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6703663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意义和议题意义:农民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群体,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民生活和整个社会稳定。中国农业承载的人口过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之一在于减少农民。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模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政策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一、二元经济模型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 Lewis)发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开创了对不发达经济的二元结构分析。 他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1,核心论点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存在“二元经济”(Dual Eco

2、nomy):先进但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庞大但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经济发展依赖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传统农业部门则为此提供丰富和廉价的“无限劳动供给”。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说明:“无限劳动供给”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丰富,新增劳动力以“自然就业”的形式进入生产。农村总是按总人口平均分配总产量,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存消费,形成“最低生存费用” (图5-1射线OF上的斜率)。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土地有限,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有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至零,即“零值劳动力”(图5-1L2L3),是多余的。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虽然大于零,但小于最低生存费用,这部分劳动

3、力也是多余的“伪装的失业(图5-1L1L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低生存费用”决定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这是一种“不变的制度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MP是TP上点的切线的斜率。TPLMPLQOQOLL拐点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图5-1“零值劳动力”(L2L3);“伪装的失业(L1L2)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部门积累资本,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自身提高效率。结果:“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

4、为“同质”的一元经济。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模型(图5-2)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含义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也是现代化的过程。工业化:指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壮大,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一般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化率)衡量。城市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和社会生产力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衡量。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引致人口和生产力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器”:城市为工业提供规模和廉价的基

5、础设施服务。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同步发展经典说明: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城市化滞后与超城市化城市化滞后,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型滞后,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和人口转变为工业和城市人口滞后于工业发展,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对称;二是功能型滞后,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结构不协调,不能为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 超城市化,指城市膨胀超过了现代部门提供的就业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城市病”)。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一,计划经济时期吸取农业剩余积累工业化资金

6、,阻止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极其微弱。1952-1978年,26年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由45.4%下降到20.4%,年平均下降3%,而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83.5%下降到70.5%,年平均下降仅0.5%。1978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48.2%达到“半工业化国家”,但农业劳动力份额高达70.5%却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改革以来:8090年代1,转移数量农民有了择业自由,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呈加速趋势。改革20多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量1.5亿左右,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份额由1978年的70.5%

7、,下降到1999年的50.1%(至今差不多是这个水平)。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转移模式: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the pattern of both peasants and workers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浓厚的兼业色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明显的封闭性,80%以上是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3, “离土不离乡” 模式的历史意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不同于经典的刘易斯模式,着力点在农村,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城镇,被称为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这是一个创举:开辟了第二条道路。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模式的历史合理性适应了城乡分割的社会经

8、济体制就业“门槛”低,易于解决资金,并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替资金。农民可以兼营农业。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4,“离土不离乡”模式的弊端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延缓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体:农村工业分散发展,村村冒烟,家家办厂。小城镇数量多,经济功能差,是放大的村落。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病”“马路经济”:街道就是穿镇而过的公路,以路为街,以街当市,日出而聚,日高而散,停留在赶集水平。“空城计:非农业人口少,工商业不旺,平时冷冷清清,农忙时甚至不见人影。放大的村落:经济功能很差,远看像城市,近看是农村。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

9、业化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滞后的后果首先,削弱对工业化支持。其次,削弱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13.1%,而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高达50%。2005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2.4%,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仍然高达44.8%。 最后,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节 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计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改变“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 “离土离乡”,农民变市

10、民 。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三、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1,城乡二元体制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缺失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养老)农村土地制度参阅:傅晨:广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6章,第243-262页。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2,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太低的工资水平;恶劣的工作条件;过长的工作时间;拖欠工资;甚至缺乏基本人权保障;社会管理监督缺失。3,农民工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低,主要从事简单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建筑、搬运、矿山、餐饮)。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果:

11、进城农业剩余劳动力既不能成为城市人,也割不断与土地的“脐带”,成为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两栖人口”。典型现象:春运民工潮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政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二、三产业就业46.5%,第二产业占57.6%,建筑业占80%)。要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农民流动。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对农民工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流动。城市政府要把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1,取消对农民工进城

12、就业各种准入限制,一视同仁,平等竞争。2,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农民工的就业证明,简化手续。3,清理整顿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乱收费。4,保障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5,在公共卫生领域给农民工市民待遇。6,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7,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8,将农民工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9,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10,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1)城乡平等的迁徙和居住权(2)城乡平等的受教育权(3)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权(4)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参阅:傅晨:广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7章,第287-304页农业经济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