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8428553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DF 页数:97 大小:20.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 考 试 ( 综合)01-中医内科学1、感冒的基本病因- 风邪。2、“ 风者百病之始也”一出 自 素问? 骨空论3、 感冒一词一 出 自 北 宋 仁斋直指方4、 辛 温 与 辛 凉 的 立 论 一 出 自 丹溪心法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一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一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一有表证则属于感冒。8、咳 嗽 一词出 自 内经 。9、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 独 肺 也 : 一出自 素问? 咳论 。10、“ 咳嗽之要 一日外感,一曰内伤 ”出自 景岳全书 。( 此立论首先提出

2、者一明? 张介宾)11、咳嗽- 是中医内科的单 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 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痰;火。( 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 确 昨 与 喘 的 鉴 别 一 始 于 医学正传明? 虞技。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的鉴别特点。14、“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一 出 自 金匮要略 。一是 论 述 哮病的内容 ( 干扰答案常见 咳嗽、 咳喘、 哮喘)15、 哮 喘 一 始 见 于 丹溪心法 。提 出 “ 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一宿痰伏肺( 夙根学说) ,外邪引动。17、哮与喘的关系 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3、。18、哮与喘的鉴别:( 哮多兼喘;喘未必哮)( 哮分寒热;喘分虚实。 )哮: 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t ;突然、反复发作喘: 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t t :陈旧、持续发作( 急、慢性、迁延性)19、哮病的治疗原则一发时治标( 祛痰理气) ;缓时治本( 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 多责于肺、肾。21、喘病的虚实鉴别: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22、喘病始 见 于 内经 。“ 肺高则上气肩息” 灵枢 。上气指喘证症状。23、“ 实喘者有邪,邪气

4、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一出 自 景岳全书 。24、” 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 临证指南医案( 清? 叶天士)25、“ 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一 喘 证治疗原则。出 自 类证治裁( 清? 林佩琴)26、肺痈始 见 于 金匮要略 。27、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剂一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唐? 孙思邈) 。提 出 活血消痈之说。28、肺跨归纳于传染病范畴始 见 于 普济本事方( 宋? 许叔微) 。提 出 肺虫说。一“ 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 二29、 肺熔的治疗* * ( 原则) 一滋阴降火。始于元?朱丹溪。30、我国现存首部肺痛专著一 十药神书( 葛可久)31、杀

5、 虫 与 补 虚 的治疗肺痹原则一始见于 医学正传 。32、肺跨与虚劳的鉴别要点肺痛病位在肺,阴虚为主。虚劳病位在五脏,阴阳俱虚,肾虚为要。33、 肺胀一始 见 于 灵枢? 胀论“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34、痰瘀互结,阻碍肺气一肺胀的病机,始见于 丹溪心法 。35、肺胀一本虚标实;多与肺、心、脾、肾有关。36、 心悸一始 见 于 伤寒杂病论 。37、心悸与怔忡的鉴别:惊悸:症状轻;有诱因;多实;自行缓解;病位浅;功能性。泻实:镇惊安神。怔忡:症状重;无诱因;多虚;持续发作;病位深;器质性。补虚:扶正安神。38、“ 邪在心, 则病心痛”一见 于 灵枢? 五邪- - - - 指胸痹。39、“

6、真心痛,手足背至节”见 于 灵枢?厥病 。40、 提出胸痹分虚、 实 的 分 证 治 疗 一 玉机微义?心痛 。41、 胸痹 一词一始见于 金匮耍略 。 提 出 本虚标实学说。42、胸痹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43、 治疗胸痹的原则 先标后本; 先去邪后扶正。44、不 寐 一 内经称 为 不得卧、目不瞑45、胃不和则卧不安出 自 素问? 逆调论 。46、明? 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机“ 一日气虚,日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47、不寐的病机:实证:心火旺盛。- - - 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火旺盛。虚症: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一 阴 虚 火 旺 ;心脾两虚;心胆气虚。4

7、8、 癫狂 一出自 内经 。 病机十九条中有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49、区 分 癫 与 狂一 难经? 二十难“ 重阴者癫” 、“ 重阳者狂” 。50、提出癫狂与 痰 有密切关系的是 丹溪心法?癫狂 。51、提 出 癫 狂 瘀血学说一“ 气血凝滞脑气” 医林改错清? 王清任。52、 癫 与 狂 的区别: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53、痫病始见于 内经 ,别 称 胎病 、 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54、提 出 痫 与 痰 有密切关系的是 丹溪心法?痛 。55、痴呆的基本病机- - - 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56、厥 证 在 内经 伤寒论中分为:暴厥:

8、寒厥。57、 诸病源候论提 出 尸厥 一词,指出病机一 阴阳离居, 营卫不通, 真气厥乱, 客邪乘之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一辨虚、实为主,源 于 景岳全书 。59、胃痛始见于 内经 , 强调了胃痛与 肝 、 脾的有关。60、将胃脱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 见 于 兰室秘藏 。61、胃痛与真心痛鉴别特点:胃痛:胃脱胀痛;时间长;伴消化道症状;硝甘无效;心电图正常。心痛:胸部闷痛:时间短;伴胸闷放射痛:硝任可缓解;心电图异常。62、 痞满始 见 于 内经 ,见 通 假 否 塞 伤寒论中指出“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63、 呕吐 病名始见于 内经“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64、 噎嗝 病 名 始 见 于 景岳

9、全书 。65、 噎嗝病机责于痰、气、瘀、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66、 呃逆病名始见于 格致余论元? 朱丹溪。“ 呃,病气逆也, ”67、呃逆, 内经谓 之 啰 ( 古音yue)68、 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一实证;寒证;虚热证。69、 腹痛始 见 于 内经 。70、“ 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也。 ”一李东垣。提出三阴经辨证腹痛。71、 泄泻始 见 于 内经 。72、 难经? 第五十七难提 出 五 种 泄 泻 一 “ 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痕泄” 。73、 医宗必读治泄九法一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74、泄泻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

10、关系密切。75、痢疾始见于 内经 。 难经称为 大痼泄 伤寒论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 卜 . 利76、痢疾病名始见于 肘后备急方 痢77、 丹溪心法首先提出痢疾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一“ 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 ”提 出 通因通用原则。78、痢疾三大特征一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脓血。79、便秘始见于 伤寒论 。提 出 阳结 、 阴结学说。80、 圣济总录首 先 提 出 寒 热 虚 实 辨证分类,沿用至今。81、胁痛见于 内经 , 灵枢?五邪篇“ 胁在肝,则两胁中痛。 ”82、胁猫的病机特点- - - 肝气郁结,络脉失养。83、胁痛特点:肝郁气滞一胀痛。肝胆湿热一口苦恶心。 肝血瘀滞一刺

11、痛。 肝阴不足隐痛。84、 黄疸 病 名 始 见 于 素问? 平人气象论 。85、 治疗黄疸的重要方剂 茵陈蒿汤 出自 金匮要略 。总体治则:祛湿、利小便。86、记 教 急黄 、 阴黄证 的 是 诸病源候论和 圣济总录 。87、 茵陈术附汤 一出 自 医学心悟( 程钟龄) 。88、 沈氏尊生书提 出 , 瘟黄概念, 天 行 疫 痂以至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89、 积 聚 始 见 于 内经 。90、首 先 区 别 积 与 聚 的 是 难经?第五十五难“ 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一积属有形,聚属无形。91、 鼓胀病 名 始 见 于 内经 。92、 金匮要略指 出 有 肝 水 、

12、 脾水 、 肾水93、 医学入门首 先 提 出 控 制 食 盐 摄 入 一 “ 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 ”94、 医门法律指 出 “ 凡 有 股 、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 ”95、鼓胀的病位: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肾。96、头痛经脉分布:太 阳 ( 前 ) ;少 阳 ( 两侧) ;阳明;太 阴 ( 后 ) ;少阴;厥 阴 ( 颠 顶 ) 。97、关 于 头痛的特殊名称:真 头 痛 ( 脑出血) ;暑 温 头 痛 ( 流行性脑炎) :春 温 ( 乙型脑炎) 。98、头 痛 病 名 始 见 于 内经 。 素问? 风论中谓 之 首风 、 脑风99、眩晕的五大病因风 、火、痰 、瘀 、虚

13、 。100、眩 晕 始 见 于 内经 ,谓 之 眩冒101、“ 无痰则不作眩”一 出 自 丹溪心法 。102、“ 无虚不能作眩”一出 自 景岳全书 。10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一出 自 素问? 至真要大论 。104、“ 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一 出 自 医学正传o105、中 风 始 见 于 内经 ,以别名而论。106、提 出 “ 络脉空虚”为本的始于张仲景。107、“ 外风”学说、“ 内虚邪中”立论一唐宋以前 。108、“ 内风”立论金元时期。109、四 大 流 派 一 张 元 素 : 病因为热。 刘河间: “ 心火暴盛” 。李东垣:“ 正气自虚” 。朱丹溪:“ 湿痰生热。110、

14、中风病因一风 、火、痰 、虚、气逆、血瘀。1 1 1 ,中风病机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1 1 2 ,中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中风:( 主证) 口舌歪斜。 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口辟: ( 面部症状) 口眼歪斜。 风寒痹阻络脉。痛证:( 发作性)口吐白沫。无后遗症。肝风逆乱。痉证: 抽搐强直; 重者昏迷。 邪壅经络;筋脉挛急。痿证: ( 发病缓慢) 无精神症状。 筋脉失养;弛缓不收。厥证:四肢厥冷; 不省人事。 无后遗症。 气机逆乱:阴阳气血不能顺接。113、 疟 疾 病 名 始 见 于 素问? 疟论 。1 1 4 . 神农本草经记载:常山、蜀漆可治疗疟疾。115、 肘后备急方提

15、出 瘴 气 说 ,指出青蒿为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116、 “ 一岁之间,夫幼相苦,若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 ”一出 自 三 因极一病证方论117、“ 使邪气溃散,速 离 募 原 一 达 原 饮 ,出自 温疫论( 吴有性) 。118、疟疾的病位一半表半里,营卫之间,属少阳经。119、 水肿始 见 于 内经 ,称 为 水 分 类 风水 、林 、湫120、 素问? 水热穴论指出水肿与肺、肾的关系- - - - “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 、“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一 出 自 素问? 至真要大论122、“ 开鬼门,洁净腑。 ”指水肿的治疗原则。123、 金匮要略提 出 风水 皮 水 正水

16、 石水 黄 汗 的水肿分类。124、“ 诸有水者,腰以卜. 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一 出 自 金匮要略125、 济生方( 宋? 严用和)提 出 阴水 阳水说 。倡 导 温 脾 暖 肾 治 法 。126、 丹溪心法? 水肿“ 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 ,大便闭,此属阳水。 ” “ 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滤,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127、水 肿 病 机 要 点 一 肺 失 通 调 ;脾失转输;肾失开合:三焦气化不利。128、阴水、阳水辨证要点:阴水:缓 、虚 、内伤。由下而上;按之如泥;兼:小便不利,大便澹薄。 脾 、肾。阳水:急、实、外邪。由上而下;皮肤光亮;兼:实热证

17、。 肺 、脾 。129、水肿与鼓胀鉴别要点:水肿:眼睑、下肢先肿。 无腹胀及腹部血管异常。 肺 、脾 、肾。鼓胀:腹部肿大,四肢不肿。可有脐周静脉怒张。 肝 、脾 、肾。130、水肿三大治则:上下分治:腰以上发汗。腰以下利小便。阴阳异治:阴水扶正、温脾肾。阳水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活血化瘀:“ 血不利则为水” 。131、 淋 证 始 见 于 内经 。132、 金匮要略称 之 为 淋秘 ,归纳其病机为 热在下焦133、 中藏经( 华佗)八种分类:冷 、热 、气 、劳、膏、砂 、虚 、实 。134、 外台秘要 千金要方五种分类:石、气 、膏、劳、热 。135、 济生方的五种分类:石、气、血 、膏

18、、劳。136、近代六种分类:热 、石 、血 、气 、膏、劳。137、淋证三大特征尿频;尿急;尿痛。138、淋证、癖闭、尿血的鉴别要点:淋证:小便总量正常。痛 。瘾闭:小便总量少或无。不痛。尿血:小便带血。 不痛。139、 尿 浊 ( 大纲新增内容,实属无 聊 )-本证为了应 和 西 医 乳糜尿特 点 ,其本质属于膏淋一证。其辨证、治法、方药一概相同。140、 癖闭始 见 于 内经 。141、 导尿术 记 载 见 于 孙 思 邈 千金要方 。142、郁 证 始 见 于 内经 ,有五郁之说“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 上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 ”143、 脏 燥 与 梅 核 气 两 病 一

19、始 见 于 金匮要略 。144、 丹溪心法提 出六郁之说:气 、血 、痰 、火、湿、食。创 立 六郁汤 越鞠丸145、郁证病位在肝,与心、脾 、肾关系密切。146、血证始 见 于 内经 。 血 证 病 名 始 见 于 医学正传 。147、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出 自 金匮耍咯 。148、治疗吐血三要法一 行血 补肝 降气出 自 先醒斋医学广记149、治血四法 止 血 消 瘀 宁血 补血出 自 血证论150、 景岳全书强 调 血 证 病 机 为 火盛和 气虚 。151、血 证 病 机 “ 惟火惟气耳”的意义:火:实火- - - - 迫血妄行。虚火- - - - 灼伤脉络。气 :气逆一迫血妄行。气

20、 虚 一 气不摄血;脾不统血。152、咳血与吐血的鉴别要点:咳血:咽痒而咳;呼吸道疾病、症状;伴气管分泌物:血色鲜红;血中有泡沫吐血:恶心而吐;消化道疾病、症状;伴胃内容物: 血色深暗;或鲜;大便色黑:153、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血淋:淋漓涩痛。尿血:不痛。154、 痰 饮 病 名 始 见 于 金匮要略 ,并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155、治疗痰饮的基本原则“ 温药和之”出自 金匮要略 。156、提 出 清者为饮,浊者为痰的分类概念始于 仁斋直指方 。157、提 出 “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概念是叶天士。158、痰饮病位在三焦,责于肺、脾 、肾三脏。159、痰 、悬 、溢 、支的辨别要点:痰

21、一 胃 肠 。悬 一 胸 胁 。溢肢体。支- - - - 胸肺。160、 消渴病 名 始 见 于 素问? 奇病论 。 金匮要略立有专篇。161、将消渴明确分类为三消的始于 证治准绳 。“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J162、消渴责于肺、胃、肾三脏。163、消渴三多一少分类特征: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尿多为下消:消瘦为后期。164、汗 证 始 见 于 内经 。 盗 汗 病 名 始 见 于 金匮要略 。165、区别自汗与盗汗 始 于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66、“ 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 营 内 一出 自 临证指南医案167、内伤发热的记载始于 内经

22、,侧重描述阴虚发热。 内 伤 发 热 病 名 始 见 于 症因脉治168、小建 中 汤 治 疗 手 足 烦 热 一 甘 温 除 热 法 。出自 金匮要略 。169、补 中 益 气汤治疗气虚发热一甘温除热法。( 李东垣) 。170、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一治疗五脏热证 小儿药证直诀 。171、用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治疗阳虚发热一 景岳全书172、 虚劳 病名始见于 金匮要略 。173、 难经? 十四难提出 五损 的概念。174、 诸病源候论提 出 五劳 六极 七伤概念。175、 理虚元鉴( 绮石)一虚劳专著。176、“ 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

23、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 虚 之 道 毕 矣 一 出 自 理虚元鉴 。177、 痹证 病名始见于 内经 。178、“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 病因病机说)出 自 素问? 痹论179、五痹之说:骨、筋、脉、肌、皮。- - - - 出自 内经 。180、提 出 热痹 学说的始于 圣济总录 。181、 痹证别名: 历节 金匮耍略 ; 历节风 诸病源候论 ; 白虎病 外台秘要 : 白虎历节 严氏济生方 : 痛风 格致余论 : 鹤膝风 、 鼓槌 风 证治准绳 。182、痹证病机要点一风、寒、湿、热、痰、瘀,滞留经脉。183、痹证疼痛要点:

24、行痹一游走疼痛。痛痹一一得热痛减。着痹 重痛持续。风湿热痹 红肿热痛。184、 痉证 病名始见于 内经 。185、“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一出 自 素问? 至真要大论186、 临证指南医案首先强调痉证与肝的关系密切。187、吴鞠通将痉证分类为虚、实、寒、热。188、 痿证 病名始见于 内经 。189、五痿学说筋、脉、肉、皮、骨。( 各对应五行所主)190、“ 肺热叶焦”一指痿证基本病机,揭示肺阴亏耗导致本病。191、“ 治痿独取阳明” 一痿证治疗基本原则,出自 素问? 痿论 。192、 儒门事亲提 出 “ 痿病无寒”说。193、朱丹溪提出 泻南补北 法一治疗痿证方法之一。

25、194、 景岳全书提 出 精虚 、 血虚的痿证病因学说。195、腰痛分类为外感、内伤。外感责之湿邪,多实证。内伤责之肾精亏虚,多虚证。196、腰痛的疼痛特点:寒 湿 一 重 痛 。湿热一驰痛。瘀血刺痛。肾虚隐痛。197、腰痛辨别肾虚的要点:肾阴虚一热象。肾阳虚寒象。198、腰痛基本病机:寒、湿、瘀阻滞经脉气血。虚- - - - 腰腑失养。- 、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蕨气参寒热解1 .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一荆防败毒散2 .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一银翘散3 .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一新加香盆饮4 .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一参苏饮5 .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一加减威蕤汤6 .“ 寒

26、包火”( 表寒里热) :解表清里一双解汤: 、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 .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一三拗汤合止咳散2 . 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一桑菊饮3 . 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一桑杏汤4 .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一: 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汤6 .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一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 . 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一沙参麦冬汤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 .初期:清肺解表散邪一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一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解毒排脓一加味桔梗

27、汤4 . 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一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L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一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一定喘汤2 .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一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一六君子汤3 )肾虚证:补肾摄钠一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1 .实喘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一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一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一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一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一五磨饮子2 .虚喘1 )肺虚:补

28、肺益气养阴一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一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一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1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一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一真武汤合五苓散3 )痰浊塞肺:涤痰泻肺平喘一苧芮大枣泻肺汤4 )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一越婢加半夏汤5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一涤痰汤七、肺痛阴月火合保真造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一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一百合固金丸合秦无鳖甲散3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一保真汤4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一补天大造丸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

29、龙,饮退正虚肾气丸1 .痰饮1 )脾阳虚弱:温脾化饮一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 )饮留胃肠:攻下逐饮一甘遂半夏汤已椒防黄丸2 . 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一柴枳半夏汤2 )饮停胸胁:逐水祛饮一十枣汤控涎丹3 )络气不和:理气和络一香附旋覆花汤4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一沙参麦气汤、泻白散3 .溢饮 解表化饮一小青龙汤4 . 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一小青龙汤5 . 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一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一玉屏风散2 )营卫不和:调和营卫一桂枝汤3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一当归六黄汤4 )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

30、湿和营一龙胆泻肝汤十、 血证:鼻( 玉龙归山) , 齿( 清水) , 咳( 百泻桑) ,吐( 泻龙归) , 便 ( 黄弟归) , 尿( 小白要归) , 紫H ( 十茜归)1 .鼻出血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一桑菊饮2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一玉女煎3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一龙胆泻肝汤4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一归脾汤2 . 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一桑杏汤2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一泻白散合黛蛤散3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一百合固金丸3 .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一泻心汤合十灰散2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一龙胆泻肝汤3 )

31、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一归脾汤4 . 便血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一地榆散2 )气虚不摄:益气摄血一归脾汤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一黄土汤5 .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一小蓟饮子2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一知柏地黄丸3 )脾不统血. :补脾摄血一归脾汤4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一无比出药丸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一安神定志丸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一归脾汤3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一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一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

32、养心安神一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一桃仁红花煎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一瓜萎藏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一瓜要甦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一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一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一参附汤合右归饮卜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1 .实证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一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一黄连温胆汤2 .虚证1)阴虚火旺:滋

33、阴降火、养心安神一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一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一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1 .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一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一四味回阳饮2 . 血 厥1)实证:活血顺气一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一独参汤3 .食厥 和 中 消 导一神术散合保和丸4 .痰厥:行气豁痰一导痰汤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1 .实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一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一丹桅逍遥散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

34、痰散结一半夏厚朴汤2 .虚证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一甘麦大枣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一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一滋水清肝饮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1. 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2)火 盛 伤 阴 : 滋 阴 降 火 、化痰开窍一顺气导痰汤益气安神一养心汤泻肝清火一生铁落饮安神定志一二阴煎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1)风痰闭阻:2)痰火内盛: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六君子汤涤痰熄风、开窍定痫一定痫丸清汗泻火、化痰开窍一龙胆泻肝汤补益心肾、健脾化痰一大补元煎、十八、胃痛:

35、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1)2)3)4)5)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胃阴亏虚1)2)3)4)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阻气虚阳微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一良附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一保和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一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一丹桓逍遥散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6)瘀血停滞:参饮7)脾胃虚寒:十九、噎膈,活血化瘀、和胃理气一失笑散合丹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一黄黄建中汤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开都、化痰、润燥一启膈散滋养津液、破结行瘀、温补脾肾、泻热散结一沙参麦冬汤滋阴养血一通幽汤益气回阳一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二十、呕吐. 呕邪蕾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

36、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芳香化浊一番香正气散和胃降逆一保和丸和胃降逆一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 )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一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5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一理中丸6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一麦门冬汤二十一、呃逆, 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4 )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一大黄附子汤二十六、 胁痛: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1 )肝气郁结:疏肝理气一柴胡疏肝散2 )肝胆湿热:清热利湿一龙胆泻肝汤3 )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一贯煎4 )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血府逐瘀1 )胃中寒冷:

37、温中散寒、2 )胃火上逆:清热和胃、3 )气机郁滞:顺气解郁、4 )脾胃阳虚:温补脾胃、降逆止呃一丁香散降逆止呃一竹叶石膏汤降逆止呃一五磨饮子和中降逆一理中汤汤二十七、黄疸: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寒湿术附脾建中,热盛黄解陷犀角。湿四脾柴淤逍遥 。5 )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一益胃汤1 )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一茵陈蒿汤二十二、泄泻:泄寒湿蕾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1 )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一蕾香正气散2 )湿热内盛:清热利湿一葛根黄苓黄连汤3 )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一保和丸4 )肝气乘脾:抑肝扶脾一痛泻要方5 )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一参苓白术散6 )肾阳虚衰:温肾

38、健脾、固涩止泻一四神丸二十三、痢疾: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1 )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一芍药汤2 )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一白头翁汤3 )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一胃苓汤4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一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5 )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一驻车丸6 )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一连理汤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滞柴血瘀少腹逐。1 )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一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 )湿热筵滞:通腑泄热一大承气汤3 )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一小建中汤4 )饮食积滞:消食导滞一枳实导滞丸5 )气滞血瘀:疏肝理气、

39、活血化瘀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二十五、便秘. 热秘调承气六磨,气黄血润冷温脾,阴虚增液阳虚济。1 )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一麻子仁丸2 )气秘:顺气导滞通便一六磨汤3 )虚秘:气虚:益气润肠一黄黄汤2 )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一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3 )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一茵陈术附汤4 )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一犀角散加减二十八、积聚,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1 )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一逍遥散2 )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一六磨汤3 )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一金铃子散合失笑散4 )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一膈下逐瘀汤5 )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

40、瘀消积一八珍汤、化积丸: 十九、鼓胀,气柴湿实热中消, 脾苓阴贯淤结调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合胃苓汤2 )寒湿困脾:温中健脾、3 )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合茵陈蒿汤4 )肝脾血瘀:活血化瘀、5 )牌肾阳虚:温补脾肾、合五苓散6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下逐瘀汤除湿散满一柴胡疏肝散行气利水一实脾饮攻下逐水一中满分消丸行气利水一调营饮化气行水一附子理中丸凉血化瘀- - - 贯煎合膈三十、头痛:头痛寒川热苜芷,湿羌肝大肾补元,痰浊半夏瘀通窍,气虚补气血虚四。1 )风寒头痛2 )风热头痛3 )风湿头痛4 )肝阳头痛5 )肾虚头痛疏风散寒一川茸茶调散疏风清热一萼芷石膏汤祛风胜湿一羌活胜湿汤平肝潜阳一天麻钩

41、藤饮养阴补肾一大补元煎6 )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一八珍汤7 )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一半夏白术天血虚:养血润燥一润肠丸麻汤8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一通窍活血汤三十一、 眩晕: 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淤通窍。1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一天麻钩藤饮2 )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一归脾汤3 )肾精不足:阴虚:补肾滋阴一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一右归丸4 )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一半夏天麻白术汤三十二、中风:中风络虚白丸子, 风痰天麻肝阴镇,痰热桃仁痰火林,痰浊涤痰脱参附。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中脏腑:

42、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三十三、 痉证, 痉羌邪热其羚羊,阴四火营阳虚痰,刚葛柔括篓桂枝。1 )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一羌活胜湿汤2 )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一增液承气汤3 )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4 )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一葛根汤5 )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一瓜篓桂枝汤三十四、 疟疾, 正柴温虎劳何人, 寒姜冷金热清瘴。1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一柴胡截疟饮2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一白虎加桂枝汤3 )寒疟:和解表里,温

43、阳达邪一柴胡桂枝干姜汤4 )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一何人饮三十五、 水肿: 水肿风水越婢术, 水浸胃皮湿滞疏,毒麻脾实肾真桃1 )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一越婢加术汤2 )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 )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一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分利湿热一疏凿饮子5 )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一实脾饮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一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三十六、淋证.淋热八石苇劳比,沉 蓟柏膏清淋。1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一八正散2 )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一小蓟饮子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一知柏地黄丸3 )石淋:清热利湿、通淋

44、排石一石韦散4 )气淋:实证:利气宣导一沉香散虚证:补中益气一补中益气汤5 )劳淋:健脾益肾一无比山药丸6)膏淋: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一程氏革解分清饮虚证:补虚固涩一膏淋汤三十七、 癖闭: 癖湿正肺热清肺, 滞沉阻挡脾中肾。1 )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一八正散2 )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一清肺饮3 )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一沉香散4 )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一代抵挡丸5 )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一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一济生肾气丸三十八、腰痛: :寒姜湿热四,淤身肾虚左右归1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一甘姜苓术汤2 )湿热腰痛:清

45、热利湿、舒筋活络一加味二妙散3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一身痛逐瘀汤4 )肾虚腰痛:偏阳虚:温补肾阳一右归丸偏阴虚:滋补肾阴一左归丸三十九、消渴:上消渴中玉术,下消六味肾气丸1 )上 消 ( 肺热津伤)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一消渴方2 )中 消 ( 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一玉女煎3 )下消:肾阴亏虚:滋阴固肾一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一金匮肾气丸四十、痹证:行防寒乌着读汤,热虎痰合虚荣筋,阳虚真武阴虚六1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一防风汤2 )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一乌头汤3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一意跋仁汤4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一白虎桂枝汤四十一、

46、痿证,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一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一加味二妙散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一参苓白术散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一虎潜丸四十二、内伤发热:气郁丹桅淤血府,血归阴清气补中,阳虚金匮痰连中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一丹桅逍遥散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一血府逐瘀汤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一归脾汤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一清骨散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一补中益气汤四十三、虚劳,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沙天胃肝归,阳,保父归。1 .气虚1)肺气虚一补肺汤2)脾气虚一加味四君子汤3)肾气虚一大补元煎2 .

47、血虚1)心血虚一养心汤2)肝血虚一四物汤3 .阴虚1)肺阴虚一沙参麦门冬汤2)心阴虚一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一益胃汤4)肝阴虚一补肝汤5)肾阴虚一左归丸4 .阳虚1)心阳虚一拯阳理劳汤2)脾阳虚一附子理中丸3)肾阳虚一右归丸病名的出处: 金匮痈愫喘痹汗痰虚病。 脉因证治 ,内伤发热。 医学正传郁血。 景岳全书 ,呃逆, 济生方 , 痢 疾 。 中医内科学课程考试常考知识点第一篇肺系病证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一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一泻白散合黛蛤散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48、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伏痰)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 为 急 ( 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士方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肺粉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肺苗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布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痰杀虫肺瘠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

49、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痹的专著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第二篇心系病证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心悸基本病机: 虚证: 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惊悸和怔忡的鉴别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 痹 阻 ( 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不寐治

50、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痴呆和癫证的鉴别癫狂的基本病机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 - - 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辨证要点: 辨虚实寒热, 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胃痛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不足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肝失疏泄犯胃乘脾可导致胃痛呕吐泄泻,其病机治法和主方有何异同呕吐病位病因病机: 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止呕呕吐治疗的证型治法和主方口壹膈的病理性质: 本虚标实( 本虚 标实- - - - )辨证论治证型主方呃逆的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

51、气上逆动膈呃逆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泄泻病位:在 肠 ( 脾失健运是关键) ,与肝肾密切相关泄泻基本病机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泄泻治疗原则: 健脾化湿暴泻: 湿盛为主: 重用化湿;久泻:脾虚为主当以健脾泄泻湿热伤中证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痢疾的临床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卜痢赤白脓血粘冻痢疾的基本病机: 邪蕴肠腑, 气血雍滞, 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辨证要点:辨虚实:辨气血湿热痢疫毒痢阴虚痢休息痢的治法和主方刘和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便秘肠胃积热证阴寒积滞证阳虚寒凝证的治法和主方第四篇肝胆系病证胁痛的病位:在肝胆

52、,与脾胃及肾有关基本病机:肝气郁滞,络脉失和胁痛的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实多虚少( 实证虚证- - - - )胁痛辨证要点: 辨在气在血, 辨属虚属实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胁痛肝气郁结证肝络失养证的治法和主方黄疸的临床特征病位:脾胃肝胆基本病机:湿邪困遏,脾胃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肌肤病理性质:阳黄:湿热阴黄:寒湿辨证以阴阳为纲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疫毒炽盛证的主方阴黄寒湿阻遏证的主方阳黄阴黄急黄的鉴别积聚的病位:肝脾基本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积证的治疗原则:初期消散中期消补兼施后期养正除积鼓胀与水肿的鉴别鼓胀的病位:在肝脾,久则及肾基本病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鼓胀证治的证型

53、和主方关于逐水法应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头痛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萼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苓川苜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头痛辨证要点: 辨外感与内伤; 辨头痛的部位: ( 一 )头痛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肝阳证瘀血证痰浊证的主方眩晕病理性质:虚实夹杂,以虚者居多眩晕痰浊中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力 素问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值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瞥瘦,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愫,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

54、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了热。诸病附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 丹溪心法强 调 “ 无痰则不作眩” 景岳全书强 调 “ 无虚不能作眩”中风的病位及基本病机中脏腑中经络的鉴别补阳还五汤牵正散的适应症中风唐宋以前以“ 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 出以“ 内风”立论瘦病的病位:在肝脾,与心有关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雍结颈前瘦病的病理演变:初期气郁痰阻为主;日久引起血瘀,并可出现化火伤阴等病机转化,由实证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瘦散结瘦病气郁痰阻证

55、心肝阴虚证的治法和主方第五篇肾系病证水肿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火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肿辨证首辨阴阳治疗原则:发汗利小便泻下逐水( 治水三法)水肿证治的证型和主方 内经分为 风水”“ 石 水 ”“ 涌水”淋证的病位基本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淋证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的治法和主方如何理解淋证治法,古有忌汗忌补之说瘾闭的病位基本病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癖闭膀胱湿热证浊瘀阻塞证脾气不升证肾阳衰惫证的治法和主方阳痿的病位:肝肾心脾基本病机:虚证一实证一一治疗原则遗精的病位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实则清泄虚则补涩遗精常用治法:上则- - -

56、- 中则- - - -下则- - - -遗精证治的证型和主方第六篇气血津液病证 丹溪心法提 出 “ 六郁”之 说 ( 越鞠丸)郁证痰气郁结证和心神失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梅核气脏躁的临床表现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血证的主要证侯:热盛迫血证阴虚火旺证气虚不摄证血证各证型的主方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 出 治 吐 血 “ 三要法”( 行血补肝降气) 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概括为“ 火盛”和“ 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金匮四饮的诊断依据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 、脾 、肾,其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痰饮的基本病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

57、,水饮停积为患治疗原则:温 阳 化 饮 ( “ 用温药和之” )寒饮伏肺证的的治法和主方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基本病机:阴虚燥热消渴的本证 ( 三多一少)与 并 发 症 ( 肺痔、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疝痈疽、中风偏瘫、水肿)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消渴证治的证型和主力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辨阴阳虚实虚证: 自汗气虚不固:盗汗阴虚内热实证: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气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的治法和主方厥证的病位基本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厥证、中风、痫证、眩晕的鉴别虚劳辨证要点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肥胖的基本病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治疗原则:补虚泄实

58、脑癌、肺癌、大肠癌、肾膀胱癌的病理性质:本虚- - - - 标实- - - -第七篇肢体经络病证痹证的基本病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肌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 素问痹论 :“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的鉴别痰瘀一痹证的治疗原则:初 痹 祛 邪 通 络 ( 祛风、散寒、胜湿 、清热、祛痰、化瘀) ;久痹补肝肾、益气血风 寒 湿 痹 证 ( 行痹痛痹着痹) 、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证、肝肾两虚证的治法和主方如 何 理 解 “ 治痿独取阳明” ?痿证的基本病机:实证一虚证一痿证脾胃虚弱证肝肾亏虚证的治法和主方寒湿腰痛证的病机、

59、治法和主方第八篇常考名词解释夙根上实下虚真心痛薄厥梅核气脏躁羊癫风濡泻殖泻流泻鹫泻滞下大痕泻肠辟逆流挽舟休息痢噤口痢脾约蛊胀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提壶揭盖肾着中医执业医师 考 试 ( 综合)辅导-02- 中医外科学一 、中医外科学起源与沿革1、 疡 医 一 词 始 见 于 周礼? 天官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术一 五十二病方 。其中记载了多种外科疗法。3、 内经记载了外科疾病了种。4、“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一 出 自 素问? 生气通大论 。介绍了截趾术治疗脱疽。5、 伤寒杂病论中介绍的外科内容 肠痈;寒疝 ;蛔厥,重要方剂一大黄牡丹汤;慧成附子败酱散;乌梅丸。6、华佗麻沸汤;剔骨术;称 为 外

60、科鼻祖 。7、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一 刘涓子鬼遗方晋?龚庆宣。收载处方140篇。提出局部 波动感 辨别脓疡,指出引流口应在脓疡下方。首先将水银用于外科。8、葛洪的贡献: 肘后备急方 ;海藻治疗甲状腺疾 病 ( 瘦)一碘剂。狂犬病犬的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 免疫方法。9、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介绍40余种皮肤病。疥疮病原体为虫。10、“ 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 ”一 指 炭疽的 感 染途径,出 自 诸病源候论 。11、唐? 孙思邈 千金方 :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葱管导尿术;12、宋?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提 出 “ 五善七恶”学说。提 出 扶 正 祛 邪 内消托里 外科治疗法则。使用硅化物治疗

61、痔疮。13、 外科精要一陈自明。 外科精要发挥一一朱丹溪。 外科精义齐德之。14、首先将26部脉象引入外科临床,建立外科的整体观念。- - - - 外科精义 。15、 世医得效方一 创 伤 外 科 专 著 。创立脊柱悬吊复位法。16、中医外科发展的最佳时期一明清。17、 外科三大流派: 正宗派陈实功 外科正宗 ;全生派一王 维 德 外科全生集 ;心得派一高秉 钧 疡科心得集 。18、“ 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一 出 自 外科理例汪机。创立玉真散治疗破伤风。19、第 部梅毒专著一 毒疮秘录陈司成。指出梅毒由性途径传播,具有遗传性。20、被后世评为“ 例证最详,论治最精”的外科专著一 外科正宗 。2

62、1、“ 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 ”出 自 外科正宗 。22、“ 阴虚阳实”论、“ 阳和通嗪,温补气血”治则出 自 外科全生集 。23、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出自 外科全生集 。24、“ 外疡实从内出” 、 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 - - - 出 自 疡科心得集 。25、在外科中应用温病理论,提出二焦辨证用于外科临床- - - - 疡科心得集 。二、外科基础理论1、按 照 大纲要求的病种内容,熟悉外科疾病的命名方法。2、名词: 疡 广义指外科疾病。狭义指外科疾 病 化 脓 性 过 程 。3、名词: 疮 疡广 义 通 疡 狭 义 指 化 脓性疾病。 肿疡未化脓阶段。 溃 疡 己化脓阶

63、段。4、疽一指西医的痈。5、结核一与西医结核病定义无关,但包含西医结核病中出现的某些结核形态。如淋巴结核病的淋巴肿大症状。6、五善肝、心、脾、肺、肾,各脏功能正常。7、七恶肝、心、脾、肺、肾,各脏功能不正常,脏腑败坏;气血衰竭。中医外科学第一单元疮疡疮疡暑将1 .内治: 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一清暑汤2 .外治:1)初期: 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2)珠用: 清黛散3)成脓: 切开排脓4)溃后: 九一丹. 太乙膏贴5)并发湿疮: 清黛散拜病1 . 内治: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一五味消毒饮体虚毒恋:养阴清热解毒一防风通圣散2 .外治: 千捶膏. 三黄膏二 .疔疮颜面疔1 .内治: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一五

64、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火毒炽盛:凉血清热解毒一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2 .外治:1)初期: 箍毒消毒一玉. 露散. 千捶膏2)中期: 提脓祛腐一九一丹. 八: 丹. 玉露膏. 千捶膏3)后期: 生肌收口一太乙膏. 红油膏.红丝疔1.外治:1)初起: 太乙膏掺红灵丹2)成脓: 切开引流3)溃后: 八二丹. 九一丹药. 红油膏4)脓尽: 生肌散. 白玉膏三 .痈颈痈1. 内治: 风热痰毒:散风清热,化痰消肿一牛劳解肌汤或银翘散2 ,外治:1)初起: 金黄膏2)溃后: 八二丹. 金黄膏. 红油膏3)脓尽: 生肌散. 白玉膏四. 丹毒五龙普柴1 . 内治: 风热蕴毒:散风清热解毒一普济消毒饮

65、湿热毒蕴:清热利湿解毒一巢解渗湿汤合五神汤胎火蕴毒:凉血清热解毒一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五 . 发锁喉痈1 .内治:1)初起: . 痰热蕴结:散风清热,化痰解毒一普济消毒饮热盛肉腐:清热化痰,和营托毒一普济消毒饮热伤胃阴:清养胃阴一益胃汤2 .外治: 玉露散. 双柏散臀痈湿火蕴结: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一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湿痰凝滞:和营活血,利湿化痰一仙方活命饮气血两虚:调补气血一八珍汤六、有头疽1 .内治:火毒凝结:和营托毒,清热泻火一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一仙方活命饮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一竹叶黄黄汤气虚毒滞:扶正托毒一托里消毒散收口期:气血两虚:调补气血

66、一十全大补汤2 .外治:1)初期: 金黄膏. 千捶膏2)溃脓期: 八二丹. 金黄膏3)收口期: 白玉膏. 生肌散七. 无头疽黄八仙附骨疽1 .内治:1)湿热瘀阻: 清热化湿. 行瘀通络一仙方活命饮合五神汤2)热毒炽盛: 清热化湿. 和营托毒一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3)脓毒蚀骨: 调补气血. 清化余毒一八珍汤.2 .外治:1)初起: 金黄膏. 玉露散2)成脓: 切开引流3)溃后: 七三丹. 八二丹. 红油膏. 冲和膏八. 走黄与内陷1 .走黄:热毒入血:凉血清热解毒一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2 .内陷:1)邪盛热极: 凉血清热解毒. 养阴清心开窍2)正虚邪盛: 补养气血. 托毒透邪.

67、佐以清心安神3)脾肾阳衰: 温补脾肾.4)阴伤未败: 生津养胃九 . 瘵 疡1 .内治: 香开六骨1)气滞痰凝: 疏肝理气. 化痰散结一逍遥散合二陈汤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一六味地黄丸加清骨散3)气血两虚: 益气养血一香贝养营汤2 .外治:1)初起: 冲和膏. 阳和解凝膏2)中期: 冲和膏. 阳和解凝膏3)后期: 七三丹. 八二丹. 红油膏. 白玉膏. 生肌散十 . 流 痰1 .内治:1)阳虚痰凝: 益肾温经. 散寒化痰一阳和汤2)阴虚内热者: 养阴清热托毒一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透脓散3)肝肾亏虚:补益肝肾一左归丸合香贝养营汤2 .外治:D初期: 阳和解凝音2)中期: 切开引流3)溃后: 五

68、五丹.第二单元乳房疾病:. 乳痈1 .内治: 瓜农毒1)气滞热维: 疏肝清胃. 通乳消肿一瓜要牛芽汤2)热毒炽盛: 清热解毒. 托里透脓一透脓散3)正虚毒恋: 益气和营托毒一托里消毒散2 .外治:D初起: 金黄散. 玉露散2)成脓: 金黄散. 金黄膏3)溃后: 八二丹. 九一丹. 金黄膏4)脓尽: 生肌散. 生肌玉红膏., 乳癖1 .内冶: 二仙逍遥1)肝郁痰凝:疏肝解郁. 化痰散结一逍遥篓贝散2)冲任失调:调摄冲任一二仙汤合四物汤2 .外治: 温阳活血. 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三. 乳病1 .内冶:1)肝气郁结:疏肝散结一逍遥篓贝散2)肾气亏虚: 肾阳虚温阳化痰一右归丸肾阴虚: 滋阴化痰一生归丸

69、2 .外治: 参照乳癖.四 . 乳 蚓内治: 当归1)肝郁火旺: 疏肝解郁. 凉血止血一丹桅逍遥散2)脾虚血亏: 健脾养血止血一归脾汤.第三单元瘦气凄内治:1)肝郁脾虚:疏肝解郁一四海舒郁丸2)肝郁肾虚:疏肝补肾. 调摄冲任一四海舒郁丸合右归饮二. 肉瘦内治: 逍遥脉1)气滞痰凝:理气解郁. 化痰软坚一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 软坚散结一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三. 瘦痈柴胡牛劳风热痰凝:疏风清热化痰一牛劳解肌汤气滞痰凝:清肝理气,化痰散结一柴胡清肝汤四. 石痿:第四单元瘤. 血瘤内治苓连担子顺气归1)心火妄动:清心泻火、凉血散瘀一苓连二母丸合泻心汤2)肾伏郁火: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70、一凉血地黄汤合六味地黄丸3)肝经火旺:清肝凉血祛瘀一凉血地黄汤合丹桅逍遥散二. 肉瘤三. 脂瘤内治1)痰气凝结:理气化痰散结一二陈汤合四七汤2)痰湿化热:清热利湿、活血行瘀一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第五单元岩阳开活血保五味失荣内治化开五阳珍1)肝郁痰结: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一开郁散2)痰毒凝结:祛寒温阳、化痰散结一阳和汤3)气虚痰凝:益气养荣、化痰散结一补中益气汤合海藻玉壶汤4)气血两亏:调补气血一香贝养荣汤二乳岩内治八仙生神人1)肝郁痰凝: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一神效瓜篓散合开郁散2)冲任失调: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一二仙汤合开郁散3)正虚毒炽:调补气血、清热解毒一八珍汤第六单元皮肤病:热疮新龙正1 .

71、内治:1)肺胃热盛: 疏风清热一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2)阴虚内热者: 养阴清热一增液汤2 .外治: 青吹口油膏: . 缠腰火丹1 . 内治: 胡桃除龙1)肺经郁热:清肝火. 利湿热一龙胆泻肝汤2)脾虚湿蕴:健脾利湿一除湿胃苓汤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重镇止痛一桃红四物汤2 .外治: 玉露膏. 双柏散. 三黄洗济. 解毒洗济. 颠倒散水疱破后: 青黛膏三. 疣寻常疣猴马推1)风热血燥:养血活血、清热解毒一治猴方2)湿热血瘀:清化湿热、活血化瘀一马齿觉合剂扁平疣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一马齿览合剂2)热蕴络瘀:清热活血化瘀一桃红四物汤四. 癣消皮龙头癣外治:扫光或雄黄膏手足癣鹅掌风内治风湿毒聚:清

72、热除湿、消风止痒一消风散、苦参汤外治:1)潮红湿润者: 雄黄膏或皮脂膏2)水疱为主者: 用二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3)粗糙皴裂者: 用枫油膏外搽脚湿气( 水疱型. 糜烂型. 脱屑型)1 .内治:1)风湿毒聚:清热除湿、消风止痒一消风散、苦参汤2)湿热下注:清热化湿解毒一龙胆泻肝汤、五神汤2 ,外治:D脱屑型和水疱型: 一号癣药水. 复方土槿皮酊. 蕾黄浸剂2)脱屑干燥或有皴裂者: 雄黄膏3)有脓疱者: 青黛膏4)糜烂型: 皮脂膏. 雄黄膏圆癣外治:二号癣药水. 一号癣药水. 颠倒散皮损有糜烂. 疼痛者: 雄黄膏. 二号癣药水. 一号癣药水紫白瘢风外治: 密陀僧散干扑. 二号癣药水或10%土

73、槿皮酊外搽 .五. 疥疮黄三1 .内治: 湿热毒聚:清热化湿解毒一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2 .外治: 硫磺软膏. 一扫光. 雄黄膏.六. 接触性皮炎1 .内治消龙归1)热毒湿蕴: 清热去湿、凉血解毒一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2)血虚风燥: 清热祛风、养血润燥一消风散合当归饮子2 .外治:1)潮红. 丘疹者: 三黄洗济外搽, 用青黛散2)肿胀. 糜烂. 流滋较多者: 用10%黄柏溶液湿敷3)糜烂. 结痂者: 青黛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七. 湿疮1 .内治: 五匹龙除湿1)湿热浸淫: 清热利湿一龙胆泻肝汤合革解渗湿汤2)脾虚湿蕴: 健脾利湿一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3)血虚风燥: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一当归

74、饮子或四物消风饮2 .外治:1)急性者:10%黄柏溶液. 青黛散2)亚急性者: 三黄洗剂. 黄柏霜3)慢性者: 外搽青黛膏或皮枯膏婴儿湿疮1 .内治:1)胎火湿热:凉血利湿清火一消风导赤汤2)脾虚湿蕴:健脾利湿一小儿化湿汤2 .外治:D湿性者: 青黛膏. 黄连油2)干性者: 三黄洗剂. 黄柏霜八. 药物性皮炎1 .内治: 清皮胃1)湿毒蕴肤:清热利湿解毒2)热毒入营:清营解毒一清营汤3)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清热一增液汤合益胃汤2 .外治: 三黄洗剂. 青黛散九. 瘾疹1 . 内治: 消防归枝1)风寒束表:疏风散寒一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2)风热犯表:疏风清热一消风散3)血虚风燥:养血祛风润燥一当

75、归饮子十. 牛皮癣1 .内治: 消龙归1)肝经化火:清肝泻火一龙胆泻肝汤2)风湿蕴肤:疏风利湿一消风散3)血虚风燥:养血祛风润燥一四物消风饮或当归饮子2 .外治:D风湿热证: 三黄洗剂2)血虚风燥证: 二号癣药水外搽十一. 白尼1 .内治: 红皮清溪归1)风热血燥:清热解毒、: 凉血活血一犀角地黄汤或凉血地黄汤2)血虚风燥: 养血和血、祛风润燥一四物汤合消风散3)瘀滞肌肤: 活血化瘀一桃红四物汤十二. 粉刺1 .内治: 茵陈枇杷1)肺经风热: 清肺散风一枇杷清肺饮2)湿热蕴结: 清热化湿一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3)痰湿凝结: 化痰健脾渗湿一海藻玉壶合参苓白术散2 .外治: 颠倒散洗剂. 瘗疮洗

76、剂外搽酒渣鼻:枇杷通黄猫眼疮:请消龙归瓜缠藤:阳皮褥疮:生血解里乳核:小四十三多形性红斑1 .内治:1)湿热蕴结: 清热解毒利湿一茵陈蒿汤合消风散2)寒湿阻络: 和营祛寒化湿一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2 .外治:1)皮肤糜烂者: 三黄洗剂外搽. 青黛膏2)粘膜糜烂者: 青吹口散吹十四.结节性红斑1 .内治:D湿热瘀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一革解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2)寒湿入络:温阳健脾.通络理湿一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2 .外治: 用金黄膏.玉露膏十五.红斑性狼疮盘状红斑性狼疮1 .内治: 滋阴补肾一六味地黄丸2 .外治: 白玉膏系统性红斑狼疮1 .内治: 西弟六父四逍遥1)热毒炽盛证: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一

77、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热毒内陷神昏者: 一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2)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一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3)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4)脾虚肝旺:健脾清肝一四君子汤合丹桅逍遥散5)脾肾阳虚证:温肾壮阳.健脾利水一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重者一参附汤2 .外治: 白玉膏.黄柏霜十六.淋病内治青龙归1)湿热毒蕴:清热利湿、解毒化浊一龙胆泻肝汤2)正虚毒恋:滋阴降火、利湿去浊一知柏地黄丸3)毒邪流窜:清热利湿、解毒化浊一龙胆泻肝汤4)热毒入络:清热解毒、凉血化浊一清营汤十七.梅毒内治五苓弟请龙1)肝经湿热:清肝解毒利湿一龙胆泻肝汤2)痰瘀互结:祛瘀解毒、化痰散结一二陈

78、汤合消病丸3)脾虚湿蕴:健脾化湿、解毒去浊一苜归: 术汤4)气血两虚:补气养血、扶正固本h全大补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补肾填精一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十八.尖锐湿疣内治黄草1)湿毒下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一革解化毒汤2)火毒炽盛:清火解毒、化浊利湿一黄连解毒汤生殖器疱疹:白龙艾滋病:银白合补肾通脉第五单元.肛门直肠疾病一.痔1 .内治: 补脏凉血散瘀通脉1)风伤肠络: 清热凉血祛风一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 清利湿热止血一脏连丸3)脾虚气陷: 补气升提一补中益气汤4)气滞血瘀: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一止痛如神汤2 .外治: 熏洗法小儿无蒂息肉:注射疗法低位带蒂息肉:结扎法较高位小息肉:电烙法二 .

79、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 .内治: 黄仙透青山1)实证: 火毒蕴结:清热解毒一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火毒炽盛:清热解毒透脓一透脓散2)虚证: 阴虚毒恋:养阴清热解毒一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2 .外治:1)初起: 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虚证: 冲和膏2)成脓: 切开引流3)溃后: 九一丹纱条引流, 生肌散纱条三.脱肛1 .内治: 补草1)脾虚气陷:补气升提.收敛固摄一补中益气汤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一草薜渗湿汤2 .外治: 苦参汤.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四 . 锁肛痔1 .内治:1)湿热蕴结;清热利湿一槐角地榆丸2)气滞血瘀:祛瘀攻积、清热解毒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3)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一四君子汤合增

80、液汤肛裂:六肠凉第六单元. 男性前阴病. 子痈内治:狗龙橘急性子痈1)湿热下注:清泻肝经湿热一龙胆泻肝汤2)瘟毒下注:清热解毒一普济消毒饮合金铃子散慢性子痈1)气滞痰凝: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一橘核丸2)阳虚寒凝:温肾散寒、理气散结一右归丸合阳和汤血精:龙知桃红归二. 子痰内治十阴阳1)湿痰凝结:温经通络、化痰除湿一阳和汤2)阴虚内热:滋阴清热、除湿化痰、透脓解毒一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3)阳虚痰凝:补肾温阳、化痰散结一先天大造丸合小金丹阴茎痰核:阳和汤= . 前列腺炎1 .内治:虚证: 补益法实证: 疏导法.1)湿热蕴结: 清热利湿一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或大分清饮2)阴虚火动: 补肾滋阴. 清泄相火一

81、知柏地黄汤合革解分清饮3)肾阳不足: 温肾固精一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4)气血瘀滞: 活血散瘀一前列腺汤2 .外治: 湿热下注. 气血瘀滞. 金黄散. 葱归塌肿汤坐浴五 . 前列腺增生症内治:前列腺增生:八补济柏香1)肺热失宣: . 清热宜肺、通调水道一黄苓清肺饮2)湿热下注: 清热化湿. 通利膀胱一八正散3)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一补中益气汤4)肾阴不足: 滋肾养阴一知柏地黄汤5)肾阳不足: 补肾温阳、化气行水一济生肾气丸失禁. 遗尿: 一蝶峭丸6)气滞血瘀: 活血散瘀、通气利水一抵挡丸尿石证:三斤肾慢性前列腺炎:知龙第七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烧伤1 .内治: 黄四营山1)火热伤津证: 养阴清热一黄

82、连解毒汤. 银花廿草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2)阴伤阳脱证: 扶阳救逆. 固护阴液一参附汤合生脉散. 四逆汤3)火毒内陷证: 清营凉血. 解毒一清营汤.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热毒传心: 一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4)气血两虚证: 调补气血一八珍汤5)脾胃虚弱证: 调理脾胃一益胃汤. 参苓白术散2 .外治:初期: 清凉膏. 万花油外搽. 虎地酊中期: 黄连膏. 红油膏. 生肌玉红膏外敷后期: 生肌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 黑布膏二. 嘛疮1 .内治:1)急性继发感染: 清利湿热一革解渗湿汤2)气阴不足: 宜益气养阴一六味地黄丸3)肾亏疮面乌黑不痛: 一附桂八味丸2 .外治: 九一丹药.

83、 红油膏. 生肌散, 白玉膏三. 脱疽内治:1)寒湿阻络: 温经散寒活血一阳和汤或黄茂桂枝五物汤2)血瘀脉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桃红四物汤3)湿热毒盛: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一四妙勇安汤4)气血两虚: 补养气血一十全大补汤、八珍汤5)热毒伤阴: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一顾步汤四.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 青蛇毒)1 .内治: 请复活1)血热瘀结:清热凉血、和营利湿一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2)瘀阻脉络: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一活血通脉汤2 .外治: 早期: 金黄散. 四黄散. 双柏散血栓性深静脉炎( 股肿)内治:1)气滞血瘀:理气活血. 清热利湿一通络活血方合抵挡汤2)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 通

84、阳利水一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六. 肠痈1 .初期: 黄柴毒1)温热内蕴. 气滞血瘀者: 行气祛瘀. 通腑泄热一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锦红片2)寒湿夹瘀血凝结者: 疏化导滞. 理气行瘀一蕾香正气散合红藤煎剂2 .腋脓期:积热不散. 热胜热腐: 通腑泄热. 解毒透脓一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3 .溃脓期:1)阳明腑实. 热盛伤阴者: 通腑排脓. 养阴清热一大黄牡丹汤合增液汤2)阴损及阳: 温阳健脾. 化毒排脓一慧以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毒蛇咬伤:黄龙清血筋瘤:黄红顾阳四股肿:生活炒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3- 中医妇科学说明:妇科部分的复习方式,仍然与前面各科的方式相同。以下将容易忽

85、略的内容提出,同时将容易出现混淆的内容加以阐释,关于各论中各个病种的症状、辨证、治疗、方剂等内容从略,考生可自己参考教材或相关复习资料进行整理,应注意的是要扣 准 大纲内容,以避免丢掉某些重点病种,或让非重点病种耽误了复习进度。一、中医妇科学沿革1、“ 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一指近亲遗传障碍,出自 曲礼 。2、妇科的别称 带下医 始见于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3、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是 胎产书( 马王堆帛书)最完备的产科专著是 经效产宝 。4、 子宫名称始见于 神农本草经 。5、最早设立妇科专篇的著作一 金匮要略 。6、 月经 名词始见于 脉经( 晋? 王叔和)7、 离经脉 居经 避年

86、激经 五崩-出 自 脉经8、 最早的胚胎学专著 逐月养胎方( 徐之才)9、 三冲 学说出自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10、 妇人以学为本 的学术观点始见于 妇人大全良方 ( 宋? 陈自明)11、刘完素天癸与肝、脾、肾的关系学说。12、张子和一 贵流不贵滞的祛邪论治学说。13、李东垣一 滋阴固气 治疗崩漏学说。14、朱 丹 溪 一 清热养血的安胎学说。15、 五不女学 说 螺、纹、鼓、角、脉 一出 自 广嗣纪要? 择偶篇16、 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妇科专著一 傅青主女科二、女性生殖系1、 阴道 别称 阴户 四边 廷孔2、 宫 颈 别 称 一 子 门3、胞宫的生理功能一主司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发动分

87、娩;排泄恶露。三、女性生殖生理1、WHO定义的女性青春期为10T 9岁。2、青春期三大特征一女性体形与第二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形成;月经来潮具备生育能力。3、女性生理六期新生儿期(4周内) ;儿童期( 12岁以前) ;青春期;性成熟期( 18-48):围绝经期;老 年 期(6 0岁以上) 。4、 围绝经期三个阶段一绝经前期; 绝经期(44- 54岁) :绝经后期。5、掌握正常月经的生理特征:月经初潮一13-15岁。月经周期28-30天。经 期 ( 又称为行经期)- 3-7 天。月经量 50-80ml 06、正常月经质色描述:色红略暗,质地正常,不凝结,无血块,无异味。7、绝经最后一次行经后,停经

88、一年以上。8、并月一身体正常无病,月经两月一次。9、居经身体正常无病,月经三月一次。又称为 季经10、避年身体正常无病,月经一年一次。11、喑经一身体正常无病,可以受孕,月经终生不至。12、激经受孕早期,少量经血,无损胎儿者。又 称 为 盛胎 垢胎13、与月经生理有关的基本要素脏腑功能;气血盛衰;天癸充盛;经络通畅。14、掌握月经与五脏的关系;月经与天癸的关系;月经与气血的关系;月经与经络的关系;月经与胞宫的关系。15、 一源三歧一指冲脉、 任脉、 督脉均起于胞宫。16、与月经关系密切的经络一冲( 冲为血海) ;任 ( 任主胞胎) ;督 ( 总督阴阳) ;带 ( 约束气血) 。17、月经周期中

89、的 重阳转阴 一指行经第1-4天。18、月经周期中的 重阴转阳 一指行经后第14-15天。( 排卵期)19、排 卵 期 的 中 医 名 称 一 氤氤 、 真机20、了解带下的生理特点;规律;作用;调节机制。21、了解妊娠生理特点:月经停止;脉滑充盛;妊娠反应:子宫增大:乳房胀大;体形变化。22、预产期计算方法:月经末次第一天计算,月数加9 ,日数加7 ( 阴历加14无 。 共计280天 ,40周23、 蹄 一 指 妊 娠 后 期 腹 中 疼 痛 , 无其他异常者。24、弄胎指产前假性阵缩。“ 若数月已足,腹痛或作或止, 腰不痛者,此名弄胎。 ” 一出自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 。25、见红分

90、娩或前期,阴道少量血性分泌。26、离经脉临产时出现的中指两旁( 中节至末节)脉搏。27、阵痛宫缩开口期。阵痛周期自15分钟一一5、6分钟2、3分钟。28、恶露一产后排泄的余血浊液。血性分泌3-4天:浆液性分泌7 T o天;白色分泌2 -3周。29、恶露不绝一指血性分泌时间超过10天者。30、断 乳 期 一8个月末。五、妇科疾病各论1、根 据 大纲要求,掌握各论中妇科疾病的重点内容。2、传统中医对于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年少治肾;中年治肝;年老治脾。3、月 经 先 期 一 提 前7天以上,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4、月经后期滞后7天以上,或可3 -5个 月 行。5、先后不定期时提前或滞后7天以上,连续出

91、现3个周期以上。6、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之间( 排卵期) ,周期性少量出血者。7、崩漏一月经非时暴下为崩( 崩中) ;月经淋漓不止为漏( 漏下) 。8、传 统 中 医 治崩三 法 一寒 流 ( 治标) ;澄源( 治本) ;复 旧 ( 调理体质) 。9、原发性闭经一 女 性 超 过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继发性闭经一平素月经正常,中断6个月以上者。10、生理性闭经少女型停经;育龄期停经;围绝经期停经。11、根据带卜特征鉴别阴道炎类型:念珠菌性阴道炎一带下呈奶酪样变性,臭。伴随瘙痒。滴 虫 性 阴 道 炎 一带下呈黄绿色脓性,臭。伴随瘙痒。细 菌 性 阴 道 炎 一带下呈血样脓性,伴随外阴灼热疼痛。

92、老 年 性 阴 道 炎 一 带 下 质 地 稀 薄 ,黄、白兼赤带,或可脓性,阴道灼热。12、恶阻一妊娠早期出现的以恶心呕吐为主症的疾病。13、胞阻一妊娠期间出现的以小腹疼痛为主症的疾病。14、 胎S 妊娠期间出现少量出血, 不伴随腰酸、腰痛。15、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腰痛、小腹重坠,可伴随少量出血。16、堕胎妊 娠 12周内,自然殒堕。17、小产一妊 娠 12-28周,自然殒堕。18、暗产妊 娠 1 月或以上,自不知情,且自然殒堕。19、滑胎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 次或以上者。20、子 满 一 妊 娠 5、6 月以上,出现以胸膈满闷喘息为主症,可/ 或伴随腹大异常、水肿。21、子肿一妊娠

93、后期出现以肢体、面目水肿为主症者。22、子淋一妊娠期间出现以尿频、急、痛、淋漓等淋证特征者。23、转胞妊娠期间出现以小便不通、小腹胀痛为主症者。24、 予南- - - - 产后出现以神志不清、 抽搐为主症者。25、儿枕痛产褥期出现与生产有关的小腹疼痛。26、三冲产后出现 冲心 、 冲胃 、 冲肺27、 三腐产后出现 病痉 、 郁冒 、 大便难28、三急一产 后 出 现 呕吐 、 盗汗 、 泄泻29、 三审一产后诊查 小腹痛与不痛 ( 辨恶露) 、 大便通与不通 ( 辨津液) 、 乳汁行与不行 ( 辨胃气) 。30、三禁产 后 治 则 禁 大汗 ( 伤阳) 、 禁峻下( 伤阴) 、 禁 通 利

94、( 伤津液) 。31、 全不产 一正常性生活,2 年或以上未能受孕。一原发性不孕症。32、 断续有受孕史,而后2 年或以上不能再受孕。一 继 发 性 不 孕 症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1 . 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固阴煎2 . 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一清经散2)阴虚血热型一两地汤3)肝郁化热证一丹桅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1)肾虚型一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一大补元煎3)血寒证:虚寒型一温经汤 金IX ;实寒型一温经汤 妇人大全4)气滞型一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1)肝郁型一逍遥散2)肾虚型一固阴煎四、月经过多:保举笑1)气虚型一举元煎2)血热型

95、一保阴煎+ 地榆、茜草3)血瘀型一失笑散+ 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1)肾虚型一归肾丸2)血虚型一滋血汤3)血瘀型一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一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1)气虚型一举元煎+ 阿胶、艾叶、乌贼骨2)虚热型一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段茹丸3)血瘀型一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1)肾阴虚型一两地汤合二至丸3)湿热型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4)血瘀型一逐瘀止血汤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 固本止崩汤肾虚证 肾气虚:加减灰蓉英丝子丸+ 党参、黄黄、阿胶肾阳虚:右归丸+ 党参、黄黄、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虚热证:上下相资汤实热证

96、:清热固经汤血瘀证逐瘀止血汤九、闭经:四人血重阴1)气血虚弱一人参养荣汤2)肾气亏损加减菽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蕾、紫河车3)阴虚血燥一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一血府逐瘀汤或膈卜, 逐瘀汤5)痰湿阻滞一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萼十、痛经:圣清调少膈1)气滞血瘀型一膈卜. 逐瘀汤2)寒凝血瘀型一少腹瘀汤汤3)湿热蕴结型一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慧仁、败酱草4 )气血虚弱型一圣愈汤5 )肾气亏损型一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健身1 )脾虚一参苓白术散2 )肾虚一健固汤经行吐蚓:清静1 )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一清肝引经汤2 )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一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

97、逍遥观肝气郁结: 逍遥散+ 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 一贯煎/ 滋水清肝饮+ 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通林珍肝火证: 羚角钩藤汤血瘀证: 通窍活血汤血虚证: 八珍汤+ 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采金菊风寒: 荆穗四物汤风热: 桑菊饮邪入少阳: 小柴胡汤经行身痛:趁痛补血虚: 当归补血汤+ 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血瘀: 趁痛散经行浮肿:淤八肾脾肾阳虚: 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 八物汤+ 泽泻益母草4 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1 )肾阴虚一左归丸合二至丸2 )肾阳虚一右归丸3 )肾阴阳俱虚一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蒐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脾虚肝郁证:安老汤肾阴虚证:知柏

98、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苓、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湿毒瘀结:革薜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芭、三七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1 )脾虚证一完带汤2 )肾阳虚一内补丸3 )阴虚夹湿一知柏地黄丸4 )热毒蕴结一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慧仁5 )湿热下注一止带方带下过少:归营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放蓉、紫河车、麦冬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妊娠病一、妊娠恶阻:香橘1 )脾胃虚弱一香砂六君子汤2 )肝胃不和一橘皮竹茹汤二、妊娠腹痛:爱玲要归1血虚: 当归芍药散2气滞: 逍遥散3虚寒: 胶艾汤4血瘀: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异位妊娠:手术为主三、胎漏胎动不安:寿元保枝1

99、 )肾虚:寿胎丸2 )血热:保阴煎3 )气血虚弱:胎元饮4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滑胎:石桂英固气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菟丝、杜仲、白术肾精亏损:育阴汤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五、子肿:武术天1 )脾虚:健脾行气一白术散2 )肾虚:化气行水一真武汤3 )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一天仙藤散六、子淋:到柏林1 )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2 )心火偏亢:导赤散+玄参、麦冬3 )湿热下注:加味五淋散产后病一、产后血晕:生命1 )血虚气脱:益气固脱一清魂散或独参汤2 )血瘀气逆:活血逐瘀一夺命散二、产后发热:中华防毒1 )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 )外

100、感: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3 )血虚:补中益气加地骨皮4 )血瘀:生化汤三、产后腹痛:宁化1)血虚:补血益气一肠宁汤2 )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一生化汤加益母草四、产后身痛:黄荣独痛1)血虚:黄黄桂枝五物汤2 )风寒:独活寄生汤3 )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4)肾虚: 养荣壮肾汤+秦光、熟地五、产后恶露不绝:补报生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2 )血热:保阴煎3 )血瘀:生化汤缺乳:通漏下气血虚弱: 通乳散( 参芭归麦通吉梗)肝郁气滞: 卜. 乳涌泉散痰湿阻滞: 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妇科杂病一、香附黄肾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湿热瘀阻: 大黄牡丹

101、汤+木通、茯苓肾虚血瘀: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急性盆腔炎:五仙活热毒炽盛: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湿热瘀结: 仙方活命饮+ 顼仁、冬瓜仁慢性盆腔炎:银甲膈少冲湿热瘀结: 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 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气滞血瘀: 膈下逐瘀汤寒湿瘀结: 少腹逐瘀汤气虚血瘀: 理冲汤二、不孕症:玉金与少启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一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一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一养精种玉: 汤2 )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 少腹/ 膈卜. 逐瘀汤4 )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三、阴痒:柏地龙1)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桓子、白薛皮

102、2 )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草薜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四、阴疮:龙阳热毒: 龙胆泻肝汤寒湿: 阳和汤/ 托里消毒散五、子宫脱垂:补中元气虚: 补中益气汤+ 金樱、杜仲、续断肾虚: 大补元煎+ 黄黄脏躁:1、甘麦大枣汤加枣仁、柏子仁,兼痰浊加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方剂索引:1 . 清经散: ( 柏母弟要服青皮。 ) 丹皮. 地骨皮. 白芍.熟地. 青蒿. 黄柏. 茯苓2 . 两地汤:( 二地要卖生胶。) 生地. 地骨皮. 玄参.麦冬. 阿胶. 白芍3 . 清热调血汤:( 桃花乡穷,连弟要生母饿归。) 牡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茸. 红花.桃仁. 莪术. 香附延胡索4 . 清

103、热固经汤:( 黄子三弟教龟母炒藕炭。) 生地.地骨皮. 炙龟板. 牡蛎粉. 阿胶. 黄苓.藕节. 陈棕炭. 焦桅子. 地榆. 甘草5 .固本止崩汤: ( 敌人归还姜叔。 ) 人参. 黄黄. 白术.熟地. 当归. 黑姜6 . 顺经汤:( 京母归地服沙药。) 当归. 熟地. 沙参.白芍. 伏苓. 黑荆芥. 丹皮7 .完带汤: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苍术. 甘草, 陈皮.柴胡.车前子. 黑芥穗8 . 止带方:( 二苓子要黄因牛子携母。) 猪苓. 茯苓.车前子. 泽泻.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桅子. 牛膝苍附导痰丸:陈叔帮南子神父服生甘。9 .寿胎丸:土姣继续。菟丝子. 桑寄生. 川

104、断. 黄苓. 黄柏. 甘草10. 天仙藤散:江苏草皮白,二林想写乌藤瓜。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生姜. 木瓜.苏叶.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11 .生化汤:当归. 川莺. 桃仁. 炮姜. 炙甘草12 .解毒活血汤:连翘. 葛根. 柴胡. 枳壳. 当归. 赤芍.生地. 红花. 桃仁. 甘草13 .毓麟珠: 八珍穿鹿狗肚。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川茸. 炙草. 当归. 熟地. 菟丝子鹿角霜. 杜仲. 川椒14.启宫丸:制半夏. 苍术. 香附. 茯苓. 神曲. 陈皮.川苗. 归肾丸:二山种地归服兔狗。15 . 归肾丸: 二山种地归服兔狗。16 . 二仙汤:二仙母白天归

105、。17 . 温经汤:( 良方)母牛炒贵鹅,人当耍穷。18 . 举元煎:黄麻人炒叔。19 .寿胎丸:上姣继续。20 . 胎元饮: : 伯归地炒人肚皮。21 . 保元煎:二黄二弟要断药草。22 . 鲤鱼汤:二伯归将服鱼。2 3固冲汤:黄龙母要三叔种西贝鱼24.阴痒外治法:1)塌痒汤: 鹤fil.苦参. 威灵仙. 归尾. 蛇床子. 狼毒.2)蛇床子散:蛇床子. 花椒. 明帆. 苦参. 百部苍附导痰丸:陈叔帮南子神父服生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4- 中医儿科学三、儿科病生理要点1、稚阴稚阳学说一“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吴鞠通) 。2、纯 阳 学 说 一 “ 呼为纯阳, 元气未散” 颅

106、囱经3、小儿五脏特点 4 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4、了解小儿四诊特点:如望诊头颅、囱门等与成人不同。其他可参考内科内容。5、掌握小儿指纹诊察方法,了 解 三关 ( 风、气、命)的定义、意义。6、小儿指纹的病理概念“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7、了解 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和临床概念。( 不要混淆寸口三关与指纹三关。 )8、小儿诊察中四诊的弱点一问诊。古代儿科称为 哑医9、 囱填 囱门突起紧张,为风火痰热、肝阳上亢、热盛生风。10、 囱陷囱门凹陷柔软,为津液大伤、气精不足、佝偻病。l o胎怯补肾调元。肾精薄弱补肾地黄丸牌肾两虚保元汤2。硬肿归身阳气虚

107、衰一参附汤寒凝血涩当归四逆散3 o胎黄茵陈血湿热熏蒸:清热利湿一茵陈蒿汤寒湿阻滞:温中化湿一茵陈理中汤瘀积发黄:化瘀消积一血府逐瘀汤4 .感冒主证时邪银普散,夹痰夹滞夹痰回风寒感冒:辛温解表一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辛凉解表一银翘散暑邪感冒:清暑解表一新加香蕾饮时可感冒: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兼证挟痰:宣肺化痰一二陈汤, 桑菊饮挟滞:消食导滞、通啸泄热一保和丸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一小儿回春丹或琥珀抱龙丸5。咳嗽金山请陈六外感风寒咳嗽:散寒宣肺一金沸草散风热咳嗽:疏风肃肺一桑菊饮内伤痰热咳嗽:清肺化痰一清金化痰汤阴虚燥咳:滋阴润燥一沙参麦冬气虚咳嗽: 六君子痰湿咳嗽: 三拗合二陈6。肺炎喘嗽寒华热

108、银毒黄解,痰热虎婷肺热参,肺脾参五心参附,邪陷羚钩牛黄解。风寒闭肺: 华盖散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热毒闭肺: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一五虎汤合尊劳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养阴清肺一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一人参五味子汤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一参附龙牡救逆汤邪陷厥阴: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7。哮喘小石龙苏都五斤麦。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一麻杏石甘汤、苏尊丸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一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外寒内热: 大青龙汤肺实肾虚: 上一苏子降气汤,卜二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肺脾气虚: 人参五味子合玉屏风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 麦味地黄丸8。鹅口疮谢伯心脾

109、积热:清泻心脾积热一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原一知柏地黄丸9。口疮银泻六味肉风热乘脾: 银翘散心火上炎:清心泄热一泻心导赤汤虚火上浮:滋阴降火一六味地黄汤加肉桂10。泄泻小儿食保热葛,风寒蕾香脾虚生,阳虚附理伤阴连,伤阳龙牡救逆汤。湿热泻: 葛根岑连汤风寒泻: 合香正气散伤食泻: 保和丸脾虚泻: 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气阴两伤: 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 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11。厌食换功增脾运失健:和牌助运一不换金正气散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一异功散胃阴不足:养胃育阴一养胃增液汤积滞保健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一消乳丸或保和丸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一健脾丸疳

110、证资珍肥,防石心疳气证:和脾健运一资生健脾丸干疳证:补益气血一八珍汤疳积证: 肥儿丸府肿胀:健脾温阳利水一防已黄黄合五苓散眼疥: 石斛夜光丸口疳: 泻心导赤散1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六君归左右脾胃虚弱: 六君子汤心脾两虚: 归脾汤肝肾阴虚: 左归丸脾肾阳虚: 右归丸14。汗证玉皇生1)表虚不固:益气固表一玉屏风散合牡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一黄黄桂枝五物汤3)气阴虚弱:益气养阴一生脉散15。多发性抽搐症清瘟定气郁化火: 清肝达郁汤脾虚痰滞: 十味温胆汤阴虚风动: 大定风珠16。急惊风银清林连虎缓固定风热动风: 银翘散气营两燔: 清痕败毒饮邪陷心肝: 羚角钩藤汤湿热疫毒: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惊

111、恐惊风: 琥珀抱龙丸慢惊风脾虚肝亢: 缓肝理脾汤脾肾阳衰: 固真汤合寒荡惊汤阴虚风动: 大定风珠17。癫痫惊痰定通惊痫: 镇惊丸淡痫: 涤痰汤风痫: 定痫丸瘀血痫: 通窍活血汤18。急性肾小球肾炎麻五伯生五姣龙温风水相搏: 疏风利水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湿热内侵:清热利湿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阴虚邪恋: 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气虚邪恋:健脾益气一参苓白术散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一己椒筋黄丸合参附汤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一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19。肾病综合症防真实柏六奇肺脾气虚: 防已黄黄汤合五苓散脾肾阳虚: 肾. 真武汤合防己黄黄汤显祖, 脾一实脾饮肝肾阴虚: 知柏地黄丸气阴两虚:

112、 六味地黄丸加黄黄20。尿频正缩脾肾气虚: 缩泉丸温热下注: 八正散21。遗尿兔中泰肾气不足: 英丝子散肺脾气虚: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心肾失交: 导赤散合交太丸22。五迟五软六调窍肝肾亏损: 加味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 调元散痰瘀阻滞: 通窍活血合二陈汤23。麻疹选情深艳玲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一宣毒发表汤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一清解透表汤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一沙参麦冬汤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一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清热解毒、熄风开窍一羚角钩藤汤邪毒闭肺: 麻杏石甘汤2 4 .风小银针1)邪郁肺卫:疏风清热一银翘散2)邪热炽盛:清热解毒一透疹凉解汤25。丹痴( 猩红热) 解营生

113、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一解肌透痣汤2)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一凉营清气汤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一沙参麦冬汤26。水痘银胃1)风热轻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一银翘散合六一散2)毒热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渗湿一清胃解毒汤27。手足口病甘温邪犯肺脾: 甘露消毒丹温热壅胜: 清痕败毒饮28。养腮柴济温龙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一柴胡葛根汤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一普济消毒饮邪陷心肝: 清瘟败毒饮邪毒引睾窜腹:清泻肝火、活血止痛一龙胆泻肝汤29。乙脑新虎温犀搞五条龙补痉邪犯卫气: 卫_ 新加香茹饮, 气一白虎汤邪炽气营: 清瘟败毒饮邪入营血: 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30。顿咳三

114、生白写邪犯肺卫: 二拗汤痰火阴肺( 痉咳期) :泻肺清热、解痉镇咳一桑白皮汤合草防大枣泻肺汤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一人参五味子汤肺阴不足:滋阴润肺、清化痰热一沙参麦冬汤31。蛔虫乌使肠虫证: 使君子散蛔厥: 乌梅丸32。夏季热清温暑伤肺胃: 王氏清暑益气汤上胜下虚: 温下清上汤33 o紫嬲连弟归阴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一犀角地黄汤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一归脾汤风热伤络: 连翘败毒散阴虚火旺: 大补阴丸川畸病:银温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5-中药学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

115、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 目珠夜痛及瘵病肿结之要药:夏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耍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 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 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耍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

116、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芳化湿浊的耍药:蕾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沼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草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塞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耍药:森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

117、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耍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芭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耍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茸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萎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 疗 “ 皮里膜外之痰” 之耍药:白芥子

118、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蛇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疥疮之要药:硫磺 良药 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 治寒湿中阻

119、、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 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 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 理气良药:沉香 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 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 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 佳品 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 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 治心经热盛神昏澹语之佳品:羚羊角 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 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 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兔丝子 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蛇 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 圣药 “ 呕家圣药”:生姜 “ 疮家圣药”:连翘 通用药 发表散风通用药: 荆芥 治风通用药: 防风 治痹证通用药:秦先 经典用语 “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

120、药”:荆芥 “ 夏月麻黄”:香菁 “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 将军”:大黄 “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 血中之气药”:川 茸 “ 头痛不离川茸” ( 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 “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 活血祛瘀、凉血清心) “ 祛瘀生新”:桃仁 “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 风药中之润剂” 秦光、荆芥、防风、桑寄生 病证选药 安胎:紫苏( 气滞胎动)黄苓( 胎热胎动)砂仁( 气滞胎动)芭麻根( 胎热、胎漏胎动)竹茹( 胎热胎动)白术( 脾虚气弱胎动)杜仲( 肝肾虚亏)桑

121、寄 生 ( 肝肾虚亏)续 断 ( 肝肾虚亏) 菟丝子( 肾虚) 鱼蟹中毒:紫苏, 生姜, 破伤风:防风 蝉蜕 天南星白附子 天麻 全蝎螟蚣 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 沉香 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 阴署证:香盍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项背强痛:葛根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太阳头痛:羌活 阳明头痛:白芷 厥阴头痛:藁 本 ( 巅顶头痛) 鼻渊头痛:辛夷苍耳子细辛 引产:天花粉 无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梅毒:土茯苓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鸡眼赘疣:鸦胆子 回乳:芒 硝 ( 外用) 麦芽 诸骨鳏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蚕沙 膏淋:草薜,血淋:蒲黄

122、 虚寒呃逆:丁香 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 手足软裂:白及 脱发: 侧柏叶( 外用) 阴疽流注:白芥子 跨嗽及百日咳:百部 噤口痢:石菖蒲 休息痢:鸦胆子 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口中甜腻:佩兰 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 口疮:吴茱萸 鹤齿疼痛:隼拨 手足皴裂:白芨 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 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 娱蚣 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 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秦光龟甲鳖甲 利咽:薄荷牛劳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 巴豆 牛黄胖大海 桔梗 透疹:荆芥薄荷牛芽

123、子蝉蜕升麻葛根 浮萍芦根紫草 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黄 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 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 泻痢里急后重:木香 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 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棚子芜英 风痰证:天南星 滑脱诸证:龙骨牡蛎 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 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 黑芝麻 肾不纳气之喘:蛤蛤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 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 决明子椎子苏子冬葵子括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甚肉欢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 烫烧伤:四季青紫珠 地榆虎杖侧柏叶 脱发:侧柏叶 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1 1 1 胸痹:逢白 通经下乳:路路通 关木通通草

124、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 梅毒:土茯苓 脾胃虚寒吐泻:砂仁 血淋涩痛:石韦蒲黄 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 肺痈:鱼腥草惹位仁 括楼 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意葭仁梧楼大黄 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 暑湿吐泻: 白扁豆高血脂症: 山楂蒲黄姜黄没药 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箱子车 前 子罗 布 麻 地 龙 青 木 香 大 蓟 小 蓟 马 兜 铃 桑 白 皮葬 菜 臭 梧 桐 淫 羊 蕾 山 茱 萸 稀 苍 草 山 楂 明目退翳:秦 皮 青 箱 子 密 蒙 花 谷 精 草 蝉 蜕熊胆 赤 芍 石 决 明 珍 珠 母 紫 贝 齿 枸 杞 子 木 贼 扩瞳:青箱子 清心利尿: 连 翘 关 木

125、 通 瞿 麦 竹 叶 淡 竹 叶,虚火咽痛: 玄参 阴虚外感: 玉竹 安蛔止痛: 乌梅 配伍用药 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 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 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 柴胡配黄岑:少阳寒热往来 生葛配黄岑、黄连:湿热泻痢初起 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 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 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桅子配茵陈:湿热黄疸 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 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 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独

126、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苍术配厚朴、陈皮: 湿阻中焦或夹食积 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 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 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 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 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脱胀痛 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 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 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 难白配瓜蓼: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郁金配石苜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 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 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蛤:肺肾两虚、动辄气喘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

127、汗及消渴 黄黄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 甘草配白芍:脱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当归配黄黄: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6- 方剂学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薮芨攻乌、藻戟遂丸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水银莫与砒霜见、巴豆性烈最为上、丁香莫与郁金见、川乌草乌不顺犀、朴硝一见便相争、狼毒最怕密佗僧、偏与牵牛不顺情、牙硝难合京三棱、人参最怕五灵脂、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爆炙爆莫相依.妊娠服药禁忌歌:蜿斑水蛭及虻虫、野葛水银并巴豆、三棱芫花代赭麝、牙硝芒硝牡丹桂、半夏南星与通草、蒯砂干漆蟹爪甲、乌头附子配天雄牛膝慧读与娱蚣大戟蝉蜕黄雌雄槐花牵牛皂角同瞿麦干姜桃

128、仁通地胆茅根与庶虫- 、概论1、 ” 方从法出,以法制方” 一指方剂出于治法。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理解常用治疗 八 法 一汗、吐、下、和、温、清、补、消。3、“ 闭门留寇”一指邪实为主而过早使用补益治法导致的邪气壅塞。4、掌 握 方 剂 组 成 中 君 臣 佐 使 的 意义和相互作用。5、方剂的变化形式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改变。6、了解现代常用中药剂型定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酒剂;栓剂;片剂;糖浆;冲剂;针剂。二、各论复习方法:1、按 照 大纲要求,掌握主: 要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意义、用法。2、 注意方剂之间的化裁关系。 如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是麻黄汤 伤寒论

129、化裁而出。3、注意方剂出处。三、方剂要点解析1、 香 苏 散 与 香需散 的区别:均治疗外感风寒,前者理气和中,后者化湿和中。2、“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温病学观点,指外感温热病以肺经症候为主要特征。3、银翘散一辛凉平剂;桑菊饮一辛凉轻剂。4、 五十二病方一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5、 伤寒杂病论被喻为“ 方书之祖” 。集理、法、方、药于一体。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第一部由国家编制的药典。7、 八法出自清代程钟龄的 医学心悟 。8、“ 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一 指 小柴胡汤。9、 四逆散( 肝脾不和,阳气内郁)与 四逆汤( 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区别在于 真假阳虚 。10、白虎汤气

130、分热盛,阳明经热证( 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 。大承气汤一阳明腑实证( 痞、满、燥、实)11、 医宗金鉴“ 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一指 仙方活命饮12、通因通用的代表方剂 芍 药 汤 一 行 血 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3、李东垣“ 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 ”指当归补血汤中黄黄的意义。14、肾气丸的特点一“ 阴中求阳” “ 少火生气“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5、麦门冬汤中一半夏:麦门冬=1: 716、“ 液有余便是痰”张介宾。17、“ 脾为生痰之源” “ 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李中梓。18、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一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19、酸甘化阴指酸味和

131、甘味相互配伍以益阴的治法。20、透营转气( “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一 指 温 病热入营分仍然可以转回气分的治法。代表方:清营汤。21、 脾约证脾阴虚而胃燥热, 大便干, 小便少。代表方:麻子仁丸。22、 常用于治疗 梅核气 的方剂一半夏厚朴汤。23、小柴胡汤常用于- - - 伤寒少阳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疟疾, 黄疸。24、小青龙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的共同功效一一降逆平喘,祛痰止咳。25、归脾汤、固冲汤在治疗出血证方面的用药共同特点一重用补气药,增加固摄作用。26、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7、五苓散、猪苓汤治疗的证型一水湿内停,小便不利。2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32、一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29、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一消胃滋阴。30、柴胡配黄苓在小柴胡汤中的作用一和解少阳。31、清营汤中银花、连翘的作用一透热转气。32、川莺茶调饮中用于治疗头疼的药物:厥阴一颠顶一川萼、白芷、羌活、少阳一两侧一川茸。太阳- - - - 后头连项- - - - 羌活O阳明一前额眉倜白芷。33、常用局部引经药:上肢- - - - 桑枝;桂枝:片姜黄。下肢一牛膝;木瓜;防己。三焦一黄 苓 ( 上焦) ;黄 连 ( 中焦) :黄 柏 ( 下焦) 。眉 骨 一 白 芷 。眼- - - - 石决明;菊花。鼻- - - - 细辛;辛夷;苍耳子。咽喉一射干。耳一苍耳子。颈 一 桔 梗

133、。项- - - - 葛根。胸- - - - 瓜篓。34、常用六经引经药:太阳经羌活;防风。少阳经一柴胡;川萼;阳明经升麻;葛根;白芷。太阴经- - - - 苍术。少阴经一独活。厥阴经细辛;川茸;青皮。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7-针灸学五输原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商阳二三间合谷,厉兑内庭陷谷胃,隐白大都足太阴,少冲少府属于心,少泽前谷后溪腕,至阴通谷束京骨,涌泉然骨与太溪,中冲劳宫心包络,关冲液门中渚焦,窍阴侠溪临泣胆,大敦行间太冲看,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中极膀胱京门肾,牌募章门胃中院,心包募穴何处取?十五络穴歌手三阴经列内通,足三阴经公蠡大,任督二脉鸠尾长,八会穴歌腑会中院脏章门

134、,血会膈俞骨大杼,十二经邠穴大肠温溜肺孔最,胃经梁丘脾地机,心包郊门焦会宗,阳维阳交阴筑宾,下合穴歌胃经下合足三里,膀胱当合委中央,胆经下合阳陵泉.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后溪督脉锐毗颈、临泣胆经连带脉、列缺任脉连肺系、经渠尺泽肺相联;阳溪曲池大肠牵;冲阳解溪三里连;太白商丘并阴陵;神门灵道少海寻;阳谷小海小肠经;昆仑委中膀胱焉;复溜阴谷肾经传;大陵间使曲泽连;阳池支沟天井言;丘墟阳辅阳陵泉;中封曲泉属于肝。关元小肠巨阙心,日月胆肝期门寻,气化三焦石门针,胸前膻中觅浅深。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阳经丰光飞。脾之大络在大包。髓会绝骨筋阳陵,脉太渊气膻中存。膀胱京门肾水泉,小肠养老心阴邺,肝经中都

135、胆外丘。阳跷跑阳阴交信。上下巨虚大小肠,三焦下合属委阳,内关阴维卜总同、申脉阳跷络亦通、阳维目锐外关逢、阴跷照海膈喉咙,一、针灸发展史1、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一目前发掘的最早古本。2、 内经 一奠定针灸学的基础理论。 收 载160穴位。3、 灵枢一又 称 为 针经 。4、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 腌 穴 专 著 。5、 针灸甲乙经 一 最 早 的 针 灸 专 著 , 收录349穴位。( 皇甫谧)6、 肘后备急方 灸法专著, 收录针灸方109条,其中99条灸方。( 葛洪)7、 明堂三人图孙思邈。8、 铜人腌穴针灸图经一 王 惟 一 。载354穴位。铸造铜人模型

136、两具。9、 十四经发挥一 滑 寿 ,提出 十四经学说。10、 标幽赋一窦汉卿,提 出 八法流注学说。11、 针灸逢源李学川,载361穴位。12、 针灸学的三次总结一 内经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大成 。13、WHO推荐针灸治疗的疾病种类为43种。14、 按时取穴法 何若愚。三、经络学说1、经络的三大作用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保卫机体、抵御疾病。2、 素问“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一 指 十二经筋主人体的运动功能。3、经络学说的临床意义:阐释病理;进行辨证;指导治疗。十四、针灸治疗1、针灸治疗的三大作用一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2、了解针灸选穴的原则、配穴方法。3、

137、“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一出 自 灵枢? 九针十二原4、 了解五输穴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 - - 阴井木 、 阳井金5、“ 井主心卜. 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 主 逆 气 而 泄 一 出 自 难经? 六十八难一治疗原则。6、了解五输穴的本经与他经补泻选穴方法。7、按 照 大纲所列出的治疗疾病种类,掌握主穴和配穴,操作方法。针灸学1 .现存最早、 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针灸甲乙经2 . 甲乙经成书朝代及作者是: 晋代一皇甫谧3 . 针灸甲乙经考证了力俞穴349个4 . 铜人腌穴针灸图经作者是王惟一5 .铸造第一个针灸铜人的朝代是宋代6

138、. 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杨继州7 . 继 内经 、 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 针灸大成8 .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滑伯仁9 .考证了 361个经穴的医家是: 李学川10 .针灸医学传到欧洲是: 公元17世纪12 . 手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是太阴、厥阴、少阴13 .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卜. 部位排列是厥阴、太阴、少阴14 .十二经脉的循形走向正确的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手三阳经从手走头15 .阴经与阳经( 指表里经) 交接的部位在手足末端16 .阳经与阳经( 指同名经) 交接部位在头面部17 .阴经与阴经( 指手足三阴经) 交接部位胸中18 .不属于表

139、里络属关系的是手少阳一手少阴19 .奇经八脉循形的特点是: 除带脉横向循形外, 其余均为纵向循形, 纵横交错地循形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经与经之间无相互交接规律20 .十一. 经别是指: 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形部分21 . 十二经筋的循形走向是: 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形于体表, 不入内脏, 结聚于关节、骨骼部22 .经络的作用A.运形气血B.濡养周身C.抗御外邪D.保卫机体23 . 十二经脉中,脾经与心经的交接部位在心中24 .十二经脉中,肾经与心包经的交接部位在: 胸中25 . 十二经脉中,肝经与肺经的交接部位在肺中26 . 足三阳经在躯干部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27

140、 .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面的排列顺序是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28 .足三阴经在上肢内侧面的排列顺序是肺经、心包经、心经29 . 腌穴分为: 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30 . 十四经穴总数为:361个31 .五输穴中以所出为: 井32 .五输穴中以所溜为: 荥33 .五输穴中以所形为经34 .五输穴中以所注为输35 .五输穴中以所入为合36 .十二经的输穴多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38.下面的骨度分寸正确的是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岐骨至脐中8寸两乳头之间8寸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39.本经的募穴是A .肺一中府B.大肠一天枢C.膀胱一中极D.肝一期门40 .正确的骨度分寸是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41

141、 . 根据骨度分寸法,神阙到中院穴是:4寸42 . 根据骨度分寸, 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为:13 -J43 . 根据骨度分寸法,肘横纹至腋前横纹为9寸45 . 心经的募穴是: 巨阙46 . 在肘横纹中,肱 : 头肌腱的槎侧是: 尺泽47 . 即是输穴又是原穴,还是八会穴的穴位是: 太渊48 .在槎动脉梯侧凹陷处是: 太渊49 . 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穴是商阳、迎香50 .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 合谷51 . 属大肠经的穴组是: 曲池、手三里、合谷、迎香52 . 阳溪穴上3寸是: 偏历53 . 曲池穴属: 大肠经54 .属胃经的穴组是: 承泣、 厉兑、 解溪、 足三里55.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脊外

142、开1横指是足三里56 . 胸正中线旁开4寸是: 胃经57 . 腹正中线旁开4寸是: 脾经58 . 足阳明胃经的起止穴是: 承泣、厉兑59 .穴位中相距3寸的是: 上巨虚一卜巨虚60 .足三里穴归属: 胃经61 . 足太阴脾经的起止穴是: 隐白、大包62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是三阴交63 .阴陵泉是五输穴中的: 合穴64 . 阴陵泉与地机穴相距:3寸65 .足太阴睥经的络穴是: 公孙66 .脾经在腹正中线旁开:4寸67 . 手少阴心经起于: 心中68 . 阴邺穴位于: 神门穴上0 .5寸69 . 心经的合穴是“少海70 .归属心经的穴组是: 通里、少冲71 . 心经的起止穴是: 极泉

143、、少冲72 .与目内眦和目外眦均发生联系的经脉是小肠经2. 六阳经中,除外,均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A .手太阳 B .手少阳 C .手阳明 D .足阳明 E .足少阳答案:C考点:经脉循形。 分析:手太阳小肠经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听宫) 。手少阳三焦经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 丝竹空之下) ,与足少阳胆经相接。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 迎香) ,上形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卜. 沿着鼻的外侧( 承泣)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 瞳子醪) ,上形至额角, 卜 . 形 至 耳后 ( 风池) ,沿颈旁,。手阳明大

144、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 ( 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可见以上经脉中除手阳明大肠经外都到达日内眦或目外眦。7 3 .腕骨穴是小肠经的: 原穴7 4 . 治疗腰痛的穴组是: 委中、后溪7 5 . 治疗乳少的穴位是: 少泽7 6 . 听宫穴归属: 小肠经7 7 .属于膀胱经的穴组是承扶、肺输、心输、大肠输7 8 .肝输穴位于: 第9胸椎棘突卜一旁开1 . 5寸7 9 .足小趾外侧端, 距趾甲根角旁约0 . 1寸是: 至阴8 0. 两肩胛下角平: 第7胸椎棘突8 1 .昆仑穴归: 膀胱经8 3 . 肾输穴旁开1 . 5

145、寸是: 志室8 4 .腹正中线旁开0 . 5寸是: 肾经8 5 . 脐旁0 . 5寸的穴位是: 肓输8 6 .太溪穴归: 肾经8 7 . 属足少阴,肾经的穴组是: 涌泉、肓输8 8 .照海穴在特定穴中属: 八脉交会穴8 9 .八会穴中的气会穴是: 膻中9 0 .下列穴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内关9 1 . 治疗心、胸、胃之疾的八脉交会穴穴组是: 公孙一内关9 2 . 心包经的五输穴中的合穴是: 曲泽9 3 .大陵穴归: 心包经9 4 . 心包经的起止穴是: 天池、中冲9 5 . 手少阳三焦经的穴组是外关、阳池、支沟、耳门9 6 . 三焦经的卜. 合穴是: 委阳9 7 .阳池穴与支沟穴相距为

146、: 3寸9 8 . 有通便作用的穴位是: 支沟9 9 . 耳门穴归: 三焦经1 0 0 .足少阳胆经的募穴是: 日月1 0 1 . 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是: 阳陵泉1 0 2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的前缘是: 绝骨1 0 3 .大腿外侧正中,膝中上7寸是: 风市1 0 4 . 足少阳胆经的起止穴位是: 瞳子髅、足窍阴1 0 5 .既是合穴,又是八会穴的穴位是阳陵泉1 0 6 . 足厥阴肝经的募穴是: 期门1 0 7 . 足背,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是:太冲1 0 8 . 治疗目赤肿痛的穴组是: 太阳、合谷、太冲、凤池1 0 9 . 有 “ 四关”穴之称的穴组是合谷、太冲1 1 0 . 足厥

147、阴肝经的起止穴是: 大敦、期门1 1 1 . 在下列经脉中,起于中焦的经脉是肺经1 1 2 . 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功用的穴位是少泽1 1 3 .不是八脉交会穴的是中脱1 1 4 .是经脉的起止穴组为: 会阴、 承浆; 长强、 龈交;隐白、大包; 涌泉、输府1 1 5 .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是: 曲泽1 1 6 .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的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1 1 7 .捻转补泻法的泻法操作是.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1 1 8 .提插补泻法的泻法操作是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1 1 9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操作是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1 2 0

148、.平补平泻法用于不盛不虚证1 2 1 .直接灸法分为化脓灸、非化脓灸1 2 2 .散刺法为三棱针操作法1 2 3 .最早记载“ 角法”的 是 五十二病方1 2 4 .使用电针治疗时,通电时间一般为5 2 0分钟1 2 5 .操作皮肤针时使用的是腕力1 2 6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是点刺、挑刺、散刺、刺络1 2 7 .用输募配穴法治疗小儿遗尿选中极、膀胱输1 2 8 .针灸治疗肠痈时以:足阳明经穴为主1 2 9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咽喉肿痛的首选穴位是: 少商1 3 0 .治疗目内眦,颈项之疾的穴组是: 申脉、后溪1 3 1 .治疗肺系、喉咙、胸膈之疾的穴组是列缺、照海1 3 2 .肺实证,采

149、用“ 补母泻子法” ,应泻: 尺泽1 3 3 .肺虚证,采用“ 补母泻子法” ,应补: 太渊134 .肝经实证,采 用 “ 补母泻子法” ,应泻: 形间135 .肝 经 虚证, 采用“ 补母泻子法” ,应补: 曲泉136 .治疗下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合谷137 .治疗上牙痛,用远部配穴法取内庭138 .治疗呕吐的基本穴组是内关、足三里、中脱139 .不属于肝气犯胃之胃痛的临床症状是畏寒喜暖140 .治疗实证癖闭的穴组为三阴交、 中极、 阴陵泉、膀胱输141 .治疗眩晕之实证以胆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142 .胃肠积热之风疹,治法为毫针泻法143 .扭伤的取穴原则, 般采用近部取穴法144

150、.月经不调,一般分: 经早、经迟、经乱针 灸 临 床 治 疗一、头面躯体痛证( 一) 、头痛1、外感头痛外感:太池列会,阳明攒谷印,的主阳天溪申,厥阴冲四关,风寒风门热椎池,亢冲侠溪湿阴陵。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主穴:百 会 列 缺 太 阳 风 池配穴:风寒:风门风热:大 椎 曲 池风湿:阴陵泉阳明经痛:印 堂 攒 竹 合 谷 内 庭太阳经痛:天 柱 后 溪 申 脉少阳经痛:率 谷 外 关 足 临 泣厥阴经痛:四 神 聪 太 冲 内 关2、内伤头痛内伤:维持会( 实) ,风三百( 虚) ,肾虚肾太悬,痰浊林太丰,淤血关内膈。( 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 会 头 维 风

151、 池配穴:阳亢:太 冲 太 溪 侠 溪痰浊:阴 陵 泉 丰 隆 太 阳瘀血:阿 是 穴 血 海 膈 俞 内 关( 2 )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 会 风 池 足 三 里配穴:血虚:三 阴 交 肝 俞 脾 俞肾虚:肾俞 太 溪 悬 钟( - - )落枕:今昔县外劳。寒谷池、淤内关,肩痛玉关背天宗。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主穴:阿 是 穴 外 劳 宫 肩 井 后 溪 悬 钟配 穴 风 寒 :风 池 合 谷气血瘀滞:内 关 阿 是 穴肩痛:肩 鹘 外 关背痛:肩 外 俞 天 宗( 三) 漏肩风玉贞钱了: 太阳后,阳明谷,少阳外,邪谷池,淤关膈,虚里海,网球肘三谷池了,高尔夫时

152、大海谷,学生肘天外。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阿 是 穴 肩 鹘 肩 镶 肩 贞 肩 前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手太阳经证:后溪手少阳经证:外关外邪:合谷气滞血瘀:内 关 膈 俞气血两虚:足 三 里 气 海( 四)腰痛选经:阿是穴主穴:阿 是 穴 委 中 大 肠 俞配穴:寒湿:腰阳关瘀血:膈俞督脉病:后溪足太阳经:申脉( 五)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棱。热椎池。选经:局部穴为主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膈 俞 血 海痛痹:肾 俞 关 元着痹:阴 陵 泉 足 三 里热痹:大 椎 曲 池二、内科病( -)中风1、中经络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主穴:内 关 水 沟 三 阴 交 极 泉 尺

153、泽 委 中2、中脏腑1)中经络:中英关,水泉泽。肝冲溪,痰谷隆,热池庭,淤三海,阴地溪,蜗地车,上玉三谷下跳泉,晕骨天池足内丘海,秘水归沟,视球晴天池,尿曲中元。2)中脏腑:关水。闭井冲谷,脱海无神。选经:手厥阴经,督脉主穴:内 关 水 沟配穴:闭证:十 二 井 穴 太 冲 合 谷脱证:关 元 气 海 神 阙( 二)眩晕1、实证实、百池冲关,肝行二溪,痰林丰维。选经: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主穴: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配穴:肝阳上亢:行间 侠溪 太溪痰湿中阻:头维 丰隆 中皖 阴陵泉2、虚证虚、百池三关肾。虚脾胃气,精中太阴。选经:足少阳经,背俞穴,督脉主穴:风 池 百 会 肝 俞 肾 俞

154、足 三 里配穴:气血虚:气 海 脾 俞 胃俞肾精亏虚:太 溪 悬 钟 三 阴 交( 三) 面瘫昆仑车劝阳白攒谷仓。 寒风热曲复三星,沟水鼻香。选经: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合 谷 昆 仑配穴:风寒:风池风热:曲池恢复期:足三里( 四) 不寐申海堂四神门安眠。 痰内丰池火六间溪,胆虚,胆虚心内脾白孙三关。选经: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主穴:照 海 申 脉 神 门 印 堂 四 神 聪 安 眠配穴:肝火扰心: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行间丰隆心俞丘墟太溪侠溪内庭脾俞心俞水泉曲池足三里内关心 俞 脾 俞脾噩不和:太 白 公 孙 内 关 足 三 里( 五) 感冒

155、谷池缺大阳。 寒肺门, 热鱼尺泽塞迎香,虚三喉商酸身柱,湿阴陵,暑委中。选经:手太阴,手阳明,督脉主穴:列 缺 合 谷 大 椎 太 阳 风 池配穴:风寒:风门 肺俞风热:曲 池 尺 泽 鱼 际( 六)哮喘1、实 证D实证:肺喘缺中泽( 寒风热椎痰丰隆,喘天突)选经:手 太 阴 背 俞 穴主穴:列 缺 尺 泽 膻 中 肺 俞 定 喘2、虚证:虚证:足太高、肺肾喘( 肺气海,肾气元阴)选经: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背俞穴主穴:肺 俞 膏 肓 肾 俞 定 喘 太 渊 太 溪 足三里( 七)胃痛三关中( 气冲淤膈俞,虚海关脾阳交内)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主穴:足 三 里 内 关 中 脱配穴:寒证:

156、胃俞饮停:下 脱 梁 门肝气犯胃:太冲气滞血瘀:膈俞脾胃虚寒:气 涨 关 元 牌 俞 胃 俞胃阴不足:三 阴 交 内 庭( 八)呕吐三关中。( 寒上胃、热合谷、食梁天,痰中丰,肝阳冲,虚脾胃,胀天枢,鸣脾肠干孙)选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募穴主穴:内 关 足 三 里 中 脱( 九)泄泻阴分上天( 寒厥热庭食中脱)选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主穴:急性:天 枢 上 巨 虚 阴 陵 泉 水 分慢性:( 任脉)神 阙 天 枢 足 三 里 公 孙( 十)便秘天沟水来丰( 热谷庭,气冲中,虚脾气血三里交,阳神元)选经:足阳明经,手少阳经主穴:天 枢 支 沟 水 道 归 来 丰 隆配穴:热秘:合谷 内庭气秘:

157、太 冲 中 皖气虚秘:脾 俞 气 海血虚:足 三 里 三 阴 交阳虚:神 阙 关 元三、妇儿科病( -)痛经三次中,( 寒归地,滞太冲,胀天气,胁阳明,闷内关) 2)虚证:三海里( 气血脾胃,肝溪肝肾鸣悬钟)1、实证选经:足太阴经,任脉主穴:三 阴 交 中 极 次 醪配穴:寒湿:归 来 地 机气滞:太冲腹胀:天 枢 气 穴胁痛:阳 陵 泉 光 明2、虚证选经:足太阴,足阳明经主穴:三 阴 交 足 三 里 气 海配穴:气血虚:脾 俞 胃 俞肝肾不足:太 溪 肝 俞 肾 俞头晕耳鸣:悬钟( -)崩漏白交关公( 任脉脾经) 热血湿阴郁太冲,淤地机。2)虚证:交上海( 任脉足阴阳经) 气血脾胃阳肾门,

158、阴谷溪盗邦眠神。1、实证选经:任脉,足太阴经主穴:三 阴 交 关 元 公 孙 隐白配穴:血热:血海湿热:阴陵泉血瘀:地机2、虚证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主穴:气 海 三 阴 交 足 三 里( 三)缺乳膻中少乳( 足阴阳经、任脉) 气血三里脾胃俞,肝冲关涛冲天,血多肝膈胀期门,胃胀中脱足三里选经:足阳明经,任脉主穴:乳 根 膻 中 少 泽配穴:失血过多:肝 俞 膈 俞胸胁胀满:期门气血不足:足 三 里 脾 俞 胃 俞( 四)遗尿关中三元( 任、脾肾) 阳肾气虚气肺三,梦多百会及神门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背俞穴主穴:关 元 中 极 膀 胱 俞 三阴交配穴:脾肺气虚:气 海 肺 俞 足三里夜梦

159、多:百 会 神 门肾阳虚:肾俞四、皮外骨伤、五官科病( -)瘾疹谷中海隔曲池,( 手阳明、足太阴) 风关池,热三天,湿邪阴陵三阴交,风燥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天突剌,恶心呕吐选内关。选经:手阳明经,足太阴经主穴:曲 池 合 谷 血 海 膈 俞 委 中配穴:风邪:外 关 风 池胃肠积热:足 三 里 天枢湿邪重:阴 陵 泉 三阴交血虚风燥:足 三 里 三 阴 交呼吸困难:天突恶心呕吐:内关( -)蛇串疮阿是夹脊。肝间敦阳,脾海内白。选经:局部穴,夹脊穴配穴:肝郁火盛:行 间 大 敦 阳 陵 泉脾胃湿热:血 海 隐 白 内 庭( 三)扭伤 腰:肾腰委中( 正中:人中后。一侧:三里三间。远取) 踝部:中

160、丘解溪( 上取血海下阴陵, 上下取。对侧养老阳谷,对应取) 膝部:溪眼阳关梁( 膝内上取选尺泽, 对应取) 肩部: 玉贞了。局部腌穴为主配穴:腰:肾 俞 腰 痛 穴 委 中踝:申 脉 解 溪 丘 墟膝:膝 眼 膝 阳 关 梁 丘肩:肩 制 肩 髅 肩 贞肘:曲 池 小 海 天 井腕:阳 溪 阳 池 阳 谷:环 跳 秩 连 承 扶( 四)目赤肿痛太晴合阳池( 热商星,肝行间)选经:手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主穴:合 谷 太 冲 风 池 睛 明 太 阳配穴:风热:少 商 上 星肝胆火盛:行 间 侠 溪( 五)耳聋、耳鸣实证:溪中听医( 肝火冲虚风光谷)2)虚证:听 海 溪 ( 肾气肾海肝肾肝)1

161、、实证选经:足少阳经,手少阴经主穴:听 会 翳 风 侠 溪 中 渚配穴:肝胆风火:太 冲 丘 墟外感:外 关 合 谷2、虚证:选经:足少阴经,手太阳经主穴:听 宫 太 溪 照 海( 六)牙痛谷车下( 手足阳明经) 风火关风火二庭,阴溪太溪及行间。选经:手足阳明经主穴:合 谷 颊 车 地 仓配穴:风火:外 关 风 池胃火:内 庭 二 间肾虚:太 溪 行 间( 七)咽喉肿痛实证:少尺关内合。风热关池肺兑鱼。2)阴虚:溪照鱼( 入夜发热三阴留)1、实热证选经:手太阴经,手足阳明经主穴:少 商 合 谷 尺 泽 内 庭 关 冲配穴:外感风热:风 池 外 关肺胃实热:厉 兑 鱼 际2、虚热选经:足少阴经主

162、穴:太 溪 照 海 鱼 际配穴:入夜发热:三阴交 复溜三、面痛:四白下地攒谷池。眼白丝关上香泉,下医风乘车,寒列热池。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配穴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颌部痛者,加额修、迎香;下颌部痛者,加承浆、颊车、翳风、内庭;风寒证者,加列缺;风热证者,曲池、尺泽;气血瘀滞者,加太冲、三阴交。四、漏肩风:玉贞钱了:太阳后,阳明谷,少阳外,邪谷池,淤关膈,虚里海,网球时三谷池了,高尔夫肘大海谷,学生肘天外。治法通经活络,祛风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于太阳经穴为主。主穴肩需肩髅肩由阿是穴配穴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手阳明经

163、证者,加合谷;手少阳经证者,加外关。外邪内侵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九、痿证:上肢:玉池合脊。下肢:阴阳关伏三脊。热二尺肺湿阴庭,脾元中白肾肝溪,上下阴阳分手足。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华佗夹脊穴为主。主穴上肢:肩鹘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配穴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袭络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太白、中院、关元;肝肾亏损加太溪、肾俞、肝俞。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剌。卜 、痫证:发作期:百泉溪关水。( 1 )发作期治法醒脑开窍。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

164、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2 )间歇期治法豁痰开窍,熄风定痫。以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配穴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间歇期:太丰就使印。痰门池内,风谷阴溪心脾三肝肾太阴淤膈内。十二、郁证:关水太神,肝中泉门,火行关溪,痰丰阴天神通交溪,虚心三脾肾交肝肾。治法调神理气,疏肝解郁。以督脉、手厥阴、手少阴和足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内关神门太冲配穴肝气郁结者,加曲泉、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痰气郁结

165、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廉泉;心神惑乱者,加通里、心俞、三阴交、太溪;心脾. 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亏虚者,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十三、心悸、神门关阴厥。心脾虚脾足三里,阴虚肾俞与太溪,凌中海,淤膻膈,惊悸汗膏烦劳宫,耳鸣渚溪肿水中。 调理心气, 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 穴 内 关 郑 门 神 门 厥 阴 俞巨阙配穴心胆虚怯者,加胆俞;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肾俞、太溪;水气凌心者,加膻中、气海;心脉瘀阻者,加膻中、膈俞;善惊者,加大陵;多汗者,加膏肓;烦热者,加劳宫;耳鸣者,加中渚、太溪;浮肿者,加水分、中极。感冒治法 祛风解表。

166、以手太阴、手阳明、督脉穴为主。主 穴 列 缺 合 谷 大 椎 太 阳 风 池 配 穴 风 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放血;全身酸楚者,加身柱;挟湿者,加阴陵泉:挟暑者,加委中放血。十五、咳嗽、1 )外感、肺谷缺( 寒风热椎咽少商) 2 )内伤、肺太阴( 痰阴丰、肝行间、阴膏血孔最) 1 )外感咳嗽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主 穴 列 缺 合 谷 肺 俞 配 穴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咽喉痛者,加少商放血。( 2 )内伤咳嗽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 太

167、渊 三阴交肺俞配穴痰湿侵肺者,加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者,加行间;肺阴亏虚者,加膏肓;咯血者,加孔最。: 十、痢疾:大上下关谷( 湿池内寒中气海,疫椎冲宣噤关中,休息脾胃脱会强)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足阳明、任脉、手阳明经穴为主。主穴 天枢下脱关元上巨虚合谷配穴湿热痢者,加曲池、内庭;寒湿痢者,加中脱、气海;疫毒痢者,加大椎、太冲、十宣放血;噤口痢者,加内关、中脱;休息痢者,加脾俞、肾俞;久痢脱肛者,加百会、长强。廿二、癖闭:1 )实证:阴极泉旁边( 湿痿邪尺滞冲敦,淤滞曲骨次鹦血)2 )虚证:脾肾三边关。中气里,肾溪留。无力排尿气海骨) 治 法( 1 )实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以足太阳、足

168、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主 穴 秩 边 阴 陵 泉 三 阴 交 中 极 膀 胱 俞 配穴 湿 热 内 蕴 者 ,加委阳;邪热壅肺者,加尺泽;肝郁气滞者,加太冲、 大敦;瘀血阻滞者, 加曲骨、次修、血海。2)虚证治法 温补脾肾,益气启闭。以任脉及背俞穴为主。主 穴 秩 边 关 元 脾 俞 三焦 俞 肾 俞 配 穴 中 气 不 足 者 , 加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者, 加太溪、复溜;无尿意或无力排尿者,加气海、曲骨。廿三、阳痿:三关肾( 阳门阴溪留,心脾足三里,惊恐志胆湿会阴,淤膈冲海食院三,眼神心关酸门阳) 治 法 补 益 肾 气 。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主 穴 关 元 三 阴 交 肾 俞

169、配 穴 肾 阳 不 足 者 ,加命门;肾阴亏虚者,加太溪、复溜: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惊恐伤肾者,加志室、胆俞;湿热下注者,加会阴阴陵泉;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膈俞;失眠或多梦者,加内关、神门、心俞;食欲不振者,加中腔、足三里;腰膝酸软者,加命门、阳陵泉廿四、消渴、肺脾交溪( 上太少,中内地,下复冲,烦泉浆,饥谷丰,秘书结,汗留元,视明竹,晕上星) 治 法 清 热 润 燥 ,养阴生津。以背俞穴、足少阴经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 穴 胰 俞 肺 俞 脾 俞 肾 俞三阴交太溪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中消者,加内庭、地机:下消者,加复溜、太冲。烦渴、口干舌燥者,加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170、;多食善饥者,加合谷、上巨虚、丰隆、中脱;便秘者,加天枢、腹结、阳陵泉、大敦;多尿、盗汗者,加复溜、关元;阴阳两虚者,加关元、命门:合并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维、攒竹:头晕者,加上星;上肢疼痛或麻木者,加肩微、曲池、合谷;下肢疼痛或麻木者,加风市、阴市. 、阳陵泉、解溪;皮肤瘙痒者,加风池、大椎、曲池、血海、照海。廿五、经早、三海关( 热冲间,气足脾,多隐白,舐肾次。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 穴 关 元 三 阴 交 血 海 配 穴 实 热 证 者 ,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舐疼痛者,加肾俞、次修。廿六、经后:三海参归(

171、 实宫虚门阳)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主 穴 气 海 三 阴 交 归 来 配 穴 寒 实 证 者 ,加足三里: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上七、不定期:三元肝( 郁门冲,肾俞溪,胁胀中关治法 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 关 元 三 阴 交 归 来 肝 俞 配 穴 肝 郁 者 ,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支沟、阳陵泉三十、绝经症:上海肝脾肾( 任 、牌 、背俞) 阴溪照,阳关门,肝会冲风痰丰陵,心神不宁能心神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为主。主 穴 气 海 三 阴 交 肝 俞 脾 俞 肾 俞 配 穴肾阴亏虚

172、者,加太溪、照海;肾阳不足者,加关元、命门;肝阳上亢者,加百会、风池、太冲;痰气郁结者,加中皖、阴陵泉、丰隆;心神不宁者,加通里 、神门、心俞。三十一、带下病:林中带白环( 胆任脾) 热次水,脾气三阴,肾天肾海参痒沟冲都,红间使,酸眼小肠澹中天 固摄带脉,利湿化浊。以足少阳经、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主 穴 带 脉 中 极 白 环 俞 阴 陵 泉配穴 湿热下注者,加水道、次髅:脾气虚者,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肾虚者,加关元、肾俞、照海;阴痒者,加盆沟、中都、太冲;带下色红者,加间使;腰部酸痛者,加腰眼、小肠俞;纳少便澹者 ,加中脱、天枢。三十五、界腮:医车合冲关( 手少阳、手足阳明经)热椎池,

173、睾冲泉,抽搐人中宣十三。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手少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配穴高热者,加大稚、商阳:睾丸肿痛者,加太冲、曲泉;神昏抽搐者,加人中、 卜宣或十二井。三十六、肠病:兰天上( 足阳明胃) 热池呕内便腹结阑尾天枢上巨虚阿是穴配穴发热者,加曲池:呕吐者,加内关;便秘者,加腹结。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配穴肺经风热者,加少商点刺出血;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四十一、鼻渊:迎风列谷堂( 手太阳、阳明经) 肺热少商湿阴陵治法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以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配穴肺经风热者,加少商点刺出血

174、; 湿热阻窍者,加曲池、阴陵泉。四十四、晕厥:( 督脉手足厥阴) 涌水冲三里,实谷冲。虚证,气海关元会。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配穴虚证者,加灸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四十五、心 痛 :内阴中( 厥阴、手少阴) 淤血中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邢膻中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阳气欲脱者,加水沟、百会。四十六、胆囊炎:肝胆遇难阳月门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俞募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2. 胆道蛔虫症治法解痉利胆,驱

175、蛔止痛。以足少阳经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四十七、胆道蛔虫:日月香囊救四陵,呕三关,热椎池。四十八、肾绞痛:三焦肾关阴陵泉交( 足太阴、背俞) 尿血海冲湿委合。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背俞穴、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针灸基础学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头部: 手足阳明循行于面

176、额、 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卜. 走出、足二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第二单元 喻穴的骨度定位方法头部前 发 际 至 后 发 际12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 椎 至 后 发 际3前额两发角( 头维)9耳后两乳突( 完骨)9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 9胸 剑 ( 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两乳头之间 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 横 纹 至腕侧横纹12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牌上缘 18胫骨内侧歌下方到内

177、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帼横纹 19胭横纹至外踝尖 16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腹部:0、5寸 ,2寸。12寸: 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 游 离 端 ( 章 门 ,肘 横 纹 ( 平肘尖)至 腕 掌 ( 背)侧横纹。9寸:前两额发角( 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 完#)之间,胸骨上窝( 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 岐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 平肘尖) 。夫法: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脐相平的腌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膻中相平的腌穴:神封,天池,乳

178、中,? 。瞳孔之下的腌穴:承泣,四白,巨廖( 骨) , 地仓。肘横纹附近6穴:小海天井曲池尺泽曲泽少海。腕横纹附近6穴:阳谷阳池阳溪太渊大陵神门与脑连:督脉,膀胱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肩三针:肩中,肩耨,肩修四关穴:合谷,太冲七星台:肩贞,腌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四弯穴:曲泽,委中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 合谷,次修,中极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前发迹上0 .5寸6穴:神庭, 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任 脉 I:特定穴:( 木)中极膀

179、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脱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提插捻转的补泻:1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2 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卜. 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拔罐方法几种: 火 罐

180、法 ( 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 ,水罐法,抽气罐法灸法几类: 直接灸、间接灸。瘢痕灸定义:又称化脓灸,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溶液,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三棱针乂称锋针;刺法4 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豹纹刺:( 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隔蒜灸作用( 不治呕) :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行针: 又名运针, 是指将针刺入腌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腌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181、。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腌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附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 寸,3 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八会穴: 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脱;气会、膻中;血会、膈俞。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

182、厥太 少 ( 内踝上8 寸以下) ;太 厥 少 ( 内踝上8 寸以上)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踣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十五络脉: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氏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 面)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腹)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席

183、外上行结于角( 头)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席内上行结于贲( 胸第三单元主要腌穴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尺 泽 ( 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列 缺 (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梯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 (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槎侧,楮动脉的槎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鱼际( 荥穴)第 1 掌骨中点梯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 失音) ;小儿疳积。少商( 井穴)拇指槎侧指甲根解旁0. 1主治:肺系

184、实热证( 热病、昏迷) ;癫狂。2、手阳明大肠经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商阳( 井穴)食指槎侧指甲根角旁0. 1 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合谷( 原穴)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曲 池 ( 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股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瘵病等皮外科疾患。臂腌曲池与肩微连线,曲池上7 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填疡;目疾迎香主治:鼻塞,

185、鼻蚓,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3、足阳明胃经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地仓口角旁约0 .4 寸,上直对瞳孔。主治:局部病证颊车下颌角前卜. 方约1横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下关耳屏前, 卜. 颌骨镰状突前方,闭口取穴。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头维额角发际上0 .5 寸。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天枢( 大肠之募穴)脐中旁开2 寸。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归来脐中下4 土 卜 ,前正中线旁开2 寸。主治:小腹痛,疝气;妇科病。足 三 里 ( 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 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主治:胃肠病; 卜. 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186、上 巨 虚 ( 大肠下合穴)犊鼻穴下6 寸,足三里穴下3 寸 一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丰隆( 络穴)外踝尖上8 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崎外2 横指。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内庭( 荥穴)足背第2、3 趾间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随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4、足太阴脾经脾胃病,妇科,前阴病隐白( 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 1 寸。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 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公孙(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 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

187、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 奔豚气)等冲脉病。三阴交内踝尖上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阴 陵 泉 ( 合穴)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血海在骰骨内上缘上2 寸。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5、手少阴心经心,胸病;神志病少海( 合穴)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黑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爆痂肘臂病。通里( 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挠侧缘。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阴郊( 都穴)腕横纹上0 .5寸,尺

188、侧腕屈肌腱的槎侧缘。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蚓血等血证。神门( 原穴,输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梯侧凹陷处。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少冲( 井穴)小指槎侧指甲根角旁0. 1寸。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6、手太阳小肠经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少泽( 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 1寸。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养老( 都穴)尺骨茎突椅侧骨缝凹陷中。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天宗肩胛骨

189、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听宫耳屏前,下颌骨牌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主治:耳鸣,耳聋,聘耳;齿痛。7、足太阳膀胱经头面五官病,项背腰卜. 肢病;神志病睛明目内眦角梢内I二方凹陷处。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日内眦直上。主治:眼部疾病;呃逆。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 5寸,旁 开1. 3寸。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膈俞( 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

190、开1 .5寸。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 开1 .5寸。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次髅第2舐后孔中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舐痛;下肢搂痹。委中( 合穴,膀胱下合穴)胭横纹中点。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承山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主治:腿痛

191、拘急,疼痛:痔疾。昆仑( 经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部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申脉 ( 八脉交会穴能于阳踊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至阴( 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 1 寸。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Mo8、足少阴肾经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 肝、脑及咽喉病、舌病。涌泉( 井穴)足底前1/3凹陷处。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太溪( 输穴,原穴)内踩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主治:肾虚证;阴虚性

192、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照海( 八脉交会穴能于阴踣脉)内躁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失眠,掇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瘾闭。复溜( 经穴)太溪直上2 寸,当跟腱的前缘。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阴谷( 合穴)胴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9、手厥阴心包经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曲 泽 ( 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郑门( 那穴)腕横纹上5 学长肌腱与税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193、。内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腕横纹上2 寸,掌长肌腱与棱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劳宫( 荥穴)掌心横纹中,第 2、3 掌骨之间。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1 0 ,手少阳三焦经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中渚( 输穴)手背,第 4、5 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时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外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 寸,尺骨与槎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瘵病;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支沟( 经穴)腕背横纹上3 寸,尺骨与松骨之间。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瘵

194、疡;胁肋痛;热病肩修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酗穴后寸许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翳风乳突前卜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爆病丝竹空眉梢的凹陷处。主治:癫痛;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犒动:齿痛。1 1 .足少阳胆经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听会耳屏间切迹前, 下颌骨歌状突后缘, 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脖耳等。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 上 1 寸。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瞄动等。风池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

195、与能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胴横纹上7寸 。主治: 卜一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阳 陵 泉 ( 合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悬钟( 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丘墟( 原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卜. 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足 临 泣 (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主治:偏头痛, 目

196、赤肿痛, 胁肋疼痛, 足注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瘵病。12、足厥阴肝经肝 、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大敦( 井穴)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0. 1寸。主治:疝气、少腹痛;遗 尿 ,癖闭,五 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行间( 荥穴)足背,当 第1、2趾间趾跳上方纹头处。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咽:妇科经带病;阴中痛,疝气;遗尿,癖闭,五淋等:胸胁满痛。太冲( 输穴,原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癖闭; 卜. 肢痿痹,足跑肿痛。期门( 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

197、线旁开4寸。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13、督脉神志病,热病,腰舐、背 、头项等局部病证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怅痛,下肢痿痹大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瘗疮。哑门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痛病;头痛,颈项强痛。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蚓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 下2/3交点处。主治:急

198、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14、任脉腹 、脆 、胸 、颈 、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 。中极( 膀胱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卜. 4寸 。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关元( 小肠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 下3寸 。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气海( 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FT. 5寸。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神阙脐窝中央。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中皖(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上,脐 上4寸 。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膻中( 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主治:咳

199、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乳少、乳痈、乳癖廉泉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喉痹、口舌生疮等承浆领唇沟的正中凹陷。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暴喑,癫狂。15、常用奇穴四神聪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共4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目疾。印堂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鼻蚓: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太阳主治:头痛;目疾;面瘫。夹脊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 侧,后正中线旁开0. 5 寸。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四缝第2至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主治:小儿

200、舟积;百日咳。十宣手十指尖端主治: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病,小儿惊厥膝眼屈膝,在慎韧带两侧凹陷处。主治:膝痛,腿痛,脚气。胆囊小腿外侧上部,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阑尾小腿前侧上部,犊鼻卜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主: 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8- 中医诊断学中 诊 ( 今年中诊内容不多,所有内容都渗透到了各科,所以总结内容也不多)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望舌质( 舌体) ;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望舌苔;望苔质、苔色。(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

201、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 舌 质 ( 体)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一主病轻,预后良好。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一主病理,预后较差。2、舌色: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红舌:热证。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紫舌:热盛伤津,气血维滞,寒凝血瘀。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 胀 :a、心脾有热, 气血上壅引起的一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一舌紫c、

202、中毒致血液凝滞一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一主温毒、热毒、湿热。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i 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i 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r痰热内阻( 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203、 。4、舌态: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颤动:虚损、动风。气血两虚、热极动风。歪斜: 中风o r中风先兆。 风邪中络o r风痰阻络。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吐舌:疫毒攻心或o r正气己绝。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4)望舌苔:1、苔色:白苔:表证、寒证。黄苔:里证、热证灰苔:里热证、寒湿证。黑苔:里证,热极,寒盛。2、苔质: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滑苔:寒,湿。腐苔:食积,痰浊,内痂,湿热如糜。腻苔: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黄厚腻:痰热、湿热、暑湿、湿温

204、、食滞、湿痰内、腑气不利。白滑腻:寒湿、湿浊。白腻:脾虚湿重。厚腻不滑:时邪夹湿。白腻不燥:自觉胸闷,脾虚湿重。白厚粘腻:口中发甜,脾虚湿热,所取上泛。剥苔:光剥苔:胃气将绝之候。地图舌:气阴不足,过敏体质花剥苔:胃之气阴两伤。二、脉诊1、诊脉方法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 腕 ( 手腕伸直)手心向上,在脱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205、1)举按寻: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医生呼吸白然。拳: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又叫浮取,轻取。按:用轻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重取。寻:指力不轻不重,亦轻亦重,以委曲求。( 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耳之义) 。( 2)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诊脉时间,每次候脉2-3min宜。 意义:防止漏诊( 促、结、代脉) ,了解五脏,全部情况。说明诊脉草率从事,辨清目的。i f 第一个五十辨不清,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三、按诊: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

206、按胸膜等为常用。其外有按俞穴。 手法:触:了解浅部凉热,润燥情况。摸: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形态大小等。按: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1、按肌肤: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阳气盛一身多热阳气衰一身多寒。软硬:肌肤濡软异喜按一虚证;患处硬痛拒按一实证;轻按即痛一病在表浅;重按方痛一病在深部;润燥:皮肤湿润者一身己汗出:皮肤干燥者一身未汗出;皮肤甲错者一伤阴或内有瘀血;皮肤干瘪者一津液不足。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一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一气肿。2、按 胸 腹 ( 按虚里/ 按胸胁/ 按腹部)按虚里: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搏动处为“ 诸脉所宗” ,按索

207、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在虚实,预后之吉凶。正常: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 宗气充盛) 。虚里动微而不显为“ 不及” 一宗气内虚。动而应衣为“ 太过” 一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一危重证候( 注意:孕妇胎前产后,劳瘵病者) 。动欲绝而无死候的一痰饮等证。按腹部:1)辨凉热腹壁冷,喜暖,手按之抚者一虚寒证腹壁灼热,喜冷,勿按放者一实热证。2)辨疼痛腹痛喜按者一虚证腹痛拒按者一实证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思一内痈。3)辨腹胀腹胀满,按充实,有压痛,叩之重浊一实满。腹膨满, 按之不实, 无压痛,叩之作空声一气胀,属虚满。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一膨胀。4)辨痞满:( 自觉心下或胃

208、脸部痞寒不适,胀满症状)按之柔软,无压痛一虚证按之较硬,抵抗感、压痛一实证皖部按之有形胀痛,推之漉漉有声一冒中有水饮。5)辨 积 聚 ( 腹内结块)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者一积、属血分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而聚散不定一聚,属气分。6)辨结胸胃院胀闷,按之则痛一小结胸胸骨腹硬满疼痛且拒按者一大结胸。7)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一肠中有宿类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一肠痈。3、按手足1)手足俱冷一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一阳盛或阴虚,属热( 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手足的背部较热一外感发热;手足较热一内伤发热额上热手心热一表热;手心热额上热一里热。

209、2)儿科:小儿指尖冷一惊厥中指独热一外感风寒中指指尖独冷一麻痘将发之象.3)阳虚之证,四肢犹温一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一亡阳之证。四、望小儿指纹(3岁以内小儿,代替脉诊一种辅助诊断方法)1、指纹:即食指内侧络脉一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2、诊察:医生以食中两指夹住小儿指端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推按,指纹容易显露。3、风关:食指第一节。气关:食指第二节。命关:食指第三节。4、正常:色泽浅红,红黄粗兼,隐隐可见。5、病理: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舌诊总结色:淡红常表白虚寒,红绛热证青紫瘀。形:舌形荣枯吉凶辨,老嫩虚实胖瘦证。点剌热证脏腑候,裂纹血虚与伤津。态:痿软阴虚气血虚,强硬热

210、盛痰动风,歪斜肝风颤动风,吐弄内风短缩危。质:厚薄进退润燥津,腐腻湿积剥脱虚。真假胃气偏全证。小儿舌:自主表证黄里实,灰黑里实危重候。脉诊:指力:轻举重按委求寻,动静结合候五十,正常脉:三部缓浮大疾除,不长不短应中各和,鉴别:比类脉:1、脉位相似:1)脉位浅:洪、浮、濡、散、竟、革2)脉位浮:沉、伏、牢、弱。2、脉数相似:1)脉率快:数、疾2)脉率慢:迟、缓3)律不齐:促、结、代、涩。3、脉形相似:1)脉宽大:大、洪、花。2)脉细小:细、微、濡、弱3)脉体长:长、弦4)脉体短:短、动。5)脉紧张:弦、革、紧、牢。4、脉势相似:1)脉动:濡、弱、软。2)脉有力:实、洪。二、对举脉:1、脉位:浮、

211、沉。2、脉数:迟、数。3、脉形:滑涩、洪细、紧缓、长短。4、脉势对举:虚实、微伏。脉象主病:浮主表证洪热盛,濡虚湿证散脏绝。竟主失血与伤阴, 革为亡血失精漏。 沉里伏厥邪痛闭,弱虚牢疝寒积瘤i。迟寒缓脉脾虚湿。涩瘀气滞结痰淤。数热疾竭元气脱,促热淤积动痛惊,虚虚细湿劳损虚,微主暴脱阴阳虚,代痛损伤脏气衰,短与气郁与气损,实实滑实痰实热,弦痛痰饮肝胆病,紧寒痛证与宿食,长主热证阳有余,大脉健康与病进。( 待续)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09- 西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 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 ,弛张热:体温

212、在3 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 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 9 ,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鄢脉梗阻:心包积液。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

213、: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1 0 .可使: 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 心

214、 病 : 尖瓣狭窄可出现: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一一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一一常见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 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 以后向右扩大, 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 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 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 1减弱,心尖部有3 / 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3、主动脉瓣狭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

215、瓣区收缩期震颤;心尖部S 1减弱,A 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一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心尖部S 1减弱,A 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一、血常规( -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1、减少贫血2、绝对性增多一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中性粒0 .5 - 0 . 7 ;嗜酸粒0 .0 0 5 - 0 . 0 5 ;嗜碱粒00 . 1 ;淋巴 0 .2 - 0 .4 ;单核 0

216、 .0 3 0 . 0 81、中性粒( 1 )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 毒 ( 酮症酸中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一一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斑疮) ;脾 亢 ( 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 3 )核象:核左移- - -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核 右 移 ( 常伴白细胞减少)一一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 巨幼贫,恶性贫血)2、嗜酸粒( 1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

217、喘、药物过敏、皮肤病)寄生虫病;血 液 病 ( 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2 )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3、嗜碱粒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 1 )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 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杆菌感染 ( 结核,百日咳)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 )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5、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某些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某些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成人:0 . 0 0 5- 0 . 0 1 5,绝对值2 4 - 84;新生儿:0 .

218、0 3- 0 . 0 6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2、病理性:( 1 )各种炎症( 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 )损伤及坏死,心梗( 3 )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肝硬化)( 5)贫血二、骨髓检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 障

219、 贫 ( 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三、血小板1、减少:再隙,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亢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四、肝脏病检查黄疸血清尿液粪便总胆红素非结合服红素姑合胆小素尿胆原尿胆红素颜色粪胆原溶血性t ft tt / 正常强+一加深增加阻塞性t f“ 正, 常f t+变浅/ 灰白色1 /消失肝细胞性t ftf+ / 一+变浅/正常1 /正常( -)血清酶1、转氨酶 A L 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 )肝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 L T与A S T均t t ,以A L T升高明显慢性病毒性肝

220、炎:轻度上升或正常肝 硬 化 ( 终末期) :正常或降低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 )心梗:68小时 A S T增高2、碱性磷酸酶( A L P )增高:胆道阻塞急慢性肝炎肝胆系统以外疾病( 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3 , T -谷氨酰转移酶( T - G 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 病 ( 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4、乳酸脱氢酶( L D H )增高:肝 病 ( 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五、肾功能( -)肾小球功能1、血清尿素氮( BU N ) 3. 2 - 7 . l m m o l / 1意义:反映肾小球滤

221、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2、血 肌 酊( Cr ) 88- 1 7 7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3、内生肌醉清除率( Cc r ) 80- 1 2 0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肾小管功能1、浓缩稀释试验一一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一一低比重尿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2 2 - 31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六、生化检查血清总胆固醇( T C) 2 . 9- 6 . 0血清甘油 三 酯( T G ) 男0. 4 4 - 1 . 7 6 ;女0. 39- 1 . 4 9血钾 3. 5 5 . 1血钠 1 36

222、 - 1 4 6血 氯98- 1 06血钙 2 . 2 5 - 2 . 7 5七、免疫学检杳( -)免疫球蛋白I g M单独明显增高一一巨球蛋白血症( 二)补体C3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 肝癌)减低一一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三)感染免疫检测1 , 抗链 0 ( AS 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2 、伤寒与副伤寒检查早期诊断一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固子( R F )检杳一一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1 、血清甲胎蛋白( AF P )测定( 1 ) 原发性肝癌一一AF

223、P 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 P 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2 、癌胚抗原( C E A )( 1 )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 )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升高八、尿液检查( -)颜色和透明度1 、血尿一一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2 、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一一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3 、深黄色( 胆红素尿)一一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4 、乳糜尿( 乳白色)一一丝虫病5 、脓尿和菌尿一一泌尿系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6

224、、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一一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增高一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减低一一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固 定 ( 等张尿)一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狼疮肾) ;肾外疾病( 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1 、透明管型一一肾实质病2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一一肾小球疾病白细胞管型一一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一一肾小管有病变。3 、颗粒管型一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4 、脂肪管型一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5 、

225、蜡样管型一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九、粪便水样或粥样稀便一一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米沿样便一一霍乱鲜血便一一肠道卜. 段出血( 痔疮,肛裂)柏油样便一一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便一一阻塞性黄疸细条状便一一直肠癌绿色粪便一一消化不良十、痰液红色或红棕色一一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粉红色泡沫痰一一急性肺水肿铁锈色痰一一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棕褐色痰一一肺阿米巴脓肿黄色脓性痰一一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黑色痰一一矽肺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一、常规导联a V R 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V I 、V 2 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 3 、 V 4 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

226、化V 5 、V 6 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二、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轴: 0 + 9 0 之间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三、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1, P 波高尖, 电压0 . 2 5m V , 在 H、I I I , a V F 导联最突出2、V I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左心房肥大1、P波增宽 0 . U s ,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 I、I I、 a V L )2、V I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

227、一一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四、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1、 左室电压增高:R V 5A 2 . 5或R V 5+ S V 1A 3. 5 (女)- 4. 0 ( 男)2、心电轴左偏3、Q R S波群时间延 长 : 达0 . 10 . 11s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 T段下移0 . 0 5,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右室肥大1、Q R S 波群电压改变:R V l 1. 0 , R V l + S V 5i 2 ,R a V R 0 . 52、Q R S波群形态改变3、心电轴右偏4、Q R 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5, V I或V 3 R等右胸导联S - T段下移 0 . 0 5, T

228、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五、心梗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2、损伤型S T段移位:S - T段抬高3、坏死型Q波改变六、心绞痛1、典型:S - T段水平型或卜. 垂型压低0 . 1, 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2、变异型:S - 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 - T段压低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S - T段 压 低 ( 除a V R导联) :水平型、下垂型S T段下移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八、心律失常( -)早搏1、室早:提早出现的Q R S - 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 R 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2、 房早: 提早出现的房性P 波, 形态与P波不同;

229、P R新时期0 . 12 ;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 R S ;房性早挖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 R S ,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 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异位性心动过速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节律规则2、室性心速:R 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Q R 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 R S主波方向相反;P与Q R 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2、R - 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3、Q R 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 室扑: 一过性。Q R S - T波消失, 代

230、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 室颤:Q R S - T波完全消失, 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1、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 R S波P - R新时期延长 0 . 2 1 ( 老年人0 . 2 2 )2、I I度房室传导阻滞I 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 - 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H度I I型:P波规律出现;Q R 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3、I I I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 R S波无固定关系,P P与R 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 R S波频率Q R 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231、第六单元影像诊断、基础:X线摄影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感光效应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荧光效应二、肺与纵隔胸部肿块的平片检查方法:胸部正侧位片正常胸膜X线表现:不显影肺纹理主要成分:肺动脉和肺静脉分支肺门阴影的主要组成部分: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1、慢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有时可见肺间质纤维化的网状阴影。常见并发症:肺气肿2、支气管扩张一一用支气管造影可确定其类型和部位。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 2)支气管肺炎:( 渗出) 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232、( 3)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4、肺结核( 1)原 发 型( I型)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一一原发综合征早期为渗出性病变。( 2)血行播散型( II型) :急性粟粒型:两肺广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 3)浸润型: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卜. 区,很快干酪化。( 4)胸膜炎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渗出性结胸:多为一侧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X线: 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 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 肺门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 最早出现的征象一一肺门阴影增浓

233、)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 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三、心脏与大血管( 一)基础观察主动脉全貌的位置:左前斜位。心包积液的最佳投照位置:心脏立、卧位像肺门截断征见于一一肺动脉高压在正常胸部正位片上组成老年人右心缘上部的是:升主动脉组成青年儿童右心缘上部的是:上腔静脉在后前位片上右心缘的卜部是:右心房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室(-)病变1、左室增大: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卜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2、右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234、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左前斜位: 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 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又角度增大。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四、消化系统(-)基础食管静脉曲张最常用的X线方法:食管吞钢造影口服胆囊造影的造影剂:碘番酸静脉胆道造影的造影剂:30%或50%胆影葡胺消化道X线诊断目前常用的最佳方法:饯剂双重对比造影(-)疾病1、食管癌:粘膜皱裳消失、中断、破坏,形成表面杂乱不规则影像; 管腔狭窄; 月初八内充盈缺损。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3、十二指肠

235、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 如直肠和乙状结肠) 结肠有痉挛, 可见向心性狭窄, 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状H出龛影。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五、泌尿系统(-)基础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的检查:静脉肾孟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合用的造影剂:60%或76%的泛影葡胺泌尿系统结石首选的检查:腹平片(-)疾病1、慢性肾盂肾炎: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2、肾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3、肾结核:自截肾六、骨与关节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X线透视

236、仅用于:骨髓炎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C o l l e s骨折是指:梯骨远端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病变在:关节软骨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陆端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干新端掌骨趾骨骨折需拍:正斜位片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型需拍:双手正位片包括腕关节( )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脱位。( -)疾病1、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网状结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2、骨质软化: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长骨弯曲变形3、骨质破坏:局部骨密度减低。发生在骨松质时,骨小梁模糊和消失;发生在骨皮质时,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4

237、、脊椎结核:椎旁冷脓肿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出现在发病2周后。骨质破坏。病变区骨膜反应重6、骨肉瘤:多见于长骨的干饰端。有瘤骨形成。表现疼痛肿块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 1 0 -西医内科学二、西医内科学要点解析1、急性支气管炎包括过敏性急性支气管炎,故其在要病因是感染,但包括理化因素、过敏源。与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是2 - 3周的病程时间。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区别在于后者鼻咽部症状明显,但胸部无异常( 侵害部位区别) 。2、慢 阻 肺( C O P D )的关键是 阻塞 ,而肺气肿则分 为 非 阻 塞 性 和 阻塞性 两种。阻塞性肺气肿可以发展成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肺动脉高压的原因

238、( 小动脉痉挛、肺血管病变、全血容量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中 在临床治疗当中 最常见的是血容量增多( 输液) 。4、肺心病多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成为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5、 肺结核疾病的病理特点是渗出、 增殖、 ( 干酪样)坏死,属于炎性病理特征,具有免疫变态性反应的特点。6、肺结核五型的特征:I :原发。I I :播散。I I I :浸润。I V :空洞。V :胸膜炎。7、慢性心衰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减低心脏负荷+病因治疗+增 加 心 排 血 量 + 扩 血 管 + 控 制 心率。8、治疗急性心衰中使用硝酸甘油的意义在于扩张静

239、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使用酚妥拉明的意义在于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使用硝普钠的意义在于同时扩张动、静脉,降低血压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9、自发性心绞痛的特点是无明显诱因。休息、夜间均可发作,且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重度发作时类似心梗,但心电图上仅出现S T段抬高或下移,无异常Q波和心肌酶学改变。1 0、胃溃疡四大并发症是梗阻、穿孔、出血、癌变。胃炎无此特征。1 1、 浅表性胃炎的病理特征一充血、 水肿、 糜烂、出血、渗出。肥厚性胃炎的病理特征一黏膜肥厚、粗糙。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征一暗灰色,粘膜变薄。1 2、胃癌的血行转移规律门 静 脉 一 肝 脏 一其他脏器。1

240、 3、肝硬化中、早期一高蛋白。肝硬化晚期( 肝功能衰竭)一限制蛋白。1 4、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损害是:水 肿 ( 水肿型) 、出 血 ( 坏死型) 、组织坏死。急性间质性( 水肿型)胰腺炎一以水肿为主要特征,或/ 可充血、周围脂肪组织坏死。急性出血性( 坏死型)胰腺炎一以出血为主要特征,表示已经出现腺体组织、脂肪组织、血管组织等的坏死。1 5、按照高血压分级标准, : 期有轻度心、脑、肾损害;三期有严重心、脑、肾损害。高血压性肾损害除了病史诊断外,还具有尿蛋白 1 . 5 g / d的特点。1 6、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衰竭原发病依次为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高血压性肾

241、病。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次序一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高血压性肾病。17、常见血液病干扰答案的鉴别特点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全血细胞、网织减少。不具有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特点。过敏性紫蛾一不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一不出现白细胞异常,无脾大脾亢。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出现原始幼稚细胞。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异常。18、常用于治疗血液病的药物分类:长春新碱;强的松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消安、靛玉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瘤可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雄激素一再生障碍性贫血。19、甲亢促使机体代谢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

242、增多;心动过速。应该避免高碘食物和药物。20、胰岛素的敏感靶器官是: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上述器官出现敏感障碍时,可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活力下降,胰岛素水平下降,血糖升高。21、慢性肾炎尿常规中最具诊断价值的是:红细胞增多。22、急性肾盂肾炎尿常规中最具诊断价值的是:白细胞增多;出现管型。23、对于中毒的实验室诊断最有意义的是:胆碱酯酶。中毒分级标准:胆碱酯酶活性一50-70% ( 轻度 ;30-50% ( 中度) ;30%以 下 ( 重度) 。24、癫痫诊断中最主要的检查项目是:脑电图。药物诊断方法的适用范围一癫痫症状与临床特征不明显,脑电图未见异常。25、脑血管病发病特征鉴别:短暂性脑缺血

243、经常反复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起病急骤,可自愈。可发展为脑梗死。( 症状高峰:数分钟至1小时)脑梗死一具有脑缺血基础,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逐渐加速。神经功能障碍具有明显可定位性质。( 症状高峰:数小时至数天)脑出血 发病与情绪有关,病情发展迅速,神经功能障碍与意识障碍可同时出现。( 症状高峰:数分钟至数小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11-传染病学一、传染病学基础1、感染的概念一寄生物与人体的相对不适应。称 为 病原体2、感染的三要素一病原体;人体;环境。3、了解感染的五种变化形式: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体携带;潜伏性感染。4、了解病原体的四种特性:侵袭能力;毒力;数

244、量;变异能力。5、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传 染 源 ( 病原载体) ;传 播 途 径 ( 传播媒介) ;易感人群( 免疫缺乏) 。6、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性一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7 ,传染病的三个临床特性一阶段性;特征性;类型性。病程阶段性一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显性期- 恢复期-( 复发、再燃)-( 后遗症)症 状 特 征 性 一 发 热 ;斑疹;毒血征;免疫 反 应 ( 单核- 巨噬细胞) 。临床类型性针 对 某 传 染 病 分 类 :轻;中;重;极重。8、传染病诊断的特殊性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资 料 +实验室检查。9、根 据 大纲要求,掌握流行病诊断的常用实验室检杳内容。1 0

245、,传染病治疗的原则一对感染者进行治疗+控制传染源。( 二者并重)11、对感染者治疗的措施原则持 续 治 疗 + 护理 +隔 离 +消 毒 ( 并重)对感染者治疗的技术原则- - - - -般 治 疗 +对症 治 疗 + 特 效 治 疗 ( 并重)12、了解传染病治疗中的临床常用方法。13、传染病的三大预防原则一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4、控制传染源的基本方法一 四早一积极 ,既: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积极治疗。15、 传染病防治法 2004. 8. 28全国人大通过,2004_12-1 执行。16、传染病防治法中划分的三类:甲2种;乙25种;丙10种。( 鼠疫、霍乱

246、属于甲类)17、 三管一灭 原则一是切断消化系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基本方法。( 管理食品、水源、粪便,消灭苍蝇)18、对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基本控制方法空气流通;消毒;戴口罩。19、保护易感人群的最重要方式预防免疫接种。20、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的方式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12- 医学伦理学- 、概论1、道德的基础是一经济基础。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一善恶。3、影响道德标准的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4、道德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5、了解道德所表现的五大特征。6、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标准在职 业中的具体体现。7、职业道德的四大特征专

247、业性;稳定性:多样性;适应性。8、职业道德的八个基本要素一思想;态度;责任;技能;纪律;良心;荣誉;作风。9、 医学道德是一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 ( 同1-4)是职业道德的专业体现。10、医学道德的五种特征一科学性:服务性:继承性;实践性;时代性。11、医学道德的社会作用一调节医务人员关系;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科学;推动社会文明。12、以上内容应注意考题中原命题所使用的名词涵盖: 道德范 围 包 含 职业道德 , 职业道德包 含 医学道德13、伦理学是道德的原理学。14、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一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规律。15、医学伦理是针对医学道德的原理学。16、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一医务人员

248、之间、医学团体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17、医学伦理的研究对象一医学道德现象;医学道德关系。18、医学道德现象包括一医学活动中的意识现象;规范现象:活动现象。19、医学道德关系包括一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与社会;医务人员与科学技术发展。20、了解医学伦理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划分;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学说。二、医学伦理基础概念1、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一生命论;人道论;美德论:公益论。2、了解上述学说的基本含义。3、熟悉医德品质的四个要点一仁慈、严谨、诚挚、公正。4、熟悉公益论的基本原则。三、医学道德体系1、了解医学道德体系一原则( 核心) 、规范、范畴。2 ,医 学

249、 道 德 的 基 本 原 则 一 “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3、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核心任务是一“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4、医学道德的具体原则一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5、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出自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卫生部1988)6、熟悉医学道德规范七条( 所谓大七条) 。7、了解医学道德范畴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荣誉与幸福。四、医患关系道德1、古代医患关系特点一主动性、直接性、稳定性。2、现代医患关系特点平等关系、信赖关系、委托关系。3、医患技术关系主动与被动型关系、指导与合作型关系

250、、共同参与型关系。4、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医患技术关系一指导与合作型关系。5、了解医患非技术关系的主要内容。6、了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7 ,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一医生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8、医生的权利一诊治权;特殊干涉权;工作、生活、学习的被保护权:社会参与权。9、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权利体现一自主性;权威性;特殊性。10、特殊干涉权的使用范畴一保护精神病患者;人体实验性治疗;善意隐瞒病情真相。11、了解医生应尽义务的四类内容。12、患者的权利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诉讼与索赔权;隐私保护权;免除部分社会责任权。13、了解患者义务的内容。14、医患沟通的意义一医学目

251、的需要、医学诊断需要、临床治疗需要、医学人文需要、减少医患纠纷需要。15、了解医患沟通的技巧。16、熟悉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所谓小五条)17、医患关系道德的实际作用一 协 调医患关系。18、医患关系道德的内容实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全民健康。五、临床工作道德1、临床诊疗道德的基本原则一患者健康利益第一原则;最优化原则:身心统一原则。2、临床诊查过程的道德要求一安神定志;实事求是。3、了解体检、辅助检查等工作的相应道德要求。4、临床药物使用中的道德标准一对症下药、剂量安全。合理配伍、细致观察。节约费用、公正分配。5、选择手术治疗的道德标准手术的必须性;患者知情同意;充分术前准备。6、了解手术中

252、、手术后的道德要求。7、急诊工作特点一随机性;时间性;协作性。8、了解急诊工作的道德标准。9、传染病科室的特点- - - - 心理问题多;管理难度大;道德标准高。10、 了解医学科研工作的特点、 道德的含义与标准。11、 医学人体试验的类型一天然试验;自我试验;志愿试验;强迫试验。12、医学伦理否认的人体试验类型一强迫试验。13、了解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六、医学道德评价、教育、修养1、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一自我评价;客观评 价 ( 他人评价) 。2、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一疗效标准;社会标准;科学标准。3、医学道德评价的主要形式一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4、了解医德教育的意义。5、了解

253、医德修养的方法。七、生命伦理1、了解生命伦理的含义。2、了解生命伦理学与传统医学伦理学的差异。一一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社会公益原则; 突出医疗公正; 突出社会完整的和谐性。3、了解生命伦理学的意义、作用。4、了解生命伦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伦理原则。一( 辅助生殖;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学;安乐死;器官移植;行为控制。 )5、了解主要伦理学文献的( 贝尔蒙报告、赫尔辛基宣言、吉汉宣言)适用范畴、发布年代。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综合)辅导-13- 卫生法规一 、卫生法1、了解卫生法的基本特征。2、了解卫生法的法源。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一卫生保护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公平原则

254、;保护社会健康原则;患者自主原则。4、了解卫生法的基本作用。5、了解我国卫生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一 宪 法 ;基本法律;卫生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卫生行政部门规章;地方卫生法规;地方卫生行政规章。( 此顺序为从属顺序)6、了解卫生法律基本构成中各自的适用范围。( 专业性;地区性)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1、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2、民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一具有行为违法性;具有损害事实;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过错。3、了解我国 民法通则中的民事责任承担的十种基本方式。4、了解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特征、构成。5、行政责任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行政处分;行政处罚。6、了解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特征、构成。7、

255、刑事责任构成要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犯罪客观。8、犯罪客观的构成要件一犯罪行为与结果;犯罪时间与地点;犯罪方法与实施。9、了解刑事责任方法。10、掌握卫生法中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八类情况。三、执业医师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6-26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9-5-1实施。2、了解执业医师的法律概念。( 取得资格;注册;执业。 )3、了解执业医师的职责。4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 -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5、关于准考制度:基本要求一医学专业。中专、大专工作1年准考:执业助理医师。本科一工作1年准考:执、 上医师。大专一已取得助理

256、资格,工作2年一准考:执业医师。中专一已取得助理资格, 工作5年 一 准 考 :执业医师。6、关于执业注册: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时间一3 0日答复( 准、 否) 。取得医师资格后2年内进行执业注册。未进行注册一属于非法行医性质。7、申请个体行医一注册、并在医疗机构服务5年以上。8、了解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规则。9、了解执 亚医师考核、培训制度。10、执业医师法律责任基本构成- - -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11、执业医师民事责任处理依据一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2、执业医师行政责任处理形式警告;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13、执业医师行政责任处理形式之一,暂停执业活动 期 限 一6个月至1

257、年。14、了解构成执业医师行政责任的12条规定。15、关于 擅自开办医疗机构 与 非医师行医的行政处理方式取缔;没收:罚款( 十万元以下) ;吊销执业证书( 擅自开办者) 。16、以上各项条例中,凡是 构成犯罪 一追究刑事责任。四、药品管理法1、了解药品管理法的基本内容。2、假药成分不符;非药物冒充;其他药物冒充。3、 推论性假药一己禁止使用;未经批准;未经检验;变质;被污染;原料无批准文号;药品说明内容超出规定。4、劣药成分含量不符合。5、 推论性 劣药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未标明生产批号或更改;超过有效期;内包装材料未经批准;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辅料。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

258、的。6、了解特殊管理药品的分类一毒性、麻醉、精神、放射。7、了解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8、了解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列出的中药、西药品利, 。9、了解医疗机构药剂管理的有关内容( 内部制剂许可证管理制度) 。10、了解处方管理的要求与具体办法。11、处方有效期一当日有效。特殊情况最多为3天。12、处方药物用量一急诊:3天。其他:7天。特殊情况( 慢性病、老年病)注明延长理由。13、关于麻醉剂处方的药品用量麻醉药品针剂处方一1次用量。麻醉药品缓释剂处方一7日用量。其他一3日用量。14、掌握精神药品的处方药物用量标准。( 一类、: 类)15、 了解调剂的主要内容( 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内容)

259、16、了解药师的 四杳十对基本内容。17、处方保存时间:普通、急诊、儿科1年;毒性、二类精神2年:麻醉、一类精神3年。18、了解药品价格管理的基本内容。19、了解药品广告管理的基本内容。20、不能进行广告宣传的药品毒性、麻醉、精神、放射。21、了解药品购销中非法行为的有关内容及其法律责任。五、传染病防治法1 , 传染病防治法1989-2通过;2004-8-28修订;2004-12-1实施。2、了解 传染病防治法中相关法定用语的含义。3、掌 握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三类传染病病种。4、 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一预防为主。5、了解传染病防治管理体系的构成。6、了解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疫情报告与预警制

260、度。7、传染病疫情报告法定报告人一 各级相关医疗机构 、 医疗相关人员8、传染病疫情报告义务报告人一 任何单位 、 非医疗相关人员9、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掌握需报告的病种)10、了解疫情控制措施的主要内容。11、隔离措施- - - - 由本级( 县以上人民Zhengfu)决定。12、 紧急措施- - - 本级申报, 由上一级人民Zhengfu 当 即 决定 ( 实施、撤消) 。13、疫区封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本行政区域内实施。14、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大中城市疫区封锁由国务院决定。15、甲类传染病、炭疽病死亡的尸体处理一立即卫生处理并火化。16、其他传染

261、病死亡的尸体处理( 必要时)一 卫生处理后火化,或深埋。17、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一需要告知死者家属。18、了解传染病医疗救治的法定要求。19、了解违反 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了解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基本内容。2、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Zhengfu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时限一1小时。( 了解需要报告的类型) 。其他机构的报告时限 2小时。4、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方式。5、了解违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法律责任。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1987. 6.29实施一2

262、002. 9. 1 废止。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一2002. 2. 20通过2002. 9. 1 实施。3、医疗事故的基本构成要件: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责任主体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行为主体违法。行为主体主观存在过失、并构成人身损害结果。行为人的过失与人身损害结果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4、了解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基本内容。5、医疗事故的分级:一级死亡;重度残废。二级一中度残废;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一轻度残废;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6、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试行) 一2002-7发布。7、了解医疗事故的预防的基本内容。8、 重大医疗事故的报告时限一

263、12小时。(了解, 重大的界定内容)9、了解发生医疗事故后的处置。10、了解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内容。11、医疗技术鉴定的组织机构一医学会。12、当事人对 首次技术鉴定 存在异议15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7日内答复。13、 受理医疗事故鉴定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14、双方当事人接到通知一10日内提交技术材料。15、鉴定时限4 5日内。16、了解 条例中规定的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范畴。17、当事人( 知道、或应当知道伤害)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限- - -1年。18、当事人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争议,又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一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或终止处理。19、当事人双方自行调解的医疗纠纷一

264、医疗机构应在7日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20、了解医疗事故的相关法律责任。八、中医药条例1、 中医药条例2003. 4. 2 ( 国务院374)通过2003. 10. 1实施。2、 中医药条例的宗旨一保护、扶植、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3 ,实行中西医并重的五个具体方针一思想认识上并重;政治上一视同仁;学术地位平等:事业发展并重;责任义务并重。4、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原则一继承与创新结合;保持与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5、了解条例中关于中医药机构与从业人员要求。6、了解条例中关于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基本原则。7、了解条例中关于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2

265、、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同医学伦理部分一一医学道德规范七条 大七条 ) 。3、了解针对医德规范的考核内容与办法。4、 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一2004. 4 发布。5、了 解 意见 中关于卫生行业存在的问题。6、了 解 意见中关于卫生行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九、医德规范与作风建设1、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一 卫 生 部1988. 12 发布。中药学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多归肺、膀胱经麻黄:辛、微苦,温 。- - 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 水 ( 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 一归 、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

266、温, 归肺经。【 发表散寒,行 气 宽 中 , 解 鱼 蟹 毒 ( 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经。【 去风解表,楂疹疗疮,止血 。 】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 经 。【 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羌 活 :辛 温, 归膀胱经。【 解表散寒、去风胜暹,止痛。 】白芷:辛温,- - 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 止痛。( 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 川肺堤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 】香篝:辛微温。 归肺喜经。【 发汗解:表,和中化湖,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 归 闻 经 。【 散风寒,BHJ藁本:辛温; 归膀胱经。

267、【 发表散寒,去风胜海,止痛 。 】苍耳子:辛 温。归肺经。【 宣通用窍,去风湿,止痛】2、辛凉解表药:肺薄荷:辛凉。归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 咽 , 透 疹 ,蝉蜕: 什寒。如肺所经 : 疏 散 风 热 ,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牛劳子:辛苦寒。回肺曾经。疏 散 风 热 , 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 任寒。打肺脏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叶明豆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葛根: 上辛凉。噂脾翼经。篦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_柴胡:苫辛微寒,如心包络、肝 、三焦、胆经。和解退热, 疏肝解郁,并举阳飞。( 伤寇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268、升麻:辛甘微寒。以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怵散风热,清利头目。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 解 表 除烦.3、清热药3.1清热泻火药:肺 胃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石膏:辛 、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机。(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涧喇。桅子:触,归 肺 胃 利 泻火除烦, 清热利端,i t 血解毒,消肿止痛.( . 肝胆湿热、 )夏 枯 草 : 苦辛寒。归 经 。串肝火、散郁结、唾 压芦根:寒,归肺胃经。清热,

269、津 ,止呕除麻天花粉: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淡 竹 叶 : 寒 ,归心胃 经 。清热除烦、利尿。3.2 清热燥湿药:胃大肠黄琴:苦寒。归 胃 大 肠 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解。黄连:苦寒。归心月 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苫寒,归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退虚热,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苦参:苦寒,归 胃 、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利尿.3.3 清热凉血药:心 肝 _ _ _ _ _ _ _ _生地黄: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M 。( 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苫 寒 ,归 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

270、丹皮: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恬也散糜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 祛瘀止瘙。水牛角: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循血,解毒透疹。3.4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梳散风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域。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消痈散结。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 热 / 血消斑。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体,熄风山痉,化痰开第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板蓝根:苦寒,归心

271、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和咽。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白花蛇舌草: 微 苦 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引。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混消肿。马齿范:酸寒, 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妣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小明目 |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丹。_ _Bi l l ?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是疟治痢,腐蚀疣。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

272、 送 明 目 ,3.5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泻肺热。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银柴胡: 甘微寒,归肝胃经。退虚热,清疳热。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4泻下药:4.1 攻下药: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芦荟:甘寒,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4.2 涧下药: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273、4.3峻下逐水药:甘逐:苦甘寒,牵牛子:苦寒;大戟:苦辛寒,芫花:辛苦温,有毒。有毒。有毒。有毒。巴豆:辛热,有大毒。5祛湿药归肺肾大肠经。归肺肾大肠经。归肺肾大肠经。归肺肾大肠经。归胃大肠肺经。泄水逐饮,泻下逐水,泄水逐饮,泄水逐饮,泻下冷积,消肿散结。祛积杀虫。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逐水退肿,祛痰利咽。5.1 祛风湿药: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鳗。靳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活络,定惊。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秦黄: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防己:苦辛寒,

274、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碣。稀签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 ,通经络,清热解毒。给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5.2 芳香化湿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 _厚 朴 :X冲 温 ,打牌胃肺大肠经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董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果:辛温,归脾胃经。显、温中、截疟|。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5.3 利水渗湿药:茯苓 :

275、甘淡平。归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苗M泽泻: 位淡寒。如肾粉胱经 。利水渗湿,泻热慧项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金脾除痹,清热排脓。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车前子:甘寒,川仔解肺经。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 石 :甘淡 寒 , 归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感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_石韦:苦甘微寒,归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肺止喙,革薜:苫微寒,巾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膝胱经。前水通淋,活血通经。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木通

276、: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泻热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止痒,地肤子:苦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心痒I。6 温里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附子:辛甘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回阳 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 _ _ _ _ _ _ _ _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瓠脉,温 肺 化 然 ( 寒侵脾胃或脾胃虚寒、亡阳症,寒饮犯肺) _ _ _ _ _ _ _ _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腹疼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及瘀滞经闭痛经)吴茱

277、萸: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宥小毒。散寒止疝,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寒滞肝脉致寒疝腹痛及头痛。中焦虚寒,呕吐泛酸及皖腹冷痛。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细辛:辛温。归肺肾心经。温肺化饮,祛风散寒,止痛,宣通鼻窍。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陲气和彳。( 寒疝腹痛,脾胃虚寒)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咽。花椒: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匕忌丁香:辛温,归脾胃经。温中|小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7 理气药: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或。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版气,消积化部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化痰“ 除痞消枳。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

278、气止痛。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楝子:苦太,归肝胃小肠膀胱经。有人毒。行气止痛,杀虫,疗癣。柿蒂:苦平,归胃经。降气止叫。8 消食药: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和中,回乳消胀。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莱瓶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固精止遗。9 驱虫药:使君子:甘温,归脾胃经。驱虫消积。苦谏皮:苦寒,归肝脾胃经。有 杀虫疗癣。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279、。驱虫消积,行气利水。雷丸:苦寒,归胃大肠经,行小毒。杀虫。棍子:甘平,归肺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通便润肺。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仃小毒。杀虫,清热解毒,止血。10止血药:大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普消痕。地榆: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 读敛疮。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洁肝明口 | 。侧柏叶:苦涩,微寒,归肺大肠经。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 ,慵热利尿.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活血祛癌。蒲黄:甘平,归肝心经。 止 血 , 祛

280、瘀止打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止 血,悄肿生肌。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棕桐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礴止血,比淤利尿.炮姜:苦涩温,归脾肝经, 温经止血,温中止寤。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愉经上血,散寒调的。11活血祛瘀药:川茸: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郁金:辛苦索,回肝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疝,豫 堡 窍 ,利胆退黄,凉血止血.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回经止鼻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跟

281、/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丹参:苦微,归心肝经。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安神。虎杖:苦患 心 肝胆肺经。活血. 止疝,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喙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有小毒。活血化瘀,/通便。益母草:苦辛,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牛膝:苦 I ,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益肝肾 , 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舒经 卑 。螯虫:J 或寒,“肝经,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经接骨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 . 透疹一荆芥、薄荷、牛菊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

282、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 物 是 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 物 是 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 物 是 牛劳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 物 是 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 物 是 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蔓 捱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 物 是 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 劳 子 、 升 麻 、 紫茎2 . 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幅肿排脓的药 物 是 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加肺化饮的药 物 是 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 物 是 白 芷 、 细 辛 、 辛 夷 、 苍耳子3 . 清肝明目一 羚 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

283、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 叶 、 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 物 是 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 物 是 菊 花 、 羚 羊 角 、 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 物 是 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 痉的药 物 是 羚 羊 角 、 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不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悯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洁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渴肝潜阳的药 物 是 石 决 明 、 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手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4 . 清虚热一知母、牡丹皮、秦黄、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

284、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 物 是 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k 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 物 是 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 暑截疟的 药 物 是 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加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 物 是 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 湿 热 的 药 物 是 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怯风湿、清湿时的药 物 是 秦先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室散结的药 物 是 鳖里5 . 下乳一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藏、消肿排脓的药 物 是 穿山甲6 . 截疟一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 物 是

285、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 物 是 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 物 是 槟趣7 . 安胎一紫苏、黄苓、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芝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 物 是 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 物 是 黄苓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 物 是 桑 寄 生、杜 仲 、 续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剧的药 物 是 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0 、解毒的药物是 黄 苓 、 芭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 物 是 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 物 是 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II的药物是 菟丝子8

286、. 开窍一 郁 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蛛、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 物 是 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 物 是 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痼的药 物 是 蟾除既能开窍又能耐些事 清 热解的药物是 牛黄既能开窍乂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 物 是 远志9 . 杀虫一 苦 参 、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也上血的药 物 是 直众既能杀虫又能泻卜清肝的药 物 是 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 积的药 物 是 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

287、止痛的药 物 是 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 物 是 川 楝 子 、 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 物 是 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枳行气的药 物 是 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 物 是 亘都10 . 润肠通便一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 篓 ( 仁) 、决明子、( 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 物 是 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肝明目的药 物 是 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 物 是 当 归 、 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 物 是 瓜萎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 仁 、 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

288、药 物 是 肉次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 物 是 当归既能润肠通便乂能解椎截疟的药 物 是 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 物 是 肉 灰 蓉 、 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 物 是 当 归 、 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笄心安神的药 物 是 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 物 是 麦冬中药学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多归肺、膀胱经麻黄:辛、微酒,温。- - 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 水 ( 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 - -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 苏 : 辛温,一归肺经。【 发表散 寒 , 行气宽中, 解鱼蟹需(

289、脾胃气滞 ) 】荆芥:辛微温。一 归肺 经。【 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妣 】防风:辛什微温; 巾膀胱 帆 经。【 去风解表、胜海止痛,解瘗. 】羌活:辛温, 归膀胱经。【 解表散寒、胜湿 . 止痛。 】白芷:辛温,- - 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I上痛。( 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 - 归肺经。【 发汗解表,温中化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 】香 氟 辛微温。 归肺 经。【 发汗解表, 加中化湿,利水消肿。阴 暑 、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 一归肺经。【 散风寒,m H o 藁本:辛温;一 归膀胱经。【 发表散寒,去 风 胜 , ,止痛。 】苍耳子:

290、辛豳。归肺经。【 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2、辛凉解表药:肺薄荷:辛凉。归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制咽 , 透 疹 。蝉蜕:甘寒。归肺经。疏散风 热 , B W 明目退翳,熄风止起牛劳子:辛苦寒。归肺毓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注寒。以肺脏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星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葛根:甘辛凉。口脾蒲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柴胡:苦辛微寒,如心包络、肝、三焦、胆”。和解退热, 疏肝解郁,升举阳同。( 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归肺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

291、脱等)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蔓荆子:辛苦平。正膀胱肝胃 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3、清热药3.1 洁热泻火药:肺 胃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石膏:辛| 、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山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橱子:苦寒 归 肺 胃 皎 泻火除烦, 港热利湿,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 )夏枯草二苦辛寒。巾解魁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儿:芦根:寒,归肺胃经。清热第津,止呕除城。天花粉: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

292、热,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淡竹叶:1 W 寒,回心胃讣肠经。清热除烦、利展3.2 清热燥湿药:胃大肠黄苓:苦寒。归愀 月 1|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做安胎,黄连:苦寒。归心月j 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苦寒,归鼠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退虚热。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周 。苦参:苦寒,归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修风杀虫, 利尿3.3 清热凉血药:心 肝生地黄: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热入营血、而. 热妄行等热病)玄参:苦 寒 ,归事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痛,。牡丹皮: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核血散瘀。赤芍:苦微寒,归肝

293、经。清热凉血,祛睡止痛。水牛角: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吐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属血,解毒透疹.3.4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悦散风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却通淋,消痈散结I。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 也消斑,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毒,脑风止痉,化痰开窍,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 喝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心痢。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

294、血散肿。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以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马齿宽: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株,凉血止血。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止闻。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I。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滓。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 疟治痢,腐蚀疣。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 毒 ,止痉典屋3.5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退虚热,凉血解暑,截

295、疟。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退蒸,清泻肺热。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退虚热,清疳热。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4 泻下药:4.1 攻下药: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芦荟:甘寒,归肝大肠经。泻下清肝,杀虫。番泻叶:甘苦寒。归大肠经。泻下导滞。4.2 润下药:火麻仁:甘平,归脾、大肠经。润肠通便。郁李仁: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4.3 峻下逐水药:甘逐:苦甘寒,牵牛子:苦寒;有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

296、归肺肾大肠经。泻下逐水大戟:苦辛寒,有毒。芫花:辛苦温,有毒。巴豆:辛热,有大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归胃大肠肺经。泻下冷积消肿散结。祛积杀虫。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逐水退肿,祛痰利咽。5祛湿药5.1 祛风湿药: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消骨鳗。靳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活络,定惊。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秦黄: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297、。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轴签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 ,通经络,清热解毒。给石藤:苦微寒,归心肝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5.2 芳香化湿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浦。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积平喘。蕾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牝湿解暑止呕|。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 I,温中安胎。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温、温中、截疟|。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却解冲 | 。5.3 利水渗湿药:茯苓:甘淡平。归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上神。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利 水 渗湿,泻热。意项仁:甘淡微寒

298、,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车前子:甘寒,归肾肺经。利水通 淋 ,修湿子写,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甘淡寒,归膀胱经。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海金砂: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尿通淋。石韦:苦甘微寒,归假膀胱经。利水通淋,步 肺止咳。革薜:苦微寒,归肝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渭。瞿麦: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活血通经。茵陈蒿: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甘淡微寒, 归肝胆肾膀胱经。除湿退黄, 利水通淋,解毒消时。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泻热 1)通草: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水,上痒 ,地肤子:苦

299、寒,归膀胱经。清热利水,1:痒| 。6温里药:附 子 : 辛甘热,归心肾脾经, 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 _ _ _ _ _ _ _ _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寒侵脾胃或脾胃虚寒、亡阳症,寒饮犯肺) _ _ _ _ _ _ _ _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队。(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心腹疼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及瘀滞经闭痛经)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小毒。散寒止疝,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寒滞肝脉致寒疝腹痛及头痛。中焦虚寒,呕吐泛酸及脱腹冷痛。脾肾 阳 里 于 更泄泻)细辛:辛温

300、。归肺肾心经。温肺化饮,祛风散寒,止痛,宣通鼻窍。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趣 气 和 ( 寒疝腹痛,脾胃虚寒)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散寒止痛,温中止呕。花椒:辛热,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耳虫止靠丁香:辛温,归脾胃经。温中I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7 理气药: _ _ _ _ _ _ _ _橘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破气化痰,除痞消积。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经。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楝

301、子:苦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有。行气止痛 , 杀虫,疗癣”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愠肾散寒。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舒气散 ,散寒止痛.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筵 白: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青木香:辛苦微塞,归肝胃经。行气止痛, 解毒辟秽,消肿。柿蒂:苦平,归胃经。降气止呃。8 消食药: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和中,回乳消胀。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莱瓶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

302、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固精止遗。9 驱虫药:使君子:甘温,归脾胃经。驱虫消积。苦谏皮:苦寒,归肝脾胃经。仃毒。杀虫疗癣。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雷丸:苦寒,归胃大肠经,仃小毒。杀虫。棒子:甘平,归肺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通便润肺。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有小毒。杀虫,清热解毒,止血。10止血药:大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苦甘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地榆:苦酸畏寒,归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解读敛痛。槐花: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洁肝明琲侧柏叶:苫涩,微寒,归肺大肠经。凉血止血,心痰止咳。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心血,清热利

303、尿。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上痛。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恬血祛为蒲黄:甘平,归肝心经。收敛止血,祛瘀止痛,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后。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上伽,止痢杀虫.棕桐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蝙止爪 , 化淤利尿,炮姜:苦涩温,归脾肝经。温经止血,温市正瀛。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胃经。温经止血,散寒调经。11活血祛瘀药:川芽: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郁金:辛苫氟 归 肝 胆心经。活血行气止痛,清心开窍,利胆退黄,凉血止血。姜黄:辛

304、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通经止。 | 。乳香:辛苦温,归肝心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机I。五灵脂: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油。丹参:苦微熊,IH心肝经。活血. 化瘀,凉血消痈,安神。虎杖:若氮 如 肝胆肺经。活血上疝,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H痛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有小毒。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母草:苦辛,归肝心膀胱经。活血请经,利水消肿牛膝:苫II,归肝肾经。活血通经,补益肝肾 , 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苦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舒经活象螯虫:咸 翳 心 肝经,小肉 破筋逐

305、瘀,续经接骨&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 . 透疹一荆芥、薄荷、牛芽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解送散肿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荆芥薄荷牛劳子蝉蜕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 物 是 葛根_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 物 是 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 物 是 牛 劳 子、升 麻 、 紫墓2 . 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 物 是 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 物 是 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 物 是 白 芷 、 细 辛 、 辛 夷 、 苍耳子3 . 清肝明

306、目一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 物 是 桑 叶 、 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 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 物 是 菊 花 、 羚 羊 角 、 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上带的药物是 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 羊 角 、 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 物 是 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狗肠通便的药 物 是 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制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洒肝潜阳的药 物 是 石 决 明 、 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不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

307、母4 .清虚热一知母、牡丹皮、秦无、青蒿、地骨皮、胡黄连、整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 物 是 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k热凉血、活血化嘱的药 物 是 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定的药 物 是 青蒿一既能清虚热又能崎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 物 是 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 的 药 物 是 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 风 湿 麻 湿 热 的药物是秦先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 物 是 鳖里5 .下乳一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 喉、消肿排脓的药 物 是 穿山甲6 .截疟一 青 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

308、热解暑的药物是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 物 是 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 物 是 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枳、行气利水的药 物 是 槟趣7 .安胎一紫苏、黄苓、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芝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 物 是 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 物 是 黄苓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 物 是 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 物 是 桑 寄 生 、 杜 仲 、 续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阊的药 物 是 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 物 是 黄 琴 、 芝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化血色药 物 是 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 物

309、 是 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8 .开窍一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蛛、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缉的药 物 是 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 物 是 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 物 是 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上痛的药 物 是 蟾除既能开窍又能/ 风止痉、清热解而的药物是 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 物 是 远志9 .杀虫一 苦 参 、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 物 是 量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 物 是

310、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 物 是 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 物 是 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 楝 子 、 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 川: 痛的药 物 是 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 物 是 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 物 是 亘部1 0 .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 婆 ( 仁) 、决明子、( 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 物 是 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i青肝明目j的 药 物 是 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话血祛瘀的药 物 是 当 归 、 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细的药 物 是 返既能润肠通便又能

311、止咳平喘的药 物 是 杏 仁 、 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 物 是 肉灰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 物 是 当归既能润肠道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 物 是 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 物 是 肉 灰 蓉 、 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 物 是 当 归 、 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怖心安神的药 物 是 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方名或方类方剂趣记功 用主 治证治要点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有里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312、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香普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阴暑证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表邪未解, 肺热咳喘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虚人外感风寒有痰饮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痰白胸膈满闷怠倦乏力苔白脉弱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 热结旁流数日不

313、大便脱腹胀满苔黄厚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有力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忙泻热逐水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消肿散结肠痈初起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脉滑数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寒积腹痛腹痛便秘手足不温畏寒喜热苔白脉沉有力白虎汤清热生津阳明气分实热盛证身大热, 汗大出, 口大渴,脉洪大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阙热入血分热伤血络证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澹语身热舌绛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

314、脉数有力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大头瘟头面肿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凉膈散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上中二焦火热证胸膈烦热, 而赤唇焦烦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痈疡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灼痛, 甚者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龙胆泻肝汤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泻白散清泻肺热,平喘止咳肺热喘咳证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胸痛, 咳嗽腥臭痰或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清胃散清胃凉血胃火牙痛牙病牵引头痛,口气恶臭,舌红苔黄

315、,脉滑数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胃热阴虚证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左金丸清脏腑热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麻子仁丸润肠泻热,行气通便脾约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黄龙汤攻下热结,益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或大便秘结脱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泄热通便热结阴亡证燥屎不行,卜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益胃汤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增液汤增液润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伤寒少阳妇人热入血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蒿苓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

316、胁胀闷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达原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气阳郁厥逆肝脾不和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痛泄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泄之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脉弦而缓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散结除痞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苔黄脉弦数有力防风通圣汤疏风解表,清热通便内热壅盛, 表里俱实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腻脉数葛根苓连汤解表清里胁热下利身热下利,苔黄脉数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湿热痢疾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

317、腻微黄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下痢赤多白少, 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清骨散清虚热, 退骨蒸六一散清暑利湿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暑热气津两伤证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青蒿鳖甲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邪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舌红汤伏阴分证少苔,脉细数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桂苓甘露饮伏暑饮水过多, 肚腹膨胀, 霍乱吐泻清络饮清透暑热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理中丸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脾胃虚寒证吐利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迟细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虚劳里急证腹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面色无华,舌淡红,脉沉弱或虚弦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吴茱

318、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虚寒呕吐口不渴四肢欠温, 呕吐或干呕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病四肢厥冷,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微回阳救逆汤回阳固脱,益气生脉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黄黄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血痹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 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而色苍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夹湿证脾胃气虚证+ 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气虚下陷发热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面色苍

319、白,脉虚缓无力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表虚自汗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脉虚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温暑热耗气伤阴, 久咳肺虚气阴两伤体倦气短, 咽下舌红脉数四物汤补血和血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血虚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心悸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便血及崩漏,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八珍汤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气短乏力心悸失眠, 头晕目眩,舌淡脉细无力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 脉沉细数大补阴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炙甘草汤滋阴养血益气温

320、阳复脉心悸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虚痔肺痿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一贯煎滋阴疏肝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胁肋疼痛吞酸吐苦, 舌红少津,脉虚弦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确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确龟鹿二仙胶填补精血,益气壮阳。七宝美髯丹 -补肾固精,乌发壮骨厚朴温中汤行气温中,燥湿除满。暖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肾气丸补肾助阳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 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胖,脉虚而尺部沉细地黄饮子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喑萍舌喑不语,足废不用牡蛎散益气固表,敛阴止汗自汗,盗汗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越鞠丸行气解郁郁证胸膈痞闷,脱腹胀痛, ,饮食不消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

321、枳实消痞丸行气消痞,健脾和胃脾虚气滞, 寒热互结心下痞满, 食少倦怠,苔腻微黄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天台乌药行气疏肝,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散散寒止痛白,脉沉弦苏子降气汤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实喘( 上盛下虚)胸膈满闷, 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定喘汤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哮喘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胃气虚弱, 痰浊内阻心下痞硬,暧气频作,呕逆,苔白滑,脉弦虚桃核承气汤破血下瘀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白利,脉沉实或涩小半夏汤和胄降逆,消痰躅饮丁香柿蒂汤温中降逆,益气和胃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胸

322、痛, 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通窍活络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活血祛瘀,温经止痛。身痛逐淤汤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胁肋瘀肿疼痛, 痛不可忍七厘散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桂枝茯苓丸化瘀生新,调和气血大秦花汤养血荣筋牵正散祛风化痰止痉。玉真散祛风化痰,定播止痉小活络丹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鳖甲散寒疝积聚,心腹结痛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冲任虚寒, 瘀血阻滞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生化汤化瘀生血,温经止痛产后瘀血腹痛产后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九仙散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久咳肺虚证

323、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久泻久痢泻痢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四神丸温肾暖脾,固肠止泻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金锁固精丸补肾涩精遗精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桑蝶峭散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心肾两虚证尿频或遗尿遗精, 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缩泉丸温肾祛寒缩尿止遗膀胱虚寒证尿频,遗尿,舌淡,脉沉弱固冲汤益气健脾固冲摄血脾气虚弱, 冲脉不固出血量多色淡质稀, 腰膝酸软,脉微弱易黄汤任脉不足湿热侵注甘麦大枣汤补脾和中养心安神朱砂安神丸重镇安神清心泻火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阴虚血少, 神

324、志不安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虚烦不眠证虚烦不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豁痰解毒邪热内陷心包证神昏澹语伴高热烦躁, 舌红或绛,脉数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热邪内陷心包, 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惊厥,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至宝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澹语 ,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温中寒闭证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牙关紧闭,苔白,脉迟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瘀血停滞心腹刺痛, 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咳血方清肝宁肺凉血止血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小蓟饮子凉血止血利水通淋血淋,尿淋小便赤涩热

325、痛,舌红,脉弦数槐花散凉血止血血崩十灰散凉血止血吐血、咯血. 、嗽血、蚓血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阳虚便血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川茸茶调散疏风止痛风邪头痛头痛,鼻塞,脉浮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痹证日久, 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 , 心悸气短, 舌淡苔白,脉细弱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增液舒筋肝热生风证高热躁扰,手足抽搐,神昏,舌绛而干,脉弦数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类中风( 阴虚阳亢, 气血逆 )头晕目眩,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肝阳偏亢, 肝风上扰

326、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大定风珠滋阴熄风阴虚动风证真阴大亏, 虚风内动而见神倦,舌绛苔少,脉虚弱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咳嗽稀痰,咽干,苔白脉数桑杏汤轻宣温燥外感温燥证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温燥伤肺证身热干咳少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麦门冬汤润肺益胃降逆下气肺痿咳唾涎沫,短气喘促,舌干少苔,脉虚数平胃散燥湿润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证脱腹胀满,舌苔厚腻蕾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茵陈蒿汤清热利胆退黄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沉数八正散清热泄火利水通淋湿热淋证尿急尿频,溺时

327、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蓄水,痰饮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猪苓汤利水清热养阴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口渴 ,身热,舌红,脉细数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痰饮胸胁支满, 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真武汤温阳利水脾肾虚寒水气内停,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实脾汤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阳虚水肿半身以下肿甚, 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清稀色白, 舌淡苔白,脉濡,缓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湿痰咳嗽咳嗽痰多易咯 ,舌苔白腻或白润, 脉缓、滑温胆

328、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舌苔白腻微黄 ,脉弦、滑或略见数麦门冬汤润肺益胃降逆下气肺痿咳唾涎沫,短气喘促,舌干少苔,脉虚数平胃散燥湿润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证院腹胀满,舌苔厚腻董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A茵陈蒿汤清热利胆退黄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 , 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沉数八正散清热泄火利水通淋湿热淋证尿急尿频,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蓄水,痰饮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猪苓汤利水清热养阴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

329、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真武汤温阳利水脾肾虚寒水气内停,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实脾汤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阳虚水肿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完带汤补脾疏肝,化湿止带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湿痰咳嗽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见数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痰热咳嗽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贝母瓜篓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燥痰咳嗽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寒痰咳嗽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

330、滑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风痰上扰证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保和丸消食和胃食积脱腹胀满, 暧腐厌食,苔厚腻,脉滑枳实导滞丸消食导滞清热祛湿湿热食积脱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泄脾虚停食证皖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流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乌梅丸温脏安蛔蛔厥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百合固金汤滋肾保肺止咳化痰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甘露消毒饮连朴饮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二妙散清热燥湿止痒当归拈痛汤湿热诸病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防己黄黄汤益

331、气祛风健脾利水五皮饮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 或腰以下肿革薜分清饮温肾利湿分清化浊茯苓丸除痰之剂治痰停中肮, 两臂疼痛。羌活胜湿汤发表祛湿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 身 尽 痛滚痰丸泻火逐痰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定痫丸涤痰熄风。葛花解醒汤分消酒湿温中健脾瓜蒂散催吐痰涎宿食,壅滞胸腔证肺经穴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 际 拇 指 白 肉 际 , 少 商 甲 角 如 韭 叶 O图1 3手太阴肺经循行示意图和脆穴大肠经穴歌:二十 大肠起商阳,二 间 三 间 合 谷 藏 ;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修五里近,臂

332、脯 肩弱巨骨当;天鼎扶突禾修按,鼻旁五分号迎香。胃 经 穴 歌 :旧 十 五 大 足F日明,头 维 下 关 颊 车 穴 ,水 突 气 舍 连 块 盆 ,腐 窗 乳 中 接 乳 根 ,关 门 大 乙 滑 肉 门 ,水 道 归 来 气 冲 次 ,梁 丘 犊 鼻 足 三 里 ,下 巨 虚 跳 上 丰 隆 ,内 庭 穴 在 二 趾 缝 ,承 泣 四 白 巨 夥 经 。地 仓 大 迎 对 人 迎 。气 户 库 房 屋 翳 屯 。不 容 承 满 与 梁 门 。天 相 外 陵 大 巨 存 。髀 关 供 兔 走 阴 市 。上 巨 虚 连 条 口 行 。解 溪 冲 阳 陷 谷 中 。次 西 甲 角 厉 兑 停

333、。牌经穴歌: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J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投,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候。胸乡周荣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心经穴歌: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郑穴,神门少府少冲寻。图 2 4 手少阴心经循行示意图和脆穴小肠经穴歌:小 肠 经 穴 - - -h九 ,腕 骨 阳 谷 养 老 穴 ,肩 贞 臆 俞 接 天 宗 ,肩 外 俞 连 肩 中 俞 ,獭 骨 弓 下 是 额 修 ,少 泽 前 谷 后 溪 走 。支 正 小 海 外 辅 时 。修 外 秉 凤 曲 垣 首 。天 窗 乃 与 天 容 偶 。听 宫 耳 屏 箭 面 求 。

334、图2 7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示意图和喻穴图29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循 行 示 意 图 和 腌 穴俞俞向命外光顺断仲环五承小酹中白触既经六歌:十-t; F 曰 ,胡什眉冲与由基,逼天维不下工在.太行风门冲展阳,月 千 上 阱 对 其 班 次 L ,座背明目内红内黄。五在二寸上豕龙。N珏戈际见耕-k - o*俞仔前触俞空。三林斯毛海 七月为A真萃xi.三c军三X.TXXKM*望EX5一一“XZ2xiNxe十二誓X2,xxMix三士二普鲁kxzAJrz萼二靠*x*ffl 33 足 少 阴 肾 经 循 行 示 意 图 和 脆 穴肾经穴歌:少阴膂经二十七,涌泉然谷与太溪。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机

335、,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一寸取,步廊神封府灵墟,珅藏援中俞府毕。图3 5手厥阴心包络经循行示意图和物穴心包络经穴歌:九穴心包手厥视,天池天泉曲泽源;邦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图 3 6 手少阴三焦经循行本意图和睑穴三 焦 经 穴 歌 :二 十 三 穴 手 少 阳 ,关 冲 液 门 中 渚 旁 。阳 池 外 关 支 沟 正 ,会 宗 三 阳 四 渎 长 。天 井 清 冷 渊 消 赤 ,腐 会 肩 修 天 停 堂 。天 牖 身 风 粢 脉 青 ,颅 息 角 孙 耳 门 当 。和 醪 耳 前 发 际 边 ,丝 竹 空 在 眉 外

336、 藏 。胆经六歌:曰起过于相,B- t - B六1彳 亍 召 召 。听会上关领火集.叁内悬度的契超。率谷天冲呼自天,窍阴花煮冬种交1cF日白帖注目雷虎,正誉丢灵伯空朝n风延肩井与渊在,郅L舫日月京门标c密林五桓堆诋连,居在用别L凤 市 至 “ 。中 淡 尸 日 关F曰 险 泉 , F日 交1夕 卜 丘 比 明 *。F曰相悬钟丘城: 介卜.” 缶没当在定-背*找o坦立会迂走俄淀. 窍阴六1在回;&L才肯 。图4 0足廉阴肝经循行示意图和脸穴肝经穴歌:一十四大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寻;中封蠡沟中都近,膝 关 曲泉阴包临;五里阴廉急脉穴,章门仰望见期 门 。图 4 2 任脉循行示意照和脑穴任脉穴歌:任

337、 脉 二 四 起 会 阴 ,曲 骨 中 极 关 元 逢 。石 门 气 海 阴 交 并 ,神 阙 水 分 下 脱 临 。建 里 中 脱 连 上 肮 , 巨 阙 鸠 尾 剑 突迎。中 庭 膻 中 连 玉 堂 ,紫 宫 华 盖 璇 讥 扪 。天 突 廉 泉 结 喉 上 ,唇 下 宛 窝 承 浆 寻 。图4 4督脉循行示意图和腌穴督脉穴歌:督脉中行二十八,命门悬枢脊中穴,灵台神道身柱位,哑 门 风 府 上 脑 户 ,前顶囱会连上星,兑端口上唇中央,长 强 腰 俞 阳 关 达。中 枢筋 缩至 阳发。陶道大椎颈七 下 。强间后顶百会 查 。神 庭 素 联 人 中 扎 。龈 交 唇 内 靠 上 牙 。最后雯雯祝福大家考试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