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8881864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组织解剖学: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5-端脑(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端脑端脑 (Telencephalon)中央沟中央沟外侧沟外侧沟顶枕沟顶枕沟一、一、端脑端脑 (Telencephalon) 的外形的外形额叶额叶颞叶颞叶枕叶枕叶顶叶顶叶视区视区 钩钩顶枕沟顶枕沟距状沟距状沟胼胝体胼胝体穹隆穹隆边缘支边缘支中央旁小叶中央旁小叶楔叶楔叶岛叶岛叶顶内沟顶内沟缘上回缘上回额上沟额上沟额下回额下回外侧沟外侧沟颞下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中回中央前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中央后沟角回角回颞下沟颞下沟颞上沟颞上沟额下沟额下沟中央前回中央前回中央沟中央沟中央后回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顶上小叶额上回额上回颞上回颞上回额中回额中回顶顶枕枕沟沟枕前切迹枕前切迹扣带沟扣带沟胼胝体胼胝体扣带回扣带回额

2、叶额叶海马旁回钩海马旁回钩颞叶颞叶枕颞内侧回枕颞内侧回枕颞外侧回枕颞外侧回顶枕沟顶枕沟齿状回齿状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侧副沟侧副沟距状沟距状沟楔叶楔叶枕颞沟枕颞沟中央旁小叶中央旁小叶二、端脑二、端脑 (Telencephalon) 的内部结构的内部结构皮质皮质髓质髓质基底核基底核侧脑室侧脑室一一. 大大 脑脑 皮皮 质质神经元数量庞大、种类丰富都是多极神经元n1、分子层n2、外颗粒层n3、外锥体细胞层n4、内颗粒层n5、内锥体细胞层n6、多型细胞层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分层1.分子层(molecular layer)n位于大脑皮质的最位于大脑皮质的最表面。神经元较少,表面。神经元较少,主要是水平细胞和主

3、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水平细星形细胞,水平细胞的树突和轴突与胞的树突和轴突与皮质表面平行分布;皮质表面平行分布;还有许多与皮质表还有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面平行的神经纤维。 2.外颗粒层(external granular layer)n由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由许多星形细胞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构成。体细胞构成。 锥体细胞胞体尖端发出一条较锥体细胞胞体尖端发出一条较粗的顶树突,伸向皮质表面,粗的顶树突,伸向皮质表面,沿途发出许多小分支。胞体向沿途发出许多小分支。胞体向周围发出一些水平走向的树突周围发出一些水平走向的树突-基树突。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基树突。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n星形细胞

4、的轴突一般很短,与星形细胞的轴突一般很短,与邻近的锥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邻近的锥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少数较长的轴突上行到皮质表少数较长的轴突上行到皮质表面,与锥体细胞顶树突或水平面,与锥体细胞顶树突或水平细胞相联系。细胞相联系。 3. 外锥体细胞层(external pyramidal layer)n较厚,主要是中、较厚,主要是中、小型锥体细胞,以小型锥体细胞,以中型占多数。它们中型占多数。它们的顶树突伸至分子的顶树突伸至分子层,轴突组成联合层,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维传出纤维4. 内颗粒层(internal granular layer)n细胞密集细胞密集 多数是星形细胞多数是星形细胞 5. 内

5、锥体细胞层(internal pyramidal layer)n主要由大、中型主要由大、中型锥体锥体细胞细胞组成。在中央前组成。在中央前回运动区,此层有巨回运动区,此层有巨大锥体细胞,胞体高大锥体细胞,胞体高120m,宽,宽80m,称,称Betz细胞细胞。此层。此层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伸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伸至分子层,轴突组成至分子层,轴突组成投射纤维。投射纤维。巨大锥体细胞(Betz cell) 6. 多型细胞层(polymorphic layer)n以梭型细胞为主,还有以梭型细胞为主,还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梭型细胞数量较少,其梭型细胞数量较少,其树突自胞体上下两端发树突自胞体

6、上下两端发出,分别上行到皮质表出,分别上行到皮质表层和下行至皮质深层,层和下行至皮质深层,轴突起自下端树突主干轴突起自下端树突主干根部,进入白质组成投根部,进入白质组成投射纤维或联合传出纤维射纤维或联合传出纤维。 大脑皮层的基本运作过程1. 大脑皮质第大脑皮质第14层主要层主要接受传入的信息。从丘接受传入的信息。从丘脑来的感觉传入纤维主脑来的感觉传入纤维主要进入第要进入第4层与星形细层与星形细胞形成突触。起自同侧胞形成突触。起自同侧或对侧大脑半球的联合或对侧大脑半球的联合传出纤维,在进入皮质传出纤维,在进入皮质后则改称联合传入纤维,后则改称联合传入纤维,它们与第它们与第2、3层的锥体层的锥体细

7、胞形成突触细胞形成突触 大脑皮层的基本运作过程2. 大脑皮质的投射纤维主要起自第5层的锥体细胞和第6层的大梭型细胞,下行至脑干及脊髓。联合传出纤维则起自第3、5和6层的锥体细胞和梭型细胞,分布于皮质的同侧脑区和对侧脑区。 大脑皮层的基本运作过程3. 皮质第的2 、3 、4层的颗粒细胞主要与各层细胞相互联系,构成局部神经环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贮存。通过此过程,产生高级神经活动 ,并经锥体细胞传出,产生相应的反应。 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Cerebral cortex1. 古、旧、新皮质古、旧、新皮质 的概念的概念: (1)古皮质:海马、古皮质:海马、 齿状回齿状回 海马海马齿状回齿状回(2

8、)旧皮质:旧皮质:嗅脑即海马旁回前部及钩嗅脑即海马旁回前部及钩(3)新皮质:新皮质:占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占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约占约占96%)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钩2. 大脑皮质的分区大脑皮质的分区 据皮质各种细胞和纤维的构筑进行分区,广据皮质各种细胞和纤维的构筑进行分区,广为应用的为为应用的为Brodmann分区:分区:52个分区。个分区。3.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 部部 (4、6区区)。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身体各部代表身体各部代表 区的特点:区的特点:上下倒置,但上下倒置,但 头部正置头部正置。

9、 对侧管理。对侧管理。身体各部代表身体各部代表 区的大小,取区的大小,取 决于功能的重决于功能的重 要性和复杂程要性和复杂程 度。度。(2)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3、1、2区区)。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身体各部投影身体各部投影 的特点:的特点:上、下倒置上、下倒置, 但头部正置但头部正置。对侧管理:对侧管理:身体各部投身体各部投 影区的大小影区的大小, 取决于该部感取决于该部感 觉的敏感程度觉的敏感程度。(3) 听区听区:颞横回:颞横回(41、42区区)。颞横回颞横回(4)视区:视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区)。(5)嗅觉区

10、:嗅觉区:海马旁回钩海马旁回钩。视区视区嗅觉区嗅觉区(6) 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位于位于“优势半球优势半球”。“右利者右利者”或大部分或大部分“左利者左利者”在在左侧半球,仅一部分左侧半球,仅一部分“左利者左利者”在右侧在右侧。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区,(44、45区区),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此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运动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区)。 此区受损,产生失写症此区受损,产生失写症。书写中枢书写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位于颞上

11、回后部(22区区)。 此区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症此区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症。听觉性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在角回在角回 (34区区)。此区受损,产生失读症此区受损,产生失读症。视觉性视觉性语言中枢语言中枢4. 大脑皮质联络区大脑皮质联络区: 除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枢外,还存在着广泛的脑除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枢外,还存在着广泛的脑区,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完成更高级的区,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完成更高级的神经精神活动神经精神活动。联络区联络区丘脑丘脑尾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豆状核杏仁核杏仁核丘脑丘脑壳壳苍白球苍白球(二)基底(二)基底核核 1. 组成:组成

12、:(1) 纹状体:纹状体:尾状核尾状核 新纹状体新纹状体豆状核豆状核 壳壳 苍白球:旧纹状苍白球:旧纹状体体(2) 杏仁核杏仁核(3) 屏状核屏状核屏状核屏状核豆状核豆状核尾状核尾状核2. 功能功能纹状体:纹状体:运动的调节,损伤后,病变主运动的调节,损伤后,病变主 要为要为 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 旧纹状体病变旧纹状体病变: 巴金森氏病,运动减少巴金森氏病,运动减少,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 新纹状体病变:舞蹈病,运动增加,肌张新纹状体病变:舞蹈病,运动增加,肌张 力下降力下降。 杏仁核:杏仁核:属边缘系统属边缘系统。 屏状核:屏状核:功能未明功能未明。钩束钩束上

13、纵束上纵束(三三) 髓质:髓质: 根据纤维联系的形式、方向和长短,可分为三根据纤维联系的形式、方向和长短,可分为三类类: 1. 联络系:联系同侧半球内各回、叶间皮质联络系:联系同侧半球内各回、叶间皮质 的纤维。的纤维。弓状纤维弓状纤维扣带束扣带束下纵束下纵束2.连合系:连合系: 连接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连接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1)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朝应部位,可分为嘴、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朝应部位,可分为嘴、 膝、干、压部。膝、干、压部。 (2)前连合:连结两则颞叶和嗅球。前连合:连结两则颞叶和嗅球。胼胝体胼胝体前连合前连合后连合后连合嘴嘴膝膝干干压部压部(3)穹窿连合:穹窿连合:连结两侧海

14、马。连结两侧海马。海马海马穹窿连合穹窿连合胼胝体胼胝体3.投射系:投射系: 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投射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投射 纤维主要经过内囊纤维主要经过内囊。尾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豆状核杏仁核杏仁核内囊内囊丘脑丘脑内囊内囊尾状核尾状核丘脑丘脑豆状核豆状核(2) 分部分部: 前脚:尾状核和豆前脚:尾状核和豆 状核之间状核之间。 后脚:丘脑和豆状后脚:丘脑和豆状 核之间核之间。 膝:前、后脚汇合膝:前、后脚汇合 之之“V”尖处。尖处。内囊内囊 (internal capsule) (1) 位置:位于尾状核位置:位于尾状核、 丘脑和豆状核之间丘脑和豆状核之间 。

15、 前脚前脚膝膝后脚后脚听辐射听辐射视辐射视辐射尾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豆状核丘脑丘脑(3) 各部的重要纤维束各部的重要纤维束 前脚前脚: 膝:膝: 后脚后脚 : 额桥束额桥束丘脑前辐射丘脑前辐射皮质核束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中央辐射顶枕颞桥束顶枕颞桥束(4) 内囊受损,内囊受损, 可出现可出现“三偏综合征三偏综合征”: 对侧偏瘫对侧偏瘫;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身感觉丧失; 两眼对侧偏盲。两眼对侧偏盲。病灶病灶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一一) 组成:组成: 1. 边缘叶边缘叶 2. 皮质下结构皮质下结构终板旁回终板旁回胼胝下回胼胝下回扣带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

16、马旁回杏仁核杏仁核(二二) 纤维联系:各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纤维联系:各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环路。如海马环路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环路。如海马环路。(三三) 功能:调节内脏活动,情绪反应,性、生功能:调节内脏活动,情绪反应,性、生 殖行为和记忆有关殖行为和记忆有关。终板旁回终板旁回胼胝体下回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旁回杏仁核杏仁核 脑和脊髓三层被膜:脑脊膜硬膜蛛网膜软膜 脑脊液及其循环脑脊液脑脊液 cerebral spinal fluid: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脊髓中央管成分:无色透明、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成分:无色透明

17、、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总量:成人总量:成人150ml功能: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功能: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 脑脊液的循环脑脊液的循环: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 室室间间孔孔 中中脑脑水水管管 正正中中外外侧孔侧孔侧脑室侧脑室 第三脑室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第四脑室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上矢状窦组成和通连组成和通连分部分部脑室脑室侧脑室侧脑室侧脑室侧脑室室间孔室间孔第第第第脑室脑室脑室脑室第第第第脑室脑室脑室脑室中脑中脑水管水管脑脊液产生、循环途径脑脊液产生、循环途径 (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 产

18、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正中孔正中孔 外侧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蛛网膜粒蛛网膜粒蛛网膜粒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上矢状窦上矢状窦【 】(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产生脑脊液)脑的脑的动脉来源动脉来源动脉来源动脉来源.椎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脑桥动脉脑桥动脉脑桥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大大大大脑脑脑脑前前前前动动动动脉脉脉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动脉环大脑动脉环大脑动脉环大脑动脉环】脊脊脊脊髓髓髓髓前前前前动动动动脉脉脉脉脊脊脊脊髓髓髓髓后后后后动动动动脉脉脉脉后后后后交交交交通通通通动动动动脉脉脉脉前前交交通通动动脉脉前前交交通通动动脉脉基基基基底底底底动动动动脉脉脉脉大脑前大脑前 后动脉;前后动脉;前 后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末端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末端 共共5条血管围绕视交叉乳条血管围绕视交叉乳头体等形成的动脉环。头体等形成的动脉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