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梅县人民医院梅县人民医院ICU 凌伟芳凌伟芳v 所谓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就是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危险。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药物学和人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未知性,使医疗护理的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中。只要有护理活动,就必定存在护理风险。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一、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v这是最常见的因素。如果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经验缺乏、粗心大意、责任意识淡薄、对病情没有预见性,没有发现病情变化,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
2、素v 二、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v1、常用抢救设备没定时检测。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抢救时仪器、机械突然故障,危重患者转送时,救护车中急救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不足。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 2、急救物品配备不全。日常护理中所准备的药品能应对普通病人的需要,而危重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较快且复杂,一旦发生急救物品配备不全,延误了抢救而造成病人死亡,医疗纠纷则很难避免。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3、巡视病房不及时,危重患者没有按照等级护理要求执行。如一级护理没有按要求15 min30 min巡视1次病房观察重症患者生命特征、意识等,病情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发现。危重患者
3、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4、长期卧床患者遵医嘱每2 h翻身1次并按摩骨突处,护士没有严格按时间翻身,最终导致骶尾部发生褥疮,虽经积极治疗痊愈,但是增加了患者痛苦和住院费用。v5、专业技术不熟练护理操作不熟练。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三、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四、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v护理记录常常出现只做不记或记录不及时、不全面的现象。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引起诉讼,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在诉讼时这些记录起到关键的证据
4、作用。因护理记录存在疵瑕而败诉的几率大增,轻则引起医疗赔偿,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护理记录中缺少关键的抢救措施造成当班护理人员的行政或刑事责任。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高风险因素v五、护患沟通不良 v如果医护人员与清醒病人或家属沟通不好,可导致纠纷的发生。这种纠纷的发生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视病人为亲人,以人为本,多沟通、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谐的护患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防范措施v一、进行危重病人的风险识别v1 、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护士接待,护士应具备区分病人病情轻重的能力。v2 、识别危重病人的潜在危险 每个病人在被口头或书面告知病重后,必须由高
5、级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其潜在的危险,指导其他护士在床边备好急救物品,交代需要加强观察的病情及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防范措施v一、进行危重病人的风险识别v1 、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护士接待,护士应具备区分病人病情轻重的能力。v2 、识别危重病人的潜在危险 每个病人在被口头或书面告知病重后,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其潜在的危险,指导其他护士在床边备好急救物品,交代需要加强观察的病情及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防范措施v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学习培训是提高临床业务技能的唯一途径,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胜任临床工作。 防范措施v三、加强重点环节和人员的管理
6、v一是重点部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v二是重点人群:老人、儿童、急危病人、术后病人。v三是重点时段:夜间、上下班、节假日。v四重点物资:抢救设备、抢救药品v排班时注重新老护士搭配和发挥护理骨干作用,是风险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之一。防范措施v四、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内容、要求的培训,护理记录对共性和重要个性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订专科护理书写模版。 防范措施v五、落实上报制度 护理人员在任何时间发生或发现护理缺陷均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或护理安全组长汇报,既有利于化解矛盾,又为弥补缺陷赢得了时间,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v六、加强护患沟通,强调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若不及时与家属沟通,或与家属谈话时语言简单、态度生硬,很容易引起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应对患者体贴关心、对患者家属能充分理解,耐心回答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