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80314906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第08章: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8章章 开发开发中晚中晚期阶段期阶段油藏描述油藏描述内内 容容(一)研究内容及流程(一)研究内容及流程(二)采用的关键技术(二)采用的关键技术(三)(三)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储层结构分析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储层结构分析(四)(四)流体流动单元分析流体流动单元分析(五)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五)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六)(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与变化机理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与变化机理(七)(七)储层随机模拟与三维建模储层随机模拟与三维建模(八)(八)剩余油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预测 开发中后期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油藏描述油藏预测油藏预测地质模型地质模型计计算算剩剩余余油气储量

2、油气储量以以动动态态资资料料、测测井井资资料料为为主主提高最终提高最终采收率采收率陆相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导陆相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剩余油分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状况亦复杂多样,同时,由于储层布状况亦复杂多样,同时,由于储层经过长期水驱冲刷,储层性质及流体经过长期水驱冲刷,储层性质及流体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从而加剧了储层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从而加剧了储层非均质程度和流体非均质程度,造成非均质程度和流体非均质程度,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开发矛盾了更为严重的开发矛盾开发中后期油藏特点开发中后期油藏特点 (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及流程及流程 1.1、目的

3、:、目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对油田进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对油田进行合理综合治理。行合理综合治理。 1.2、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便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便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深入细致地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层和油藏参数的三维分布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层和油藏参数的三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以及水驱过程中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反映油藏现状的、精细的、定量动态变化,建立反映油藏现状的、精细的、定量的预测地质模型,并通过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的预测地质模型,并通过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

4、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布模型, 从而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从而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供准确的地质依据。为最终提高采收率奠定基础。为最终提高采收率奠定基础。1.3、资料基础(1)岩石学分析岩石学分析: 岩石薄片分析岩石薄片分析(碎屑成分、碎屑成分、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铸体薄片分析、铸体薄片分析(孔隙孔隙类型和大小分布、喉道类型、裂缝特征等类型和大小分布、喉道类型、裂缝特征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矿物类型及含量、喉道矿物类型及含量、喉道特征等特征等)、X衍射分

5、析衍射分析(粘土矿物分析粘土矿物分析)要特别要特别注意分析比较注水前岩心和水驱后岩心的岩注意分析比较注水前岩心和水驱后岩心的岩石学特征的变化。石学特征的变化。(2)岩石物理分析岩石物理分析: 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界面张力、润湿性、毛管压力及孔隙和度、界面张力、润湿性、毛管压力及孔隙结构分析等。要特别注意比较分析水驱前后结构分析等。要特别注意比较分析水驱前后岩心的岩石物理学特征的变化。岩心的岩石物理学特征的变化。岩岩心心资资料料(3)储层敏感性实验储层敏感性实验: 储层速敏、水敏、储层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等分析。盐敏、酸敏等分析。(4)水驱油试验水驱油试验: 相对

6、渗透率及其在水驱相对渗透率及其在水驱油过程中的变化,驱油效率及残余油饱油过程中的变化,驱油效率及残余油饱和度等。和度等。(5)微观水驱油模拟实验微观水驱油模拟实验: 模拟实际注水模拟实际注水开发条件下,微观规模水驱油的动态过开发条件下,微观规模水驱油的动态过程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程及剩余油形成机理。(6)岩心长期水驱实验岩心长期水驱实验:研究水驱过程中研究水驱过程中孔隙结构和岩石物性的动态变化。孔隙结构和岩石物性的动态变化。岩岩心心资资料料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淹层测井资料是研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淹层测井资料是研究油水运动状况、储量动用状况及剩究油水运动状况、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状况的重要基础。同时,

7、水余油分布状况的重要基础。同时,水淹层测井资料,结合开发井网原始测淹层测井资料,结合开发井网原始测井资料,是建立精细的储层预测模型井资料,是建立精细的储层预测模型的重要基础。用于水淹层剩余油饱和的重要基础。用于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测定的测井方法很多,包括度测定的测井方法很多,包括C/O测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电磁传播测井、井、中子寿命测井、电磁传播测井、介电常数测井、核磁测井、重力测井介电常数测井、核磁测井、重力测井等等测测井井资资料料各种地层测试和试井资料既是取得储层各种地层测试和试井资料既是取得储层动态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验证和提供动态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验证和提供储层静态信息的重要手段。就油

8、藏描述储层静态信息的重要手段。就油藏描述研究而言,主要通过测试和试井资料研研究而言,主要通过测试和试井资料研究储层的井间连通性、宏观参数及裂缝究储层的井间连通性、宏观参数及裂缝分布、渗流屏障、水淹层等,研究手段分布、渗流屏障、水淹层等,研究手段主要有主要有多井试井多井试井( 包括包括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和和脉冲脉冲试井试井)、示踪剂测试、地层重复测试示踪剂测试、地层重复测试(RFT)、产吸剖面等产吸剖面等地地层层测测试试和和试试井井资资料料多井试井多井试井:主要依据不同方向的:主要依据不同方向的传导系数传导系数、压力响压力响应和产量变化应和产量变化,计算不同方向,计算不同方向砂体的连通性及渗透砂体

9、的连通性及渗透率相对大小率相对大小。同时,依据计算的。同时,依据计算的渗透率来估算饱和渗透率来估算饱和度度、依据试井计算得到的、依据试井计算得到的综合压缩系数估算饱和度综合压缩系数估算饱和度井间示踪剂测试井间示踪剂测试:可进行:可进行砂体连通性与流动屏障的砂体连通性与流动屏障的描述、渗透率方向性的评价、裂缝的指示、剩余油描述、渗透率方向性的评价、裂缝的指示、剩余油饱和度测定饱和度测定地层重复测试地层重复测试:断块的确定、油层连通状况的确定、断块的确定、油层连通状况的确定、油气层动用状况的确定、注水水源状况的判断、新油气层动用状况的确定、注水水源状况的判断、新的注采关系的注采关系的确定以及新井的

10、确定以及新井射孔层位射孔层位的确定。的确定。产吸剖面产吸剖面:反映:反映平面上和纵向上的油层动用状况平面上和纵向上的油层动用状况,直观地判断产油井的直观地判断产油井的主要水淹层和来水方向主要水淹层和来水方向地层测试和试井资地层测试和试井资开发动态资料开发动态资料包括各井不同时期的包括各井不同时期的油、气、水产量、油、气、水产量、性质以及温度、压力资料性质以及温度、压力资料等,这是油等,这是油田开发工作者进行日常油藏开发管理田开发工作者进行日常油藏开发管理的重要资料。在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的重要资料。在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中,可以应用这些资料,根据物质平中,可以应用这些资料,根据物质平衡法、油藏数值

11、模拟法、水驱特征曲衡法、油藏数值模拟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及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研究线法及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状况剩余油分布状况(1)井间储层表征及精细储层地质模型:井间储层表征及精细储层地质模型:综合所有的静、动态资料,包括开发井网、综合所有的静、动态资料,包括开发井网、加密井、检查井、试井、生产测井、测试资加密井、检查井、试井、生产测井、测试资料、开发地震,料、开发地震, 精细地研究井间砂体及参精细地研究井间砂体及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尤其是井间砂体规模、数的三维空间分布,尤其是井间砂体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各种界面特征及砂体内渗连续性、连通性、各种界面特征及砂体内渗透率非均质

12、分布特征等,建立精细的储层地透率非均质分布特征等,建立精细的储层地质模型及流动单元模型。质模型及流动单元模型。3、主要描述内容主要描述内容(2)开发过程中储层属性参数变化特征开发过程中储层属性参数变化特征 通过开发前取心与检查井取心的对通过开发前取心与检查井取心的对比分析以及重复测井及四维地震资料的比分析以及重复测井及四维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在开发对比分析,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变化机理及其对驱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变化机理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油效率的影响。 主要描述内容(3)开发过程中流体属性参数变开发过程中流体属性参数变化特征:化特征: 通过对开发过程中

13、油藏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开发过程中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开发过程中原油及油田水性质的动分析开发过程中原油及油田水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流体与岩石间的相互作用,态变化特征及流体与岩石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流体及储层性质动态变化对油田并探讨流体及储层性质动态变化对油田水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确定水驱油效率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确定三采注入剂的选择与配伍。三采注入剂的选择与配伍。主要描述内容(4)剩余油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预测: 在高精度的储层非均质预测模型、储层在高精度的储层非均质预测模型、储层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及油井产量的动态分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及油井产量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水驱油规律、剩

14、余油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应用多种方形成机理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确定剩余油的分布状态,最终建立法和技术确定剩余油的分布状态,最终建立剩余油的分布模型剩余油的分布模型4、开发中后期阶段研究流程图、开发中后期阶段研究流程图动态库动态库油藏动态监测油藏动态监测开发地震信息库开发地震信息库井间储层预测井间储层预测地质信息库地质信息库测井信息库测井信息库关键井(对子井)研究关键井(对子井)研究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关键井(检查井)研究关键井(检查井)研究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水淹层解释及水淹层解释及剩余油预测剩余油

15、预测油油藏藏数数值值模模拟拟勘探与开发数据库勘探与开发数据库储储层层结结构构模模型型流流动动单单元元模模型型岩岩石石物物理理相相模模型型储层预测模型储层预测模型储层性质动态变化储层性质动态变化流体性质动态变化流体性质动态变化储层厚度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储层厚度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储层物性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储层物性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剩余油分布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剩余油分布三维定量预测模型储层流体相互作用机理储层流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流程图研究流程图剩余油储量计算剩余油储量计算制定合理调整方案制定合理调整方案研究流程图研究流程图三次采油注入剂三次采油注入剂选择及配伍选择及配伍( (二)二)采用的关键技术采用的关键技

16、术(一)生产测井评价技术(一)生产测井评价技术(二)开发地震评价技术(二)开发地震评价技术(三)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储层结构分析技术(三)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储层结构分析技术(四)流体流动单元分析技术(四)流体流动单元分析技术(五)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五)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与变化机理分析技术(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与变化机理分析技术(七)储层随机模拟与三维建模技术(七)储层随机模拟与三维建模技术(八)剩余油分布预测及剩余油饱和度求取技术(八)剩余油分布预测及剩余油饱和度求取技术( (三)三)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井间储层表征及相控储层结构分析技术

17、储层结构分析技术(1)正演井间分形克里格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正演井间分形克里格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及单元划分及单元划分(2)层拉平克里格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及单元)层拉平克里格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及单元划分划分(3)沿层模糊随机模拟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及)沿层模糊随机模拟法进行井间储层表征及单元划分单元划分 (4) 井间地震进行储层储层表征井间地震进行储层储层表征(5)储层结构分析)储层结构分析 为什么要进为什么要进行储层表征?行储层表征?(四)流体流动单元分析四)流体流动单元分析1。流体流动单元概念。流体流动单元概念在侧向和垂向上连续的、具有相在侧向和垂向上连续的、具有相同的影响流体流动特征参数的储

18、同的影响流体流动特征参数的储集岩体。也可以表示为具有相似集岩体。也可以表示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相组合,认为每一个流动特征的相组合,认为每一个流动单元通常代表一个特定的沉积环单元通常代表一个特定的沉积环境和流体流动特征境和流体流动特征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用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来)用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来研究研究(2)用沉积学方法来研究)用沉积学方法来研究(3)用各种物性特征综合研究)用各种物性特征综合研究(4)通过沉积、成岩、构造作用)通过沉积、成岩、构造作用综合研究综合研究岩石物理相岩石物理相(l l)取心井段渗流单元划分;取心井段渗流单元划分;l)l)进行沉积层序的描述和结构分析;进行沉积

19、层序的描述和结构分析;2)2)测取渗流参数测取渗流参数( k( k、 SwiSwi、 SorSor、有效有效厚度、净总厚度比等厚度、净总厚度比等) );3)3)求出各结构要素渗流参数的平均值,用聚求出各结构要素渗流参数的平均值,用聚类方法确定渗流单元类型,并确定不同渗流类方法确定渗流单元类型,并确定不同渗流单元之间的参数阀值;单元之间的参数阀值;4)4)进行渗流单元与结构要素关系分析,确定进行渗流单元与结构要素关系分析,确定每种结构要素可能的渗流单元类型。每种结构要素可能的渗流单元类型。(2 2)对末取心井段进行测井参数解释,确定)对末取心井段进行测井参数解释,确定每一结构要素的渗流单元类型每

20、一结构要素的渗流单元类型3.研究流程研究流程(3 3)研究结构要素不同部位的主要渗流)研究结构要素不同部位的主要渗流参数的分布特征,在建筑结构预测模型参数的分布特征,在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钡测井间渗流参数,作出渗流的基础上钡测井间渗流参数,作出渗流参数模型参数模型(4 4)按己定的渗流单元阀值对井问各点)按己定的渗流单元阀值对井问各点进行参数处理,确定渗流单元边界进行参数处理,确定渗流单元边界(5 5)在结构要素预测模型中填入掺流单)在结构要素预测模型中填入掺流单元类型,便形成渗流单元模型元类型,便形成渗流单元模型3.研究流程研究流程(五)基于标准化基五)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多井数字处理础上

21、的多井数字处理及评价技术及评价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该技术主要包括:可视化数据管理技术可视化数据管理技术、储层多井自动对比技术储层多井自动对比技术、自动测井相分析技术自动测井相分析技术、沿层切片相分析技术沿层切片相分析技术、多井自动处理技术多井自动处理技术、储层参数集总技术、地质储层参数集总技术、地质统计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其完成必须是在进行了全油田。其完成必须是在进行了全油田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关键井研究基础上。工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关键井研究基础上。工作中,我们在一小时内,可处理测井资料作中,我们在一小时内,可处理测井资料300余口。单井检验,均在精度要求范围之内。余口。单井检验,均在精

22、度要求范围之内。(六)油藏参数变化规(六)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变化机理律及变化机理(1)储集物性的变化储集物性的变化(2)孔隙结构的变化)孔隙结构的变化(3)原油性质的变化)原油性质的变化(4)油田水性质的变化)油田水性质的变化(5)油藏能量的变化)油藏能量的变化 1.油藏参数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油藏参数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主主要要研研究究内内容容2.技术路线与流程技术路线与流程3.注水开发前后测井解释模型注水开发前后测井解释模型(1)储层四性特征的变化储层四性特征的变化(2)注水开发前后储层参数解释模)注水开发前后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型 4. 测井资料解释与多井评价测井资料解释与多井评价5.油藏参数变

23、化规律及应用研究油藏参数变化规律及应用研究岩心分析与测井评价相结合岩心分析与测井评价相结合 主要利用神经网络模拟技术主要利用神经网络模拟技术进行储层属性参数解释,研究储进行储层属性参数解释,研究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层参数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及其与变化特征。及其与变化特征。技术路线及流程技术路线及流程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选择重点区块、重点层位开选择重点区块、重点层位开展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的应用研展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的应用研究,为预测剩余油和增产挖潜究,为预测剩余油和增产挖潜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1 1、相似结构分析、相似结构分析 采用精细描述方法,对研采用精

24、细描述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按同一储层岩性进究区目的层按同一储层岩性进行未(弱)水淹层、强水淹层行未(弱)水淹层、强水淹层储层结构参数变化统计分析储层结构参数变化统计分析2 2、对子取心井分析、对子取心井分析 选择距离小、不同开发阶选择距离小、不同开发阶段取心井分析注水开发过程中段取心井分析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结构参数的变化。储层结构参数的变化。3 3、单井历史分析、单井历史分析 以时间为顺序,来追索油以时间为顺序,来追索油田注水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参数田注水水开发过程中油藏参数的变化特征,结合开发史来分的变化特征,结合开发史来分析油藏参数的变化特征与变化析油藏参数的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机理。 4 4

25、、油藏动态分析、油藏动态分析 通过测温测压资料、开发通过测温测压资料、开发生产数据、吸水剖面的动态分生产数据、吸水剖面的动态分析,达到研究储层结构参数变析,达到研究储层结构参数变化之目的。化之目的。 5.5.参数相关分析参数相关分析 在缺少对应性强的资料的在缺少对应性强的资料的情况下,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情况下,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来间接地研究油藏参数的变化来间接地研究油藏参数的变化规律。规律。储层参数储层参数分布与变分布与变化规律化规律地层水性地层水性质分布与质分布与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原油性质原油性质分布与变分布与变化规律化规律油藏能量油藏能量分布与变分布与变化规律化规律剩余油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预

26、测测井多井评价测井多井评价物性分析物性分析粒度分析粒度分析压汞分析压汞分析原油分析原油分析薄片分析薄片分析生产动态生产动态测温测压测温测压储层结构变储层结构变化特征与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化机理地层水性质地层水性质变化特征与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变化机理原油性质变原油性质变化特征与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化机理油层压力变油层压力变化特征与变化特征与变化机理化机理储层参数集总储层参数集总测井处理解释测井处理解释不同解释模型不同解释模型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水分析水分析四性关系变化四性关系变化研究流程图研究流程图测井资料测井资料 3.水洗前后储层层间非均质和水洗前后储层层间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平面

27、非均质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而层内非均质和孔隙非均质明显而层内非均质和孔隙非均质明显增强,层内矛盾和孔间矛盾进一增强,层内矛盾和孔间矛盾进一步加剧,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步加剧,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变化机理分析 原原油油中中的的不不同同组组分分具具有有不不同同的的流流动动能能力力,轻轻质质组组分分容容易易被被采采出出,而而较较重重的的胶胶质质、沥沥青青质质的的含含量量逐渐上升,致使原油物性变差。逐渐上升,致使原油物性变差。 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的原油的脱气也可能造地层压力下降所引起的原油的脱气也可能造成原油密度和粘度的上升。成原油密度和粘度的上

28、升。 低低温温注注水水引引起起的的油油层层温温度度变变化化和和原原油油脱脱气气是是本区原油物性变差的重要原因。本区原油物性变差的重要原因。 注注入入水水所所携携带带的的溶溶解解氧氧或或者者游游离离氧氧,也也会会使使原原油遭受一定程度的氧化,原油性质变坏。油遭受一定程度的氧化,原油性质变坏。 原油物性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即在油井含水20%以前变化幅度较大,在含水在20%到85%之间时变化幅度比较小,而在高含水期原油物性变化速率增加。8.8.水水淹淹前前后后,馆馆陶陶组组比比明明化化镇镇组组原原油油性质变化幅度更大性质变化幅度更大 其原因在于馆陶组油藏原始地层温度高于明化镇原油,在同样的注水

29、条件下,受降温的影响更大。 1111、港西开发区无论是明化镇组还是馆陶组,、港西开发区无论是明化镇组还是馆陶组,地层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总体上表现出增加地层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总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是以但是幅度比较小,表明冲刷溶的趋势,是以但是幅度比较小,表明冲刷溶蚀作用为主,一般不会形成储层结垢蚀作用为主,一般不会形成储层结垢 ,但是,但是会导致油井出砂严重。会导致油井出砂严重。 变化机理:由于长期的注水冲刷,岩石中部分碳变化机理:由于长期的注水冲刷,岩石中部分碳酸岩胶结物发生了溶蚀,但由于本区储层中碳酸岩酸岩胶结物发生了溶蚀,但由于本区储层中碳酸岩盐胶结物含量比较少,所以增加的幅度不大。据取

30、盐胶结物含量比较少,所以增加的幅度不大。据取心井资料分析,馆陶组平均胶结物含量心井资料分析,馆陶组平均胶结物含量17.0%17.0%,其中,其中泥质占泥质占51.5%51.5%,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褐铁矿等,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褐铁矿等占占48.5%48.5%。明化镇组胶结物含量较高,为。明化镇组胶结物含量较高,为23.3%23.3%左右,左右,其中泥质胶结物占其中泥质胶结物占87%87%,碳酸岩盐胶结物非常低。,碳酸岩盐胶结物非常低。 明化镇组明化镇组 水淹前:水淹前:=1.0014ac-0.1141;R=0.92 水淹后:水淹后:=1.5829ac-16.71;R=0.804馆陶组

31、:馆陶组: 水淹前:水淹前:=0.8830ac+5.7742;R=0.79 水淹后:水淹后:=1.7782ac-20.01;R=0.812明化镇组:明化镇组: 水淹前:水淹前:Vsh=11.487exp(1.1783GR););R2=0.5782 水淹后:水淹后:Vsh=10.595exp(1.5347GR););R2=0.5483馆陶组:馆陶组: 水淹前:水淹前:Vsh=11.637exp(1.0685GR););R2=0.6610 水淹后:水淹后:Vsh=1.7766exp(2.8980GR););R2=0.6455明化镇组:明化镇组: 水水 洗洗 前前 : lgK=-1.6936+0.1

32、520-0.0185Vsh;R=0.9149 水水 洗洗 后后 : lgK=-1.8778+0.1231-0.0039Vsh;R=0.8079馆陶组:馆陶组: 水水 洗洗 前前 : lgK=-0.6988+0.1241-0.0234Vsh;R=0.9320 水水 洗洗 后后 : lgK= 4.6880+0.0169-0.0870Vsh;R=0.9241(1)水洗前后)水洗前后Rmax的解释模型的解释模型 lgRmax=0.4032+0.0430-0.0360Vsh;n=11,R=0.9489 lgRmax=-0.0568+0.0369-0.0090Vsh;n=8,R=0.8108(2)水洗前后

33、水洗前后Rave的解释模型的解释模型 lgRave=-0.1492+0.0533-0.0352Vsh;n=11,R=0.9166 lgRave=-0.0952+0.0301-0.0126Vsh;n=8,R=0.8314(3)水洗前后水洗前后R50的解释模型的解释模型 lg R50=-1.6030+0.1064-0.0675Vsh;n=11,R=0.9508 lg R50=-0.3688+0.0319-0.0248Vsh;n=8,R=0.8779 2 2、地层微粒产状变化、地层微粒产状变化(1)微粒迁移出地层使渗透率增加微粒迁移出地层使渗透率增加(2)完整的伊利石桥被冲毁可使渗透率增加,而伊完整

34、的伊利石桥被冲毁可使渗透率增加,而伊利石碎片在喉道处沉降又可使渗透率降低。利石碎片在喉道处沉降又可使渗透率降低。(3)大孔隙中高岭石水驱后呈零乱堆积及片状被大孔隙中高岭石水驱后呈零乱堆积及片状被冲散,小孔隙中高岭石呈书面状。冲散,小孔隙中高岭石呈书面状。(4)水驱后蒙脱石由蜂窝状变为紊乱蜂窝状,并呈现水驱后蒙脱石由蜂窝状变为紊乱蜂窝状,并呈现破碎迁移的痕迹,迁移出油层后可使渗透率增加。破碎迁移的痕迹,迁移出油层后可使渗透率增加。(5)石英、长石、云母、黄铁矿、泥灰质、钛铁矿、石英、长石、云母、黄铁矿、泥灰质、钛铁矿、菱铁矿等部可以发生运移,使渗透率增加或降低。菱铁矿等部可以发生运移,使渗透率增

35、加或降低。油藏参数变化机理油藏参数变化机理3 3、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流体对储层的改造(1)骨架颗粒的侵蚀作用骨架颗粒的侵蚀作用(2)注入水质对孔隙的影响注入水质对孔隙的影响1)去离子水对岩石骨架矿物溶蚀作用明显,随反应时间增)去离子水对岩石骨架矿物溶蚀作用明显,随反应时间增加,矿化度增加,相对溶解量增加。加,矿化度增加,相对溶解量增加。2)污水与岩石矿物作用时,总矿化度随作用时间延长,溶)污水与岩石矿物作用时,总矿化度随作用时间延长,溶解能力有增大的趋势。解能力有增大的趋势。3)注入水特别是清水对骨架矿物溶蚀作用的地质意义是使)注入水特别是清水对骨架矿物溶蚀作用的地质意义是使骨架颗粒表面微粒易于脱落、迁移,一方面使溶蚀区域的骨架颗粒表面微粒易于脱落、迁移,一方面使溶蚀区域的流通孔道的半径增加,另一方面脱落的微粒再沉淀会降低流通孔道的半径增加,另一方面脱落的微粒再沉淀会降低渗透性。渗透性。油藏参数变化机理油藏参数变化机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