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8964898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技术第三章触电急救(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安全技术第三章第三章 触电急救触电急救培训要点:本章应重点掌握触电伤害的类型(包括电击、电伤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影响触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一般触电方式的类型和各类预防措施。掌握现场触电急救中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方法及心肺复苏的内容和方法。培训难点:预防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心肺复苏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1 1、什么是触电?、什么是触电?触电是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触电是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 ,影响人体的功能。影响人体的功能。按触电造成的后果按触电造成的后果触电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触电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2 2、什么是电击?它分哪些

2、种类?、什么是电击?它分哪些种类?所谓电击就是电流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一种伤害,属所谓电击就是电流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一种伤害,属内伤内伤。触电死亡事故大多是电击造成的,因此电击。触电死亡事故大多是电击造成的,因此电击是触电伤害中最危险的。是触电伤害中最危险的。它包括它包括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指触及带电运行中的设备和:指触及带电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带电体发生的电击。线路带电体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指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指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而发生的电击。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而发生的电击。3、什么是电伤?它包括哪些种类?所谓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3、、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表面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灼(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 电伤一般不会直接造成死亡,可能造成伤员丧失知觉,失去平 衡。第二节:触电对象-人体(电气参数)触电的对象是人体,在触电中扮演一个导体阻抗的作触电的对象是人体,在触电中扮演一个导体阻抗的作用,那么人体阻抗有哪些组成?影响人体电阻有哪些用,那么人体阻抗有哪些组成?影响人体电阻有哪些因素呢?因素呢?(一)、人体阻抗:通过人体的电流会遇到阻力,这(一)、人体阻抗:通过人体的电流会遇到阻力,这个阻力就是人体阻抗。个阻力就是人体阻抗。人体阻抗的组成:体内阻抗和皮肤阻抗人体阻抗的组成:体内阻抗和皮肤阻抗、内部(体内)

4、阻抗:、内部(体内)阻抗:是指除去表皮之后的人体阻抗,存在少量电容,可忽是指除去表皮之后的人体阻抗,存在少量电容,可忽略不计。因此,体内阻抗基本上可以视为纯电阻性。略不计。因此,体内阻抗基本上可以视为纯电阻性。、皮肤阻抗:电阻和电容。、皮肤阻抗:电阻和电容。皮肤阻抗指表皮阻抗,以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并联来皮肤阻抗指表皮阻抗,以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并联来表示。表示。人体电阻值1、通电瞬间的人体电阻叫人体初始电阻。人体的初始电阻值可认为是定值500。2、人体电阻一般为10002000考虑,随接触电压的升高人体阻抗就减小,当皮肤被击穿,皮肤阻抗可忽略。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考虑(实际约

5、500 )。表713、影响人体电阻值的因素(见教材P54).第四节:电流对人体作用因素电流对人体能造成内伤(电击)和表面局部伤害(电伤),之所以有不同的伤害程度,是有很多作用因素促成的。那么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电流大小:触电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的种类:人体状况、电压高低等一、电流大小根据通过人体电流大小的不同,将电流划分为三个等级:1、感知电流、感知电流: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不同的人,感知电流是不同的,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有效值)成年女性约为0.7mA,对于正常人,感知电流为:(交流电约0.5mA,直流电约2mA),与时间无关。2

6、、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人体有电流通过时,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人体有电流通过时,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值。一般为最大电流值。一般为18mA18mA工频交流电。工频交流电。 - -人体允许电流人体允许电流(摆脱电流的另一说法)(摆脱电流的另一说法) 人遭电击以后,通过人体的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以内,人遭电击以后,通过人体的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以内,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解除所致危险。因此,在一般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解除所致危险。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情况下,可以把摆脱电流看作是允许电流摆脱电流看作是允许电流,根据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数据得到男性的最小允许(摆脱)电流为

7、男性的最小允许(摆脱)电流为9mA9mA,女性女性为为6mA6mA。在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情况下,人体的。在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情况下,人体的短暂允许电流可按短暂允许电流可按30mA30mA考虑。必须指出,这里所说考虑。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体允许电流,并不是人体长时间能够承受的电流。的人体允许电流,并不是人体长时间能够承受的电流。 3、致命电流(室颤电流):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由于该电流导致心室颤动(死亡),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室颤电流大小与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流径有关。二、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大,越容易引起触电时间越长,流过心脏的电流越

8、大,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伤害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其原因如下:心室颤动,伤害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其原因如下:1 1、触电时间越长触电时间越长,能量积累增加,能量积累增加,心室颤动电流减心室颤动电流减小。小。2 2、触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触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所产生的生理效应是不同的。体所产生的生理效应是不同的。3 3、触电时间与心室颤动电流有关触电时间与心室颤动电流有关。(。(1 1)4 4、通电时间越长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降低,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降低,导导致流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致流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触电危险性也增加。,触电危险性

9、也增加。三、电流途径最严重电流流过人的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最严重电流流过人的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背到左手最危险背到左手最危险心脏电流系数: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心脏电流系数: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h h与标准与标准的通路(左手双脚)产生相同反应时的电的通路(左手双脚)产生相同反应时的电流强度流强度I Irefref之比。之比。refrefh h式中:式中:refref左手到双脚的电流(纵向通过心脏)左手到双脚的电流(纵向通过心脏) h h电击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电击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心脏电流系数心脏电流系数四、电流种类、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严重、频率:一般25300z的电流对人体影响较大。最为严重的是

10、4060Hz的交流电。频率增高对人体影响减小。1000HZ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少。五、人体状况2、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数:、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人体允许电流:男:人体允许电流:男9mA9mA,女,女6mA6mA、电流性质、电流性质:、频率:一般情况下,频率增高对人体影响减小。、频率:一般情况下,频率增高对人体影响减小。、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严重、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严重、电流路径、电流路径:心脏电流系数:心脏电流系数最严重电流流过人的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背最严重电流流过人的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背到左手最危险到左手最危险、电流的持续时间、电流的持续时间:电流持续所通过的时间越长,:电流

11、持续所通过的时间越长,对肌体的损伤越大,危险性也大。特别是电流持续对肌体的损伤越大,危险性也大。特别是电流持续时间超过人的心动周期,则危险性更大。时间超过人的心动周期,则危险性更大。、人心、人心 健康健康:体弱和患有疾病的人,触电危险性:体弱和患有疾病的人,触电危险性比健康人高。比健康人高。第五节 触电方式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触及带电体方式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触电、感应高压触电、雷击触电、静电触电、直流电触电。其中单相触电、两相触电、接触电压触电属于直接接触触电;其余为间接接触触电。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人体站立 地面(无绝缘),其他部位接触带电体时,某相电源通过人体

12、与大地形成回路,就形成单相触电。此时人体接触的电压是相电压。分两类:、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单相触电;图35、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中的单相触电。图36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人体同时与两相导线接触电流由一相导线通过人体流到另一相导线,形成两相触电。此时人体所加电压是线电压。图77这种触电方式最危险,因为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全部工作电压,即线电压。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不经过大地而直接通过人体从L2相经双手向L3相,流过心脏的电流很大,对人有致命危险。三、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跨步电压:在电场作用范围内,人体如两脚分开跨步电压:在电场作用范

13、围内,人体如两脚分开站立,则施加于两足的电位不同而致两足间存在的电站立,则施加于两足的电位不同而致两足间存在的电位差。位差。跨步电压触电:人体触及跨步电压而造成的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人体触及跨步电压而造成的触电。跨步电压:跨步电压:A A、B B两点间的电位差两点间的电位差、当带电体接地处有较强电流进入大地时,它的电当带电体接地处有较强电流进入大地时,它的电场作用范围是以接地点为圆心场作用范围是以接地点为圆心20m20m为半径的半球体。为半径的半球体。 图79电力安全规程规定:当高压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时,在无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室外人员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此时,应立即把双脚并在一起,跳出到离

14、故障接地点20m以外地点,并迅速离开跨步电压危险区。 、接触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绝缘损坏,使设备漏电,金属外壳带电,当操作人员身体某部分对地绝缘不佳(如双脚),另一部分(手)触及外壳,就会发生接触电压触电。(图710)发生触电的常见原因:发生触电的常见原因:经常发生的触电事故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经常发生的触电事故主要是有以下几点:1 1、不遵守安全工作规程,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不遵守安全工作规程,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气设备的带电导体。2 2、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规章要求,带电体的对地、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规章要求,带电体的对地距离不满足要求。距离不满足要求。3 3、

15、人体触及到绝缘损坏的导线或因绝缘损坏而带、人体触及到绝缘损坏的导线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和与之相联结的金属构架。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和与之相联结的金属构架。没有按照电气技术规范安装导线和设备,到处乱没有按照电气技术规范安装导线和设备,到处乱拉电线,电灯造成的触电。拉电线,电灯造成的触电。第六节 触电事故的规律和预防触电的技术措施一、触电事故的规律一、触电事故的规律1 1、触电事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触电事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 2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较多;、低压设备触电事故较多;、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器设备触电事故多;、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器设备触电事故多;4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

16、故多;、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 5、非专业电工和外用工触电事故多;、非专业电工和外用工触电事故多;事故的原因大多是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事故的原因大多是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遵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遵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6 6、民营的工矿企业触电事故多;、民营的工矿企业触电事故多;7 7、潮湿、高温、有腐蚀性气体、液体或金属粉尘的、潮湿、高温、有腐蚀性气体、液体或金属粉尘的场所较易发生触电事故;场所较易发生触电事故;在处理设备或线路故障时,违反安全规定,导致接在处理设备或线路故障时,违反安全规定,导致接触电压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触电压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二、预防触电的

17、安全技术措施二、预防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电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电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工作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执行电气工作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维修等各环节中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维修等各环节中应根据不同种类触电事故,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种类触电事故,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和实施相应的电气安全技术要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和实施相应的电气安全技术要求。那么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呢?常用的防求。那么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呢?常用的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又有哪些呢?止触电

18、的技术措施又有哪些呢?1 1、防止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绝缘、屏护、间距、漏防止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绝缘、屏护、间距、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等。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等。 2 2、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最基本的(最基本的)双重绝缘、电气隔离、等电位环境、不导双重绝缘、电气隔离、等电位环境、不导电环境、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等。电环境、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等。 3 3、常用的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常用的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漏电保护装置、采用安全电压。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漏电保护装置

19、、采用安全电压。 (1 1)、绝缘)、绝缘(2 2)、屏护和间距;)、屏护和间距;(3 3)、保护接地和保护中性线;)、保护接地和保护中性线;、保护接地、保护接地PEPE: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电压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保护接零、保护接零PENPEN: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导线与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导线与TNCTNC系统中零线紧密连接。系统中零线紧密连接。但零线必须重复接地。但零线必须重复接地。、重复接地、重复接地RERE:

20、将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将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与大地再次连接。(4 4)、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5 5)、采用安全电压;)、采用安全电压;第七节 现场触电急救(迅速、正确、坚持不懈)人体触电事故发生后,急救的要点在于动作迅速并救护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施予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而不是立即送往医院)。其次是现场急救。一、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一、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拉、切、挑、拽、(拉、切、挑、拽、垫)垫)拉拉- -拉电源开关;切拉电源开关;切- -用电工工具剪切电线;挑用电工工具剪切电线;挑- -挑挑开触电

21、者身上的电线;拽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拽- -拉拽触电者身上的干衣服;拉拽触电者身上的干衣服;垫垫- -垫坠落安全措施。垫坠落安全措施。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电源:见教材见教材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电源: 见教材(见教材(注意注意:不能剪电线!):不能剪电线!)“ “假死假死” ”临床表现的三种类型:临床表现的三种类型:1 1、心跳停止,但呼吸尚存在。、心跳停止,但呼吸尚存在。2 2、呼吸停止,心跳尚、呼吸停止,心跳尚存在。存在。3 3、心跳、呼吸均停止。

22、、心跳、呼吸均停止。(3 3)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1 1)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金属物及潮湿的物件)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金属物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采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且单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采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且单手操作,以防止救护者自身触电。手操作,以防止救护者自身触电。2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外伤。)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外伤。比如救护者因救护不到位导致触电者身体某部位比如救护者因救护不到位导致触电者身体某部位损坏。损坏。3 3)若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当迅速解决临时照)若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当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避免扩

23、大事故。明问题,以利于抢救,避免扩大事故。二、心肺复苏的内容1 1、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对症进行紧急救护、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对症进行紧急救护并及时做好送触电者去医院的准备工作(打并及时做好送触电者去医院的准备工作(打120120求助)求助)。现场应用的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现场应用的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前者针对肺部,后者针对心脏。前者针对肺部,后者针对心脏。2 2、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包括两个阶段:现场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包括两个阶段:现场心肺复苏和医院的心肺复苏和医院的心肺复苏1 1、现场心肺复苏(初期救生)、现场心肺复苏(初期救生)内容:内容:步骤

24、:步骤:2 2、医院的心肺复苏、医院的心肺复苏三、现场心肺复苏法1 1、判断意识和呼吸(在、判断意识和呼吸(在5S5S时间内)时间内)方法:方法:2 2、将伤员放置适当体位和打开气道(用、将伤员放置适当体位和打开气道(用510S510S时间)时间)、正确的抢救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3 3、判断呼吸、判断呼吸 4 4、口对口(鼻)呼吸(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呼吸(人工呼吸)方法:方法:频率:频率:每分钟吹气每分钟吹气12161216次次5 5、胸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挤压方法:按压频率:方法:按压频率:每分钟每分钟8010080100次次四、单人、双人复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