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生理国护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84283274 上传时间:2024-08-30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生理国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循环生理国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循环生理国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循环生理国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循环生理国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生理国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生理国护(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心脏:动力器官(血泵)心脏:动力器官(血泵)体体循环循环肺肺循环循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场所物质交换场所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的生物电活动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心脏的泵血功能的泵血功能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血管生理生理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调节第五节第五节 器官循环(自学)器官循环(自学) 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脏的生物电活动主要执行主要执行收缩收缩功能功能工作细胞:工作细胞:心肌细胞的分类:心肌细胞的分类: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大多可大

2、多可自动自动产生产生节律性节律性兴奋兴奋(如:心房肌、心室肌)(如:心房肌、心室肌)(如:窦房结(如: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细胞)细胞、浦肯野细胞)1. 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功能特点分类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功能特点分类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心肌细胞的分类:心肌细胞的分类: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细胞等)(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细胞等)(窦房结(窦房结P细胞、房室结细胞等)细胞、房室结细胞等)2. 根据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产生机制分类根据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产生机制分类0期去极化由期去极化由快钠通道快钠通道介导介导0期去极化由期去极化由慢钙通道慢钙通道介导介导复习复习膜处

3、于安静时膜处于安静时内负外正内负外正的状态。的状态。膜内电位负值膜内电位负值减小减小的过程。的过程。去极化导致的去极化导致的外负内正外负内正状态。状态。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恢复的的过程。过程。极化:极化:去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复极化:0+35-70-55刺刺激激膜内电位负值膜内电位负值增大增大的过程。的过程。超极化:超极化:*Na+浓度:细胞内浓度:细胞内 于细胞外于细胞外 低低高高*K+浓度:细胞内浓度:细胞内 于细胞外于细胞外 增大增大当当K+外流,细胞膜内电位负值外流,细胞膜内电位负值减小减小 当当Na+内流,细胞膜内电位负值内流,细胞膜内电

4、位负值复习复习*Ca2+*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主要是主要是K+外流外流上升支:上升支:下降支:下降支:Na+快速快速内流内流Na+内流内流停止停止, K+外流外流复习复习0+35-70-55关于神经纤维关于神经纤维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90膜膜电电位位(mv)0 0 100 200 300 400 500(ms)01234复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复杂,持续时间长而且升降支不对称。而且升降支不对称。平台期的存在:平台期的存在:是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差异;是与骨骼肌细胞

5、动作电位的主要差异;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长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4.静息期静息期锋电位锋电位(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快速复极化初期快速复极化初期2. 平台期平台期3.快速复极化末期快速复极化末期去极化去极化+301.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的)静息电位:机制:机制: IK1通道开放引起的通道开放引起的K外流外流 少量少量Na内流内流 钠泵活动钠泵活动(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90mV(内向整流钾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一)工作细胞的跨膜

6、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内向电流:内向电流:外向电流:外向电流:(快)(快)INa通道开放引起的通道开放引起的Na+内流内流ICa-L (L型钙通道开放引起的型钙通道开放引起的Ca2+内流内流)IK1通道开放引起的通道开放引起的K外流外流IK通道开放引起的延迟整流通道开放引起的延迟整流钾流钾流K外流外流负载的负载的Ito(瞬时性外向电流)(瞬时性外向电流)-90膜膜电电位位+300 0 100 200 300 400 (ms)(mV)012343Na+2K+Ca2+钠泵钠泵IK1ItoIKIKIK1INaICa-L工作细胞的电活动及机制工作细胞的电活动及机制膜电位值

7、膜电位值 产生机产生机制制RP90mvAP0 1 2 3 4 从从90mv到到30mv钾钾离子外流离子外流钠钠离子内流离子内流从从30mv 到到0mv钾钾离子外流离子外流维持在维持在0mv左右左右钙钙内流和内流和钾钾外流外流从从0mv到到90mv钾钾离子外流离子外流90mv钠泵和钠钙交换体钠泵和钠钙交换体0-20-40-70304最大复极电位最大复极电位阈电位阈电位膜膜电电位位(mv)u 0期去极慢,钙内流;期去极慢,钙内流;AP幅值小幅值小(70mV).u 复极简单复极简单(无无1、2期期)-钾外流钾外流.u 4期有自动去极化期有自动去极化 (钾外流钾外流,钠、钙内流,钠、钙内流 ).( (

8、二二) )自律自律C C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窦房结窦房结P细胞细胞)生理特性生理特性自律性自律性兴奋性兴奋性传导性传导性收缩性收缩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自律性自律性细胞、组织在细胞、组织在无外来刺激无外来刺激作用下能够作用下能够自动自动发生发生节律性兴奋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的特性。形成基础:形成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期自动去极化*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标: 自动兴奋的自动兴奋的频率频率自律细胞的自动兴奋频率:自律细胞的自动兴奋频率: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 100次次/分分房室交界(结区除外)房室交

9、界(结区除外) 50 次次/分分房室束房室束 40 次次/分分末梢浦肯野细胞末梢浦肯野细胞 25 次次/分分(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潜潜在在起起搏搏点点主导心脏兴奋主导心脏兴奋和跳动的部位和跳动的部位*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在异常情况下,在异常情况下,异位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活动节律异位起搏点可控制心脏的活动节律,称为称为异位异位节律。节律。1.心脏的起搏点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控制的机制: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控制的机制:l频率依赖性:两点频率差别愈大,压抑效应愈强;频率依赖性:两点频率差别愈大,压抑效应愈强;p 抢先占领抢先占领

10、(一)自律性(一)自律性p 超速驱动压抑超速驱动压抑窦房结窦房结P细胞细胞100次次/分分房室交界(结区除外)房室交界(结区除外)50次次/分分房室束房室束40次次/分分末梢浦肯野细胞末梢浦肯野细胞25次次/分分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2)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一)自律性(一)自律性(一)自律性(一)自律性2.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正相关正相关)-80-60-40-200+20mV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80-6

11、0-40-200mV(一)自律性(一)自律性2.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2)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 (负相关负相关)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水平下移下移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上移上移(二二)兴奋性兴奋性n概念?概念?有效有效不应期不应期相对相对不应期不应期超常超常期期低常低常期期n衡量兴奋性的指标: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值? 组织或细胞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的能力。的能力。n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2.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绝

12、对不应期和不应期和局部局部反应期反应期有效有效不应期不应期相对相对不应期不应期超常超常期期-100-80-60-40-200+200100200300膜膜电电位位( mv )时间(时间(ms)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二二) )兴奋性兴奋性2.2.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机制:钠通道全部机制:钠通道全部失活失活。-100-80-60-40-200+200100200300膜膜电电位位( mv )时间(时间(ms)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机制:仅少量钠通道复活。机制:仅少量钠通道复活。( (二二) )兴奋性兴奋性2.2.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局部反应

13、期局部反应期-100-80-60-40-200+200100200300膜膜电电位位( mv )时间(时间(ms)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机制:机制:相当数量的钠通道复活。相当数量的钠通道复活。( (二二) )兴奋性兴奋性2.2.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00-80-60-40-200+200100200300膜膜电电位位( mv )时间(时间(ms)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超常期超常期( (二二) )兴奋性兴奋性2.2.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机制:钠通道基本恢复机制:钠通道基本恢复 至静息状态;至静息状态;且与阈电位的差距较小。且与阈电位的差距较小

14、。阈电位阈电位主要取决于钠通道主要取决于钠通道当时的功能状态当时的功能状态2015(二)兴奋性(二)兴奋性1.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影响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2)离子通道的状态)离子通道的状态3.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1)心肌心肌不发生不发生 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的形式 单收缩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单收缩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机械收缩机械收缩膜膜电电位位(mV)-90+200时间时间(

15、ms)300200100-70特点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有效不应期特别长长, ,相当于整个收缩期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和舒张早期。额外刺激额外刺激窦性节律窦性节律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1)心肌心肌不产生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意义:保证心脏节律性的意义:保证心脏节律性的收缩、舒张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交替进行,实现其泵血功能。,实现其泵血功能。额外刺激额外刺激期前收缩期前收缩( (早搏早搏) )代偿性间歇代偿性间歇窦性节律窦性节律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2) 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与与

16、代偿间歇代偿间歇(1)心肌心肌不产生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窦房结窦房结心房肌心房肌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末稍浦肯野纤维网末稍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心室肌1.心脏内兴奋传播心脏内兴奋传播的的途径和特点途径和特点(三)(三) 传导性传导性窦房结窦房结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末稍浦肯野纤维网末稍浦肯野纤维网左、右心房左、右心房传导的特点及意义传导的特点及意义(快快慢慢不一不一) 心房肌细胞:心房肌细胞: 0.4m/s 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 1.01.2 m/s 房室交界的结区房室交界的结区: 0.0

17、2 m/s(最慢最慢) 浦肯野纤维网浦肯野纤维网: 4.0 m/s(最快最快)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收缩完心室的收缩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成之后成之后, , 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1 m/s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心室肌能同步收缩心室肌能同步收缩(功能合胞体功能合胞体), , 产生较大力量产生较大力量, , 利于心室的射血利于心室的射血. .房室延搁房室延搁1.对细胞外液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的依赖性大大心肌收缩的特点心肌收缩的特点:(四)收缩性(四)收缩性+ + + + +- - - - -Ca2+Ca2+Ca2+Ca2+

18、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Ca2+心肌细胞胞质心肌细胞胞质Ca2+升高机制升高机制 钙触发钙释放钙触发钙释放Ca2+Ca2+Ca2+Ca2+Ca2+Ca2+1.对细胞外液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的依赖性大大2.“全或无全或无”式收缩式收缩3.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心肌收缩的特点心肌收缩的特点:(四)收缩性(四)收缩性(心室是一个功能合胞体)(心室是一个功能合胞体)(心房也是一个功能合胞体)(心房也是一个功能合胞体)自律自律性性兴奋兴奋性性传导性传导性收缩性收缩性

19、生理特性生理特性 衡量指标衡量指标 特点特点阈强度阈强度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相当于自动兴奋自动兴奋的频率的频率传导速度传导速度快慢不一快慢不一123掌握掌握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心肌兴奋性的特点。掌握掌握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自动节律性。掌握掌握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本节学习要求本节学习要求了解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了解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特点特点。了解体表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了解体表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 。 熟悉熟悉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正

20、常成人安静时心率:60 100次次/min (平均平均: 75次次/min)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若心率为若心率为75次次/分,心动周期为分,心动周期为0.8s。?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 60 心心 率率(秒)(秒) 心房或心室每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时间时间(s)(s)心房心房心室心室00.10.20.30.40.50.60.70.8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1. 心房与心室的收缩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不同步不同步,但有,但有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2.收缩期收缩期短短于舒张期于舒张期*心率心率增快增快心动周期心动周期缩短缩短,其中,其中舒张期舒张

21、期的的缩短缩短 更为更为明显,明显,不利于不利于心肌休息。心肌休息。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时程时程与与心率心率的关系的关系0.35s0.50s1.15s0.30s0.25s0.22s0.15s0.08s150次次/分分 0.4s200次次/分分 0.3s40次次/分分 1.5s75次次/分分 0.8s单向单向流动流动:静脉:静脉心房心房心室心室动脉动脉左心室左心室左心房左心房主动脉主动脉 原因:原因: 瓣膜的瓣膜的单向单向开启开启房室瓣、动脉瓣房室瓣、动脉瓣二、心脏泵血过程和心音二、心脏泵血过程和心音主动脉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肺动脉瓣瓣膜的活动是被动的,取决于其两侧的压力差。瓣膜的活动是被动的,取决

22、于其两侧的压力差。直接动力直接动力原动力:心脏的舒缩活动原动力:心脏的舒缩活动二尖瓣二尖瓣三尖瓣三尖瓣二尖瓣二尖瓣乳头肌乳头肌腱索腱索瓣膜开放或关闭瓣膜开放或关闭血液流动(方向)血液流动(方向)心室或心房容积改变心室或心房容积改变房室内压差或室房室内压差或室A压差压差心室收缩或舒张心室收缩或舒张室内压变化室内压变化心室心室收缩收缩期期心室心室舒张舒张期期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射血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充盈期充盈期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左心室左心房左心房主动脉主动脉压力梯度、瓣膜压力梯度、瓣膜开闭开闭、血液流

23、动、容积血液流动、容积 1. 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压力压力:血液血液:容积容积:房室瓣房室瓣 ?、主动脉瓣?、主动脉瓣 ? 室内压室内压瓣膜瓣膜:不变不变左室内血液不流入也不流出左室内血液不流入也不流出关闭关闭关闭关闭房内压室内压房内压室内压 主主A压压等容等容收缩期收缩期:房内压房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压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压力压力:血流血流:容积容积:瓣膜瓣膜: 房室瓣房室瓣 ? , 主动脉瓣主动脉瓣 ?关闭关闭开放开放缩小缩小从左心室从左心室主主A房内压房内压 室内压继续室内压继续 主主A压压室内压达到峰值室内压达到峰值主动脉瓣开放主动脉瓣开放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压力压力:血流血流:容积容积

24、:瓣膜瓣膜: 房室瓣房室瓣 ? , 主动脉瓣主动脉瓣 ?关闭关闭开放开放缩小缩小从左心室从左心室主主A房内压房内压 室内压稍室内压稍 主主A压压(靠血流惯性流出)(靠血流惯性流出)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压力压力:房内压房内压室内压室内压 室内压室内压 室内压室内压 主主A压压瓣膜瓣膜:房室瓣房室瓣 ? , 主动脉瓣主动脉瓣 ?容积容积:血流血流:从大从大V心房心房 心室心室(抽吸作用抽吸作用)增大增大开放开放关闭关闭2.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最后心室舒张最后0.1S0.1S: 心房收缩心房收缩压力压力: 房内压房内压 室内压室内压 主主A压压瓣膜瓣膜: 房室瓣房室瓣开开,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关

25、关血流血流: 从心房从心房挤入挤入心室心室容积容积: 心室容积增大(心室容积增大(10-30%)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室心室收缩收缩射血射血 心室心室舒张舒张心室充盈心室充盈射血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充盈期充盈期心室舒张最后心室舒张最后0.1S心房收缩心房收缩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容积不变,压力容积不变,压力只有在充盈期后段,只有在充盈期后段,心房才收缩心房才收缩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容积不变,压力容积不变,压力期期 房房 室室 室内压室内压 压力梯度压力梯度 房室瓣房室瓣 动脉瓣动脉瓣 血液流动血液流动 心室容积心室容积等缩等缩快射快射慢射慢射等舒等舒快充快充慢充慢充房缩房缩舒舒

26、缩缩迅速迅速房压房压室压室压主主A压压闭闭 闭闭不变不变舒舒 缩缩舒舒 缩缩舒舒 舒舒舒舒 舒舒舒舒 舒舒缩缩 舒舒继续继续稍稍急剧急剧继续继续稍稍稍稍房压房压主主A压压房压房压室压室压主主A压压房压房压室压室压室压室压室压室压室压室压骨骼肌骨骼肌/内脏内脏冠脉冠脉/脑脑收缩收缩酚妥拉明酚妥拉明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加强加强 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收缩收缩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减弱 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舒张舒张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在安静状态下,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发放发放每秒钟每秒钟1-3次的低频冲动,使血管平滑肌维次的低频冲动,使血管平滑肌

27、维持在一定程度的持在一定程度的收缩(紧张)收缩(紧张)状态。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内与控制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内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活动 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二二) 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延髓延髓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基本中枢。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三三) 心血管反射心血管反射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4. 其他反射其他反射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反射中枢反射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

28、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压力感受器器主动脉弓压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力感受器主动脉神经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窦神经窦神经舌咽神经舌咽神经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血管壁的被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血管壁的被动动扩张扩张,而非血压本身。,而非血压本身。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反射中枢反射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窦窦N舌咽舌咽N 主动脉主动脉N迷走迷走N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主要)(主要)心迷走心迷走N、心交感、心交感N、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

29、管N心脏、血管心脏、血管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血压突然血压突然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降压反射)(降压反射)传入冲动传入冲动心脏活动心脏活动减弱减弱血管舒张血管舒张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血压血压回降回降至原水平至原水平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动动脉脉血血压压窦内压窦内压150mmHgu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特点特点: 负反馈负反馈,双双向调节;向调节;当当A-BP在在正常正常平均平均 水平范围内变动时水平范围

30、内变动时最最敏感,敏感, 纠正能力纠正能力最强。最强。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在在突然突然变化时,对变化时,对A-BP进行进行快速快速调节的过程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中起重要的作用。118:图:图426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一)肾素(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五)激肽(五)激肽(六)心房钠尿肽(六)心房钠尿肽(七)其他(七)其他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十肽)(十肽)肾素肾素(由肾球旁细胞)(由肾球旁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血浆中)血

31、管紧张素原(血浆中)(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七肽)(七肽)血管紧张素酶血管紧张素酶A(血浆和组织)(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八肽)(八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血管内)(肺血管内)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十肽)(十肽)肾素肾素(由肾近球细胞)(由肾近球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血浆中)(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血管管紧紧张张素素微微A收收缩缩血管血管平滑肌平滑肌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管紧张紧张醛固酮醛固酮合成合成和释放,和释放,细胞外液量细胞外液量引起或增强渴引起或增强渴觉觉,饮水增加。

32、饮水增加。外外周周阻阻力力递质释放递质释放血血 压压 升升 高高回心血量回心血量中中枢枢NS微微V收缩收缩循循环环血血量量肾上腺肾上腺皮质皮质球状带球状带保钠(保水)排钾保钠(保水)排钾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七肽)(七肽)氨基肽酶氨基肽酶A(血浆和组织)(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八肽)(八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血管内)(肺血管内)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十肽)(十肽)肾素肾素(由肾近球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酶)(由肾近球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酶)血管紧张素原(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血浆中)(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卡托普利卡托普利沙坦沙坦与其受体结合与其

33、受体结合(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 或或 adrenaline,Adr)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或或 noradrenaline,NA)(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多数肾上腺素和多数NE来源于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少数,少数NE来自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来自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两者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两者对心血管的作用有共同点共同点(如强心升压(如强心升压),), 也有也有不同点不同点(如对血管的作用)。(如对血管的作用)。原因主要为与相

34、应原因主要为与相应受体受体的的亲和力亲和力不同。不同。 各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各种肾上腺素能受体( 、1、2 ) 在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分布及效应在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分布及效应1受体:心肌细胞受体:心肌细胞 效应:效应:兴奋兴奋(正正性作用)。性作用)。受体:皮肤、肾、胃肠等的血管受体:皮肤、肾、胃肠等的血管 效应:效应:兴奋兴奋效应,使效应,使血管血管收缩收缩。 2受体:骨骼肌、受体:骨骼肌、 肝的血管肝的血管 效应:效应:抑制抑制效应,使血管效应,使血管舒张舒张。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Adr) 心脏(心脏(1 ):):强心强心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血管(血管(、 2):部分):部分收缩收缩部分

35、部分舒张舒张 (外周阻力变化不大)(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 的结合能力及对心血管的效应的结合能力及对心血管的效应强心药强心药(2)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血压血压明显明显(心率反射性(心率反射性)心脏(心脏(1 ) :强心强心血管血管(2) :广泛收缩,外周阻力:广泛收缩,外周阻力 升压药升压药效效应应心脏心脏血血管管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心缩力心率、心缩力 心输出量均心输出量均 小于肾上腺素小于肾上腺素(且因降压反射而心率且因降压反射而心率)外周阻力无明显变化外周阻力无明显变化 皮肤、肾、胃肠皮肤、肾

36、、胃肠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骨骼肌、肝、 冠脉血管舒张冠脉血管舒张外周阻力明显外周阻力明显 血压血压升高升高(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增大增大)血压血压升高明显升高明显(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高增高 )强心强心升压升压小结小结*又名又名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Vp)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垂体神经垂体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分泌合成、分泌Vp神经垂体储存、释放神经垂体储存、释放下丘脑下丘脑垂体束垂体束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水

37、重吸收水血管平滑肌血管平滑肌收缩收缩抗利尿效应抗利尿效应生理情况下生理情况下高浓度时高浓度时升高血压升高血压(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三、局部血流调节(自学)三、局部血流调节(自学)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l长期调节:长期调节:通过通过肾肾- -体液控制系统体液控制系统对体内对体内 细胞外液量的调节来实现。细胞外液量的调节来实现。l短期调节短期调节: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主主) ), 各种心血管反射各种心血管反射(如减压反射)(如减压反射)动脉血压的调节:动脉血压的调节:第五节第五节 器官循环(自学)器官循环(自学)熟悉熟悉冠脉血流的特点。冠脉血流的特点。掌握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缩血管神经纤维。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缩血管神经纤维。掌握掌握肾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系统。掌握掌握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掌握掌握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本节学习要求本节学习要求熟悉熟悉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