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一章 昆虫学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昆虫学(昆虫学通论):第一章 昆虫学通论(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昆虫学通论 第一节第一节 昆虫外部形态结构昆虫外部形态结构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生有6足4翅的动物。(1)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分成头、胸和腹3个体段。(2)头部着生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0-3个单眼。(3)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各有1对翅。(4)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头部胸部腹部产卵瓣触角单眼复眼口器前足中足后足听器前翅后翅气门蝗虫纵剖面注意区分与其近缘的其它一些节肢动物。纲名纲名体躯体躯分段分段眼眼触角触角翅翅足足代表种代表种甲壳纲甲壳纲头胸部、腹部头胸部
2、、腹部复眼复眼1对对2对对无无至少至少5对对虾、蟹虾、蟹唇足纲唇足纲头部、胸腹部头部、胸腹部复眼复眼1对对1对对无无每体节每体节1对对蜈蚣蜈蚣重足纲重足纲头部、胸腹部头部、胸腹部复眼复眼1对对1对对无无每体节每体节2对对马陆马陆蜘蛛纲蜘蛛纲头部、胸腹部头部、胸腹部单眼单眼2-6对对无无无无2-4对对蜘蛛蜘蛛昆虫纲昆虫纲头、胸、腹部头、胸、腹部单眼、复单眼、复眼眼1对对一般一般2对对3对对蝗虫蝗虫缺图马陆蜈蚣蝎子蜘蛛节肢动物常见目(一)昆虫头部(一)昆虫头部 头部是由几个体节愈合而成的一个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头壳,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 头壳表面形成许多沟,这些沟(及某些昆虫头顶的倒“Y”形蜕裂线)
3、把头部划分为若干区如头项、额、唇基、颊和后头等。二、昆虫形态结构与功能二、昆虫形态结构与功能蝗虫头部构造昆虫头部根据昆虫口器不同朝向,分为三种不同型式。(1)下口式: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体躯纵轴大致垂直。如蝗虫、蛾蝶类幼虫等。(2)前口式:口器向前,头的纵轴与体躯纵轴呈水平或钝角。多见于捕食性和钻蛀性昆虫,如步甲、天牛幼虫等。(3)后口式:口器向后,位于前足基节之间,头的纵轴与体躯纵轴呈锐角。见于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蝉、蝽、蚜虫等。 1.昆虫头式昆虫头式象象象象蜡蜡蜡蜡蝉蝉蝉蝉 触角是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某些昆虫触角还具有听觉、味觉或一些特殊的功能,如仰泳蝽的触角起平衡作用、
4、水龟虫用触角帮助呼吸。 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节组成。 触角变化多发生在鞭节上。触角形状、分节数目或着生位置等在昆虫种类或性别间变化很大,是分类鉴定或区别雌雄的重要依据。2.昆虫触角触角基本构造胡蜂胡蜂郭公虫郭公虫郭公虫郭公虫柄节柄节梗节鞭节A刚毛状(蜻蜓)B丝状(飞蝗)C念珠状(白蚁)D栉齿状(绿豆象)E锯齿状(锯天牛)F球杆状(白粉蝶)G锤状(长角蛉)H具芒状(绿蝇)I鳃片状(金龟甲)J双栉齿状(樟蚕蛾)K膝状(蜜蜂)L环毛状(库蚊)ABCDEFGHIJKL触角类型天天牛牛蝉蝉大蚕蛾大蚕蛾家蝇家蝇白蚁白蚁 有单眼和复眼:(1)大多数昆虫在成虫期和不全变态昆虫若虫期具有复眼一对。 (2)
5、 复眼是视觉器官,由许多小眼组成。小眼数目越多,视力也越强。(3)采用黑光灯、双色灯或卤素灯等诱集昆虫。许多昆虫有趋黄或趋绿反应,也与复眼功能有关。3.昆虫的眼家蝇家蝇蝶蝶复 眼突眼蝇突眼蝇 背单眼:背单眼: 为成虫、若虫所有。多为为成虫、若虫所有。多为3 3或或2 2个,极少个,极少1 1个,有的缺。背单眼着生额区上方,个,有的缺。背单眼着生额区上方,3 3个者排成三角个者排成三角形,(如蝗虫、蝉等)。背单眼一般只能辨别光的形,(如蝗虫、蝉等)。背单眼一般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能成像。方向和强弱,不能成像。 侧单眼:为全变态类的幼虫具有,位于头部两侧侧单眼:为全变态类的幼虫具有,位于头部
6、两侧颊区下方,通常颊区下方,通常1 17 7对。如叶蜂幼虫对;鳞翅目对。如叶蜂幼虫对;鳞翅目幼虫对,成弧形排列。幼虫对,成弧形排列。 昆虫单眼 昆虫口器分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大基本类型。吸收式又分为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和锉吸式等。(1)咀嚼式口器: 最基本、最原始口器类型,其它各种类型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很多,如直翅目蝗虫和蟋蟀、鞘翅目甲虫、膜翅目叶蜂和茎蜂等。咀嚼式口器害虫主要取食固体食物,造成机械损伤,如咬成缺刻、孔洞,蛀食植物茎杆、花果、蕾铃。4.昆虫口器侧唇舌下颚须臼齿叶切齿叶轴节茎节下颚须外颚叶内颚叶上唇舌后颏前颏中
7、唇舌ABCDEA 上颚 B 下颚 C 舌 D 上唇 E 下唇侧唇舌下唇须咀嚼式口器上上上上唇唇唇唇上上上上颚颚颚颚下下下下颚颚颚颚舌舌舌舌下下下下唇唇唇唇蝗虫口器解剖蝗虫口器解剖 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构造特点: 上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上颚及下颚的一部分特化为细长口针,下唇延长成收藏或保护口针的喙。 上颚形成的一对口针在外方,下颚一对口针在内方,且下颚口针相对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凹槽,两口针相合形成食物道和唾液道。 取食时两上颚口针交替刺入组织,下颚口针跟随而下,唾液由唾液道注入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再由食物道抽吸入昆虫的消化道。(2)刺吸式口器下唇上唇喙管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下颚上颚下唇食物管唾液管 主要
8、为同翅目、半翅目及一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常见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主要有蝉、飞虱、叶蝉、蝽、蚊等。 这类口器害虫危害植物后,不造成明显机械性损伤,而呈现局部性的褪色、斑点、黄化、卷缩、虫瘿等。当害虫种群数量大时,可因失去大量营养物质而生长不良,甚至枯萎。 这类口器害虫有许多还能传播病毒病,造成更严重损失。 刺吸式口器 兼兼有有咀咀嚼嚼和和吮吮吸吸两两种种功功能能,为为蜜蜜蜂蜂类类特特有有。上上唇唇和和上上颚颚保保持持咀咀嚼嚼式式形形式式, ,上上颚颚发发达达,以以咀咀嚼嚼花花粉粉和和筑筑巢巢。下下颚颚和和下下唇唇特特化化为为临临时时组组成成吮吮吸吸液液体的喙。体的喙。蜜蜜蜜蜜蜂蜂蜂蜂口口口口器
9、器器器嚼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蓟马虹吸式口器蝴蝶、蛾类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蝇蝇蝇蝇类类类类特特特特有有有有。在在在在头头头头下下下下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喙喙喙喙:基基基基喙喙喙喙中中中中喙喙喙喙端端端端喙喙喙喙。基基基基喙喙喙喙粗粗粗粗大大大大,前前前前壁壁壁壁有有有有马马马马蹄蹄蹄蹄状状状状唇唇唇唇基基基基。中中中中喙喙喙喙筒筒筒筒状状状状,由由由由下下下下唇唇唇唇前前前前颏颏颏颏形形形形成成成成,前前前前壁壁壁壁凹凹凹凹陷陷陷陷成成成成槽槽槽槽,上上上上唇唇唇唇盖盖盖盖合合合合于于于于唇唇唇唇槽槽槽槽形形形形成成成成食食食食物物物物道道道道;舌舌舌舌内内内内有有有有唾唾唾唾道道道道。端
10、喙为两个唇瓣。端喙为两个唇瓣。端喙为两个唇瓣。端喙为两个唇瓣。蝇蝇蝇蝇类类类类口口口口器器器器取食方式和生活环境与成虫不同,口器构造发生变化。如蛾、蝶类幼虫。这类咀嚼式口器上唇和上颚无变化,但下颚、下唇和舌组成一个复合体。两侧是下颚,中间是下唇和舌,复合体前端具有一个突出的吐丝器。 (3)幼虫口器1. 胸部基本构造 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组成。各具一对前、中和后足,多数昆虫中、后胸还各具一对翅。 胸部体壁高度骨化,且内陷形成许多内脊和内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肌肉。 胸部通常还具有两对气门,位于中、后胸两侧板上。 (二)昆虫胸部(1)足是昆虫体上最典型的附肢。(2)足是一种分节构造,自基部向端部分为
11、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3)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足的形状和构造也改变为多种形式。 2.昆虫的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爪中垫abcdefg昆虫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a.步行足(步行虫)b.跳跃足(蝗虫)c.开掘足(蝼蛄)d.游泳足(龙虱)e.抱握足(雄龙虱的后足)f.携粉足(蜜蜂)g.捕捉足(螳螂)昆虫胸足 大多数昆虫具有两对翅,分别位于中胸、后胸,是胸部背板向两侧扩展演化而形成,与鸟类的翅不同。(1)翅的基本构造 昆虫翅一般为三角形,有3个边和3个角。同时为了适于翅的折叠和飞行,翅上常发生一些褶线,通常还可分为若干区。前缘项角肩角臀前区臀区腋区轭褶轭区臀褶外缘臀角后缘或内缘3.
12、昆虫的翅昆虫翅的扇动 昆虫翅一般为双层膜质构造,上下两层之间分布的气管,翅面沿气管周缘加厚则形成翅脉,对翅膜起着支架作用。 翅脉在翅面的分布型式称为脉序或脉相。 昆虫的脉序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它比较追溯昆虫演化关系。 昆虫脉序有横脉及纵脉之分,各种昆虫翅脉的数目不尽相同。对现代昆虫和古代化石昆虫翅脉分析比较,提出了“模式脉相”。(2)模式脉相假象翅序ChScRrsr-mm-CuCuA前缘脉C亚前缘脉Sc径脉R中脉M肘脉Cu臀脉A轭脉J肩横脉h径横脉r分横脉s径中横脉r-m中横脉m中肘横脉m-CumJM翅的连锁 昆虫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各异,翅也相应的有多种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翅的有无、
13、形状和质地等的变化上。 根据翅的质地变化,常见有膜翅、鳞翅、毛翅、缨翅、复翅、鞘翅、半鞘翅、平衡棒等多种类型。 (3)翅的变异缺图缨翅平衡棒 昆虫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包藏着昆虫主要内脏和生殖器官,因此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1.腹部基本构造 腹部构造较简单,每一节主要由背板和腹板两块骨板所组成,两者由侧膜相连,节与节之间也由薄膜相连称为节间膜。其中1-8节各节身体两侧分别有一对气门,是昆虫体内气管在体壁上的开口。 三、昆虫的腹部 在有翅昆虫中,腹部一般无分节的附肢,仅在腹末具有由附肢演变而成的外生殖器和尾须。(1)外生殖器 昆虫生殖系统体外部分是交配、授精和产卵器官的通称。主要由腹
14、部第8至第9节的附肢特化而成。 由于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外生殖器的形态显著不同,特别是雄性外生殖器,常作为鉴定种的重要依据。2.腹部附肢 雌性昆虫外生殖器又称产卵器,包括三对产卵瓣,即背产卵瓣、内产卵瓣和腹产卵瓣,其生殖孔位于第八、九腹节间的节间膜上。 背板尾须肛侧片肛上片背产卵瓣内产卵瓣腹产卵瓣 雄性昆虫外生殖器称交配器,包括阳具及一对抱器,一般在第九或第十腹节。昆虫交配器构造比较复杂,而且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具有种的特异性,以保持自然界中昆虫种的稳定。 尾须肛门肛侧板射精孔抱握器阳茎阳茎基阳茎侧叶下生殖板射精管肛上板生殖腔背板背板(四)昆虫体壁 昆虫体壁又称“外骨骼”,是昆虫体躯最外层组织
15、,具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着生肌肉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和体外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侵入。 体壁上各种感觉器和腺体存在,使之可以接受外界刺激和分泌各种化合物,调节昆虫的行为。1.体壁构造和特点昆虫体壁由内向外依次由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组成。(1)体壁表皮层结构和特点表表皮皮层层上表皮上表皮原表皮原表皮几丁几丁-蛋白复合体蛋白复合体无无有有外表皮外表皮:经鞣化和暗化经鞣化和暗化,坚硬而色坚硬而色深深内表皮内表皮:无色而柔软无色而柔软护蜡层护蜡层: 由皮细胞腺分泌由皮细胞腺分泌蜡层蜡层多元酚层多元酚层表皮质层表皮质层 (角质精层角质精层):由绛色细胞分泌由绛色细胞分泌脂蛋白被鞣化脂蛋白被鞣化,
16、性质稳定性质稳定,外表皮:骨蛋白、脂类坚韧性内表皮:几丁质、节肢蛋白延展曲折性体壁护蜡层:类脂、鞣化蛋白、蜡质蜡层:蜡质、酯类多元酚层:多元酚角质精层:脂蛋白类表皮层上表皮皮细胞层:活细胞层,有的特化成腺体、感觉器、鳞片等底膜:一层薄膜不通透性(1)体壁表皮层结构和特点(2 2)表皮化学成分)表皮化学成分n几丁质:一类含氮多糖物质。n蛋白质:以多糖蛋白、鞣化蛋白、橡胶质精形式存在。n脂类:以蜡层的形式存在于上表皮。n多元酚:3,4-二羟基苯酚及其衍生物,参与表皮质层和外表皮的鞣化和暗化作用。n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和内表皮的内方,催化多元酚生成邻位醌而激发鞣化、暗化作用。
17、n色素:黑色素,蝶蛉(白蝶蛉、黄蝶蛉、红蝶蛉)。n n体色来源:体色来源:1 1、体壁及其衍生物的颜色及结构、体壁及其衍生物的颜色及结构 2 2、皮下组织、皮下组织 3 3、血液、血液n n生物学意义:生物学意义:1 1、异性互相识别和寻偶的信息。、异性互相识别和寻偶的信息。 2 2、拟色、警戒色和闪光可避敌,、拟色、警戒色和闪光可避敌, 3 3、避免过多的阳光和热量。、避免过多的阳光和热量。n n体色种类:体色种类: 1 1、色素色(化学色)、色素色(化学色) 2 2、结构色(物理色)、结构色(物理色) 3 3、结合色、结合色(3)昆虫体壁色彩(3)昆虫体壁色彩瓢虫紫闪蛱蝶Apatura i
18、ris黄褐色的色素色黄褐色的色素色 紫色闪光的结构色紫色闪光的结构色(4)体壁衍生物体壁外长物体壁外长物 1 1、非细胞外长物:、非细胞外长物:仅由表皮层形成的 如:粒突、刻点、脊纹和微毛等。如:粒突、刻点、脊纹和微毛等。 2 2、细胞性外长物:、细胞性外长物:突起部分由皮细胞参与 单细胞的外长物:刚毛和鳞片单细胞的外长物:刚毛和鳞片 多细胞的外长物:刺和距多细胞的外长物:刺和距 体壁结构和特性与害虫防治关系十分密切。(1)体壁上生有密集刚毛、鳞片等会影响农药在体表展布。(2)体壁上表皮层厚度、坚硬程度和表皮层各分层的性质等可以影响药剂的穿透。特别是上表皮的拒水性和内表皮、外表皮的亲水性,要求
19、理想的触杀药剂既是脂溶性的非极性化合物,又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3)不同种类昆虫及不同发育期体壁厚薄、软硬和被覆物也不一致;昆虫体躯不同部位体壁厚度也不一样,因此,化学防治时必须考虑体壁因素。2.体壁和化学防治的关系化学杀虫剂必须接触虫体通过体壁到达靶化学杀虫剂必须接触虫体通过体壁到达靶标部位产生杀虫效果标部位产生杀虫效果影响体壁构造和化学防治关系的因素影响体壁构造和化学防治关系的因素: :n n昆虫体表结构:体表微毛、小刺、鳞片等不易黏附。昆虫体表结构:体表微毛、小刺、鳞片等不易黏附。 体壁的蜡层不易通过。体壁的蜡层不易通过。n n昆虫种类和龄期:体壁坚硬和蜡层厚的昆虫种类和龄期:体壁坚硬和
20、蜡层厚的 幼龄比老龄体壁薄幼龄比老龄体壁薄3 3龄前用药。龄前用药。n n虫体部位:口器、触角、翅、跗节、节间膜和气孔等虫体部位:口器、触角、翅、跗节、节间膜和气孔等 易通过药剂易通过药剂药剂类型和剂型熏蒸剂熏蒸剂熏蒸剂熏蒸剂; 气门、体壁孔道。气门、体壁孔道。气门、体壁孔道。气门、体壁孔道。触杀液剂:强脂溶性物质触杀液剂:强脂溶性物质触杀液剂:强脂溶性物质触杀液剂:强脂溶性物质 上表皮上表皮上表皮上表皮 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 原表皮原表皮原表皮原表皮 理想的触杀液剂具较强的脂溶性和一定的水溶性。理想的触杀液剂具较强的脂溶性和一定的水溶性。理想的触杀液剂具较强的脂溶性和一定
21、的水溶性。理想的触杀液剂具较强的脂溶性和一定的水溶性。触杀粉剂:触杀粉剂:触杀粉剂:触杀粉剂: 药物透过药物透过药物透过药物透过 填充剂的惰性粉填充剂的惰性粉填充剂的惰性粉填充剂的惰性粉 蜡层蜡层蜡层蜡层 虫体大量失水虫体大量失水虫体大量失水虫体大量失水特异性的杀虫剂:灭幼脲类特异性的杀虫剂:灭幼脲类特异性的杀虫剂:灭幼脲类特异性的杀虫剂:灭幼脲类 抑制体壁几丁质的合成。抑制体壁几丁质的合成。抑制体壁几丁质的合成。抑制体壁几丁质的合成。三、昆虫内部器官与功能 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生殖、神经和激素调控系统。脑口舌唾腺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马氏管生殖孔肛门背血管卵巢消
22、化道昆虫纵切面模式图昆虫纵切面模式图腹部横切面(一)昆虫的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包括纵贯体腔中央从口到腔门的一根消化道及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消化系统与杀虫剂关系十分密切。昆虫中肠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酸碱环境,不同昆虫消化液的酸碱度是不同的。胃毒剂随食物进入虫体后,在中肠内溶解情况直接影响着杀虫效力的发挥。还有另外一类药剂:拒食剂也是对昆虫消化系统发生作用。昆虫摄取这类药剂后不再取食,最后因饥饿而死,如三氮苯类杀虫剂。滤室 昆虫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液里的细长盲管,开口在消化道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马氏管的形状和数目随昆虫种类而异,少的只有2条,多的可达
23、150条以上,如蜜蜂、飞蝗等。 马氏管的主要作用是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并将其送入后肠后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二)昆虫排泄系统 昆虫呼吸系统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在虫体两侧各有1条纵贯全身的气管侧纵干连接着全身大小气管分支,并愈分愈细,最后形成微气管网,遍布体内各器官组织。 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靠空气的扩散作用和虫体呼吸运动的通风作用来完成。(三)昆虫呼吸系统n当空气中混合有一定量的毒气时,随着昆虫的呼吸,毒气随着空气进入虫体,使其中毒而死,这就是熏蒸杀虫。n气门开闭与毒气进入虫体密切相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昆虫呼吸作用越强,气门开放也越大。高温条
24、件下进行熏蒸杀虫,效果好且节约用药量。n昆虫气门一般都是疏水亲油的,只有油剂或油乳剂可大量的通过气门进入虫体或堵塞气门使昆虫窒息而死。气门气门气管背气管腹气管内脏气管背纵干腹纵干侧纵干 昆虫循环属开放式循环,血液在体内只有一段经过循环器官背血管,其余在体腔内流动,各器官组织浸浴于血液中。 背血管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由两部分组成,前端管状结构为大动脉,后端由若干个膨大的心室组成为心脏。心室有一对心门,血液由此进入心脏。心室两侧翼肌缩放使得血液由后向前流动,由大动脉开口喷出,流入头部及体腔内部。 昆虫血液又叫血淋巴,主要作用是运送养分至全身各组织,并将废物送入排泄器官。昆虫血液中不存在红血球,所以
25、昆虫的血液循环不能输送氧气。(四)循环系统昆虫体血液循环 杀虫剂进入虫体后,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将药剂送到各靶标组织才能发挥作用。 杀虫剂直接影响循环系统则表现为几个方面,如某些无机盐类可使昆虫血细胞发生病变,烟碱类能扰乱血液的正常运行,除虫菊素和氰氢酸能降低昆虫血液循环的速率等。 昆虫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缘神经系统所组成。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原。一个神经原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两部分。(五)昆虫的神经系统 神经原之间冲动传导是通过突触间的乙酰胆碱实现的,即当前一神经末梢受到冲动后,突触分泌乙酰胆碱,它将冲动传到下一神经末梢,完成冲动传导。 乙酰胆碱完成传导后即被下一
26、神经末梢表面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从而使神经恢复常态,等待下一次冲动的来临。 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杀虫机制就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突触间聚集,使神经过度兴奋,虫体最后因疲劳而死亡。神经系统反射弧神经原突触传导受抑制图解突触结构昆虫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生殖腔、生殖附腺、受精囊和受精囊腺等部分组成。 昆虫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和附腺等部分组成。昆虫性成熟后雌雄交配,雄虫将精液注入雌虫生殖腔内,贮存于受精囊内。雌虫接受精子后,不久即开始排卵。当成熟卵子经过受精囊时,一些精子从受精囊口释放出来,与卵子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受精。 (六)昆虫
27、生殖系统 研究昆虫生殖系统对于害虫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在测报工作中常通过解剖雌成虫内生殖器官,观察卵巢发育进度作为预测害虫的产卵量、为害时期、发生量以及迁飞等的依据。 利用不育技术防治害虫。方法有射线不育、化学不育和激素不育等,使雄虫不育或雌虫不育,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卵巢侧输卵管受精囊中输卵管附腺生殖腔ABA 模式构造 B 蝗虫的雌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贮精囊附腺射精管阳茎交配囊ABA 模式构造 B 蝗虫的雄性生殖系统 昆虫激素是虫体内腺体分泌的微量化学活性物质,支配和协调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活动。 由内分泌器官分泌于体内,作用于其它内部器官和腺体,称为内激素。脑神经细胞群分泌
28、脑激素,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脑激素能激发和活化咽侧体和前胸腺分泌的激素。这三种激素相互联系、协调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过程。 由外激素腺体分泌则称为外激素或信息素。外激素分泌物由昆虫排于体外作为种内个体间传递信息之用,又称信息素。已发现性外激素、示踪外激素、警戒外激素和群集外激素等。(七)昆虫激素生长发育激素调控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性外激素在害虫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及类似物做成性引诱剂,如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等。使用性外激素及类似物可以在田间诱捕大量异性昆虫或使之迷向,干扰正常交配活动,减低发生量。 使用性外激素及其类似物对及时发现检疫性害虫及其扩散区域等有不可
29、替代的作用。目前生产上还开发有保幼激素类似物类杀虫剂,如灭幼脲,使昆虫不能正常脱皮而死亡。蜜蜂结构示意图第二节第二节 昆虫生物学特性昆虫生物学特性(一)两性生殖两性生殖是昆虫普遍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又称两性卵生,即雌雄交配后雌虫产下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一、昆虫生殖方式又称单性生殖,即雌虫不经过受精或未经受精的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1.经常性孤雌生殖: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所产卵都发育为雌性个体,如某些粉虱、介壳虫和蓟马等。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可以同时进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其未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个体。(二)孤雌生殖2. 周期性孤雌生殖:也叫季节性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和两性
30、生殖随季节变迁交替进行。如棉蚜等,从春季到秋季在侨居寄主上孤雌生殖,寒冬来临前进行两性生殖,产下受精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3. 偶发性孤雌生殖: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生殖,偶尔有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如家蚕,飞蝗等。又称孤雌胎生。指雌虫未经受精的卵在母体内依靠卵黄供给营养,进行胚胎发育,直至孵化为幼体后才从母体中产出。常见蚜虫的孤雌生殖就是依靠这种生殖方式进行的。卵胎生可以对卵起到保护作用,是有利于繁殖的一种生殖方式。 (三)卵胎生(四)多胚生殖n常见于一些寄生蜂如茧蜂科、跳小蜂科等,产在寄主体内的1个卵可分裂成2个以上胚胎,最多可达3000个,每一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n受精卵发育为雌虫,未受精
31、卵发育为雄虫。多胚生殖是对活体寄生的一种适应。 昆虫个体发育由卵到成虫性成熟为止,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一)昆虫变态及其类型 昆虫从卵孵化到成虫性成熟,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等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几个不同发育阶段或虫态称作变态。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产生了特殊适应,形成了不同变态类型。二、昆虫变态发育AB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1)不全变态(2)完全变态 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完全变态变态过程棉铃虫1. 卵期:卵自产下到孵化所经过的时间称卵期。 昆虫卵是一个大型细胞,由卵壳、卵黄膜、卵黄、原生质和细胞核组成。 昆虫卵形状多样,产卵方也多样。掌握
32、害的卵粒形状、产卵习性和场所,于害虫调查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昆虫个体发育阶段卵的形状棉花棉铃虫卵天敌大草蛉卵欧洲玉米螟卵块蔬菜十字花科斜纹夜蛾卵块昆虫从卵孵化为幼虫或若虫到变为蛹或成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幼虫期(不全变态昆虫称为若虫期)。这是昆虫取食生长的时期,是许多农业害虫的主要危害时期,也是开展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2.幼虫期棉花棉铃虫初孵幼虫棉花棉铃虫蛀铃 昆虫幼虫期不断取食与快速生长发育,使得昆虫原有的体壁限制了它的生长,必须周期性地脱去旧表皮代之以新表皮,这个过程称蜕皮,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 昆虫脱一次皮增加一龄。两次脱皮之间的时间称为龄期。 害虫食量和抗药力是随着虫龄增加
33、而加大的,同一种昆虫幼虫刚蜕皮后或低龄期体壁较薄,药剂易进入。应抓住害虫低龄阶段防治可收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蜕 皮 全变态昆虫幼虫由于食性、习性及生境各相同,在形态上出现很多变化。常见的全变态昆虫幼虫主要类型有:(1)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又无腹足,如许多蚊、蝇类和象甲幼虫等。(2)寡足型:幼虫只具有3对发达的胸足,没有腹足和其他腹部附肢,如鞘翅目的金龟甲、瓢虫等。(3)多足型:幼虫既具有发达的胸足,还有腹足或其他腹部附肢,如鳞翅目蛾、蝶类幼虫和膜翅目的叶蜂类幼虫等。 幼虫腹足多多足足型型幼幼虫虫幼虫类型棉花棉大造桥虫幼虫鳞翅目幼虫体线幼虫脱皮幼虫趾钩三序缺环双序环幼虫趾钩 全变态昆虫从幼虫变
34、为蛹到羽化为成虫所经过的时间称蛹期。蛹是全变态昆虫由幼虫变为成虫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虫态。 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活动能力降低,同时身体缩短,有的吐丝作茧,有的营造土室,进入化蛹前的准备阶段,称为预蛹或前蛹。 预蛹脱皮变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3.蛹 期昆虫蛹分为3种类型蛹的类型鳞翅目蛹的特征 蛹期是昆虫生命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蛹不活动,易受敌害侵袭和不良环境因子影响。昆虫在化蛹前常选择适宜的化蛹场所。了解昆虫蛹期特点,破坏其化蛹的生态环境,是防治害虫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虫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全变态昆虫的蛹或不全变态的末龄若虫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羽化。成虫羽化后
35、至死亡所经过的时间称为成虫期。成虫期形态已经固定,种的特征充分显示,成虫形态是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 4 成虫期蝴蝶羽化棉铃虫成虫棉铃虫成虫产卵补充营养:多数昆虫尤其是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夜蛾科等类群,其成虫羽化后需要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对性细胞的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营养,称为补充营养。产卵前期:成虫从羽化到开始产卵时所经过的历期,称为产卵前期。性二型:是指雌雄两性个体间除内、外生殖器官不同是指雌雄两性个体间除内、外生殖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 色、构造等方面存在明色、构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显差异的现象。多型现象 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
36、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多型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最为典型。如蜜蜂的雌性个体中,有负责生殖的蜂后(蜂王)和失去生殖能力而担负采蜜、筑巢等职责的工蜂;白蚁群体中型的分化更为复杂。 蚁后蚁后蚁后蚁后 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世代历期。 昆虫1年发生的代数多受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1年发生1代的昆虫,称为一化性昆虫。如大地老虎、大豆食心虫、天幕毛虫等。1年发生2代及其以上者,称为多化性昆虫。如东亚飞蝗、菜粉蝶等。多化性昆虫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
37、象,称为世代重叠。三、昆虫世代 昆虫生活史又称生活周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习惯上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它包括发生世代数、各世代发生时期及此时寄主植物生育阶段情况、各虫态的历期以及越冬的虫态和场所等。 研究害虫生活年史是揭示害虫发生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找出害虫生活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研究害虫生活史通常是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的。四、昆虫生活史粟灰螟生活史图解A 谷子幼苗期, B 谷子穗期, C 越冬期 卵, 幼虫, 蛹, 成虫 C BA 第3代(越冬代
38、) 第2代 第1代 第3代(越冬代)11-4月10月9月8月7月6月5月(一)休眠 昆虫在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因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是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适应。引起昆虫休眠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在温带和寒带地区,低温常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称冬眠。 干旱或热带地区高温季节,有些昆虫进入夏眠。小地老虎、粘虫、斜纹夜蛾和东亚飞蝗等均具有休眠习性。 五、昆虫生物学习性 昆虫在一定季节、一定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是否适合,都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从滞育开始
39、到终止的时间称为滞育期。 滞育是昆虫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遗传特性。一旦进入滞育状态,即使给予良好条件也不能恢复,必须经过一定的滞育期,并要求有一定的刺激因素(如低温)才能恢复生长发育。(二)滞 育 滞育分专性滞育和兼性滞育两类。 专性滞育出现有固定的世代和虫期,多发生于一年发生一代的昆虫。如大地老虎、大豆食心虫等。 兼性滞育昆虫多发生于多化性昆虫,滞育出现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发生世代数不同,但有相同的滞育虫态。如玉米螟、桃小食心虫等,在南方或北方发生的世代数虽然不同,但均以末龄老熟幼虫滞育越冬。 滞育的诱导因素有多种,其中一年中光周期的变化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素。具有滞育特性的昆虫通过
40、感受光周期变化来决定开始滞育的时间。 引起昆虫种群中50%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界限称为临界光周期。昆虫滞育有两种类型,短日照滞育型,如玉米螟、棉铃虫等;长日照滞育型,如大地老虎、麦红吸浆虫等。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的昆虫对外来刺激所作的运动反应。如金龟甲、小地老虎幼虫等,受到突然震惊时,立即六足收缩或身体卷曲,跌落后呈假死状,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 是一种避敌适应性反应,能逃避即将临头的危险。可以利用其假死性进行震落捕杀。 (三)假死性 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是一种无条件反射。趋向刺激物的称为正趋性,逃避刺激物为负趋性。 按刺激物性质,趋性主要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
41、趋温性、趋湿性、趋(颜)色性等,其中与测报和防治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趋光性和趋化性。(四)趋 性 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产生的反应。趋向光源的称正趋光性,反之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性夜蛾、螟蛾、金龟子等对灯光为正趋光性,而蜚蠊、米象等则负趋光性。 不同昆虫对光波长和强度反应不同,通常对波长为3300-4000埃的紫外光趋性最强,诱集昆虫的黑光灯就是依据此原理设计的。1. 趋光性 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趋化性对昆虫取食、交配和产卵等活动均具有重要意义。如昆虫寻找寄主主要靠寄主发出的具有信号作用的某种气体;菜粉蝶趋向含芥子苷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昆虫分泌的性信息素引诱异
42、性前来交配等等。 在生产实践中设计出糖、醋、酒混合液诱集粘虫用作测报,设计出性引诱剂来诱杀异性昆虫等。2.趋化性 昆虫种类繁多,通过自然选择各自形成了特有的取食习惯和范围,这种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 通常按取食食物类别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五)食 性 取食活体植物及其产品,如农林害虫和部分吃植物性食物的仓库害虫。植食性昆虫又依据寄主范围可分为:(1)单食性:只取食一种寄主植物,如三化螟和稻褐飞虱只取食水稻。(2)寡食性:只取食一个科及其近缘科内的若干种植物,如二化螟只取食水稻及近缘科的茭白、小麦等植物。(3)多食性:取食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如棉蚜能危害74科285种植物。1
43、.植食性取食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小动物或其他昆虫活体。这类食性昆虫很多是害虫的天敌,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消灭害虫,又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如寄生蝇、寄生蜂类和瓢虫、草蛉、螳螂等。2.肉食性3.腐食性 取食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和粪便等,在生态循环中有重要作用,如蝇蛆、蜣螂和果蝇等。 4.杂食性 既能取食动物性食物又能取食植物性食物,常见的有蚂蚁、蜚蠊和蟋蟀等。 群集性是同种昆虫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群集有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之分。 临时性群集是在某一虫态或某一时段群集在一起,如很多昆虫初孵和低齿幼虫群集在一起,老龄时则分散危害。 永久性群集出现在昆虫个体整个生育期,一旦形成群集后很久
44、不会分开,趋向于群居性生活,如群居性飞蝗。(六)群集性 迁移是指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又称为迁飞,如粘虫、小地老虎、甜菜夜蛾等。 这种远距离迁飞习性可从空间上逃避不良环境条件,有助于种的延续和扩大地理分布。 大多数昆虫在环境条件不适时或食料不足时发生近距离迁移,称为扩散。如菜蚜以有翅蚜在蔬菜田内扩散或向邻近菜地转移。扩散是昆虫扩大居住空间的生活方式之一。 了解害虫迁移习性对害虫测报与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七)迁移性第三节 昆虫生态学一、影响昆虫的环境因子1. 气象因子 (1) 温度: ( 2) 湿度: (3) 温湿度综合作用: (4) 光:昆虫对光波的反应 (5) 风
45、:对昆虫分布的影响温区划分及昆虫对温度的反应温度温区昆虫对温度的反应6045致死高温区短时间内造成死亡4440高温临界区发育速度停止3910适宜温区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死亡率最小90-10停育低温区停止发育-11-30-40致死低温区因组织结冰而死亡n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类似n土壤湿度:取决于土壤含水量n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结构n土壤化学特性:酸碱度2. 土壤因子3.食物因子 昆虫食性:以植物来源分 (1) 植食性:以植物及其产品为食物。 (2) 肉食性:以动物为食。 (3) 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 (4) 腐食性:以死动植物组织及其腐败物为食。 (5) 杂食性:取食动植物。 昆虫食性:以取食食物种类分 (1) 单食性:一种食物 (2) 寡食性:少数几种近缘科的食物 (3) 多食性:不同科的食物 食物链:一系列的食物有机体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将它们互相联系在一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天敌因子(1)捕食性天敌:螳螂、蜻蜓、草蛉、步甲、瓢虫、胡蜂、泥蜂、食蚜蝇、食虫虻等。(2)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3)捕食性鸟类及其他动物:青蛙、蝙蝠等(4)昆虫病害:细菌、真菌、病毒、病原线虫等。二、昆虫分布n随机分布:n核心分布:n嵌纹分布:昆虫分布型害虫种群波动类型黑光灯迁飞监测害虫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