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其一)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84809424 上传时间:2024-09-0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妃曲二首(其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明妃曲二首(其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明妃曲二首(其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明妃曲二首(其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明妃曲二首(其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妃曲二首(其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妃曲二首(其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妃曲二首(其一)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写作背景 王昭君的故事自晋代石崇作王昭君乐府后,吟咏其事者,代不乏人。有的悲其远嫁,有的责怪画师,有的写昭君在胡地的寂寞,有的写昭君的汉宫之思,种种立意不一而足。 王安石这首明妃曲别是一种立意。诗中的重心在于书写失意的怨恨。王昭君美冠后宫,但不被召幸。更有甚者,她被作为宫中不喜欢、不需要的女子

2、而远嫁异族。红颜薄命岂不怨嗟?而在封建社会中失意的女子又岂止是远嫁的昭君? 但同情美人的失意还只是此诗的表层意思,更深层次的看,应当说作者是借了王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诗人在写作此诗的前一年曾向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但仁宗已是暮年,无意进取,对王 安石的倡议置而不论。所以此诗的真正的用意是“托前代以自鸣所不平”。士不遇,这是古代诗歌中一个传统的主题,北宋由于党争激烈,不少知识分子都遭到反复贬斥,感士不遇,就因此成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绪。王安石此诗只所以能震动当时文坛,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因为它能言人之所欲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再读课文,感受诗句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

3、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略去了许多身锁后宫的辛酸岁月,剪取明妃失意离宫的关键情节,鬓发散乱伤心落泪尚如此动人,使元帝激动不已,这是用反衬的方法写明妃的美丽 尚得君王不自持。 低徊顾影无颜色, 泪湿春风鬓脚垂。 明妃初出汉宫时,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尚幸得到我君王当下之怒不可持。这是侧面的写法,从元帝平生所见反衬

4、明妃的美。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是作者的议论,他强调任务的风采是难于通过绘画来表现的。即讥讽了汉元帝的案图召幸的好色与愚笨,也强调了王昭君的精神风采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明妃失意的同情和对于元帝昏庸的讽刺。 当时枉杀毛延寿。 意态由来画不成,入眼平生几曾有;归来却怪丹青手,离别归来却责怪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曲杀死曲杀画工毛延寿。只有年年鸿雁飞。寄声欲问塞南事,可怜着尽汉宫衣;一去心知更不归,恨别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自离开故国的时候,昭君心中就已经明白此生绝不会再返汉宫。然而她仍然眷眷于汉,不改汉服。上句先打破了一切希冀,从而使下文“着尽汉宫衣”的情节得以不掺杂个人得失利害的因素,而表露为纯粹的爱国爱乡的真挚 人生失意无南北。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好在毡城莫相忆; 家人万里传消息,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