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本章要点本章要点认知发展概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帮我介绍一下鸟巢帮我介绍一下鸟巢引言:引言:怎怎样样对对4 4岁岁儿儿童童和和1313岁岁儿儿童童解解释释“椭椭圆圆”或或“球球”这这些些概概念?念?是使用文字、图片还是例子?是使用文字、图片还是例子?年幼儿童和年长儿童理解这些概念上存在哪些差异?年幼儿童和年长儿童理解这些概念上存在哪些差异?对对这这些些问问题题的的解解答答,主主要要涉涉及及儿儿童童的的思思维维特特征征及及其其转转变变,而这些
2、转变,在教育心理学上就称为认知发展。而这些转变,在教育心理学上就称为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识或认知的发展认识或认知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个体发展内容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是个体的生长和成熟,受生理规律支配,是遗传带来的变化,随时间的进展自然发生(生理发展);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心理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一、认知发展的概念一、认知发展的概念 心心理发展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
3、,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认知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绪,人格(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一一、认知发展的概念、认知发展的概念(一(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2.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1.连连续性与阶段性续性与阶段性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的发展是连续心理的发展是连续 or or 分阶分阶段的段的心理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有阶段的心理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有阶段的?2.方方向性和
4、不可逆性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EgEg. 逆生长女孩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不不平衡性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统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或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青春发育期、老年期。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4.个个别差异别差异 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
5、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EgEg.白痴学者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5.发发展的关键期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母亲印刻刻”.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 (三三)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
6、基本简介皮亚杰基本简介建构主义发展观建构主义发展观影响认知发展的四因素影响认知发展的四因素认知发展阶段论认知发展阶段论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述评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述评Jean Piaget:皮亚杰皮亚杰(1896-1980) 皮亚杰皮亚杰皮亚杰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Jean Piaget, 1896-(Jean Piaget, 1896-(Jean Piaget, 1896-1980):1980):1980):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人类智慧的探索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之外的一位“巨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
7、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皮亚杰建构的认知发展建构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理论被公认为2020世纪发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心理学论,对当代西方心理学和全世界的教育改革具和全世界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有重要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中的几个概念:(一)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中的几个概念: 图式图式图式图式:是指动作或心理运算所概括形成的抽象结构。运用和修改图式的途径:同化与顺应运用和修改图式的途径:同
8、化与顺应 同化同化同化同化:儿童将环境纳入到已有图式中(量变) 顺应顺应顺应顺应:儿童调整自己以适应新信息(质变) 平平平平衡衡衡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化,进而得到心理的发展。发展与认知能力之间的矛盾与调和过程(发展的动力)(二)影响认知发(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展的因素成熟经验与练习社会性经验平衡化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的量和质的变化。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成成熟熟 成熟成熟: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
9、的认知发展格塞尔证明了动作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格塞尔证明了动作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格塞尔证明了动作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格塞尔证明了动作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经典实验: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经典实验: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2.练习和经验练习和经验 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主主要有两种经验:要有两种经验:物理经验物理经验: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个别动作中,通过简单抽象而获得的客体特征的知识。逻辑数学经验逻辑数学经验: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协调活动中,通过反省抽象而获得的活动或动作本身所含有的逻辑特征的知识。第一节
10、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社会性经验社会性经验社会性经验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教育、语言和学习等方面。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印度狼孩印度狼孩4.平平衡化衡化 平衡化平衡化: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主体改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是介于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是主体对环境的能动适应。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按着儿童智慧发展的水
11、平,把儿童心理(智慧、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婴儿期)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期)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中学)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四阶段认知发展四阶段1.1.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0-2岁岁, , 婴儿期婴儿期) ) 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
12、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的获得的获得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见时也就不存在了。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当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客体永久性久性(一(一般在般在1 1周岁左右)。周岁左右)。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
13、认知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感知运动阶段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的获得的获得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个成就是目标导向行为的出现。第二个成就是目标导向行为的出现。目标导向的行为始于婴儿开始领悟到对象与对目标导向的行为始于婴儿开始领悟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达到自己的象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目的。2.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2-7岁,学前期岁,学前期) ) 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具有符号功能,尤其是语言符号功能。这一时期儿童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但还没有“运算”,故其
14、思维有自我中心和不守恒、不可逆的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1 1、符号功能、符号功能 (1 1)初期绘画)初期绘画幼儿涂鸦幼儿涂鸦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2 2)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 3)延迟模仿)延迟模仿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4 4)符号语言功能)符号语言功能使用名词或者没有真实呈现的代表实际物体的图片的功能,我们称之为符号语言功能。 2 2、自我中心:、自
15、我中心:不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山实验三山实验”集体的独白集体的独白集体的独白集体的独白(设计对白)(设计对白)村长:你有兄弟吗?村长:你有兄弟吗?轩轩:有。轩轩:有。村长:他的名字是什么?村长:他的名字是什么?轩轩:皓皓。轩轩:皓皓。村长:皓皓有兄弟吗?村长:皓皓有兄弟吗?轩轩:没有。轩轩:没有。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3.不可逆性不可逆性 4、不守恒性不守恒性 同形状的两个杯子,投入同等数量的小珠,然后其中的一杯倒入另一个细长的杯子中,要儿童判断哪一个杯子里小珠多,儿童会认为细长的杯子中的小珠多,因为他只关注到了
16、杯子的高度。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3.具具体运算阶段(体运算阶段(711711、1212岁)岁) 特点:具有“运算”能力,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或事物表象。(而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都没有运算) 具体运算有如下特点: 1)具具体性体性 即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和事物的表象,即这时儿童所具有内化的、可逆的、守恒的、具有整体性的动作,只有在事物形象或表象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否则便不能进行。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以以关系的传递性问题关系的传递性问题为例为例以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现: 给儿童看两根棍子A和B,其中A比B要长一些,儿童能正确辨别A长于
17、B;再给儿童看两根棍子B和C,B比C要长一些,儿童也能辨别B比C长。这时,即使不将A和C这两根棍直接进行比较,儿童也能推断出A比C长。完全用语言的方式呈现类似的问题完全用语言的方式呈现类似的问题 如果问“小王比小明高一些,小明又比小张高一些,那么三人之中谁最高?”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2 2)具)具体运算已具有体运算已具有可可逆性逆性、统一性和补偿性、统一性和补偿性 1+1=2 1=2-11+1=2 1=2-1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3 3)具)具体运算已经具有守恒性体运算已经具有守恒性 运算的基本特点是守恒。守恒是内化的和可逆的动作。 在前运算阶段,
18、儿童产生了内化的动作表象,但是因为思维的直观性而无法进行可逆的操作,因此不能达到守恒。只有当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才算达到了守恒。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4 4)祛)祛除自我中心除自我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祛除了“自我中心”,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能以他人的身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这也是因为其具有运算能力。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5 5)群)群集运算集运算已具有归类和排序的能力已具有归类和排序的能力 群集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概念。皮亚杰以群集运算来说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 群集运算的典型特点是能对事物的类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综合,正
19、确的分类、排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4.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1岁岁- -成年成年) )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在具体运算结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就逐步发展出新的运算结构,这就是与成人接近的形式运算。 形形式运算的特点:式运算的特点: 1 1)指)指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具有必然的推理效与形式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具有必然的推理效力,脱离了具体事物。力,脱离了具体事物。 如进行纯粹的逻辑运算、代数运算等
20、。如进行纯粹的逻辑运算、代数运算等。和老师讨论代数问题的14岁少年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2 2)已)已经能够进行经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假设演绎推理”。 形式思维本质上是“假设演绎推理”,只问推理过程是否正确,而不问实际内容是否正确。例如:“一切生物起源于火星”,则人也起源于火星。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思维会对其人格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呢?1.1.理想主义理想主义2.2.长期价值观长期价值观3.3.伪善伪善4.4.创造力创造力5.5.耍笨耍笨6.6.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7.7.白日梦白日梦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3)3)青春期自
21、我中心青春期自我中心5.5.发发展阶段观点总结展阶段观点总结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 (四四) )皮亚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评述杰认知发展理论评述 u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提出“发展史一种建构的过程”;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u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受到的批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受到的批评生物倾向以及忽视社会文化影响;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对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 感知运动阶段辩证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五)(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上应用论在教学上应用教育应当适应儿童当前的发展阶段教育应当促进儿童内部的积极主动建构过程教育应当确定个体的发展水平差异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