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8450791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十九)社会心理学(十九)1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其特点是:特点是:(一)个体性(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二)直接性(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

2、关系,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三)情感性(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3、。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2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 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包括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为。2.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3.情感交流

4、阶段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4.稳定交往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私密性领域,沟

5、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3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I.Altman,1973)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

6、域。我们不能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是夫妻、是亲子,就要求域。我们不能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是夫妻、是亲子,就要求对方完全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对方完全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导致对我们的接纳性下降。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导致对我们的接纳性下降。 4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4个水平。个水平。 首先是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 第二是第二是态度态度,如对人的看法

7、,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 第三是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等;家人的关系等等; 第四是第四是隐私方面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法和行为等等。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有一个例外,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8、5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 1相互性原则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相互的。2 2交换性原则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

9、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6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3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是通过他

10、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4 4、平等原则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让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我门也能和

11、那些与自己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我门也能和那些与自己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心理学家舒茨(W.C.Schutz,1958)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理论。其要点是:(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包容需要 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与他人接触

12、、交往、相容的需要。2.支配需要支配需要 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3.情感需要情感需要 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8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如精神崩溃等。题,比如精神崩溃等。(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

13、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9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主动包容式主动包容式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2.被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3.主动支配式主动支配式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4.被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5.主动情感式主动情感式 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

14、情、亲密。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6.被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10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五)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1、包容需要、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会出现低社会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参加群体活动;如儿童不愿意参加群体活动;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对

15、双亲过分依赖,会出现高社会行为,会出现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与父母适宜沟通沟通、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11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2、支配需要、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16、 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12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3、情感需要、情感需要 如果儿童小的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如果儿童小的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

17、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有亲切关系; 如果儿童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如果儿童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 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的对待自己。缺失感,能恰当的对待自己。13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是按开始是包容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是按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