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8497161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苏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张九龄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苏轼文言文复习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掌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心态掌握作者复杂的情感、心态复习指导(分钟)1、背诵课文2、读翻译和课下注解3、温习课堂笔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睡,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吾两人者耳。 重温课文重温课文一、重点字词一、重点字词欣然欣然念念户户遂遂寝寝空明空明盖盖但但耳耳高兴的样子。高兴的样子。思考、想到。思考、想到。门。门。于是、就。于是、就。睡。睡。形容水的澄澈。形容水的澄澈。原来是。原来是。只是。只是。罢了。罢了。二、句子翻译v1、念无与为乐者、念无与为乐者v想到没有

3、可以交谈取乐的人。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v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v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的影子呀v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两人耳。v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荇交横,

4、盖竹柏影也。 赏析赏析:此句描写运用:此句描写运用比喻比喻的修辞,将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趣。“积水空明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清澈透明明,“藻、荇交横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清丽淡雅。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点。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一个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似幻的美妙境界。的美妙境界。三、句子赏析赏月的欣喜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自我排遣的达观达观四、作者思想

5、感情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中“闲人闲人”的含义的含义有哪几层?有哪几层?闲人的含义(闲人的含义(1)被闲置之人即被)被闲置之人即被贬官之人。为不得志的自嘲之语。贬官之人。为不得志的自嘲之语。(2)指清闲自在之人,可见其)指清闲自在之人,可见其能自解、自慰,表现了作者旷达能自解、自慰,表现了作者旷达胸襟。胸襟。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

6、、“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15分钟)1、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作者是如何巧喻月色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的特点?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的,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来寝怀民亦来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理

7、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投,命运相同3 3、“闲人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者怎样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人生的感情尽在其中。反映了作者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4、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样的心态?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心态。当时

8、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来酬,心忧政事。自谓心忧政事。自谓“闲人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又自嘲自解的心态。5、文中、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

9、见。只要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闲”?。入夜即入夜即“解衣欲睡解衣欲睡”,“闲闲”;见;见“月色入月色入户户”,便,便“欣然起行欣然起行”,“闲闲”;与张怀民;与张怀民“步于中庭步于中庭”,连,连“竹柏影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细、清楚,两人都很“闲闲”;结尾的;结尾的“闲人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是

10、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闲”反衬作者反衬作者的的“闲闲”。当堂训练一当堂训练一1.我国民间有我国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的说法,其中的法,其中的“三父子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是本文的作者_,其弟其弟_、其父、其父_。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念念无与为乐者无与为乐者念:念:_遂遂至承天寺至承天寺遂:遂:_怀民亦未怀民亦未寝寝寝:寝:_相与相与步于中庭步于中庭相与:相与:_苏轼苏轼苏辙苏辙苏洵苏洵考虑,想到考虑,想到就就睡觉睡觉共同,一起共同,一起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11、,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4.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5.说说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人耳”一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一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12、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漫步的悠闲课外延伸当堂训练二(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原三日即下矣。矣。”群臣左右谏曰: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公曰:

13、“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乃降公。卫人卫人闻曰: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记之曰:“。”(选自(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注释】原:原国。原:原国。 期:约定。期:约定。 金:钟。金:钟。 亡:失亡:失去。去。 卫人:卫国人。卫人:卫国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裹十日粮裹十日粮 裹:裹

14、: 君姑待之君姑待之 姑:姑: 、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译文:译文: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携带姑且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攻原得卫者,信也攻原得卫者,信也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

15、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文公语重心长

16、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选文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