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80162381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199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学校教育研究方法(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育研究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v一、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况v二、学校教育研究的谋划构想v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方法v四、学校教育研究的管理组织第一讲学校教育研究基本概况v一、研究与教育研究v(一)什么是研究v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v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卡恩提出了研究的12个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v目的v过程v方法思考一v有 的人到了期末,因领导让大家写论文,于是,提起笔,想想以往的工作,总结几条写出一篇文章。既没有研究方案,控制研究的条件,也没有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的观察记录,这算不算是研究?(二)什么是教育研究v1、定义v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

2、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v简单地说,教育研究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2、教育研究的特点v自觉性和组织性v继承性和创造性v客观性和探索性v控制性和难以控制性v二难性二、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二、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v(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知识含量(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知识含量v1、知识经济时代与学习革命、知识经济时代与学习革命v培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v知本家:知本家:是知识的拥有者,以专门的知识投入增加 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获得利润的增 长。v资本家:资本家:是

3、资金的拥有者,以资金的投入来获取利 润的增长。新解释v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v谁(无论是国家、地方、企业,还是个人)没有知识优势,谁就落后于人,受制于人,最终被淘汰出局。学习革命的考虑v学习革命使每个人在知识的掌握方面获得了平等,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v旧的知识方程式是“知识=力量所以保存它”。v新的知识方程式是“知识=能力所以共享它并使它倍增”。反思学校教育的知识含量v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以灌输知识,培养定向型书生为目标。学生始终跳不出分数的圈子,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知多识少,高分低能,成了学生的普遍特征。案例一v一名高中一年级的15岁

4、女孩王小平,在全班成绩第一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退学,自定课题,潜心研究教育学、成功学。她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论坛,给专家做关于“大成教育”的学术报告,引起轰动;18岁,在高校主讲“大成教育系列讲座”,精彩的演讲和机智的答问,赢得阵阵掌声,被多家媒体报道。同年,在报纸开设“大成学趣谈”专栏;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妙超越美国成功学,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独立写出本领恐怖。案例二v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之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v如果今天的学校

5、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v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分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v 韩寒三重门韩寒三重门v辛辣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最终成为一种所谓的“韩寒现象”为媒体热炒。3、教育的知识含量与教师、教育的知识含量与教师个人的知识建构个人的知识建构v学校教育知识的含量体现在两个方面:学校教育知识的含量体现在两个方面:v一是否按照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规律安排与实施教育;(是规范性的知识)v二是否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针对由于时代变迁而出现的教育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去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促进学校发展的合适策略、方法。(是创

6、新性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创新,有两方面涵义:教师的知识创新,有两方面涵义:v一是生产、提供社会以创新性的知识;v二是接受、内化社会创新性的知识,达到个人知识的创新性建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分离的原因:v原因一:是教师头脑中的现代教育观念的内化程度不高。v“所倡导的理论”:来自外界的新信息,是外显的。v“所采用的理论”:来自原有的文化和习惯,是内隐的。v“所倡导的理论”要内化为“所采用的理论”才能对行为发生积极有力的影响。v原因二:是教师缺乏与现代教学观念相应的教学行为模式、操作规程。(二)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v教育研究所起到的作用:教育研究所起到的作用:v一是使教师有目的地收集、了解、分析各种新的

7、教育理论、观点、方法、经验,从而得到启发,使旧的观念、方法、技术得到更新。v二是使教师注意发现和分析教育实践中各种问题,对原来的做法进行反思,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v三是使教师开阔视野、激发思路、增长知识。v四是使教师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研究的乐趣v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辽宁省盘锦市现任教委主任、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成果累累。他对教育科研情有独钟,深有体会:v为什么同样是教师,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

8、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v教师进行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更新的更广阔的教学教育天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收获看得见的科研成果。另外,还有在研究过程中意志的增强、胸怀的拓展、学识的增长等许多潜移默化的效果。v其实研究过程本身就充满着乐趣。当老师们为自己研究的课题查找理论根据,重新学习教育科学知识的时候,当老师们为自己研究的课题观察、了解学生的时候,当老师们有一点体会,便自然流畅地写如科研日记的时候,这本身就已经使老师们站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他已经在自新,已经品尝到了科研的乐趣。二、教育研究的类型v基础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目的是认识未知,发现规律,形成或

9、发展理论。v应用研究:目的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v例如语文阅读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可以着眼于阅读过程的心理结构,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阅读理解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等;在应用研究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阅读能力测量工具的制定,运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等。(一)校本研究v校本的三方面含义:v一是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v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v三是基于学校,即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利用学校自身资源,研究的成果用于学校。v小结:校本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的主体是学校中的教

10、师,研究的结果直接用于学校实践的改进。路在何方v校本研究提倡多年,而许多学校还不知道怎样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前是专家引路,专家把每一步怎么走都部署得很清楚,而现在每一步怎么做都必须自己去想,反而心中无底,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v实际上,如果事先知道一步步怎么走,或跟着别人后面走,那不叫研究,那叫模仿。v研究就是要从不知道怎么走的地方,探出路来。专家的指导只能是从理论上、原则上、思路上提供建议。具体的路在教师的头脑中,在教师创造性的探索中。v教师和专家都应该清醒和摆正自己在校本研究中的角色地位。(二)行动研究v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

11、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获得研究结果。v行动研究的行动研究的“行动行动”特征:特征:v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v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v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v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v 研究者与执行者v初涉教育科研的教师往往怀疑自己的研究能力,经常问:下一步怎么办?行动研究认为,下一步是摸索出来的,不是预知的。如果事先清楚地知道具体的每一步,那就不存在研究了。研究的实质是在从没有路的地方开拓出路来,从没有桥的地方摸出过河的石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要成为摸石头的人,而不是跟在摸石头者(过去一直认为是专家)后面过河的人。怎么办不在专家的头脑

12、中,而在教师的头脑中。(三)案例研究v案例就是一桩事情,就是一个事件。v它具有以下特征:v1、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事件必须包含问题)v2、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真实感 整体感)v3、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并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成为案例。(有冲突 具体)二、教育研究的设计v(一)如何选定研究课题v1、确定课题范围v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存在的困难v学校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v教育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v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1)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存在的困难v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充斥着“两难”的情境,它们都没有现成

13、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通过研究寻找适合自身学校特点的做法。v例如:v顾及到了个性,但会妨碍集体;v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但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会被削弱;v让学生在课堂和班级中站立起来了,而教师的引导角色却无法体现。(2)学校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v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现状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v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学习困难学生是怎样形成的?学习困难学生有哪些特点?教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v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厌学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现状如何?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何关系?与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有什么关系?怎样帮助学生

14、克服厌学情绪等。(3)教育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v研究教师的问题研究教师的问题v如“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研究”、“教师心理枯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施反思型教学,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品质的方法与途径”v研究学生的问题研究学生的问题v如“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学习障碍学生认知特点及其个别化教育矫正的实验研究”、“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实证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追求升学率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v学校管理和教

15、育评价的问题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的问题v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促进教师主体作用发挥的管理策略的研究”、“普通中小学研究型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建构学校内部课程管理评价机制的研究”等。(4)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提出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提出问题思考二思考二v一位家长这样写道:一位家长这样写道:v我没有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我没有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种程度,女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种程度,女儿的作文反而

16、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儿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蹬痒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蹬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

17、三要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傻子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傻子”(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女儿说她们班同学,写作文常找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女儿说她们班同学,写作文常找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类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类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天,我同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书店占了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天,我同时看到一个

18、小女孩在柜台上认真地读高老头,问她为什么不买回家去读。她奇怪柜台上认真地读高老头,问她为什么不买回家去读。她奇怪地看着我,说这样的书怎样可以买回家呢。地看着我,说这样的书怎样可以买回家呢。思考三v一位中学教师这样写道:一位中学教师这样写道: 哭笑不得的选择题哭笑不得的选择题v没想到教材给我带来的更大的烦恼还在后头。那就是课后练习的没想到教材给我带来的更大的烦恼还在后头。那就是课后练习的编排设计。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时下流行的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编排设计。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时下流行的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以雨中登泰山一课为例,题目如下:以雨中登泰山一课为例,题目如下:v下面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

19、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下面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者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种选出来。者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种选出来。v课文:略课文:略v1、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v2、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具情趣的自然景色。v3、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

20、的生命力。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v4、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具情趣的自然景色。v这种绕来绕去的练习题,让人一见脑袋立刻发胀,哪这种绕来绕去的练习题,让人一见脑袋立刻发胀,哪里是语文练习,分明在挖空心思捉弄人!我忍住气耐里是语文练习,分明在挖空心思捉弄人!我忍住气耐着性子才把题目看明白。按照课文的意思,我想选第着性子才把题目看明白。按照课文的意思,我想选第(2)项不会错吧!但翻开)项不会错吧!但翻开“教参教参”一看答案,却是第一看答案,却是第(3)项。我冥思苦索,最后总算逐磨出编者的玄机:)项

21、。我冥思苦索,最后总算逐磨出编者的玄机:在编者眼里,这些泰山上的松树原来都是政治生物,在编者眼里,这些泰山上的松树原来都是政治生物,都在都在“逆境逆境”中中“奋斗奋斗”、“自豪自豪”!这岂不是分明!这岂不是分明在教人牵强附会,甚至投机取巧吗?在教人牵强附会,甚至投机取巧吗?v但我却不能擅自改动答案,我又只能将自己的见解连但我却不能擅自改动答案,我又只能将自己的见解连同同“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一并端给学生。一并端给学生。v如何看待语文教学的质量?能不能作一番认真的调查如何看待语文教学的质量?能不能作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现状究竟如何?语文教研究,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现状究竟如何?

22、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如何定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的价值取向如何定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能够提出有实际价值的课题的。和探索的问题,是能够提出有实际价值的课题的。2、从问题到课题v(1)问题是不是教育科学领域的v如“某一不等式有几种证明方法?”“某一数学问题某种解法的正误分析”等,在教学中也许经常碰到,但它们是数学问题,是纯学科领域的问题,不是教育科学问题,不能成为教育研究的课题。(2)问题是不是尚未解决v一个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并有了公认的结论,这个问题就不能成为课题了,除非你想推翻结论。v如“重复练习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如何?是不是重复次数越多,效果越好?”v美国的赖斯

23、,早在1892年就研究了美国小学生每天在拼写上的平均时间和他们拼写水平的资料,根据研究结果他写成了无益的拼写练习一书,指出过多的重复练习是无益的。v1981年上海的一所小学,对抄写生字遍数同生字记忆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抄写四遍和八遍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说明这是一个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应该作为课题进行重复研究。(3)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v如果一个问题只是一种个别的具体问题,没有普遍意义就不能成为一个科研问题。v如“怎样解决班级两位女同学的不团结”的问题,“怎样帮助一个同学提高外语成绩”的问题是班主任、外语教师要考虑解决的工作任务,但不是一个科研问题。因为他们是具体的个别的现象。

24、v像“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形成课题。比如“关于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和特点的调查研究”就是有普遍意义的。(4)问题是否具有两个以上变量)问题是否具有两个以上变量v单个变量的问题 如:“某校有多少学生的智商超过120?”v两个变量的问题 如:“学生的智力与学业成绩有关联吗?”、“挫折会导致学生侵犯性行为吗?”(5)问题研究的范围、研究的任务是否集中v任何一项研究只能解决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个别问题,研究任务明确,问题的范围清楚集中,就容易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如果问题空泛、笼统,就很难确立为课题。v如“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学生智能培养的研究”等就大而泛。如果问

25、题过大,应该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逐个解决。为了避免课题空泛,研究者可以用具体明确的语句来表达课题的名称。3、选择课题的原则v课题要有价值 理论价值:在于有关知识的拓展,能为教育理论增添新内容; 应用价值: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用于直接指导实践。v课题要有新意 有时代感;还要善于转换角度看问题 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学对策、教学模式 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磨难教育v课题要有可行性 即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即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有关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时机条件:研究有关理论。4、如何界定研究课题v(1)研究题目的表述)研究题目的表述v基本要求:具体明确v具体要求:v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

26、、内容、方法。 海南小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中代数自学辅导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v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用陈述句)v避免价值判断 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低落原因的调查 改为“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v使用的概念要规范、通用、科学 学科“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2)课题论证v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v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v本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v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

27、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v本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课题论证例举课题名称:教学认识论v一、本项目致力于研究阐明:辩正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教学论的不可动摇的方法论基础;教学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并具体表现出多样的形式。v 二、本项研究对坚持和加强教学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回答现实中提出的新问题,澄清某些模糊思想,推动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是必要的,有意义的。v 三、教学认识问题,在教育史上一直是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阶级的教育家,都依靠各自的一般哲学认识论观点探讨教学中的认识问题,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有的依据了正确的认识论,有

28、的则依据了不正确的认识论。v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学校学校实践的发展,辩正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了教学领域,这在哲学发展史上和教学论发展上都是重大的发展和成就。它使马克思主义一般世界观具体深入到一个学科领域,也使教学论获得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这一过程还为时不长,也由于教条主义思想束缚,在运用一般哲学认识论于教学论的过程中,犯有简单化的毛病,主要是用一般代替了特殊,没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了教学理论的贫乏和教学实践的偏差。v为了克服这种简单化的毛病,近年来,我国教学理论界提出了许多有关一般哲学认识论和教学论的关系问题,其中有的意见表现出怀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教学论方法论基础的倾

29、向。与此同时,五十年代以来,生产和科学技术发生重大革命,一般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教育心理学获得新成就;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实践中新的主张层出不穷;这一切,给教学认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有关问题的可能性,v教学论今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总结这些重要的新成果,把教学认识论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揭示出它的多方面的内容和极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克服简单化的毛病,澄清一些混乱思想,加强教学论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v四、课题组成成员分工(略)。v五、研究步骤及成果形式(略)。v从此案例可以看出,教育科研课题

30、蕴涵于教育实践之中,不论何种策略选择的课题最终扎根于教育实践。选题训练v一、请比较下列各题,选出最合适的研究课题:v1、论中国的基础教育研究; 2、论中国的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研究; 3、论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英语教材建设研究;v1、发达地区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研究; 2、发达地区农村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研究; 3、发达地区小学农村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研究;v1、物理教学的现代化; 2、高中物理教学的现代化; 3、我校高中物理教学的现代化;二、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现实性较大的题目二、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现实性较大的题目v1、一天、一天1000英语词汇的速记研究;英语词汇的速记研究; 2、过目不忘的超

31、级记忆研究;、过目不忘的超级记忆研究; 3、破解脑功能的奥秘研究;、破解脑功能的奥秘研究; 4、通过阅读技巧训练提高阅读速度的研究;、通过阅读技巧训练提高阅读速度的研究;v1、打破班级制,实现网络教学的尝试;、打破班级制,实现网络教学的尝试; 2、利用网络取代学校教育的研究;、利用网络取代学校教育的研究; 3、如何利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料;、如何利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料; 4、应对网络黑客的对策研究;、应对网络黑客的对策研究;v1、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家长关系的重新定位;、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家长关系的重新定位; 3、新课程背景下男生

32、与女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新课程背景下男生与女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4、新课程背景下校长与学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新课程背景下校长与学生关系的重新定位;v1、一师一生个性化教学研究、一师一生个性化教学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研究 3、取消作业考试减轻师生负担的研究、取消作业考试减轻师生负担的研究 4、跨学科跨班级集体授课研究、跨学科跨班级集体授课研究三、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应用性较大的题目三、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应用性较大的题目v1、论新课程理念、论新课程理念 2、谈人的全面发展、谈人的全面发展 3、多元智能对传统智商的挑战、多元智能对传统智商的挑战 4、多元智能

33、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多元智能关照下的课堂教学v1、因材施教的原理、因材施教的原理 2、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3、根据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工作、根据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工作 4、因材施教的策略、因材施教的策略v1、教学风格研究、教学风格研究 2、学习风格研究、学习风格研究 3、从教学风格反思新课程理念、从教学风格反思新课程理念 4、根据学习风格因材施教研究、根据学习风格因材施教研究v1、研究性学习对我教学的启示、研究性学习对我教学的启示 2、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思想、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思想 3、研究性学习得失评价、研究性学习得失评价 4、走进研究性学习、走进研究性学习四、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

34、一个创新性不大的题目四、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创新性不大的题目v1、惩罚有害学生心理健康、惩罚有害学生心理健康 2、哪种惩罚对学生心理伤害最大、哪种惩罚对学生心理伤害最大 3、如何辩正看待惩罚的教育作用、如何辩正看待惩罚的教育作用 4、我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惩罚、我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惩罚v1、如何既教书又育人、如何既教书又育人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3、教书育人新解、教书育人新解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书育人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书育人观v1、如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2、教师的业务功底影响教学的具体体现、教师的业务功底影响教学的具体体现 3、

35、教师的业务功底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业务功底影响教学效果 4、新课程如何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新课程如何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v1、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对新课程的贡献、教师专业发展对新课程的贡献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构想、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构想 4、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水平五、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科学性不高的题目五、请从下列各组选题中找出一个科学性不高的题目v1、教材由后向前逆向教学研究、教材由后向前逆向教学研究 2、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教学研究、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教学研究 3、教材结合学生生活教学研究、教材结

36、合学生生活教学研究 4、教材整体教学研究、教材整体教学研究v1、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童话的研究、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童话的研究 2、小学生尝试阅读大学语文的研究、小学生尝试阅读大学语文的研究 3、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名著的研究、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名著的研究 4、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诗歌的研究、小学生尝试阅读外国诗歌的研究v1、探求记忆的心理机制、探求记忆的心理机制 2、探求遗忘的心理机制、探求遗忘的心理机制 3、探求永志难忘的记忆术、探求永志难忘的记忆术 4、探求高效率的记忆术、探求高效率的记忆术v1、小学校园暴力研究、小学校园暴力研究 2、小学校园文化研究、小学校园文化研究 3、小学校园犯罪研究、小

37、学校园犯罪研究 4、小学校园色情研究、小学校园色情研究5、研究方案的设计v有了正确的选题后,接下来就是制定研究方案。一个完整的方案包括以下方面;v课题名称v文献综述研究的基础v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v研究内容研究什么v研究方法怎样研究v研究步骤与进展怎么研究v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关键v本项目特色创新之处研究特色v最终成果形式研究出什么v研究组织与管理研究保障(1)研究目的v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研究,它有什么价值,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等问题;其目的是使人们,包括研究者本身,认识进行该研究的必要性。它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阐述:v研究的现实背景v研究的历史背景v本研究可能做出的贡献(2)研究内容v是

38、对课题题目的分解和具体化,即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只有把研究的问题弄清楚了,研究才能开始。v例如“学校科学教育与学生素质及创造性培养的心理学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v学校科学教育的本质;v学校科学教育的具体操作结构研究v不同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影响研究;v学生科学素质结构的心理分析;v科学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影响的研究。v研究内容的考虑,可以有不同的思路:v(1)有的是按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方法研究三个纬度安排研究问题的序列。v例如: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v通过国内外教育理论、学科结构演变历史的考察,探讨教育理论和教育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形成、发展

39、的规律及其内部的逻辑关系;v立足于当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从教育科学整体概念出发,考察教育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趋势,对教育科学自身的体系结构、新的学科生长点以及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普及度和效益等问题的探讨;v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次探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v(2)有的是把理论问题研究和实际问题研究作为表述研究内容的主线。v例如:关于“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研究v理论研究内容:构件主体性发展理论;教育主体论的基本框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验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v实践研究内容:影响中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目标体系及评

40、价体系;幼小衔接、小中衔接,提高教师素质及主体性发展的环境优化v(3)可以把问题的逻辑关系作为主线,如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等作为主线。v(4)紧扣题目中的核心成分展开,如“提高中学生英语能力的研究”v核心:英语能力,进一步分解为8大要素,即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v对研究的问题分解越细,研究起来就越轻松,越顺利,如果研究问题不清楚,研究也就难以搞下去。请找出下列各组的核心词、并对其分解,确立各请找出下列各组的核心词、并对其分解,确立各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题的具体研究内容v影响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因素分析v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v教师教学能力研究v学生学习策略研究v教师教学风格研究v中

41、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指导研究(3)研究的步骤与进展v研究总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每一步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这些都要在规定计划时有所考虑。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二)如何查阅文献资料v(一)查阅文献资料v就是梳理过去有关的研究,吸取其营养,找出其矛盾或不足之处,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台基。重点是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把握(1)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本课题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联系与区别。v从这里可看到,查阅文献的过程也是权衡选题价值的过程。查阅文献过程很可能导致重新

42、选题。即使没有重新选题,该课题的研究思路也很可能通过查阅文献而进一步成熟和深化。1、查阅的内容v有哪些人作了哪些相关研究,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绩;v发表何处;v有哪些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v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已解决了哪些问题。v在正式的课题申报中,往往需要写一个文献综述,即对已有研究做些概括,对已有研究做出评价。2、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渠道v(1)出版物v大量的教育研究文献可见于书籍、报纸、期刊。这些出版物刊印的资料各有特点。v书籍:由于篇幅不受限制,出版周期长,所以反映的成果不可能是最新的。v报纸:出版周期短,反映的成果往往较新,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能作较粗的介绍。v教育期刊:集中了最

43、新的研究成果,因而更多地为研究者所关注。v(2)因特网3、查阅文献的方法v查阅别人研究的类似问题的信息,v采用顺查法、逆查法等。v查阅文献的方法分为四个步骤:v1、选定有关的领域和主题词侦察v2、查找有关的题目和文献浏览v3、确定主要文献细读v4、作书评或摘要记录(二)在查阅文献中进行问题分析v从文献分析中得到的课题可以有以下几大方面:v一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空白区;v二是对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发生怀疑或产生不同的见解;v三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研究的不同特点,综合概括其共同的观点,从不同侧面的研究结果中提炼出更富整合性的结论。三、如何提出研究v(一)什么是研究假设v假设:是研究者根据已有

44、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或猜想。v假设有两种结局:v一是假设被证实v二是假设被证伪(二)假设的作用v1、假设是研究的核心 也就是说,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的。v2、假设能明确地规定课题 也就是说,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v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从假设到理论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由之路。v区别:v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v理论则是已经证实的假设。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达到这样一些标准v1、以陈述的方式表述,通常说明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那么就(有可能)”v2、一般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5、。v例如:教学方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v假设: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v 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差于传统的教学方法v 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无关v3、假设有待检验,且必须可以检验四、如何确定研究变量v(一)什么是研究变量v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或术语。具体地说,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v例: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初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v自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v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v无关变量:不是本研究中所研究的变量,但会对本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和干扰的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二)研

46、究变量之间的关系v变量之间互相交织,互相影响:v原因结果v自变量(操纵) 因变量(测定)v无关变量(控制)v总结:v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v研究的焦点最终集中在因变量的测定上(三)定义研究变量v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v1、抽象性定义v就是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换言之,是从一个概念界定另一个概念。词典中对各种术语的定义通常就是抽象性定义。v例如:v将“智力”界定为“人的认识能力”或“抽象思维能力”v将“兴趣”界定为“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v将“焦虑”界定为“忧虑或紧张的情感状态”2、操作性定义v就是根据如何测量和观察所要研究的变量而下的

47、一种定义。v例如:v将“学习成就”界定为“某种标准化成就测验所得的分析”v将“智力”界定为“进行比纳智力量表的测量得者”(五)推导结论(撰写研究论文)v研究论文是研究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后写出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v研究论文一般分为两大类:v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v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1、学术论文v学术论文的结构:v前置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前缀 题目(标题) 作者姓名与单位 内容摘要 关键词v正文: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 绪论 本论 结论v后置部分:是学术论文的结尾部分 注释与参考文献(二)在查阅文献中进行问题分析v从文

48、献分析中得到的课题可以有以下几大方面:v一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空白区;v二是对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发生怀疑或产生不同的见解;v三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研究的不同特点,综合概括其共同的观点,从不同侧面的研究结果中提炼出更富整合性的结论。三、如何提出研究假设v(一)什么是研究假设v假设:是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或猜想。v假设有两种结局:v一是假设被证实v二是假设被证伪(二)假设的作用v1、假设是研究的核心 也就是说,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的。v2、假设能明确地规定课题 也就是说,有假设的研究,内容

49、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v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从假设到理论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必由之路。v区别:v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v理论则是已经证实的假设。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达到这样一些标准v1、以陈述的方式表述,通常说明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那么就(有可能)”v2、一般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v例如:教学方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v假设: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v 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差于传统的教学方法v 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无关v3、假设有待检验,且必须可以检验四、如何确定研究变量v(一)什么是研究变量v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或术语。具体地说,变量就是

50、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 例: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初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v自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v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v无关变量:不是本研究中所研究的变量,但会对本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和干扰的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二)变量之间的关系v变量之间互相交织,互相影响:v原因结果v自变量(操纵) 因变量(测定)v无关变量(控制)v总结:v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v研究的焦点最终集中在因变量的测定上(三)定义研究变量v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v1、抽象性定义v就是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

51、。换言之,是从一个概念界定另一个概念。词典中对各种术语的定义通常就是抽象性定义。v例如:v将“智力”界定为“人的认识能力”或“抽象思维能力”v将“兴趣”界定为“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v将“焦虑”界定为“忧虑或紧张的情感状态”2、操作性定义v就是根据如何测量和观察所要研究的变量而下的一种定义。v例如:v将“学习成就”界定为“某种标准化成就测验所得的分析”v将“智力”界定为“进行比纳智力量表的测量得者”五、研究资料的分析v统计分析法v内容分析法v逻辑分析法v逻辑推理法六、推导结论(撰写研究论文)v研究论文是研究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后写出具有

52、自己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v研究论文一般分为两大类:v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v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1、学术论文v学术论文的结构:v前置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前缀 题目(标题) 作者姓名与单位 内容摘要 关键词v正文: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 绪论 本论 结论v后置部分:是学术论文的结尾部分 注释与参考文献学术论文题目v(1)基本要求 确切、简练、醒目、新颖。(一般要求12个字左右) 一句话:简明扼要概括出论文的主旨。v确定论文题目的依据 一是素材最熟悉; 二是感受最深刻; 三是实际最需要; 四是想写的欲望最强烈。(2)标题的表现形式v句子式句子式v是一个语法结构完整的句子

53、。如:“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只有继承才能创新”、“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等。v词组式词组式v一种是省略主词。如常见的以“论”字开首的标题。如:“论言语能力及语言教学改革”;v一种是以2-3个词组组合的标题。如:“发掘凝练设计”、“移植超越创新”、“突破创新跨越”等。v主副式主副式v如:“发掘凝练设计”语文作文教学三部曲、“移植超越创新”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历程及启示、“突破创新跨越”上海教育2004走向“大教育”发展之路、“认真打好词句基础学习香港小语教学经验有感”等。(3)注意问题v忌大:标题要适合文章的内容,宜小不宜大。如“谈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改革之我见”、“对义务教育

54、阶段考试改革的思考”等。v忌俗:就是不新颖。如“浅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定位”、“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变革”、“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v忌长:就是不简洁。如“重视数学课对学生的点拨启发,把自学与辅导结合起来”。v忌隐:就是所反应的论点不明确。如“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利多还是弊多”。v忌混:就是令人费解,含糊其辞。如“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小学教师的教育事业心”。v忌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唤醒主体意识,激励主体参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聚焦新形式下的死亡教育”、“直击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等。内容摘要与关键词v摘要要写清楚研究目的、作者观点、成果的意义及结论。

55、写摘要应用语简练、准确,内容相对独立和完整,一般应控制在200300个字左右。表达要客观,不要有评价性语言。v关键词:所摘出来的词语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是在论文中反复出现的,起到点明和强调论文题目的关键概念、术语等,一般在3-5个左右。论文正文v(1)写好序论)写好序论v序论就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文章要求“凤头、猪肚、豹尾”。要使论文的开头成为“凤头”,序论要简短,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向与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对研究成果的揭示等。可从如下方法入手:v开门见山法:就是单刀直入,直接提出中心论点。v目的入手法:就是一开始简要地叙述写作动机,然后再提出问题。v设问引入法:即通过设

56、问,引出中心论点。v列举事例法:就是先列举事例,再由此生发出议论。v引用名言法:就是引用著名人物、书籍等名言或精辟论述作为开头。v总领全文法:就是先总述中心论点,以后在本论和结论再一一分述。(2)写好本论v本论就是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是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按所谓文章“猪肚”的要求,本论要求作者按自己的观点合理取舍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文章。内容要全面、正确、先进,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文字表达要准确。本论全文或段落论证的思路一般有以下几种:v总分式:即先总述后分述。v总分总式:即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v概例式:即先概括地写,再举一二事例来具体论证。v并列式:即围绕中

57、心论点所涉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v对比式:先正面说理,再反面说理,最后小结。(3)写好结论v结论是全文的总结,就是对本论所论证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打算作简单表示,也可以不写结论。v结论一定要简短、精练、照应中心,千万不要拖泥带水。v可以引用名言结尾,以加大力度,升华主题;v可以赋诗结尾,以烘托气氛,抒发激情;v可以展望结尾,以表明决心,展示意向。v总之,根据自己的爱好、实际需要灵活采用。注释与参考文献v注释:是指对论文的引文标明出处。包括作者名、书名(文章名)、版本(杂志名及刊号)、页码。v著作:如:叶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99年版,第25页。v杂志:如:叶澜,让课堂

58、焕发生命力,教育实验与研究,99年第2期,第35页。v报纸:著者,题(篇)名,报纸名,出版的年月日(版序)。v脚注、尾注、附注v参考文献拟好提纲v提纲是文章思路的具体框架,有的实际是论文中的小标题。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拟、列提纲。拟提纲除了符合标题要求以外,还要力求周密,也就是一定要周全、严密、具体。一开始文字可以列详细些,以后,可以简单些,但对其中的小标题要字斟句酌,力求精当、贴切。并且,标题之间,文字的字数和句式要力求一样,如能“对仗”更好,并要照应大标题,以便和题目一样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修改润色v论文的初稿写成后,还要耐心修改。一般有两种方式:v一是初稿完成后,立即进行修改,对完善、补充

59、和拓展论文有好处。v一是初稿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以清醒的思路重新审视内容、进行修改,这对论文布局、结构等大的方面修改很有好处。v修改的重点是:是否表述得正确、清楚;核实论据是否正确、充分;斟酌布局,修正论文的结构;推敲语言是否通顺、规范、精练,是否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手法,尽量让语言美不胜收,使读者爱不释手!材料病例v有理无据有理无据 是指只有理论分析,没有任何事实为依据。v理据相悖理据相悖 即作者所使用的论据与论点自相矛盾,不能或不能全部地印证要说的道理。例如:用一件教育事例去判定某现象的对错;用一篇作品论述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用一次观察的所得来说明实验的可靠性;用少量调查数据来分析某一类

60、事物等。v有据无理有据无理 一是只有材料,没有观点。作者只是罗列现象、列举数字,没有对材料分析,也没有结论。文章中往往很长的篇幅是用来堆砌材料,既不表示反对什么,也不表示赞成什么。 二是观点与材料不统一。论证病例v概念不清概念不清 阐述也是一种论述,写作时对文中所用的概念,特别是新概念,如果是大多数感到陌生的,就应加以必要的解释,以减少阅读障碍,也使自己行文更显流畅。v归纳不当归纳不当 一般议论的结构都是小“三段论”式,先总提,再论证,后归纳。那么这个归纳应该顺着论述作总结,有水到水渠之势;而且这个结论又是全段中心的一个深化。可是有的论文却把结论作偏了,似乎另立出一个中心来,使人读起来难抓要旨

61、。v逻辑不清逻辑不清 推理是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它在论文的写作中经常用到。要的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必须要有充分的前提条件,条件不足,而又硬推出结论来,就犯了形式逻辑的错误。教育调查报告v一、教育调查报告的含义及特征v调查报告:顾名思义,先调查,后研究,最终写成报告。v调查报告:是指对客观事物调查研究以后,写成书面报告。v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有关的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写出的书面报告。v特征: 一是客观调查:以客观实际调查为基础。 真实性:要真实(全、实) 客观性:用事实说话 二是理性分析:贯穿于调查研究与调查报告的全过程。是一篇成功的调查报告的灵魂。二、调查报告的写

62、作过程v1、深入调查,掌握材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谈不上写调查报告了。马马虎虎,蜻蜓点水式的调查也不行。如果不充分占有材料,写起来就会“米不够,水来凑。”或者以点带面、以偏概全。2、分析研究,把握本质v如果把调查比作挖掘矿石的话,那么研究就好比炼铁、炼钢的过程。调查正我大量材料后,要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更好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使自己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v分析研究要突出三个“要点”:v注重指导当前工作v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v揭示问题和矛盾3、准确反映,合理表述v(1)准确反映v指的是准确地表

63、述调查的结果与对结果的分析。它的核心是按调查的本来面目反映调查、研究结果。做到:不跨大,不缩小,不捏造,不捕风捉影。v在“准确反映”的方式上,主要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即:v表格式:用表格表述调查结果,必须辅以说明。v数据描述式:将调查研究结果分门别类的用数据描述出来。v事例描述式:对调查中掌握的事实进行客观记叙。(2)合理表述v既指思维形式的合理性,又指语言形式的合理性。v思维形式的合理性的表述可由现象到本质(即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建议,结果是现象表述、原因和建议是本质表述)、由事到理或由理到事(究竟是事在前、理在后,或者理在前、事在后,要根据表述的需要来确定)的程式进行。v语言形式的合理性主要

64、防止这样一些现象的产生:文字拉杂,拖泥带水;空发议论,没有必要的背景交代过多;形容词、附加语、修饰词、助词等用得过多过滥。三、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v1、材料与观点v调查报告的观点是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它依附于材料,又统帅材料。v写论文强调的是逻辑推理,在充分说理中适当用事实作证;而调查报告则是大量地摆事实,在以事显理中恰到好处地进行说理。v调查报告中的事实处于主体地位,说理少而精是调查报告的点睛之笔,它从事实中来,而又恰当地统摄事实。2、夹叙夹议,叙议结合v调查报告需要摆事实,“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事实进行记叙的过程,这就规定了调查报告必不可少地有叙述的成分;但调查报告又不能停留在摆事实这

65、单一的记叙程式中,它又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必须通过议论来实现点明、阐述观点的目的,这就规定了调查报告必须有议论的成分。v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是调查报告重要的表达方式。v先叙后议v边叙边议v先议后叙再议3、结构与内容v(1)结构:题目、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v题目v基本要求:表达要确切、简练、醒目。v标题写法:v文章式标题:这种标题不表明文种的性质,只点出文章的内容。如“班主任话班级管理”、“学法指导:当今教改新趋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误区”。v公文式标题:类似公文标题,由三部分组成,调查对象的名称、调查报告的内容、文种的名称。如“小学生思想品德表现调查报告”、“择校负面

66、影响的调查及其解决对策”、“学校评先模式的调查”。v正副式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正标题通常揭示调查报告的主旨,副标题则标明调查对象的范围等。如“培养手脑都灵活的学生海南某校办学实践调查”、“认真贯彻两个方针,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海口市民办中小学调查报告”。主体部分v引言:说明调查的对象、范围、时间、地点、目的和缘由,该部分文字不能太多,要简明扼要。v正文:把调查的情况归纳为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和论述。该部分要详细、具体、深刻、主次分明地介绍调查的情况、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在调查报告中,经常见到这样的表述:“调查结果”、“调查原因”、“对策”,这就是由果到因再到果的结构。v结论:是

67、对全文的总结。v有的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归纳;v有的是对全文的结论进一步强调;v有的是对事物发展进行展望;v有的是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v有的调查报告不专门写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写完就结束。正文结构v正文是调查报告的躯干部分,它要报告主要事实和分析事实,最终归纳形成结论。v模式结构:即把要介绍的经验、反映的情况或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成几条,并列排放、分头阐述。v纵式结构:一是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叙述;一是按内在逻辑推进的方式来叙述,做到层层推进,环环紧扣。v纵模式结构:即从纵横两个方面交错地组织材料,说明观点。样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v 课外阅读历来被中外教育家认为是语文教

68、学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列宁曾说过:“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读过大量的图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重要作用。”因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交给开启智慧的钥匙。为此,笔者对部分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三至六年级学生(各200名)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五少”的弊端。v这个引言,开篇指明调查的意义和目的,然后简要说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和概括性的结论。v正文是围绕“五少”来展开的。(一)阅读数量

69、少;(二)阅读时间少;(三)阅读兴趣少;(四)教师指导少;(五)家长重视少。v文中的每一个小点,都是先出示一份调查表,然后对调查的情况予以分析。如“阅读时间少”:v笔者对五年级的200名学生课外阅读日平均时间进行列表调查,结果如下:v时间 5分钟以下 515分钟 1530分钟 30分钟以上v人数 70 66 47 17v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在15分钟以下的占70%左右。经细致了解和分析,造成小学生阅读时间少的原因除了书源不足外,一是少数学生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阅读书报。二是学生作业负担较重,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多被“

70、补课”、“补差”的双补活动代替,回家在完成老师的作业后,还要完成家长规定的作业。三是少数农村学生还要担负一部分家务劳动或农业劳动。v作者先列表说明课外阅读少的具体情况,再分析量少的三种原因。这样由果到因作具体分析,文章就有了一定的深度。v结论是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一共提八条(一)转变观念;(二)增加投入;(三)培养兴趣;(四)制订计划;(五)选择读物;(六)教给方法;(七)配合教学;(八)创造环境。v其中每一条都作了简明而具体的论证和说明。这样写,能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v调查报告的写作并不难,关键是要有心作调查研究。第三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v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v(一)教育研究方法的

71、界定v是指学校教育研究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严密而规范的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研究的各种手段、工具、技巧和诀窍的总和。v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序和准则的集合。(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5个阶段:v第一阶段:注重思辨第一阶段:注重思辨 在这一阶段,教育研究的方法甚为朦胧,甚至还没有从哲学的母腹中分离出来,没有鲜明方法特征的思辨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思辨:是以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分析归纳为特点的方法。v第二阶段:强化实证第二阶段:强化实证 在这一阶段,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意识有所增强,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强调实证在教

72、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酝酿成一股实证化思潮。 实证: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对假设逐步加以验证的,也就是以演绎为资料分析的主要方法,测验、测量、实验都是研究中的主要方式。两股实证化思潮两股实证化思潮v一是儿童研究运动:大约始于19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第一次大战期间,兴盛了30年左右。美心理学家霍尔被誉为“儿童研究”之父。 这场“儿童研究”热潮大大地改观了人们对教育研究的传统认识,提高了心理学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并因其重视实证材料的收集而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促成了教育理论研究由思辨向实证的大转轨。v一是实验教育学:随着儿童研究运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问卷法并不如霍尔等人所说

73、的那样精确。20世纪初,一种主张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研究的思潮在欧美崛起,即“实验教育学”,它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定量的教育研究随着实验教育学的诞生很快在20世纪的前30年达到了全盛时期。v第三阶段:定性研究的兴盛第三阶段:定性研究的兴盛 定性研究的雏形在20世纪20初期即已出现,在社会学领域运用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芝加哥学派”。虽然定性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已出现,但这种研究方法及其认识上的科学价值并未得到人们承认和估价,直到60年代,定性研究才进入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性的繁荣期。到了70年代,定性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80、90年代,定性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

74、展,完全可以说,定量、定性研究基本上是“平起平坐”了,不同的是,定量研究的热潮已过,定性研究正处于热潮之中。 芝加哥学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从事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者。v第四阶段: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第四阶段: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现在,人们一般都认识到:无论是注重科学主义的定量研究,还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定性研究,其存在都是必要的,都有着存在的基础。从目前来看,由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的日趋融合,教育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也日趋融合。v第五阶段:系统科学方法的渗透第五阶段:系统科学方法的渗透 系统科学方法论原理给教育理论家以极大的启示。以前片

75、面地、孤立地、单一地研究教育,寻找教育出路的方法过时了,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地、系统地、完整地、有联系地分析教育成败的原因,制订教育改革的策略。因而,到50年代中下期,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被引进教育理论研究中。到70年代,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极大兴趣,暗示出教育系统中许多以前并不为人们觉知的潜在因素。总结归纳总结归纳v首先,教育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引进、创新和完善的演进过程。v其次,在新方法引进和出现的同时,原有的方法也同时得到了改造、充实和完善。新旧方法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教育研究的发展。v第三,方法本身并无优劣好坏之分,它们的长

76、处和弱点都是相比较而言的,都是针对解决某种理论问题而言的。教育理论家在研究教育问题是,并不是孤立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同时兼容并蓄,综合交叉地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v最后,构建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和阐明教育研究方法论原理,比论述具体的、单个的研究方法更为重要。二、教育研究方法举要v(一)调查研究法v调查研究是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地、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v调查是收集资料,研究是分析资料,作出价值判断。例一例一v20世纪世纪80年代上海曾发生一件令幼儿教育界难年代上海曾发生一件令幼儿教育界难忘的事

77、。当时,上海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眼发病忘的事。当时,上海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直线上升,在幼教界也流行着一种看法,认率直线上升,在幼教界也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幼儿的近视眼发生率也居高不下,应该引起为幼儿的近视眼发生率也居高不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正在这时,一个普通的科研人足够的重视。而正在这时,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员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儿的视力不良,主要不是近视而是远视,这是儿的视力不良,主要不是近视而是远视,这是由于幼儿眼球发育不全所引起的。这一研究结由于幼儿眼球发育不全所引起的。这一研究结果改变了市教育局领导和许多幼教工作者的观果改变

78、了市教育局领导和许多幼教工作者的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幼儿视力不良的问题。念,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幼儿视力不良的问题。这个小小的实例更加证实了作为教育科研的一这个小小的实例更加证实了作为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方法种重要方法调查研究是有重要价值的。调查研究是有重要价值的。1、调查研究的特点和类型、调查研究的特点和类型v(1)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研究的特点v调查情景的自然性。即调查完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对研究对象不做任何干涉和控制;v调查方法的间接性。即调查是一种间接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v调查范围的广泛性。即调查研究可以根据需要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调查;

79、v调查时间的灵活性。即可以根据需要在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双方共同方便的时间内进行;v调查手段的多样性。即调查研究有多种手段供选择,如观察、访谈、问卷等;(2)调查研究的类型v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v现状调查v是调查研究对象的目前状况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关于目前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v发展调查v是对拟定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年龄发展变化状况的调查。如“关于不同年级小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按调查范围来划分v全面调查v即普查,对确定的某类调查对象全面实施调查。如“全校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v典型调查,即从具有共性的总体事物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重点调查。如“选取特级教师代

80、表调查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v抽样调查v即从整体中抽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如“全国教师职业压力的抽样调查”;v个案调查v是指专门对一个团体、一个单位、一个人或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如“对某一学校推行竞争上岗、未位淘汰制的调查研究”。有关儿童的营养问题v如果想研究目前学生的营养情况v如果想研究学生营养水平与哪些因素有关v如果想研究营养好的学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v如果想研究学生营养水平是否随着年龄上升而变化一类问题3、调查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v(一)确定课题v(二)拟订计划v(三)选择对象v(四)确定内容v(五)实施调查v(六)整理资料v(七)分析结果v(八)撰写调查报告4、调查的基本形式v(1)

8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v问卷调查法是蛰研究者使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一种方法。v优点:省时间、省费用、取样大、收集资料多、定量分析可靠。v缺点:(1)问卷调查时,有一部分对象会不愿做回答,或者任意填写;(2)问卷中的问题一定要清晰易懂,稍有含糊,就会得不到正确的回答;(3)问卷中的题目太少,几句书面回答会得不到完整的材料,如果问题太多,会使对象产生厌烦心理,所以问卷中的题目要适量。问卷的设计问卷的设计v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语、指导语、问题和备选答案。v介绍语:是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者的身份,本次调查的意义,调查对象客观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同时说明确保调查的秘密性

82、,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v如: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调查问卷v 你好!我们是 区教科室,在我们的这次研究中请你把一周的时间安排情况统计一下,这些信息对于制订学校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以及学校岗位配置都有一定的价值。你的回答对于这次调查至关重要,因为你代表着成千个没有参加调查的教师。你告诉我们的一切都严格地予以保密,你的姓名决不会和结果连在一起。指导语v主要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写问卷,以确保问卷的填写质量。v如:有关工作满意度的问卷v 有些工作有趣且令人满意,有些则可能不是。我们是某某研究所,想了解人们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请你仔细地逐一阅读下列各题,并在你认为合理的地方划上,以表示对你工作

83、的满意度。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你不要有任何顾虑。问题与答案v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要成分。问题不管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都要具体、明了、表述确切、通俗易懂。要定义容易引起误解的词,同一个问题出几个题目,可以检验被调查对象回答的一致性程度。v问卷调查成功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质量,为确保质量,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注意的问题v(1)问卷应该是重型的,不应该使用有暗示或引导性的语言。如)问卷应该是重型的,不应该使用有暗示或引导性的语言。如“你不赞成家教吗?你不赞成家教吗?”“你很喜欢老师的教法吗?你很喜欢老师的教法吗?”这样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对象可能被诱导产生倾向性,应该改为对象可能被诱导产生倾向性,应该

84、改为“你赞成还是不赞成家教你赞成还是不赞成家教?”“你是否喜欢王老师的教法?你是否喜欢王老师的教法?”v(2)避免意义双关的问题,就是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合)避免意义双关的问题,就是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合并成一个问题。如并成一个问题。如“你的家庭关系和睦,气氛活跃吗?你的家庭关系和睦,气氛活跃吗?”“在班在班级里教师的能力能得到发挥,同学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吗?级里教师的能力能得到发挥,同学的积极性能充分调动吗?”这这里每一个问题都是双重意义,使被调查者无法选择。问卷设计一里每一个问题都是双重意义,使被调查者无法选择。问卷设计一个问题只能突出一个中心,当要求作出评定时,要提供一定的参

85、个问题只能突出一个中心,当要求作出评定时,要提供一定的参照标准。照标准。v(3)设计问题要尽可能让被调查者填写时感到简单,容易回答,)设计问题要尽可能让被调查者填写时感到简单,容易回答,要从调查对象的实际回答能力出发,格式应能吸引对象,而且易要从调查对象的实际回答能力出发,格式应能吸引对象,而且易懂。懂。v(4)选择题中备选的答案要避免交叉重叠,要保持相对独立。)选择题中备选的答案要避免交叉重叠,要保持相对独立。v(5)要避免形成回答定向,也就是不顾内容,形成按一定方式或)要避免形成回答定向,也就是不顾内容,形成按一定方式或顺序回答问题的倾向。顺序回答问题的倾向。问卷质量的改进v第一,问题安排

86、要有逻辑性,容易的放在前面,敏感的和开放性的问题放在后面或分散在整个问卷中。先问范围广,普遍的开放性问题,再问具体的特殊问题。v第二,进行实验性调查,一般大型的问卷设计好以后,先在同质的少数对象中试用一次,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v问卷中的问题按回答方式可分成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三种。v开放式问卷:指不事先给定可供选择的答案,而由调查对象自己作答的一种问卷。v例如:你认为如何因材施教?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何看法?现在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你最佩服的人谁?v开放式问卷不限制调查对象的思维,不加任何引导或暗示,调查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往往可以得到意料不到的答案。但此类问卷的填写要耗费调查

87、对象的时间和精力,不好得到配合,得到的数据不好分析整理。封闭式问卷v是一种已经明确给定问题并可选择答案的问卷。在填写问卷时,回答者可以直接从中选择恰当的答案。v例如:v你认为教师竞争上岗合理吗?vA.非常合理 b.比较合理 c.合理 d.比较不合理 e.非常不合理v你是否愿意参加集体备课?vA.愿意 b.无所谓 c.不愿意v可见,所提的问题和答案都简单清晰,便于调查对象进行回答,答案固定、统一且标准化,便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v设计封闭式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至于选用哪一种,要由调查的内容来决定。v是否式:是在问题后面提供肯定或否定的两个答案,要求对象从中选择一个,如:这学期你为孩子请家庭教师

88、吗?(1)请;(2)不请。v多重选择式:是在问题后面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答案,要求对象从中选择。如:双休日你用去时间最多的是(1)看电视;(2)打游戏机;(3)外出活动;(4)做作业;(5)参加文化补习;(6)参加艺术类学习。v编序式:要求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对答案作比较,排出程序。如: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请按喜欢的程度在下列答案中排出1、2、3,共计三个。打球、游泳、体操、田径、武术、下棋。v等级式:要求对象在提供的等级中作出选择。如:你对目前实施的初中招生办法的看法(1)很赞成 (2)赞成 (3)无所谓 (4)不赞成 (5)很不赞成v如:你对自己家庭的印象怎样?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标度上划圈。 拘束自

89、由 民主集中 1 2 3 2 1 1 2 3 2 1半封闭式v研究者根据需要,开放和封闭式问卷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如在上面封闭式答案后面,再加上一个“其他”或“为什么?”就成为半封闭式。v问卷设计的三种形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开放式问卷对被试的回答不作限制,允许对象有更多的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被试的主动性,方法简便,易作定性分析。一般在未弄清问题的一切可能回答之前可以使用,也 在潜在答案太多以至不能都列入情况下应用,还常用于收集定性分析资料。案例:儿童多元智能发展调查问卷v指导语:本测试主要用来调查多元智能情况。答题时请不要迟疑或考虑太长时间;对感到不太容易回答的题目,请做出较为接近受

90、测人的选择。年龄小理解有困难的受测人,请在家长帮助下作答。v本测试对你没有任何不好影响,一定要如实作答,以便分析出你的智力优势。请阅读每一问题,若非常符合,在题号后面的空格里选择A;比较符合选择B;说不清选择C;不太符合选择D;非常不符合选择E。v请根据阅读的指导说明,逐题作答。v写作能力超过本年龄水平v善于编谎话或讲故事、说笑话v善于记忆人名、地名、日期或其他琐事v喜欢字词游戏(如课本上的填字游戏)v喜欢看书v拼写或书写正确v.(2)访谈调查法v也称谈话法。它是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式。v优点:灵活性强,便于深入调查,可以随时调正访谈内容,获得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v缺

91、点:费时费力,并且事前必须对访谈员进行培训,访谈结果的调查也比较难统计,分析比较费力。v访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式”或“自由提问式”。访谈的操作步骤v访谈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编写谈话题目和规定谈话对象。计划中要写下提问的顺序,拟定具体的问题和措词。v试谈:找少数与访谈对象同质的对象试谈。v准备记录方式:调查中可以使用录象、录音等一些现代化手段。v进行谈话:谈话的技巧要十分注意,听和问的方式、措词和语气等因素都会影响访谈的效果。注意问题v接近访谈对象时,要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去除戒备心理。v注意言行举止,赢得好感。v巧妙地处理拒绝。v注意追问的技巧。v记录要准确详细,既抓要点又不放过细节。(3)

92、抽样调查法v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就叫抽样或取样。v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称为母体或全域。v抽取的那一部分,叫做样本。v抽样的前提(为什么调查要抽样?)v对于规模较大的科学研究要调查全体对象是不可能的,在人力、财力、时间上都不许可;v所抽样本必须能全面反映研究整体的原貌;v在调查中集中精力研究为数较少的对象,可能更深入、更仔细,从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概率抽样v简单随机抽样v等距随机抽样v分层随机抽样v整体随机抽样v上述四种抽样方法相比较,整体随机抽样误差大于个体抽样,分层随机抽样误差最小。从使用情况来看,如总体分布均匀,要求抽样的样本大而方法要简便。可以用简单随机抽样;如果

93、已证明样本内部差异大或有某一特征明显影响结果,那么就要有分层随机抽样。如果研究中不宜打乱教学班,则用整体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v既不按随机原则而根据研究者的主观需要任意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v这种方法的优点:操作方便,省钱省力,统计简便。缺点:主观性强,代表性差,由样本推论总体时有一定困难。v有意抽样v偶遇抽样v定额抽样v滚雪球抽样(4)观察调查法v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条件下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而获取其事实资料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主要是以“听”和“看”为基本手段。v特点:v过程的目的性v环境的自然性v结果的客观性观察法的操作规范v确定观察的目标,并制订严密的

94、观察计划v设计观察使用的表格v准备好观察手段v做好观察记录v观察结果的整理与分析运用观察法的要求v基本要求:v要有针对性v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v要消除干扰(观察反应性、观察者放任)v要作好即时记录v关键要求:v要很强的洞察力,即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透过现象看本质。调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处置方法v不合作现象v装假现象v社会系统误差v无回答v在调查中,常由于社会态度的影响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对象的反应会出现尽量往好处去答的倾向,这就会产生社会系统误差。二、分析处理研究的资料v(一)研究资料的整理v资料整理的目的是要确保研究的主要有序化和典型化,可以对已收集的资料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也可以为资料

95、分析提供方向和依据。包括:v资料的审核v资料的评定v资料的统计分类v编制统计图表1、研究资料的审核v资料审核是对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检查原始资料是否完整,核实其真伪,将不符合条件的资料删除,对有缺漏的资料及时补充,以保证资料的正确和有效。 审核有:v资料完整性的审核v计量的核实v资料的逻辑关系复核2、研究资料的评定v原始资料审核以后,要根据研究设计中确定的评价标准逐一进行评分或评等级:评价标准要具体、客观、具有可操作性。v例如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研究中,将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化为分段、概括段意、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揭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以分成若干个等级。 在评定时要注意:v第一,评价标

96、准是在研究计划制订时拟订的,不是在研究之后才确立的。v第二,评定的标准必须是有效的。v第三,评定的标准是客观实在的。3、统计分类v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评定后的资料按不同类别进行统计,为资料的展示和进一步分析作准备。v统计分类后,研究资料就可以用统计图表加以呈现,也可以进一步作统计检验,如果缺少统计分类这一步,以后的工作就无法展开。4、编制统计图表v统计图表是通过表格和几何图形的形式,把大量的数据资料形象地组合起来,合理地排列,以便展示资料的整体特征,为分析资料,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v统计表v统计图(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二)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v定量分析就是把研究资料和信息量化,采用

97、统计方法加以处理,获得结果,并对于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v定量分析一般用统计分析法,包括用特征量来显示数据资料。如:v算数平均法v标准差v差异系数v标准分数v相关系数v统计检验(Z、T)(三)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v1、定性分析的价值v首先,数量和质量是不可分的,没有数量的质量是不存在的,没有质量的数量也是不存在的。v其次,在结果中光有量的指标往往说明不了问题,只是说明一个总体趋势和倾向,难以说明产生结果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各种特殊的情况,造成研究的深度不够。v再次,教育现象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许多情况下只能用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现象。v最后,定性分析是由资料的特

98、点所决定的。定性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v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循环往返的过程,通常从一部分资料开始,分析其特点和其他资料的联系和关系,然后将资料中核心概念或内容提升出来,设法运用这些核心概念和内容将所有资料统领起来合理地进行解释和描述,再将这些概念和内容放回到资料中去,使它们在具体的现象中表现出来,作进一步的考验。 对对“某区某区1340名男女生学习能力的调查名男女生学习能力的调查”v先将小学四年级至初三的男女学生的能力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检验;v提炼出一个主题,即男女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产生于初中阶段;v在初步获此结论后,即将这个概念放到各年级的学习能力测试资料中去考察;v

99、最后得到了肯定的结论。“小学阶段,男女生的语言和数学学习能力无明显差异;初中阶段男生数学学习能力高于女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男女生的语言能力仍无明显差异。”资料分析的具体步骤v阅读资料v筛选资料v解释与价值判断优秀学生形成原因调查v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在非认知因素方面,优秀学生中很多人都表现出“有较高的追求目标”“兴趣广泛”、“知识面广”等特点,于是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资料的筛选和组合,并进一步开展这几方面量的调查,然后将质和量两方面的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发现:v其一,有追求目标、兴趣广泛、知识面广是优秀生形成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基本原因,在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之间差异十分明显,统计上有显著性意义。

100、v其二,导致优秀生这些特点发生的原因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理想。许多学生希望通过拓展知识视野,增加知识积累,争取提高自己,超过他人,实现生活的理想。v其三,这些特点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很多优秀生都充满自信,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各方面的提高越来越快。定性分析的方法v枚举法v是通过有代表性的事实的列举来证实研究结论的方法。v归纳法v是从个别事实和直接经验分析开始,推演出有关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的思维方法。v其他分析方法枚举法v枚举法是通过有代表性的事实的列举来证实研究结论的方法。大致有两种做法:v一种是枚举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例证明自己的某个观点,有时将枚举事例与数据相结合,

101、使证明更为有力。 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的探索v在情感意志领域方面,环境意识提高了。v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大大提高了。在1681分学生自选作业中,调查报告最多,729篇,占43.4%。内容设计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躁声、土地资源、绿化、公共场所人们环境道德、公交车辆乘客环境道德、其他环境问题或环境道德等,相当广泛,反映了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v从社会调查的态度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态度认真,时间最长的一项调查持续9个月。初二(6)班孙某连续20天,每天半小时观察他家附近花坛和垃圾箱的情况,并认真记录,在观察记录过程中还劝居民不要乱扔垃圾,最后写成分析和建议的报告。高一学生朱某写信

102、给远在澳大利亚定居的父亲,了解垃圾处理的情况,他父亲给他的回信中写了300多字的有关材料。后来他又调查了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处理生活垃圾的办法,写成了(我对生活垃圾二次利用的初步构想)的小论文。v上述枚举了一系列实验中的事例,证实经过教育,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给人以真实有说服力的感觉。v另一种枚举是以自己研究中的事例与其他事例作比较,证实研究的结论。v正向事例:是选择与研究课题正向相关的事例,从正面来支持研究的结论,证明该研究结论的合理性。v逆向事例:是从课题相反方向来证明与支持,也可以对课题从正面加以反驳。运用枚举法时注意:v被列举的事实必须是典型而真实的;v要用科学方法把握事例的本质

103、特点;v要警惕枚举法产生的片面性。归纳法v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和直接经验分析开始,推演出有关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的思维方法。v完全归纳法:是从全部对象的一切情况中得出全部对象的普遍性结论。v不完全归纳法:只根据部分对象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推导出结论。科学的归纳法的分类v求同法:即从不同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因素。v求异法:即从两种情况之间的差异中找出因果关系。v共变法:即从某一现象变化引起的另一现象变化中,找出两个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v剩余法:即在一组复杂的现象中,把已知因果关系的现象减去后探求研究对象的原因。其他分析方法v分析与综合v漏斗法v内插或外插法v归类分析v反思循环分析(二)经验总结法v经验

104、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v总结前人的经验历史法v总结他人的经验调查法v总结自己的经验归纳法经验总结的步骤v确定总结的内容v制订总结计划v搜集具体事实v进行分析与综合v写出总结v组织专家论证v推广经验(三)比较法v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的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v三个条件:v必须存在两个以上的事物;v这些事物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v这些事物必须具有不同的特性。1、比较法的作用v有利于克服狭隘性,更好地认识事物的

105、普遍规律;v有利于克服表面性,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v有利于克服盲目性,理智地区分出事物的利弊长短。2、比较法的种类v(1)纵向比较:是对同一事物的历史形态进行比较。v例如:“比较一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变化情况”、“比较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v(2)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事物进行比较。v例如:教育实验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v(3)同类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寻找事物的共同点。v例如:某地区特级教师对小学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实验,他虽然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但他所运用的教学原则,对中小学其他学科可能也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参考价值。v(

106、4)相异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加以比较。v例如: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为改进中学教育工作,对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等,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方面,中学生中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又稍大于男生。v(5)定性比较:就是对两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本质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事物的性质。v例如:对“什么是无政府主义”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什么是正确的奖励制度”与“什么是滥发奖金”等的比较、区别。v(6)定量比较:就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准确地判定事物的变化。v例如:在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现

107、在一致公认我国教育投资太少,不成比例。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比例,教育投资过少,就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比例就是一个定量的比较。3、比较法的运用v(1)运用的步骤v明确比较的主题v确定比较的标准v解释比较的内容v作出比较的结论v(2)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v比较对象的可比性v比较标准的同一性v比较内容的广泛性v比较结论的科学性(四)教育实验研究法v(一)什么是教育实验v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v例如:对学生施加表扬,这是一个教育现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这也是一个教育现象;而表扬与学生成绩提高这两个教

108、育现象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怎样来揭示它呢?这就需要进行教育实验研究。1、教育实验的特点v教育实验具有自然科学的准实验性v教育实验既是教育性科研活动,又是研究性的教育实践v教育实验需要量化但不惟数字v教育实验与定性研究相辅相成v教育实验具有可利用的实验效应教育实验研究与一般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v第一,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存在区别。自然科学实验主要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物的属性,着力探讨物质变量之间的关系;教育实验则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的活动。v第二,在研究手段上,自然科学实验主要在实验室人为的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可以运用改变研究对象的各种手段;教育实

109、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下进行,研究手段必须符合社会伦理的要求,教育实验中还涉及对青少年儿童的实验道德问题。v第三,在研究过程中,一般的自然科学实验非常强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然而,教育实验所涉及的变量非常多,有的甚至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实际上很难对所有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例如: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非常多,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会对学生的成绩有影响。所以,教育实验无法控制所有的无关变量,只能控制主要的无关变量。v第四,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采取随机的方法。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表述的量化分析是困难

110、的,因此更强调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v第五,在测量方法上两者也有区别。自然科学实验的结果是一般可以测量的。但是教育实验的结果有时是可以测量的,有时却很难测量。v小结: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不应该简单把“实验室方法”“可重复”作为教育实验的基本标准,而是根据教育现象的特点,提高实验的效度。这样,教育实验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教育实验的优点与局限v优点:v(1)可以主动设置条件 可以通过人为地创设某种情境,从而研究自然条件下遇不到或难以遇到的现象,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教育现象的因果联系。v(2)可以重复验证 实验法由于在条件上有严密的要求和可怕能够制,所以实验可以在

111、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重复做,来验证是不是产生同样的结果。v(3)可以分别考察各种因素的作用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各种设计手段,把某种特定的因素分离出来,集中观察其效果。 例如我们想了解学生在什么学习方式下学习情况最好,我们可以把学习方式分离出来,人为创设合作情况、竞争情况、独立情况,而控制其他因素,从而比较各种学习条件下效果的差异。v(4)便于量上的统计 实验研究是一种量化研究,它通过统计数据能对教育现象做出准确的描述,取得可靠的研究结论。局限:v(1)变量数目的限制 实验研究由于要对变量进行操作、控制、测量,所以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目较少并易于操作的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涉及较多变量的问题,难以

11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满意的结果。v(2)测量工具的限制 对变量的测量是实验中获取得以了解和说明实验进展和结果的重要手段。实验的准确性有赖于测量工具的完善,但往往由于某些测量工具编制时的条件局限,其适用范围有限,因而在其范围外使用时,会出现信度、效度等问题,影响到对实验结果的估计。 例如,现在国内使用的许多量表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有的没有经过认真的修订就使用,必然影响到结果的客观真实。v(3)研究人员的限制 实验研究涉及较多的技术:变量的控制、实验设计、测量、数据统计等。一般教师对这些方面了解不够,掌握不易。这使得一般教师对教育实验望而生畏,影响了它在学校的广泛开展。v(4)实验结果不能完全重复 在

113、教育实践中,完全一样的环境和条件是很难重复的。 二、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v实验设计是指从实验假设到实验过程,最后到验证假设甚至到成果总结的全过程的统筹规划。有如下关键环节:v分清研究中的变量v把握研究中的变量v假设与验证v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v问题与启示/建议v论文写作(一)教育实验变量及其分析v一项成功的教育实验应当准确把握以下三要素:v1、操纵自变量v自变量由叫研究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v操纵自变量,有两层意思:v一是要使自变量发生合乎实验要求的变化。例如阅读实验中,阅读技巧的变换。 通常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从无到有的变化,就

114、是从没有这种教育影响到有这种教育影响;另一种变化是有这种教育影响,但在形式上、层次上有差异。不管是哪一种变化,操纵自变量就应当使自变量发生变化。v二是要使自变量真正有效地作用于被试,以引起被试的变化。自变量对被试若不发生实质性作用,整个实验作废。 例如阅读实验中,将阅读技巧分解成若干具体技巧,每项加以训练。 再比如,我们要进行某种新教法教育效果的实验,就必须使教学方法这个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有“新教法”和“传统教法”,这样两种变化形式,并且规定各自的操作要求,最终形成两种教案。教育实验研究实例v赫洛克为了弄清不同诱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联系,曾挑选106名小学生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四个基础

115、相等的小组,称之为等组,要求他们练习难度相同的加法习题,每天15分钟,连续进行五天。v赫洛克以其中一个组为对照组,让他们在不接触其他三个组的情况下,单独进行加法练习,不对他们作任何评价。v赫洛克又把其他三个组作为实验组,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加法练习,并且对这三个组分别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其中,甲组为表扬组,主试宣布学生名字,予以充分表扬和鼓励;乙组为训斥组,主试宣布学生名字,并严加训斥;丙组为受忽视组,主试完全不注意该组学生,只是让他们在旁边静听其他两个组受表扬或训斥。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了一个曲线图。v赫洛克观察了这些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

116、与批评训斥等不同的诱因影响学生成绩的因果联系教师的评价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确有因果联系,而表扬比批评训斥对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2、观测因变量v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的结果变量。赫洛克实验中学生加法练习结果的评定成绩就属于因变量。v为了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有影响,除了要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变化外,还必须观测因变量是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v观测哪些因变量v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测定v如何进行成绩测定3、控制无关变量v无关变量是指教育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外的其他一些变量。v如赫洛克实验中的学生基础水平,练习的时间长短,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加法试题的

117、难易程度等等都是无关变量。v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第三个关键。v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v消除法v平衡法v抵消法消除法v消除法是无关变量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v如已知教室环境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要选择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防止环境因素干扰。平衡法v这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班)和实验组(班),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组的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同,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很显然,赫洛克实验就是通过设置对照组,采用平衡法来控制无关变

118、量的。v平衡法的基本要求是要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使它们成为等组。所谓等组,就是基础相等的组。v训练:v经过基础测定,甲班学生各等第的人数是优5人、良20人、中15人、及格8人,不及格2人;乙班各等第的人数是优7人、良21人、中15人、及格6人、不及格1人。如何设置等组?抵消法v如果有甲乙两个班,我们可以先随即地选取其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进行第一轮实验,然后将两个班对调,原来的实验班改为对照班,原来的对照班改为实验班。v进行第二轮实验,最后将两次实验的实验班观测结果合并为实验班样本成绩,将两次实验的对照班观测结果合并为对照班样本成绩,再将这两个样本的成绩进行比较。v我们不难看

119、出,组成实验班样本的甲乙两个班的全体,组成对照班样本的也是甲乙两个班的全体,每个半都经受了一次实验与一次对照。这样不但两个班的学生基础可以抵消,而且两个班的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等等无关变量都可以被抵消。(二)假设与验证v实验从假设开始,到验证结束,假设与验证是实验的两端。v1、科学假设v顾名思义就是指假定性的理论解释。它是以已知的科学资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认识的现象和规律作出合乎逻辑的假定性的解释或判断。v任何科学理论,在没有验证以前都是假设,而假设一旦经过验证证实,就成为科学理论。所以说,假设是科学成果的预制品,但它不是科学成果,有了预制品,才能进一步加工成合格品科学结论。v教育实验研究通

120、常也是从假设开始的,就是对实验前提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科学假设进行验证。v比如,阅读实验中,根据有关理论和经验,总结出的各项阅读技巧,从逻辑上讲,这些技巧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理应比未教授这些技巧,效果要好,正是基于这样良好的假设,才有实验的必要,否则就完全没有实验的意义。假设的表述应力求清楚、精确、简明v假设越简单明了越好。如果设条件为A,反应为B,则一般取“如果A,则B”这样的形式。v例如杭州天长小学的“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提出这样的假设:“在整体性观点指导下,运用综合性方法,综合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其教育教学效果可以高于目前一般教育教学工作所能达到的水平。从

121、儿童实际出发,使全班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这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v该假设的表述虽长,但仍可清楚地体现出上述形式。这里,A是提供的各种条件,B是学生的最优发展。2、实验验证v验证就是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三个必要条件。v(1)必要条件之一共变关系v所谓共变关系就是要用实验事实证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共同变化的。v也就是说,当自变量(X)由X1X2发生了变化,因变量(Y)也应当由Y1Y2发生相应的变化。v赫洛克实验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变化了,学生的作业成绩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师的评价态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教师的评价态度就可能

122、是学生学业成绩变化的原因。v再比如,我们进行两种教法的对比研究,当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新教法与传统教法),如果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两者有共变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两者之间可能存有因果联系。如果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两者之间没有共变关系,那么我们就不能判定两者之间有因果联系,最起码不能说明哪种教法更有效。(2)必要条件之二时间顺序v所谓时间顺序,就是说自变量的变化必须发生在因变量的变化之前。v赫洛克实验中由于设置了四个等组,这四组学生的加法练习基础是相等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法练习成绩的变化发生在教师对作业评价态度之后,这就在时间顺序上明确了

123、二者的先后。赫洛克用实验提供了时间顺序的事实,满足了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态度可能是影响作业成绩的原因。(3)必要条件之三控制无关变量v许多无关变量也会影响被试,进而影响因变量,如果对无关变量不加以控制,我们就很难判定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自变量的影响,还是其他变量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提供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事实,才能判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v赫洛克是通过设置对照组,用平衡法来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提供了这方面的事实,满足了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第三个必要条件。小结v以上三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

124、可。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提供了符合上面三个必要条件的事实依据,我们才能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联系,我们提出的实验假设才得以证实。v教育实验研究的实质就是要获取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有因果联系的三个必要条件的事实依据,以此推断其因果联系,验证假设的真实与否,并最终揭示出教育规律。v如果经过教育实验,证明实验假设是正确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联系,这在科学上叫证实;相反,如果经过教育实验,证明假设是不正确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这在科学上叫证伪。证实与证伪具有同样的科学价值。(三)实验设计类型v1、单组实验设计v单组实验的被试只有一个组(班),整个实验过程都

125、是在一个组(班)里完成的。v方法是在一组研究对象中改变一个变量,在施以实验处理(实验因子)的前后各进行一次测试,对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便可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是否发生影响。vG O1 X O2v优点:因为有前测,所以可以提供在处理前选择被试的一些信息;被试兼作对照组,可以消除因组间差异带来的无关变量的影响。v缺点:就是不能确定因变量的变化(即效果)是不是由自变量所引起,或者有多少变化是由自变量所引起。排除时序效应v单组实验无法排除时序效应即学生随着年龄增长,智力体力等方面都在自然发展,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点,研究者在选用单组实验时应当特别注意到。尤其是实验周期比较长的单组实验更不

126、能忽视“时序效应”。v例如,研究某种新记忆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英语单词记忆效果。首先要测定目前每天能记忆的新英语单词的数量,然后推广介绍新记忆方法。当能熟练运用此方法后再测定采用该新记忆方法每天能记忆的新英语单词的数量。比较采用新方法前后的记忆新单词的数量便可得知该记忆方法的效果如何。2、等组实验设计v是指在实验自变量介入之前,根据一定标准,通过测定将条件一致的被试一对一配对,然后再随机地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关键是要形成“等组”。v做法是:对全部被试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与实验性质和内容紧密相关,然后按测试成绩排列,将相同分数或分数接近的被试配对,并形成等组,然后随机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vRG1

127、X O1 G1 O1 X O2 vRG2 O2 G2 O3 O2v优点:等组实验是用等组平衡的方式来控制无关变量的。这种实验由于设置了控制组,实行了等组,使一些无关变量通过控制组加以平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时序效应”。等组实验周期比较短。防止“霍桑反应”v所谓“霍桑反应”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被试(学生)受到暗示而表现出来的非正常反应。v比如,进行某项教法的实验,上课前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大讲实验的重要性,甚至采取专门措施迫使学生遵守纪律,集中注意力;而在控制班就没有这样做。这样,实验班的学生受到了暗示,表现出来的是非正常反应,其实验结果就不可靠。3、轮组实验设计v轮组实验就

128、是对不同的组,以不同的顺序,轮流施加不同的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v也就是需要配置两个教学班,先后轮换进行两次教育实验,然后加以比较。vG1 O1 X1 O2 X2 O3vG2 O4 X2 O5 X1 O6轮组实验的优缺点v优点:轮组实验可以有效地克服“时序效应”和难以组成等组的缺点,采用抵消法来控制无关变量。v缺点:轮组实验前后两次实验之间会有相互不协调。v进行轮组实验时,需要注意:v一是要前后两次实验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基本一致;v二是要使前后两次测验的试题难度保持一致。小结v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实验组织类型,它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们选择使用时应当注意扬长避短,甚至可以配合使用,使之更好地为课

129、题研究服务,如我们可以先连续做两次等组实验,然后再按轮组实验的统计方式进行测定成绩的统计推断;如果三次推断都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的可靠性就比较大。(四)实验效度v实验效度是指实验的有效性和真实程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v1、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完全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或者说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v例如,对于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学习成绩的实验,内在效度问题就是指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否是由于教学方法改革所引起的。v内在效度主要与在实验过程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一个实验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其内在效度就高;反之,一个实验不能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不能清楚地

130、解释实验结果,那么这个实验的内在效度就低。2、外在效度v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否使用的范围。是实验的重要价值指标。v如果一个实验仅适用于实验实施的自身范围,不能推广到总体范围中去,则表明其外在效度低;反之,当一个实验不仅适用于实验实施的自身范围,还能推广到总体范围中去,那么这个实验的外在效度就高。v外在效度的高低主的要问题是被试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3、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关系v一般来说,内在效度越充分,研究越真实和可靠,外在效度越大,结果推广越大,研究越有价值。二者的关系是:v第一,内在效度是实验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没有内在效度便无所谓外在效度;v第二,外在效度是实现研究价

131、值的基本途径,没有一定的外在效度,一个研究虽然内在效度高,也无法体现其应用价值;v第三,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外在效度,反之亦然。(五)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v结果是指通过实验过程所验证的有根有据的结论,其中包括验证了哪些实验假设,否定了哪些实验假设,又发现、验证了哪些新结论。v分析讨论主要是解释说明实验现象和结果产生的原因。(六)问题与启示/建议v是指实验过程中引申或概括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是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有待于进一步界定的问题,适当展开讨论和论证,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为将来有关研究或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建议或启示。思考题v1、根据你所在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梳理一下学校存在着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的话,具备了哪些条件?又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条件?v2、你校的校本研究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业v1、根据你所在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梳理一下学校存在着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是最为关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的话,具备了哪些条件?又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条件?v2、良好的问卷标准只要符合研究目的就可以了,对吗?为什么?还应注意哪些问题?v3、联系实际谈谈经验总结的要求?v4、如何正确应用比较法研究教育?本专题内容完毕谢谢!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