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堂课件精讲及精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人教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堂课件精讲及精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人教版)(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1 课时) ( 好题精练)一、单选题1. ( 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反应的实质是OH-与 H+结合生成H2O D .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P【 答案】D【 解析】A . 从图可知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B . 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均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氯离子的数目不变。正确。C . 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减少,水分子增加,反应实质是OH-和 H+结合生成HaO。正确。D . 反
2、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K , Cl H2OO错误。故选: D 。2. ( 2022海南统考模拟预测) 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C . 向滴有酚配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D . 向滴有酚醐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酚醐没有变色【 答案】B【 解析】A 项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B 项溶液质量增大不能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C 项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D 若两者不反应溶液应该变红, 故可以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3. ( 2022湖南湘潭统考
3、中考真题)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质量/ gR f f / jL丙I Io m n稀硫酸质蚩,g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 B .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 .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 . 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C【 解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有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终变为0 ,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乙的质量还在增加,说明乙是水,因为所加入的稀硫酸中含有水,随着加入稀硫酸的增
4、多水的质量也在变大,而丙在氢氧化钠变为0后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丙是生成的硫酸钠,据此解题。A、根据分析可知,随着反应的发生丙的质量由0开始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增加,丙表示的是硫酸钠质量,选项正确;B、根据分析,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加入m克稀硫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刚好变为0 ,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选项正确;C、如图a点时表示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钠两种溶质,选项错误;D、如图,b点为加入硫酸过量的时候,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答案为:C。4 . ( 2 0 2 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
5、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 +和O H -结合生成水分子C . N a +和C 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A【 解析】A、如图可知,盐酸中的微观粒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选项错误;B、如图可知,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C、如图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D、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故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答案为:Ao【 解析】A
6、、NaOH的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醐试剂变红,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配试剂变色,则在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酰的NaOH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试管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证明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酰变红色;图示中浓氨水被隔离在烧杯中,氨气无法挥发到左侧的滴有酚酉太的蒸储水中,观察实验无现象,故实验无法达到目的;C、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则将同质量的A l、M g放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观察到Mg反应较剧烈,则能比较出金属活动性M g
7、A l,故实验能达到目的;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适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用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观察到小木条复燃则集满, 故实验能达到目的。故选B。6. ( 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 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B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C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8、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 B 错误;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 C 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 D 错误。故选:C7 . ( 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宏
9、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B .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 . 向含有酚献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H+和 OH- 结合生成H2O【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 C1-;正确。B、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水由液体变成气体,壶盖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
10、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构成,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D、 烧碱是氢氧化钠, 烧碱溶液显碱性使酚醐试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溶液显中性,所以酚醐试液红色消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和 OH- 结合成水分子;正确。故选B。8. ( 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 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 . 燃烧都发光、放
11、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答案】B【 解析】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 B 符合题意;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 但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如电子带负电荷, 故 C 不符合题意; D、燃烧都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 2022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 (
12、)A . 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 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答案】D【 解析】A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放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CO + CuOCu + COy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 :错误;C
13、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co3 + H 2 O ;错误;口、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故选D 。11. ( 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答案】A【 解析】A 、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旦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
14、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C 、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 、过氧化氮在二氧化钵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 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 aQ 溶 液 中 ,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 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 B . 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C . 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 .
15、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答案】D【 解析】A、稀盐酸与氯化钠未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稀盐酸未产生新物质,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显碱性,加入稀盐酸后,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氯化钠显中性,加入稀盐酸后,溶液显酸性,不符合题意: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符合题意。故选D。14 . 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 .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 . 中和反应
16、的现象很明显【 答案】A【 解析】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故选项错误;C、碳酸氢钠是盐,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有的中和反应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不明显,需要指示剂进行指示,故选项错误;故选Ao15. ( 2022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点燃AA. 2S + 3O2 2 S O3 B. HgO = Hg + O2TC. 2NaOH
17、 + H2SO4=Na2SO4 + 2H2OD. CuSO4 + 2NaOH=Na2SO4 + Cu (OH) 2【 答案】c占燃【 解析】A、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方程式是:S+O2-SO2 ;错误:B、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方程式是2HgO&2Hg + O 2T;错误;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方程式是:2NaOH + H2SO4=Na2SO4+ 2H2O ;正确;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方程式是:CuSO4+ 2NaOH=Na2SO4+ Cu( OH)21 ;错误;故选Co16 . 沈阳正在加大力度打击“ 毒豆芽 的生产和销售,“ 食品安全是大事
18、。“ 用碱性溶液或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A . 食醋 B . 白酒C . 食盐 D . 纯碱【 答案】D【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得碱性溶液可降低毒性,说明毒性物质显酸性,所以在水中加入碱性物质效果较好。A、食醋为酸性,错误;B、白酒显中性,错误;C、食盐显中性,错误;D、纯碱溶于水显碱性,所以正确。故选D。17 . 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呈中性,pH=7 B .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C . 加入无色酚酣溶液,溶液呈红色 D .
19、溶液中只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答案】B【 解析】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盐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Cl + NaOH = NaCl + H,O。 公仙 一,可知,36.5份质量的盐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36 .5 40应,则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A、溶液呈酸性,p H A.反应后溶液的p H = 0 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 a + 和 C l -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20、解析】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所以溶液显中性,p H 等于7 , 故选项错误:B 、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导电的,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能导电,故选项错误;C、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故选项错误;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 1 ,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 1 , 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 2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9 . ( 2 0 2 2 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 “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 三重表征是化学
21、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 1 ) 图 1 中,打 开 弹 簧 夹 观 察 到 右 侧 试 管 中 的 现 象 为 ,结合图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 ) 图 3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3如汞原子o氧原子参加反应的“ ,” 和“ 乡” 与反应生成的“ . ” 三种 粒 子 个 数 比 为: “Hg”表 示1个汞原子,还 可 以 表 示 ( 请写出一条)。【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2) 1: 2: 2;汞元素【 解析】(1)由图示可知右侧试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有酚曲试液,由于酚瞅; 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现红色
22、。打开弹簧夹后由于左侧试管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会运动到右侧试管中, 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故右侧试管中溶液碱性逐渐变为中性, 右侧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该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 发生实质是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为氢离广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由 图 小 可知 ,表不氧分 分 乡 表 示汞原了 , A2Hg+O, = 2HgO表示氧化汞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方程式可知1个氧分子和2个汞原子结合生成2个氧化汞分子,故 参 加 反 应 的 ” 和“ 勿” 与反应生成的“三种粒子个数比为1: 2:
23、 2; “Hg”表 示1个汞原子,还可以表示汞元素。20. ( 2022 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玻璃棒稀盐酸实睑1滴有酚酎溶三卜港的氢氧化钠溶液红墨水(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在实验I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依据是 O用 玻 璃 棒 不 断 搅 拌 的 作 用 是。反应后 溶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粒 子 是 ( 不考虑酚微)。( 2 ) 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
24、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 ( 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 验 需 要 的 试 剂 及 用 量 为 。【 答案】( 1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酰试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速反应速率;N a + 、C 、H20;( 2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也能使U 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 5 m L 水【 解析】 ( 1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
25、性,能使无色酚献试液变红,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氯化钠,溶液中一定含钠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 ( 2 )稀盐酸中含有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也能使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也能使U 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故该实验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实验需补充一个实验排除水的干扰, 根据控制变量法, 除了一个实验中是水, 一个实验中是稀盐酸,其它因素均应相同,故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是5 m L
26、水,通过U 型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比较,可得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21. ( 2022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 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一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卜温度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_ _ _ _ _ 反应( 填写“ 吸热” 或“ 放热” ).图 中 _ _ _ _ _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0 稀盐酸/m恰好完全反
27、应( 填写字母)。【 答案】放 热 : B ;红 ;HCl+NaOH=NaCl+H2O ; ; 酸 ;二用酚献溶液作指示剂检测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酬溶液。溶 液 显 _ _ _ _ _ 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 其化然后逐步加入稀 学方 程 式 _ _ _ _ _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用 pH 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若试纸变蓝色pH_7 , 溶液呈碱 性 ( 填或“ ” )。若试纸不变色p H = 7 ,溶液呈中性。若试纸变红色p H 7 , 溶液呈碱性;若试纸变红色,pH
28、 ,酸,。三、实验题2 3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2 ) A中溶液呈_ _ _ _ _ _ 色,C中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 呈_ _ _ _ _色。( 3 ) 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4 ) 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o【 答案】( 1 ) 烧杯;( 2 )无; 红 ;( 3 ) H C l+ N a O H = N a C l+ H2O: ( 4 ) 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 解析】 ( 1 ) 仪器的名称: 烧杯。 ( 2 ) 酚献溶液遇碱
29、变红,其余不变色。A中有稀盐酸显酸性,所以溶液呈无色,C中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 显碱性,所以溶液呈红色。故填:无,红;( 3 ) 该实验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H C l+ N a O H = N a C l+ H2O ; ( 4 )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所以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填: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2 4 . ( 2 0 2 1 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
30、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无色酚儆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三位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猜想一:N a C l 猜想二:N a C l 和 N a O H 猜想三: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同学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猜想三正确( 2) 丁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醐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 边不断振荡试管, 至溶液颜色_ _ _ _ _ 为止, 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31、 为。( 3)结合上述实验,中 和 反 应 的 实 质 是 。【 答案】(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温度升高 NaCl和HC1 二有气泡产生 ( 2)恰好变成无色( 或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 恰好” 写为“ 刚好” 、“ 正好”也可) 2NaOH+H2SO4=Na2SO4+2H2O (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或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或H+OH =H20 )【 解析】( 1)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领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温度升高,出现同样的温度曲线。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如果盐酸
32、过量,反应后溶液中会含有剩余的盐酸,结合猜想一、二,可知猜想三:HC1和NaCl。酚儆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加入无色酚煎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会存在氢氧化钠,故猜想二错误。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实验结论为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存在稀盐酸,故: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会有气泡产生。( 2)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儿滴酚儆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说明气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o ( 3)结合上述实验,
3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或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或H+OH =H,O )。四、计算题2 5 .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取2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 将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 a 点 溶 液 中 的 溶 质 是 ( 填化学式)。( 2 )该反应的实质是 o( 3 )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 1 ) H2 s C M 和 N a z S O q ( 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析】 ( 1) H2 sCM和 Na2 so4; ( 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4. 9%( 3)设 2 0 g稀硫酸样品中含有硫酸的质量为X 。H2SO. , + 2 NaOH = Na2SO4+ 2 H2O98 80x 8gxlO%98 x8O-8gxlO%x = 0 . 98g10 0 = 4. 9%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