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十章小说三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87KB
约24页
文档ID:577463069
第二十章小说三_第1页
1/24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4、钱氏小说的意义(1)现代文学讽刺的压卷和完美收束2)讽刺体式与主题具有现代性3)洞穿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夹击下的知识分子精神病态,进行道德探索与批判4)对中国知识分子自嘲和中国化的西方文明的深度审视,宣告西方文明在中国的失败 主要作品•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和《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钱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钱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第一、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看待中国与世界第一、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看待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第二、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第二、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学(以前叫汉学)研究学(以前叫汉学)研究第三、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第三、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第四、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第四、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人格上的榜样。

立了人格上的榜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钱钱锺书先生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锺书先生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社会此后社会此后,作为知识分子,他被迫接受思想作为知识分子,他被迫接受思想改造,受过不少罪但是改造,受过不少罪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智者是不可征服的钱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钱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者者,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他反对树立宗派他反对树立宗派,反对宣传自己反对宣传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只是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出成果在当今之世地搞研究、出成果在当今之世,这种品格是这种品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非常难能可贵的 精巧独特的比喻运用精巧独特的比喻运用 1、全书的比喻运用出神入化、自然天成、精辟独到,更好地构筑了《围城》这座具有讽刺功用的艺术大厦 2、比喻的广度 :涉及到了历史、宗教、心理、美学、文学等众多学科,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喻,展示了围城内外的大小世界写方鸿渐对苏小姐的一吻,那可是精彩绝伦,“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

涉及到了中外历史现象、中外文化差异、中外宗教仪式,还顺便把西藏活佛讽刺了一把 3、比喻的深度 :“围城”的比喻是文中最深刻的,它贯穿“围城”内外人物的始终,直至幻灭围城”既是文化层面的,也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它有着极其广博的象征空间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4、比喻的趣味性:譬如“一个人的缺点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分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5、比喻的创新:在钱先生的比喻里,尽显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和行文的大胆新奇这两方面的亮点逐一被被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意趣点燃,就可以构成创新的“围城”文本 辨证统一的语言艺术结构辨证统一的语言艺术结构1、美与丑的语言圆圈结构 人物外在美丽实则内心丑陋的逐层揭露2、大与小的语言圆圈结构 人物表面自大实则渺小的逐层揭露 3、喜与悲的语言圆圈结构 人物悲剧性格带有普遍性,是一种集体的“瘟疫”,在“围城”里,他们相互遮掩却要相互传染,“共患难”还并不接受“净化”,他们的悲剧结局在“围城”还未筑好的时候就早早地有了定论。

人物表面的喜剧性在通过悲剧性格的透视之后,小说的主题也就有了更深的包孕性和普遍性一路的戏谑,一路的耳光抛洒,噼啪作响;一条大船满载希望,一口丧钟惊醒世人,“围城”仍在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二、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原始强力描写的典范1、路翎是七月派小说重镇原始强力描写是作者探索人物的一个中心线索2、主要视点、描写点是处于绝境中迸发强力反抗力量的流浪者一方面表现落后群众自发斗争历史画面令人看到柔弱民族性深处野蛮性;另一方面渲染神秘色彩,礼赞“疯狂性”3、主要作品:《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青春的祝福》《财主底儿女们》4、代表作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主题:描写蒋家分崩离析过程以及蒋纯祖、蒋蔚祖、蒋少祖三人思想发展,表现以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的现代中国历史的动态发展进程2)影响:是中国文学史的意见大事;中国知识分子百科全书式展示,弥补巴金小说《家》之不足3)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风格----主观色调、生命力燃烧、突击膨胀 (4)人物形象:蒋光组---不能与人民结合,找不到光明的知识分子典型蒋少祖----从清醒青年倒退为国民党官僚典型金素痕---王熙凤式的人物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三、张爱玲新小说文体(新洋场小说)—海派小说的压卷1、主要作品:《沉香屑 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小团圆》、《赤地之恋》、《秧歌》。

2、切入点和视角:沪港男女千疮百孔的经历、两性关系、婚丧嫁娶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探讨乱世中的苍凉梦魇,提供了现代环境下顽固生存的中国式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发现了都市陌生化,剖析痛苦挣扎的女性3、意义与价值:(1)成功描写家庭专制的女暴君:小型慈喜式的人物,如曹七巧、梁太太2)选择“欲得自由”和“生的苦闷”作为主旋律3)写作目的剖析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人在食色的双重枷锁下,人从未跳出兽的圈子,放笔写出华人家庭情欲幽灵的猖虐、黄金魔影的肆虐,展现畸形扭曲又习以为常的世界4)擅长叙说“家史性”故事,善于描写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性心理、性变态、人格分裂5)小说特色是亦洋亦古,非中非西,新旧文学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成为作品特殊风格6)将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溶为一炉,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优点汇于一身,把小说推向大俗大雅境界第一次在传统通俗文学中展示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的现代内涵 评论评论 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年轻的时候,张爱玲就说,她是把这千疮百孔的华衣,抖出来给人看的高手人与人的感情,是和平时代的兵荒马乱,她站在乱世最高处,站成一个传奇。

只有很细心的人才能看到,那传奇的后面,丝丝缕缕,联接着她自己的生活,她生命中的那些人,她作为文学材料的纠葛与残破,也塑造了这个她 婚姻之谜 赖雅•喜欢张爱玲的人都不大愿意谈论赖雅,其实,了解张爱玲如何无微不至精心照料赖雅,我们就可以推断这个放荡不羁的三流美国作家一定用自己的智慧点亮过张爱玲的生活张爱玲的追求独特,任何人不能随便用普通人的思维与逻辑去分析判断张爱玲的苦与乐 婚姻之谜 胡兰成(1)•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年轻聪慧的张爱玲为什么会看上人到中年而且已有家室的胡兰成首先,这与张爱玲的经历有关,再就是与胡兰成性格才学有关张爱玲虽然出身豪门,由于父母的离异,自小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张爱玲的性格孤寂,不爱言语,也不善与人交往胡兰成呢,不仅风流倜傥,也很会讨女人欢心,另外,胡兰成有才气、文学修养高,更重要的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作品理解深刻,毋庸置疑,胡兰成对张爱玲的创作也能提供帮助,他们相爱之时,正是张爱玲创作的鼎盛期 •张爱玲不仅明智而且善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她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从不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抗战结束时,胡兰成躲到了温州乡下,由于胡兰成的风流成性,张爱玲清楚自己不再爱他,当然,她更清楚他早已经不爱她了,但是,在胡兰成最落魄的时候,她没有马上抛弃他,而是等到他安全以后,才写信与他断绝关系,顺便还把自己的稿费邮寄给他。

张爱玲清楚什么时候自己该离开大陆,她知道不应该拖累桑弧,当时,多少人看好她与桑弧的感情,可是,如果她坚持得到桑弧,那么,到文革呢,两人的生命恐怕不保吧?当然,张爱玲绝对不可能预测到后来的文革,但是,想想桑弧大哥的态度,看看周围一些世俗的目光,张爱玲也不可能勉强桑弧,因为,她是最自尊的女人 婚姻之谜 胡兰成(2)•胡兰成很滥情,做他的妻子比做他的情人更为痛苦他什么样的女人都爱,单纯的小周,有才华的张爱玲,熟女范秀美,没有他不爱的他把滥情视为一种美德,在他的《今生今世》里,他洋洋得意地对每个爱过的女子示好,他的心里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张爱玲珍惜的,不过是胡兰成的宠爱,当宠爱变成伤害之后,她也只好萎谢了 婚姻之谜 桑弧•桑弧是最值得张爱玲爱的男人,也是能支撑张爱玲事业的男人,遗憾的是,两个正确的人在错误的时间相识在张爱玲的生活中,如果不是胡兰成先于桑弧出现,张爱玲的一生恐怕就不用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吧,依桑弧的才能与人品,他完全有能力为张爱玲铺设一条坦荡的大路可是,由于胡兰成,张爱玲成为“汉奸婆”,在那样的环境中,谁还有奈?还好,明智的张爱玲选择了离开,这不仅救了她自己,也救了桑弧桑弧是爱张爱玲的,不仅爱而且很懂她。

1995年,张爱玲去世以后,与张爱玲认识的很多人写文章评说怀念张爱玲,桑弧却一直保持沉默……因为懂得,所以不言;因为疼爱,所以沉默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四、苏青和梅娘的小说1、苏青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女士涉世小说2、敬醋并存敬醋并存: :张爱玲与苏青张爱玲与苏青张爱玲与苏青同为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一对女作家,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常被人相提并论而生活中,她俩也是常相往来的朋友张爱玲与苏青的交往,是从苏青1943年秋创办《天地》杂志向张爱玲约稿开始的,那时张爱玲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人又是有架子的,稿子不肯随便给人苏青颇知人心理,在写给张爱玲的约稿信中,打性别牌,一句“叨在同性”,把张爱玲逗得笑了起来,这一笑,心就软了,何况《天地》也并非末流刊物 至1945年夏为止,张爱玲在《天地》上发表了许多散文其中有与苏青做同题文章的《谈女人》,还曾与苏青在同一专题下作文艺术上两人彼此非常敬重苏青在杂志编后记里不时夸赞张爱玲的作品,比如称《封锁》为“近年来中国最佳之短篇小说”张爱玲一有作品集要出版,苏青马上又很积极地加以宣传推荐张爱玲则写过一篇题为《我看苏青》的长文,堪称苏青的知人之作,她在文中写道:“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

利用自己在文坛上的声誉和地位,肯定苏青的文学创作水平与价值张爱玲此言,不仅在当时为广受争议的苏青正了名,甚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因社会上兴起“张爱玲热”而连带起人们对苏青的关注3、苏青的写作倒是符合“五四”以来重内容不重技巧的风尚,而张爱玲则十分注重技巧,并且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苏青的作品畅销的程度不在张爱玲之下,但艺术成就则略逊于张爱玲•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4、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1)、三部作品故事没有连贯性,精神气质一致2)揭示大家庭女性梅丽、孙玲等人三种命运—等待无助宰割、无法冲破网络、孑然独行3)青年男女故事具有可读性你,成为当时畅销书五、徐訏(XU)的小说1、1943年长篇小说《风萧萧》 成为当年全国畅销书之首该年被称为徐訏年2、他主张小说是书斋的雅静和马路繁华融合的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大众化的他对港台和东南亚华文文学影响较大3、小说是多角爱情与间谍战混合型故事,现实与浪漫并存,表现对生命态度严肃探索精神,具有哲理色彩4、小说写“我”与舞女白苹、交际花瀛子、海伦小姐三位女性爱情纠葛,以想象方式营构中、日、美三国间谍神秘莫测的明争暗斗,心理体验层面丰富,具有情感的、心理的、人性的深度。

徐訏评论(1) 徐訏1908年生于浙江慈溪,1980年死于香港三十年代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后来又转读心理硕士,并赴法国留学,随后定居上海,直到1950年迁至香港后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他小说、散文、新诗、戏剧样样精通,毕生作品总计两千余万字,著作等身林语堂说,徐訏与鲁迅可并肩堪称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徐訏的小说作品有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故事大多以奇遇、奇人、奇事为主,爱情凄美,情节紧张他的中文功底深厚,文字极其清丽奇诡,然并不堆砌辞藻,尤其是对女子、山林、夜晚的描写,莫不令人如冰室观火,过目难忘 徐訏评论(2)•如果拿徐訏和我们熟悉的同时代作家来比,论写感情,他远在张爱玲之上,他是站立着诉说的,张爱玲是歪倒了呻吟的;论写田园,他的《鸟语》也在沈从文的《边城》之上,前者是唯美,后者还有佛性然而,《鸟语》里的芸芊是个被俗世之人认为愚笨的姑娘,整天不会待人处世,只爱同鸟说话;《边城》里的翠翠纯洁美丽,聪慧痴情近代中国所走的道路让它选择了反映劳动人民质朴生活的《边城》,遗忘了以遁入空门、远离尘世为结局的《鸟语》,这只能说我们用某种标准和尺度选择性地去记住作家,并不能说明他们的高下。

中国文人的命运历来不只是由他们自己的才华所决定的,更取决于他们的政治立场、当朝当代的风向 著作(4)•《结局》(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传统》(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婚事》(长篇小说)1955,亚洲•《父仇》(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花束》(短篇小说集)1956,亚洲•《私奔》(短篇小说集)1957,亚洲•《太太与丈夫》(短篇小说集),1958,亚洲•《时间的去处》(诗集)1958,亚洲•《灯》(短篇小说集)1959,亚洲•《女人与事》(短篇小说集)1959,亚洲•《神偷与大盗》(短篇小说集)1959,亚洲•《江湖行》(长篇小说)1960,香港大公书局•《徐于全集》(l—15卷)1966—1970,台.正中(未出齐)•《三边文学》(散文集)1973,香港上海印书馆•《大陆文坛十年及其他》1973,香港大公书局•《花神》(短篇小说集)1977,黎明•《悲掺的世纪》(长篇小说)1977,黎明•《巫兰的恶梦》(长篇小说)1977,黎明•《原野的呼声》(诗集)1977,黎明•《传薪集》(散文集)1978,台.正中•《传怀集》(散文集)与丽明筹合集,1978,台.正中•《时与光》(长篇小说)1979,黎明•《小说汇要》(理论)编选,1974,台北集成图书公司 著作(2)•《潮来的时候》(话剧)1948,夜窗书屋•《黄浦江头的夜月》(话剧)1948,怀正•《进香集》(诗歌集)1948,怀正•《待绿集》(诗歌集)1948,怀正•《借火集》(诗歌集)1948,怀正•《灯笼集》(诗歌集)1948,怀正•《鞭痕集》(诗歌集)1948,怀正•《幻觉》(短篇小说集)1948,怀正•《炉火》(中篇小说)1952,香港大公书局•《期待曲》(中篇小说)1952,香港大公书局•《轮回》(诗集)1952,香港大公书局•《彼岸》(中篇小说)1953,香港大公书局•《杀机》(短篇小说集)1953,香港大公书局•《痴心井》(中、短篇小说集)1953、香港大公书局•《有后》(短篇小说集)1954,香港大公书局•《百灵树》(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结局》(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传统》(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婚事》(长篇小说)1955,亚洲•《父仇》(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花束》(短篇小说集)1956,亚洲•《私奔》(短篇小说集)1957,亚洲•《太太与丈夫》(短篇小说集),1958,亚洲•《时间的去处》(诗集)1958,亚洲 著作(1)•著作书目:•《鬼恋》(短篇小说)1938,夜窗书屋•《海外的鳞爪》(散文集)、1939,西风杖•《春韭集》(散文集),1939,夜窗书屋•《吉布赛的诱惑》(中篇小说)1940,夜窗书屋•《一家》(中篇小说)1940,夜窗书屋•《生与死》(话剧)1940,夜窗书屋•《西流集》(散文集)194O,夜窗书屋•《成人的童话》(短篇小说集)1940,夜窗书屋•《月亮》(话剧)1940,珠林书店•《契约》(话剧)1940,成都东方书店•《海外的情调》(短篇小说集)1940.夜窗书屋•《孤岛的狂笑》(话剧)1941,夜窗书屋•《荒诞的英法海峡》(中篇小说)194l,夜窗书屋•《月光曲》(话剧)1941,夜窗书屋•《野花》(话剧)1942,成都东方书店•《鬼戏》(话剧)1942,成都东方书店•《兄弟》(话剧)1942,夜窗书屋•《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长篇小说)l943,光明书店•《母亲的肖像》(话剧)1944,成都东方书店•《风萧萧》(长篇小说)1944,成都东方书店•《盲恋》(中篇小说集)1945(出版单位不详)•《鸟语》(中篇小说集)1945,怀正•《阿拉伯海的女种》(短篇小说集)1946,怀正•《旧神》(中篇小说)1946,夜窗书屋•《烟圈》(短篇小说集)l946,夜窗书屋•《蛇衣集》(散文集)1947,夜窗书屋 著作(3)•《潮来的时候》(话剧)1948,夜窗书屋•《黄浦江头的夜月》(话剧)1948,怀正•《进香集》(诗歌集)1948,怀正•《待绿集》(诗歌集)1948,怀正•《借火集》(诗歌集)1948,怀正•《灯笼集》(诗歌集)1948,怀正•《鞭痕集》(诗歌集)1948,怀正•《幻觉》(短篇小说集)1948,怀正•《炉火》(中篇小说)1952,香港大公书局•《期待曲》(中篇小说)1952,香港大公书局•《轮回》(诗集)1952,香港大公书局•《彼岸》(中篇小说)1953,香港大公书局•《杀机》(短篇小说集)1953,香港大公书局•《痴心井》(中、短篇小说集)1953、香港大公书局•《有后》(短篇小说集)1954,香港大公书局•《百灵树》(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结局》(短篇小说集)1954,亚洲•《传统》(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婚事》(长篇小说)1955,亚洲•《父仇》(短篇小说集)1955,亚洲•《花束》(短篇小说集)1956,亚洲•《私奔》(短篇小说集)1957,亚洲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六、无名氏(卜宝南,卜宁)小说1、《北极风情画》:韩国人林与波兰后裔奥蕾利亚奇异爱情。

2、《塔里的女人》:南京医生罗圣提与名媛黎薇的悲情爱恋3、共性:(1)故事结局残酷的悲剧性2)善于发现“怪人”3)选择最好的地域背景4)善于设置一个一个谜5)具有高贵的格调,男女主人公都有极高修养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七、孙犁的荷花淀派小说(一)描绘多姿多彩的妇女形象水生嫂(《荷花淀》《嘱咐》)、秀梅(《光荣》)、二梅(《麦收》)、小菊(《碑》)、吴召儿(《吴召儿》)、慧秀(《钟》)她们具有高尚的情操、革命的激情、刚毅的性格、乐观的精神,与废名、沈从文笔下的女性不同二)独特主题:追求表现生活的美的极至,着重表现冀中农村妇女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觉醒和美好心灵,表现内在的人情美、灵魂美,歌颂新时代、新农村三)独特表现形式:善于抓住与自己心灵契合的瞬间感受,印象式抓住闪光点突出描写,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特殊之处凸现四)独特艺术风格:1、用一连串生活画面、一组细节、一种意识加以串联,具有散文式的情感流动的抒情结构,洋溢着诗情画意艺术境界质朴单纯和浑然完整的统一,以纤丽的笔触和真诚感情形成荷花淀派2、语言的艺术美,以情景交融的诗化手法,从生活出发,形成清新、明净的风格,呈现中和之美。

重点与难点提示重点与难点提示八、土改小说1、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最出色的土改小说此外较为出色的还有欧阳山的《高干大》、柳青的《种谷记》2、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比较:(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最大成就正确表现农村阶级关系,真实反映生活固有的复杂性,但缺乏具体可观的场面、细节描写,而《暴风骤雨》则把农村复杂阶级关系简单化、规范化了在表现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上则更见其长2)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精细而富有历史深度与历史真实的心理刻画,而《暴风骤雨》塑造人物立体感不够,主要成果在于对农民的塑造积极先进农民郭全海、赵玉林、白玉山极为成功 思考与练习•识记:钱钟书、路翎、张爱玲、苏青、孙犁等小说•简答题:•1、简析路翎原始强力小说特色•2、比较丁玲和周立波小说的特色•3、孙犁小说的主要成就•论述题:•1、钱钟书小说的价值意义•2、张爱玲小说独特成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