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8831934 上传时间:2024-08-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科中耳炎咽喉肿痛(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节 中耳炎l一、概述l化脓性中耳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侵入引起的中耳黏膜及骨膜的炎症性病变,以耳内流脓为主症。l分泌性中耳炎,以听力减退或伴发耳鸣为主要症状。 l中医学认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或肝胆火盛,结聚耳窍,蒸灼耳膜,化腐成脓而致。若失治、误治,致脏腑虚损,耳窍失养,邪毒滞留耳窍,即会演变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循经上扰,闭塞经气;或因失治及反复发作,邪滞日久,气血不畅,痰瘀交阻耳窍而致。 二、临床表现l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耳内疼痛,流脓,耳胀闷或耳鸣,听力下降。可兼见轻重不一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等。一旦鼓膜穿孔后,以上大部分症状会减轻,但听力会

2、更加下降,以致耳聋。l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性病史,病程在3个月以上,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和听力下降。l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耳道堵塞的闷胀感,听力减退,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的低频耳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耳鸣、渐进性耳聋为主要特征。l耳科、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有助于诊断。二、临床表现l辨证分型: 风热上壅:耳痛,耳内闷胀闭塞,听力下降。 伴有头痛、发热、咽干咽痛 肝胆火盛:耳内剧痛,如钻如刺,耳内流脓。 伴有发热、面红、烦躁易怒,口苦口干 痰瘀交阻:耳内闷胀闭塞,耳鸣,听力下降且 逐渐加重 脾虚湿滞:耳内流脓,脓水清稀,经年不愈。 伴有四肢倦怠、面黄肌瘦、纳差食少 肾阴亏虚:耳

3、内流脓,脓液秽臭,状如腐渣, 经年不愈。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三、治疗方法l(一)基本治疗l治则:清热泻火、化痰通瘀、健脾利湿、养阴清 热。以耳区局部和手少阳经腧穴为主。以 针刺主,虚补实泻。l处方:耳门、听会、翳风、合谷、外关l方义:l加减:风热上壅:大椎、曲池;肝胆火盛:行间、侠溪;痰瘀交阻:三阴交、丰隆;脾虚湿滞:三阴交、阴陵泉;肾阴亏虚:太溪、肾俞;头痛甚者:太阳、上星。l操作:耳区张口进针。 三、治疗方法l(二)其他疗法 1、耳针:耳尖、神门、肾上腺、肾、内耳、 肝、胆、外耳、内分泌、枕 2、穴位注射:穴位基本治疗。 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 维生素B1、B12注射液 3、激光

4、照射: 第十三节 耳鸣、耳聋l一、概述l定义: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症。耳鸣是自觉 耳内鸣响,妨碍听觉的症状;耳聋则是听 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l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包括耳科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药物中毒及外伤性疾病。l中医学认为实证常因外感风热或内伤情志、饮食,致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循经上扰、蒙蔽清窍所致。虚证多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劳倦纵欲、肾精亏耗,精血不能上承,耳窍失养所致。二、临床表现l耳鸣表现为自觉耳内鸣响,声调多种,或如蝉鸣,如风声,如雷鸣,如潮声,如汽笛声,如哨声等。约有80%左右的耳鸣患者伴有耳聋。l辨证分型: 风

5、邪外袭:开始多有感冒症状,继之卒然耳鸣,耳聋, 耳闷胀。伴头痛、恶风、发热、口渴 肝胆火盛:耳鸣、耳聋每于郁怒之后突发或加重,耳胀 痛。伴头痛、面赤,口苦咽干 痰火郁结:耳鸣如蝉,闭塞如聋。伴头晕目眩、胸闷痰 多 肾精亏虚:耳聋渐至,耳鸣夜间尤甚。兼失眠、头晕、 腰膝酸软 脾胃虚弱:耳鸣、耳聋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作息则减。 伴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易溏三、治疗方法l(一)基本治疗l治则:疏风泻火、化痰开窍、健脾益气、补肾填 精。以耳区局部和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以针刺为主,虚补实泻。l处方: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侠溪l方义:l加减:风邪外袭:风池、外关、合谷;肝胆火盛:行间、丘墟、

6、足临泣;痰火郁结:丰隆、内庭;肾精亏损:肾俞、太溪、关元;脾胃虚弱:气海、足三里、脾俞。l操作: 三、治疗方法l(二)其他疗法 1、耳针:肾、肝、胆、三焦、内耳、外耳、颞、皮质下 2、头针:颞后线(晕听区) 3、穴位注射:翳风、完骨、肾俞、阳陵泉 药物: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第十四节 鼻炎l一、概述:l定义:指鼻腔黏膜的炎性病变。l分类:急性、慢性和过敏性。l急性鼻炎,属于中医学的“伤风”、“感冒”范畴,常由风寒外袭、肺气不宣或风热上犯、肺失清肃,邪毒上聚于鼻窍而发。l慢性鼻炎属中医学的“鼻窒”、“鼻槁”范畴,多由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或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阻塞鼻窍而成。l过敏性鼻炎属中

7、医学的“鼻鼽”范畴,多由肺气虚弱或脾虚、肾亏使肺气受损,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津液停聚,遂致鼻窍阻塞而成。 二、临床表现l急性鼻炎以鼻塞、流涕、喷嚏、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常感周身不适;小儿症状较重,可伴消化道症状,甚或高热、惊厥。l慢性单纯性鼻炎表现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昼轻夜重,多涕,常为粘液性,间或伴有少量粘脓性涕。l慢性肥厚性鼻炎呈持续性,涕少,为粘脓性,不易排出,伴头胀痛、精神不振,可有邻近器官(中耳、鼻窦、咽、喉)受累症状,嗅觉明显减退。l萎缩性鼻炎除鼻塞外,常伴有鼻、咽干燥、鼻出血、嗅觉障碍、鼻臭等。 二、临床表现l过敏性鼻炎呈发作性鼻痒,流清涕,打喷嚏,可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病

8、史。l辨证分型: 风邪外袭:外感风寒者鼻塞较重,喷嚏频作, 涕多而清稀,鼻音重浊,伴风寒表证 外感风热者鼻塞而干,时重时轻,或鼻 痒气热,涕少黄稠,伴风热表证 气滞血瘀:持续性鼻塞,涕多而粘,色白或黄 稠,嗅觉不敏,声音不畅 气虚邪滞:鼻塞时轻时重,或昼轻夜重,涕粘 而稀,遇寒加重,头晕头重三、治疗方法l(一)基本治疗l治则:疏风解表、宣通鼻窍,行气活血、化瘀通窍,补肺、健脾、益肾。以鼻腔局部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酌用灸法,虚补实泻。l处方:迎香、鼻通、印堂、合谷 l方义:l加减:外感风寒:列缺、风池;外感风热:曲池、外关;气滞血瘀:膈俞、通天;气虚邪滞:百会、肺俞;肺气虚:肺俞、太渊;脾气虚:

9、脾俞、足三里;肾气虚:命门、肾俞。l操作: 三、治疗方法l(二)其他疗法 1、耳针:内鼻、外鼻、肾上腺、额、肺、大 肠、脾、肾 2、穴位注射:合谷、迎香 药物: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当归注射液 3、穴位贴敷:大椎、肺俞、膏肓、肾俞、膻中 第十六节 牙痛l一、概述l定义:l西医: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槽或牙周脓肿、冠周炎及牙本质过敏 。l中医学认为,在十二经脉中,手阳明经入下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无论是风热外袭还是胃火炽盛,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虚火牙痛。 二、临床表现l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

10、牙龈出血、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有龋齿存在。l辨证分型: 风火外袭:发病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 喜凉恶热。兼发热、口渴、腮颊肿胀 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 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 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 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甚则 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三、治疗方法l(一)基本治疗l治则: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养阴清热、降火止 痛。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只针不灸,泻法或平补平泻。l处方:颊车、下关、合谷、二间、内庭 l方义:l加减:风火外袭:翳风、风池;胃火炽盛:厉兑、曲池;虚火上炎:太溪、照海;上牙痛:太阳、颧髎;

11、下牙痛:大迎、承浆。l操作:先刺局部腧穴,再针刺远端腧穴,强刺激、泻法。 三、治疗方法l(二)其他疗法 1、穴位贴敷:大蒜捣烂,于睡前贴敷双侧阳溪穴 2、耳针:口、三焦、上颌或下颌、牙、神门、耳 尖、胃、大肠、肾 3、电针:颊车、下关、合谷或二间 4、穴位注射:颊车、下关、合谷、翳风 药物:安痛定注射液 第十七节 咽喉肿痛l一、概述l定义: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 。l西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急性喉炎。l中医学认为,病因病机多由风热火毒侵袭咽喉,或肺胃积热循经上扰,风火热毒蕴结于咽喉;或体虚、劳累、久病而致肺肾两虚,虚火上炎,灼于喉部而致。常因外感风

12、热或食辛辣香燥之品而诱发。 二、临床表现l发病较急,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主症,多伴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 。l辨证分型: 风热壅肺:咽部红肿疼痛,干燥灼热。伴有发 热、汗出、头痛、咳嗽有痰、小便黄 胃火痰盛:咽部红肿,灼热疼痛,咽喉有堵塞 感,高热,口渴喜饮,头痛,痰黄粘稠 阴虚火旺:咽部微肿、疼痛,喉间有异物感,咽 干喉燥,声音嘶哑,不欲饮水三、治疗方法l(一)基本治疗l治则:清热泻火、消肿止痛、育阴潜阳、降火止 痛。只针不灸,泻法或平补平泻。l处方:天容、列缺、照海、合谷 l方义:l加减:风热壅肺:尺泽、外关、少商;胃火炽盛:内庭、曲池;阴虚火旺:太溪、涌泉、三阴交;咽肿甚:天突、喉结旁阿是穴;声音嘶哑:复溜、扶突;大便秘结:曲池、支沟。l操作: 三、治疗方法l(二)其他疗法 1、皮肤针:合谷、大椎、后项部、颌下、耳垂下方 2、三棱针:少商、商阳、耳背静脉 3、灯火灸:曲池、合谷、尺泽、风池、内庭 4、耳针疗法:取咽喉、肺、颈、气管、肾、大肠、轮1-轮4。取耳背静脉、耳尖或耳轮3、轮4。扁桃体区、咽喉区。 5、穴位注射:合谷、曲池、孔最 药物:10%葡萄糖溶液或板蓝根、鱼腥草、 柴胡注射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