、区域性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了武汉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二)(二)20102010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 同时上轮总规借鉴田园城市的理念,采取“主城卫星城”的规划结构,在经济力量的推动下,主城与规划的重点镇地区形成连片发展,规划的空间结构已转化为轴向发展趋势。且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较快,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4.5万人,每年新增城镇用地约28平方公里,均对上轮总规的预测有所突破。(二)(二)20102010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版总体规划修编的时空背景(三)两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过程(三)两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过程编

6、制过程编制过程时间阶段时间阶段时间阶段时间阶段启动总规修编工作1993.52004.4纲要通过技术审查1995.32006.3总规成果上报国务院1996.102006.10修改落实各部委意见1998.52009.5通过部际联席会审查1998.92009.9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获国务院正式批准1999.2.51999.2.52010.3.82010.3.8两轮总规编制过程一览表关于近两轮总规工作组织情况的比较关于近两轮总规工作组织情况的比较貳貳政府组织、部门联动政府组织、部门联动政府组织、部门联动政府组织、部门联动专家领衔、公众参与专家领衔、公众参与专家领衔、公众参与专家领衔、公众参与战略先导、研究

7、起步战略先导、研究起步战略先导、研究起步战略先导、研究起步科学论证、综合协调科学论证、综合协调科学论证、综合协调科学论证、综合协调(一)两轮城市总规修编的工作方针(一)两轮城市总规修编的工作方针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政府组织政府组织部门合作部门合作部门合作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决策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二)两轮城市总规修编的成果形式(二)两轮城市总规修编的成果形式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总体规划文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发展区规划主城区优化调整综合交通规划工业仓储用地布局居住用地用地布局公

8、共服务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历史名城保护规划资源节约利用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四大规划要素总体规划纲要21项专题招标18项支撑专项三轮芝加哥与武汉对比研究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规模空间结构战略规划先导多项研究起步现状详查公众参与报省、建设部批准报省、建设部批准总规修编工作大纲总规修编工作大纲总规修编现状总规修编现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武汉总规发展战略武汉总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规划研究报告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上报成果总体规划上报成果全市修编动员大会内业判读(航片)外业调查数据入库专家审核验收四家一流规划机构21专题研究及系统专项研讨会建设部组织审查市政府审查市人大

9、常委审议各部门编制修编建议书征集市民金点子大型问卷调查全国专家研讨会18个专项规划支撑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各区、各部门意见征集专家咨询部门协调(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1、采取“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的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04年8月,组织召开了全市修编动员大会,建立了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会后,相关委办局和各城区都成立了工作专班。全市总规修编动员大会全市总规修编动员大会修编建议书修编建议书各部门提交建议书,且以专题参编、专题研讨、资料共享、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规划中来,充分吸纳和反映了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和设想。(三)

10、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市委常委会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市长办、市人大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市规划委员会公会、市规划委员会的审查总规纲要的审查总规纲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总体规划纲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总体规划纲要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直单位审查了规划纲要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直单位审查了规划纲要1、采取“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的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1、采取“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的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成果论证阶段,先后召开了16次部门协调会和专

11、家咨询会,征求各类专家,市属各区、各委办局,省直各部门、中央在汉相关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完善了规划方案。(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2、“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相结合,开门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2003年9月,规划修编工作酝酿时期,我们邀请了吴良镛院士、周干峙院士、赵宝江理事长等专家来我市,专门咨询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事宜。随后还就总体规划修编向市政府规划顾问、美国哈佛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先生进行了技术咨询。2004年战略规划成果研讨会主要专家:周干峙 : 两院院士邹德慈 : 工程院院士唐 凯 :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马 林 : 建设部交通

12、工程技术中心总 工程师宋 立 :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规划修编过程中,我们依托市规划委员会专家组,邀请省、市规划、土地、交通、经济、市政、园林、文化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和评审顾问组,对总规修编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总体规划修编每取得阶段性成果,都召开专家小组的研讨会议,并多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指导,先后共召开了100多次协调会、专家咨询会,对总体规划的方针、方向进行全局性把握。2、“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相结合,开门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

13、色重视规划宣传和公众参与工作。2004年5月4日,组织了大型市民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75份。参与调查的对象年龄跨度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六七岁小孩,参与调查的人群不仅有武汉各个市区的,近十分之一来自周边城市,还有来自国外的朋友。总规市民调查问卷现场总规市民调查问卷现场2、“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相结合,开门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2、“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相结合,开门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2004年7月至12月,开展了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工作,面向广大市民公开征集总规“金点子”,在“武汉规划网”和“汉网”开辟了互动专栏,同时在

14、长江日报等本地主流媒体刊载连续专版,发动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总规修编工作的讨论,共收到市民来信458封、建议1549条,网络点击率12万、网民建议1852条。累计发放“金点子”奖金共10万元。总规总规“金点子金点子”活动颁奖现场活动颁奖现场公众建议意见来信公众建议意见来信(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3、“战略先导、研究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前期,为了准确掌握武汉市的建设用地现状情况,保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各项研究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现状数据和图件基础上,我们做了详实的现状调研。(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

15、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3、“战略先导、研究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2004年4月,北京大学、中规院、同济大学和武汉市规划院展开战略规划研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规院中规院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市规划院武汉市规划院(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3、“战略先导、研究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005年4月,选取了21个跨学科的课题,组织了全国招标,28家机构承担了研究任务。承担研究任务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长

16、江委研究院长江委研究院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江汉大学江汉大学 市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 市委政研室市委政研室 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产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武汉市在中部崛起中的机遇与策略研究武汉市城市经济转型与空间策略研究武汉市工业化发展和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研究武汉市就业岗位预测研究和谐社会系统和谐社会系统武汉市人口规模预测及人口构成分析研究武汉市外来人口调查及规划对策研究武汉市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和谐社会现代生活方式演变趋势及规划对策人居环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武汉市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武汉城市气候改善与宜居

17、环境优化研究武汉城市文化特色营造研究武汉滨水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研究城市支撑系统城市支撑系统武汉市居民出行方式研究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研究武汉市分蓄洪区安全体系规划研究武汉市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及综合利用研究规划实施系统规划实施系统武汉市社区发展与规划实施单元研究武汉市土地市场培育及规划对策研究武汉市城市规划实施机制和法制化研究基于GIS的武汉市城市用地增长趋势研究(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3、“战略先导、研究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我们还邀请了伊利诺大学张庭伟教授、北伊利诺大学王法辉教授,分别就武汉与芝加哥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18、作了对比研究,并结合芝加哥的发展经验对武汉提出了建议。总体规划编研专班也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结、武汉历史文化与滨江滨湖特色营造等18项专题研究,为规划成果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828个前期规划研究个前期规划研究1818个纲要支撑报告个纲要支撑报告(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一是统一了两个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建立共同的数据平台,为“两规”的可比性提供基础。在规划期限上,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并

19、需要作远景发展的轮廓性安排和近期规划(一般为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年;本轮“两规”确定了相同的规划期限和目标年(2006-2020年),建立起“两规”的可比性基础。 在规划范围上,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市域和主城规划区两个层次,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以全市行政辖区为对象;本轮“城市规划”突破中心7城区范围,建立都市区的理念和全市域的规划范围,与“土地规划”相一致,确定了全市域8549平方公里的共同规划对象。“两规”分别划定的主城区范围也是一致的。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

20、的特色 二是突出“两规”各自重点,开展“土地规划”立足于最新详查数据的现状调查和“城市规划”立足于用地现状调查的两套互补性的现状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规划”侧重于土地详查,形成一套覆盖8549平方公里全市域范围的立足于最新详查数据的现状成果。“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建设区用地,逐地块确定用地性质,形成一套覆盖2292平方公里外环线以内全部区域的用地现状调查成果。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 三是共同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也突出“两规”各自特点进行侧重研究。 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人口规模

21、、城镇空间布局、环境影响、规划实施等基础问题,“两规”共同研究,成果共享。“土地利用规划”侧重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农用地利用及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题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侧重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经济系统、社会和谐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城市支撑系统等专题研究,以形成“两规”的功能互补。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 四是以建立“循环式”反馈机制,进行“两规”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的相互协调。首先是进行“两规”建设用地规模的“循环式”互动。在规划纲要阶段(土

22、地规划的“大纲阶段”),对“两规”建设用地进行规模与布局的“循环式”相互验证。其次是协调处理“两规”建设用地布局。一般认为,城市规划在建设用地的安排上要超前于经济实际需求;同时,规划预期与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对于建设用地的安排,需要采取一定的机动措施。“两规”在建设用地规模测算和布局落实中,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对基本建设用地的分配,以规划纲要(大纲)阶段的基本手段为基础,通过论证调整后,确定主城和外围组群的规划建设用地。对不确定用地的处理, “土地规划”采取机动指标的方式,预留10的建设用地指标不作分配和空间落实,用于机动安排。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

23、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 五是建立一套相互对应的基础数据数据、构建一个基本一致的土地利用标准体系、形成一套“两规一图化”的空间布局方案为核心的“两规”衔接的成果体系。城市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城市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 4、积极探索与土地利用规划建立统一平台,保障了规划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三)本轮城市总规修编组织工作的特色规划编制中,注重了加强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武汉铁路枢纽规划、武汉城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等的衔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图

2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图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图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图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图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图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三、关于新旧总规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比较三、关于新旧总规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比较叁叁(一)关于规划核心思想的比较(一)关于规划核心思想的比较1以武汉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和武汉市土地资源环境容量评价为基础,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规模,合理分布城市人口。 2大力调整和优化主城功能结构,实现三镇均衡发展。3突出超前性和适应性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和各项设施标准。 1.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分析研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布

25、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科学安排居住用地和生活配套,提升环境品质,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充分创造就业。3.科学论证、合理控制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有序引导城市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空间效能。4.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提升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996版总体规划2010版总体规划1.内容框架的比较共14章107条共17章214条总则总则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城市性质与规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地区规划都市发展区规划主城规划主城区优化调整交通规划综合交通

26、规划工业及仓储用地布局居住用地布局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防灾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与发展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附则附则(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2.区域规划思想的比较本轮总规较上轮规划的不同在于,融合了区域统筹发展和空间对接的理念,规划视野拓展到“1+”城市圈范围,开展了武汉城市圈空间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从城镇布局、产业协调和基础设施统筹等方面,促进武汉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

27、比较2.区域规划思想的比较规划构建 “一核一带三区四轴” 的区域发展框架一核,即作为城市圈发展极核的武汉都市发展区。一带,即以武汉东部组群、鄂州市区、黄石市区、黄冈市区为主体,共同构成的武鄂黄城镇连绵带。三区,即西部仙天潜、西北孝应安、南部咸赤嘉3个城镇密集发展协调区。四轴,即以交通为导向、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的4条区域发展轴。(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2.区域规划思想的比较“一环两翼” 的区域保护格局一环,即距离武汉主城50公里左右的环状地带,形成一条环绕武汉的区域生态环。两翼,即以大别山脉和幕阜山脉为基础的生态区域。(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

28、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比较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主城主城7 7个重点镇和个重点镇和4 4个区城关镇个区城关镇3333个中心镇个中心镇5252个一般建制镇个一般建制镇主城主城1111个新城和个新城和1313个新城组团个新城组团1515个中心镇个中心镇3030个一般建制镇个一般建制镇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比较1996版总体规划2010版总体规划第一级主城主城第二级阳逻、北湖、纸坊、金口、常福、蔡甸、宋家港等7个重点镇纱帽、吴家山、黄陂城关(前川镇)、新洲城关等4个区城关镇吴家

29、山、蔡甸、常福、纱帽、纸坊、豹澥、北湖、阳逻、盘龙、邾城、前川等11个新城薛峰、军山、走马岭、金银湖、黄金口、横店、武湖、黄家湖、青菱、郑店、金口、流芳、五里界等13个新城组团前川邾城阳逻北湖纸坊金口纱帽常福蔡甸吴家山宋家岗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前川邾城阳逻北湖纸坊豹澥纱帽常福蔡甸吴家山盘龙(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比较此外,本轮总规在延续上轮规划有关市域农业布局和旅游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增加了市域建设管制分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规划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将城镇建设控制在都市发展区内

30、,适当提高建设强度,实现城市空间的聚集发展。同时,在农业生态区内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点适当迁并和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发展规划分区图农村居民点发展规划分区图城镇空间布局图城镇空间布局图农业生态区市域城乡统筹(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比较规划运用ArcGIS技术,将地基承载力、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水资源分布等17个因子进行叠加,研究确定全市生态敏感强度,在市域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实行禁限建分区管制。全市禁建区和限建区占市域面积的85%以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资源。GISGIS技术评价应用技术评价应用市

31、域建设适宜性评价市域建设适宜性评价武汉市禁限建示意图武汉市禁限建示意图市域建设管制分区(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4.城镇地区规划与都市发展区规划的比较类型城镇地区都市发展区提出背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转移,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缓解主城区人口过密等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促进城市的区域化和集约化有序发展,构筑有序、开放、合理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职能城镇发展、产业优化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城镇化集中发展区域规划范围南至外环线、北抵宋家岗、阳逻两个新城,面积2256平方公里外环线为基本界线,面积3261平方公里城镇规模城

32、镇地区630万人,607.5平方公里主城区450万人,427.5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880万人,802平方公里主城区502万人,450平方公里发展模式多中心组团式的圈层模式“一城七镇”“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组群式城市空间结构城镇地区与都市发展区规划情况一览表(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阳逻北湖纸坊蔡甸金口常福宋家岗阳逻阳逻阳逻阳逻以机电、电力工业为主导,发展水陆联运物流中心,形成工贸并以机电、电力工业为主导,发展水陆联运物流中心,形成工贸并举的现代化港口城镇。举的现代化港口城镇。 北湖北湖北湖北湖拟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结合武汉重化工工业基地建设,逐拟利用

33、良好的水域建港条件,结合武汉重化工工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化工型港口城镇。步形成化工型港口城镇。 宋家岗宋家岗宋家岗宋家岗依托天河机场、盘龙城风景区,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商依托天河机场、盘龙城风景区,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商贸旅游服务业。贸旅游服务业。 蔡甸蔡甸蔡甸蔡甸拟建成为综合性地区中心城镇。拟建成为综合性地区中心城镇。 常福常福常福常福着重发挥公路交通便利、邻近沌口汽车城的区位优势,发展与汽车着重发挥公路交通便利、邻近沌口汽车城的区位优势,发展与汽车相关配套的机电工业和公路物流中心。相关配套的机电工业和公路物流中心。 纸坊纸坊纸坊纸坊拟重点发展机电、高技术产业,强化综合服务职能。拟重

34、点发展机电、高技术产业,强化综合服务职能。 金口金口金口金口充分发挥其港口、公路优势,重点建设地区性水陆联运枢纽和大宗充分发挥其港口、公路优势,重点建设地区性水陆联运枢纽和大宗产品交易市场。产品交易市场。 4.城镇地区规划与都市发展区规划的比较城镇地区规划图(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4.城镇地区规划与都市发展区规划的比较都市发展区用地规划图都市发展区用地规划图六大新城组群规划示意图六大新城组群规划示意图规划利用两江交汇、河湖密布、生态绿地分隔的自然地理特征,调整了上轮总规的“单中心、圈层式”布局,形成以“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集约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并在

35、主城区以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江、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镇空间发展轴,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北部新城组群西部新城组群西南新城组群南部新城组群东南新城组群东部新城组群(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5.主城区规划的比较空间结构 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主城规划布局江南、江北两个核心区,在其周围布置10个中心区片,在主城边缘布置10个综合组团,形成独具特色的“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基本延续上轮总规“圈层发展、组团布局”的思想,提出中央活动区的规划理念,在其周围布局16个综合组团。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

36、规(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5.主城区规划的比较实施策略1996版总规分区实施策略2010版总规“两降三增三保”策略核心区内要外迁工业,重点布置金融、商业、贸易等第三产业;降低旧城建筑密度降低旧城人口密度中心区片主要布局行政、外事、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设施和居住用地;增加绿地及开放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综合组团则强调工作居住的相对平衡和配套,并布置了城市大部分工业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教育科研机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山体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保留改造高就业无污染都市型工业主城区实施策略一览表(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

37、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5.主城区规划的比较此外,本轮总规还开展了五线控制、用地建设强度分区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城区用地建设强度分区区划图主城区用地建设强度分区区划图注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强化主城区红、蓝、绿、紫、黄等“五线”控制,采取严格的开发强度分区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5.主城区规划的比较此外,本轮总规还开展了五线控制、用地建设强度分区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提高主城区土地复合利用水平。地下空间开发分布图地下空间开发分布图(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6.综

38、合交通规划的比较区域交通 规划综合发展水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建设阳逻、金口、北湖3大新港;完善以京广、京九、汉丹和武大铁路为骨干的铁路交通系统,布局京广高速客运专线,兴建新武北站;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完成天河机场二期工程,远景考虑建设武汉第二民用机场。结合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建设,修建绕城公路,形成以主城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市域公路网络。 1996版总规重视大型交通枢纽的选址布局金口新港天河机场新武北站阳逻新港北湖新港(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6.综合交通规划的比较区域交通2010版总规重视与国内主要城市及城市圈等区域交通网络的对接。“十十”字形快速铁路图字形快

39、速铁路图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1 1小时通勤圈小时通勤圈武咸城际铁路武黄城际铁路(黄石、黄冈)汉孝城际铁路京广快速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京广快速铁路提升城市对外交通功能,建设“十”字形的京广、沪汉蓉快速铁路系统,开通武汉联系黄石、黄冈、咸宁、孝感、潜江、天门等6条城际铁路,建设武汉城市圈“三纵五横”的公路网络,构成1小时通勤圈。(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6.综合交通规划的比较城市交通“环网结合、轴向放射” 的干道系统“四环十八射”的道路网络格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注重汉口、汉阳及武昌地区路网自成体系,以放射路为主,环形和方格网相结合的方式,

40、形成四级道路系统“三环十射”的道路网络格局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6.综合交通规划的比较城市交通规划过长江、汉江通道各达到11个,同时远期预留过长江通道4个,构筑都市发展区一体化路网系统。解决过江交通示意图解决过江交通示意图规划过长江通道达到9个新增沌阳至青菱通道新增鹦鹉洲通道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6.综合交通规划的比较城市交通规划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82公里,公交出行比例大

41、于35%。轨道交通规划图轨道交通规划图轨道交通线网最终建成 7 条线路,线网长度 219.7 公里。 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7.工业空间布局的比较建设钢铁化工、光电、汽车机电、食品加工、都市工业等5个大型产业聚集区从核心区向外,依次划定工业严格限制区、限制区、控制性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等四个层次,重点发展青山、沌口和关山等三大工业区。严格限制区控制发展区关山工业区青山工业区沌口工业区限制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区19961996版总规版总

42、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从内向外依次按照严格限制区、控制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等四个层次。 (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8.居住空间布局的比较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8.7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平方米,达到小康社会居住标准。规划后湖、金银湖、古田、四新、沌口、常福、东湖、南湖、汤逊湖等9个大型居住区。后湖站北沌口白沙洲青山徐东南湖长丰十升四新关山后湖金银湖古田四新沌口常福东湖南湖汤逊湖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4.7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4平方米。规划建设后湖、站北、长丰、四新、南湖、白沙等11个大

43、型居住新区。(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9.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的比较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规划汉口中心区、武昌中南路、汉阳钟家村等3大市级商业区,建设后湖等12个市级商业副中心;规划汉口沿江金融区和武昌临江金融区。建设大道王家墩中南中北路延续上轮规划的中心商业体系,完善汉口等3大市级商业区,新建四新等9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布局后湖等若干组团商业中心;规划建设大道王家墩、中南中北路等2个金融商务集聚区钟家村商业中心中南路商业中心鲁巷商业副中心四新商业副中心杨春湖商业副中心吴家山商业副中心纸坊商业副中心武昌金融区武昌中南路汉阳钟家村中心商业

44、区汉口金融区(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9.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的比较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三大文化中心洪山、塔子湖、罗家港、汤逊湖等四大体育中心医疗保障水平达到每千人67张床位的标准三大会展中心六大市级文化艺术中心六大体育中心四大科研创新中心区医疗保障水平达到每千人67张床位的标准三大老年康乐中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0.生态空间框架的比较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两轴汉口中心湖泊公园墨水湖风景区南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四心两环五廊(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0.生态空间

45、框架的比较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武湖生态农业园绿楔府河带型湿地公园绿楔龙阳湖郊野休疗养绿楔大东湖风景名胜区绿楔汤逊湖旅游度假区绿楔青菱湖动植物观光绿楔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 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条放射型水系生态廊道,并深入中心城内部。(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0.生态空间框架的比较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建设“两网交融”的生态体系建立黄陂新洲片、汉口东西湖片、汉阳蔡甸片、武昌江夏片等四片区域性水网。(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0.生态空间框架的比较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建设

46、“两网交融”的生态体系 以滨水绿带、道路绿带等构成的城市绿网。(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比较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划定10片历史地段(增设汉正街、晴川、归元、青山等4片)划定6个重点保护地段规划4片旧城风貌区规划4片旧城风貌区(与上轮一致)(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二)关于主要规划内容的比较1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比较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规划还强化了290处文保单位、160处历史建筑、盘龙城遗址公园等3处古文化遗址以及大余湾等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市域历史保护规划图市域历史保护规划图关于

47、新旧两轮总规国务院批复的比较关于新旧两轮总规国务院批复的比较肆肆1996版总规批复要点国函 199911号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2、规划范围与城乡结构3、城市规模控制4、基础设施规划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7、总体规划实施(一)两轮总规国务院批复要点比较(一)两轮总规国务院批复要点比较2010版总规批复要点国函201024号 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2、规划范围与城乡结构3、城市规模控制4、基础设施规划5、生态环境保护6、人居环境建设7、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8、总体规划实施注解注解:批复文件的提纲框架基本一致,仅增加:批复文件的提纲框架基本一致,仅增加人居环境建设人居环境建设一条。

48、一条。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二)城市定位比较(二)城市定位比较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注注解解:这这一一定定性性基基本本延延续续了了上上轮轮总总规规确确定定的的“全全国国重重要要的的工工业业基基地地”和和“交交通通通通信信枢枢纽纽”的的提提法法。同同时时,结结合合武武汉汉市市近近年年来来的的实实际际情情况况,并并按按照照建建设设部部审审查查组组的的意意见见,增增加加了了“国国家家历历史史文文化化

49、名名城城”和和“科科教教基基地地”的的表表述述,并并将将“我我国国中中部部重重要要的的中中心心城城市市”调调整整为为“我我国国中中部部地地区区的的中中心心城城市市”,可可谓谓批批复复中中最最大大亮亮点点之之一一,反反映映了了在在“中中部部崛崛起起”的的过过程程中中,国家对于武汉发挥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地位与作用的期望和肯定。国家对于武汉发挥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地位与作用的期望和肯定。 武汉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

50、 (三)城市发展目标比较(三)城市发展目标比较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武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注注解解:批批复复的的变变化化反反映映了了在在新新时时代代、新新背背景景下下国国家家对对武武汉汉提提出出了了更更新新的的理理念念和和更

51、更高高的的要要求求,需需要要作作好好“加加强强集集约约发发展展、转转变变发发展展方方式式、促促进进社社会会和和谐谐”等等方方面面的的工工作作,体体现现了了与与时俱进的特点。时俱进的特点。 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08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 主城要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控制旧城的开发强度,优化完善核心区的功能,发展主城边缘组团,改善主城的整体环境。 要合理分布市域人口和生产力,优化城镇体系结构,重点建设阳逻等一批城镇,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规划、镇(乡)域规划,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四)规划范围与城乡结构比较(四)规划范围与城乡结

52、构比较 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49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主城区要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逐步完善汉口、武昌、汉阳的功能,促进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卫星城镇发展,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建成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多轴、多中心、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布局,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注解解:批批复复中中强强调调了了要要重重视视城城乡乡统统筹筹发发展展,明明确确将将城城市市规规划划区区由由上上轮轮30863086平平方方公公里

53、里拓拓展展到到84948494平平方方公公里里的的市市域域范范围围,要要求求在在规规划划区区内内实实行行城城乡乡统统一一规规划划管管理理,促促进进农农业业和和农农村村经经济济快快速速发发展展。此此外外,还还突突出出了了优优化化城城市市空空间间布布局局,转转变变发发展展模模式式,防防止止城城市市无无序序蔓蔓延延等等要要求。求。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严格控制城市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395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81.2平方公里以内,不得突破;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458万人以内,

54、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43.3平方公里以内,不得突破。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与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五)城市规模控制比较(五)城市规模控制比较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避免主城区人口过度集聚。根据武汉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两版总规城市规模比较图两版总规城市规模比较图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加强基础设施

55、的规划建设。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方针。要注重解决过江交通问题,严格控制好规划预留的过江通道。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市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逐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形式相结合,高效率、立体化、多功能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严格控制好天河机场二期工程预留地和机场净空。在王家墩机场未搬迁前,要继续保护好其飞行净空。 为确保城市安全,要按照规划建设好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立以防洪为重点,包括抗震、人防和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六)基础设施规划比较(六)基础设施规划比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加快公路、铁路、水运和民航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

56、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加强长江航道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切实发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作用。建立安全畅通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原则,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少交通能耗。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对内与对外交通系统的协调和衔接。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给水、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和防震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注注解解:批批复复对对基基础础设设施施的的要要求求由由

57、“加加强强”调调整整为为“完完善善”,体体现现了了城城市市基基础础设设施施建建设设阶阶段段性性的特点,重点强调了的特点,重点强调了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突出了的建设,突出了发展绿色交通发展绿色交通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保护好重点历史街区、有影响的革命史迹、文物古迹及其周围环境。要重视并稳步开展城市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塑造武汉三镇城市的新形象。(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比较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

58、切实加强对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的保护,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和形式。重点保护好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对武昌起义旧址、周恩来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维护好武汉市“江、湖、山、城”的自然生态格局,突出江河交融、湖泊密布的城市风貌特色。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注注解解:两两轮轮批批复复的的精精神神基基本本一一致致,主主要要强强调调了了对对“武武昌昌起起义义旧旧址址、周周恩恩来来故故居居”等等具具体体的的文文物物保保护护单单位位及及其其周周围围环环境境的的保保护护,维维护护好好武武汉汉市市“江江、湖湖、山山、城城”的的自自然然生生态态

59、格格局局和和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突出城市风貌特色。 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武汉市作为滨江、滨湖城市,特别要重视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要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改变污水直接入江、入湖状况。要保护已有植被,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利用山水园林条件,形成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要严格保护好现有的自然山体、水体和规划的生态用地,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在2010年前,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要基本得到控制;至2020年,城市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八)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八)生态环境保护比较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发展要走节

60、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各类环保标准限期达标。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

61、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保护好长江、汉江、严西湖等水体和沉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九峰等森林公园、东湖等风景名胜区。注注解解:批批复复围围绕绕两两型型城城市市建建设设的的总总体体目目标标,提提出出了了一一系系列列的的要要求求,包包括括坚坚持持经经济济、城城乡乡与与环环境境建建设设同同步步规规划划,加加强强城城市市环环境境综综合合治治理理,大大力力发发展展循循环环经经济济,重重视视节节约约集集约约利利用用土土地地,加加强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等内容。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严格实施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武汉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切建设活动

62、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抓紧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深化有关专业规划。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法规,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各类开发区在内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 驻武汉市的所有单位要遵守有关法规及城市规划,支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武汉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九)(九)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实施比较实施比较 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 总体规划是武汉市城市发展

63、、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 驻武汉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武汉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武汉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注注解解:两两轮轮总总规规批批复复都都强强调调了了“严严格格实实施施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强强调调了了总总体体规规划划的的权权威威性

64、性和和法法定定性性,上上轮轮总总规规侧侧重重从从编编制制分分规规、控控规规来来保保障障规规划划管管理理,本本轮轮总总规规更更强强调调了了要要明明确确实实施施总总规规的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实现了从重点和建设时序,实现了从规划管理规划管理向向规划实施规划实施的转变。的转变。19961996版总规版总规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

65、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稳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十)(十)20102010版总规新增要点:人居环境建设版总规新增要点:人居环境建设20102010版总规版总规注注解解:本本轮轮总总规规批批复复较较上上轮轮增增加加了了人人居居环环境境建建设设一一条条,反反映映了了当当前前建建设设和和谐谐社社会会、人人人人享享有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等新要求。等新要求。实施本轮总体规划的几个重点实施本轮总体规划的几个重点伍伍 在原有城乡规划体系基础上,按照“整合职能、多规合一、提高效能”的要求,创新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加快推进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66、报批工作,建立“市区乡镇”三级全面衔接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一体化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武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框架武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框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城市设计交通及市政专业规划其它相关规划武汉市城乡规划科研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武汉市城乡规划编制地方技术标准库旧城更新和改造战略研究分区规划支干体系主干体系基础研究(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市级乡镇级区级 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

67、划 在原有城乡规划体系基础上,按照“整合职能、多规合一、提高效能”的要求,创新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加快推进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建立“市区乡镇”三级全面衔接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一体化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 重点推进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年度实施计划、乡镇规划(即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的“两规合一”)、功能区实施规划等实施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两规统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指标用地布局双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空间资源决策机制住房发展规划功能区实施规划建设项目库实施机制年度

68、行动计划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园林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实施层面分解层面总体层面(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一)创新和完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体系今年重点推进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控规细则道路系统实施规划三镇次支路系统规划慢行系统规划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 此外,还要推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和控规细则、道路系统实施规划、三镇次支路系统规划、慢行系统(自行车和人)规划、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工作。(二)抓紧编制各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抓紧编制各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 切实发挥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横向专业规划体系建设,全力支持和配合市发改、经信、交通、环保、城建、公安、房管、水务、城管、文化、民防、园林等部门,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修编、调整各部门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服务全市各项建设和发展。各类专业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并依据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制订相关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建设计划住房保障规划水务建设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文化发展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园林发展规划服务全市各项建设和发展谢谢 谢谢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