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由【稻谷书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6823555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达自由【稻谷书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达自由【稻谷书苑】(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表达达自自由由1教育教学2教育教学InsertHeaderTopicHereInsertHeaderTopicHereWehavemanyPowerPointtemplatesthathasbeenspecificallydesignedtohelpanyonethatissteppingintotheworldofPowerPointfortheveryfirsttime.公民的表达自由并不是一种不受限制的权利,保障和限制自由的原则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3教育教学表达自由:又称为言论自由、意见自由,包含两个方面:1.信息的输出权,2.信息的输入权。只有先获取信息才能表达观点,即表达自由既

2、包括表现于外的自由,如有关言论、出版、集会、游行和示威等自由;也包括获悉信息的权利,如知情权。表达自由的含义包括:了解讯息的自由、接受意见的自由、持有意见的自由、意见表达方式的自由和传播意见的自由。OPTION01OPTION02OPTION03定义定义4教育教学表达自由: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接受信息,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看法、信仰、信念、见解等传播给他人或社会而不受无端、非法干涉、约束或惩罚的一种自主性的状态。OPTION01OPTION02OPTION03定义定义5教育教学 1. 1.表达内容的自由表达内容的自由:表达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

3、见、观点、主张、信息、知识,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侵犯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表达自由的内涵表达自由的内涵2. 2.表达方式的自由:表达方式的自由:自由地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包括传统的报刊、杂志、诗文、绘画、雕刻、出版或新兴的电子媒介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一、表达自由的权利6教育教学Option 01Option 02Option 03Option 04KEYWORDSKEYWORDS表达自由内涵的特点表达自由内涵的特点1.表达自由的主体是公民。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时的表达自由受到限制。2.表达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可以表达正确的,符合主旋律的观点,也允许表达错误的,大众反对厌恶的意见。

4、7教育教学Option 01Option 02Option 03Option 04KEYWORDSKEYWORDS表达自由内涵的特点表达自由内涵的特点3.表达自由具有自主性。包括表达的自由,或不表达的自由,即沉默的自由。4.表达自由的媒介是指表达的手段或工具。包括使用各种表达、传播手段或工具的自由,也意味着利用各种工具或手段进行表达或传播的自由。8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历史表达自由的历史(一)表达自由提出的背景1.表达自由最初是以“言论自由”的诉求被提出来的,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一时期的表达自由得以实现的状况只是昙花一现。2.随着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的到来,整个欧洲笼罩在专制主义统治之上,

5、人性被禁锢在基督教和罗马教会的教条和神学之中,与自由紧密相连的民主制不复存在,表达自由更是受到了极度的压制。9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历史表达自由的历史(一)表达自由提出的背景3.直至中世纪中后期,随着人文之一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教会垄断真理和知识的坚冰被打破,欧洲社会形成了追求个人机制和独立性的思想氛围。10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历史表达自由的历史(二)表达自由理念的形成17世纪至19世纪一些思想家关于言论自由的论述为表达自由奠定了思想基础。1.17世纪,对表达自由论述较为系统、影响力较大的代表人物是约翰弥尔顿。他发表了著名的长篇答辩演讲论出版自由:让我有自由来

6、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在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2.18世纪,遍及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成为又一波推动表达自由发展的浪潮。在英国出现了一封著名的书信,加图写的论言论自由: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11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历史表达自由的历史(二)表达自由理念的形成3.19世纪,表达自由思想已发展成为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较有影响力的人是英国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他在1859年出版了论自由,全面论证了言论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贡献,奠定了表达自由思想在西方社会中的主流观念地位。从17世纪到19世纪,是表达自由的萌芽和初步发

7、展时期,然而,这一过程不仅有赖于一定思想的形成,更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12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历史表达自由的历史(三)表达自由的法制化进程有了社会基础做支撑,思想基础作指导,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和斗争,表达自由最终实现了法制化。一方面是压制表达自由的法律被废除,另一方面是指定了保护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法律条文。到了20世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以不同的表述形式规定思想和表达自由。它们大多以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蓝本,该宣言第19条规定:“人人有主张及发表自由之权,此项权利包括保持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及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以寻求,接收并传播消息和意见之自由。”13教育教

8、学01030204表达自由的价值所在1.表达自由是获致真理的前提2.表达自由是健全民主的基石3.表达自由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4.表达自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14教育教学InsertHeaderTopicHereInsertHeaderTopicHereWehavemanyPowerPointtemplatesthathasbeenspecificallydesignedtohelpanyonethatissteppingintotheworldofPowerPointfortheveryfirsttime.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穷尽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而只能囿

9、于某一个阶段,为了追求真理所需的公开辩论,必须以自由的表达为前提。只有赋予人们表达自由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意见的交流和传播,使人们更容易在自由的较量中相信和接受真理。1.表达自由是获致真理的前提15教育教学拍摄对象拍摄对象的不知情的不知情拍摄场面拍摄场面的直观性的直观性表达自由对民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人民表示同意和进行多数人统治的前提,更是制约公共权力和避免民主从多数统治走向多数暴政的重要保障。公民能否充分享有表达自由,是民主政治得以开展的前提,也是衡量政府是否是民主政府的标尺。民主与表达自由相辅相成,两者互为条件、彼此支持。2.表达自由是健全民主的基石16教育教学拍摄对象拍摄对象的不知情的

10、不知情拍摄场面拍摄场面的直观性的直观性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多数人的统治,多数人的统治主要靠定期的公开选举来实现,而公开的选举需要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构图。没有表达自由,民意就无从发现和形成,多数人的统治原理就无法实现。民主政治的另一大核心是民主监督。只有公民享有揭露和批评政府机构等不当行为自由时,即表达自由时,才有可能实现这种监督,实现对公权力的制约。如果失去了作为表达自由形式之一的新闻自由,媒体沦为公权力钳制人民思想的利器,对公权力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没有表达自由,就没有民主监督。2.表达自由是健全民主的基石17教育教学InsertHeaderTopicHereInsertHead

11、erTopicHereWehavemanyPowerPointtemplatesthathasbeenspecificallydesignedtohelpanyonethatissteppingintotheworldofPowerPointfortheveryfirsttime.表达自由是个人得以发展其能力和才智的必备条件,也是个人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人目标的必要条件。3. 3.表达自由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表达自由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18教育教学4.4.表达自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表达自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历史一再表明,禁锢思想、压制言论是导致社会

12、动乱和革命发生的根源。国语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决之使道,为民宣之使言。”社会安全阀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科赛尔提出)表达自由的价值在于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进而促进文化和艺术的繁荣。19教育教学1.表达自由是获致真理的前提真理观2.表达自由是健全民主的基石民主观3.表达自由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人性自由发展观这三者属于表达自由的根本价值4.表达自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衍生价值表达自由的价值之间的关系20教育教学表达自由的保障表达自由的保障221教育教学一、通过立宪、立法进行

13、保障一、通过立宪、立法进行保障宪法条文中明文规定不得通过立法来限制表达自由,并在实践中,通过司法判例和制定非专门性法律来保障表达自由。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民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法律。宪法原则性地规定保障表达自由,但又规定了限制表达自由的例外情况,或者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也须遵守义务。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同时也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还规定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等。22教育教学一、通过立宪、立法进行保障一、通过立宪、立法进行保障宪法通过禁止性规范,较为具体地限制政府对公民表达自由的侵犯,来达到保障公民表达自由的目的。许多欧洲

14、国家现行宪法属于这一类型,如罗马尼亚宪法规定:“表达思想、意见及信仰的自由均不可侵犯。”禁止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不得查封任何出版物。“”23教育教学1.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如果公民的表达不具有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政府就应予以保护,反之,则对表达者予以制裁。由于对“明显”和“即刻”的程度不好把握,标准不够明确具体,而无法对表达自由给予充分的保障,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世纪60年代末不再使用该原则。2.最少限制手段原则通过对政府限制表达自由的规制来实现对表达自由的保障。OPTION01OPTION03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24教育教学3.优先地位原则主张表达自由是最重

15、要的人权,在宪法层次结构中占有最高的优先地位。4.内容中立原则政府应当对观念市场上的各种观点、想法、意见保持中立,并且在制定与言论有关的法律时,应当尽量避开对言论内容的限制。这一原则对于控制行政权力肆意干涉公民的表达自由以束缚或压制其厌恶或恐惧的表达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OPTION01OPTION02OPTION03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25教育教学5.禁止事先限制原则最基本的限制公权力侵犯表达自由的原则。例外情况:军事基地进行的言论要经过军事管理机关事先批准政府有权对(前)情报人员的言论进行事先限制。6.禁止法律模糊和限制过宽原则这一原则是在保障人们的

16、表达自由不因涉及表达自由的法律语义模糊、限制的范围漫无边际而受到威胁。OPTION01OPTION02OPTION03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二、表达自由的法治保障的原则26教育教学我国关于表达自由的我国关于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定法律规定327教育教学1.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

17、化活动的自由。”OPTION01OPTION02OPTION03一、宪法层面一、宪法层面28教育教学同时,宪法中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也适用于表达自由。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OPTION01OPTION02OPTION03一、宪法层面一、宪法层面29教育教学同时,宪法中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也适用于表达自由。宪法第五十三条

18、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OPTION01OPTION02OPTION03一、宪法层面一、宪法层面30教育教学普通法既有专门性的法律,如集会游行示威法、著作权法,也有由于本身调整范围极为广泛而涉及表达自由内容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保守国家秘密法等中的相应条款。1.对于专门性法律,有许多法条都是与表达、出版、广播等相关的。如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详细规定。律师法中对律师的表达

19、自由做出规定:不得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不得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二、法律层面二、法律层面31教育教学刑法总则部分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刑法中对表达自由进行限制的条款:第一百零三条:煽动分裂国家罪第一百零五条: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二百五十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六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刑法分则中也有多个罪名与表达自由有关,如诽谤罪、侮辱罪、侵犯著作权罪、诬告陷害罪等对滥用表达自

20、由予以惩罚的。二、法律层面二、法律层面32教育教学民法通则更加注重对名誉权隐私权的保护,以下规定是对被滥用表达自由的民事行为的限制。第一百零七条明确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二、法律层面二、法律层面33教育教学关于新闻信息采集活动方面的法规较少,主要是一些部门规章在起作用。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发布,对专门性的新闻采访问题做了规定。在行政法规方面,专门的法规规章主要包括关于广播、电影电视的音像制

21、品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关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三、行政法规层面三、行政法规层面34教育教学关于出版印刷行业的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信访条例2005年5月1日实施,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有关机关单位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权利,并列举了行使该权利的方式、信访工作机构的处理期限等,为我国的信访工作建立了基本工作框架的同时,也对我国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利给予了肯定。三、行政法规层面三、行政法规层面35教育教学一、我国宪法对表达自

22、由的规定比较笼统。对表达自由的内容、范围、行使的方式均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对不同性质的表达自由予以区分。二、关于表达自由的限制不够明确和具体。宪法第五十一条,对于表达自由行使的限制甚至没有做出专门规定,而是使用宪法对于自由权行使的统一限制。这种限制过于宽泛,容易造成在国家强权面前,公民表达自由的舍弃。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36教育教学三、缺乏对表达自由的保护性规定我国没有违宪审查制度,一旦下一位阶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出现对公民表达自由权利不利的规定,无法对其作出违宪的诉讼和判决,无法有效约束侵害公民表达自由的公权力。四、相关法律的

23、缺位我国除了对集会、游行、示威有专门立法,其余的表达自由权的内容如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没有专门立法。要落实公民的表达自由,国家有必要制定新闻法、广播电影电视法等来保障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等。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37教育教学表达自由是国际人权文件所确认的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第十届我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个宪法修正案,在原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这彰显了我国政府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决心。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四、对我国表达自由法律规定的分析38教育教学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

24、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是表达自由的形式之一。39教育教学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的关系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的关系两者有重合,有区别,关系紧密。1.新闻自由起源于表达自由。它是表达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表达自由作为公民个人的自由权利最初与报纸无关,后来报刊在政治运动的作用越来越大,引起统治者的压制,于是表达、出版自由的问题也就延伸到了新闻界,产生了新闻媒体对表达、出版自由的新要求,诞生了新闻自由。2.新闻自由是表达、思想自由的基础。通过新闻自由可以实现表达自由,表达自由的扩张和实现有赖于新闻自由的行使。40教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