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共支出理论引例§政协委员称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概要§6.1 公共支出分类§6.2 公共支出演变的理论分析6.1 公共支出分类§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依据市场和资本的意愿进行的政策选择社会一旦决定了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等,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6.1.1 按政府职能分类§(1)投资性支出§(2)教科文卫等事业支出§(3)国家管理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此外,在上述几类公共支出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名目繁多的杂项支出 6.1.2 按支出的用途分类 §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纷繁复杂,甚至是千差万别的,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就目前中国的公共支出来看,按用途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业支出、科学文教卫生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对外援助支出等§公共支出的分类方式,是按政府职能分类方式的具体化6.1.3 按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按公共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亦即按政府组织机构分类,它表现为公共支出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6.1.4 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分类§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为标志,可以将公共支出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购买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即劳动力、消费品等)、资本品和服务(即道路、学校和医院等公共部门投资)等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移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6.2 公共支出演变的理论分析§6.2.1 瓦格纳法则§6.2.2 时间型态模型§6.2.3 “发展型”增长论§6.2.4 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6.2.5 非均衡增长模型6.2.1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Wagner, A. ,19世纪德国):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不断增长§瓦格纳断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政府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张,原因:•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往复杂化→经济主体间的摩擦增加→要求更多的政府保护、调节和管理活动•收入提高和社会进步→对分配问题的关心加强→对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以更大的比例提高这些方面的支出•政府需直接介入某些大规模的投资生产领域6.2.2 时间型态模型§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 1967)提出;也称时间型态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主要观点•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人们才会审视过去,在心理上接受一个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审视效应),容忍政府支出更多地替代私人支出(置换效应),政府在非常时期加强财政集权,导致中央政府支出在全部公共支出中比例增加(集中效应)•在冲击消失后,较高的支出水平因惯性而持续存在。
偶然事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 6.2.3 “发展型”增长论§马斯格雷夫(Richard A. Musgrave,1911-2007)和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 1916-2003)§发展的初期,公共部门的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为社会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发展的中级阶段后,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而此时的公共部门投资已经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主要目的将会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教育、卫生和福利服务的支出6.2.4 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需求因素•税收价格越低,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公共物品生产函数•犯罪率越高,提供同等的安全水平需要的警力越多;•污染越严重,提供同等环境质量需要投入越多;•人口、车辆越多,需要道路越宽;§公共物品生产成本•投入品价格越高,同样投入品需要的支出越多tk税收价格GkP0P1W0EEtimeD0D1AC0I投入品F0F16.2.5 非均衡增长模型§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进步部门:progressive sectors•非进步部门:non-progressive sectors§进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因为这些部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资本可以大量替代劳动;§非进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因为这些部门的特定服务,必须靠劳动力才能提供,资本不容易替代。
§假定:•1)两个部门的小时工资率保持同步增长;•2)进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小时工资率提高保持同步;•3)非进步部门的工资率提高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结论:非进步部门的单位成本会上升§X1:非进步公共部门产出§L1:公共部门劳动投入§X2:私人部门产出§r: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推论:•1)如果公共部门产出与私人部门产出比率保持不变,劳动力资源必然从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更多的劳动力才能维持原来的产出比率)这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已经得到验证•2)在公共部门的购买性支出中,很大部分用于工资和薪金,所以公共部门的购买性支出比私人部门支出增加的更快§小结•上述每一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一般都只强调单一或少数几个因素对财政支出的独立影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单独解释整个现象•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经济因素:如人均收入增长、技术变化、公共服务相对成本提升、城市化等;§政治和社会因素:如政局稳定、人口状态 、观念变化等附录 中国的财政支出§中国财政支出的变化(1990-2005)•图7-1表明,政府支出的实际规模超过官方正式公布的水平•还有三种没有统计但规模很大的支出项目§制度外收支活动§税式支出§隐性负债、或有负债中国财政支出的变化(1990—2005年)§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政府支出快速增长•对支出增长贡献最大的是资本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增长快速,已成为第三大贡献因素;•资本性支出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政府支持西部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显著增长•行政管理支出的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务员工资的几次上调。
§未来趋势•政府投资的增长在中期内会显著放缓•政府公务员工资进一步大幅度上调•用于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科学事业、养老金以及其他重要的人类发展需求支出占GDP的比重将可能上升•一旦发生源于不良贷款的政府债务,政府债务的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很可能上升•预算内支出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上升•总体上,未来几年政府支出的增长速度将会减慢本章小结§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它反映政府的政策选择政府一旦决定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公共支出可以按政府职能、支出的用途、支出的使用部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同等标志进行分类§根据对市场需求影响的不同,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转型期中国公共支出包括预算内公共支出、预算外公共支出和制度外公共支出§截至1980年代,各国公共支出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瓦格纳法则概括了公共支出的这种趋势解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有许多,例如时间型态模型、“发展型”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公共支出的微观模型,等等§进入1980年代之后,各国公共支出进行了调整未来公共支出应当继续增长,还是应当缩减仍有争议公共部门的低效率既可以是公共支出缩减的理由,也可能成为公共支出增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