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常识》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常见疾病与自我防治冠心病癌症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与脑卒中WHO 2005年调查结果:年调查结果: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致死原因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www.who.int/chp/en内皮功能失调内皮功能失调从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从第一阶段从第三阶段从第三阶段从第三阶段从第三阶段从第四阶段从第四阶段从第四阶段从第四阶段主要为脂质沉积主要为脂质沉积主要为脂质沉积主要为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和胶原和胶原和胶原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泡沫泡沫细胞细胞脂纹脂纹中间病变
2、中间病变粥样硬化粥样硬化纤维纤维斑块斑块复杂病变复杂病变/ /破裂破裂卒中卒中TIA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绞痛高血压高血压肾衰肾衰周围动脉病周围动脉病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23S-27S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定时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定时破裂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危害5 5冠心病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冠状动脉与心脏图 6 6冠心病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于50%时,供应心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就会对心脏这一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我们称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分类如下:世界卫生组织对
3、冠心病的分类如下:(1 1)原发性心脏骤停)原发性心脏骤停(2 2)心绞痛心绞痛 (最常(最常见见) (3 3)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4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5 5)心律)心律失失常常 7 7心绞痛发生的特点典型心绞痛疼痛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左手臂、背部、下颌、颈部及上腹部/胃部。疼痛有紧缩感和压迫感。患者胸前区的疼痛或不适可持续35分钟,但很少超过15分钟。8 8心绞痛的常见诱因冷空气刺激 大量吸烟情绪激动。生气、悲伤或高兴。过度体力活动或运动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快走、上坡、爬楼梯等。饱餐后。9 9心绞痛发作的处理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
4、地休息、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mg,因此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药物。应到附近医院就诊,吸氧、尽快作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到有条件的医院。 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其核心行为表现有两种:不耐烦和敌意。由此常因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产生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不安全感。有此行为习惯者的冠心病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死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冠心病易发性行为糖尿病正常的食物代谢过程胰岛素帮助葡萄糖胰岛素帮助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入组织细胞糖原分解糖原分解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胰腺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胰岛素13胰岛素分泌模式正常人正常人2 2
5、型糖尿病型糖尿病800800700700600600500500400400300300200200100100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pmol/min)(pmol/min)6a.m.6a.m.10a.m10a.m. .2p.m.2p.m.6p.m6p.m. .10p.m.10p.m.2a.m.2a.m.6a.m.6a.m.Polonsky KS,et al:N Engl J Med, 1988Polonsky KS,et al:N Engl J Med, 1988时间时间14糖尿病的症状多食多食多尿多尿皮肤干燥皮肤干燥饥饿饥饿视物不清视物不清疲倦疲倦15糖尿病的危害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足足眼睛眼睛
6、肾脏肾脏血管系统血管系统心脏心脏脑血管脑血管16糖尿病的警示灯有糖尿病家族史疾病和生活压力疾病和生活压力不良的饮食及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生活习惯肥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年龄因素年龄因素既往有妊娠的妇女既往有妊娠的妇女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妇女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的妇女17型糖尿病的特点起病缓慢多在40岁以后发病症状不明显三多一少视物模糊,易疲倦皮肤搔痒等可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肿瘤恶性肿瘤的定义q恶性肿瘤是指以不可控制的恶性细胞生长和扩散,以及组织浸润为特征,并经病理检验确定符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疾病和死因分类”标准归属于恶性肿瘤之列的疾病。q癌:是指从上皮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21 肿瘤我国
7、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的回顾与预测每分钟就有每分钟就有2.52.5个中国人死于癌症个中国人死于癌症. .每每1818秒钟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秒钟就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2000年:全世界年:全世界620万人死于癌症万人死于癌症2020年:每年将有年: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癌症万人死于癌症中国癌症流行趋势的特点中国癌症流行趋势的特点、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城市发病高于农村、高发癌谱不断变化、高发癌谱不断变化、存在许多高发区、存在许多高发区中国十大肿瘤概述概述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鼻咽癌 q地域不同,癌症发病率亦不同,如广东鼻咽癌地域不同,癌症发病率亦不
8、同,如广东鼻咽癌多,河南省林县食道癌多。多,河南省林县食道癌多。物理性致癌q离子辐射qX射线;紫外线q石棉;血吸虫病;q创伤:骨肉瘤、脑瘤常有外伤史。病毒致癌qRNA致瘤病毒:引起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qDNA致瘤病毒:宫颈鳞状细胞癌和生殖器癌、EB病毒引起鼻咽癌、乙肝病毒引起肝癌。29化学性致癌q多环芳烃: 存在于煤焦油、烧烤食物中,可引起胃癌、纤维肉瘤等。q黄曲霉素: 致肝癌、食管癌。q烷化剂、酰化剂、金属元素:直接致癌物 如氮芥、亚硝基脲可诱发白血病。镉引起肾癌、铬引起肺癌等30 称肿瘤易发性行为,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性格好自我控制,表面上处处依顺,谦和善忍,内心却是强压怒火,爱
9、生闷气。肿瘤易发性行为肿瘤易发性行为癌的发展q人体内从产生第一个癌细胞发展到临床症状明显的癌症,大都需要20-30年的时间。q三个阶段:微小癌(6-9年)、毫克癌(重约1-10毫克、直径3-4毫米、细胞数约100万-10亿个,需5-12年);若没有新生血管,细胞达1000万个时,即1-2mm的直径或厚度时即不再增大。进一步富有侵袭性的演进和异质化可发展成临床癌,约需9年。食物中的抗癌物食物中的抗癌物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 吸烟的人摄入较多的维生素A,可减少患肺癌的机会,是抵抗癌症的理想食品。 缺乏维生素A者,癌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两倍多。1抗癌物维生素C 维生素C最明显的抗癌作用是降低胃癌的危险
10、性可能在于阻断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减少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2抗癌物硒3 而补充适量的硒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延缓癌症的发展,这些癌症包括胃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和乳腺癌 抗癌物膳食纤维4膳食纤维抑制直肠癌和其它癌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胡萝卜酸 奶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大蒜大蒜:(蒜素和硒)猴头菇猴头菇多肽类物质肌体免疫力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香菇和冬菇香菇和冬菇多糖类物质,抑癌率达42%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草莓、葡萄、樱桃草莓、葡萄、樱桃(富含排毒物质)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抗癌物菠菜菠菜杏子杏子抗癌食物来源玉米、荞麦、莜麦玉米、荞麦、莜麦加速肠部蠕动抗癌物抗癌食物来源芦笋芦笋芦笋的抗肿瘤作用高达62.7%
11、抗癌物墨鱼墨鱼癌症的治疗有效率高达60%抗癌食物来源二萜,肝癌和宫颈癌薏仁薏仁抗癌物蜂蜜蜂蜜脂肪肝脂肪肝人体正常肝脏什么叫脂肪肝脂肪肝又叫脂肪性肝病,是在多种病因的作用下,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脂肪在肝脏堆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时,或者肝活检有3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就称为脂肪肝。正常肝脏正常肝脏呈深红正常肝脏呈深红色,质地柔软色,质地柔软正常肝的细胞正常肝的细胞图像,肝细胞图像,肝细胞里无脂肪堆积里无脂肪堆积脂肪肝脂肪肝呈红黄脂肪肝呈红黄色,有油腻感色,有油腻感肝细胞里出现肝细胞里出现大大小小的脂大大小小的脂肪空泡肪空泡脂肪肝分哪几种按发病原因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
12、肝按病程的发展阶段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变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 、重型(含脂肪大于30%)脂肪肝对健康有哪些危害对肝脏的危害: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慢性嗜酒者近慢性嗜酒者近6O% 发生发生脂肪肝,脂肪肝,2O% 3O%的人最的人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肥胖所致脂肪肝约占发病肥胖所致脂肪肝约占发病人数的人数的5O% 以上。以上。 得了脂肪肝有哪些症状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疲倦、腹胀、右上腹不适等。得了脂肪肝有哪些症状发展到肝炎、肝硬化阶段,可出现黄疸、腹水、静脉曲
13、张、脾大、下肢水肿等,甚至出现消化道出现呕血、黑便。有极少数的病人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可以并发肝癌,出现肝区疼痛、肝区包块等。体检中发现脂肪肝B超检查: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B超最常用,无创、安全,诊断准确性也比较高,价格也不贵,体检时常常采用,平常定期门诊随访也多采用B超检查。脂肪肝治疗之饮食治疗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脑、猪肾等、油炸、油煎食品,根据自己的理想体重体重指数(身高-105)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适当进食一些有抗脂肪肝作用的食物: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甘薯、胡萝卜、花生、葵花籽、山楂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保持大便通畅。脂肪肝治疗之运动治疗对同时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尤为有用运动项目可采用中等量的有氧运动现代生活与卫生公德现代生活与卫生公德常见的影响卫生与环境的个人不文明行为常见的影响卫生与环境的个人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