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8963124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突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综合提优测评题(pdf)(新版)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综合提优测评卷声时间:4 5分钟 满分:1 0 0分题 序一二三四总 分结分人核分人得 分2 5 Eg?+GL上理物级年八卷试套配新最书科教育教务义号学 名姓 级班一、选择题( 每题3分, 共3 6分)1.“ 驻足倾听, 隐隐传来 威风锣鼓 的节奏, 渐渐地鼓声、 锣声变得雄壮、 喧腾起来, 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对文中“ 隐隐传来” 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2.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 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 岸边飞翔的鸟、 散步的人也可听到, 若距艇的距离都相同, 最先察觉快艇启动的是(

2、 ).A.鸟B.鱼C.人D.鱼、 鸟和人同时觉察3.在教室里听到的声音比旷野中响亮, 而且听不到回声, 是因为( ).A.声音向外传播, 不会产生回声B.学生太多, 回声被吸收C.墙离人较近, 回声和原声区分不出来, 混在一起, 加强了原声D.以上都不对4.某学校操场外有座高楼离跑道起点为1 7 0m, 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 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 4 0m/s, 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A. 0. 5 sB. 1 sC. 0. 5m i nD. 1m i n5.上课时, 在教室前排的同学, 不用回头就知道后排回答问题的同学是谁, 是根据不同

3、人的声音的哪个特性? ( ).A.振幅B.音调C.音色D.响度6.如图所示, 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 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 不同的声音” 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7.如果“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1m/s, 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 一位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 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很差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 却不能看到飞机2 6 8.为了减

4、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 在下列措施中, 有效、 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9.用洗衣机洗衣服时, 如果衣服没有放好( 如一边多一边少) , 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 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A.从声源处想办法, 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平衡, 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B.关上房门, 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带上耳罩, 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1 0.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 频率低于2 0H z).在远离地震中心、 人无震感的区域,

5、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 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 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蝙蝠10 0 0H z 1 2 00 0 0H z海豚1 5 0H z 1 5 00 0 0H z猫6 0H z 6 50 0 0H z大象1H z 2 00 0 0H z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1 1.下列事件中, 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 2.在汶川地震救援中, 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 如图) , 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 收集

6、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 呼吸声、 心跳声等, 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 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 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 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 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二、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 8分)1 3.如图, 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 再将活塞推到底端, 用橡胶帽封闭注射2 7 口, 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 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 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1 4.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 聚音伞” 的实验, 如图所示, 在右

7、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 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 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 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 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 现象, “ 聚音伞” 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1 5.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 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 他抓住绳子的一端, 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 筒中空气柱由于 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 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这是由于 ( 填“ 振幅” 或“ 频率” ) 变大的缘故.1 6.古人用“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来形容优美的琴声,

8、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 在物理学上, “ 余音” 是指 , “ 三日不绝” 是指 .1 7.如图(a) 所示, 伍实同学用示波器、 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 上端用手扳动一下, 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 他进行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 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 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 (c) 所示, 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d) (e) 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从图形可知: 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1 8.非洲热带地区的大象, 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而言是

9、一种 波; 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是发出 波再反射回来.三、实验探究题( 每题1 2分, 共2 4分)1 9.在图中, 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 土电话”.2 8 (1) 他们用“ 土电话” 能实现相距1 0m之间的通话, 这表明 .(2) 相距同样远, 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 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 土电话” , 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 如果在用“ 土电话” 时, 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 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是由于 .(4) 如果在用“ 土电话” 时, 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 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是由于 .2

10、 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 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猜想一: 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二: 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 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他们找来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于是他们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为了验证猜想一, 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 应选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11、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 为了验证猜想三, 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 m) 横截面积(mm2)A铜6 00. 7 6B铜6 00. 8 9C铜6 01. 0 2D铜8 00. 7 6E铜F铜1 0 00. 7 6G钢8 01. 0 2H尼龙8 01. 0 2I尼龙1 0 01. 0 2(2) 随着实验的进行, 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 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 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什么?四、计算题(1 2分)2 1.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进行的, 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 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 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 第

12、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 3 1m, 两次响声相隔2. 5 s .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 4 0m/s, 求铸铁中的声速.1 0 3 第一次月考评估检测卷1. B 2. B 3. C 4. C 5. D 6. B 7. D8. D 9.A 1 0. B 1 1. C 1 2.A 1 3.A1 4. B1 5. B 提示: 用刻度尺测量可知小球移动的距离大约为5c m, 小球所用的时间是0. 0 4 s, 所以小球的速度为v=st=0. 0 5m0. 0 4 s=1. 2 5m/s=4. 5k m/h, 所以与选项B中的速度最接近.故选B.1 6.刻度尺 米1 7. 5. 0 0 c m 1

13、. 6 7mm1 8.扩散 卢瑟福1 9.静止 地面2 0.参照物 运动2 1.丙 路程2 2. 8 0 2 2. 2 0. 4 52 3.机械能 化学能2 4.(1)0. 60 0 0 (2)2 0 (3)st 0. 92 5.(1) 刻度尺 (2) 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 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 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绳长无关 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2 6.(1)v=st=5 0m7 s=7. 1 4m/s .(2) 由v=st得t声=s声v声=5 0m3 4 0m/s=0. 1 5s .2 7. 3 0 0s

14、 2 0m/s第三章 综合达标训练卷1.A 2. B 3. C 4. C 5. C 6.A 7. C 8. D9.A 1 0. C 1 1. B 1 2. D1 3.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音叉的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1 4.振动 音色1 5.响度 音色1 6.低 大 高 小1 7.吸声 消声 隔声1 8. 45 0 0 91 9.摇摆 能量2 0.杯子, 水, 桌子 将装了水( 不要太多) 的杯子放在桌面上, 用力拍桌子使桌子发出声音 听到声音时, 看到杯 中的 水 面 起 了 波 纹 发 声 的 桌 子 在振动2 1.(1) 越大 越高 频率 (2) 增大 增大 振幅2 2.规则 不规则2 3.(

15、1)8 5 0m (2)8 7 5m第三章 综合提优测评卷1. D 2. B 3. C4. B 提示: 该题考查了回声知识,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 将会被返回形成回声.同学们听到的第一次枪声, 是在起点听到的, 第二次枪声是声音从枪响处传播到高楼又返回到同学们耳中的,其传播路程为3 4 0m, 故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1s .5. C 6.A 7.A 8. C 9.A 1 0. D1 1. D 1 2. C1 3.小 空气1 4.反射 响度 空气1 5.振动 频率1 6.混响 混响时间1 7.响度大, 振幅大 (e)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 8.次声

16、超声1 9.固体传声 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振动到手指处停止了 松弛的线不能传声2 0.(1)A D F A B C 8 0 1. 0 2(2) 选取一根琴弦, 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它, 拨动琴弦测出此时的频率; 改用不同大小的力拉紧琴弦, 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 进行分析比较.2 1.设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 由于声音在空气和铸铁中传播的距离相等, 由此可得:v铁t=v空(t+2. 5s)s=v铁t解得t=0. 2 4 sv铁=3. 9 11 03m/s期中综合达标训练卷1. B 2. B 3.A 4. B 5. B 6.A 7.A8. B 9. B 1 0. C 1 1. C 1 2.A1 3. 0. 1 1. 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