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8970929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10.16辅修(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心理学2010-10-16开窗法试图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Trail for example呈现(EKBO+3)呈现(E)被试出声转换(FGH)被试按键呈现(K)出声转换(LMN)按键反应时:探测认知加工的工具几种认知加工是平行的,还是顺序的?某项认知加工是自动的,还是受控制的?用反应时来回答:如果反应时不因为加工更复杂(如:更多的干扰项)而变长,则对应的加工是平行的、自动的视觉搜索的两个阶段Treisman & Gelade(1980)自变量1:两种搜索任务(特征 vs. 客体)自变量2:项目的数量to find a blue letter or an Sto find a gre

2、en T实验结果 特征搜索条件下:项目数量不会影响反应时客体搜索条件下:随着项目数量增加,反应时变长parallel processingserial processing反应时:揭示无意识认知用序列反应时研究内隐学习符合某种内在规则的刺激序列选择反应时任务学习效应:反应时随练习而下降排除动作练习:换成随机序列,反应时上升学习的无意识性:序列生成任务的表现为猜测水平IAT:反应时和内隐社会认知两种类别(如:我 & 非我)我,自己,本人别人,他人,陌生人两类属性词积极:勤劳、聪明、善良、友好消极:懒惰、迟钝、自私、敌意两种反应时任务我-积极 vs. 非我-消极我-消极 vs. 非我-积极IAT任

3、务的变式EASTGo/No Go心理物理法心理物理法心理物理法经典(传统)心理物理法经典(传统)心理物理法以费希纳(Fechner)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为创立标志现代心理物理法现代心理物理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传统阈限概念的反驳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工作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工作感觉阈限的测定(绝对阈限)感觉阈限的测定(绝对阈限)阈上感觉的辨别(差别阈限)阈上感觉的辨别(差别阈限)构建心理物理量表构建心理物理量表阈限测定实验特点 Why?:选择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测定次数一般较多复习: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按照其测定程序而下的定义,叫做操作定义一个心理现象可能随不同

4、测定方法而有不同的操作定义阈限及其测定传统心理物理学对阈限的理解在刺激强度连续体上,存在某个固定标准,划分出两个心理状态:“有感觉”和“无感觉”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极限法(limit method)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恒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刺激系列按照递增或递减方式,每次以微小间隔变化被试反应“有”或“无”每次试验都得到被试反应的瞬时转换点绝对阈限操作定义: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所有试验中被试的反应转换点的算术平所有试验中被试的反应转换点的算术平均数均数例子,参考书p232表格极限法测定差别阈

5、限刺激系列和变化方式同绝对阈限测定被试反应为“+”、“=”、“-”或“?”所有递减系列的反应转折点平均数为上上限限;所有递增系列的反应转折点平均数为下限下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上下限间距离的一差别阈限操作定义:上下限间距离的一半半极限法的误差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解决方案多层次抵消平衡(ABBA)法p. 235平均差误法测阈限要求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测定绝对阈限时,标准刺激为零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所有试验结果的算绝对阈限操作定义:所有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术平均数差别阈限操作差别阈限操作定义:定义:1、试验结果与主观相等点的平均距离、试验结果与主观相等点的平均距离2、试验

6、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平均距离、试验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平均距离平均差误法的误差动作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多层次ABBA法控制: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的相对位置比较刺激调整方向随机化比较刺激起点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确定基本无法引起感觉到基本都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在此范围内选择几个恒定的刺激(57个)向被试随机呈现刺激,每种刺激都要求呈现较多次数每次呈现要求被试报告“有”或“无”根据反应频数分布推断50%“有”反应对应的刺激强度操作定义:一半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操作定义:一半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在标准刺激上下,基本能分辨到基本不能分辨的范围内,选择57个恒定的比较刺激每个比较刺激随

7、机呈现多次(至少100)被试每次报告:1、“+”、“-”或“=”(三类反应)2、“+”或“-”(二类反应)得到各类反应的频数分布三类反应下的差别阈限估计估计50%“+”反应对应刺激强度,为上反应对应刺激强度,为上限限估计估计50%“-”反应对应刺激强度,为下反应对应刺激强度,为下限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上限和下限之间距差别阈限操作定义:上限和下限之间距离的一半离的一半二类反应下的差别阈限在二类反应中,在二类反应中,50%“+”反应同时也是反应同时也是50%“-”反应,表示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反应,表示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因此,分别定义上下限为因此,分别定义上下限为“+”、“-”反

8、反应分布中应分布中75%对应的刺激强度对应的刺激强度差别阈限:上下限距离的一半差别阈限:上下限距离的一半75%阈限和阈限和“一半次数可辨别一半次数可辨别”的操作的操作定义不符合,因此是另一种差别阈限定定义不符合,因此是另一种差别阈限定义法义法三种心理物理法比较阈限含义是否符合最初的操作定义(50%次数能感觉到/辨别出)?被试是否容易疲劳厌倦?误差来源和控制测定程序的效率如何?问题:如何确定某个被试对红色光的敏感性?思路:可以通过测量被试对此色光的感觉阈限来加以回答采用极限法控制光强度以微小步子变化暗亮被试反应:无无有有亮暗被试反应:有有无无每次试验刺激系列起点随机变化每次试验变化方向ABBA控

9、制随机变化每次记录被试反应变化的光强度X求所有X的平均数采用平均差误法被试调整红光刺激的强度:暗亮看到光刺激停止看到光刺激停止亮暗看不到光刺激停止看不到光刺激停止每次试验刺激起点随机变化每次试验变化方向ABBA控制随机变化每次记录被试停止时的光强度X求所有X的平均数采用恒定刺激法选定固定的光刺激强度:X1、X2、X3、X4、X5以上刺激每次随机出现一个被试判断看见看见/看不见看不见大量试验后,得到对应每个刺激的看见看见比率估计50%比率对应的光强度,例: X3 46% X4 53.5%阈限阈限= X3 +(50-46)(X4 - X3)/(53.5-46)恒定刺激法改变设定若实验包含空白试验(

10、光强度=0)设定1:告知被试,如果在空白试验中报告看见看见,将受到惩罚设定2:告知被试,在空白试验中报告看见看见,也不会受任何惩罚 设定3:告知被试,空白试验出现的概率为10%设定4:告知被试空白试验出现的概率为80%不同设定下的阈限值设定1:回避惩罚倾向保守阈限较高设定2:没有惩罚阈限较低设定3:空白试验概率小倾向于“看见”阈限较低设定4:空白试验概率大倾向于“看不见” 阈限较高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仍然不稳定,受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阈限仍然不稳定,受反应倾向的干扰反应倾向的干扰传统阈限概念的批评感觉反应确实是“全或无”的吗?非感觉变量对被试反应倾向的干扰:刺激出现的先定概率正确和错误反应的代

11、价心理量表复习:量表等级称名量表(nominal scale)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比例量表(ratio scale)心理量表法的目标是从顺序量表开始的三种量表建立顺序量表目标:将事物按照心理量值排列名次等级排列法被试直接给出几个刺激的名次计算平均等级,以此建立最终顺序量表对偶比较法将刺激成对比较,如果总共有n个刺激,则要比较n (n-1)次按照获胜次数建立顺序量表建立等距量表目标:获得心理量值的相等单位感觉等距法要求被试找到几个刺激强度,能将两个给定刺激间的心理距离均分差别阈限法假设:所有差别阈限在心理上是相等的以最小可觉差为单位费希纳

12、定律费希纳定律S=KlgR建立比例量表分段法分段法要求被试找到和标准刺激在心理量上成一定比例的刺激值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给定某个标准刺激的心理量值,要求被试直接估计出一系列刺激的主观心理量值,通常使用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直接数量估计法的应用生活事件量表(Holmes & Rahe,1967)43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影响强度如:轻微违纪11分,退休45分,度假13分,配偶死亡100分相加得到总分值可以预测高危人群的心脏病概率有关刑法惩罚力度的研究,see p.274 生活事件量表1.配偶死亡1002.离婚733.夫妇分居654.坐牢635.亲密家庭成员死亡636.个人受伤或患病537.结婚508.被

13、解雇479.复婚4510.退休45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4412.怀孕4013.性功能障碍39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如出生、过继、老人迁入)3915.单位业务调整(比如兼并、破产等)3916.经济状态的变化3817.好友丧亡3718.职业改变3619.夫妻争吵次数显著改变3520.中等负债或典当抵押3121. 赎回抵押品或还清债务3022.所担负工作职责发生变化2923.子女长大离家2924.姻亲纠纷29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28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2627.开始或结束正式学校教育2628.生活条件变化2529.个人习惯的改变(如衣着、习俗、交际等)2430.与上级矛盾2331.工作时间

14、或条件的变化2032.迁居2033.转学2034.消遣娱乐的变化19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1936.社会活动的变化1837.少量负债1738.睡眠习惯变异16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1540.饮食习惯变异1541.休假1342.重大节日12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被开罚单)11在过去两年内,你经历过以上列表中的哪些?将所有经历过的事件所对应的分数累计,其总和是?150分以内150分300分300分以上心理物理函数心理物理函数的本质?Y=f(x)描述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共变关系必须的前提条件?心理量必须达到怎样的量表等级?不同的心理量赋值方法不同的心理物理函数韦伯分数的发

15、现Webb, 1834产生差别感觉所需增加的刺激强度,是基准刺激强度的函数/ =C不同感觉通道的“敏感度”,第一次可以相互比较了韦伯定律给出了一个无关刺激物理单位的分数对数函数费希纳定律S=KlgR心理量的起点是感觉阈限心理量的单位是jnd差别阈限韦伯定律普遍有效S=log(1+c)(/A)心理量0123N物理量AA(1+C)A(1+C)2A(1+C)3A(1+C)n对数定律的问题韦伯定律的失效韦伯定律不适用于很低的刺激强度修正公式:/ (+a)=Ca是神经系统的背景噪音吗?感觉阈限并不是感觉零点50%的机会还是有感觉的!jnd真的在心理上相等吗?实验设计:任意取一个强度的刺激X生成该刺激以上

16、n个,以及2n个连续差别阈限的刺激,Y & Z被试调整一个刺激,使之正好等分 Y & Z调整的结果是X吗?实验设计2:取绝对阈限上n个,及2n个差别阈限得到刺激X & Y如果绝对阈限=感觉零点;差别阈限=固定单位则Y在心理上是X的两倍被试是否真的如此判断?Ekman的修正Jnd的大小在主观上不相等但是jnd的主观大小也可以用函数描述=b相当于把韦伯定律再次应用在了心理量上从对数定律到幂定律把修正的jnd大小代入Fechners Lawlog =(c/b)log 这是Stevens定律的对数形式心理量和物理量,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表现为直线关系!See p.263幂函数的意义不同通道的心理量可以匹

17、配两个幂函数的指数不同而已许多微妙的心理量,可以有效地直接测量直接、绝对的数量估计法被实验证明有效现代心理物理学由此诞生了从传统心理物理法到现代心理物理法史蒂文斯幂定律S=bIa对感觉进行直接的测量,人称“新心理物理学”的开端现代心理物理学研究问题检测问题、认知问题、辨别差异问题、量表问题神经量子理论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区分反应偏向和辨别能力Stevens的贡献方法上分段法、直接数量估计法使“比例量表”成为可能研究成果幂定律应用范围超越了费希纳的经典心理物理法,被试反应不必局限于两类或三类,而可以是某个自定义的数值发现了许多社会现象都符合幂定律阈限没有阈

18、限传统心理物理学所理解的阈限固定阈限假设下的“击中-虚惊”曲线形态See p.279假设排除了虚惊倾向的真实阈上“是”反应率P*(Hit)P(Hit)=P*(Hit)+P(FA)1-P*(Hit)实际数据表明“击中-虚惊”关系并非线性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阈限概念被自己的推论否定了克服不稳定性如果能分离出被试的反应倾向,则对被试感受性(辨别力)的估计将更准确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分离出两个独立的指标一个描述被试的反应倾向另一个代表被试对刺激(信号)的敏感程度信号检测论的假设人们在噪音背景下对信号进行检测,如:信号:微弱的光刺激噪音:实验室照明背景、神经自发活动背

19、景等“噪音”和“信号+噪音”在心理感受强度上形成两个部分重叠的正态分布总的来说,光刺激出现时的心理感觉要强于没有光刺激的时候(S+N N )但是,由于各种随机影响,光刺激也有可能产生较弱的心理感受,没有刺激时也可能产生较强的心理感受判断标准和反应倾向人们在回答“有没有看到光刺激”时,按照心理强度连续体上的某个标准作判断:l l随着条件改变,这一标准会发生变化:l l标准标准抬高抬高判断倾向于判断倾向于保守保守l l标准标准降低降低判断倾向于判断倾向于冒进冒进l l因此,这一标准能够代表个体的反应倾向感受强度所作判断小于标准没有大于标准有辨别能力不难发现,不管个体的判断标准如何变化,却并不改变“

20、噪音”和“噪音+信号”的心理强度分布关系即:S+N和N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因此,就可以用S+N N表示独立于个体反应倾向的,对刺激敏感程度(辨别能力)的指标被试可能的四种反应刺激反应有信号(S+N)无信号(N)有信号击中Hit虚报False Alarm无信号漏报Miss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SUM(P)1.01.0应用实例有词语100个,随机挑选50个作为学习材料,被试按照随机顺序学习测试阶段:按照随机顺序向被试呈现所有100个词语,被试反应“学过”或“没有学过”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概率值):刺激反应旧材料新材料学过P=0.7P=0.2没学过P=0.3P=0.8辨别力指标计算d

21、=(S+N / ) (N / ) =ZHit ZFalse Alarm查表,得ZHit =0.524, ZFalse Alarm =-0.841d=0.524 (-0.841)=1.365反应倾向指标计算 似然比:似然比:=OOHitHit/ /OOFalse AlarmFalse Alarm 查表,查表,O OHitHit=0.3478=0.3478,O OFalse AlarmFalse Alarm=0.2801=0.2801 因此,因此,=0.3478/0.2801=0.3478/0.2801=1.24171.2417 报告标准:报告标准:C=(IC=(I2 2 I I1 1)/dZ)/

22、dZCorrect RejectionCorrect Rejection+I+I1 1 查表,查表,Z ZCorrect RejectionCorrect Rejection=0.841=0.841 设新旧刺激的强度分别为设新旧刺激的强度分别为0 0、1 1则:则:I I2 2=1=1,I I1 1=0=0 C=(1/1.365)0.841+0=C=(1/1.365)0.841+0=0.6160.616ROC曲线实验条件改变会影响反应倾向,但是对辨别力的影响很小例:变换实验条件,改变先定概率 发现发现d d稳定,而稳定,而 变化变化ROC曲线描述被试在同等辨别力时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同反应

23、标准)以P(FA)为横坐标,P(Hit)为纵坐标,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点连接,即得ROC曲线d越高,ROC曲线偏离对角线越远更多SDT例子(1)针刺镇痛的机理?有报告称针灸穴位能起到镇痛麻醉作用,体现为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定的痛阈大幅度提高使用SDT研究发现,在针刺镇痛疗法后,被试对疼痛刺激:d未发生变化;和和C有所提高结论:针刺镇痛并不真正降低人们的疼痛感受性,而是使人们更倾向于报告不疼更多SDT例子(2)记忆衰退都是一样的吗?抑郁症患者和老年痴呆患者都表现出记忆衰退。他们的记忆衰退有差别吗?SDT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记忆衰退体现为:d大大低于常人,抑郁症的记忆衰退表现为:大大高于常人大大高

24、于常人因此,相比较而言,老年痴呆是真正的记因此,相比较而言,老年痴呆是真正的记忆损伤,抑郁症则是在作判断时严重缺乏忆损伤,抑郁症则是在作判断时严重缺乏自信自信SDT总结信号检测论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区分出独立反应倾向治标和辨别力指标信号检测论的模型中,传统的阈限概念不再出现,由判断标准取而代之信号检测论支持心理连续体的概念,而传统阈限理论则暗示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感受状态SDT的问题计算过程背后的假设 噪音和信号分布的方差一致噪音和信号分布的方差一致真的如此吗?See p.296 检查双检查双Z Z分数坐标下的分数坐标下的ROCROC曲线形态曲线形态d指标的滥用?!补充:神经量子理论神经兴奋是按照“全或无”规律的,神经有不同的兴奋阈限那么,所有神经的兴奋就不是连续的,而是梯级的刺激增量达到使下一个神经量子激活才能引起差异感觉例子:4神经的兴奋阈限分别为4、5、6、7,则4.04.99的刺激都只能激活一条神经,只有刺激达到5才能激活第二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