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80621604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分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2024/8/291从单元页确定重难点物质不停运动和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物质的变化非常奇妙,探索其中的奥秘。2024/8/2922.1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变化3、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也不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淀粉和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变化与水和空气有关产生新物质与水、空气隔绝与人类关系紧密2024/8/293六下第二单元知识点科学概念1、知道物质的变化

2、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2、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学探究1、探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应属于哪种变化(如糖溶于水,铁生锈等)2、探讨蜡烛燃烧前后的物质变化情况3、探讨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和防止办法2024/8/2942.2 生活中的科学1、会判断生活中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如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油燃烧是化学变化。木材加工、热胀冷缩、物质溶解、生产水泥、燃放烟花等属于什么变化。2、生活中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的例子。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如刷漆,观察自行车上的防锈措施。2024/8/295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

3、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2024/8/296一、单元概述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形状、体积、状态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化学性质上的变化,即产生了新物质。 2024/8/297概念的关系图可以表示如下: 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

4、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024/8/298 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

5、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2024/8/299本章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2024/8/2910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本课由三部

6、分组成,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 2024/8/2911 第二部分:物质在变化 这部分的内容,也是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编排的。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的现象,概括出物质都在变化。同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较快,有些物质变化较慢。教科书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岩石、房屋、马路的变化速度,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的观念。 第三部分:让物质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有些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这部分的内容,讲解的是人为因素可以造成物质的变化,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024/8/2912第2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

7、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2024/8/2913第一部分: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 “沙和豆子混合后,会发生变

8、化吗?” 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猜测和判断对不对,并不重要。即使学生的看法一边倒,但是“有什么证据说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想办法分离沙和豆子,寻找证据,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不明显。 2024/8/2914第二部分: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到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不断地燃烧,它也在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蜡

9、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气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这个现象,也希望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够观察到,这又与前一节课中的观察内容联系起来。2024/8/2915 第3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

10、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2024/8/2916 第一部分:会变味的米饭 平常学生在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尝到米饭的甜味。只有我们细细品尝米饭、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才会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甜味的物质肯定不是米饭,也就是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部分:米饭、淀粉和碘酒 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马上会出现蓝色,生成的物质是一种色合物。当学生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在考虑:为什么会呈现蓝色?是化学反应吗?是不是米饭中的主要成分起了作

11、用?。 在这里,我们应该提醒学生,操作时滴管不能碰到米饭和淀粉。2024/8/2917 第三部分:淀粉的踪迹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日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 第四部分:制作神秘的信件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由于淀粉不溶解于冷水,所以配制淀粉液时,最好用热水溶解,经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淀粉溶液。2024/8/2918 第4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醋和小苏打时,它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

12、嗤嗤声。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一种新的物质一二氧化碳就生成了。 对二氧化碳的确定,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经经过实验验证。2024/8/2919 本课有三部分,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 第一部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热空气中,它能缓慢分解,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

13、0 度时全部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白醋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由于含有醋酸,闻上去有一股酸味。对两种物质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是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准备。 第二部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024/8/2920 怎样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一般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倒好白醋,然后加人适量的小苏打;另一种是先放人小苏打,再倒人白醋。其实两种方法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这个实验在数量上是有要求的,这是考虑到一份小苏打与三份白醋大致能够反应完。 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在反应

14、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学生不知道产生了什么气体的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也许会由于操作不当而散失,所以教科书提出了盖上玻璃片进行观察。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因为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这也是这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的现象。 在活动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越多,对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就越多,因此要提示学生不要仅仅被气泡所吸引,观察要全面细致。 第三部分:产生了什么气体 当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时,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种现象吸引着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学生也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气体?如果查明了气体的身份,就很容易确定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了。 2024/8

15、/2921 5、铁生锈了 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2024/8/2922 第一部分: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 教科书提供了五种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铁门扣生锈、铁栅栏生锈、

16、铁链生锈、铁丝生锈、铁门生锈,可见铁生锈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同时提出了本课的研究问题: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铁锈 教师要准备一块不生锈的铁片和一块锈蚀比较严重的铁片,供学生观察使用。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从感官观察开始。从颜色比较,铁片是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从空隙上比较,铁片没有空隙,铁锈上有小孔;从光泽上比较,铁片具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光泽;从手感来比较,铁片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这些表面现象的不同,还不足以支撑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一结论,除此之外,还有另外更加有力的证据吗? 敲击、导电性、被磁铁吸引等实

17、验所获得的证据,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从敲击上比较,铁片有韧性,铁锈比较脆;从导电性上比较,铁片能导电,铁锈不能导电;从被磁铁吸引上比较,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这些证据很有说服力,足以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2024/8/2923第三部分:探索铁生锈的秘密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用证据支持了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的假设,那么铁为什么生锈?铁的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两个很自然产生的问题。学生的探究活动,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自然地转人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上。 对铁生锈原因的探索,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自己观察记录进行的。由于这个实验所需的时间比较长,课堂当中无

18、法完成,观察记录必须在课外进行,我们要叮嘱学生每天观察记录,把实验现象及时记录,为后面的学习积累资料,打下基础。2024/8/2924 第6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产生新的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课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本课中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变化,仍然是延续了这样的思维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 本课最后

19、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024/8/2925 第一部分: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一种置换反应。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所以把铁钉浸人硫酸铜溶液后,会把单质铜置换出来,附着在铁钉上,同时一部分铁溶解到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其反应的现象是:浸人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

20、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铜的含量已经减少,有另外的物质形成了,这是一个证据。铁钉上的红色物质是怎么来的?没有浸人溶液的铁钉没有附着红色物质,说明红色物质是溶液中析出来的,它是铁吗?我们平常看到的铁是灰白色的,铜是红色的,那么铁钉上的红色物质可能就是铜了,这是另一个证据。根据这两个证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2024/8/2926第二部分: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种最常见的现象: 1.改变颜色:用淀粉与碘酒的反应、铁生锈的现象来说明。 2.发光发热:用蜡烛燃烧的现象来说明。 3.产生气体:用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说明。 4.产生沉

21、淀物: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来说明。 学生看了这些现象之后,会迁移到观察其他物质的变化,从而判断其他的一些变化,如果有相同的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此类的变化类型,当然要确定是否是化学变化,仍然要寻找证据,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2024/8/2927 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关于铁生锈的现象,第5课已经作了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人们用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等方式保护铁制品以防止生锈,这一切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承接第5课课外实验的结果,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懂得了铁生

22、锈的原理,知道了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科学概念.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2024/8/2928第一部分:科学讨论会 这项活动是建立在第5课的课外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交流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从实验的现象来看,学生很容易得出铁生锈的原因与水有关,与空气有关的结论,但是很难发现与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的结论。 这份实验记录单中,完整地展示了学生的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从记录单中可以

23、看出: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是会生锈的,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那么怎样看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呢?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因此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024/8/2929第二部分:研究铁生锈的快慢 这个实验与“铁生锈的实验”类似,实际上我们可以从“铁生锈的实验”中,初步看出铁生锈的快慢。一方面,科学实验的设计、实验、记录、分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重复不断地进行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培养科

24、学的实证思想;另一方面研究影响铁生锈的速度原因,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对比实验中,铁钉在盐水中生锈的速度最快,这是因为盐水能帮助铁钉更快地完成电化学腐蚀,导致生锈速度加快。 第三部分: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懂得了铁生锈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锈措施了,归纳防锈措施的原理,都是把空气和水分进行隔绝,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2024/8/2930 第8课 物质变化与我们 本课在前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的形式、物质变化的种类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概念。同时希望学生了解物质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5、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本课的课题完整的表述应该是“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均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是学生应该认识到的。最后通过制作饮料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结束本单元的学习。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2024/8/2931 第一部分:整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这个单元从物质构成世界开始,讲述物质是变化的道理,物质的变化从是否产生新物质的角度,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然后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探索化学变化的本质,形成一系列的科学概念。 第二

26、部分: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这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列举的方法进行讲述的,列举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2024/8/2932 书第40页讲述的基本上是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木材加工、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的溶解有些是物理变化,也有一些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情况、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去分辨两种变化。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物质的变化,都夹杂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形式。 书第41页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我们的关系,还讲述了人类在利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污染环境的问题,这应当引起严重关注。 第三部分:制作饮料 这是本课的动手制作内容,这项活动既体现了物质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又是一项体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学习时动静搭配。橙子、白糖、柠檬酸、小苏打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索。2024/8/29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