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8441029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重点难点摘要-知识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知识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222回复: ( )1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3-11 1 5 :0 9只看楼主事项目组织内部的知识有哪两种类型?1、显性知识:指有关项目组织的人员以及外部技术调查报告等表面的信息,是可以表达的、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也就是说,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正式、系统的语言表述和沟通的知识,它以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存在。2、隐性知识:指个人技能的基础,是通过试验、犯错、纠正的循环往复而从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惯例。它一般是以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缪什么是知识管理成功的基本要求?1、领导重视并

2、亲自参与2、制定合理的知识管理发展战略3、 建立一个来自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的知识管理部门4、为知识管理的开展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5、培养知识共享与使用的文化分 享 转 发季什么是显性知识管理?其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显性知识管理也可以被理解为有目的的活动的顺序框架, 这些活动被设计用来进行实际的管理决策和形成组织活动, 最终目标是取得设计开发成果上的收益。显性知识管理是一个战略过程,有五个步骤对实现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是必需的:1 、采 集 ( H A R V E S T I N G )2 、过 滤 ( F I L T E R I N G )3 、组 织 ( C O N F I G U

3、 R A T I O N )4 、传 播 (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 )5 、应 用 ( A P P L I C A T I O N )然要想达到知识学习与共享,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员工的交流机会,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员工的交流机会?1 、公司物理环境的改造2 、组织结构扁平化3 、设立网络虚拟社区分 享 转 发要想达到知识学习与共享,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员工的交流机会,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员工的交流机会?1 、公司物理环境的改造2 、 ( )3 、设 立 ( )社区分 享 转 发项目组织内部的知识有哪两种类型?你知道吗?1、 ( ):指有关项目组织的人

4、员以及外部技术调查报告等表面的信息,是可以表达的、物质存在的、可确知的,也就是说,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正式、系统的语言表述和沟通的知识,它以( )、文件、数据库、 ( )、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存在。2、 ( ):指个人技能的基础,是通过试验、犯错、纠正的循环往复而从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惯例。它一般 是 以 ()、团队和组织的经验、印象、 ( )、组织文化、 ( )等形式存在。分 享 转 发项目组织在制度平台建设上应做到的四点 复制链接 查看: 二二回复: 。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9-06 1 9 :3 3 只看楼主构建项目知识管理的制度平台是项目知识管理建设中的“ 基础建设”,它为

5、组织知识管理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据、组织支持与设置支持。项目组织在制度平台的建设上应做到以下四点:1、创造更多的员工间交流的机会2、建立知识索引3、项目组织高层的参与和支持4、与绩效评估体系的结合隐性知识的概念与特征 复制链接 查看: 小; 回复: 。1*字体大小:t T 发表于2011-09-06 1 9 :3 8 只看楼主1、概念:隐性知识,即属于个人思维或者诀窍之类的东西,它深深藏于一个组织的经营实践过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 “ 某一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方工 ,0隐性知识包括关系、价值、规范、标准等,它极难细分、复制和传播,因而是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2、主要特征:( 1 )难于理解,难

6、以用数学、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达,交流与转化速度相对较慢,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等。( 2 )默会性( 3 )可共享性隐性知识的层次和转化 复制链接查看: 皿回复: o1 *字体大小:t T一发表于2 0 1 1 - 0 9 - 0 6 1 9 : 4 5 只看楼主1、隐性知识的层次分析:( 1 )员工个体拥有的隐性知识( 2 )群体( 团队、部门) 拥有的隐性知识( 3 )组织级拥有的隐性知识( 4 )从组织外部获取的隐性知识2、各层次之间的流动与转化( 1 )在相关的员工个体之间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2 )

7、在相关的员工个体与群体之间通过社会化模式或外部化模式,员工个体隐性知识向群体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群体隐性知识向员工个体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3 )通过社会化模式或外部化模式,员工个体隐性知识向项目组织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组织级隐性知识向员工个体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4 )相关的群体之间也经常存在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5 )群体与项目组织级之间,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分 享 转 发隐性知识的共享方法:( 1 )编码化:将知识编码促进知识流动,并且有助于将个人知识和局部知识转化为组织水平的知识。编码化意味着知识被转换成易于传递的“ 明

8、确的和不模糊的”信息,这需要从人们头脑中取出信息,结构化并降低其复杂性使其表现成物理目标或描述在纸上。( 2 )面对面交流:隐性知识经常是模糊的和特殊情景的,获取它的意义及同新情景的相关性需要组织成员间的积极注意和相互交流。( 3 ) 人员轮换:共享隐性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伴随着拥有该知识的人员的流动。( 4 ) 网络:内部网络是共享知识的桥梁。隐性知识共享途径的研究 复制链接查看:I : 回复: 。1 *字体大小:t T二! 发表于2 0 1 1 - 0 9 - 0 6 1 9 : 5 4只看楼主隐性知识共享途径研究:( 1 ) 创建学习型设计开发组织,充分发挥知识团队的作用。( 2 )

9、 构建项目组织内部的信任机制。( 3 ) 项目组织隐性知识的编码化。( 4 ) 设立知识主管,加强隐性知识学习与共享。( 5 ) 项目组织内部建立限制知识垄断的机制。( 6 ) 通过利益驱动,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7 ) 创建以人为本的项目组织文化。对于一个项目组织而言,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有:( 1 ) 物化在仪器设备上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隐性知识( 2 )体现在设计开发文档、资料中的隐性知识( 3 )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项目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实施步骤:( 1 )忘却片面的假设和观念( 2 )评价项目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 )制定项目中隐性知识共享计划( 4 )小范围的试验(

10、5 )隐性知识共享方法的推广( 6 )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 7 )项目中隐性知识共享经验的积累与推广、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有:( 1 )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 2 )有利于设计开发组织的知识更新和深化( 3 )有利于设计开发组织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 4 )有利于设计开发组织掌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 )有助于增强设计开发组织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信息系统项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复制链接查看: ,回复1*字体大小:t T一发表于2011-09-06 2 0 :0 3 只看楼主设计开发项目管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 )设计开发项目中知识产权的管理( 2 )设计

11、开发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具体地说,包括:( 1 )知识产权/ 知识资产战略管理( 2 )知识管理技术的知识产权( 3 )知识管理文档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定义 复制链接 查看: 回 回复: ( )Is字体大小:t T 发表于2011-09-06 2 0 :1 2只看楼主1、国内的定义一般为:知识产权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或.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力成果完成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2、知识产权的分类:( 1 )创造性成果权利,包括专利权、集成电路权、版权、软件著作权等;( 2 )识别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其它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

12、性标记权利。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 )专利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2 )商标权( 3 )版权3、知识产权的主要特征:( 1 )专有性:指知识产权为其所有者享有,不经法律特殊规定或所有者同意,任何人不得获得、使用或出售。(2 )地域性:指知识产权必须根据所在国家或特定地区的法律而取得,原则上只能在该国或地区的范围内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3 )时间性:指知识产权只能在法定的期限内才有效,这说明所有者享有的专有权利是有时间限制的。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体现在:( 1 )确认知识产品的产权所有权,保护知识产品所有者权益,激励知识产品的创造。( 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通过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可以:( 1 )激励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提高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 2 )有效配置科技资源( 3 )促进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 4 )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吸纳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