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7047401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第 2 单元因数与倍数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其中,重点是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难点是了解和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教科书坚持精简理论概念和分散难点的处理方式,精简了整除、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等概念。首先用除法算式直接给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让学生感知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领悟到这两个概念反映了整数除法中余数为0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在掌握了 2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介绍偶数和奇数的概念, 然后在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规律中认识质数和合数。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也比较多,教科书中恰当地运用了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一直被认为是“ 科学的皇后” ,而数论更被誉为“ 数学的皇后”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本单元内容是后续学习约分、通分、公因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

3、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加深对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认识,加之这些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概念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如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从认知方面,学生的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能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和总结归纳新的知识。但是本单元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概念又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1 .关注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过程,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降低难度, 避免死记硬背。 本单元中, 因数和倍数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结合除法算式, 抽象概括出“ 商

4、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的共同属性, 在感悟“ 整除”的基础上理解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内涵.2 . 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促进理解与记忆。本单元概念较多,如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又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进行教学,因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混淆。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不能机械地记忆概念和结论。1. 因数和倍数教学笔记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P5例 1 , 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 和 P7“练习二” 中 第 1题。A教学目标1 .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2 . 通过自主探索,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3

5、 .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A教学准备课件。A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体会依存关系师:同学们喜欢看 西游记吗? 知道 西游记里有哪些人物吗?悟空、八戒、沙僧和唐僧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会很快说出这些人物及人物关系,可能会说他们是师徒关系。教师可以追问:悟空是唐僧的什么人?能不能简单地说悟空是徒弟和唐僧是师傅?结合情境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关系。师:你们和老师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由前一个情境,学生很容易能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师: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关系, 在数学中, 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关系。今

6、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1【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本课时的学习切入点。二、探究体验,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 口算除法,感受商的特点。( 1 )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 1 中的算式。( 课件不出示算式答案。)枭件出不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124-2 =19+7 =204-10 =84-3 =94-5 =214-21 =304-6 =264-8 =63 9 =【 教学提示】要 面 向 全体,让学生都参与计算。师:会计算吗? ( 学生一般都会)师:来,我们一起口算一下。( 2 )

7、 学生口算,课件呈现计算结果。【 学情预设】在计算时,一般能整除的算式,学生都会直接说出结果。不能整除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对能除尽的写出小数商,不能除尽的写出商和余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商的特点。2 . 观察算式特点,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真不错,很快都口算出来了。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都一样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不一样。师:既然不一样,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学情预设】根据商的特点,有的学生把算式分成三类:第一类商是整数,第二类商是整数有余数,第三类商是小数;有的学生把算式分成两类:第一类商是整数,第二类商不是整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分

8、类比较好,为什么,从而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师小结:商是小数和商是整数有余数的算式,都是属于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不是整数一类,因此这些算式分成两类比较好。课件出示分类结果。教学笔记件 出ZK.第124-2 = 6204-10 = 2第 8+3 = 2 29 5= 1.830+6 = 5214-21 = 15类63+9 = 7类19+7 = 2 26+8 = 3.25【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归纳算式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抽象概括出每类算式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的算式特点。3 .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 )发现特点,抽象

9、概括概念。师:我们现在就来分析研究第一类算式。这类算式有什么特点呢?师生共同探讨,发现这类算式的特点: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 学情预设】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算式中的数都是自然数,教师引导学生,自然数也是整数,习惯上我们都称之为整数。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课件出示结论,板书结论。 )【 设计意图】由具体的算式到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的共同属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

10、概念。让学生自由表达,在讨论和思考中相互促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深化理解,举例说明。师:谁能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师:谁能再列举一道这样的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设计意图】 举例是对概念理解运用的一种常用的方式, 通过举例内化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 )明确研究因数和倍数时0除外。师:我们知道,在自然数中,有一个数很特殊,大家知道是哪一个数吗?【 学情预设】学生一般都知道是0。师:对,因为0有很多特殊性,如0乘一个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等等。课件出示例子。通 件 出 示教学笔记0 x 3 = 0 0 x 1 0 = 00 + 3

11、 = 0 0 4 - 1 0 = 0为了方便,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 一般不包括 0 ) 。三、运用辨析,深化理解1 . 课件出示教科书P 5 “ 做一做” 。( 1 )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 ) 指名学生说。【 学情预设】 通过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 . 课件出示习题。件 出 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判断下面说法对吗?( 1 ) 6 7 = 1 . 2 , 6 是 5的倍数, 5 是 6的因数。 ( )( 2 ) 1 . 8 + 0 3 = 6 , 1 . 8 是 0 . 3 的倍数, 0 . 3 是 1 . 8 的因数。 ( )( 3 ) 2 4 + 3 = 8 , 2 4 是 8的倍数, 8 是 2 4 的因数。 ( )( 4 ) 5 4 + 6 = 9 , 5 4 是倍数, 6 是因数。 ( )【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师:上面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情预设】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学生判断错误,让

13、其他学生判断并说出错在哪里。( 1 ) 虽然6和 5是整数,但是6除以5的商不是整数,所以不能说6是 5的倍数,5是 6的因数。( 2 ) 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 一般不包括0 ) , 1 . 8 和 0 . 3 都不是自然数,不能说它们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 3 ) 由算式2 4 + 3 = 8 可以知道2 4 + 8 = 3 , 所以2 4 是 8的倍数, 8 是 2 4 的因数。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并课件出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也是商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商也是被除数的因数。( 4 )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4、,由 5 4 + 6 = 9 知道5 4 是 6的倍数,6是 5 4 的因数,但是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设计意图】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通过反例帮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明确概念的条件( 前提) ,理解概念的依存性。四、反馈评价,巩固提升1 . 互相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课件出示算式。课件出示3 5 + 7 = 5 3 0 + 2 = 1 5 7 2 + 8 = 9 5 5 + 5 5 = 1学生互相说说后,再全班集中交流。【 学情预设】本次交流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需要根据一道算式,说出其中的所有相互关系,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 教

15、学提示】教学提示对概 念 的 深 化 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再发表见解。2. 课件 教学笔记出示教科书 P 7 “ 练习二” 第 1题。( 1 ) 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解答。师: 填好了吗?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2)学生汇报交流后,课件呈现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由根据除法算式判断,到直接对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认识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主运用概念的条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计算算式分类发现特征因数和倍数运用辨析。师:说一说,你们对因数和倍数有哪些认识?【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

16、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 1 )1 2+ 2=61 2是 2 的倍数,2 是 1 2的因数1 2是 6 的倍数,6 是 1 2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反思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但 是 此 “ 因数” “ 倍数”与 彼 “ 因数” “ 倍数 ”不是同一概念,学生还是有点容易混淆。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建立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第一课时,为了能建立清晰正确的 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教师回避了乘法各部分名称及“ 倍数” “ 几倍”,计划等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来辨析。o作业设计二、下面4组数中, 谁是谁的

17、因数?谁是谁的倍数?7 和 63 8 和 32 1 7 和 34 5 2 和 1 3四、辨一辨。( 对的画 7” ,错的画“ x ” )1 . 6- 6=1 , 这里6 既是因数,也是倍数。 ()2. 已知“ = 4 ( 4 力都是非0自然数) ,则 “是 。的倍数,b是 a的因数。 ()3. 24 和 1 6都是8的倍数,8既是24 的因数,也 是 1 6的因数。 ()4 . 自然数1 , 2, 3, 4,都 是 1 的倍数。 ()5 . 3. 6是 9的倍数。参考答案二、7是 6 3 的因数,63是 7的倍数。8是 32的因数,32是 8的倍数。1 7 是 34 的因数,34 是 1 7

18、的倍数。1 3是 5 2的因数,5 2是 1 3的倍数。四、1 . x 2、3、4.4 5 . x小学生各年级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从教材要1. 小学语文低年段学法指导求上讲,小学低年段(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就是:( 1 )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 2 )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 3 )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背诵课文。( 4 )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19、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 5 )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 )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教会他们学习。2. 小 学语文中年段学法指导小学中年段 ( 三 、理生级 ) 语文的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和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其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 5 0 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

20、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 )学会预习找疑点、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 )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 )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 方位变化观察法” ( 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 “ 时间推移观察法” ( 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 情节发展观察法” ( 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和 “ 移步换境观察法” ( 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 )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 )学 会 用 “ 摘句法” “ 归纳法” “ 取主法”

21、概括段意。( 6 )学 会 用 “ 理序法” “ 路标法” “ 化整法” “ 提纲法” “ 首尾法”背诵课文。在这个阶段中,家长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孩子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进行示范性指导,让他们在练习中反复实践。3. 小学语文高年段学法指导小学高年段 ( 五、六年级 )语文的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的理解及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H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感知事物,能区分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

22、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 )学会 用 “ 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 )学 会 用 “ 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 )学 会 用 “ 连缀段意法” “ 找中心句法” “ 审题归纳法” “ 重点段落归纳法” “ 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 )学 会 用 “ 课题分析法” “ 重点段落分析法” “ 分析主要内容法” “ 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 )学会逐步掌握“ 分

23、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 )学会用“ 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在这个阶段中, 家长要着重注意训练孩子掌握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之,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将来的学习成就。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循序渐进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方法,不要送给学生一座“ 金山”,而要将那个“ 点石成金” 的手指送给孩子, 这样才能将在学海遨游孩子送上渡海的航船。

24、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孩子作文总写不好?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又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天 啊 !关于小学生写作这事儿真的有谈论不完的话题。今天为大家推送的这篇文章几乎可以解决你所有的疑惑!一、为什么孩子们对作文一筹莫展?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一一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作文,究竟是什么?作文,其实就跟说话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孩子不爱写作文,那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之下,作文早已脱离了它的本质。 对孩子来说, 它只是一项任务。 试问, 你喜欢这样的作文吗?说起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大致如下: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观察日记”、 “ 记一件有趣的事”、 “ 中国的传统

25、文化”、 “ 有趣的课余生活”、 “ 童话故事”、 “ 未来的世界”这些题目都需要孩子从过往的经验中搜索素材,这就要求孩子必须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低年级的孩子尚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到了高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才能达到强化巩固的阶段。作文教学,本应当遵循孩子的思维发育特点。一、二年级的孩子,应从实物出发,大量训练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二年级的教材并没有强调作文教学,许多老师也根本不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一到三年级,一接触作文,就遭受严重打击。所以,这也就是大部分孩子谈作文色变的原因。二、作文引导应当遵循的正确规律现在的作文教学,真的搞错了顺序。很多孩子还

26、未来得及好好练习表达,练习把文字写通写顺,就被要求把文章写详细,写精彩。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啊。当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就容易急躁。一旦看到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高要求,就开始催促、抱怨,甚至责骂。这就强化了孩子对作文的印象:作文真难,我不行。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他就从此不写作文了。你越教他,越逼他,他越不会。有的孩子,面对作文,直接三个字,我不会。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前提是敢做、想做。所以对于作文教学,我们必须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只有激发起孩子的表达欲望,他才有动力写作。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孩子爱上写作的正确步骤。一、学龄前,练习口头表达在孩子学会写字前,我们

27、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其实,3、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词汇,足够她完成简单的自我表达。然而这些词汇,最初就像一盘散落的珠子,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孩子的大脑中。只有经过不断地练习,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他才会主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以支持他不断地对外输出内容。因此,孩子表达越多,越会表达。二、一、二年级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们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从最初的口头表达,逐步转化为书面表达。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一阶段的孩子,仍然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借助能够

28、直观看到、听到或者触到的实质性物体,来进行写作练习。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常带孩子到野外,亲身体验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然后再将观察到的东西写成文字。所以,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进行相应的练习。另外,家长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练习。比如,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只能用纸条交流,不能出声音。再比如,让孩子帮忙写购物清单,写物品使用说明书,写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等等。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乐此不彼。写着写着,就能找到乐趣。三、三、四年级 开始搭建简单的逻辑框如果前面一、二步都能训练到位的话,第三步做起来就简单了。三、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还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最终稳定下来。所以,这一阶段的作

29、文教学,应该是形象作文和抽象作文相结合。形象作文的训练,主要是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练习表达。而抽象作文的训练,主要是让孩子写回忆或畅想性质的文章。三年级是孩子写长文的开端。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无法观察到事物的细节,因此,我们不能一开篇就要求孩子写出条理清晰、细致入微的文章,千万不要在此时批评孩子写文章像记流水账。对他们来说,能够记流水账,就已经是很好的开端。只有经历了这样的开端,他的表达才会自然流畅。倘若,你在此时不断地打断孩子,孩子的表达就会受阻。最后,他很可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因此,不要用你成人的经验,去切断孩子自主输出的路径。四、五、六年级 真正开始关注文章细节与遣词造句当孩子能

30、够顺畅写作,不再纠结于组织语言时,我们就可以进行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完善细节,为文章添枝加叶。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能够对文字表达做到轻门熟路,他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而在此之前,他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基础训练,完成前三步的积累。但 是 , 在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忽视了一二三阶段的积累,直接要求孩子跳到第四阶段。这样的跳跃,造就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焦虑和不安。三 、孩子的写作天赋是如何被你抹杀的?1. 总觉得自己写得比孩子好作为成年人,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经验和习惯去要求孩 子 。好好回想一下,当孩子初尝文字表达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写得毫无逻辑,狗屁不通

31、呢?你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来 ,妈妈教你。可是 ,你何曾想过,一 句 “ 妈妈教你”立马浇灭了孩子欣喜的火花。孩子心 想 ,原来我写得不好,原来妈妈很厉害。后来,孩子又勇敢地尝试了第二次,他同样满怀期待地来到你的面前 。结果,你开心地说: “ 嗯,比上次有进步了。这个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这时,孩子生气了,为什么总是让我修改?难道我又没写好吗?第三次,孩子开始气馁,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好呢?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还想再努力一把。第四次,算了吧,反正我写不好,干脆不写了。就让妈妈来写吧。反正妈妈比我厉害,妈妈说的都是对的。反正我写了,妈妈还要让我修改。我干脆不写,直接让妈妈教,按照妈妈的意思写,

32、这样我就不用修改了。不少家长对我说,孩子根本不愿动笔写,你让他写,他就只有三个字 “ 我不会”。如果你家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 ,希望上述文字能给你一点启发。我们总自以为自己写的比孩子好,真的如此吗?现在给你一个标题 ,一件有趣的事,你能保证 ,你写的一定比孩子好吗?孩子写的东西真不如大人好吗?其实不是,只是我们习惯了使用成人语言和成人的思维模式。因此,会看孩子的表达不顺眼。2 .总替孩子焦虑因为不懂得孩子学习的规律,不能站在孩子立场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于是,每当孩子写出的东西不如你意时,你便开始焦虑不安。天啦,这怎么交差啊。天啦,怎么写成这样。孩子的感受能力比大人要强许多倍,他能感受到母亲的每一丝

33、焦虑和担忧。当你为他焦虑时,孩子会有两种不同的回应。要么,他自己也变得焦虑无比,要么,他回避。既然,我写不好作文,有妈妈替我着急,她会帮我想法办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就不必操心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孩子,最后懒得动笔,妈妈说一句,他写一句。长此以往,到后面,孩子根本就不愿自己思考,因为,他早已放弃挣扎。四、为什么越教他,作文写得越不好?相信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不管她,她反倒还能写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到了三四年级,我一字一句的教,天天给他分析,他反倒什么都不会了,越写越差。问题出在哪里?我想说,过多的指导,只会让孩子丧失主动的思考能力,丧失内在的写作驱动力。试想一下,你在

34、一旁写工作报告,你老公坐在旁边,一下告诉你,这个字写错了,那句话语句不通顺,某个地方表达有误。想想,这样的体验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想甩开手,你厉害,你来写。是的,可能孩子的心中也无数次这样呐喊过,但,你是强者,他是弱者,他不能。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会遇到几种家庭,几种孩子。一种是很独立的,妈妈从来不教他,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最开始, 这些孩子的基础比别的孩子要弱, 但是, 他保留着对作文的兴趣,对表达的内在动力。坚持着,坚持着,这种孩子在作文上慢慢地就上道了,完全不需家长操心了。还有一种家长很操心,从小就希望孩子能在作文上有所突破。从孩子拿起笔,从孩子皱眉的第一刻开始,就守在孩子

35、旁边,指指点点,生怕孩子哪一点写得不好。这样的孩子,在最初半年,会在语言上有一点点优势。因为,他记住了很多妈妈教给他的语言,看清楚,是 “ 记住”。家长们,切记,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的别人的东西越多,留给自己的创造的空间就越小。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他形成了背诵的思维模式,他就会依赖这种模式,以后,无论做什么,他都只是去背诵,去记忆。因为,他懒得动脑去思考。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灵活组织语言的能力。五、孩子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家长该注意些什么?1 . 了解孩子写作的规律,解除自己的焦虑。2 .别代替孩子焦虑和着急。你焦虑,你着急了,孩子就不着急了。你帮他把本应该由他来承担的东西都自己承担

36、了,最后,他还是学不会写作文。3 . 永远不要对孩子写的东西指指点点。你并不比孩子写得更好。因为,孩子至少在写作上真实。不会像大人,通篇都是技巧,都是假大空的话。4 . 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告知老师。很多家长会说,我也想让孩子轻松点,但学校老师会给孩子压力,给家长压力。是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地沟通。老师不是不近人情,但他不可能比你还了解孩子,你要把你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老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六、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是培养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助于写作的方法,比如:积累生活素材、借鉴优秀范文、培养构思能力以及合理组织材料。与其简单地灌输孩子写作技巧,不如

37、巧妙开拓孩子的思路,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A、生活和词句积累一个都不能少教孩子善于观察,带着问题、充满情感地观察周围一切人、事、物,这是生活积累;培养孩子多读多背多写的习惯,这是词句积累。前者教会孩子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后者帮助孩子更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小学阶段的大量积累对今后写作相当关键。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小学生普遍纯真,你若是让他描述一件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结果只有一个 说假话。因此,孩子精彩纷呈的日常生活为写好作文提供了最好素材。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一般相差不大,每个人从其中所能捕捉到的素材却有很大区别。要最大程度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简单一句话,教孩子做个有心人。以 “ 闯红灯”为

38、例,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都可能遇到。不巧哪天自己闯了红灯,孩子要有意识地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闯红灯,再看看马路上是什么情况,周围行人对自己闯红灯有什么反应,是不是还有其他人跟着闯红灯,当时自己又怎么想。寻常一幕,随即就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多读多背好文章。一件再有趣的事情,用干巴巴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不够吸引人。小学生普遍词语积累少,或者以生活中听来的口语化词汇居多,不利于书面写作,一旦遇到人物描写、游记,词汇积累不够丰富的结果就是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定时朗读。有经验的老师为孩子选定一批好文 章 ,早 晚 各 安 排20分钟的朗读时间,而且要放开嗓子读。放声朗读利于孩子体会文字的美感,也

39、更容易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地。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自然能明白一篇文章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平时写作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B、充分调动孩子的日常积累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发现他能把每一天的经历都讲得鲜活生动,可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了,孩子却不知道该写些啥内容,或者写得根本没有他心中所想的那么生动有趣。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可能是题目出得不好,没有调动起孩子的日常积累;也可能是没有引导孩子恰当地组织材 料 。1. 作 文 题 目 要 让 孩 子 感 到 “ 有话要说”作文题目出得不好,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写作欲望和文章好坏。比如老 师 出 个 题 目 叫 “ 钓 鱼 ”,事实是很多小学生根本没有去钓过鱼

40、,就算老师肯留出一个周末,有些家长也不一定有空陪孩子去体验钓鱼。结果就 是 不 少 学 生 “ 无话可说”,又怎么能写出好作文。一个好作文题目,首先要适合所有的学生去写,比 如 “ 一件 的事 ”,让 每 个 孩 子 感 到 “ 有话可说”甚 至 是 “ 有话要说”;其次,老师不能布置完题目就走人,还要用一定时间启发孩子的构思能力,鼓励孩子从这个题目充分联想起以往丰富的素材积累。比 如 “ 一件尴尬的事”,不同孩子就会想起以前说错话 、去别人家做客甚至是捉迷藏时误捉老师所带来的不同尴尬经历;再 比 如 “ 闯红灯 ”,有的孩子是自己闯过 ,有的是看别人闯过,有的因此引发严重交通事故,有的给自己

41、带来深刻教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内容可发掘。2. “ 把事情说清楚”是基本要求也有孩子的确有话要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小编的建议是,小学生写作文不提倡过多技巧,也不应制定过高的要求, “ 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一般说来,要求写明白时间、地点、详细经过;重点是事件发生的过程,最好还要加一点个人心理活动,比如当时怎么想的;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加一点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一个好办法就是鼓励小学生写日记,篇幅不要求大,一句两句也没关系,关键是鼓励孩子养成流畅表达自己的习惯。此外,写日记还能起到帮助孩子练习当天新学到的写作手法,或者让他有机会运用当天发现的某个优美句子或者词汇,从而起到巩固词句积累的效果。C、

42、恰当借鉴优秀例文现在家长都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为了让孩子写好作文,书店的作文辅导书一捆捆地往家搬,优秀作文之类杂志也不间断订阅,甚至看着孩子一篇篇地阅读。这一举动往往很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全篇照抄;要么看了也白看。正确的做法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恰当借鉴优秀例文,对孩子益处多多。家长一股脑地给孩子塞作文书,岂不知最好的作文书就是语文课本。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称得上是小学生最好的例文。此外,评价一篇例文优秀与否有两个标准:一, 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它好,而且小学生要能看懂;二,老师把关,确保这篇例文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或者表达意境有长处可借鉴。小学生也许并不完全理解“ 借鉴”的意思,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套用例文中的句子,不能把作者身上发生的事强加到自己头上。具体借鉴的过程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重点放在注意文章结构要完整,包括什么事情,经过如何,作者有什么认识等;文笔上要关注作者哪些词用得好,哪个比方形象生动;还有开头结尾怎么处理,段落之间的转承等。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强,只要老师在最初的借鉴过程中做好引导,例文的闪光点最终就都能变成孩子自己的智慧,并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加上平常充分的生活积累,小学生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并非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