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作分析工业工程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7MB
约71页
文档ID:584026912
动作分析工业工程_第1页
1/71

15.1 动素分析动素分析----概述概述î吉尔布雷斯将以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吉尔布雷斯将以手、眼活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总结为结为18种,并取名为动素种,并取名为动素î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î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动素动素动素动素动素动素动素动素分析分析分析分析第五章 作业分析 15.2 动素分析动素分析----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动素的分类及其符号î 第三类为无效动素,第三类为无效动素,共共4种种:拿住、不可避免的延迟、休拿住、不可避免的延迟、休息和可以避免的耽搁息和可以避免的耽搁 î18种动素可分为种动素可分为3类类:î 第一类为有效动素,第一类为有效动素,共共9种种:伸手、握取、移物、定位、装伸手、握取、移物、定位、装配、拆卸、使用、放手、检查配、拆卸、使用、放手、检查 。

î 第二类为辅助动素,第二类为辅助动素,共共5种种: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置置 1第一类:有效动素第一类:有效动素î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何缩短其持续时间分析、改善的重点是如何缩短其持续时间序号序号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动素符号动素符号代号代号1 1伸手伸手TE (Transport Empty)2 2握取握取G (Grasp)3 3移物移物TL (Transport Load)4 4定位定位P (Position)5 5装配装配A (Assemble)6 6拆卸拆卸D (Disassemble)7 7使用使用U (Use)8 8放开放开RL (Release Load)9 9检查检查I (Inspection) 1第二类:辅助动素第二类:辅助动素î除了非用不可者外,应尽量取消此类动素除了非用不可者外,应尽量取消此类动素序号序号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动素符号动素符号代号代号10 寻找寻找S (Search)11发现发现F (Find)12选择选择S (Select)13思考思考P (Plan)14预置预置PP (Pre-Position) 1第三类:无效动素第三类:无效动素î此类动素不进行任何工作,是一定要设法取消的动素。

此类动素不进行任何工作,是一定要设法取消的动素序号序号动作名称动作名称动素符号动素符号代号代号15拿住拿住H (Hold)16不可避免的延迟不可避免的延迟R (Rest)17可以避免的延迟可以避免的延迟UD (Unavoidable Delay)18休息休息AD (Avoidable Delay) 1动素的其他分类简介动素的其他分类简介î台湾的周道教授将动素用台湾的周道教授将动素用4 4个同心圆表,第一圈为中个同心圆表,第一圈为中心圈,为核心动素;第二心圈,为核心动素;第二圈为常用动素,是改善的圈为常用动素,是改善的对象,第三圈为辅助性动对象,第三圈为辅助性动素,操作中愈少愈好,第素,操作中愈少愈好,第四圈四圈( (最外圈最外圈) )为消耗性动为消耗性动素,应尽可能予以取消素,应尽可能予以取消 î(1)(1)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î(2)(2)动素分析的准备动素分析的准备î(3)(3)动素分析的实施动素分析的实施î(4)(4)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15.3 动素分析动素分析----方法方法 15.4 动素分析动素分析---- 应用实例:应用实例:剃须刀装配分析剃须刀装配分析î描述各种动作描述各种动作要素要素î区分第二三类区分第二三类动作要素动作要素î提出改善方向提出改善方向 左手动素右手分析要点抓下盖1抓上盖移至装配点 2移至下盖处 持住 3预定位 装配4装配 持住5伸手至螺丝 6抓取7移至上盖处8定位9伸手至螺丝刀10抓住11移至装配点12使用13放手伸手至成品箱14等待放手15伸手至上盖箱# ## #U U1剃须刀装配动作要素分析剃须刀装配动作要素分析1 1、第二三类、第二三类动作要素有哪动作要素有哪些?些?2 2、移动距离、移动距离如何减短?如何减短? î为了以最低限度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为了以最低限度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动作作业时应遵循的原则。

寻求最合理的动作作业时应遵循的原则15.5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生产生产生产生产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三要素î人、机器和物料人、机器和物料动作经济动作经济动作经济动作经济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动作动作动作动作意识意识意识意识î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 î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î全身心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全身心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业配置和工夹具 锡钎焊作业的改善1实例实例1 通过固定电烙铁减少动作数通过固定电烙铁减少动作数 减少计数动作改善前改善前改善前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后改善后改善后1实例实例2 用定量容器减少动作数用定量容器减少动作数 2、减少眼的活动、减少眼的活动 要尽量将定神直接观看改成大致观看,并减少在观看过程中的人体活动实例实例实例实例3 3 3 3: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实例实例实例实例4 4 4 4: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 的活动的活动的活动的活动 实例3: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 实例4: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的活动 3、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实例5:合并两个印章减少盖印动作实例6: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覆树脂动作 实例5:合并两个印章减少盖印动作 实例6: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覆树脂动作 两面涂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1、工具材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工具材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实例7: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实例8:固定工具与原料箱实例9: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 位置上 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1实例实例7 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 a)a)起子支架起子支架b)b)元件箱元件箱固定工具与原料箱1实例实例8 固定工具与原料箱固定工具与原料箱  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上1实例实例9 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上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上 2、把工具、物料放置成便于作业的状态、把工具、物料放置成便于作业的状态实例10:利用夹钳放置筒取消“改变夹钳 握持方式”的动作实例11: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 “变换工件方向”的动作 利用夹钳的放置方法1实例实例10 利用夹钳的放置利用夹钳的放置筒取消筒取消“改变夹钳握持方改变夹钳握持方式式”的动作的动作  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1实例实例11 通过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取消“变换工件变换工件方向方向”的动作的动作 3、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 把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可以减少寻找、选择等动作,轻快地进行作业。

实例12:按便于作业的顺序布置工具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 从物料箱中抓取物料时,应仅是简单的伸手和抓取动作,不应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调节方向实例13: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实例14: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 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1实例实例13 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  纽扣类零件的夹取1实例实例14 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 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 通过把频繁使用的多件工具合并成一件,可以减少用手操作使用工具的次数和寻找动作实例15:经常使用工具的合并实例16:相同形状工具的合并实例17:合并完成同一作业所必要的工具实例18:合并万用表的测头 实例18:合并万用表的测头 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利用快动夹紧机构p把工件夹紧在夹具中的作业,属于机械加工工序 的辅助作业,夹紧应操作简单,还要满足夹紧要求Ø实例19:用压板夹紧机构代替手柄螺旋夹紧机构减少夹紧动作 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 经常使用开关和操纵柑器操纵器,根据操作机构的不同,有的要花费很多动作,有的只要一个动作。

因此,要尽量采用只需要一个动作的操作机构例:回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双手同时进行动作(一)关于动作方法(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要尽可能让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动作从动作经济原则来讲,除休息以外作业过程中不允许有双手空闲 实例20:双手同时把元件插入电路板(一)关于动作方法 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 从人体动作的容易程度讲,反复相同的运动轨迹是最自然的动作再则,若双手的运动方向左右对称的话,还可以取得双手相互运动的平衡,有节奏地进行动作,进行还能消除双手在时间上的偏差,防止作业的差错实例21:将直接涂胶水改成双手同时涂胶水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 能够用双手进行的作业,也有因作业现场布置很差而无法同时用双手动作的情况最理想的情况按左右对称布置作业现场实例22: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现场使双手能同时作业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Ø要遵循双手同时动作原则,对于工夹具与机器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当要长时间拿住目的物时应尽量采用固定工具。

2) 对简单的作业与需要力量的作业,应尽量采用能利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3)设计能进行双手同时作业的夹具 1、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物、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物 用一只手代替虎钳之类的固定工具拿住目的物,将降低作业效率此时应考虑通过使用固定工具,解放拿住目的物的手,以便使用双手同时作业这样,既能稳定产品质量,也便于作业,减轻操作者的疲劳 实例23:在拧紧螺钉作业中使用固定工具 2、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完成简单、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完成简单的或需要力量的作业的或需要力量的作业Ø对不用手也能完成的简单作业,应尽量用足 完成,以便空出双手进行复杂作业Ø对需要力量的作业,用足比用手操作更有 效,还能减轻手的疲劳例:两种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 例:两种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 3、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 按能同时使用双手布置作业区域,设计不发生单手空手等待的夹具时,有必要从操作的角度,设计出便于安装定位的夹具同时,还要考虑一次在夹具上能完成多件加工实例24: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带尾垫圈 的弯曲作业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缩短动作距离(一)关于动作方法(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为完成规定的作业,把人体的活动部位限制到最小的范围,工作效率最高,同时也不容易疲劳。

例图:人体最佳动作顺序(一)关于动作方法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动作的距离几乎都由作业现场布置 所决定因此,必须根据适当的作业范围布置作业现场 实例25:通过把物料箱布置成圆弧形缩短动作距离 实例26: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在不妨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使作业区域狭窄实例27:通过改变物料放置与操作台位置 缩短动作的距离 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 在夹具上做出斜度以便于工件的取出另外,利导槽等送出工件,可以取消下工序运送工件的动作,缩短运送距离与作业时间实例28:利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距离(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实例29:利用倾斜货架缩短动作距离 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不同动作有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实例30:改变机器的操作位置缩短动作距离 p不受限制的动作就是在作业过程中不出现运动方向的调整、注意、停止等的动作Ø实例3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漆作 业的注意力Ø实例3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一)关于动作方法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基本原则基本原则4:轻快动作:轻快动作 p不受限制的动作就是在作业过程中不出现运动方向的调整、注意、停止等的动作。

Ø实例3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漆作业的注意力 两侧的铁片改为在后续工序中安装,涂漆时可不受限制,不必担心涂到铁片上一)关于动作方法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 Ø实例3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 p对于需要力量的作业,利用弹簧、液压、气压等装置可以弥补人体力量的不足Ø实例33:重力的作用Ø实例34:电磁力的作用Ø实例35:弹力的作用Ø实例36:气压与液压的利用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 p妥善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可以实现轻松工作Ø 实例37:利用惯性力分离工件与切屑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 p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是在运动中枢的指挥下通过收缩与伸展各部分肌肉进行的激剧改变手的运动方向,违反惯性,显著增加人体疲劳Ø例图:动作的方向及其改变4、连续圆滑的改变运动方向、连续圆滑的改变运动方向 p操作台的高度随作业内容而变需要力量的作业,用手腕或手指完成的作业,都有不同的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Ø实例38:打字机高度Ø实例39:小物件装配台的高度Ø实例40:利用高度调整机构固定作业高度(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  打字机桌的最适当高度1实例实例38 打字机高度打字机高度p操作台的高度随作业内容而变。

需要力量的作业,用手腕或手指完成的作业,都有不同的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 装配台的高度1实例实例39 小物件装配台的高度小物件装配台的高度 Ø实例40:利用高度调整机构固定作业高度 1、利用夹具和导轨规定运动经路、利用夹具和导轨规定运动经路(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p当空间或平面对准位置的时候,若存在基面或基准轴,以此设计出夹具或导轨对工件定位或限制其运动,能够实现固定循环的动作,取消作业过程中的定位动作,使作业变得容易,还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误操作Ø实例41:利用导柱简化重叠钢板作业 2、把操作受柄做成便于抓握的形状、把操作受柄做成便于抓握的形状Ø既要便于轻松使出作业所需要的力量,又 要便于操作Ø手掌与操作受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Ø手指与受柄之间不发生打滑现象 3、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观察型、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观察型p要解决夹具的对准作业轻松合理,应注意以下两点:(1)不改变操作姿势就能对准,即在普通的作业位置对准(2)不要靠感觉来确定是否对准确认是否对准的作业是多余的作业,与不合理、不稳定和浪费现象密切相关。

p如果把机器的运动方向设计成与身体动作方向相反,操作者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熟悉即使熟悉了,也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因此,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Ø例:这一原则的几种应用实例4、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向一致、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向一致 改变工具材质1实例实例42 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p工具过重,不仅会使人疲劳,而且还会造成动作迟缓,多花时间通过减轻工具自重,或将工具吊起来,能轻巧地操作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工具过重的问题5、使工具轻巧、使工具轻巧 吊起重工具减轻重量1实例实例43 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 视频:佳能工厂视频:佳能工厂IE现场改进现场改进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