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84735642 上传时间:2024-08-3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语文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人教版 必修必修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1.1集合的概念单单 元元 概概 述述单元目标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的叙事散文。所选三篇文章都是名篇,堪称经典。学习本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汲取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高超艺术。1了解左传战国策两部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各自作为历史散文的特点,复习有关史记和司马迁的文学常识。2赏析三篇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3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叙事简洁的特点。4理解并掌握三篇课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和重要文言虚词的用法。5背诵重要课文或

2、文段,练习利用注释和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内容提要本单元学习的三篇文言文,两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一篇属于史传散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长于描写战争故事,词约义丰,精严典丽,叙事严谨,善于叙述复杂的情节关系,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本文主要记叙烛之武说退秦军,解除郑国危难的故事,表现烛之武临危受命的爱国行动和能言善辩的形象。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先秦史书,主要描述充满了智慧的谏议故事和传奇故事。叙事极尽铺陈渲染。荆轲刺秦王主要记叙了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全过程,塑造了荆轲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鸿门宴出自史记。描述刘邦和项羽斗争中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宴会的始末,突出

3、了矛盾斗争的尖锐和激烈,通过对宴会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自矜功伐又有“妇人之仁”。对刘邦、范增、张良、樊哙、项伯等人的刻画也相当成功。方法指导学习本单元,要抓住三篇文章叙事简洁的特点,认真欣赏借鉴,学习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借鉴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1.1集合的概念高高 考考 导导 航航2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3课课 前前

4、预预 习习4课课 堂堂 互互 动动5课后强化作业课后强化作业6名名 著著 博博 览览7经经 典典 晨晨 读读1经经 典典 晨晨 读读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天涯:天边,远方。情人:多情的人。这里兼指作者和所思念的友人。遥夜:长夜。怜:爱。露滋:露水多。不堪:不能。盈手:满把。【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全诗八句,句句扣住诗题中的“望月”或“怀远”。首联起笔不凡,意境雄浑阔远,是千古佳句。这两句诗把诗题中的景与情尽收其中,毫不费力,自然浑成。第二联,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

5、夕”呼应,上承首联两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前四句既有即景生情,又有直抒胸臆,后四句则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行动深入地发挥“望月怀远”的题旨。相思之情让主人公竟夕难眠,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外,谁知这天涯共对的一轮皎月更是撩人心绪,竟让主人公对月枯坐良久,露水打湿衣衫而不觉,这个细节刻画进一步加深了那种竟夕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承上句“怜光满”而来,构思奇妙,意境清幽,不尽情思悠悠托出。最后诗人把情人相见的希望寄托于梦境,更把对相思之苦的宣泄推向了高潮。高高 考考 导导 航航【解析】全,使动用法,使保全。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注

6、意词类活用和通假。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答案】B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3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课课 前前 预预 习习代词,代秦军代词,代秦军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子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 动词,去,往动词,去,往 代词,代郑国代词,

7、代郑国代词,代代词,代“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这件事这件事代词,他们,代秦国的使者代词,他们,代秦国的使者表祈使语气,还是表祈使语气,还是连词,因为连词,因为介词,拿介词,拿介词,用介词,用连词,而连词,而介词,把介词,把动词,认为动词,认为像像如果如果如,比得上如,比得上你你推辞推辞一种文体一种文体辞别辞别偏僻遥远的地方偏僻遥远的地方边邑,意动用法,以边邑,意动用法,以为为边邑边邑浅薄,鄙陋浅薄,鄙陋疆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疆界,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成为疆界名词,疆界名词,疆界动词,封闭,查封动词,封闭,查封答应答应地方地方赞许,同意赞许,同意表示约计的数量表示约计的数量6特殊句式(1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是”为代词,这。“也”表判断)(2)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于晋”作状语,后置)(3)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句。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句。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5)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何之有”,宾语前置的种类之一)(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是“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应是“敢以之烦执事”)7走近作者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说孔子在撰述春秋之外,又以口授的形式将其观点和爱憎传给少数弟子,于是就出

9、现了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后二传是战国齐人公羊高和鲁人谷梁赤的口说,至西汉时写定。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文学价值,左传的成就都超过公羊传和谷梁传。关于左传的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般传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近人则以为是战国初年一位熟谙春秋历史的人著述,其姓名身世不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主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它又

10、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创造了多样的缜密的篇章结构、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而且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作者还善于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也有娓娓动听的外交辞令。8了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

11、,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9开阔视野(1)编年史编年史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这种体例的优点是时间概念清楚,即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见史通

12、二体)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跨历数年,事系于年月,就会造成同一史事的材料,分见多处,材料割裂、零碎,不利于整体的认识。这是它的严重不足。“纪事本末”体史书就是针对编年体史书这一缺点而创立的。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相传由孔子删修的春秋,而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则是北宋司马光编定的资治通鉴。(2)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课课 堂堂 互互 动动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13自然段)(一)整体把握第1自然段写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首先写战争爆发的原因:晋国为了复仇,联合秦国围郑,但这与秦国并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其次写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晋

13、、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郑国面临危机。第2自然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臣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危机。慧眼识英雄的佚之狐推荐“壮年不遇”的烛之武,烛之武虽然露出满腹的委屈与牢骚,但在郑伯的诚意和透彻分析下,终于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二)自主思悟1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如何分析?_答: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秦、晋围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郑“无礼于晋”,另一个是郑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关系埋下了伏笔。2点明晋、秦两国的驻军形式,有何意图?_

14、答:说明郑国形势危急,点出了烛之武游说秦的背景,为烛之武出场渲染气氛。3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之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_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交代了烛之武的情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委婉地批评了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自责。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出了必要的铺垫。4写“夜缒而出”有何作用?_答:结构上,照应了前文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等内容。内容上,一是表明情况已经相当危急,一触即发;二是表现了烛之武勇赴国难的献身精神。(三)深入探究1烛之武为什么对秦穆公说晋国会

15、“阙秦以利晋”?烛之武为了解除“秦晋围郑”的危急,必须要搞垮秦晋联盟。如果只说郑国的灭亡对秦并没有实际好处,还不足以说服秦穆公退兵,因此只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烛之武先说晋国曾经“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对秦国的背信弃义,再又说郑国灭亡以后,晋国不仅会“东封郑”,还必然会“又欲肆其西封”,造成对秦的威胁。前面说的是已成的实事,后面说的却是虚构的假象,目的在于使秦穆公警惕晋国的侵略野心,从而达到破坏秦晋联盟的目的。2烛之武为什么要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秦晋交往的往事?晋惠公想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为君,便许诺秦穆公,事成之后,把焦、瑕两座城池献给秦穆公,作为出兵援助的报酬。晋惠公在秦穆公

16、的帮助下回国并当上国君后,就拒不承认当初的许诺了。现在烛之武对秦穆公本人提起这段往事,看上去是想通过让秦穆公想起不愉快的往事来离间秦晋关系,其实这还包含着一层类比说理:当年您被晋国国君的虚假许诺所骗,为他出了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起来围郑,您恐怕还会上当,在灭郑以后一无所获。烛之武不是用攻击和谩骂晋的方式来离间秦晋联盟(真这样做恐怕一点作用也不起),而是通过列举事实以及隐含在事实中类比的道理来说服秦穆公,正因为如此,才能使“秦伯说,与郑人盟”。3烛之武是如何触及秦国利益根本的?先指出“亡郑”只利于晋,对秦国则有害无益;又在温文尔雅的劝诫中,勾勒出晋国言而无信、忘恩背德的贪婪嘴脸,

17、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4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烛之武见到秦伯,站在秦国立场上,先博得秦伯好感,这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接着烛之武指出,秦、郑相距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巧妙地点出秦、晋虽然是同盟国,但毕竟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接下来烛之武假如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伯当然要权衡利弊了。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

18、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戍守。3下列句子中对“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公从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许之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唯君图之A/B/C/D/【答案】B(代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提宾标志,无实义。)4对下列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其无礼于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A与相同,与相同B与不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相同,与不同【答案】C(连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答案】D(A项若:如果,你。

19、B项说:文体的一种,同“悦”。C项辞:推辞,告辞。D项都当“无”讲。)6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答案】A(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

20、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也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答案】A(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10下面是对烛之武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正确的几项是()A怀才不遇,牢骚满腹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D巧舌如簧,挑拨离间E不卑不亢,善于激将F无中生有,拨弄是非【答案】BCE第二课时(讲读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一)整体把握第4自然段写晋军撤离郑国,晋失同盟,晋文公头脑清醒,判断理智,毅然撤军。这样,烛之武劝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达到了目的。(二)自主思悟1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21、_答:“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即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的退兵,也是因为个人之“利”。2作为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本文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_答:开端秦晋围郑发展临危受命高潮智说秦伯结局秦晋退兵(三)深入探究1如何从“志士、勇士、辩士”三方面对烛之武的形象进行分析?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相当丰满的。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特别是“辩士”的性格。(

22、1)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3)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

23、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

24、士、外交家。2你对烛之武这一形象是怎么认识的?他对你有什么有益的启示?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军。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痛苦寂寞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刻,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

25、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四)概括主旨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穆公,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五)鉴赏艺术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

26、的交代。这就为秦、郑订立盟约提供了条件。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文公看到了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文公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叙事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

27、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答案】B(A项军驻军;共通“供”,供应、供给。C项既已经。D项厌满足。)3下列句子中,“以为”的含义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吴广以为然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BCD【答案】D(中的“以为”是一个词,当“认为”讲;其它的都是两个词,中间省略代词“之”,是“以为”。)5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28、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郑国朝秦暮楚必将灭亡,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ABCD【答案】C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予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答案】A(B.原文“子犯请击之”的“之”代的不是郑国,而是秦国。C.“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不是“蒙蔽欺骗”而是“损害”。D.“所与”不是“所给与的恩赐”,而是“同盟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