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常州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中常州发展.ppt(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中的常州发展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39万,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武进、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天宁、钟楼、郊区、戚墅堰四个行政区和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市区北至长江,南临太湖,都只有18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民航机场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并具备了开通中程国际航线的条件,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用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行,邮电
2、通讯可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前的常州,几乎小马路上全是自行车乱跑,当然也有公交车,但自行车最多,那简直是自行车的海洋,现在就不一样了,公路上的私家车一辆一辆乱跑,看得人眼花缭乱。什么宝马、奔驰、马自达,全上了公路。 快速公交BRT 改变了常州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RT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全国只有几个城市有,说明常州的发展在快速增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比1992年增长20%和17%;多种经营
3、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比1992年增长1.1倍;乡镇工业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508亿元,是1992 年的2.8倍,乡镇企业改制面已达90%。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音视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柴油机、装载机、变压器、城市客车、微特电机、VCD、牛仔布、新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品, 全市共有76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居前5位 常州将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到20世纪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2. 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8:38
4、;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工业达50%以上,农业达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20%以上;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达1.3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 6000 元。 到2010年,提前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心得体会我们虽然不是常州本地人,但是从到常州的一年里,常州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今年开了一个嬉戏谷,这样的旅游景区在常州还是比较多的,例如中华恐龙园、淹城我们面对常州的发展,只能感慨常州的飞速发展,常州坚持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利用长三角的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小组成员及分工组 长:王征平PPT制作:姜秋洋材料搜集:孙海、徐维建、马从基、华锋排 版:李雨键问题研讨:小组全部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