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诊七年制:肝功能检查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诊七年制:肝功能检查PPT文档(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脏的基本功能肝脏的基本功能l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代谢、具有代谢、生物转化和解毒、分泌与排泄等多种生物转化和解毒、分泌与排泄等多种重要功能。重要功能。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试验、肝癌标志物和肝炎病包括:肝功能试验、肝癌标志物和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毒血清标志物。l肝功能试验:为了解肝脏功能状态设肝功能试验:为了解肝脏功能状态设计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计的实验室检查方法。l肝功能试验包括:蛋白质代谢、脂类肝功能试验包括: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胆红素代谢、胆汁酸代谢检查、代谢、胆红素代谢、胆汁酸代谢检查、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2、。第五章第五章 第二节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的检查蛋白质代谢的检查l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清蛋白、清蛋白(Albumin,ALB)和球蛋白和球蛋白(globulin)比值比值测定测定l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 l血清前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l心肌蛋白心肌蛋白l特殊蛋白特殊蛋白 l血浆凝血因子血浆凝血因子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比值测定白比值测定l90%以上的蛋白质和全部的清蛋白、多以上的蛋白质和全部的清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种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比
3、值的测定,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比值的测定,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l清蛋白是正常人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清蛋白是正常人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成,半衰期成,半衰期1519天。天。lALB功能:维持胶体渗透压;内源性营功能:维持胶体渗透压;内源性营养源;作为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养源;作为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参考值】l临床上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用溴甲临床上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用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酚绿法测定白蛋白。l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蛋白6080g/L ,l白蛋白白蛋白4055g/L ,l球蛋白球蛋白2030g/L ;l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A/G)为)为
4、1.52.5:1 【临床意义】l血清血清TP降低与降低与ALB减少相平行,血清减少相平行,血清TP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l由于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及由于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及ALB的半的半衰期较长,故衰期较长,故TP、ALB、A/G的检测用的检测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于反映慢性肝损害,并反映肝实质细胞,并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储备功能。(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总蛋白及白蛋白同时降低肝细胞损害: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细胞损害: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ALB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
5、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若治疗后不良;若治疗后ALB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治疗有效。TP60g/L或或 ALB25g/L,称低,称低蛋白血症,易引起浮肿、胸水、腹水。蛋白血症,易引起浮肿、胸水、腹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肠结核、烧伤、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肠结核、烧伤、大出血。大出血。消耗增多: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消耗增多: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慢性肝脏疾病:慢活肝、肝硬化、酒精肝、慢性肝脏疾病:慢活肝、肝硬化、酒精肝、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自身免疫性
6、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关、胶原疾、类风关、胶原疾病和弥漫性皮肤病常是多克隆病和弥漫性皮肤病常是多克隆病的常见病病的常见病因。因。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和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和巨球蛋白血症是单克隆巨球蛋白血症是单克隆病的常见病因。病的常见病因。慢性炎症和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麻慢性炎症和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麻风病、慢性血吸虫病等。风病、慢性血吸虫病等。(4)血清球蛋白降低:)血清球蛋白降低:l生理性小于生理性小于3岁的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岁的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5)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A/G)倒置)倒置l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慢活肝、肝
7、硬化、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慢活肝、肝硬化、肝癌、肝癌、MM、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原发巨球蛋白血症;l病情好转时白蛋白回升,白蛋白病情好转时白蛋白回升,白蛋白/球蛋白趋球蛋白趋正常。正常。二、血清蛋白电泳二、血清蛋白电泳【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l血清中蛋白质在血清中蛋白质在pH8.6的缓冲液中带负电荷,的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l因血清中各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带电量因血清中各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带电量有差异,加上分子量大小不一,故在同一有差异,加上分子量大小不一,故在同一电场中迁移率不同。电场中迁移率不同。l
8、血清蛋白按其泳动速度分五条带从正极起血清蛋白按其泳动速度分五条带从正极起依次为:依次为:ALB、a1-球蛋白、球蛋白、a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和球蛋白和r-球蛋白球蛋白。【临床意义】肝脏疾病:肝脏疾病:ALB减少,减少,r-球蛋白增加,球蛋白增加,可出现可出现和和r桥联。桥联。M蛋白血症:单克隆球蛋白明显升高,蛋白血症:单克隆球蛋白明显升高,大部分病人大部分病人M蛋白出现在蛋白出现在和和r区带上。区带上。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a2-球蛋白球蛋白和和-球蛋白升高。球蛋白升高。其他:其他:三、前白蛋白三、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它是一种载体蛋白,能与甲
9、状腺素结合,运它是一种载体蛋白,能与甲状腺素结合,运输维生素输维生素A。前白蛋白由肝细胞细胞合成,半衰期较其它前白蛋白由肝细胞细胞合成,半衰期较其它血浆蛋白短,约血浆蛋白短,约12h,因此比白蛋白更能早,因此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是期反映肝细胞损害,是肝脏损害的早期灵肝脏损害的早期灵敏指标。敏指标。四、心肌蛋白检测四、心肌蛋白检测l1、心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肌钙蛋、肌钙蛋白白I是心肌特有的抗原。是心肌特有的抗原。cTnT、cTnI、CK、和、和CK-MB用于急性心梗的诊断、用于急性心梗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l2、肌红蛋白:、肌红蛋
10、白:Mb 对心梗和某些骨骼肌对心梗和某些骨骼肌损害的诊断有意义损害的诊断有意义l3、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AMI早期诊断指标早期诊断指标、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l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肌肉组织)是肌肉组织收缩的调节蛋白,主要存在于骨骼肌、收缩的调节蛋白,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心肌和平滑肌中,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程中起重要作用。lTn由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肌钙蛋白I(TnI)和肌钙蛋白)和肌钙蛋白C(TnC)三个亚单)三个亚单位组成。位组成。l
11、不同种属的不同种属的cTn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其抗原性相同,因此性,其抗原性相同,因此cTn的种属特异的种属特异性较低;在骨骼肌和心肌的性较低;在骨骼肌和心肌的cTn同源性较同源性较低,仅低,仅1%2%的交叉。的交叉。l因此,因此,cTn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标志物,其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增高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血清浓度增高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物。l心肌细胞中的心肌细胞中的cTnT和和cTnI是唯一存在于是唯一存在于心肌中的收缩蛋白,对心肌坏死或损伤心肌中的收缩蛋白,对心肌坏死或损伤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肌原纤维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肌原纤维
12、中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释放缓慢。中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释放缓慢。lcTnT、cTnI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相结合是目前心肌损)相结合是目前心肌损伤,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最具有伤,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最具有特异性、敏感性的标志物。特异性、敏感性的标志物。2、肌红蛋白(肌红蛋白(myoglobin,Mb)lMb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lMb是是AMI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生化标志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生化标志物,在心梗发生后物,在心梗发生后1小时就释放入血,小时就释放入血,2至至4小时明显升高。小时明显升高。lAMI患者血清患者
13、血清Mb的升高幅度和持续时的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和心肌坏死程度呈明显间与梗死面积和心肌坏死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正相关。五、血浆凝血因子凝血因子l凝血因子半衰期比凝血因子半衰期比ALB短,尤其是短,尤其是维生素维生素K依依赖因子(赖因子(、),),所以凝血因子检所以凝血因子检测可作为测可作为肝脏疾病早期的过筛试验肝脏疾病早期的过筛试验。l过筛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过筛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rothrombin time,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t
14、hrombin time,TT)、抗凝血酶、抗凝血酶 (AT-)。l肝脏疾患是时,肝脏疾患是时,PT延长、延长、APTT延长、延长、TT延长、延长、AT-降低。降低。六、特殊蛋白检测l结合珠蛋白(结合珠蛋白(HP)l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MET Hb)l高铁血红素白蛋白(高铁血红素白蛋白(MET ALB)l血清血清a1-酸性糖蛋白(酸性糖蛋白( a1-AG或或AAG )l血清血清a-抗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 a1- AT)l血清血清a2-巨球蛋白(巨球蛋白( a2-M )l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蓝蛋白(CP)l血清纤维结合蛋白(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第六章第六章 第二节第二节 肝脏病的临
15、床生化检查肝脏病的临床生化检查一、一、 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l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和破坏的产物。l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然后代谢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然后代谢生成游离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亚生成游离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亚铁原卟啉)经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的作铁原卟啉)经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生成胆绿素,进一步被催化而还原用,生成胆绿素,进一步被催化而还原为胆红素。为胆红素。 一、胆红素代谢检查一、胆红素代谢检查 正常人正常人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
16、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l游离的胆红素在血流中与游离的胆红素在血流中与ALB结合形成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l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自由透过各种生物膜,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自由透过各种生物膜,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结合胆红素的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形成l非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窦非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窦状隙胆红素与状隙胆红素与ALB分离后,很快被肝细分离后,很快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Y、Z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被运往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被运往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l在光面内质
17、网胆红素与在光面内质网胆红素与Y、Z蛋白分离,蛋白分离,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胆红素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作用,形成单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作用,形成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即为结合胆红素。素,即为结合胆红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胆红素的肝肠循环l结合胆红素穿过肝细胞膜,进入胆小管,结合胆红素穿过肝细胞膜,进入胆小管,随胆汁到肠道。随胆汁到肠道。l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进行水解、还原反应、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进行水解、还原反应、脱去葡萄糖醛酸和加氢,生成尿胆素原和脱去葡萄糖醛酸和加氢,生成尿胆素原和尿胆素,大部分随粪便
18、排出。尿胆素,大部分随粪便排出。l约约20%的尿胆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脉入的尿胆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脉入肝,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再随胆汁入肝,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再随胆汁入肠,这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肠,这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非结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的总和。合胆红素的总和。【参考值】【参考值】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1.7 17.1u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黄疸程度:)黄疸程度: TBIL 1734umol/L为隐性黄疸;为隐性黄疸; TBIL 34170umol
19、/L为轻度黄疸;为轻度黄疸; TBIL 170340umol/L为中度黄疸;为中度黄疸; TBIL 340umol/L为重度黄疸。为重度黄疸。【临床意义临床意义】(2)黄疸类型:)黄疸类型:l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非结合胆红素(间接)和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IBIL)增高为溶血性黄疸;)增高为溶血性黄疸;l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结合胆红素(直接胆)和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红素,DBIL)增高为阻塞性黄疸;)增高为阻塞性黄疸;l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红素,DBIL)及非结合胆红素(间
20、接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三者都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三者都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测定方法测定方法l血清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l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1分钟胆红素分钟胆红素l非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非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红素l1、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不存在于尿中;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不存在于尿中;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正常人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
21、。正常人阴性,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阈阴性,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阈34umol/L,便自尿中排出。,便自尿中排出。l2、临床意义:阳性提示结合胆红素增高,如、临床意义:阳性提示结合胆红素增高,如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害,碱中毒等。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害,碱中毒等。尿胆原尿胆原l来自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当肾小管对尿来自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当肾小管对尿胆原的重吸收减少和肠道尿胆原生成增胆原的重吸收减少和肠道尿胆原生成增多,尿中出现尿胆原增加多,尿中出现尿胆原增加【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多见于,肝细胞受损、溶贫、内出血、增多见于,肝细胞受损、溶贫、内出血、肠梗阻等。肠梗阻等。减少见于,胆道梗阻、新
22、生儿长期用广谱减少见于,胆道梗阻、新生儿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二、胆汁酸代谢功能检测二、胆汁酸代谢功能检测l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的主要成分: 胆汁酸盐、胆红素、胆汁酸盐、胆红素、胆固醇,其中以胆汁酸盐含量最多。胆固醇,其中以胆汁酸盐含量最多。l初级胆汁酸: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初级胆汁酸: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酸。l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作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作用下分别转变为脱氧胆酸、石胆酸,称用下分别转变为脱氧胆酸、石胆酸,称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l结合胆汁酸:结合胆汁
23、酸: 胆汁酸在肝细胞内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胆汁酸在肝细胞内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生成如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合,生成如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等,称结合胆牛磺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等,称结合胆汁酸,胆汁的主要形式,在肠道细菌作用汁酸,胆汁的主要形式,在肠道细菌作用下,水解脱去甘氨酸或牛磺酸而成游离的下,水解脱去甘氨酸或牛磺酸而成游离的胆汁酸。胆汁酸。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胆固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胆固醇在肝脏合成,随胆汁排入肠道,经过醇在肝脏合成,随胆汁排入肠道,经过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重吸收,经门静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重吸收
24、,经门静脉入血回肝,再由肝细胞摄取,少量进脉入血回肝,再由肝细胞摄取,少量进入血液,入血液,90%至至95%再分泌入胆汁,形再分泌入胆汁,形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胆汁酸具有促进脂类食物和脂溶性维生胆汁酸具有促进脂类食物和脂溶性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并维持胆汁中胆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并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状态起重要作用。促进胆汁固醇的溶解状态起重要作用。促进胆汁分泌的利胆作用。分泌的利胆作用。l胆汁酸减少常导致肝内结石。胆汁酸减少常导致肝内结石。l胆汁酸见于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等。胆汁酸见于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等。第五章第五章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临床
25、酶学检查临床酶学检查l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l同工酶:同工酶:具有相同催化活性,但分子结具有相同催化活性,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反应等不相同的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反应等不相同的一组酶,又称同工异构酶。一组酶,又称同工异构酶。l这些酶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组织,或在同这些酶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组织,或在同一组织、同一细胞的不同细胞器中,因一组织、同一细胞的不同细胞器中,因此同工酶的测定增加对肝胆系统疾病的此同工酶的测定增加对肝胆系统疾病的鉴别能力。鉴别能力。一、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一、肝脏病常用的血清酶ALT、AST、ALP、GGT、AFU、GLDH、MAO、PH、C
26、hE等。等。常用报告方式:常用报告方式: U/L ULN(upper limits of normal)(一)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血清氨基转移酶l血清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血清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 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是丙氨酸氨基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酶(AST)。)。l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肾脏、心肌等组织中;AST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肾脏等组织中。在肝细胞中,织中。在肝细胞中,ALT主要
27、在非线粒主要在非线粒体中,而体中,而AST约约80%存在于线粒体内。存在于线粒体内。l 在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通透性增加,在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通透性增加,胞浆中的胞浆中的ALT和和AST释放入血浆,使血清释放入血浆,使血清ALT和和AST酶活性升高,中度肝损害时,酶活性升高,中度肝损害时,ALT漏出率远大于漏出率远大于AST,ALT测定反映肝细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灵敏度较胞损害的灵敏度较AST高。高。l 肝严重受损时,线粒体亦受损,导致肝严重受损时,线粒体亦受损,导致血清血清AST升高。升高。l【参考值】【参考值】ALT 540U/L; AST 540U/L; ALT/AST1【临床意义临床
28、意义】l1、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lALT和和AST均显著升高,可达均显著升高,可达2050ULN,甚至甚至100ULN,ALT/AST1,是诊断病毒,是诊断病毒性肝炎重要手段。性肝炎重要手段。l急肝恢复期急肝恢复期ALT和和AST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提示转为慢肝;提示转为慢肝;l若黄疸加深,酶活性反而下降,即若黄疸加深,酶活性反而下降,即“胆酶胆酶分离分离”现象,提示急重肝,肝细胞严重环现象,提示急重肝,肝细胞严重环死,预后不佳。死,预后不佳。【临床意义临床意义】2、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ALT和和AST均轻度升均轻度升高(高(100200U/L)或正
29、常,)或正常,ALT/AST1;若;若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活动期可能。3、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炎:癌等非病毒性肝炎:ALT和和AST均轻度均轻度升高(升高(100200U/L)或正常,且)或正常,且ALT/AST1。AST同工酶同工酶l胞浆胞浆AST(ASTs)l线粒体线粒体AST(ASTm)l轻、中度急性肝炎,轻、中度急性肝炎,ASTs上升为主,上升为主,ASTm正常正常l重症肝炎、暴发性肝炎、酒精肝、心梗、重症肝炎、暴发性肝炎、酒精肝、心梗、妊娠脂肪肝以妊娠脂肪肝以ASTm升高为主。
30、升高为主。(二)谷氨酸脱氢酶(二)谷氨酸脱氢酶(GLDH)l主要分布于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线粒体主要分布于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线粒体中,是反映肝实质(线粒体)损害的敏中,是反映肝实质(线粒体)损害的敏感指标。感指标。(三)(三) -L-岩藻糖苷酶岩藻糖苷酶(AFU)lAFU是是一一种种溶溶酶酶体体酸酸性性水水解解酶酶,参参与与体体内内寡寡糖糖、糖糖蛋蛋白白、糖糖脂脂的的代代谢谢。琼琼脂脂糖糖凝凝胶胶等等电电聚聚焦焦电电泳泳分分析析鉴鉴别别正正常常人人、肝肝炎、肝癌有一定价值。炎、肝癌有一定价值。lAFU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其活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其活性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疗效、估计预后性
31、动态曲线对判断肝癌疗效、估计预后和预报复发有极重要的意义。和预报复发有极重要的意义。 (四)碱性磷酸酶(四)碱性磷酸酶(ALP)l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在肝脏、)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l在肝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血窦侧和毛细在肝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的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肠。肝胆管侧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肠。肝胆疾病时由于胆疾病时由于ALP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引起血清ALP升高。升高。l【参考值】成人【参考值】成人 40150U/L; 儿童
32、儿童2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肝内胆汁淤积,胆道结石、肝内胆汁淤积,ALP升高显升高显著。著。l骨髂疾病: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髂疾病: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甲旁亢、骨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甲旁亢、骨转移癌。转移癌。l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生理性升高。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生理性升高。ALP同工酶同工酶l有有6种同工酶:种同工酶:ALP2、ALP3、ALP4、ALP5、分别为肝型、骨型、胎盘型、小、分别为肝型、骨型、胎盘型、小肠型。肠型。l正常血清以正常血清以ALP2为主,急性
33、肝炎为主,急性肝炎ALP2明显增高,肝硬化明显增高,肝硬化ALP5明显增高。明显增高。(五)(五)r-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 lr-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肝脏中广泛)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增高。l【参考值】【参考值】 50U/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肝癌。硬化性胆管炎、肝癌。l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34、肝硬化。l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同工酶同工酶lGGT2对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联合联合AFP正确率可达正确率可达94.4% 。(六)单胺氧化酶(六)单胺氧化酶(MAO)l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MAO)分布于肝、肾、胰、)分布于肝、肾、胰、心,肝中心,肝中MAO来源于线粒体。来源于线粒体。l血清中血清中MAO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呈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肝脏病变:对早期肝硬化反应
35、不敏感。肝脏病变:对早期肝硬化反应不敏感。l肝外疾病:肝外疾病:(七)脯氨酰羟化酶(七)脯氨酰羟化酶(PH)l脯氨酰羟化酶:胶原纤维合成酶,肝纤脯氨酰羟化酶:胶原纤维合成酶,肝纤维化时,肝脏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清维化时,肝脏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清中中PH增高,故增高,故PH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指标。指标。l肝硬化、肝血吸虫肝硬化、肝血吸虫PH明显升高,明显升高,l可作为随访指标。可作为随访指标。PH活性进行性增高,活性进行性增高,提示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加重,下降则提示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加重,下降则治疗有效。治疗有效。(八)胆碱酯酶(八)胆碱酯酶(C hE)l用于肝损伤和有机
36、磷中毒诊断用于肝损伤和有机磷中毒诊断l【参考值】【参考值】 3000080000U/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1、降低:有机磷中毒、肝实质损害。、降低:有机磷中毒、肝实质损害。l2、增高:脂肪肝、肾病、肥胖。、增高:脂肪肝、肾病、肥胖。二、心肌损伤相关酶检测二、心肌损伤相关酶检测l临床常用心肌酶谱:临床常用心肌酶谱:CK及其同工酶、及其同工酶、AST、LDH及其同工酶、及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羟丁酸脱氢酶(酶(-HBDH)。)。l20世纪世纪50年代,发现年代,发现LDH、AST、 HBDH;l60年代,肯定了年代,肯定了CK;l70年代,年代,CK-MB、LDH1。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原
37、则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原则l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必须具有科学的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必须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合理选择肝脏功能检查项目,临床思维,合理选择肝脏功能检查项目,并从检验结果中正确判断肝脏功能状况。并从检验结果中正确判断肝脏功能状况。l必要时可选择肝脏影像学、血清肝炎病毒必要时可选择肝脏影像学、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肝癌标志物等检测技术,并结合标志物及肝癌标志物等检测技术,并结合患者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对肝脏功能患者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对肝脏功能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原则肝脏病检查项目的选择原则l1、健康体检:选择、健康体检:选择ALT,肝炎
38、标志物,肝炎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甲、丙、丁、戊肝)可(乙肝两对半,甲、丙、丁、戊肝)可发现病毒性肝炎。加上血清蛋白,白发现病毒性肝炎。加上血清蛋白,白/球球比值测定,可发现慢性肝病。比值测定,可发现慢性肝病。l2、疑无黄疸肝炎:急性患者查、疑无黄疸肝炎:急性患者查ALT,前,前清蛋白、胆汁酸、尿胆原及肝炎标志物。清蛋白、胆汁酸、尿胆原及肝炎标志物。慢性肝病加查慢性肝病加查AST、ALP、GGT,血清,血清蛋白电泳及血清蛋白和白蛋白电泳及血清蛋白和白/球比值测定。球比值测定。3、对黄疸患者的鉴别诊断:、对黄疸患者的鉴别诊断:查血清查血清TBIL,DBIL,IBIL;尿胆红素,尿;尿胆红素,尿胆原
39、;胆原;ALP、GGT、胆汁酸。先天性非溶、胆汁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时加查靛氰绿滞留率试验血性黄疸时加查靛氰绿滞留率试验(ICGR)。)。4、怀疑原发性肝癌:肝功能试验、怀疑原发性肝癌:肝功能试验+肿瘤标记肿瘤标记物(物(AFP、CEA、CA19-9););GGT、ALP及其同工酶。及其同工酶。5、怀疑肝硬化、肝纤维化:、怀疑肝硬化、肝纤维化:ALT、AST、TBIL、TP、ALB、蛋白电泳;加查、蛋白电泳;加查MAO、PH及及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回回 顾顾l肝功能试验:为了解肝脏功能状态肝功能试验:为了解肝脏功能状态设计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设计的实验室检查方法。l肝功能试验包括:蛋白质代谢、脂肝功能试验包括: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胆红素代谢、胆汁酸代谢类代谢、胆红素代谢、胆汁酸代谢检查、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检查、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