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8441576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1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材料一: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三分钱,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材料二: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仅是644元。据威海统计局记录,威海职工工资:1949年是40元,1978年仅是702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材料三:1978年,我国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

2、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材料四:1972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教师导入:同学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吗?贫困的中国农村,困窘的中国城市,低效的中国企业,封闭的中国社会决定了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课堂。第第9 9课对外开放课对外开放史料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

3、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史料2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窗口”是深圳。史料1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深圳是个试验,经济特区

4、还是一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在邓小平同志眼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办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在世界经济性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贡献。史料2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5、?(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养管理人才。(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史料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史料2加入WTO,使得中国对外开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进一步开放的大趋势已经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是什么?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

6、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史料1中国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从试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扩大开放领域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到沿江、沿边、扩大内陆省会城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史料2对外开放的过程。三、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

7、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无法独立自主;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课堂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