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8888722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1 / 7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 对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随着其地位的升格,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 长期以来, 作为承担我国环保国策教育主力军的地理教育, 在普遍性、 深入程度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都不容乐观。 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城镇化、 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仍然是令人痛心的自然生态恶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不再单独提及环境保护, 而是把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 能源节约、 发展可

2、再生能源、 水、 大气、 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事项统一为生态文明的概念。 一、 环境教育观念薄弱, 对中学生环境观念的教育缺位 受到中小学课程体系、 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学校普遍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 具体表现在环境教育的实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虽然结合世界环境日、 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一些宣传教育活动, 但难以形成持久深入的环境意识。 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也造成了不良的环境心理影响。 由于环境教育观念的薄弱、 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 这一点未能在学校环境教育中充分体现出来, 尤其对中学生环境观念的教育, 存 在很大的空白地带。 由此造成有

3、些学生环境道德较差, 环保意识淡薄, 一些在公共场所乱刻乱画、 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等不良行为和习惯比比皆是。 二、 教师缺乏把环境教育作为本学科教学重点的动力 环境教育师资缺乏, 是目前环境教育中的一大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环境业务素质较低, 导致了很多从事地理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的工作者在面对这一教育时有心无力。 另一种情况是, 承担初中学校环境教育的地理教师, 虽然大多数具备了相关的环境知识, 但缺乏把环境教育作为本学科教学重点的动力。 他们往往把精力主要投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上, 认为环境教育不是考查科目, 更不是考试科目, 上不上无所谓。 三、 当

4、前环境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其次是演示法、 读书指导法, 而调查法、 参观访问法、 实验法、 实习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践, 由此学生的主体-最新资料推荐- 3 / 7 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限制了 环境教育的多途径教育模式的形成。 应当说, 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很强, 但现实中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实际思维能力、 操作技能的策略并不多。 四、 学校环境教育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表现脱节 学生的行为与所居住的社区、 街道的环境意识有很大关系。 有些社区居民个人家里干干净净, 公共场所脏乱不堪。 一些人的乱

5、扔乱倒、 乱停乱放、 随意损坏公共设施等缺乏环境意识的不文明的陋习随处可见。 这些都 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学校的环境教育又恰恰忽视了学生在社区、 街道中的社会角色, 只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 完全将环境教育局限在学校之内、 学生之间。 脱离了 生存环境的课本教育, 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 把学到的理论 不能很好地在生活中表现。 失去原有的教育环境时, 在环保问题中就表现的不够理想。 针对环境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应在新的形势下, 应不断改进环境教育教学方法, 开创我国环境教育新局面, 让学生的美丽中国 梦从初中环境教育中得到升华。 1. 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

6、识 地球是人类之家,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人类只有保护环境, 才能使之永远生机勃勃, 才能同环境和谐相处。 环境意识 就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初中生又正值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养成其强烈的环境意识, 能产生良好的社会辐射带动作用, 会对周围人的综合环境意识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 已加入并签署了 20 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适当

7、地向中学生进行环境法教育, 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因此, 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专业教师, 把环境教育纳入课程 体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增强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动力和保障。 因此, 必须加强对从事这一教育的工作者进行环境教育业务素质培训, 提高其素质。 提高素质, 就需加强环境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 以及参加进-最新资料推荐- 5 / 7 修班、 研讨班及学术研讨会的形式, 及时了解国家及当地的环境教育现状, 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8、还可到环境教育发达地区参观访问, 借鉴先进的环境教育经验。 在教学实践方面, 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技巧, 使环境教育很好地融入地理教学, 以适应环境教育的需要。 为适应这种需求, 高等教育中应大量增设环境教育专业, 培养大量环境教育人才。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环境教育设施应加强建设力度, 以增强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3.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拓宽途径, 增强环境教育的实践性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环境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 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 所以, 在教学方法上, 既可以采用讲授法、 观测法和实验法, 也可以采用调查

9、法、 考察法等, 把环境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通过了 解本地环境的真实情况,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保护环境、 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 、 爱祖国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拓宽途径, 增强环境教育的主体性。 其途径有,利用漫画插图, 联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进行环境教 育; 通过环保纪念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漫画插图具有大胆夸张、 寓意深刻、 画面诙谐幽默等特点,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知识; 适时地通过对时事和历史事件中环境问题的分析, 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结合环保纪念日开展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养

10、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4. 创造良好的环保教育社区环境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绿色社区包括社区绿化、 垃圾分类、 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 同时还包括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 开展环保教育, 动员人人参与等软件建设。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 最易达成社会共识和社会共赢。 对政府部门而言, 把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 乡 村、 学校和全社会,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对社区居民而言, 积极参与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是培育公民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 是实现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 创造良好的环保教育社区环境是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补充,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了, 学生及全体居民的荣誉感会不断提升, 从而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校可让学生在本区域的环境问题调查研究中, 参与环境教育实践,与社区、 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教育、 环保机构等建立广泛的联系, 共同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